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4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热胀管道正回火制度对微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1
作者 韩丽青 李根 +6 位作者 李鑫 赵雷 涂凯 燕春光 赵吉庆 徐海涛 包汉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5-172,共8页
为满足一体化快堆60年寿命设计需要,本文开展了热处理正火(1040~1080℃)与回火(730~800℃)工艺对9Cr-1Mo系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低热胀管道组织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正火温度提高至1060℃,可以促进合金元素回溶,M_(23)C_(6)... 为满足一体化快堆60年寿命设计需要,本文开展了热处理正火(1040~1080℃)与回火(730~800℃)工艺对9Cr-1Mo系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低热胀管道组织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正火温度提高至1060℃,可以促进合金元素回溶,M_(23)C_(6)相更加弥散,室温及高温强度提高约20 MPa,但继续提高正火温度影响不大;回火温度升高,板条状马氏体合并为块状马氏体,晶界总长度减少,且马氏体板条回复加剧,位错密度下降,强度迅速降低;随回火时间延长至2 h以上,析出相充分析出导致基体强度降低、冲击功提高,组织基本达到稳定,继续延长回火时间或焊后热处理时间强度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建议采用1060℃×1 h正火、770℃×2 h回火制度进行热处理,以保障工艺管道长寿期安全服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冷快堆 工艺管道 铁素体-马氏体耐热钢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试板模拟大型过程设备现场热处理工艺
2
作者 袁淑霞 李嘉豪 +2 位作者 林雅岚 张耀祖 李荫虎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6,共13页
为确定设备局部热处理工艺,建立了可提供破坏性检测的热处理试板,通过边界条件分析,确定了热处理试板与过程设备等效的边界条件,采用经过实验验证的ANSYS热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对热处理试板和对应的过程设备热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加... 为确定设备局部热处理工艺,建立了可提供破坏性检测的热处理试板,通过边界条件分析,确定了热处理试板与过程设备等效的边界条件,采用经过实验验证的ANSYS热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对热处理试板和对应的过程设备热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加热和保温后的温度场分布基本一致,可通过对热处理试板进行热处理实验确定热处理工艺,进而得到过程设备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试板制作工艺复杂,利用范围窄,为提高其利用率,建立不同材料和不同厚度热处理试板热处理工艺的计算公式,经过等效,使得一种材料和厚度的热处理试板可模拟多种材料和厚度试板的热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试板壁厚方向温差随壁厚的增加而增加,当壁厚超过120 mm,若采用单面加热,内外壁温差过大,可能导致热处理失败;不同材料热处理试板存在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差异,也存在热处理温度差异,比热容越大、热导率越低及热处理温度越高的材料需要越长的热处理时间,同时消耗更多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试板 现场热处理 过程设备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铝合金自冲铆接头裂纹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邢保英 陈锦聪 +3 位作者 阎治铭 张洪申 曾凯 邹春芽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6,共8页
针对2024铝合金自冲铆接头底部易出现裂纹的问题,通过铆接实验来分析裂纹形成机理,并结合2024铝合金板材先退火再铆接的工艺开展裂纹抑制研究;同时,对比了接头剖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 针对2024铝合金自冲铆接头底部易出现裂纹的问题,通过铆接实验来分析裂纹形成机理,并结合2024铝合金板材先退火再铆接的工艺开展裂纹抑制研究;同时,对比了接头剖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对接头断口特征进行分析,以探究其失效机理,进而分析热处理工艺对接头力学性能和失效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2024铝合金板材经360℃退火处理后,其塑性和延伸率显著提高,硬度下降了23.6%。当2024铝合金板材未经退火处理直接进行铆接时,裂纹萌生点位于铆钉管腿尖区域,接头底部出现沿径向分布的宏观裂纹;退火处理后接头底部无明显裂纹,连接点的密封性、抗腐蚀性能显著增强。未退火处理组接头剖面的晶粒结构粗大、不规则,且铆钉管腿尖区域的变形较大,而退火处理组接头剖面的晶粒结构细化且更匀称。退火处理组接头的静强度下降了12.93%,但失效位移和能量吸收值分别提高了27.3%和19.31%,其失效形式由上板完全断裂转变为下板撕裂,且连接点底部被铆扣拉穿,断口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研究结果可为自冲铆接工艺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铝合金 自冲铆接头 裂纹 热处理工艺 力学性能 失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微合金化对中碳耐磨钢组织及耐磨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李豪 柳翊 +2 位作者 安俊超 郝俊辉 张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46,共5页
