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聋及不对称性听力损失患者人工耳蜗术后言语空间听觉及声音聆听质量改善情况
1
作者 陈婧媛 陈彪 +5 位作者 石颖 刘萍 邹馨悦 张欣怡 陈雪清 李永新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9-764,共6页
目的评估人工耳蜗对单侧聋及不对称性听力损失(asymmetric hearing loss,AHL)患者听觉言语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于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纳入的16例母语为汉语普通话的成人单侧聋及AHL人工耳蜗患者。其中... 目的评估人工耳蜗对单侧聋及不对称性听力损失(asymmetric hearing loss,AHL)患者听觉言语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于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纳入的16例母语为汉语普通话的成人单侧聋及AHL人工耳蜗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8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36.9岁。单侧聋患者11例、AHL患者5例。采用言语、空间和音质听觉量表(speech,spatial and qualities of hearing scale,SSQ)评估上述患者在术前和开机两年言语感知、空间听觉和声音聆听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各分量表得分变化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比较单侧聋组和AHL组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言语感知获益的差异。结果单侧聋和AHL患者人工耳蜗开机两年后SSQ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均较术前提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侧聋及AHL患者在涉及言语理解的4个分量表助听前后得分均有显著性提高;在空间听觉方面,对定位、距离和移动的感知也有显著性改善;在声音聆听质量方面,听配能有显著性差异(Z=-2.70,P=0.004),但助听后声音聆听质量和自然度、识别声音和分离声音分量表得分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单侧聋组和AHL组患者人工耳蜗术后各维度得分的变化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可帮助多数单侧聋和AHL患者提高言语空间听觉质量,减少听觉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单侧聋 不对称性听力损失 言语空间与听觉质量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电能质量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量化分析
2
作者 王亭岭 李帅 +2 位作者 熊军华 侯永辉 许鹏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4,共9页
分别推导出谐波、三相不平衡和电压偏差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对这3种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基波和谐波的三相不平衡度以及电压偏差推导出一种计及3种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损... 分别推导出谐波、三相不平衡和电压偏差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对这3种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附加损耗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基波和谐波的三相不平衡度以及电压偏差推导出一种计及3种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损耗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和现场试验对所推导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对典型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新能源配电网损耗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证明:在计及3种电能质量扰动下配网附加损耗计算模型误差与仿真和实验平台对比分别能保持在2%和3%以内;不同电能质量共同扰动下不同附加损耗之间存在耦合,不满足叠加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新能源配电网 电能损耗 谐波 三相不平衡 电压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粒研磨法的电磁铁温升研究
3
作者 孙岩 潘明诗 +3 位作者 刘冰洋 李厚乐 韩冰 陈燕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4-174,共11页
目的 探究电磁铁工作时的温度变化,并为其设计合理的散热装置。方法 以有效加工时间和管件内表面粗糙度为评价标准,通过优化电磁铁电流参数和散热条件,延长电磁铁有效加工时间,提高研磨效率。对电磁铁进行多物理场耦合仿真,采用Maxwell... 目的 探究电磁铁工作时的温度变化,并为其设计合理的散热装置。方法 以有效加工时间和管件内表面粗糙度为评价标准,通过优化电磁铁电流参数和散热条件,延长电磁铁有效加工时间,提高研磨效率。对电磁铁进行多物理场耦合仿真,采用Maxwell软件进行电磁损耗分析,将电磁损耗耦合到Fluent中进行温度场仿真,参考仿真结果设计出合理的散热装置并对电流进行优化,最后通过钛合金管内表面研磨试验确定最佳电流参数。结果 从不同角度对3A、3Hz正弦电流下的电磁铁进行风冷散热对比,1工位风冷散热后电磁铁最高仿真温度为59.5℃;2工位风冷散热后电磁铁最高仿真温度为51.3℃。2工位下,将峰值电流分别增大至3.5、4 A,风冷散热后仿真温度分别为66.9、88.9℃。对不同工况下的电磁铁温升及电流损失进行监测,在3 A、3 Hz电流下,无散热措施时,电磁铁工作15 min后到达极限工作温度,电流损失0.49 A;在散热条件下,采用3 A、3 Hz电流研磨钛合金管,电磁铁温度最终稳定在58.6℃,电流损失0.34 A。研磨40 min后,管件内表面粗糙度由原始Ra 0.601μm下降到Ra 0.172μm;采用3.5 A、3 Hz电流研磨钛合金管,电磁铁温度最终稳定在75.7℃,电流损失0.23 A。研磨20 min后,管件内表面粗糙度由原始Ra 0.618μm下降到Ra 0.223μm。结论 侧面布置散热风扇(2工位),电磁铁散热效果更好,装置运行时更加安全可靠;通过仿真模拟和研磨试验确定3 A、3 Hz为理想加工电流;采用3 A、3 Hz电流研磨时,在风冷散热作用下电磁铁无需停机散热,提高了研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铁 磁粒研磨 电磁损耗 电磁-热-流耦合 表面质量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作用下再生砖粉ECC力学性能及寿命预测
