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由骨科医生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手术部位感染聚集事件调查与处置
1
作者 郭艳 陈文森 +3 位作者 付路 刘根焰 洪欣 张翔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一起手术部位感染(SSI)聚集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6—7月某医院骨科发生的SSI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医务人员、环境及手术器械进行微生物采样,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患... 目的探讨一起手术部位感染(SSI)聚集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6—7月某医院骨科发生的SSI患者进行调查,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感染高危因素,并对患者、医务人员、环境及手术器械进行微生物采样,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患者与环境分离菌株的同源性。结果从4名医务人员鼻腔分泌物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1名医生D1额及手也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析发现,2例患者切口分泌物与医生D1鼻腔、额与手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同源性。针对性采用综合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暂停医生D1手术与换药等无菌操作;对包括医生D1在内的所有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务人员进行去定植,要求医生D1定期修剪鼻毛;加强无菌操作与手卫生的宣教与监管;将SSI患者集中隔离等。及时施行以上综合干预措施后,这起SSI聚集事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外科医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可能会导致患者SSI,可考虑对参与特定手术的外科医生定期进行主动筛查与去定植,必要时要求鼻毛茂盛的鼻腔定植者定期修剪鼻毛,以减少S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医院感染聚集事件 流行病学调查 脉冲场凝胶电泳 同源性分析 去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及血清6型菌株PFGE分型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原灵 陈爱平 +1 位作者 杨劲松 林震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研究福建省2008年至2010年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中分离的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LP1)及血清Ⅵ型(LP6)的基因特征。方法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57株LP1型军团菌及15株LP6军团菌进行电... 目的研究福建省2008年至2010年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中分离的嗜肺军团菌血清Ⅰ型(LP1)及血清Ⅵ型(LP6)的基因特征。方法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57株LP1型军团菌及15株LP6军团菌进行电泳,并用BioNumerics(version 6.0,Applied Maths,Inc)软件包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57株LP1军团菌可分为40种PFGE型,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24.107%~100.000%之间不等,大部分菌株的PFGE型别差异明显,无优势型别。不同地区分离的LP1军团菌既有差异较大的带型,也存在相同和相似的带型;相同地区,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存在差异,无优势菌株。15株LP6军团菌可分为12个不同的PFGE型别,菌株间相似性系数在27.87%~100.00%之间。结论 2008-2010年福建省公共场所空调冷却塔水及冷凝水中分离的LP1及LP6军团菌呈现基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1型 嗜肺军团菌6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指纹图谱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SBT、PFGE、AFLP分子分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郭玉梅 周吉坤 +3 位作者 张慧贤 秦丽云 赵冬 剧慧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比较SBT、PFGE、AFLP三种分子分型方法在嗜肺军团菌分型研究中的分辨力,探讨SBT方法在嗜肺军团菌分型中的可应用性。收集石家庄市6所医院冷却塔水中分离的32株嗜肺军团菌,对其中的24株血清I型嗜肺军团菌进行SBT分型研究,并与PFGE和AFLP... 比较SBT、PFGE、AFLP三种分子分型方法在嗜肺军团菌分型研究中的分辨力,探讨SBT方法在嗜肺军团菌分型中的可应用性。收集石家庄市6所医院冷却塔水中分离的32株嗜肺军团菌,对其中的24株血清I型嗜肺军团菌进行SBT分型研究,并与PFGE和AFLP分型结果进行了比较。24株LP1型嗜肺军团菌共分为4个ST型,分辨系数为0.239 1。PFGE方法将32株菌株共分为15个PFGE型,分辨系数为0.925 4。AFLP方法将32株菌株分为23个AFLP型,分辨系数为0.973 7。通过比对EWGLI网站SBT数据库,ST1021型和ST345型为本地区独特型别且属于同一克隆系;ST1型为优势型别并在我国长期流行;由于缺失neuA而未分型的嗜肺军团菌株与其他23株菌分属于不同的克隆系。SBT方法的分型能力不及PFGE方法和AFLP方法。但SBT分型方法能够通过全球比对数据库得到更多的关于菌株遗传进化和流行分布的资料,在研究菌株分子流行病学及进化方面优于PFGE和AFLP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菌 分子分型 SBT pfge A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肉中弯曲菌的分离、PFGE和DGGE分型 被引量:3
4
作者 孟赫诚 毕水莲 +1 位作者 闫鹤 石磊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9-154,共6页
随机选取某肉菜市场8份鸡肉和鸭肉样品中的弯曲菌(Campylobacter),分别采用Bolton和Preston肉汤增菌,然后以Skirrow、mCCDA选择分离培养和膜过滤的方法同时分离,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分... 随机选取某肉菜市场8份鸡肉和鸭肉样品中的弯曲菌(Campylobacter),分别采用Bolton和Preston肉汤增菌,然后以Skirrow、mCCDA选择分离培养和膜过滤的方法同时分离,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分子水平的分型和溯源.结果表明:共有6份样品污染了空肠弯曲菌(C.jejuni)或结肠弯曲菌(C.coli);Preston肉汤增菌、mCCDA选择分离培养法的分离效果最好;4份样品被同一种C.coli污染,2份样品分别污染了2种C.jejuni和3种C.coli;与PFGE相比,DGGE分型方法的灵敏度略低,但更快速、成本更低,且稳定、准确,可用于食品中弯曲菌的快速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菌 分离 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萎缩芽孢杆菌铬去除差异基因的PFGE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超 陈晓明 +7 位作者 许燕 阮晨 刘小玲 郝希超 宋收 罗学刚 陈彩霞 罗宇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2-1060,共9页
