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QCT探讨体质成分对慢性肾脏病骨密度的影响
1
作者 马亚平 王涵玉 +1 位作者 薛国忠 王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6-702,共7页
目的 通过QCT探讨体质成分对慢性非透析肾脏病患者骨量的影响,为预防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因骨量减少造成跌倒、骨折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和指导。方法 对97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QCT进行腰... 目的 通过QCT探讨体质成分对慢性非透析肾脏病患者骨量的影响,为预防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因骨量减少造成跌倒、骨折的发生提供临床参考和指导。方法 对97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QCT进行腰椎椎体扫描后获取骨密度、身体成分,记录临床基线数据和收集相关生化指标;根据CKD患者的骨密度值分为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症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身体成分差异,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慢性肾脏病骨密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中骨密度正常组为39例、骨量减少组为36例、骨质疏松症的患者22例;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值、甘油三酯、血红蛋白、尿酸、骨骼肌质量(SAM)、骨骼肌质量指数(SAMI)及内脏、皮下脂肪面积比(V/S)值在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经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年龄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骨密度的危险因素(P<0.05,β>0)、血红蛋白、尿酸、SAMI及V/S值是骨密度的保护因素(P<0.05,β<0)。结论 本研究提示年龄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骨密度的危险因素,但血红蛋白、尿酸、SAMI及V/S值是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骨量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qct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耐冷基因qCTS-9的核苷酸多样性及单倍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郭玉静 陈祖武 +7 位作者 董铮 李小湘 刘文强 郭梁 薛可欣 郑晓明 逄洪波 潘孝武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8-1755,I0034-I0039,共14页
qCTS-9是在多种苗期低温条件下稳定发挥作用的水稻耐冷基因,研究其耐冷优异单倍型及适应性进化模式,有利于为水稻耐冷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利用116份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37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对... qCTS-9是在多种苗期低温条件下稳定发挥作用的水稻耐冷基因,研究其耐冷优异单倍型及适应性进化模式,有利于为水稻耐冷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利用116份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37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对qCTS-9基因的核苷酸多样性及单倍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qCTS-9基因编码区内的14个SNPs组成了8种单倍型,其中的4个非同义SNPs组成3种功能单倍型,这3种功能单倍型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耐冷性差异,编码区的第1535 bp处SNP可能是qCTS-9基因的关键变异位点。对qCTS-9基因启动子区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后发现,相比于野生稻和粳稻,低温敏感籼稻Hap4单倍型材料中-1107 bp有一个SNP(G→A),导致该处的MYB识别位点缺失,这个自然变异可能与籼稻耐冷性下降相关。野生稻包含栽培稻中qCTS-9基因的大部分变异,但在编码区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中无独有的变异位点;从野生稻向籼粳分化的过程中,耐冷相关等位或突变被固定和扩展,进而增强了其区域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冷性 qctS-9 核苷酸多样性 单倍型 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应用QCT诊断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亮 李来 +2 位作者 黄敬 代丽红 张平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 应用QCT检测成年人L3 BMD探讨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方法 复查 1998年以来普查检测成年人L3 BMD的原始资料 76 3份 ,从中找出能随访受检者健康状况的资料 5 10份 ,男 2 13人 ,女 2 97人 ,年龄 2 0~ 86岁 ,10岁为 1个年龄组进... 