4
作者 楚留声 赵静静 +2 位作者 赫约西 元成方 程站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石英砂制备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研究了不同砖粉取代率对ECC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选取再生砖粉100%取代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对比其与基准配合比ECC、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介质(清水、NaCl溶... 利用再生砖粉取代石英砂制备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ECC),研究了不同砖粉取代率对ECC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选取再生砖粉100%取代石英砂制备再生砖粉ECC,对比其与基准配合比ECC、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在不同介质(清水、NaCl溶液、Na_(2)SO_(4)溶液以及NaCl与Na_(2)SO_(4)混合溶液)侵蚀下的抗冻耐久性,对不同侵蚀介质下基准配合比ECC和再生砖粉ECC的抗冻耐久性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再生砖粉取代率的增大,ECC的抗折与抗压强度逐渐减小,100%取代率下基体抗折强度为16.5 MPa,抗压强度为33.7 MPa;不同砖粉取代率下基体拉应变均可达2.5%以上,且弯曲韧性良好;300次冻融循环后,C30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率及抗压强度损失率均最大,再生砖粉ECC次之,基准配合比ECC最小;基准配合比ECC和再生砖粉ECC均具有良好的抗盐冻能力;再生砖粉ECC在“三北”地区的抗冻耐久性良好,单一冻融环境下抗冻耐久性寿命均在90年以上,单一盐冻环境下均在65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用水泥基复合材料 再生砖粉 盐冻 质量损失率 相对动弹性模量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能质量因素的理论线损率计算方法
5
作者 周群 刘海波 +3 位作者 冷敏瑞 刘雪山 黄晶 陈灿玉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8,共10页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额外线损增加。为提高理论线损率计算的准确性,应考虑电能质量因素。考虑包括电能质量因素在内的所有影响理论线损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对理论线损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额外线损增加。为提高理论线损率计算的准确性,应考虑电能质量因素。考虑包括电能质量因素在内的所有影响理论线损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对理论线损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在筛选过程中对各个维度进行交叉验证以找出最佳维度,并作为模型的输入数据。基于上述数据分别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理论线损计算,对比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最终选取随机森林算法作为计算模型。以某地区的样本为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台区 电气特征参数 理论线损计算 灰色关联分析 随机森林算法 电能质量 最佳维度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鉴别影响莱芜猪滴水损失的关键基因
6
作者 贾万里 王继英 +4 位作者 李菁璇 王彦平 耿立英 张传生 赵雪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4-1146,共13页
旨在筛选影响莱芜猪滴水损失的关键基因,以提高猪肉质品质并减少滴水带来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选取胴体重为(72.30±1.26)kg的28头莱芜猪(公猪19头,母猪9头),测定48 h滴水损失、肉色、肌内脂肪含量和pH等肉质性状,并进行背最长肌组织... 旨在筛选影响莱芜猪滴水损失的关键基因,以提高猪肉质品质并减少滴水带来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选取胴体重为(72.30±1.26)kg的28头莱芜猪(公猪19头,母猪9头),测定48 h滴水损失、肉色、肌内脂肪含量和pH等肉质性状,并进行背最长肌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利用滴水损失极端个体(每组各3头公猪,1头母猪),在log 2(差异倍数)≥1且校正后P≤0.01的筛选标准下,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差异基因与表型的相关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进一步鉴别影响莱芜猪滴水损失的关键候选基因。结果发现,莱芜猪滴水损失与肌内脂肪含量以及1 h和24 h肉色a*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滴水损失高、低组间共筛选到166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显著富集在与血管系统发育与功能、细胞骨架与运动、蛋白质调控与功能等相关的GO条目和通路中。在28个个体中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中有110个基因与滴水损失呈显著相关(P<0.05),前10位显著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包含了KLF 2和IGF 2等功能上与滴水损失密切相关的基因。进一步的蛋白互作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中UBR 1和TTBK 2所表达的蛋白与其它蛋白存在最多的互作,其基因mRNA表达量与滴水损失显著相关(P<0.05),且已报道的基因功能也与滴水损失密切相关。因此,结合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蛋白互作分析将KLF2、IGF2、UBR 1和TTBK 2作为影响滴水损失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为猪滴水损失分子机制的解析奠定基础,也为猪肉质性状改良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猪 滴水损失 RNA测序 肉质性状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话人验证中基于语音质量的自适应损失函数研究
