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质辫状河沉积演化机制与沉积构型模式——定量化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研究
1
作者 冯文杰 曹荆楚 +4 位作者 张昌民 钱其豪 张涛 雷涛 周志成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2-796,I0006,共16页
【目的】砂质辫状河沉积过程中,辫状水道频繁、快速且持续变迁,导致辫状河沉积体内部最终保存的心滩和辫状水道均遭受严重侵蚀改造,表现为形态破碎、规模偏小且定量关系模型不明,传统的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无法有效指导地下储层表征。为... 【目的】砂质辫状河沉积过程中,辫状水道频繁、快速且持续变迁,导致辫状河沉积体内部最终保存的心滩和辫状水道均遭受严重侵蚀改造,表现为形态破碎、规模偏小且定量关系模型不明,传统的砂质辫状河沉积模式无法有效指导地下储层表征。为明确砂质辫状河沉积演化机制,构建可靠的沉积构型模式与定量规模关系模型,采用水槽实验开展沉积过程模拟、测绘及定量化解剖。【方法】通过水槽实验,在固定边界条件限制下,模拟砂质辫状河形成与演化过程,利用激光扫描仪按固定时间间隔获取实验地貌形态数据并精确重构模拟辫状河三维沉积构型模型,进一步开展沉积演化机制分析、沉积构型解剖及构型单元定量规模与关系模型构建。【结果】(1)砂质辫状河沉积初期,沉积物顺流发生底床搬运并形成初始心滩,分散水流受阻汇集成水道并进一步形成朵状初始心滩,随后辫状水道改造初始心滩并逐步形成稳定的水道网络与心滩格局;(2)在辫状河形成后,辫状水道与心滩持续协同演化,主要存在三种演化机制,包括辫状水道侧积主导心滩侧向增生、辫状水道废弃充填并与心滩叠合、辫状水道汇水冲刷导致下游心滩重塑;(3)模拟过程中,心滩通常在1~6个模拟期次内形成并持续生长至最大规模,随后在3~8个模拟期次内遭受连续侵蚀而规模减小,最终仅约36%的区域得以保存;(4)模拟结束后,辫状河沉积体内部以辫状水道沉积为主,其占比约57.9%,可分为复杂叠切水道、下切水道、孤立水道,心滩多遭受水道侵蚀改造,其规模较小、形态破碎;(5)最终保存的沉积体内部,辫状水道平均宽厚比为14.1,其内部增生体宽厚比为13.7,心滩宽厚比为19.8,其内部增生体宽厚比为25.4。【结论】该研究明确了砂质辫状河沉积体在辫状水道网络持续、高强度侵蚀改造后形成的复杂沉积构型样式,建立了内部构型单元定量规模与关系模型,为地下储层表征提供了更贴近地质实际的定量化沉积构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质辫状河 定量化水槽实验 沉积演化 沉积构型 定量规模与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金属元素生态安全阈值预测模型的构建
2
作者 史婉阳 王学东 +2 位作者 卞建林 李梦佳 马义兵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64,共12页
通过文献收集了31种中国土壤中8个元素对5个物种和3个微生物过程的616个毒理学数据,尝试构建土壤中数据有限元素毒性预测的新模型—定量离子特征活性关系(s-QICAR)模型.首先基于土壤性质归一化方法获得酸性、中性、碱性3种土壤情景下8... 通过文献收集了31种中国土壤中8个元素对5个物种和3个微生物过程的616个毒理学数据,尝试构建土壤中数据有限元素毒性预测的新模型—定量离子特征活性关系(s-QICAR)模型.首先基于土壤性质归一化方法获得酸性、中性、碱性3种土壤情景下8个元素对5个物种和3个微生物的毒性值(logEC10;1.42~3.35),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元素23个结构特征参数与对应生物毒性值的关系,并利用元素共价半径(CR)建立了24个s-QICAR模型(R^(2)=0.70~0.98;P=0.001~0.023).进一步利用s-QICAR预测了V、As、Se和Sn对8个物种的logEC_(10)(1.44~3.20),结合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计算了3种情景下这4种元素保护95%生物的HC5值.经过校正,4种元素在酸性、中性、碱性土壤情景下的预测无效应浓度分别为V:13,16,17mg/kg;As:10,13,15mg/kg;Se:4.9,7.2,8.4mg/kg;Sn:42,44,45mg/kg,进而绘制了这4种元素的生态风险阈值地图.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中国土壤元素生态风险的新方法,为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元素 定量离子特征活性关系模型 土壤生物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盆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储层构型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长组野外露头为例 被引量:37
3
作者 付晶 吴胜和 +1 位作者 王哲 刘钰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74-4182,共9页
应用野外露头资料,通过选取与物源方向近于垂直观察剖面的精细描述、测量和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河、仕望河露头延长组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分流河道储层构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按其分... 应用野外露头资料,通过选取与物源方向近于垂直观察剖面的精细描述、测量和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延河、仕望河露头延长组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分流河道储层构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按其分布位置和成因可分为主干分流河道(包括深切分流河道)、汊道和末端分流河道3种类型;除深切分流河道外,主干分流河道、汊道和末端分流河道砂体宽度、厚度呈正相关的双对数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7,即三者宽厚比相近,而深切分流河道宽厚比较小;其内部充填样式包括垂向加积充填和侧向加积充填2种,以垂向加积充填为主,且可进一步分为水平状、同心状和心滩—水道充填3种;分流河道存在侧向拼接—垂向切叠式、侧向拼接—垂向叠加式和孤立式3种复合叠置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浅水三角洲 分流河道 定量关系 构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定量降水估算在水文模式汛期洪水预报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32
4
作者 彭涛 宋星原 +2 位作者 殷志远 沈铁元 李武阶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0-55,共6页
通过雷达测雨技术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降雨信息,作为水文模型的输入,用以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度。文章以湖北省白莲河流域为例,利用分组Z-I关系转化雷达反射率为雨强,运用地面雨量站网实测雨量对其进行校准,将不同方法估算得到的雨量结果输... 通过雷达测雨技术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降雨信息,作为水文模型的输入,用以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度。文章以湖北省白莲河流域为例,利用分组Z-I关系转化雷达反射率为雨强,运用地面雨量站网实测雨量对其进行校准,将不同方法估算得到的雨量结果输入新安江模型进行洪水预报测试,结果表明未校准雷达估算降雨量直接输入水文模型,其结果是不理想的;利用校准后的雷达估算降雨量进行洪水预报,精度得到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定量估算降雨 分组Z-I关系 新安江水文模型 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地貌分形特征与侵蚀产沙定量耦合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崔灵周 李占斌 +2 位作者 朱永清 郭彦彪 肖学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共5页