目的 应用QCT检测成年人L3 BMD探讨诊断骨质疏松症标准。方法 复查 1998年以来普查检测成年人L3 BMD的原始资料 76 3份 ,从中找出能随访受检者健康状况的资料 5 10份 ,男 2 13人 ,女 2 97人 ,年龄 2 0~ 86岁 ,10岁为 1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对其中低BMD者进行健康状况及生活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  (1)峰值BMD位于 30岁年龄组 ,男性 (2 38 0± 30 1)mg/cm3 ;女性(2 4 2 4± 31 2 )mg/cm3 。 (2 )修正[1] 诊断OP标准为骨密度低于均值 - 2 0标准差 (公式 :BMD <x - 2 0SD)。 (3)修正[1] 诊断OP的分级诊断标准为 3级及诊断量化表。结论 ①修正后的诊断标准 ,符合临床实际病例 ,减少漏诊率 ;②应用分级诊断标准可为科学研究OP及临床观察药物疗效 ,提供具体客观指标及科学依据 ;③诊断量化表可供临床医师查表 ,直接准确、快捷地做出OP的分级诊断 ,并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断 BMD 骨质疏松症 qct OP 断骨 成年人 健康状况 年龄组 漏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类型与QCT体积骨密度差异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蒋雯 李新民 +2 位作者 程克斌 王晨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定腰椎骨密度,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不同类型间的椎体体积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以因腰椎骨折来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腰椎QCT检查的77例绝经后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脆性骨折,且骨折仅累及一个腰椎椎...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定腰椎骨密度,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不同类型间的椎体体积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以因腰椎骨折来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腰椎QCT检查的77例绝经后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脆性骨折,且骨折仅累及一个腰椎椎体,年龄55-85岁,平均71±7.84岁。QCT测量L1-4中未骨折椎体的骨密度值,并计算每位患者L1-4未骨折椎体的骨密度均值。根据脊柱CT扫描矢状重建的图像将椎体骨折类型分为楔形、双凹及挤压三种类型。使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楔形与双凹骨折组间的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使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楔形与双凹骨折组间的年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楔形(年龄均值70.26±7.99岁)和双凹(年龄均值70.92±7.80岁)骨折组间的年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347,P=0.730),可以基本排除年龄因素的干扰。楔形和双凹骨折组间的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4,P=0.028);双凹组(组均值32.08 mg/cm3)骨密度较楔形组(组均值45.05 mg/cm3)低。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类型与椎体体积骨密度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双凹形骨折可能比楔形骨折的骨密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CT诊断标准 骨密度 qct 绝经后妇女 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T骨密度测量的准确性试验方法和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大成 姜维平 +4 位作者 黎本丰 罗刚 周维彬 尚家芸 鄢青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7-219,256,共4页
目的 目前国内尚未对QCT(定量CT法 )骨密度测量作准确性误差校正 ,笔者介绍了QCT准确度试验方法和为什么必须校正准确性误差。方法 用东芝CT机自带参考骨体模 (称东芝体模 )和软件为测量工具 ,对四川大学华西骨质疏松研究中心等研制的... 目的 目前国内尚未对QCT(定量CT法 )骨密度测量作准确性误差校正 ,笔者介绍了QCT准确度试验方法和为什么必须校正准确性误差。方法 用东芝CT机自带参考骨体模 (称东芝体模 )和软件为测量工具 ,对四川大学华西骨质疏松研究中心等研制的QCT骨体模 (称四川体模 )进行骨密度测量。将四川体模模拟被测人腰椎 ,置于 1 5cm深水浴中 ,东芝体模置于水浴和扫描台之间作参考标准。按照对人的腰 2、3、4椎骨扫描测量的条件 ,东芝QCT骨密度测量的方法进行操作 ,直至测量出骨密度值和显现出QCT图像为止。由于四川QCT体模内 3管羟磷灰石实际密度值为 50mg/cm3、1 0 0mg/cm3和 2 0 0mg/cm3,因而可以求出每管骨体模的测量值偏离实际值的 %大小。测量值大于实际值误差为正 ,反之为负。由于四川体模内有由大到小 3管骨密度呈线性分布 ,可以求得回归方程 ,用回归方程校正准确性误差较好。结果 测量四川体模从小到大 3管骨密度分别的准确性误差为 1 3 0 %、 5 2 6 %和 +3 85 % ,其分别的校正系数为 1 1 4 9、1 0 55和 0 963 ,相关系数r=0 998,回归方程为Y =1 2 0 75 +0 90 7X(X为测量骨密度 ,Y为校正后骨密度 )。在准确性试验期间CT机更换球管一支 ,更换球管后 ,四川体模从小到大 3管骨密度的准确性误差变为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t 骨密度 测量 准确性 试验方法 质量控制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体格测量、体成分与定量CT腰椎骨密度相关性