7
作者 王佳龙 陈奕豪 +2 位作者 许敏强 何亮 方磊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85-1589,共5页
说话人验证任务中模型性能与语音质量有关,但目前研究并未关注语音质量的高低对模型能力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数据质量的自适应损失函数的方法.首先本文观察到说话人特征的模长与语音质量存在正相关性;其次根据说话人特征... 说话人验证任务中模型性能与语音质量有关,但目前研究并未关注语音质量的高低对模型能力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音数据质量的自适应损失函数的方法.首先本文观察到说话人特征的模长与语音质量存在正相关性;其次根据说话人特征模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损失函数(AMGsoftmax),通过更加关注高质量大模长的样本,实现自适应调整不同质量数据的损失函数,从而提升模型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AMGsoftmax与常用的AMsoftmax损失函数相比,在VoxCeleb1-O数据集上,等误识率(EER)相对降低了9.69%;在VoxSRC21-val数据集上,EER相对降低了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话人验证 语音质量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肥替代及减量施用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氮磷损失的影响
8
作者 李洪杰 孙明 +4 位作者 王婷婷 李彦 赵同凯 刘兆辉 张英鹏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为筛选设施黄瓜的适宜基肥替代及减施量,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降低土壤氮磷损失,选择设施黄瓜长季越冬栽培模式,以德瑞特118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施用基肥时用生物有机肥(BM)代替常规有机肥(OM)、稳定性肥料(SF)代替常规复合肥(CF)。设置... 为筛选设施黄瓜的适宜基肥替代及减施量,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降低土壤氮磷损失,选择设施黄瓜长季越冬栽培模式,以德瑞特118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施用基肥时用生物有机肥(BM)代替常规有机肥(OM)、稳定性肥料(SF)代替常规复合肥(CF)。设置常规施肥(FP)(OM+CF)、优化施肥(OPT)(BM+SF等量替代)和4个基肥替代及减量处理(T1:75%BM+75%SF;T2:75%BM+50%SF;T3:50%BM+75%SF和T4:50%BM+50%SF),共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作为基肥的有机肥和复合肥替代及减量施用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以及土壤氮磷损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基肥替代及减量施用各处理均能保持设施黄瓜的产量。其中,与FP相比,T4处理的设施黄瓜2年增产幅度分别为3.25%和8.11%;OPT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T2处理的黄瓜硝酸盐含量最低;T4处理的总氮淋溶量和T3处理的总磷淋溶量均最低,分别比FP处理降低22.48%和31.71%;2个生长季T4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PFP_(N))比FP处理分别提高58.97%和66.45%。综上,用生物有机肥代替普通有机肥减施50%用量,同时稳定性肥料代替常规复合肥减施50%作为基肥施用,不仅能够提高黄瓜产量和改善品质,提高氮肥偏生产力,而且显著降低总氮淋溶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氮磷的淋溶损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黄瓜 基肥替代 基肥减量 产量 品质 氮磷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价值损耗和客户满意度的生鲜冷链多温共配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莫高华 韩曙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4-870,共7页
针对温度和配送时间对多温区生鲜产品损耗的共同影响,建立是否超温条件下的价值损耗分段函数;通过划分生鲜产品品质等级处理客户对生鲜产品品质满意度的差异性,构建以配送总成本极小化和客户满意度极大化为目标的多温共配车辆路径优化... 针对温度和配送时间对多温区生鲜产品损耗的共同影响,建立是否超温条件下的价值损耗分段函数;通过划分生鲜产品品质等级处理客户对生鲜产品品质满意度的差异性,构建以配送总成本极小化和客户满意度极大化为目标的多温共配车辆路径优化模型。设计一种两阶段混合非支配排序遗传(NSGA-Ⅱ)算法求解该模型,通过设置不同客户满意度阈值进行数值实验,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及算法有效性。为生鲜配送企业进行多温共配模式的选择和客户满意度设计提供决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损耗 品质等级 客户满意度 两阶段混合算法 多温共配 冷链物流 车辆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处理方式对云南冰糖橙保鲜效果的影响
10
作者 许晨郗 周先艳 +3 位作者 邹运乾 许让伟 朱峰 程运江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39,共8页