研究了盾构机盘形滚刀刀圈材料合金成分设计和热处理工艺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刀圈的铸态、热处理态组织及摩擦磨损形貌,利用摩擦磨损设备进行了耐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b元素的添加,铸态组织凝固偏析减少... 研究了盾构机盘形滚刀刀圈材料合金成分设计和热处理工艺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刀圈的铸态、热处理态组织及摩擦磨损形貌,利用摩擦磨损设备进行了耐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Nb元素的添加,铸态组织凝固偏析减少,组织明显细化;热处理后组织晶粒细化均匀,偏析现象基本消除;不含Nb的试样摩擦磨损形貌以犁沟磨损为主;含0.01wt%~0.02wt%Nb的试样摩擦磨损形貌以粘着磨损为主;含0.04wt%~0.05wt%Nb的试样摩擦磨损形貌既有犁沟磨损,又存在粘着磨损,其摩擦磨损后磨损量和深度尺寸变化均最少,其耐磨性能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磨钢 热处理工艺 组织形貌 摩擦磨损形貌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处理工艺的拖拉机发动机铝合金组织性能研究
5
作者 汤金金 李好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47,共5页
采用不同时长的热处理工艺,对拖拉机发动机铝合金组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铝合金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若优先考虑材料性能,则应该采用180℃×4 h的单级热处理时效;若优先考虑工艺效率和成本,则可以采用150... 采用不同时长的热处理工艺,对拖拉机发动机铝合金组织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铝合金性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若优先考虑材料性能,则应该采用180℃×4 h的单级热处理时效;若优先考虑工艺效率和成本,则可以采用150℃×1 h+170℃×1 h的双级热处理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工艺 拖拉机 发动机 铝合金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钟明君 于浩 +2 位作者 王子若 张筱萌 曲敬龙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共9页
随着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核电工业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对高温合金的需求日益增长,并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性能要求。镍基高温合金因其拥有较高的高温强度,优异的抗氧化、抗疲劳和耐腐蚀等综合性能而备受青睐。对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详细概述... 随着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核电工业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对高温合金的需求日益增长,并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性能要求。镍基高温合金因其拥有较高的高温强度,优异的抗氧化、抗疲劳和耐腐蚀等综合性能而备受青睐。对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详细概述,介绍了镍基高温合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应用领域,阐述了镍基高温合金中的常见相及强化机制,综述了镍基高温合金返回料和热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镍基高温合金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强化机制 返回料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碳中硅含镍超高强韧弹簧钢的设计与组织性能
7
作者 袁长波 侯世耀 +3 位作者 王帅 张阳 赵阳 陈礼清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9-386,共8页
设计了一种含镍的中碳中硅弹簧钢,并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淬火温度能够细化弹簧钢的晶粒和马氏体板条尺寸,但力学性能对淬火温度不敏感;在回火过程中,主要发生马氏体基体的回复和碳化物的析出... 设计了一种含镍的中碳中硅弹簧钢,并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淬火温度能够细化弹簧钢的晶粒和马氏体板条尺寸,但力学性能对淬火温度不敏感;在回火过程中,主要发生马氏体基体的回复和碳化物的析出.当回火温度为350~380℃时,马氏体基体回复程度较低,同时基体中析出大量的碳化物,钢的强度略有降低.当回火温度为440℃时,马氏体基体发生过度回复,碳化物明显长大并粗化,钢的强度大幅度降低;由于碳化物在晶界和板条界上的析出、粗化,晶界强度显著降低,钢的冲击吸收功也逐渐降低.先在900℃保温1 h后油淬,随后在380℃保温2 h后水冷,此工艺下实验钢可以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为2040 MPa,屈服强度为1793 MPa,伸长率为9.3%,断面收缩率为50.2%,冲击吸收功为27.7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镍弹簧钢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挤压及热处理参数对6082铝合金的影响
