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的大范围电-光波长调谐滤波器 被引量:5
1
作者 万旭 彭保进 金洪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9-663,共5页
从阵列波导光栅的光栅方程入手,分析了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采用电-光效应进行波长调谐的原理,提出了具有单推挽结构和双推挽结构的电-光波长可调谐滤波器·并用Optiwave软件分别对无推挽结构和推挽结构波长调谐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从阵列波导光栅的光栅方程入手,分析了聚合物阵列波导光栅采用电-光效应进行波长调谐的原理,提出了具有单推挽结构和双推挽结构的电-光波长可调谐滤波器·并用Optiwave软件分别对无推挽结构和推挽结构波长调谐器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压从-100V增加到+100V时,前者的波长调谐范围约为5nm,而后者中,单推挽结构的波长调谐范围为约10nm,双推挽结构的波长调谐范围可达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光效应 波长调谐 滤波器 AWG 推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作-评价”效应:动作与认知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汉林 莫雷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632,共7页
"动作-评价"效应是具身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支持性证据。早期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对积极刺激做"拉"反应而对消极刺激做"推"反应,进而在效价评定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动作-评价"效应。而随后一系... "动作-评价"效应是具身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支持性证据。早期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对积极刺激做"拉"反应而对消极刺激做"推"反应,进而在效价评定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动作-评价"效应。而随后一系列研究发现该效应的表现模式并非固定,并且该效应的发生不仅限于"推拉"动作。相应的,研究者也对这些现象做出了多种观点解释。进一步研究需继续深入探索"动作-评价"效应的本质及该效应的局限范围,以统合各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推拉动作 效价评定 “动作-评价”效应 心理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的推拉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战友 杜时贵 黄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81-3386,3392,共7页
粗糙度系数是结构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由于结构面表面形态的复杂性,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研究并未获得较大进展。总结了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3种获取手段:标准剖面对比法、理论公式法、试验反分析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方法在... 粗糙度系数是结构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然而由于结构面表面形态的复杂性,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研究并未获得较大进展。总结了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3种获取手段:标准剖面对比法、理论公式法、试验反分析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方法在研究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了研究结构面粗糙度系数与试样尺寸的相关度,对中砂、硅粉、水泥、非引气型萘系减水剂等原材料的配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与天然钙质板岩物理力学特性相类似的岩石模型材料,然后采用研发的结构面制作模具及其制备工艺制作了8组共176对具有不同尺寸和表面起伏粗糙程度的结构面,并利用改进的高精度岩石结构面推拉仪对结构面粗糙度系数进行了推拉试验研究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统计均值随试样尺寸的增加而降低,但特定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尺寸效应规律需要根据结构面的具体表面形貌进行测试;Barton理论公式计算的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尺寸效应变化规律与推拉试验测试规律总体上一致,但试验值与理论值有差异,且结构面试样尺寸越小,二者的差异就越大;具有特定表面形貌的模型结构面粗糙度系数也有差异,工程大尺寸岩体结构面粗糙度系数需要根据表面形貌和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结构面 粗糙度系数 尺寸效应 推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知识转移影响要素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魏静 宋瑞晓 苗建军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35,共11页
知识转移作为知识管理重要分支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提出组织知识转移的推拉效用模型,从知识易表达性、内部激励机制、企业组织体制和外部运作环境等方面探讨了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上述... 知识转移作为知识管理重要分支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提出组织知识转移的推拉效用模型,从知识易表达性、内部激励机制、企业组织体制和外部运作环境等方面探讨了组织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上述因素对组织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作用,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转移 社会交换理论 推拉效用 结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满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系统的主要指标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研究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推拉效应。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起到了积... 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系统的主要指标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研究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推拉效应。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可以肯定浙江省的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推拉效应关系,而且推拉效应关系基本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相关分析 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 推拉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的现代性:国有单位职工流动性的统计描述