为寻找适合云南冰糖橙的采后处理方式,以达到降低水分散失、维持果实品质的目的,以云南冰糖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短期贮藏过程中果实外观、失重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及异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 为寻找适合云南冰糖橙的采后处理方式,以达到降低水分散失、维持果实品质的目的,以云南冰糖橙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短期贮藏过程中果实外观、失重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及异味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对照组)及使用891SS涂膜剂和2,4-滴钠盐进行保鲜的商业处理方式相比,采用蜂蜡-小烛树蜡基涂膜剂和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进行保鲜的优化处理在维持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降低果实失重率及呼吸强度方面效果更佳。尽管优化处理下果实的乙醇含量较对照有所升高,但与现有的商业处理相比,显著降低了乙醇的积累。常温贮藏21 d时,优化处理果实的乙醇含量为3451.10 mg/L,显著低于商业处理(6265.40 mg/L)。研究结果可为云南冰糖橙采后处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糖橙 贮藏 蜂蜡-小烛树蜡基涂膜剂 失重 异味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配电网谐波抑制与降损增效协同优化
11
作者 栗志鹏 刘少博 +4 位作者 杨浩 董蕊 祁琛峰 沈硕 赵鹏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59,共10页
随着配电网复杂性日益增加以及对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谐波污染和网络损耗已成为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同步优化电容器和有源功率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配置,实现谐波抑制与网络损耗最小化的... 随着配电网复杂性日益增加以及对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谐波污染和网络损耗已成为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同步优化电容器和有源功率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配置,实现谐波抑制与网络损耗最小化的双重目标。利用谐波功率流分析模型进行谐波评估,根据谐波穿透法进行频域建模。对失真配电网络中的电容器和APF的同步配置建模,利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解决电容器和APF同步配置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适当配置电容器和APF能够显著改善网络的电压质量,所提的同步优化方法不仅在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功率流 配电网质量 网络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人体动作质量评价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媛媛 张燕明 沈燕飞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26,共23页
基于视觉的人体动作质量评价利用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自动分析个体运动完成情况,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动作质量评价结果.这已成为运动科学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在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健身锻炼、运动康复等领域具有深远... 基于视觉的人体动作质量评价利用计算机视觉相关技术自动分析个体运动完成情况,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动作质量评价结果.这已成为运动科学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在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健身锻炼、运动康复等领域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很强的实用价值.本文将从数据获取及标注、动作特征表示、动作质量评价3个方面对涉及到的技术进行回顾分析,对相关方法进行分类,并比较分析不同方法在AQA-7、JIGSAWS、EPIC-Skills 2018三个数据集上的性能.最后讨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质量 评价 计算机视觉 信息获取 特征表示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CaCO_(3)/PVA钻井液体系的构建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宇昊 谭慧静 +3 位作者 罗龙 张浩 郑云天 崔曦月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724,735,共9页
加入纳米碳酸钙可提高钻井液对泥页岩微纳米孔隙的封堵作用,但其表面能极高、易团聚。利用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接枝改性,在提高其分散性的同时改善其与聚乙烯醇(PVA)的配伍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 加入纳米碳酸钙可提高钻井液对泥页岩微纳米孔隙的封堵作用,但其表面能极高、易团聚。利用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接枝改性,在提高其分散性的同时改善其与聚乙烯醇(PVA)的配伍性。采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纳米粒度分析、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改性纳米碳酸钙进行表征,通过对比加入改性前后纳米碳酸钙的钻井液性能变化,总结改性纳米碳酸钙对聚乙烯醇钻井液体系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机理,优选改性纳米碳酸钙聚合物钻井液体系。结果表明,改性纳米碳酸钙最优加量为0.4%,此时钻井液流性指数为0.64、动切力8.18 Pa、动塑比0.41 Pa/(mPa·s)。相对于聚合物钻井液,改性纳米CaCO_(3)加入后,钻井液滤失量降低32.5%,滚动回收率提高了15.2%。通过接枝后填补在泥饼和泥页岩中的微孔隙中,其携带的酰胺基团也有抑制与增黏效果,因此与PVA协同作用可改善钻井液的滤失性、抑制性及流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水基钻井液 泥饼质量 抑制性 流变性 滤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特征增强的油菜田块信息提取方法
14