流域地貌形态科学、准确和综合量化成为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分形理论的提出为流域地貌形态定量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依据分形理论,在建立小流域概化模型基础上,采用模拟降雨试验、高精度... 流域地貌形态科学、准确和综合量化成为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分形理论的提出为流域地貌形态定量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依据分形理论,在建立小流域概化模型基础上,采用模拟降雨试验、高精度摄影测量和G IS技术,对流域模型地貌形态分形特征与侵蚀产沙定量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消除了降雨特征影响的相对输沙率,可将流域模型侵蚀产沙过程划分为初期、活跃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在不同侵蚀产沙时段,流域模型地貌形态分形信息维数Di呈现与相对输沙率Sr基本类似的变化趋势,即先增大再减小、最后趋于平稳;流域模型相对输沙率Sr与地貌形态分形信息维数Di以乘幂形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指数r2为0.7423;地貌形态分形信息维数Di较好反映了地貌形态特征对流域模型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可以作为流域模型侵蚀产沙过程预报地貌形态特征综合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地貌 流域模型 分形信息维数 定量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扑指数在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勇生 陈丽侠 +2 位作者 杨杰 庄源益 戴树桂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08-214,共7页
本文采用二氧化碳生成量实验,对训练组有机物,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程序,从计算的十四种分子连接性指数中筛选出与生物降解性最为相关的分子结构描述参数,建立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31.利用该模型对预测组物质的预测... 本文采用二氧化碳生成量实验,对训练组有机物,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程序,从计算的十四种分子连接性指数中筛选出与生物降解性最为相关的分子结构描述参数,建立定量结构-生物降解性关系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31.利用该模型对预测组物质的预测结果表明,此模型对芳香化合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其正确预测率达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连接性指数 定量结构 生物降解性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酚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信息流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高大文 王鹏 +1 位作者 郑彤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1-564,共4页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QSAR)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多氯酚QSAR-ANN模型数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信息流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多氯酚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连接权值与阈值,绘制人工神经...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QSAR)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在多氯酚QSAR-ANN模型数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信息流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多氯酚定量构效关系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的连接权值与阈值,绘制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信息流流向分布图,可直观地显示网络内部信息的传播途径,找出影响输出层信息的隐含层的主要节点,进而由隐含层主要节点确定输入层主要节点,达到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节点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构效关系 人工神经网络 信息流 多氯酚 有机污染物 环境污染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氯代二苯并呋喃在不同色谱柱上的气相色谱保留行为——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的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林治华 刘树深 李志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23,共8页
以一种拟原子的方式处理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异构体中的苯环 ,将PCDFs异构体中的原子或基团分为 3类 ,即 :氯原子 (Cl) (记为“1”) ,氧原子 (O) (记为“2”)及拟原子 (B) (记为“3”)。在烷烃分子距边矢量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以基... 以一种拟原子的方式处理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异构体中的苯环 ,将PCDFs异构体中的原子或基团分为 3类 ,即 :氯原子 (Cl) (记为“1”) ,氧原子 (O) (记为“2”)及拟原子 (B) (记为“3”)。在烷烃分子距边矢量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以基团为基准的分子距离边数矢量 (μ矢量 ) ,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多氯代二苯并呋喃在不同色谱柱上的色谱保留指数与表征其结构的 μ矢量间的定量结构 色谱保留关系 (QSRR)相关模型。各样本总体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在 0 98以上。