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流比对烃类单分子氢同位素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中平 李立武 +5 位作者 陶明信 王作栋 王广 杜丽 张明峰 石磊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1-224,共4页
在单体烃的氢同位素系统测定中,以甲烷为样品,选择不同的分流比(0.1、0.5、1.0、2.0、5.0、10.0),采用气相色谱-高温热转换-同位素比率质谱对相应的氢同位素比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分流比对峰形、出峰面积及单体烃的氢同位素值... 在单体烃的氢同位素系统测定中,以甲烷为样品,选择不同的分流比(0.1、0.5、1.0、2.0、5.0、10.0),采用气相色谱-高温热转换-同位素比率质谱对相应的氢同位素比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分流比对峰形、出峰面积及单体烃的氢同位素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随着分流比的增大,峰宽及峰面积呈现指数方式递减;特别是当分流比较小(小于1)时,导致氢同位素值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增大;分流比较大时,氢同位素值趋于稳定。文章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单体烃的氢同位素的分析中,选择较大的分流比不会导致明显的同位素分馏,从而对样品分析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比 同位素比率质谱计 气相色谱 氢同位素比值 单体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有机质多阶段成气的分子碳同位素表征及其对高过成熟干酪根生气潜力评价的启示 被引量:9
2
作者 孙永革 杨中威 Bernhard CRAMER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97-102,共6页
采用开放体系在线程序升温裂解-色谱-碳同位素比值质谱技术(PY/GC-IRMS)考察了煤系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甲烷瞬时生成速率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提出煤系有机质不同热演化进程甲烷生成的四个阶段:生油窗阶段、主生气阶段、晚期生气阶段(芳... 采用开放体系在线程序升温裂解-色谱-碳同位素比值质谱技术(PY/GC-IRMS)考察了煤系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甲烷瞬时生成速率与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提出煤系有机质不同热演化进程甲烷生成的四个阶段:生油窗阶段、主生气阶段、晚期生气阶段(芳环侧链断裂)、开环-缩聚作用阶段。以一级反应动力学为基础,采用高斯分布算法,计算了各阶段甲烷产出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对煤成气资源量的正确评价,特别是近年来有机质高演化阶段成气潜力的评价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有机质 多阶段成烃 碳同位素 甲烷 裂解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