8
作者 王建珑 宋江豪 +2 位作者 赵昌德 刘一琦 杨建雷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54,共15页
对6082铝合金进行了有限元挤压仿真,并进行了快速挤压实验,得到最佳温挤压工艺参数区间后,对挤压后铝合金进行了热处理工艺,最终得到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6082铝合金挤压棒材。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过程中,随着坯料温度升高,金属内部挤压... 对6082铝合金进行了有限元挤压仿真,并进行了快速挤压实验,得到最佳温挤压工艺参数区间后,对挤压后铝合金进行了热处理工艺,最终得到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6082铝合金挤压棒材。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过程中,随着坯料温度升高,金属内部挤压温度分布更均匀,应变从心部到表面差值增大,随着挤压比的增大,棒材温度升高,等效应变增大,随挤压速度增加,棒材内部温度分布变得更均匀,等效应变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大;在挤压实验中,随坯料温度的减小和挤压比的增大,铝合金抗拉强度升高,伸长率呈现下降趋势,最终确定最佳挤压工艺参数为坯料温度250℃、模具温度300℃、挤压比14.79、挤压速度10 mm·s^(-1)。热处理对挤压态铝合金性能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二相粒子的析出、颗粒大小及弥散情况,最终确定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520℃×0.5 h+180℃×8 h。研究发现通过优化挤压+热处理工艺可获得工艺性能较优良的6082铝合金挤压棒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82铝合金 挤压工艺 有限元仿真 工艺参数优化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线切割单晶硅制绒研究进展
9
作者 黄虎一雄 李杰 +1 位作者 章金兵 王旭生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对常用的几种单晶硅片制绒技术,如添加剂辅助碱液刻蚀制绒工艺、酸液刻蚀制绒工艺、金属离子催化的化学制绒以及表面预处理(热处理、机械抛光和电化学预处理)叠加碱液刻蚀制绒工艺等进行了介绍。并对不同工艺的制绒原理、技术特点和应... 对常用的几种单晶硅片制绒技术,如添加剂辅助碱液刻蚀制绒工艺、酸液刻蚀制绒工艺、金属离子催化的化学制绒以及表面预处理(热处理、机械抛光和电化学预处理)叠加碱液刻蚀制绒工艺等进行了介绍。并对不同工艺的制绒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添加剂辅助碱液刻蚀制绒工艺应用较多;热处理叠加碱液刻蚀制绒工艺相较于其他制绒工艺,可减少溶液消耗、硅料消耗和简化工艺处理步骤等,可实现降低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成本及硅片薄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线切割 单晶硅片 制绒工艺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0 MPa级新型汽车板簧钢淬回火工艺优化研究
10
作者 张雅军 盈亮 +3 位作者 任鹏 侯世耀 杨姝 亓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23,共7页
高强度与高韧性汽车用弹簧钢的开发与使用已成为减轻重型载货汽车整备质量的主要手段,采用先进的热处理工艺对提升弹簧钢的强度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新开发的1800 MPa级52CrMn钢为对象,以加热温度、回火温度、回火保温时间为设计因子... 高强度与高韧性汽车用弹簧钢的开发与使用已成为减轻重型载货汽车整备质量的主要手段,采用先进的热处理工艺对提升弹簧钢的强度与韧性具有重要意义。以新开发的1800 MPa级52CrMn钢为对象,以加热温度、回火温度、回火保温时间为设计因子,以热处理后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为响应指标,基于响应曲面法设计了多组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弹簧钢热处理试验,获得了该52CrMn钢的最佳淬回火热处理工艺制度。进一步通过金相组织观察阐释了该材料性能随着各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建立的响应面模型能够准确表征该52CrMn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下的强韧性。该钢种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加热温度880~900℃、回火温度370~380℃、回火保温时间30~50 min,该工艺下可获得高于1800 MPa的抗拉强度且断后伸长率为8.61%,可保证热处理后该弹簧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足够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钢 响应面法 热处理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刀具涂层的后处理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作者 邓杰东 姜峰 +3 位作者 查旭明 袭琳清 林亮亮 李友生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74,共18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零部件性能要求的提高,先进材料的应用对切削刀具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刀具结构、改进刀具材料和使用刀具涂层均可提升刀具性能,而使用刀具涂层被认为是提升刀具性能的最经济手段,对刀具涂层进行后处...