为检验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 ,还进行了留一法交互校验 ,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均在 0 97以上。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新的分子距离边数矢量具有结构选择性高、性质相关性好以及计算简便等优点。所建QSRR模型复相关系数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 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色谱保留行为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链烷烃热导率与其结构定量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彭国文 肖方竹 +3 位作者 聂长明 廖力夫 杨胜园 肖锡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4-610,共7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含有5~24个碳原子的部分液相链烷烃进行结构优化和量化计算其分子中各个原子间空间拓扑距离,并构建拓扑距离矩阵。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应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d)水平上对含有5~24个碳原子的部分液相链烷烃进行结构优化和量化计算其分子中各个原子间空间拓扑距离,并构建拓扑距离矩阵。结合分子中各原子的支化度,应用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得到新型结构拓扑指数PXm(m=1,2,3)。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液相链烷烃热导率λ与PXm(m=1,2,3)的定量关系拓扑模型,并用该模型对热导率λ进行预测与估算,结果表明实验值与预测值、估算值均很吻合。同时,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和外检验方法测试模型的内部稳定性和外部预测能力。与文献结果比较,本文所用参数少,计算简便,为液相链烷烃导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链烷烃 热导率 平衡电负性 拓扑模型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活性关系对氯代多环芳烃性质的预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静 吴明红 +2 位作者 徐刚 王文华 程金平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6-540,共5页
氯代多环芳烃(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Cl-PAHs)作为多环芳烃的氯代衍生物,具有类似二噁英的致癌、致突变毒性,并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利用结构-活性关系及逸度模型对该新型有机污染物进行性质及环境归趋的预测.结... 氯代多环芳烃(chlorin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Cl-PAHs)作为多环芳烃的氯代衍生物,具有类似二噁英的致癌、致突变毒性,并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利用结构-活性关系及逸度模型对该新型有机污染物进行性质及环境归趋的预测.结果表明,随着氯原子取代数的增加,Cl-PAHs的毒性会有所增强,且在环境中更趋向富集于土壤和底泥中,具有与二噁英类似的环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活性关系 逸度模型 氯代多环芳烃 环境归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关系探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陶正武 李闽 +1 位作者 陶建 晓江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1-134,150,共5页
为了探究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函数关系,选取3块岩样进行压汞实验,作出毛管压力曲线,然后分别用描述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函数关系的Corey模型、Brooks-Corey模型、van Genuchten模型、Gerhard-Kueper模型与实验实测点进行拟合。拟合结果(用相... 为了探究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函数关系,选取3块岩样进行压汞实验,作出毛管压力曲线,然后分别用描述毛管压力曲线定量函数关系的Corey模型、Brooks-Corey模型、van Genuchten模型、Gerhard-Kueper模型与实验实测点进行拟合。拟合结果(用相关系数R2表示)表明,Brooks-Corey模型和Gerhard-Kueper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压力曲线 定量关系 压汞实验 Brooks—Corey模型 Gerhard—Kuep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希涛 袁星 赵元慧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4-78,共5页
人工神经网络 (ANN)源于模拟人脑中信息处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它独特的结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使其在许多实际应用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其在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 (QSARs)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其进一步的应... 人工神经网络 (ANN)源于模拟人脑中信息处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它独特的结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使其在许多实际应用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其在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 (QSARs)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其进一步的应用做了展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 B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业售后服务能力模型的建立及服务能力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廖伟智 孙林夫 杜平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7-751,共5页
