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阶正交模糊数和云模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评估
1
作者 倪涵艺 曾飞 +2 位作者 孙国强 韩海腾 卫志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90-4698,共9页
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实现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精细运维,建立基于q-阶正交模糊数和云模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评估模型。首先,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特征,构建层次化评估指标体系。其次,提出基于改进q-... 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实现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精细运维,建立基于q-阶正交模糊数和云模型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评估模型。首先,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特征,构建层次化评估指标体系。其次,提出基于改进q-阶正交模糊Einstein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的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主观权重,使用熵权法计算指标客观权重,结合变权理论求取指标变权综合权重。然后,考虑评估指标运行状态的渐变性,建立评估指标四等级云模型获取指标隶属度,使用模糊算子综合指标变权综合权重和指标隶属度,依据模糊综合评价原则确定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最后,用某市电网实际运行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结合指标隶属度和系统运行状态评估结果分析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自动化系统状态评估 q-阶正交模糊数 变权理论 云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调QCAI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来科 田东涛 +4 位作者 董庆彦 亢立志 杨志勇 姚合宝 赵琳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93-1096,共4页
从激光调Q速率方程出发 ,分析推导了激光调Q过程中 ,腔内光子数与工作物质内反转粒子数间的关系 再根据激光调Q的过程中 ,对腔Q值控制方式不同 ,将激光调Q技术分为 :转镜调Q、声光调Q、电光调Q、饱和吸收调Q和脉冲透射式调Q 用C语言进... 从激光调Q速率方程出发 ,分析推导了激光调Q过程中 ,腔内光子数与工作物质内反转粒子数间的关系 再根据激光调Q的过程中 ,对腔Q值控制方式不同 ,将激光调Q技术分为 :转镜调Q、声光调Q、电光调Q、饱和吸收调Q和脉冲透射式调Q 用C语言进行了激光调QCAI软件的开发研制 ,获得了将文学、图形、动画和计算融为一体的 ,直观而生动地将调Q的理论和过程再现于屏幕的CAI课件 介绍了课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调q 光子数 反转粒子数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件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型内构件强化管内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孟辉波 朱光雪 +2 位作者 王海业 禹言芳 吴剑华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2-1497,共6页
为了研究内置 Q型扰流构件强化圆管内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以水为工质采用 ANSYS Fluent 软件在3000≤Re≤30000范围内对内置RL-90-QSM、RR-90-QSM和RR-00-QSM等3种构件的管内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基于RL-90-KSM研究Q型构件强... 为了研究内置 Q型扰流构件强化圆管内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以水为工质采用 ANSYS Fluent 软件在3000≤Re≤30000范围内对内置RL-90-QSM、RR-90-QSM和RR-00-QSM等3种构件的管内传热与流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基于RL-90-KSM研究Q型构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Re=3000-5000,RL-90-QSM内传热Nu随Re的增大增加最快,较KSM内Nu提高约7%-36%,但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弱于KSM;而RR-00-QSM和RR-90-QSM内传热Nu分别较KSM降低约3%-8%和4%-15%。当Re>5000时,RL-90-QSM内Nu较KSM提高约48%,特别是当Re>15000时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高于其他三种构件;RR-90-QSM和RR-00-QSM的强化传热性能随Re增加逐渐降低,但其强化传热能力高于K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型内构件 传热强化 摩擦系数 努赛尔数 数值模拟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流体模拟的DCQ-QUICK格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文 解岩 +1 位作者 欧阳洁 李强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60,共11页
