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羊CAST基因Ⅱ型转录本的克隆及在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赵伯阳 汪代华 +2 位作者 徐刚毅 赵文伯 郑程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8-364,共7页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CAST)基因是与畜禽肉质性状密切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文章根据牛和绵羊CAST基因mRNA,应用RACE技术首次成功克隆了山羊CAST基因Ⅱ型转录本(以下简称CASTII基因)全长cDNA,对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进行... 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CAST)基因是与畜禽肉质性状密切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文章根据牛和绵羊CAST基因mRNA,应用RACE技术首次成功克隆了山羊CAST基因Ⅱ型转录本(以下简称CASTII基因)全长cDNA,对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2474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为558~2252bp,编码56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存在4个保守结构域和1个保守七肽序列;蛋白质二级结构以无规卷曲和a-螺旋为主,富含疏水区,存在多个磷酸化位点以及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C,PKC)的磷酸化位点。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CASTⅡ基因在天府肉羊部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ASTII基因在所选择的天府肉羊7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半岁各组织中,眼肌的表达量最高,与腿肌差异显著(P〈0.05),极显著高于内脏各组织(P〈0.01);在眼肌组织中,CASTⅡ基因的表达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岁时的表达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基因 CDNA克隆 race 组织表达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配体配合物钯(Ⅱ)-联喹啉-苯乙基丙二酸根与DNA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恩君 赵淑敏 刘祁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1-194,共4页
Chemical Department,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110036)abstract:( 3 Chemistry Department,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abstract:The mixed l igand complex[Pd(biqu)abstract:(pmal)abstract:]·H 2 O(wher... Chemical Department,Liaoning University,Shenyang110036)abstract:( 3 Chemistry Department,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4)abstract:The mixed l igand complex[Pd(biqu)abstract:(pmal)abstract:]·H 2 O(where biqu is2,2’-biquinoline,pmal is phenethylmalonate)abstract:has been synthesi zed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sperm DNA was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t spectra?UV -Vis spectra and CD-spectra.The binding constant(K b )abstract:of the complex and sperm DNA is1.26×10 4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pBR322plasmid DNA was also determined by gel electr ophore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lex interact with DNA mainly b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配体 钯配合物 联喹啉 苯乙基丙二酸根 DNA 相互作用 脱氧核糖核酸 生物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Ⅱ)-甲氨蝶呤螯合物与亚甲蓝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郗存显 刘忠芳 +2 位作者 刘绍璞 胡小莉 郑天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10-514,共5页
