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m for solving quadratic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s 被引量:4
1
作者 Hong Li Yongchang Jiao Li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5期763-770,共8页
A quadratic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a single level complementarity slackness problem by applying Karush-Kuhn-Tucker(KKT) conditions.To cope with the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a binary encod... A quadratic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a single level complementarity slackness problem by applying Karush-Kuhn-Tucker(KKT) conditions.To cope with the complementarity constraints,a binary encoding scheme is adopted for KKT multipliers,and then the complementarity slackness problem is simplified to successive quadratic programming problems,which can be solved by many algorithms available.Based on 0-1 binary encoding,an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m,in which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with both two-level orthogonal array and factor analysis is used as crossover operator,is proposed.Numerical experiments on 10 benchmark examples show that the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m can find global optimal solutions of quadratic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s with high accuracy in a small number of ite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gonal genetic algorithm quadratic bilevel programming problem Karush-Kuhn-Tucker conditions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global optimal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糟蛋白提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2
作者 刘长江 宗绪岩 +2 位作者 刘玲 李丽 许金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106,共3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啤酒糟中含有的蛋白成分,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对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啤酒糟蛋白提取率与提取条件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探讨了因素相互间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利用岭脊分析的方... 为了更好地利用啤酒糟中含有的蛋白成分,研究了不同提取条件对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二次多项式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啤酒糟蛋白提取率与提取条件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并探讨了因素相互间的影响和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利用岭脊分析的方法得到较佳的提取条件为pH 10.5,液料比15.0∶1,45.7℃提取59.9min。通过方差分析和判定系数检验,证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设计 数学模型 二次多项式回归 响应面 岭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陆小静 许瑞丽 +3 位作者 闫庆祥 李开绵 叶剑秋 黄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31-2335,共5页
以华南8号木薯为研究对象,通过311三元二次D-最优饱和试验设计试验,探讨N、P、K配施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立地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鲜薯产量为46.62 t/hm2,此时对应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167.13、26.51、179.82 kg/hm2。单因子... 以华南8号木薯为研究对象,通过311三元二次D-最优饱和试验设计试验,探讨N、P、K配施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此立地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的鲜薯产量为46.62 t/hm2,此时对应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167.13、26.51、179.82 kg/hm2。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氮、磷、钾对木薯产量的影响以钾肥最大,氮肥次之,磷肥最小。双因子互作效应分析结果表明,N、K双因子之间的交互效应最大,N、P二因子之间的交互效应不明显,P、K与木薯产量的效应小于N、K效应,大于N、P效应;按三元二次D-最优饱和试验设计氮、磷、钾配施对木薯淀粉含量和干物率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氮磷钾配施 三元二次D-最优饱和试验设计 产量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微波催陈香醋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麻成金 黄婷 +4 位作者 余佶 郑君晓 彭忠瑾 肖旺 葛文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7-152,共6页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乙醇添加量对香醋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催陈香醋的较优条件范围。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微波催陈香醋作用的大小次序为: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 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乙醇添加量对香醋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催陈香醋的较优条件范围。