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零部件性能要求的提高,先进材料的应用对切削刀具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刀具结构、改进刀具材料和使用刀具涂层均可提升刀具性能,而使用刀具涂层被认为是提升刀具性能的最经济手段,对刀具涂层进行后处理则可以进一步提高涂层刀具的性能,综述涂层后处理方式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介绍几种目前常用的涂层刀具的后处理方法,包括喷砂后处理、抛光处理、热处理、能量场(束)后处理等。喷砂后处理采用高速射流模式,使磨料撞击涂层表面以去除涂层表面的大液滴沉积颗粒;抛光处理通过磨粒摩擦形式对涂层表面进行光整处理;热处理通过改善涂层及涂层-基体结合界面的微观组织性能来提升涂层刀具的性能;能量场(束)处理通过高能冲击,对涂层表面进行液滴去除和粗糙度改善,并通过高温诱导的一系列能量波来对涂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进行一定强化。通过分析上述几种后处理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各种后处理方式的适用范围,能弥补该领域研究较为分散的不足,对未来涂层刀具的后处理技术发展方向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刀具 表面处理 喷砂后处理 抛光后处理 热处理 能量场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海洋工程用V-N微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刘晓明 李辉 +3 位作者 赵培林 余浪 陈建濡 邓玲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5,共5页
采用XRD、SEM、TEM等方法研究了600℃回火工艺对海洋工程用V-N微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维氏硬度有略微下降的趋势,析出粒子数量逐渐增多,析出相尺寸有所增大。回火60 min后,部分马氏体晶粒内部发生了... 采用XRD、SEM、TEM等方法研究了600℃回火工艺对海洋工程用V-N微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维氏硬度有略微下降的趋势,析出粒子数量逐渐增多,析出相尺寸有所增大。回火60 min后,部分马氏体晶粒内部发生了回复,位错运动相互抵消,仅部分晶粒内部存在高密度的位错,且晶界处发现了位错塞积。随着回火时间达到120 min,马氏体板条内的位错密度明显降低,相互缠结的现象消失,形成了马氏体板条内的位错亚结构。而经过240 min回火处理后,在马氏体板条内部的位错基本全部消失,仅有少量板条晶界处存在位错塞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N微合金钢 热处理工艺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增材制造K438研究进展
13
作者 崔照雯 焦世坤 +2 位作者 姜涛 钱远宏 朱衍亮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516,524,共12页
K438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腐蚀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低于900℃工况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等热端部件。区别于传统制备工艺,增材制造技术因其生产流程短、组织成分均匀以及部件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成为“不可焊性... K438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腐蚀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低于900℃工况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等热端部件。区别于传统制备工艺,增材制造技术因其生产流程短、组织成分均匀以及部件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等优点,成为“不可焊性”K438高温合金的理想制备工艺。激光源增材制造容易产生热应力聚集,具有较高的开裂敏感性。电子束选区熔化技术基于真空环境条件和粉末床预热程序,可以精确控制温度变化,显著降低制件内部的残余热应力,减少裂纹数量。本文综述了电子束选区熔化制备K438高温合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工作环境、工艺参数和后处理工艺等主要因素对K438成形件质量的影响,阐述了K438高温合金铸态、电子束选区熔化成形态以及热处理态的组织演变规律,并对电子束增材制造K438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选区熔化 高温合金 制备工艺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r-Mn-Mo-N不锈钢的冶炼及力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王书桓 张存帅 +1 位作者 赵定国 刘吉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07,共3页
