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locity compensation methods for LPRF modulated frequency stepped-frequency(MFSF) radar 被引量:5
1
作者 Guifen Xia Hongyan Su Peikang Hu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0年第5期746-751,共6页
In the high speed target environment,there exists serious Doppler effect in the low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LPRF) modulated frequency stepped frequency(MFSF) radar signal.The velocity range of the target is lar... In the high speed target environment,there exists serious Doppler effect in the low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LPRF) modulated frequency stepped frequency(MFSF) radar signal.The velocity range of the target is large and the velocity is high ambiguous,so the single method is difficult to satisfy the velocity measurement requirement.For this problem,a novel method is presented,it is a combination of cross-correlation inner frame velocity measurement and range-Doppler coupling velocity measurement.The cross-correlation inner frame method,overcoming the low Doppler tolerance of the cross-correlation between frames,can obtain the coarse velocity of the high speed target,and then the precision velocity can be obtained with the range-Doppler coupling method.The simulation results confirm the method is effective,and also it is well real-time and easy to the project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ulated frequency stepped-frequency(MFSF) radar low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Lprf) cross-correlation inner frame range-Doppler coup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ration of X-ray Emission in Repetitive Nanosecond-pulse Discharg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被引量:5
2
作者 ZHANG Cheng SHAO Tao +1 位作者 YAN Ping Victor F. Tarasenk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95-2104,共10页
Pulsed discharges can generate high power densities and high equivalent electric fields in plasma to emit X-rays,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discharge mechanism.In this paper,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and X-ray emissi... Pulsed discharges can generate high power densities and high equivalent electric fields in plasma to emit X-rays,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discharge mechanism.In this paper,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and X-ray emission of typical nanosecond-pulse discharges(corona,diffuse,spark or arc)are reviewed.Especially,the diffuse discharges are observed at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ies up to 1 kHz.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and X-ray emission are analyzed,such as the gap spacing,parameters of the applied pulse(amplitude,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anode and cathode materials,and curvature radius of cathod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ximum X-ray intensity is obtained in a diffuse discharge,and the X-ray intensity is affected by the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applied voltage,anode material,and curvature radius of cathode.For example,X-ray intensity increases with the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 and the atomic numbers of the anode material,but it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urvature radius.It is also shown that the cathode material has no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X-ray int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发射 脉冲放电 大气压力 纳秒 脉冲重复频率 射线强度 阴极材料 曲率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Nanosecond Pulsed Discharge and Its Audio Characteristics in Atmospheric-pressure Air 被引量:2
3
作者 REN Chengyan RAN Huijuan +2 位作者 WANG Jue WANG Tao YAN Ping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38-2044,共7页
There was no well-resolved mechanism of audible noise caused by corona discharge on UHV transmission lines. Hence we measured the sound pressure of pulsed discharges between needle-plane electrodes under different dis... There was no well-resolved mechanism of audible noise caused by corona discharge on UHV transmission lines. Hence we measured the sound pressure of pulsed discharges between needle-plane electrodes under different discharge conditions in air, for revealing the intrin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harge and its audible noise(A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harge parameters and audio characte- ristics was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 and sound signals obtained in experiments.