在pH为4.1~7.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甲氨蝶呤与钯(Ⅱ)相互作用形成1:1的螯合阴离子,并进一步与亚甲蓝(MB)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该反应可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最大RRS波长位于342nm.在一定... 在pH为4.1~7.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甲氨蝶呤与钯(Ⅱ)相互作用形成1:1的螯合阴离子,并进一步与亚甲蓝(MB)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该反应可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最大RRS波长位于342nm.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增强(ΔI)与甲氨蝶呤的浓度成正比,其线性范围为0.008~2.0μg/mL.此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对于甲氨蝶呤的检出限为2ng/mL.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基于Pd(Ⅱ)-甲氨蝶呤-亚甲蓝体系三元离子缔合物的RRS光谱,发展了一种高灵敏、简便快速测定甲氨蝶呤的新方法.此方法用于人血清和尿样中的甲氨蝶呤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同时,对三元离子缔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甲氨蝶呤 钯() 亚甲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O,O-四齿配体-钯(Ⅱ)配合物的生成反应热动力学及在Suzuki反应中的催化活性 被引量:6
4
作者 申利群 黄素玉 +1 位作者 雷福厚 黄在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8-1433,共6页
合成了新型双齿配体5-羟基-1-(6-氯吡啶-2-基)-1H-吡唑-3-羧酸甲酯及其钯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通过微热量计测定计算了配合物形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该配合物极易形成,在空气和溶液中稳定,可以用作Suzuki反应的催化剂.使... 合成了新型双齿配体5-羟基-1-(6-氯吡啶-2-基)-1H-吡唑-3-羧酸甲酯及其钯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通过微热量计测定计算了配合物形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该配合物极易形成,在空气和溶液中稳定,可以用作Suzuki反应的催化剂.使用1%(摩尔分数)的催化剂,以2倍量的氢氧化钾为碱,乙醇-水为溶剂,在120℃微波加热2 min,使具有不同电子和空间效应的溴代芳烃和苯硼酸或对甲氧基苯硼酸反应,偶联产物的分离产率可以达到80.7%~95.9%.氯代芳烃也以合适的产率得到偶联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配合物 热动力学 SUZUKI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威斯登菌对钯(Ⅱ)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玲 董海刚 +3 位作者 何佳 徐航 刘新星 谢建平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05-109,共5页
将普罗威斯登菌作为吸附剂来研究其对钯(Ⅱ)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过程中的菌体活性和离子交换机制。结果发现,pH和离子强度对生物吸附的影响很大,菌体表面的钙、镁和钾等阳离子和钯(Ⅱ)离子发生了非... 将普罗威斯登菌作为吸附剂来研究其对钯(Ⅱ)的吸附特性,探讨了pH、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吸附过程中的菌体活性和离子交换机制。结果发现,pH和离子强度对生物吸附的影响很大,菌体表面的钙、镁和钾等阳离子和钯(Ⅱ)离子发生了非化学计量的离子交换。另外,生物吸附与菌体活性无关,吸附过程中绝大部分菌体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罗威斯登菌 生物吸附 离子交换 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Ⅱ)三元配合物稳定性及其与DNA作用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高恩君 丁丽娜 +1 位作者 刘祁涛 孙亚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91-1095,共5页
合成了[Pd(bipy)(DL-gly)]Cl·2H2O(1)和[Pd(bipy)(L-lys)]C·lH2O(2)两个钯三元配合物.配合物1和2的稳定常数对数值lgβ分别为13.81和13.71,表征常数驻lgK、lgX高于统计值,表明在配合物分子内存在d-pπ电子协同效应.紫外光谱... 合成了[Pd(bipy)(DL-gly)]Cl·2H2O(1)和[Pd(bipy)(L-lys)]C·lH2O(2)两个钯三元配合物.配合物1和2的稳定常数对数值lgβ分别为13.81和13.71,表征常数驻lgK、lgX高于统计值,表明在配合物分子内存在d-pπ电子协同效应.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与鱼精DNA主要以插入方式键合,键合常数分别为2.37×106(1)和4.57×106(2).CD光谱图也显示,配合物与DNA分子之间发生了作用.质粒pBR322DNA的凝胶电泳图表明,配合物浓度在3.00×10-3~7.50×10-4mol·L-1范围内对DNA分子有切割作用,配合物浓度低于3.75×10-4mol·L-1时则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键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三元配合物 稳定性 联吡啶 氨基酸 DNA 插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塞米-Pd(Ⅱ)-碱性三苯甲烷染料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翠侠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5-1220,共6页