高氮不锈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氮在钢中溶解度较低,可通过增加氮气分压和调节合金成分,增加氮在钢中的溶解度。采用50 kg真空感应炉+电渣重熔炉的方法,通过增加铬、锰含量在氮分压为80 kPa下成功冶炼出氮含量为0.5%的Fe-Cr-... 高氮不锈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氮在钢中溶解度较低,可通过增加氮气分压和调节合金成分,增加氮在钢中的溶解度。采用50 kg真空感应炉+电渣重熔炉的方法,通过增加铬、锰含量在氮分压为80 kPa下成功冶炼出氮含量为0.5%的Fe-Cr-Mn-Mo-N不锈钢;并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对实验钢的性能进行研究,对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和断后伸长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热轧后屈服强度为885.5 MPa、抗拉强度为1123 MPa、断后伸长率为26.0%、断面收缩率为53.3%、强塑积为28.1 GPa·%;经1000℃固溶保温水冷后屈服强度518.0 MPa、抗拉强度为926 MPa、断后伸长率为36.5%、断面收缩率为65.0%、强塑积为33.1 GPa·%。对热轧后和保温水冷后数据进行对比,热轧后未经保温强度较高,经保温水冷后塑性更好、强塑积更高综合力学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冶炼工艺 强度 断后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废盐流化床热处理实验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爽 袁小迪 +2 位作者 刘子赫 刘会娥 刘士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1-69,共9页
目前我国工业副产物盐产量大且成分复杂,急需对工业废盐的处理方法进行探索与优化。为解决工业废盐热处理的现有问题,该文采用流化床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对两种来自农药和煤化工行业的工业废盐进行物性分析,以及流态化冷模与热处理实验,... 目前我国工业副产物盐产量大且成分复杂,急需对工业废盐的处理方法进行探索与优化。为解决工业废盐热处理的现有问题,该文采用流化床工艺进行实验研究,对两种来自农药和煤化工行业的工业废盐进行物性分析,以及流态化冷模与热处理实验,确定并优化了工业废盐流态化热处理的工艺条件为:高径比为3,1#和2#工业废盐操作气速分别为0.19 m·s^(-1)和0.38m·s^(-1),最佳处理温度、时间分别为:450℃、30 min和550℃、30 min。对最佳流化床热处理条件下的废盐进行溶解、过滤及重结晶后,1#工业废盐得到含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等无机物的混合结晶盐,2#工业废盐得到的结晶盐中NaCl纯度达到98.91%,符合精制工业干盐一级标准,达到废盐资源化利用指标。该文还设计了基于流化床的工业废盐流态化热处理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盐 流化床 热处理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与连接GH4169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16
作者 刘艳梅 张英伟 +1 位作者 关峰 赵兴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41,45,共5页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GH4169合金母材样品,并采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实现了母材的激光增材连接,检测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拉伸性能,分析了性能改变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凭借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热影响区小的优势,热处理前后母材与... 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GH4169合金母材样品,并采用相同的工艺参数实现了母材的激光增材连接,检测了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拉伸性能,分析了性能改变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凭借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热影响区小的优势,热处理前后母材与连接区域处微观组织的演变基本一致。沉积态合金呈典型的柱状晶组织,且二次枝晶并不发达,γ+Laves共晶相呈条带状和岛链状沿晶界分布;均匀化+固溶处理后Laves相发生分解并回溶入基体,并伴随着柱晶的粗化;当进行双重时效处理时Laves相的分布状态发生改变。不同热处理工艺试样的拉伸性能均高于同合金铸态指标,热处理对Laves相的含量和分布状态的改变是影响其强度和塑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69合金 激光增材制造 微观组织 拉伸性能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跨声速风洞用980 高强度钢的去应力热处理工艺研究
17
作者 任国柱 田富竟 唐淋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9-151,共3页
热处理是结构件制造的重要环节,与结构件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紧密相关。对某型号跨声速风洞用980高强度钢去应力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拉伸试验和-20℃低温冲击试验,对比分析了一次、二次去应力退火试验后980高强度钢的强度和韧性... 热处理是结构件制造的重要环节,与结构件的制造质量和使用性能紧密相关。对某型号跨声速风洞用980高强度钢去应力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拉伸试验和-20℃低温冲击试验,对比分析了一次、二次去应力退火试验后980高强度钢的强度和韧性。结果表明,当去应力热处理工艺为去应力退火温度为(450±10)℃,保温时间为10~12 h时,跨声速风洞用980高强度钢材料可获得最优的强度和韧性。试验结果对同类材料的去应力热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80高强度钢 去应力热处理工艺 强度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湿热处理改性效果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柴宝玉 叶发银 +2 位作者 雷琳 陈嘉 赵国华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201,共13页