流场中对流项的离散是其数值求解的一大难点.本文基于非结构同位网格格心有限体积法,针对流场守恒方程与Oldroyd-B本构方程的对流项,提出了一种耦合高阶Q-QUICK格式的延迟修正格式.通过平面Poiseuille流在不同We数下数值解与解析解的比... 流场中对流项的离散是其数值求解的一大难点.本文基于非结构同位网格格心有限体积法,针对流场守恒方程与Oldroyd-B本构方程的对流项,提出了一种耦合高阶Q-QUICK格式的延迟修正格式.通过平面Poiseuille流在不同We数下数值解与解析解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数值稳定性.通过4:1粘弹性收缩流的数值模拟,揭示了不同Re、We数下流场中压力、应力变化及角涡生长情况,同时也表明了该方法可有效扩大We数的计算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 q-qUICK格式 We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测度的专利发明人重要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克群 黄承靖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0-175,201,共7页
[研究目的]跨学科领域合作已成为科研活动的常态,发明人通过合作整合知识元素、共同解决创新难题。处于不同技术领域之间进行技术交融的发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跨领域的知识交流和互动中作出重大贡献。为了形成更加科学的发明... [研究目的]跨学科领域合作已成为科研活动的常态,发明人通过合作整合知识元素、共同解决创新难题。处于不同技术领域之间进行技术交融的发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在跨领域的知识交流和互动中作出重大贡献。为了形成更加科学的发明人评价体系,从而对发明人重要性作出更加全面、精准的评估,衡量发明人重要性时需要考虑到发明人在不同技术领域之间的桥梁作用。[研究方法]针对发明人重要性评估方法中存在的缺陷,该研究提出基于Q测度的专利发明人重要性评估方法,用于描述发明人在合作网络中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连接作用。以专利转让次数为评价指标,对Q测度、中介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和PageRank算法的评估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结果表明:Q测度具有较好的发明人重要性评估效果,能够较为精准地甄别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起桥梁作用的重要发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发明人 q测度 合作网络 网络分析 评价模型 专利转让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F_2^-晶体作激活介质与调Q元件复合应用的理论分析
6
作者 武星 吴福顺 +1 位作者 李洪平 姚建铨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1期64-69,共6页
从速率方程出发,分析了LiF:F_2^-晶体作激活介质与调Q元件复合应用时的激光振荡过程,得到吸收系数和光子数密度的解析表达式,计算机求解的结果(数值解)与解析解所得结论一致。
关键词 激光介质 q开关元件 激光器 色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lin图的列表L(p,q)标号
7
作者 张苏梅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11-313,共3页
图G的一个列表L,是指对G的每一个顶点v指定的一个标号集合L(v)。G的一个列表L(p,q)-标号是G的一个正常L(p,q)-标号,使得每一个顶点v∈V(G)均可在其对应的列表L(v)里选取一个标号。G的一个k-列表L(p,q)标号是一个列表L(p,q)-标号,使得G... 图G的一个列表L,是指对G的每一个顶点v指定的一个标号集合L(v)。G的一个列表L(p,q)-标号是G的一个正常L(p,q)-标号,使得每一个顶点v∈V(G)均可在其对应的列表L(v)里选取一个标号。G的一个k-列表L(p,q)标号是一个列表L(p,q)-标号,使得G的所有顶点v的列表L(v)的长度L(v)=k+1。定义G的列表L(p,q)-标号数λl(G)=m in{G k有一个k-列表L(p,q)-标号}。讨论了Halin图的列表L(p,q)-标号问题,证明了λl(G;p,q)≤(2q-1)Δ(G)+6p-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LIN图 列表L(p q)-标号 q)-标号数 最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系统方法在采场支护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8
作者 曹庆林 《有色金属》 CSCD 1994年第1期9-14,23,共7页
岩体分类法是地下井巷工程支护设计的基本方法。本文研究了NGI的Q系统分类法在采场支护设计中的应用。为消除Q值确定过程中的主观性。研究了Q值各影响参数的量化技术,应用模糊集理论分析了各参数值的模糊性。结合云南某矿试验采... 岩体分类法是地下井巷工程支护设计的基本方法。本文研究了NGI的Q系统分类法在采场支护设计中的应用。为消除Q值确定过程中的主观性。研究了Q值各影响参数的量化技术,应用模糊集理论分析了各参数值的模糊性。结合云南某矿试验采场,确定了采场岩体质量Q的模糊分布,达到合理设计采场支护方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系统分类法 模糊数 采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等距码的Q-变换分布及其应用
9
作者 夏树涛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研究了二元等距码、等重等距码及其距离分布的Q-变换。通过使用Q-变换分布的性质,研究了二元等距码和等重等距码的最大码字数并得到2个新的上界,这些上界在某些情况下优于已知的结果。
关键词 二元等距码 等重等距码 最大码字数 距离分布 q-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置信水平和q阶orthopair正则模糊数的群决策方法
10
作者 王红娟 刘芳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2期246-250,共5页