在pH为5.0~7.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呋塞米(FUR)与Pd(Ⅱ)形成摩尔比1:1的配合物,进一步与乙基紫(EV)、结晶紫(CV)、甲基紫(MV)、亮绿(BG)、甲基绿(MeG)等碱性三苯甲烷染料(BTPMD)作用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时,染料发生褪色... 在pH为5.0~7.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呋塞米(FUR)与Pd(Ⅱ)形成摩尔比1:1的配合物,进一步与乙基紫(EV)、结晶紫(CV)、甲基紫(MV)、亮绿(BG)、甲基绿(MeG)等碱性三苯甲烷染料(BTPMD)作用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时,染料发生褪色反应,褪色波长分别位于595nm(EV、CV体系)、580nm(MV体系)、615nm(BG体系)和630nm(MeG体系),FUR浓度在2.0×10-7~4.0×10-6g/mL(EV体系)、3.0×10-7~8.0×10-6g/mL(CV体系)、4.0×10-7~4.0×10-6g/mL(MV体系)、4.0×10-7~7.0×10-6g/mL(BG体系)、1.2×10-6~8.0×10-6g/mL(MeG体系)范围内与褪色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ε)根据染料的不同在0.57×104~3.40×104L/(mol·cm)之间,灵敏度最高的EV体系的检出限(3σ)为6.0×10-8g/mL,据此建立一种测定呋塞米的新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分析化学性质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用于尿样中呋塞米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6.0%~106.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呋塞米 三苯甲烷染料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Ⅱ)-芳香氮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中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恩君 刘瑕 刘祁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2-446,共5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Pd(L)(Aa)+三元配合物及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在25±0.5℃,30%的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I=0.1(KNO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及表征常数。其中L=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邻菲罗啉(PIP)、邻菲罗啉-5,6-二酮(dophen)、2,9...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Pd(L)(Aa)+三元配合物及相应的二元配合物,在25±0.5℃,30%的乙醇水溶液(体积分数),I=0.1(KNO3)条件下的稳定常数及表征常数。其中L=邻菲罗啉(phen)、苯并咪唑邻菲罗啉(PIP)、邻菲罗啉-5,6-二酮(dophen)、2,9-二甲基邻菲罗啉(dmphen)和联吡啶3,3'-二羧酸(BDA);Aa为甘氨酸(gly)、苯丙氨酸(phe)、酪氨酸(tyr)、S-苄基-半胱氨酸(bcys)、谷氨酰胺(glu)和γ-谷氨酰-α-萘胺(gnapa)。从配合物配体间的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等观点对配合物的附加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电子效应和芳环堆积效应各自对三元配合物附加稳定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 芳香氮碱 氨基酸 三元配合物 电子效应 芳环堆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乙酰丙酮和1,10-菲咯啉的双核钯(Ⅱ)配合物的合成与谱学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梅光泉 黄可龙 陈立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以二氯化钯、1,10-菲咯啉(phen)、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钯(Ⅱ)的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Pd2(C10H12O4)(C12H8N2)2](PF6)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电喷雾质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 以二氯化钯、1,10-菲咯啉(phen)、二乙酰丙酮为原料合成了钯(Ⅱ)的新型固态三元配合物[Pd2(C10H12O4)(C12H8N2)2](PF6)2,并用元素分析、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电喷雾质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低自旋的平面正方形,并且由于配合物中离域π键和螯合环的形成,使Pd—O和Pd—N键得到加强,配合物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联二乙酰丙酮 1 10-菲咯啉 双核钯配合物 合成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Ⅱ)-泛昔洛韦螯合物与铬天青S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敏 吴利敏 +1 位作者 周尚 杨季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33-638,共6页