6
作者 刘澳 周菁 +9 位作者 孙永兵 戚昕 杜亚玮 周阳 李中林 武肖玲 邹智 吕雪 李永丽 李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技术测量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探讨体格测量、体成分分析指标与中老年男性腰椎BM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 目的应用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技术测量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探讨体格测量、体成分分析指标与中老年男性腰椎BMD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格检查的1152名中老年男性体检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腰围、臀围、体脂肪质量与体肌肉质量数据,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率(body fat percentage,BFP)与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同时使用QCT技术测量受试者腰椎BMD值,按照BMI进行分组,分为BMI正常组(18.5≤BMI<24 kg/m^(2))、超重及肥胖组(BMI为>24 kg/m^(2)),并在两组中分别按照骨量诊断标准进行讨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偏相关分析体格测量、体成分分析指标与腰椎BMD的相关性。结果在BMI正常组中,骨质疏松组的年龄、收缩压、腰臀比、BFP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SMI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P均<0.05);超重及肥胖组中,骨质疏松组的年龄、收缩压、腰围、腰臀比与BFP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SMI显著低于骨量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MI正常组中腰椎BMD值与年龄、腰围、腰臀比、BF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85,r=-0.122,r=-0.199,r=-0.168,P均<0.05),与SMI呈正相关(r=0.226,P<0.05);超重及肥胖组中腰椎BMD值与年龄、收缩压、腰围、腰臀比、BF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79,r=-0.087,r=-0.101,r=-0.187,r=-0.199,P均<0.05),与SMI呈正相关(r=0.251,P<0.05)。在校正年龄因素后,偏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BMI正常组中腰椎BMD值与腰围、腰臀比、BF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157,r=-0.212,r=-0.134,P均<0.05),与SMI呈正相关(r=0.167,P<0.05);超重及肥胖组中腰椎BMD值与腰围、腰臀比、BF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120,r=-0.163,r=-0.126,P均<0.05),与SMI呈正相关(r=0.159,P<0.05)。结论腰围、腰臀比、BFP、SMI与中老年男性体检人群腰椎BMD值密切相关,对肥胖和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管理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t技术 腰椎BMD 体格测量 体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地区正常人群QCT法测定腰椎骨密度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心涛 齐效君 +2 位作者 冒玉祥 黄洪波 朱海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776-778,共3页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腰椎骨密度变化特点。方法采用QCT法测量626例正常人腰椎骨密度值,按5岁一个年龄组分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腰椎骨密度峰值均在26-30岁年龄组。男性峰值为133.42±12.69mg/cm^3,女性峰值为136.88±10....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腰椎骨密度变化特点。方法采用QCT法测量626例正常人腰椎骨密度值,按5岁一个年龄组分性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女腰椎骨密度峰值均在26-30岁年龄组。男性峰值为133.42±12.69mg/cm^3,女性峰值为136.88±10.69mg/cm^3;50岁之前骨密度值女性高于同年龄组男性,而50岁之后女性低于男性。结论掌握了无锡地区正常人各年龄组腰椎骨密度正常数据及变化特征,为无锡地区腰椎骨密度正常值的建立和骨质疏松研究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OP) 定量CT(qct)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QCT探索骨质疏松症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 被引量:23
8