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nanosecond pulsed discharges produce the sound pressure with a microsecond pulse lagging behind the discharge pulse in their waveforms. The peak value of the sound pulse decreases and its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 gradually attenuates, when the measuring distance from discharges increases. The sound pulses correlate with the discharge current and voltage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the current. The audible noise produced by repetitive pulsed discharge increases with the strength, duration, and pulse repetition rate of disch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音频特性 大气压力 空气 纳秒 特高压输电线路 无线网络连接 噪声产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机动平台SAR成像PRF设计方法
4
作者 杨琳 朱国辉 +1 位作者 汪洋 胡虹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4-531,共8页
在高速机动平台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系统中,现有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设计方法基于方位向信号带宽计算出的下限值过高,且忽视了雷达的工作占空比因素。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推导了一... 在高速机动平台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系统中,现有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设计方法基于方位向信号带宽计算出的下限值过高,且忽视了雷达的工作占空比因素。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推导了一组避开发射脉冲干扰、平台正下方回波干扰以及距离向模糊等因素的关联PRF和雷达工作占空比的约束方程,然后提出了一种距离向分段SAR成像处理情况下的PRF下限值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机动平台高速运动大前斜视聚束SAR成像时所提方法能够得到较小的PRF下限值,有效扩展了PRF可选择的范围,可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平台 合成孔径雷达 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模糊 方位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HPRF雷达跟踪解距离模糊方法(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娜 王国宏 +1 位作者 关成斌 刘兆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15-2022,共8页
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雷达目标跟踪需要解决距离模糊问题。本文通过把脉冲间隔数和脉冲间隔变化量作为目标的离散状态,目标的距离和径向速度作为目标的连续状态,将HPRF雷达的跟踪和解距离模糊问题转换为贝叶斯框架下的混合估计问题并且... 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雷达目标跟踪需要解决距离模糊问题。本文通过把脉冲间隔数和脉冲间隔变化量作为目标的离散状态,目标的距离和径向速度作为目标的连续状态,将HPRF雷达的跟踪和解距离模糊问题转换为贝叶斯框架下的混合估计问题并且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脉冲间隔数变化时仍可以正确地解距离模糊,并且跟踪精度比多假设方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模糊 脉冲间隔数 混合滤波 贝叶斯方法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RF雷达距离延拓检测前跟踪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鹏 张林让 胡子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07-212,共6页
针对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雷达弱小目标检测前跟踪的距离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延拓的检测前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多重频参差工作模式,对动目标检测器(MTD)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按照不同的距离模糊数进行距离延拓.通过多重频... 针对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雷达弱小目标检测前跟踪的距离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延拓的检测前跟踪方法.该方法采用多重频参差工作模式,对动目标检测器(MTD)处理后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按照不同的距离模糊数进行距离延拓.通过多重频组内直接能量积累和组间的航迹能量积累获取最大的目标能量.最后,采用航迹凝聚策略消除由动态规划算法引起的航迹团聚效应,依据虚假目标与真实目标的相关性去除由低信噪比而引起的虚假目标航迹.在未知目标初始化状态的情况下,该方法提高了对弱小目标的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延拓 距离模糊 状态估计 动态规划 检测前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斑马图的天基雷达PRF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易锋 刘春静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7-670,共4页
脉冲重复频率(PRF)是天基雷达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针对天基雷达星下回波和脉冲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斑马图的天基雷达脉冲重复频率设计方法。在天基雷达的星地模型基础上,根据卫星轨道和雷达参数,推导了自适应斑马图的计... 脉冲重复频率(PRF)是天基雷达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针对天基雷达星下回波和脉冲遮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斑马图的天基雷达脉冲重复频率设计方法。在天基雷达的星地模型基础上,根据卫星轨道和雷达参数,推导了自适应斑马图的计算公式,有效解决了天基雷达卫星轨道和地球模型对斑马图的影响。仿真分析了脉宽保护时间和星下点高度等因素对自适应斑马图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修正的算法能够根据不同参数产生自适应斑马图,为天基雷达PRF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雷达 斑马图 脉冲重复频率 运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位多波束SAR系统中天线长度和PRF选择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范强 李国春 +1 位作者 吕晓德 张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6-67,共2页
基于方位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同时实现方位高分辨率和宽测绘带 ,首先简要介绍了方位多波束SAR的基本原理 ,然后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方位分辨率与天线长度及脉冲重复频率 (PRF)之间关系。通过与单波束系统对比 ,揭示了方位多波束技术... 基于方位多波束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同时实现方位高分辨率和宽测绘带 ,首先简要介绍了方位多波束SAR的基本原理 ,然后详细分析了该系统的方位分辨率与天线长度及脉冲重复频率 (PRF)之间关系。通过与单波束系统对比 ,揭示了方位多波束技术在同时获得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方面的优势 ,并探讨了不同分辨率时 ,天线长度、脉冲重复频率选择情况 ,以资工程设计考虑。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方位多波束 天线长度 脉冲重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变PRF和脉宽的无人机噪声SAR体制研究(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文胜 陶海红 +2 位作者 胡学成 阮婷 孙光才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4,29,共9页