在pH值为2.5~3.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泛昔洛韦与钯(Ⅱ)相互作用形成1∶1的螯合阳离子,并进一步与铬天青S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该反应可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的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最大RRS波长位于367 nm... 在pH值为2.5~3.5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泛昔洛韦与钯(Ⅱ)相互作用形成1∶1的螯合阳离子,并进一步与铬天青S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该反应可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光谱的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最大RRS波长位于367 nm。在一定范围内,共振瑞利散射增强(ΔIRRS)与泛昔洛韦的质量浓度成正比,其线性范围为0.02~2.4 mg/L。该方法的灵敏度高,对泛昔洛韦的检出限为3.6μg/L。实验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以及共存物质的影响。应用计算化学软件Gaussview3.07和Gaussian03W,采用密度泛函法,在B3LYP/6-31G基组水平上计算了泛昔洛韦的电荷分布,对反应机理和RRS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基于Pd(Ⅱ)-泛昔洛韦-铬天青S体系三元离子缔合物的RRS光谱,发展了一种简便、快速、灵敏测定泛昔洛韦的新方法。此方法用于胶囊和尿样中泛昔洛韦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瑞利散射 泛昔洛韦 钯() 铬天青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Ⅱ)与漆树漆酶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涂楚桥 梁宏 王光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4-526,共3页
以 5 ,6 二溴 2 ,3 二氰基氢醌 (DDBQH2 )为底物 ,在pH 4 5和 30± 0 1℃条件下 ,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Pd(Ⅱ )与漆酶的结合时间对漆树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Pd(Ⅱ )与漆酶结合时间的延长 ,Pd(Ⅱ )对漆酶催化氧化反... 以 5 ,6 二溴 2 ,3 二氰基氢醌 (DDBQH2 )为底物 ,在pH 4 5和 30± 0 1℃条件下 ,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Pd(Ⅱ )与漆酶的结合时间对漆树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Pd(Ⅱ )与漆酶结合时间的延长 ,Pd(Ⅱ )对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活化程度逐渐减弱 ,最终转变为抑制直至钝化作用 ,且这种转变的速度随Pd(Ⅱ )浓度的增大而加快。与Pd(Ⅱ )混合后的漆酶的吸收光谱表明 ,Pd(Ⅱ )可能是通过取代漆酶Ⅰ型位中的Cu(Ⅱ )而使漆酶的催化活性逐渐降低直至丧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漆酶 Pd() 活化 抑制 结合位点 相互作用 分光光度法 催化氧化 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富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钯(Ⅱ)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慧芝 陈亚明 卢燕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研究了在稀硫酸介质中 ,痕量钯 (Ⅱ )催化溴酸钾氧化对溴偶氮氯膦腿色的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 ,据此建立测定痕量钯 (Ⅱ )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1.33× 10 -10g/mL ,测定范围为 0~ 0 .4 μg/ 10mL。采用聚酰胺在盐酸或王... 研究了在稀硫酸介质中 ,痕量钯 (Ⅱ )催化溴酸钾氧化对溴偶氮氯膦腿色的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 ,据此建立测定痕量钯 (Ⅱ )的新方法 ,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1.33× 10 -10g/mL ,测定范围为 0~ 0 .4 μg/ 10mL。采用聚酰胺在盐酸或王水介质中分离富集样品中的钯 ,使方法的选择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 钯() 聚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基与烷基亚砜钯(Ⅱ)配合物π反馈效应的DFT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志广 古国榜 刘海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5-790,共6页
应用DFT方法对二苯基亚砜(DPSO)和二己基亚砜(DHSO)的钯"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中心金属钯与亚砜之间存在d-(Ⅱ)*反馈键,而且二苯基亚砜钯(II)配合物中的π反馈键比二己基亚砜钯"配合物强,即亚砜的取代基对其钯"... 应用DFT方法对二苯基亚砜(DPSO)和二己基亚砜(DHSO)的钯"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中心金属钯与亚砜之间存在d-(Ⅱ)*反馈键,而且二苯基亚砜钯(II)配合物中的π反馈键比二己基亚砜钯"配合物强,即亚砜的取代基对其钯"配合物的π反馈键有显著的影响。以BHandH/6-31+G**(Pd,3-21G*)//BHandH/6-31G*(Pd,3-21G*)方法对相应的亚砜钯"配合物进行单点计算时,配合物trans-PdCl_2(DPSO)_2的π反馈键轨道能为-10.695eV,而trans-PdCl_2(DHSO)_2的π反馈键轨道能量为-10.320eV。利用电子给体NH_3或电子受体CO配位体置换亚砜钯"配合物里的一个亚砜配体后,Pd"-DHSO配合物的Pd-S配位键长的变化明显小于Pd-DPSO配合物的Pd-S配位键长变化值,进一步说明在Pd-DPSO配合物中的π反馈效应强于相应的Pd-DHSO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砜 钯()配合物 π反馈效应 D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吡唑双齿桥联环状四核钯(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宪平 黄海平 +1 位作者 李一志 于澍燕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6-1128,共3页