为更有效地分析汽车售后服务站的售后服务能力,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提升顾客满意度,研究了售后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以4S店回访数据为依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与最大似然等方法构建了售后服务能力模型,并经多次迭代计算和修改,建立了优... 为更有效地分析汽车售后服务站的售后服务能力,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提升顾客满意度,研究了售后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以4S店回访数据为依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与最大似然等方法构建了售后服务能力模型,并经多次迭代计算和修改,建立了优化的售后服务能力定量模型;分析了服务能力要素之间及不同服务能力对顾客满意度的定量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决策建议,为企业精确改进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持。经部分服务站采用验证,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能力分析 定量关系模型 服务能力要素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虚拟受体模型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红明 周家驹 +1 位作者 谢桂荣 任天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626-63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PARM(PseudoAtomicReceptorMode)算法.算法中定义了一套虚拟受体原子,并利用遗传算法构造了一系列虚拟受体模型.这些模型具有高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能和生物活性间的相关性,并能预报未知分子...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定量构效关系研究的PARM(PseudoAtomicReceptorMode)算法.算法中定义了一套虚拟受体原子,并利用遗传算法构造了一系列虚拟受体模型.这些模型具有高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能和生物活性间的相关性,并能预报未知分子的生物活性.应用此算法对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体系进行了QSAR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受体模型 遗传算法 构效关系 PAR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距边矢量研究链烃与醛酮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18
15
作者 林治华 胥江河 +2 位作者 刘树深 郑旭熙 李志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3-161,共9页
按碳原子及键合特性分类定义并计算了链烃包括烷、烯、炔、双烯、烯炔烃的分子距离 边数矢量(MDE),将153个链烃的MDE矢量与相应的沸点相关联,得到了良好的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R=0.9976,均方根误差RMS=4.69K.同时还进行了随机检验和交... 按碳原子及键合特性分类定义并计算了链烃包括烷、烯、炔、双烯、烯炔烃的分子距离 边数矢量(MDE),将153个链烃的MDE矢量与相应的沸点相关联,得到了良好的线性模型.复相关系数R=0.9976,均方根误差RMS=4.69K.同时还进行了随机检验和交互检验,其复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0.9975、RMS=4.72K和R=0.9972、RMS=5.13K.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一步对杂原子用染色因子进行标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杂原子体系分子结构描述的MDE矢量,并以72种脂肪醛和脂肪酮的沸点为例,进行了定量结构 性质关系 (QSPR)研究,同样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分子定量建模、随机抽样建模和定量预测的复相关系数及均方根误差分别为R=0.9989、0.9990、0.9980及RMS=3.93K、4.12K、5.52K.表明MDE矢量与链烃及醛酮的沸点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肯定了该矢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望在定量结构 性质/活性 (QSPR/QSAR)研究中获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烃 脂肪醛 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距边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和QSAR方法预测B-Raf Ⅱ型抑制剂活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海春 卢帅 +6 位作者 冉挺 张艳敏 徐金星 熊潇 徐安阳 陆涛 陈亚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91-2206,共16页
B-Raf激酶在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已被确定为癌症治疗非常有吸引力的靶标.新型高效B-Raf抑制剂的开发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以结构多样的B-Raf II型抑制剂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分子对... B-Raf激酶在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已被确定为癌症治疗非常有吸引力的靶标.新型高效B-Raf抑制剂的开发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以结构多样的B-Raf II型抑制剂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分子对接和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研究其定量构效关系去探讨抑制活性的起源.两个主题作为研究重点:生物活性构象和描述符.首先对分子对接方法(Glide、Gold、Ligand Fit、Cdocker和Libdock)进行准确性评价,后将研究的对象分子对接到B-Raf活性位点并获得生物活性构象.基于准确的对接结果,计算得到16个打分评价函数和21个能量描述符,以此构建定量构效关系模型.QSAR结果表明模型具有高度精确的拟合和强的预测能力(模型M1:r2=0.852,=0.790,=0.864;模型M2:r2=0.738,=0.812,=0.8605).同时探讨了对抑制活性有重要影响的描述符,结果表明打分评价函数(G_Score,-ECD,Dock_Score,PMF)与能量描述符(S(hb_ext),DE(int),Emodel)对抑制活性影响非常大.通过虚拟筛选和QSAR模型理论预测,一些新的具有潜在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作为B-Raf II型抑制剂被获得.