在决策问题中由于一些限制因素,专家不可能百分之百对方案熟悉,并且正则模糊数要更接近于人类的决策思考比三角形和梯形模糊数。因此,根据置信q阶orthopair模糊加权平均、置信q阶orthopair模糊加权几何和正则模糊数,提出了置信q阶orthop... 在决策问题中由于一些限制因素,专家不可能百分之百对方案熟悉,并且正则模糊数要更接近于人类的决策思考比三角形和梯形模糊数。因此,根据置信q阶orthopair模糊加权平均、置信q阶orthopair模糊加权几何和正则模糊数,提出了置信q阶orthopair正则模糊加权平均(CNFWA)和置信q阶orthopair正则模糊加权几何(CNFWG)并且举例说明这两种算子的聚合。将一个多属性群决策方法提出根据CNFWA和CNFWG,通过实例说明如何用提出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从几个建筑公司里选出最优的一家公司,与基于q阶orthopair正则模糊加权平均(q-ROFNWA)、q阶orthopair正则模糊加权几何(q-ROFNWG)的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了比较,表明此方法更有效且更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ung orthopair模糊数 q阶orthopai正则模糊数 置信q阶orthopair正则模糊加权平均 多属性群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评分聚类诊断法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康春花 任平 曾平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1-902,共12页
从测验和被试两个层面探讨了属性数目、属性层级关系、被试知识状态分布、属性层级误设和Q矩阵误设等因素对GRCDM的影响,以进一步考察GRCDM的特性。研究发现:(1)GRCDM对属性数目无依赖,随属性数目的增多判准率反而增高;(2)被试知识状态... 从测验和被试两个层面探讨了属性数目、属性层级关系、被试知识状态分布、属性层级误设和Q矩阵误设等因素对GRCDM的影响,以进一步考察GRCDM的特性。研究发现:(1)GRCDM对属性数目无依赖,随属性数目的增多判准率反而增高;(2)被试知识状态分布对GRCDM判准率高低无影响;(3)属性层级误设对GRCDM的影响与属性层级类型有关,当属性层级为无结构型和发散型时,"属性层级关系错乱"的判准率降幅最大;(4)Q矩阵误设对GRCDM的影响因层级关系而异,收敛型和发散型受影响较小,无结构型和线型的判准率在属性既冗余又缺失时降幅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评分聚类诊断法 属性数目 被试能力分布 属性层级误设 q矩阵误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高斯光束变换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宁 田敏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3期245-249,共5页
利用T 参数分析了激光高斯光束的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组新的变换公式,并给出了证明,它们能完全确定物方高斯光束与像方高斯光束的特征。
关键词 T参数 q参数 激光高斯光束 变换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缺区间型矩阵的残缺元计算及其排序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岩 周德群 刘晨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8期37-39,共3页
研究了残缺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残缺元计算和排序方法问题。通过引入随机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概念,定义了残缺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并且在满意一致性下利用构建的最优化模型,计算出残缺区间数的具体数值,在基础上结合Q型聚... 研究了残缺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残缺元计算和排序方法问题。通过引入随机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概念,定义了残缺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并且在满意一致性下利用构建的最优化模型,计算出残缺区间数的具体数值,在基础上结合Q型聚类和灰色关联度给出了残缺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排序新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缺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 一致性指标 q型聚类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二元等重码的最大码字数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树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13-1615,共3页
本文利用Johnson Schemes理论研究了二元等重码及其最大码字数问题.在Delsarte的associateschemes理论中,Q-变换被引入以研究二元等重码的距离分布.首先,本文研究了等重码距离分布的Q-变换;然后,通过使用Q-变换的性质,我们研究了二元等... 本文利用Johnson Schemes理论研究了二元等重码及其最大码字数问题.在Delsarte的associateschemes理论中,Q-变换被引入以研究二元等重码的距离分布.首先,本文研究了等重码距离分布的Q-变换;然后,通过使用Q-变换的性质,我们研究了二元等重码的最大码字数问题并得到码字数的一个新的上界,该上界在形式上类似于纠错码理论中的Grey-Rankin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优于已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等重码 最大码字数 距离分布 Johnson SCHEMES q-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超实数域R到R内的函数的两种连续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福泰 冯汉桥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1期16-20,共5页