吡唑超分子组装体在催化、仿生、磁性、电子转移和光物理性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最近,我们报道了一种芳香性配体配位的Pd(Ⅱ)和Pt(Ⅱ)配合物引导的单吡唑和双吡唑配体自发去质子的协同自组装方法,得到一系列分子夹子型和... 吡唑超分子组装体在催化、仿生、磁性、电子转移和光物理性质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最近,我们报道了一种芳香性配体配位的Pd(Ⅱ)和Pt(Ⅱ)配合物引导的单吡唑和双吡唑配体自发去质子的协同自组装方法,得到一系列分子夹子型和大环状的超分子组装体。由于Pd(Ⅱ)和Pt(Ⅱ)通过吡唑桥联后,产生较强的金属.金属相互作用.因而产生一些新颖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吡唑 双齿桥联 四核钯配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meso-四(3-氯-4-羟基-5-甲氧基苯基)卟啉与Pd(Ⅱ)的显色反应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玉枝 沈广宇 +1 位作者 张亚学 陈同森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63-265,共3页
研究了meso 四 (3 氯 4 羟基 5 甲氧基苯基 )卟啉 [T(3Cl 4H 5MOP)P]与Pd(Ⅱ )的显色反应。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乳化剂OP存在下 ,在pH 2 .0的Britton Robinsin广泛缓冲介质中 ,Pd(Ⅱ )与T(3Cl 4H 5MOP)P形成 1... 研究了meso 四 (3 氯 4 羟基 5 甲氧基苯基 )卟啉 [T(3Cl 4H 5MOP)P]与Pd(Ⅱ )的显色反应。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与乳化剂OP存在下 ,在pH 2 .0的Britton Robinsin广泛缓冲介质中 ,Pd(Ⅱ )与T(3Cl 4H 5MOP)P形成 1∶1的稳定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4 2 2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 2 2 =4 .78× 10 5L·mol- 1·cm- 1,钯量在 0~ 8.0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应用此法测定催化剂中的痕量Pd(Ⅱ )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反应 meso-四(3-氯-4羟基-5-甲氧基苯基)卟啉 催化剂 痕量分析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硝酸钠存在下以三元缔合物形态浮选分离钯(Ⅱ)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鹏 马万山 +1 位作者 王定染 崔明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9-401,共3页
在水溶液中,钯(Ⅱ)与硫氰酸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在少量硝酸钠存在下,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氰酸铵和硝酸钠的浓度分别为1×10-3m... 在水溶液中,钯(Ⅱ)与硫氰酸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在少量硝酸钠存在下,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氰酸铵和硝酸钠的浓度分别为1×10-3mol.L-1,1.5×10-2mol.L-1,50 g.L-1,pH 3.0时,钯(Ⅱ)被定量浮选。而铬(Ⅲ)、锰(Ⅱ)、镍(Ⅱ)、铝(Ⅲ)、钼(Ⅵ)、锌(Ⅱ)、铁(Ⅱ)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对合成水样和钯镍电镀废液中钯(Ⅱ)进行定量浮选分离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分离 钯()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硫氰酸铵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唑桥联双核钯(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玫 王流芳 +2 位作者 黄海平 于澍燕 李一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1-944,共4页
A novel pyrazolato-bridged di-palladium髤 complex, {[(phen)Pd(Me2Pz-H)]2(μ-Me2Pz)}(NO3)(BF4)2(MeCN)(Me2Pz-H=3,5-dimethyl pyrazole; μ-Me2Pz=3,5-dimethyl pyrazolat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element a... A novel pyrazolato-bridged di-palladium髤 complex, {[(phen)Pd(Me2Pz-H)]2(μ-Me2Pz)}(NO3)(BF4)2(MeCN)(Me2Pz-H=3,5-dimethyl pyrazole; μ-Me2Pz=3,5-dimethyl pyrazolate),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he element analysis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unit cell parameters: a=1.131 6(3) nm, b=1.858 5(4) nm, c=2.127 0(5) nm, β=90.037(4)°, and V=4.473 2(18) nm3, Z=4, R=0.043 3, wR=0.123 7. The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wo Pd髤 atoms were bridged by one pyrazolate, and the other two pyrazole molecules were coordinated to the two Pd髤 atoms, respectively. The Pd...Pd separation within the complex is 0.349 2(1)nm, indicating quite weak interaction. CCDC: 290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联吡唑 双核钯配合物 氢键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合钯(Ⅱ)酸双{[4-溴-2,6-二(N,N-二乙基氨基亚甲基)吡啶基]氯化钯(Ⅱ)}的合成及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宏飞 朱敦如 +1 位作者 杨刚 徐南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69-2271,2272,共4页