上述信息对于进一步设计新颖高效的B-Raf II型抑制剂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 Ⅱ型抑制剂 分子对接 打分评价函数 对接能量描述符 定量构效关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的烃类物质爆炸下限预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勇 蒋军成 王睿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8-294,共7页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原理,研究了烃类物质爆炸下限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根据分子结构计算用于反映分子各种结构信息的结构参数,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原理,研究了烃类物质爆炸下限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内在定量关系。根据分子结构计算用于反映分子各种结构信息的结构参数,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选出与爆炸下限最密切相关的一组结构参数作为分子描述符,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分子描述符数据与爆炸下限数据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进行模拟,建立了根据分子结构预测烃类物质爆炸下限的数学模型。对模型性能进行内部及外部验证,结果表明,2种模型爆炸下限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均符合良好,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体积分数平均绝对误差为0.036%,均方根误差为0.046%,优于多元线性回归和已有方法所得结果。该方法的提出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预测烃类物质爆炸下限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炸下限 预测模型 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QSPR) 烃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在化合物溶解度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飞飞 雷乐成 朱京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15-1219,共5页
溶解度是物质十分重要的一种理化性质,其在化工过程、药物和环境等领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在化合物溶解度预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QSPR方法建立溶解度... 溶解度是物质十分重要的一种理化性质,其在化工过程、药物和环境等领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QSPR)在化合物溶解度预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QSPR方法建立溶解度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在总结各类分子描述符和构建溶解度预测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归纳出三类分子描述符(组成描述符、试验参数及理论计算描述符)和建模方法(线性、非线性及两者联合法),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它们各自所拥有的特点,比较三类建模的优缺点。最后论述了当前溶解度QSPR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溶解度预测模型的发展趋势,指出溶解度的预测模型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更关注对化合物在不同p H值、温度、溶剂等更复杂情况下的溶解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度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建模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极性固定相脂肪醇色谱保留指数QSRR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国文 肖方竹 +2 位作者 聂长明 廖力夫 杨胜园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98-1504,共7页
在分子拓扑化学理论基础上,根据脂肪醇分子中各原子特性,在距离矩阵基础上使用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构建了新的拓扑指数1Tp和2Tp,并对25个脂肪醇在6种不同极性固定相的色谱保留指数(RI)进行QSRR研究。6个拓扑模型的... 在分子拓扑化学理论基础上,根据脂肪醇分子中各原子特性,在距离矩阵基础上使用分子中原子的平衡电负性对分子图进行着色,构建了新的拓扑指数1Tp和2Tp,并对25个脂肪醇在6种不同极性固定相的色谱保留指数(RI)进行QSRR研究。6个拓扑模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872,得到的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在实验范围以内。该拓扑指数物理意义明确,较好地描述了脂肪醇分子中各原子的电负性效应、支化效应、氢键缔合效应及空间效应,用于研究色谱保留指数,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对拓扑模型采用留一交叉检验法(leave-one-out cross-validation,LOO-CV)和外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较强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保留指数 平衡电负性 拓扑模型 脂肪醇 定量结构-保留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精馏溶剂的选择(Ⅰ)溶剂分子QSPR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宋海华 张学岗 宋高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10-2015,共6页
在分子模拟的基础上选择萃取精馏溶剂首先要建立描述溶剂分子结构与其性质之间定量关系(QSPR)的数学模型。本文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MCI)表示溶剂分子的二维拓扑结构,它不仅可以表示构成分子的原子或基团的种类与数目,而且还可以反映原... 在分子模拟的基础上选择萃取精馏溶剂首先要建立描述溶剂分子结构与其性质之间定量关系(QSPR)的数学模型。本文采用分子连接性指数(MCI)表示溶剂分子的二维拓扑结构,它不仅可以表示构成分子的原子或基团的种类与数目,而且还可以反映原子或基团之间相互连接的特征;而溶剂主要的性质指标,如选择性与溶解性,都是无限稀释活度因子γ∞的函数。由于分子结构与γ∞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所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描述溶剂的QSPR。组建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数据库,并采用BP算法对ANN模型进行训练,证明训练成熟的ANN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计算γ∞,优于当前普遍使用的UNIFAC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精馏溶剂 定量的结构-性质关系 分子连接性指数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