无人机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抗干扰性能是决定其能否适应现代战场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SAR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一种随机变脉冲重复频率(PRF)和脉宽的噪声SAR成像新体制。首先,在建立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对成像算法进行了推导;然后,对随... 无人机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抗干扰性能是决定其能否适应现代战场环境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SAR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一种随机变脉冲重复频率(PRF)和脉宽的噪声SAR成像新体制。首先,在建立成像模型的基础上对成像算法进行了推导;然后,对随机PRF和随机脉宽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对发射线性调频信号的传统SAR体制与随机变PRF和脉宽的噪声SAR体制在转发式干扰影响下的成像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噪声SAR体制相比传统SAR体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随机变脉冲重复频率和脉宽 噪声合成孔径雷达体制 转发式干扰 抗干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纤延迟环的低PRF状态测速方法
10
作者 郭博 张智军 +1 位作者 陈汉辉 甘轶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75,282,共4页
介绍了PD雷达在低PRF状态下的测速模糊问题。将光纤技术应用于PD雷达,采用光纤延迟环进行脉冲复制,提出了一种可在低PRF状态下进行测速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消除低PRF状态测速模糊,提高低PRF状态的测速范围。通过Matlab进行仿真,验... 介绍了PD雷达在低PRF状态下的测速模糊问题。将光纤技术应用于PD雷达,采用光纤延迟环进行脉冲复制,提出了一种可在低PRF状态下进行测速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消除低PRF状态测速模糊,提高低PRF状态的测速范围。通过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雷达 重频 测速模糊 光纤延迟线 脉冲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SAR系统PRF误差对ATI测速的影响
11
作者 曾斌 张晓玲 +1 位作者 师君 黄顺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1-835,共5页
分布式SAR采用收发平台分置的飞行方式,具有许多突出优点,但接收机和发射机的PRF会有误差。该文根据收发分置SAR系统原理,建立了收发分置SAR系统PRF误差对成像及干涉的影响模型,研究了PRF误差对ATI相位及测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分布式SAR采用收发平台分置的飞行方式,具有许多突出优点,但接收机和发射机的PRF会有误差。该文根据收发分置SAR系统原理,建立了收发分置SAR系统PRF误差对成像及干涉的影响模型,研究了PRF误差对ATI相位及测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PRF精度的要求。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要求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发分置SAR 沿航迹干涉(ATI)prf 干涉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免滤波数字D类功放的随机扩频PWM方法研究综述
12
作者 于泽琦 钱波 +2 位作者 许增辉 赵宗训 刘豪凯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69-178,共10页
相较于传统D类功放,免滤波数字D类功放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便于与数字音源接口的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然而,免滤波数字D类功放由于舍弃了后级的模拟低通滤波器,其在驱动扬声器发声的同时,会给周围电路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EMI... 相较于传统D类功放,免滤波数字D类功放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和便于与数字音源接口的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然而,免滤波数字D类功放由于舍弃了后级的模拟低通滤波器,其在驱动扬声器发声的同时,会给周围电路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EMI)。随机扩频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可以将免滤波数字D类功放输出的PWM信号在脉冲重复频率及其各次谐波附近的峰值能量扩展到周围的频域内,被广泛用于解决免滤波数字D类功放存在的EMI问题。文中在简要阐述随机扩频PWM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已有的随机扩频PWM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系统对不同随机扩频PWM方法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其他所测试的方法,三频率伪随机变化(TFPRV)方法可在大幅降低带外频谱峰值幅度的同时,使功放拥有较低的总谐波失真(T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滤波 数字D类功放 电磁干扰 随机扩频 脉冲宽度调制 脉冲重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中PRF的优化选取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春蕾 宋红军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在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中,脉冲重复频率PRF的选择至关重要。在论述SAR系统设计中PRF的限制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由于聚束式SAR和条带式SAR在工作模式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的方位模糊度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文中详细地介... 在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中,脉冲重复频率PRF的选择至关重要。在论述SAR系统设计中PRF的限制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由于聚束式SAR和条带式SAR在工作模式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两者的方位模糊度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文中详细地介绍了聚束式SAR的方位模糊度计算函数,阐述了聚束式合成孔径雷达PRF的选取在满足基本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其方位模糊度计算曲线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这一优化在聚束式SAR系统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模糊 方位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约束下天基雷达空间目标监视PRF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夕冉 仲利华 +2 位作者 仇晓兰 王雅楠 丁赤飚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39,45,共6页