湿热处理是一种物理改性方式,因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淀粉的改性当中,但传统湿热处理存在处理时间长、处理效果不足等问题。因此,采取一定方式强化淀粉湿热处理的改性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 湿热处理是一种物理改性方式,因操作简便、安全高效,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淀粉的改性当中,但传统湿热处理存在处理时间长、处理效果不足等问题。因此,采取一定方式强化淀粉湿热处理的改性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反复湿热处理、物理强化、化学强化、酶强化以及其他强化对淀粉多尺度结构和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具体强化机理,为研究开发有效的淀粉湿热处理的强化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强化湿热效果 加工特性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中功能物质的特性及不同加工方式对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莉 马彦霞 +1 位作者 陶兴林 胡志峰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883-893,共11页
番茄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之一,受到世界范围内消费者的广泛喜爱。番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除含有常规营养素外,番茄所含大量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酚类和黄酮类物质于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番茄水分含量高,导致采后易变... 番茄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之一,受到世界范围内消费者的广泛喜爱。番茄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除含有常规营养素外,番茄所含大量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酚类和黄酮类物质于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番茄水分含量高,导致采后易变质且鲜食期短,因此多数需加工后进入市场,但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造成番茄在外观、质地、香气和功能性物质的大量损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番茄营养功能类物质在加工过程的大量损耗与人们追求营养健康饮食方式的诉求不符,因此新式非传统加工方式近年来大量出现,包括超高压处理、超声处理和脉冲电场处理等。本文系统阐述了番茄中的生物组成成分和活性成分,根据不同活性成分所具有的潜在益生或预防疾病特性来综合分析番茄的营养特性和益生特性,并深入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番茄营养品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功能成分 健康特性 加工方式 非热处理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钛合金焊接结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青松 王珂 +3 位作者 李永正 张宇阳 李金鹏 雷银慧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47,共5页
为了研究尺度效应及热处理工艺对新型钛合金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本文对新型钛合金母材及焊接结构在不同尺度效应和热处理工艺下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开展试验,分析尺度效应和热处理工艺对新型钛合金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 为了研究尺度效应及热处理工艺对新型钛合金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本文对新型钛合金母材及焊接结构在不同尺度效应和热处理工艺下的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开展试验,分析尺度效应和热处理工艺对新型钛合金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仅经过低温热处理的新型钛合金焊接结构疲劳寿命要超过经过高温-低温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近1.53倍;尺度效应对焊接结构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对母材影响较小;随着尺度增大新型钛合金的裂纹扩展寿命增大,但裂纹扩展速率并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钛合金 尺度效应 热处理工艺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