用非标准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从超实数域*R到*R内的函数的两种连续性——Q-连续性与S-连续性.给出了这两种连续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它们与通常的实连续函数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超实数域内闭区间上的这两类连续函数具有与实... 用非标准分析的方法,讨论了从超实数域*R到*R内的函数的两种连续性——Q-连续性与S-连续性.给出了这两种连续函数的一些基本性质以及它们与通常的实连续函数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超实数域内闭区间上的这两类连续函数具有与实数域内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相类似的一些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标准分析 超实数域 q-连续 S-连续 连续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刀口法声表面波分布图像化系统
16
作者 文继国 张玉兴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8-581,共4页
介绍了激光刀口法声表面波(SAW)分布图像化高速测量系统的原理和系统构成,并进行了测试验证。通过将声表面波传播时引起的被测件表面微变转换为入射到光电二极管的光量变化,转换出的电信号下变频到中频进行检波和鉴相后输入到高速数据... 介绍了激光刀口法声表面波(SAW)分布图像化高速测量系统的原理和系统构成,并进行了测试验证。通过将声表面波传播时引起的被测件表面微变转换为入射到光电二极管的光量变化,转换出的电信号下变频到中频进行检波和鉴相后输入到高速数据采集器,实现了约20min测试2620(x)×410(y)点阵,获取的声表面波振幅和相位数据重构声表面波分布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检波 激光刀口法 声表面波 波数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正交三角模糊数的WSM-TOPSIS群决策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万本庭 万春涛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7-545,共9页
结合广义正交模糊集和三角直觉模糊数,给出广义正交三角模糊数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在此基础上,对WSM和TOPSIS方法进行拓展,提出一种多属性群决策方法WSM-TOPSIS。考虑到决策者和属性的权重,该方法使用WSM对决策者提出的决策矩阵进行第一... 结合广义正交模糊集和三角直觉模糊数,给出广义正交三角模糊数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在此基础上,对WSM和TOPSIS方法进行拓展,提出一种多属性群决策方法WSM-TOPSIS。考虑到决策者和属性的权重,该方法使用WSM对决策者提出的决策矩阵进行第一次集结,通过TOPSIS计算各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得到方案的优劣排序。最后通过实例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正交三角模糊数 WSM TOPSIS 多准则决策 群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值随机元的Rosenthal不等式及其应用
18
作者 甘师信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7-334,共8页
该文证明了一类B值随机元序列的Rosenthal不等式,一些经典的Rosenthal不等式作为其推论被蕴含其中.作为不等式的应用,还给出了行为鞅差随机元的阵列的完全收敛性的一些结果,推广和改进了一些熟知的结论.
关键词 (q p)-W-A序列 随机元 强大数定律 完全收敛性 p可光滑空间 p型Banach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模糊数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康文韬 林小红 +3 位作者 史帅彬 周东国 胡文山 邓其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3-18,共6页
针对非侵入式负荷辨识中硬性聚类方法易受到电压、电流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离散模糊数的负荷辨识方法。该方法以有功P和无功Q这两种典型的负荷标签特征为出发点,以离散模糊数中有限链路为评价等级基础,构建了基于概率统计的... 针对非侵入式负荷辨识中硬性聚类方法易受到电压、电流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离散模糊数的负荷辨识方法。该方法以有功P和无功Q这两种典型的负荷标签特征为出发点,以离散模糊数中有限链路为评价等级基础,构建了基于概率统计的评价方法,通过将用电设备的相似特征转换为离散模糊数矩阵,并结合矩阵质心和评判标准的比例形成最终评价值,进而实现负荷的辨识。相比于硬性聚类方法,该方法不单独依赖于P-Q维负荷特征的标准测量值,在应用中利用模糊评估之后的负荷对象特征的评价值得出辨识结果。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的负荷投切结果一致,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 电力负荷分解 P-q维特征 二维离散模糊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实数域R的拓扑结构
20
作者 冯汉桥 张福泰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2期5-10,共6页
研究了超实数*R上的两种常用拓扑──Q-拓扑及S-拓扑的结构.证明了(*R,Q)是完全不连通的;*R中的Q-紧集只有有限集;*R中的每个银河都是(*R,S)的连通分支;*R中每一长度有限的区间(可以不是闭的)都是S-... 研究了超实数*R上的两种常用拓扑──Q-拓扑及S-拓扑的结构.证明了(*R,Q)是完全不连通的;*R中的Q-紧集只有有限集;*R中的每个银河都是(*R,S)的连通分支;*R中每一长度有限的区间(可以不是闭的)都是S-紧的;以及*R/≈既是(*R,Q)的上半连续分解,也是(*R,S)的上半连续分解等Q-拓扑及S-拓扑的一些基本性质.同时也纠正了前人关于Q-拓扑性质的一些错误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实数域 q-拓扑 S-拓扑 标准部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