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各因素对微波催陈香醋作用的大小次序为: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乙醇添加量;频率分析法得到微波催陈香醋优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380W、乙醇添加量0.61%、微波处理时间10min。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的香醋在波长4000~1500cm-1范围内与自然陈酿一年香醋的红外图谱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微波 香醋 催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米藤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梅 王文兰 +3 位作者 吴昊 陈炼红 骆斌 王晓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提取糯米藤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溶剂回流作为提取手段,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然后使用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影响糯米藤多糖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 目的:研究提取糯米藤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溶剂回流作为提取手段,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然后使用回归正交组合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影响糯米藤多糖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浸泡时间;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96.26℃水浴条件下,提取时间109.20min、提取次数2次、液固比27.28:1(mL/g)、浸泡时间90min,最优工艺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25.121%。结论:使用回归正交设计能合理地优化糯米藤多糖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藤 多糖 正交回归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钢冲压成形中扭曲回弹仿真与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徐正兴 路平 江开勇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2-264,共3页
板料冲压成形过程中易出现起皱、破裂、回弹缺陷,其中高强度钢冲压件的回弹问题更为严重,通过采用板料成形仿真软件Dynaform对某汽车结构件的回弹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合均匀实验设计方法,用二次多项式拟合了该件扭曲回弹角与冲压速度、... 板料冲压成形过程中易出现起皱、破裂、回弹缺陷,其中高强度钢冲压件的回弹问题更为严重,通过采用板料成形仿真软件Dynaform对某汽车结构件的回弹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合均匀实验设计方法,用二次多项式拟合了该件扭曲回弹角与冲压速度、压边力、凸凹模间隙和摩擦系数的回归模型,得出控制扭曲回弹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并对回归模型进行了瞬态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使零件扭曲回弹控制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 扭曲回弹 均匀实验设计 二次多项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削条件的优化及表面粗糙度的预测与控制 被引量:6
7
作者 池龙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8-161,共4页
利用信噪比试验设计法和二次回归设计技术,对平面磨削中砂轮转速、工件速度、径向进给量及砂轮粒度等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各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砂轮粒度、径向进给量、砂轮转速和工件速度。同时建... 利用信噪比试验设计法和二次回归设计技术,对平面磨削中砂轮转速、工件速度、径向进给量及砂轮粒度等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各因素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砂轮粒度、径向进给量、砂轮转速和工件速度。同时建立起表面粗糙度的回归预测模型,并以F检验法对其进行检验,回归预测模型的显著性水平为0.01,回归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噪比试验设计法 二次回归设计技术 磨削加工条件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正交振幅调制解调通信实验系统设计 被引量:5
8
作者 贾勇 倪铭徽 +2 位作者 吴慕云 秦富鸿 刘明哲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118,共7页
正交振幅调制技术作为一项最为重要的现代通信调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有线电视传输、数字视频广播卫星通信、软件无线电等领域。为深入研究正交振幅调制通信技术的特点,了解该技术流程的各个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正交... 正交振幅调制技术作为一项最为重要的现代通信调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有线电视传输、数字视频广播卫星通信、软件无线电等领域。为深入研究正交振幅调制通信技术的特点,了解该技术流程的各个过程,设计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正交振幅调制与解调通信实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基带信号生成、正交振幅调制、解调和基带信号恢复的全过程,同时附以各阶段中间过程的信号波形图和星座图以供调试参考。该实验设计了16QAM和64QAM两种正交振幅调制方式,并可进行调制方式的切换,以及进行用户自定义基带信号的实验验证,使正交振幅调制通信技术原理及有关过程得以更加直观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振幅调制 模型设计 通信系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优化麦麸渣吸附铅离子(Pb^(2+))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4,共6页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麦麸渣吸附Pb^(2+)条件进行优化,建立pH值(X_1)、温度(X_2)、时间(X_3)、质量浓度(X_4)、加入量(X_5)5个因素与吸附率Y的回归模型。在pH8、温度100℃、时间1h、Pb^(2+)质量浓度20mg/L、加入量1.6g/10...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麦麸渣吸附Pb^(2+)条件进行优化,建立pH值(X_1)、温度(X_2)、时间(X_3)、质量浓度(X_4)、加入量(X_5)5个因素与吸附率Y的回归模型。在pH8、温度100℃、时间1h、Pb^(2+)质量浓度20mg/L、加入量1.6g/100mL条件下,麦麸渣对Pb^(2+)吸附率最高可达98.91%。麦麸渣对Pb^(2+)的吸附以单分子层的物理吸附为主,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较好地描述其吸附热力学情况;麦麸渣对Pb^(2+)吸附先是快速吸附,吸附时间超过60min后为慢速吸附;麦麸渣对低质量浓度Pb^(2+)溶液的吸附效果好于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麸渣 铅离子 生物吸附 优化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富含γ-氨基丁酸豆酱制曲工艺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冬龙 李拂晓 +3 位作者 葛艳静 谢彩锋 刘继栋 杭方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59-166,共8页