作者 黄敬 王胜林 +4 位作者 赵亮 刘小波 曹振东 任丽杰 崔志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应用QCT检测健康成年人腰椎骨密度 ,探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制造 60 0HQ的CT(单能 ) ,对 12个年龄段 (5年为 1段 ) 5 14名 (男 2 0 6人 ,女3 0 8人 )健康志愿者 (除外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及严重... 目的 应用QCT检测健康成年人腰椎骨密度 ,探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及分级诊断标准。方法 采用日本东芝制造 60 0HQ的CT(单能 ) ,对 12个年龄段 (5年为 1段 ) 5 14名 (男 2 0 6人 ,女3 0 8人 )健康志愿者 (除外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及严重腰椎疾病者 ) ,进行L3松质骨BMD检测。结果①峰值骨密度位于 3 0岁年龄段 ,男性 (2 2 7 8± 2 7 0 )mg/cm3;女性 (2 40 9± 2 9 0 )mg/cm3。②峰值骨量过后BMD随增龄而逐渐降低 (P <0 0 1) ,至 45岁年龄段时 ,男女均进入骨量减少期 :女性 5 0岁、男性5 5岁年龄段时BMD均值进入骨质疏松期。③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有二 ,第一 ,BMD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BMD均值降低 2 5SD以上。第二 ,BMD测定值比同性别峰值BMD减少 3 0 %以上可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④首次提出骨质疏松分 4级 (Ⅰ、Ⅱ、Ⅲ、Ⅳ级 )诊断标准及诊断量化表。结论 ①QCT诊断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及可重复性。②骨质疏松分级诊断标准 ,给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科研提供具体客观指标。③诊断量化表能帮助临床医师直接、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t 骨质疏松症 诊断 分级诊断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部定量CT(QCT)骨质疏松防治管理临床应用:2015 ISCD共识——部分Ⅰ摘录 被引量:3
9
作者 毛一凡 王玲 +1 位作者 史晓林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81-983,共3页
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学会(ISCD)发布了髋部定量CT(QCT)临床应用的最新共识。ISCD致力于汇总归纳定量CT的临床应用证据并在2015年ISCD指南修订会议上发布共识指南报告,讨论并一致通过了关于支持医学应用的证据、依据和矛盾,以及未来研究... 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学会(ISCD)发布了髋部定量CT(QCT)临床应用的最新共识。ISCD致力于汇总归纳定量CT的临床应用证据并在2015年ISCD指南修订会议上发布共识指南报告,讨论并一致通过了关于支持医学应用的证据、依据和矛盾,以及未来研究建议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共识 股骨近段 定量CT(q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QCT骨密度正常值调查与临床诊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文俐 陈贤志 +2 位作者 王俊山 石志峰 李声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 通过对深圳地区正常人群腰椎骨密度测量 ,获得本地区QCT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 采用CT扫描机 ,羟磷灰石固体体模和QCT骨密度测量软件 ,选择了无骨质疏松疾病的正常人 1 0 2 8例 ,扫描第 3、第 4腰椎中层横断面 ,做QCT骨密度测... 目的 通过对深圳地区正常人群腰椎骨密度测量 ,获得本地区QCT骨密度正常参考值。方法 采用CT扫描机 ,羟磷灰石固体体模和QCT骨密度测量软件 ,选择了无骨质疏松疾病的正常人 1 0 2 8例 ,扫描第 3、第 4腰椎中层横断面 ,做QCT骨密度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得到男女人群骨峰值和年龄组均值。通过对年龄组数据进行不同标准的统计处理 ,探讨较为合理的诊断标准。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 (单纯松质和包括皮质 )的对比 ,探讨QCT与其他方法的差异。结果 根据 2 1~ 35岁年龄段统计出的骨峰值男性第 3腰椎为 1 65 85± 30 1 7,第 4腰椎为 1 70 95± 31 81。女性第 3腰椎为 1 75 33± 2 6 95 ,第 4腰椎为 1 81 97± 2 7 63。采用 4种不同的骨峰值降低标准统计骨质疏松症检出率 ,发现M 2 5 %组检出率偏高 ,M 30 %与M 2S较接近。包括皮质骨的测量降低敏感性。结论 进行深圳地区骨密度正常值调查 ,获得了男女人群骨峰值和年龄组均值 ,临床诊断建议采用骨峰值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地区 qct 骨密度 正常值 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区妇女骨矿密度标准QCT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娄明武 王秀荣 +2 位作者 王顺兴 王静波 杨广夫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建立深圳地区绝经期前后妇女骨矿密度正常参考值QCT标准。方法 使用西门子PLUS 4POWER机的Osteo软件对 12 0例 3 0~ 69岁深圳地区妇女进行腰椎 1~ 3椎体松质骨和密质骨骨矿密度进行测量。结果 QCT测量结果与灰重呈直线相关 ,... 