脉冲重复频率(PRF)是天基雷达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针对天基雷达对空间目标(卫星、空间站等)观测时面临的星下点回波、脉冲遮挡以及地面杂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斑马图设计方法。根据空间目标轨道分布状况,构建了... 脉冲重复频率(PRF)是天基雷达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针对天基雷达对空间目标(卫星、空间站等)观测时面临的星下点回波、脉冲遮挡以及地面杂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约束条件下的斑马图设计方法。根据空间目标轨道分布状况,构建了典型的天基雷达轨道和载荷参数,在传统斑马图设计的基础上,引入了地面杂波的约束条件,并实现了对地面杂波的规避。仿真分析了目标轨道高度和地面杂波对斑马图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采用天基雷达对空间目标进行常态化观测的可行性,同时为该情景下的PRF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重复频率 天基雷达 斑马图 常态化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RF方式地面情报雷达杂波抑制性能分析
15
作者 吴建 闫世强 +1 位作者 吴永善 熊兴斌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7-149,153,共4页
针对提高地面情报雷达杂波抑制性能的问题,在阐述PD体制信号处理的基础上,主要结合与传统的L-PRF方式对比,对应用H-PRF方式PD体制信号处理的改善因子进行了分析论证。
关键词 地面情报雷达 高脉冲重复频率 改善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RF和差天线雷达导引头杂波抑制方法
16
作者 牛亚丽 许京伟 +2 位作者 廖桂生 阚庆云 刘广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55-2462,共8页
高脉冲重复频率(high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HPRF)和差天线雷达在导引头中具有重要应用,其在超低空运动目标检测时,面临多重距离模糊的地海面杂波抑制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和差通道时域对消的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和... 高脉冲重复频率(high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HPRF)和差天线雷达在导引头中具有重要应用,其在超低空运动目标检测时,面临多重距离模糊的地海面杂波抑制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和差通道时域对消的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基于和差通道间杂波功率谱相关度较高的特征,联合利用差-差-双差通道数据估计杂波协方差矩阵,拟合和通道的杂波协方差矩阵,并基于最小方差准则实现和通道杂波对消,提升了雷达导引头的杂波抑制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脉冲重复频率 和差天线 雷达导引头 时域对消 杂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不同工作模式下的PRF优化选取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颖颖 高阳 何永华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5期25-28,共4页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中,脉冲重复频率(PRF)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的选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发射干扰、星下点回波、距离模糊以及方位模糊的影响,也正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PRF的选取有很大的差异。这里...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中,脉冲重复频率(PRF)是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的选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发射干扰、星下点回波、距离模糊以及方位模糊的影响,也正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PRF的选取有很大的差异。这里在研究常用的条带工作模式下PRF选取的基础上,讨论了聚束和滑动聚束模式下PRF选取的特殊性,给出了这两种工作模式下PRF选取的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重复频率 工作模式 方位模糊 孔径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宏伟 王凌云 +6 位作者 栾崇彪 袁建强 谢卫平 杨杰 何泱 付佳斌 徐乐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1,共7页
固态脉冲功率源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高功率固态开关器件是固态脉冲功率源的核心。报道了一种新型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LIMS),该开关具备光致线性模式和场致增益模式两种工作模式,解决了传统电控... 固态脉冲功率源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高功率固态开关器件是固态脉冲功率源的核心。报道了一种新型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LIMS),该开关具备光致线性模式和场致增益模式两种工作模式,解决了传统电控器件电流上升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器件的高电流上升率,光致线性模式下实验测试得到了454 kA/μs的电流上升率,该开关在雷管起爆、电磁脉冲模拟等领域已得到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 固态脉冲功率源 重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载中重频高效多维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利民 范明意 +4 位作者 刘扬 张卫清 杨广玉 朱宣城 王飞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415,426,共7页
机载脉冲多普勒(PD)雷达的重频组设计是雷达总体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雷达的性能和应用场景。在中重频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多维度参数的优化,由于可调整参数多,会导致潜在组合数膨胀严重,对计算资源和时间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优... 机载脉冲多普勒(PD)雷达的重频组设计是雷达总体设计的基础,直接影响雷达的性能和应用场景。在中重频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多维度参数的优化,由于可调整参数多,会导致潜在组合数膨胀严重,对计算资源和时间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优化方法,即便在限定参数范围后,仍面临穷举组合数庞大的问题。此外,机载雷达系统设计周期通常较短,模式需求多变,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方案前期参数的选择和初步优化,便于开展后续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高效多维优化方法,不仅增加了优化维度以更好满足工程需求,同时显著提升了优化效率。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机载PD雷达总体设计论证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 脉冲重复频率 距离⁃速度遮蔽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频率微波脉冲大气击穿延时与电离率
20
作者 杨浩 郑强林 +3 位作者 黄诺慈 刘星辰 鲍向阳 闫二艳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针对高功率微波在大气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击穿现象,研究了脉冲序列中首次脉冲击穿延时和后续脉冲击穿延时,研究结果发现首次脉冲击穿延时在脉宽范围内大致均匀分布,后续脉冲击穿延时波动性较小。根据击穿延时数据对电离率进行了分析,指出... 针对高功率微波在大气传输中可能出现的击穿现象,研究了脉冲序列中首次脉冲击穿延时和后续脉冲击穿延时,研究结果发现首次脉冲击穿延时在脉宽范围内大致均匀分布,后续脉冲击穿延时波动性较小。根据击穿延时数据对电离率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重复频率条件下,初始电子密度较高,电子密度分布不适用指数分布,无法用延时数据标准差对电离率进行估计。提出了一种用重复频率脉冲击穿延时数据计算电离率的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二者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频率 微波击穿 电离率 脉冲延时 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