6
作者 程中兴 傅芸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8,共8页
长期以来,计划与市场一直被视为单位社会变迁现代性内涵的重要解释变量,而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在其间的突出作用却鲜有触及。从社会人口学的视角,关注于国有单位职工的流动性,从时间、空间和动力三个维度探讨了人口压力与单位社会变迁紧... 长期以来,计划与市场一直被视为单位社会变迁现代性内涵的重要解释变量,而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在其间的突出作用却鲜有触及。从社会人口学的视角,关注于国有单位职工的流动性,从时间、空间和动力三个维度探讨了人口压力与单位社会变迁紧密相关的现代性内涵。时间上,单位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呈现为倒U形,具有鲜明的"制度堕距"特征;空间上,单位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展现了人口蓄水池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历程,具有东、中、西部同步即时效应与第一、二、三产业异时累积效应;无论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都是一个"单位性依赖"的克服过程,其间既有市场导向"拉"的作用,更有政府主导的产业剥离"推"的作用。单位社会的变迁是现代性逻辑的必然结果,它的结构性作用仍将长期凸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社会 人口压力 空间生产 推拉效应 制度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时空分异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洪丹丹 李钢 +4 位作者 徐嘉辉 徐锋 周俊俊 黄雨珊 杜梦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00-1512,共13页
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的2008―2022年跨国拐入安徽省的拐卖妇女犯罪案例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群体特征、时空分异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群体特征差异显著,其中作案人以31~50岁的青壮年男... 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取的2008―2022年跨国拐入安徽省的拐卖妇女犯罪案例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的群体特征、时空分异和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群体特征差异显著,其中作案人以31~50岁的青壮年男性为主,文化水平较低,且以汉族、苗族居多;被害人主要来自越南,且以介绍工作赚钱为由被拐骗为主,案发后多被遣返原籍或自愿留下;收买人主要为适婚年龄的单身男性及其父母,文化水平多为初中及以下。2)时间演变上,安徽省跨国拐卖妇女犯罪整体呈“峰”型变化趋势,经历波动低发—起伏增长—急速回落3个阶段,发生态势主要受人口政策、打拐力度、网站平台发展等因素的影响。3)空间分布上,拐出地主要为越、缅、柬、老4国和云南、广东、安徽等省份;中转省呈弧状分布,中转市“邻界”特征显著;拐入地集中在皖北和皖中,其中拐入市呈“南北平行双弧”向东辐射扩散,拐入县则呈皖北散状点型与皖南“抱团式”的差异空间格局,地理邻近选择倾向明显,且拐入县呈“单片―扩散―汇聚”的热点变化趋势;拐卖路径上,形成“越南―云南省文山州―马鞍山市含山县”和“柬埔寨―江西省景德镇市―合肥市庐江县”等主要路径,呈现“邻国拐出―边境/内陆中转―多地拐入”的“源―流―汇”路径通道。4)拐出地和拐入地之间的推拉效应为该类型犯罪的发生提供动力,促进作案人、被害人、收买人三方与拐出地、中转地、拐入地三地之间产生交互和耦合作用,促使犯罪路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拐卖妇女犯罪 犯罪路径 推拉效应 远程耦合理论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山东省货运结构演变及动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汝华 郭森垚 施庆利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3-40,共8页
货运结构指一定时期及范围内,货运总量中各种货运量的占比,研究货运结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区域综合交通发展明确优势和短板,从而因地制宜,探寻区域最优货运结构。使用信息熵描述货运结构能够将货运结构定量化,使用推拉效应模型则能对运... 货运结构指一定时期及范围内,货运总量中各种货运量的占比,研究货运结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区域综合交通发展明确优势和短板,从而因地制宜,探寻区域最优货运结构。使用信息熵描述货运结构能够将货运结构定量化,使用推拉效应模型则能对运输结构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使用信息熵对山东省综合交通货运结构进行描述,探究其演变规律,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寻货运结构的系统影响因素,结合推拉效应模型分析单一运输方式对货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口因素对货运结构演变的影响是最大的,主要体现在对于水运货运量的影响上。研究货运结构演变动因能够从自身角度分析区域货运合理规模与结构,实现运输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综合交通 货运结构 信息熵 灰色关联分析 推拉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波光源与矿物油组合对柑橘木虱的诱杀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卢慧林 王昌盛 +3 位作者 侯柏华 欧阳革成 方小端 孟翔 《中国森林病虫》 2018年第4期19-22,共4页