目的 建立深圳地区绝经期前后妇女骨矿密度正常参考值QCT标准。方法 使用西门子PLUS 4POWER机的Osteo软件对 12 0例 3 0~ 69岁深圳地区妇女进行腰椎 1~ 3椎体松质骨和密质骨骨矿密度进行测量。结果 QCT测量结果与灰重呈直线相关 ,并可用如下直线回归方程表示 :灰重 =0 92 43 2×BMD +3 9 0 63 3 ,相关系数r =0 913 6。各年龄组的骨矿密度基本与国内其他城市报道一致。结论 使用QCT建立了该地区绝经期前后妇女正常骨矿密度正常参考值 ,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地区 妇女 骨矿密度 定量CT qct标准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T-Coons曲面片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军成 宋来忠 张明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87-89,共3页
从三角函数出发,构造了一种类三次三角多项式混合函数,简称为QCT-混合函数,然后在此基础上生成了一种类似于双三次Coons曲面片的三角多项式曲面片,并称之为QCT-Coons曲面片。事实表明,QCT-Coons曲面不仅具有双三次Coons曲面片的性质,而... 从三角函数出发,构造了一种类三次三角多项式混合函数,简称为QCT-混合函数,然后在此基础上生成了一种类似于双三次Coons曲面片的三角多项式曲面片,并称之为QCT-Coons曲面片。事实表明,QCT-Coons曲面不仅具有双三次Coons曲面片的性质,而且还能精确地表示球面、圆环面、椭球面等二次曲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函数 qct-混合函数 qct-Coons曲面片 圆环面 椭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T应当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惠恩 钟永青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03-807,共5页
目的通过对现有骨密度测量方法优劣的比较,探讨骨密度测量的发展方向。方法回顾了过去20年中骨密度测量方法的发展与变迁。结果骨密度测量的发展史表明,骨密度测量是骨质疏松诊治的基础,然而,仅仅测量骨密度对于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 目的通过对现有骨密度测量方法优劣的比较,探讨骨密度测量的发展方向。方法回顾了过去20年中骨密度测量方法的发展与变迁。结果骨密度测量的发展史表明,骨密度测量是骨质疏松诊治的基础,然而,仅仅测量骨密度对于评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性,对于判断疗效是远远不够的。"DXA检测骨密度准确度高、精确性好"是值得商榷的。DXA不能区分皮质骨与松质骨、其面密度测量的误差、增龄退变对测量的影响及对骨结构观察的限度在QCT测量中可以迎刃而解。结论应大力加强QCT检测骨密度的研究,最终使其取代DXA成为骨质疏松诊断的新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测量 DXA q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QCT体模的分析比较及相互换算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康晓斌 干茂 鄢铃 《中国测试》 CAS 2011年第5期41-43,共3页
研究在QCT骨密度测量中使用的羟磷灰石(Ca5OH(PO4)3)固体体模和磷酸氢二钾(K2HPO4)液体体模的相互换算。根据这两种体模的X线辐射特性,利用CT值的定义及辐射计量常用数据,推导了这两种体模骨密度测量值的相互换算的公式,给出了在CT机上... 研究在QCT骨密度测量中使用的羟磷灰石(Ca5OH(PO4)3)固体体模和磷酸氢二钾(K2HPO4)液体体模的相互换算。根据这两种体模的X线辐射特性,利用CT值的定义及辐射计量常用数据,推导了这两种体模骨密度测量值的相互换算的公式,给出了在CT机上常用的60~100keV X线能量范围内的相互换算数据,为两种体模在骨密度测量中进行相互比较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t体模 骨矿含量 骨矿密度 骨矿浓度 线性减弱系数 质量减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QCT的新型脊椎骨矿密度体模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阳宇春 王昆 +1 位作者 范杰 康晓斌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3-147,共5页
为改进QCT在检测脊椎骨矿密度中与体模标准样品的比较精度,研制新型的QCT五标样体模。采用聚乙烯塑料同适量的碳酸钙及氧化镁混合,并用数控塑料造粒机加工成软组织的辐射等效颗粒材料(称软组织材料)。接着用颗粒材料同适量的羟磷酸钙混... 为改进QCT在检测脊椎骨矿密度中与体模标准样品的比较精度,研制新型的QCT五标样体模。采用聚乙烯塑料同适量的碳酸钙及氧化镁混合,并用数控塑料造粒机加工成软组织的辐射等效颗粒材料(称软组织材料)。接着用颗粒材料同适量的羟磷酸钙混合,然后用数控塑料注射机加工成骨组织的辐射等效材料(称骨材料)。将骨材料机械加工成含5种羟磷酸钙密度的骨标准样品(称骨标样),将骨标准样品嵌入软组织材料块中,加工成五标样新型体模。通过对CP体模进行性能测试,并与国内外体模作对比,结果表明:新型体模的5个骨标样的羟磷酸钙密度分别为0,50,100,150,200 mg/cm^3,各骨标样的羟磷酸钙密度与相应的CT数呈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r≥0.999 96,用于QCT检测脊椎骨矿密度测量有利于提高线性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标样骨密度体模 qct骨矿密度测定方法 脊椎骨 羟磷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QCT体模材料对骨密度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定焯 鄢清 鄢中付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45-49,共5页