为开发一种富集γ-氨基丁酸的功能性豆酱,该研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对豆酱制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添加9%(质量分数)糙米粉、6.1%(质量分数)蔗糖且制曲时间为65 h时,酱曲蛋白酶酶活、γ-氨基丁酸含量及谷氨酸含量分别... 为开发一种富集γ-氨基丁酸的功能性豆酱,该研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对豆酱制曲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添加9%(质量分数)糙米粉、6.1%(质量分数)蔗糖且制曲时间为65 h时,酱曲蛋白酶酶活、γ-氨基丁酸含量及谷氨酸含量分别为(592.13±25.01)U/g、(0.148±0.012)mg/g和(0.241±0.010)mg/g,与预测值基本吻合。在优化制曲阶段可保持较高酶活性的情况下实现γ-氨基丁酸的积累,可为富含γ-氨基丁酸功能性豆酱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制曲 豆酱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蛋白酶酶活 糙米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组培苗增殖光环境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美香 叶义全 +1 位作者 许珊珊 林开敏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0-387,共8页
为获得杉木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增殖系数、生长量和光合特性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增殖系数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作用大小... 为获得杉木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增殖系数、生长量和光合特性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增殖系数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作用大小均为蓝光>红光>绿光,蓝光和红光对增殖系数的影响显著(P<0.05),蓝光对F_(v)/F_(m)的影响显著(P<0.05);增殖系数随各光质的光强增大而增大,F_(v)/F_(m)随蓝光和红光光强增大而增大、随绿光光强增大而减小;红光和蓝光、红光和绿光的交互作用分别对增殖系数和F_(v)/F_(m)的影响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平;增殖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开放科学标识码(OSID码)红光20.0μmol·m^(-2)·s^(-1)、绿光2.1μmol·m^(-2)·s^(-1)、蓝光30.0μmol·m^(-2)·s^(-1),可获得最大增殖系数(3.57);Fv/Fm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红光20.0μmol·m^(-2)·s^(-1)、绿光2.0μmol·m^(-2)·s^(-1)、蓝光23.8μmol·m^(-2)·s^(-1),可获得最大Fv/Fm值(0.78)。光质主效应对鲜重的作用大小为绿光>红光>蓝光,红光对鲜重的影响显著(P<0.05),鲜重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红光28.0μmol·m^(-2)·s^(-1)、绿光2.0μmol·m^(-2)·s^(-1)、蓝光30.0μmol·m^(-2)·s^(-1),可获得最大鲜重(0.21 g)。此外,各光质光强组合对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但对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红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生物量,蓝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的光合能力,红光和蓝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和F_(v)/F_(m)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暗示光质通过调控光合作用进而调控杉木不定芽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组培苗 不定芽 增殖系数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 光质 光强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冷喷涂Al(Y)-Al2O3-MoS2涂层的工艺优化及其耐磨损性能研究
12
作者 白杨 王振华 +1 位作者 李相波 李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100,共10页
目的为了获得优异耐磨损性能的冷喷涂铝基复合涂层。方法采用低压冷喷涂技术在Q235碳钢上制备了新型耐磨蚀Al(Y)-Al2O3-MoS2复合涂层,利用三元二次正交试验方法结合曲面响应分析方法,对影响涂层耐磨损性能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二... 目的为了获得优异耐磨损性能的冷喷涂铝基复合涂层。方法采用低压冷喷涂技术在Q235碳钢上制备了新型耐磨蚀Al(Y)-Al2O3-MoS2复合涂层,利用三元二次正交试验方法结合曲面响应分析方法,对影响涂层耐磨损性能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二次回归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涂层的耐磨损性能与喷涂温度、送粉速率、Al-Y合金粉与MoS2粉末的质量比等3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它们对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涂层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3种因素对涂层耐磨损性能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Al-Y合金粉与MoS2粉末的质量比>喷涂温度>送粉速率。耐磨涂层的最佳制备条件:喷涂温度范围为350~400℃,送粉速率为38.20~46.44 g/min,Al-Y合金粉与MoS2粉末的质量比为2~2.5。结论最佳制备条件下的Al(Y)-Al2O3-MoS2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能够保证海洋油气装备的长效安全和服役可靠性,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是MoS2的润滑作用以及与对偶件的氧化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铝基复合涂层 正交试验 曲面响应分析法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