通过室内行为试验测试了17个相同光照强度、不同波长的单光源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成虫的诱杀效果,筛选出效果最好的特异性单光源,将其与高效矿物油乳剂组成拒避-诱杀组合技术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368 nm(黄)诱杀效果最好,诱... 通过室内行为试验测试了17个相同光照强度、不同波长的单光源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成虫的诱杀效果,筛选出效果最好的特异性单光源,将其与高效矿物油乳剂组成拒避-诱杀组合技术进行诱杀试验。结果表明:368 nm(黄)诱杀效果最好,诱虫率高达48.33%,显著高于其它光源;其与高效矿物油乳剂的组合诱虫率为58.67%,而单独使用诱虫灯的诱虫率为27.33%,两者差异显著;且组合技术处理的柑橘苗虫口减退率为100%,其他处理均低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单光源 矿物油乳剂 拒避-诱杀组合 诱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单井注抽试验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昊琛 凡倩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SWPP)试验因为成本低、耗时短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中与径向弥散有关的参数。其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对这两个过程的刻画过... 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SWPP)试验因为成本低、耗时短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中与径向弥散有关的参数。其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对这两个过程的刻画过于单一。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同时考虑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的SWPP试验模型,通过与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SWPP试验结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SWPP试验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含水层径向弥散的影响不能忽视,当井筒内的地下水体积越大,混合效应越显著,井筒内溶质的穿透曲线较低;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大于含水层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表皮区域的迁移,而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小于含水层区域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表皮区域孔隙度越大,对流速度越小,越不利于溶质迁移;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注抽(SWPP)试验 混合效应 表皮效应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堵塞对单井注抽试验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阳畅 刘洋 +2 位作者 刘世强 陈思 王全荣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04,220,共7页
在石油污染的含水层中,污染物和微生物种类多样,为了提高修复效率和降低修复成本,首先需要查明受污染含水层的弥散度、孔隙度、吸附与解吸系数等溶质运移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参数。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 SWPP)试验作为一种高... 在石油污染的含水层中,污染物和微生物种类多样,为了提高修复效率和降低修复成本,首先需要查明受污染含水层的弥散度、孔隙度、吸附与解吸系数等溶质运移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参数。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 SWPP)试验作为一种高效的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的生物地球化学参数,其中微生物堵塞作用在SWPP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已有的SWPP试验数值模型对微生物堵塞过程的模拟过于简化。采用指数衰减模型刻画微生物堵塞作用,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同时考虑混合效应和微生物堵塞作用的SWPP试验数值模型,研究微生物堵塞作用对SWPP试验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将该数值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数值解与前人模型的数值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堵塞作用对SWPP试验结果的影响不能忽视,微生物堵塞作用越显著,含水层渗透系数的衰减系数越大,井壁处溶质穿透曲线(breakthrough curves, BTCs)在SWPP试验抽取阶段晚期的拖尾现象越明显;随着微生物堵塞作用范围的增加,井壁处溶质BTCs在SWPP试验抽取阶段的拖尾现象越严重;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SWPP试验初期,混合效应对井壁处溶质BTCs的影响较大,随着SWPP试验的进行,微生物堵塞作用对井壁处溶质BTCs的影响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堵塞 混合效应 有限差分法 单井注抽(SWPP)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热扩散作用对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单井注抽试验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太平 刘洋 +1 位作者 丁若伟 凡倩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43,150,共7页
单井注抽(SWPP)试验被广泛用于获取裂隙-基岩含水层系统中热弥散等相关的理化参数,但现有的单井注抽试验数值模型往往忽略了裂隙-基岩含水层中横向热扩散作用的影响。采用二维的对流-扩散方程(ADE)建立考虑横向热传导效应的SWPP试验数... 单井注抽(SWPP)试验被广泛用于获取裂隙-基岩含水层系统中热弥散等相关的理化参数,但现有的单井注抽试验数值模型往往忽略了裂隙-基岩含水层中横向热扩散作用的影响。采用二维的对流-扩散方程(ADE)建立考虑横向热传导效应的SWPP试验数值模型,内边界条件考虑混合效应,并采用前人的解析解模型检验了数值模型的稳定性和精度。结果表明:裂隙介质中的横向热扩散作用会导致注入阶段井壁上的温度穿透曲线降低,而抽取阶段井壁上的温度穿透曲线升高,拖尾现象明显;裂隙介质的宽度越大,裂隙和基岩介质中的温度值越高;此外,在注入阶段,裂隙介质中的热量往基岩介质中运移,裂隙介质中的热量逐渐降低,而在抽取阶段,基岩介质中的热量往裂隙介质中运移,基岩介质中的热量逐渐增加。本研究建立的数值模型提高了模拟预测结果的精度,能够为裂隙-基岩含水层介质中的地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热扩散 地热开发 裂隙-基岩含水层 单井注抽试验 数值解 混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