QCT骨密度测量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为了保证测量质量,本文从基本原理上解决为什么用体模和用什么体模的问题?方法通过放射线的物理理论,计算被测物质的减弱系数、CT值和BMD。结果羟磷灰石体模放射线特性和测量结果与骨矿一致,推荐应用;... QCT骨密度测量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为了保证测量质量,本文从基本原理上解决为什么用体模和用什么体模的问题?方法通过放射线的物理理论,计算被测物质的减弱系数、CT值和BMD。结果羟磷灰石体模放射线特性和测量结果与骨矿一致,推荐应用;磷酸氢二钾体模测量准确度误差12.45%,且易发生气泡和沉淀而变质,供选用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t 骨密度测量 体模 减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T骨密度测量技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赵文俐 陈贤志 +3 位作者 石志峰 李声云 林土兴 顾浩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5-448,404,共5页
目的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对QCT骨密度测量技术中的扫描部位选择,扫描条件选择,不同软组织厚度对测量的影响和测量体模的选择和使用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机,羟磷灰石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QCT骨密度测量... 目的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对QCT骨密度测量技术中的扫描部位选择,扫描条件选择,不同软组织厚度对测量的影响和测量体模的选择和使用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全身螺旋CT扫描机,羟磷灰石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QCT骨密度测量系统软件,通过对猪脊柱标本进行不同扫描条件的扫描测量,观察不同的射线管电压、电流,不同的层厚对结果的影响;通过对人体各腰椎的检查对比,探讨检查部位的选择;通过对不同深度的水中骨标本的扫描测量,探讨不同厚度的软组织对测量的影响;对比了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的使用效果。结果 ①人体的5个腰椎中,第1、5腰椎骨密度变化较大,扫描定位时倾斜角度也较大;腰椎中间层面骨密度较低,上下层面骨密度增高。②射线管曝光的毫安量对测量无影响;高射线管电压可使体模转换曲线斜率略减小而骨组织部位的CT值同时降低,对骨密度影响较小;层厚增加可使腰椎骨密度增大。③不同深度的水(100 mm、150mm、200 mm)轻度影响体模转换曲线的斜率,也同时影响水中骨标本的CT值,但对骨密度结果无明显影响。④使用固体标准体模和羟磷灰石等效液体体模测量骨密度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①选择第2、3、4腰椎进行骨密度测量,取其平均值做为临床判断指标较为方便合理。②虽然射线管的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模 骨密度测量 影响 腰椎 层厚 qct 羟磷灰石 骨标本 CT值 扫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QCT骨密度测定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费玉明 徐文姬 +1 位作者 吴忠华 李岳兴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86-487,50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骨质疏松症(OP)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选择老年COPD患者110例与5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血气及肺功能检测分析。结果 COPD组胸椎(T12)腰椎(L1-2)BMD明显低于老年对照... 目的探讨老年人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骨质疏松症(OP)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选择老年COPD患者110例与5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血气及肺功能检测分析。结果 COPD组胸椎(T12)腰椎(L1-2)BMD明显低于老年对照组(P<0.05);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HOP/Cr),尿钙与肌酐比值(Ca/Cr),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表现为骨吸收亢进和骨密度降低,其骨质疏松的发生可能与缺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密度 对照组 肌酐比值 COPD患者 骨吸收 qct 相关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T检查在中药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谟库 李坤成 +2 位作者 康素军 危剑安 王慧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qct 中药 妇女 应用 治疗 绝经期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T与pQCT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20
作者 贾军宏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关键词 qct Pqct 骨质疏松 诊断 骨痛 病理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