作者 张宁 孔开昕 +3 位作者 许卫 董航 段金馈 张承明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获取高质量的特征是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高精度油菜田块信息的关键步骤,本文针对油菜田块边缘像素特征质量通常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边缘特征增强的油菜田块信息提取模型(Edge Feature Enhancement Net,EFENet)。首先,采用编码器-解... 获取高质量的特征是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高精度油菜田块信息的关键步骤,本文针对油菜田块边缘像素特征质量通常不够理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边缘特征增强的油菜田块信息提取模型(Edge Feature Enhancement Net,EFENet)。首先,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作为特征提取器基本结构,设计了边缘注意力机制(Edge Attention Mechanism, EAM)作为特征增强模块,由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两个子模块组成,用于提高边缘像素的特征质量。其次,设计了考虑边缘增强的损失函数(Considering Boundary Enhancement Loss Function, CBELoss)以提高边缘特征质量,由权重项ω和特征质量数学期望(Mathematical Expectation of Characteristic Mass, MECM)组成,ω根据像素空间相关性来表达样本位置对误差的影响;MECM通过评价样本质量以增强特征的区分度。EFENet采用SoftMax作为逐像素分类器。选择GF-6 PMS (Gaofen-6 Panchromatic and Multispectral Scanner)影像为数据源;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为研究区;ERFNet、RefineNet、UNet为对比模型开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EFENet在F1分数(92.40%)、召回率(93.64%)、查准率(92.83%)和准确率(92.51%)方面均优于对比模型,表明该模型在提取油菜田块信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油菜田块信息 边缘特征增强 损失函数 特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的树状高斯过程建模与参数优化
15
作者 冯泽彪 杨旭 汪建均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50-1963,共14页
针对非平稳响应的稳健参数设计问题,在树状高斯过程(treed Gaussian process,TGP)建模的框架下,提出基于主动学习算法的稳健参数优化模型。首先,综合运用D-optimal和Expected Improvement设计策略,构建主动学习算法,以改善设计点的空间... 针对非平稳响应的稳健参数设计问题,在树状高斯过程(treed Gaussian process,TGP)建模的框架下,提出基于主动学习算法的稳健参数优化模型。首先,综合运用D-optimal和Expected Improvement设计策略,构建主动学习算法,以改善设计点的空间填充性能和优化性能。然后,利用贝叶斯分层建模方法构建模型结构,以估计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非平稳函数关系。最后,利用TGP模型输出,构建基于质量损失函数的稳健参数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全局优化,以获得最优输入参数设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所得最优解具有更小的质量损失和预测偏差,改善了最优解潜在区域的预测精度,降低了预测响应的不确定性,进而提升了非平稳响应稳健优化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响应 稳健参数设计 树状高斯过程模型 主动学习算法 质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工工艺的活塞环质量损失特性预测研究
16
作者 程桃桃 刘新田 王进钢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针对传统加工中质量损失检测延迟的问题,希望通过检测次品来减少损失,但发现次品时已经产生了损失,难以实现实时质量控制的目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工过程的质量特性损失函数模型。以活塞环氮化过程为例,首先采用主成分... 针对传统加工中质量损失检测延迟的问题,希望通过检测次品来减少损失,但发现次品时已经产生了损失,难以实现实时质量控制的目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工过程的质量特性损失函数模型。以活塞环氮化过程为例,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氮化过程的主要因素,然后将其与非对称质量损失函数进行耦合,得到质量特性损失模型。此外,考虑到加工误差造成公差范围内的隐性质量损失,引入隐性质量损失-生产成本来计算并比较其固有可靠性。提出的损失模型能够提前预测到加工过程对质量的影响,有望实现实时性质量损失最小的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环 主成分分析 质量特性 质量损失函数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消费者损失厌恶的商品试用及质量评分披露机制研究
17
作者 汪潇 杨超林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171,共13页
消费者不了解新产品的质量时,缘于损失厌恶的心理,会对购买产品产生犹豫。新开业的企业可以依托第三方点评平台开展产品试用,收集试用员的评分,减轻商品质量不确定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除了真实试用,企业还可以通过雇佣水军等方式... 消费者不了解新产品的质量时,缘于损失厌恶的心理,会对购买产品产生犹豫。新开业的企业可以依托第三方点评平台开展产品试用,收集试用员的评分,减轻商品质量不确定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除了真实试用,企业还可以通过雇佣水军等方式,付出更高的成本进行虚假试用。本文建立关于新开业企业开展商品试用的模型,探究企业最优试用策略的特点,并研究第三方点评平台是否可以制定评分披露机制来抑制企业造假,讨论此类机制的影响。研究表明,点评平台可以通过设定评分展示阈值来抑制造假,只有当企业积累的评分数量达到阈值后,第三方点评平台才会披露评分。对于市场规模小的垄断场景,这样的机制是简单有效的,且不会给诚信企业带去负面影响。当市场规模较大或存在竞争时,单纯使用评分展示阈值策略往往会损害诚信企业的利益,从而不易实施。此时需要多方合作,从降低造假收益、提高造假成本、设置合适的评分披露机制三个角度形成合力共同抑制造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厌恶 质量披露 贝叶斯更新 在线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OSELM算法的煤矿紧急救援通信系统研究
