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位键指数用于含氧多环芳烃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预测
1
作者 堵锡华 李靖 陈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8-1506,共9页
含氧多环芳烃化合物是一种在多环芳烃苯环上,含有一个或数个羰基氧原子的持久性污染物,它具有比亲代多环芳烃更强的毒性、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因此探究高效的研究方法来建立毒性数据库非常重要.为研究含氧多环芳烃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 含氧多环芳烃化合物是一种在多环芳烃苯环上,含有一个或数个羰基氧原子的持久性污染物,它具有比亲代多环芳烃更强的毒性、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因此探究高效的研究方法来建立毒性数据库非常重要.为研究含氧多环芳烃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结构-毒性关系,根据含氧多环芳烃分子中原子空间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指数–定位键指数L,并分别计算了32个含氧多环芳烃化合物分子的电性拓扑态指数Em、电性距离矢量M_(n),分析优化筛选了电性拓扑态指数其中的E16、电性距离矢量其中的M_(14)、M_(21)和M_(32)作为结构描述符,将它们与定位键指数L有机结合,与含氧多环芳烃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的生物毒性进行回归分析,以5种结构参数为输入变量点价值,神经网络结构采用5-3-1,建构了一种预测含氧多环芳烃急性毒性lgEC_(50)的神经网络模型,该预测模型的总相关系数R_(T)值达到较高的0.9826,对毒性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两者之间的平均误差仅为0.112;结果表明,含氧多环芳烃的急性毒性与定位键指数、电性拓扑态指数、电性距离矢量等结构参数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可为含氧多环芳烃的环境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多环芳烃 定位键指数 斑马鱼胚胎 定量结构-毒性关系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V描述子预测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藻毒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亚辉 刘征涛 +2 位作者 刘树深 王一喆 覃礼堂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23-827,共5页
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描述子有效表征43个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变量的选择与模型化(VMSP)方法,建立化合物的封闭体系绿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毒性(48 hEC50)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相关(QSTR)模型... 以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描述子有效表征43个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应用基于预测变量的选择与模型化(VMSP)方法,建立化合物的封闭体系绿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毒性(48 hEC50)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相关(QSTR)模型.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的QSTR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r=0.8911)及LOO(Leave-One-Out)检验相关系数(q=0.8102),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应用28个化合物的训练集样本构建QSTR模型预测外部检验集,结果表明,训练集模型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 封闭体系藻毒性 取代芳烃类化合物 定量结构-毒性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法用于取代芳烃的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仝建波 李云飞 +2 位作者 刘淑玲 李改仙 孟元亮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39-843,共5页
基于定量结构一活性相关(QSAR)研究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EIV)表征取代芳烃类有机毒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 基于定量结构一活性相关(QSAR)研究取代芳烃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矢量(MEIV)表征取代芳烃类有机毒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25个取代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结构与呆鲦鱼(Pimephales Promelas)96h半数致死浓度1gl/(LC50)回归方程.另外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2)、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2)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2)分别为0.926、0.870和0.875.表明用MEIV袁征取代芳烃类有机物分子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T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芳烃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定量结构毒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法用于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仝建波 李云飞 +3 位作者 刘淑玲 王平 车挺 石强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0-1044,共5页
基于定量结构一活性相关(QSAR)研究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失量(MEIV)表征硝基苯类有机毒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 基于定量结构一活性相关(QSAR)研究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子电性作用失量(MEIV)表征硝基苯类有机毒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毒性相关(QST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筛选模型变量,建立了25个硝基苯类化合物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与其结构间的回归方程.另外采用内部及外部双重验证的办法深入分析和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建模的复相关系数(Rcum^2)、留一法(LOO)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b)和外部样本校验复相关系数(Qext^2)分别为0.927、0.872和0.908.表明用MEIV表征硝基苯类有机物分子结构信息较好,所建QSTR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毒性关系 硝基苯 分子电性作用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