A palladium(Ⅱ) complex, PdLCl2·PdCl4, L=4-bromo-2,6-bis(N,N-diethylaminomethylene)pyridine,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analysis.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 A palladium(Ⅱ) complex, PdLCl2·PdCl4, L=4-bromo-2,6-bis(N,N-diethylaminomethylene)pyridine, was synthesized and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analysis.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ystem with space group Cc, a=0.845 1(17) nm, b=1.836 5(4) nm, c=2.715 8(5) nm, β=93.99(3)°, V=4.204 8(15) nm3, Z=4, R1=0.037 7 and wR2=0.076 9. The coordination geometry of the Pd atom in the cation is a slightly distorted square planar, with one pyridyl N and two N atoms of the diethylamine ligand, together with one Cl atom. The dihedral angle between the square planar (N3PdCl) and the pyridyl ring is 10.3(4)°. CCDC: 623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配合物 晶体结构 三齿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Ⅱ)-芳香氮碱-卤代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瑕 高恩君 +1 位作者 孙朝晖 刘祁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9-521,共3页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PdAB ternary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 by potentionmetric pH titration at 25℃,I=0.1mol/l KNO3,whereA=2,2′-bipyridy1-3,3′-dicarboxylicacid,B=Alanine,3,5-Dibr-tyrosine and 3,5-DiI-tyrosine....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of PdAB ternary complexes were determined by potentionmetric pH titration at 25℃,I=0.1mol/l KNO3,whereA=2,2′-bipyridy1-3,3′-dicarboxylicacid,B=Alanine,3,5-Dibr-tyrosine and 3,5-DiI-tyrosine.The binary complexes stability constants have also been determined at the same conditions.And compared with alanine,tyrosine system,the possible reasons that lead to extra stability of ternary complexes were discuss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aromatic ring stacking,d-pπbond or hydrogen-bo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 三元配合物 稳定性 疏水键 d-pπ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灵与Pd(Ⅱ)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志平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31-1336,共6页
在pH=10.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多菌灵与Pd(Ⅱ)反应形成1:1的六元螯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其最大RRS、SOS和FDS波长分别位于309、606和310 nm。... 在pH=10.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多菌灵与Pd(Ⅱ)反应形成1:1的六元螯合物,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其最大RRS、SOS和FDS波长分别位于309、606和310 nm。在一定范围内,3种散射增强(ΔIRRS、ΔISOS和ΔIFDS)均与多菌灵的浓度成正比,反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多菌灵的检出限分别为7.1×10-9 g/mL(RRS)、7.4×10-9 g/mL(SOS)和10.7×10-9 g/mL(FDS)。据此提出了测定多菌灵的光散射新方法。以灵敏度最高的RRS法为例,测定了西芹和市售农药中多菌灵的含量,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文中还对反应机理和散射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灵 Pd() 共振瑞利散射 二级散射 倍频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