18
作者 郑小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2,共7页
煤矿井下通信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在紧急救援中至关重要。目前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定位精度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改进在线顺序超限学习机算法的煤矿紧急救援通信系统,并进行相应的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改进在线顺序超限学习... 煤矿井下通信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在紧急救援中至关重要。目前煤矿井下通信系统的定位精度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基于改进在线顺序超限学习机算法的煤矿紧急救援通信系统,并进行相应的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改进在线顺序超限学习机算法构建的煤矿紧急救援通信系统在实验1与实验2中的丢包率中位数分别为1.7×10^(-4)与1.4×10^(-4),明显低于其他对比算法构建的通信系统。在实验1与实验2中,改进在线顺序超限学习机算法、EfficientNet算法、在线顺序超限学习机算法、超限学习机算法的定位精度分别为96.8%、83.8%、76.4%、71.0%与95.9%、82.5%、75.8%、70.4%。可见改进OSELM算法在定位精度方面表现优越,基于该算法构建出的煤矿矿井紧急救援通信系统通信质量也更高。实验数据证明,该研究为煤矿紧急救援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稳定的方法,为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紧急救援 通信系统 定位精度 通信质量 丢包率 超限学习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独居老年人孤独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9
作者 郭欣如 陈娜 +2 位作者 李闯 林可心 张会君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96-100,共5页
目的构建中国独居老年人孤独感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纵向健康寿命调查(CLHLS)数据中2252名65岁及以上独居老年人,将其按7∶3随机分配为训练组(1576例)与验证组(676例)。研究采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多因素logistic... 目的构建中国独居老年人孤独感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纵向健康寿命调查(CLHLS)数据中2252名65岁及以上独居老年人,将其按7∶3随机分配为训练组(1576例)与验证组(676例)。研究采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居老年人孤独感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与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区分度与校准度。并调查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306名独居老年人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在2252名独居老年人中,1138名(50.5%)存在孤独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评健康状况、睡眠质量、社区照料、生活来源、听力困难、兴趣丧失被纳入预测模型(均P<0.05)。训练组与验证组数据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95%CI:0.746~0.792)和0.740(95%CI:0.704~0.777),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拟合度佳(训练组P=0.167,验证组P=0.071,外部验证P=0.351)。结论我国独居老年人孤独感风险高,列线图模型预测性能良好,可作为预测独居老年人孤独感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独居 孤独感 预测模型 睡眠质量 听力困难 兴趣丧失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频Transformer引导图聚合视网膜图像质量分级算法
20
作者 梁礼明 钟奕 +1 位作者 王成斌 康婷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24,共16页
针对视网膜图像质量分级任务中各等级样本数量差异大和分级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频Transformer引导图聚合视网膜图像质量分级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像采取对比度受限直方图均衡化操作,突出关键细节特征,并采取Res Net50网络进行多... 针对视网膜图像质量分级任务中各等级样本数量差异大和分级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频Transformer引导图聚合视网膜图像质量分级算法。该算法首先对图像采取对比度受限直方图均衡化操作,突出关键细节特征,并采取Res Net50网络进行多级特征提取。然后设计频率通道重组Transformer模块,引入频域信息辅助建模全局特征,以优化全局与局部特征。随后构建图交叉特征聚合模块,采用跨尺度交叉注意力机制引导图聚合,实现不同源特征对齐,进而增强模型对多层次特征敏感性。最后搭建加权损失函数,聚焦模型对少数类样本关注度。在Eye-Quality和RIQA-RFMiD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其准确率分别为88.71%和84.95%,精确率分别为87.78%和74.22%。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视网膜图像质量评估领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图像质量分级 频率通道重组Transformer模块 图交叉特征聚合模块 加权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