为寻找2株萎缩芽孢杆菌与铬去除相关的差异基因,探索PFGE技术在寻找差异基因方面的可行性,本研究以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ATCC 9372菌株和Ua菌株为材料,分别考察2株菌对Cr(VI)的耐受性和去除能力;采用PFGE技术进行基因组酶... 为寻找2株萎缩芽孢杆菌与铬去除相关的差异基因,探索PFGE技术在寻找差异基因方面的可行性,本研究以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ATCC 9372菌株和Ua菌株为材料,分别考察2株菌对Cr(VI)的耐受性和去除能力;采用PFGE技术进行基因组酶切片段分析,以期获得差异基因;利用转基因技术对得到的差异基因Cr(VI)去除功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株菌在48h时菌体生长和对Cr(VI)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ATCC 9372菌株的生长状况和Cr(VI)去除能力明显高于Ua菌株;基因组通过内切酶EcoRI-Hind III组合酶切后,PFGE分析得到了一条3kb左右的差异条带,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序列含有Yth A基因和Yti B基因;差异序列的酶切位点与内切酶组合一致,PCR结果表明差异序列只存在于Ua菌株中,转基因菌株ATCC 9372-Yti B的Cr(VI)去除率下降了约12%,表明Yti B基因与Cr(VI)的去除负相关。本研究利用PFGE技术成功发现2株萎缩芽孢杆菌的铬去除差异基因,经验证该技术可行性高,为寻找差异基因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污染 萎缩芽孢杆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基因差异分析 Yti 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PFGE和MLVA分子分型方法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劲松 陈爱平 +3 位作者 陈建辉 罗朝晨 林杰 郑恩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5-249,253,共6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技术(MLVA)在福建地区福氏志贺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FGE和MLVA技术对43株分离自福建地区的福氏志贺菌进行分子分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比较分型效果。结... 目的比较和评价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技术(MLVA)在福建地区福氏志贺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FGE和MLVA技术对43株分离自福建地区的福氏志贺菌进行分子分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比较分型效果。结果 43株福氏志贺菌经PFGE分型后相似度在61.70%~100%之间,按照100%的相似水平可分为36个PFGE型,没有优势PFGE型别,分辨系数为0.992 2,存在4个优势簇(G1~G4);福氏志贺菌经MLVA分型后,按照100%的相似水平可分为41个MLVA型别,遗传关联度介于6.207%~100%之间,没有优势MLVA型别,分辨系数为0.997 8,得到5个优势基因群(Cluster1~5)。在最小生成树上,部分F4c与Fx亲缘关系较近,并都由F2a和F1a分支而来,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关系。结论两种分型方法的分辨率基本一致,PFGE分型结果与流行病学背景资料及血清型别基本吻合,MLVA在分析菌株种群进化关系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pfge MLVA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聚集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7
作者 霍嫚 徐文娟 +1 位作者 王芳 蒋翔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
目的对某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的一起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聚集事件进行调查,为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7月,某中医院ICU出现多例CRKP感染患者,检出水平超过历年同期水平。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并... 目的对某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的一起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聚集事件进行调查,为医院内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1—7月,某中医院ICU出现多例CRKP感染患者,检出水平超过历年同期水平。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所分离的CRKP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鉴定,查找可能传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研究期间共确认13例患者发生CRKP感染,主要为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环境监测显示,131份环境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标本仅有2份标本检出CRKP,经PFGE鉴定显示2株分离自洗手池水槽标本的CRKP与2例近期住院患者检出的菌株高度同源。另有部分患者分离菌株同源性较高,存在交叉传播的可能。结论CRKP容易在ICU患者之间交叉传播并污染环境,应早期对其进行预警和调查,以防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染聚集 重症监护病房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端螺旋体PFGE分析研究
8
作者 李喆 张影 +3 位作者 杜宗利 叶强 徐颖华 辛晓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1-485,共5页
目的了解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体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带型特征。方法应用PFGE方法对65株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体国际、国内参考菌株和疫苗株进行分型,并以此聚类分析,同时与菌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 目的了解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体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带型特征。方法应用PFGE方法对65株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体国际、国内参考菌株和疫苗株进行分型,并以此聚类分析,同时与菌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数变化分析(multilocus VNTR analysis,MLVA)分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体基因组DNA经NotⅠ酶切电泳后,获得了较高清晰度酶切图谱,各条带分离良好。65株钩体菌株分为61种PFGE型别。相同的血清群的钩体菌株的PFGE型别不尽相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尽管PFGE、MLST和MLVA之间的分型结果不尽相同,但都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聚类分析显示这些菌株可形成11个大小不一进化簇,呈现多点分散进化特征。结论获得致病性钩体分子分型的第一手资料,为后续钩体分子溯源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脉冲场凝胶电泳 多位点序列分型 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数变化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鲜鸡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PFGE分型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崔可琦 李静怡 +3 位作者 冯赛祥 贺现辉 廖明 徐成刚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2-66,共5页
为揭示冰鲜鸡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分布及传播机制,本研究于2013年7月~2013年12月采集广东某大型一体化养鸡企业下属2个种鸡场、2个孵化场、2个肉鸡场、1个屠宰场和5个销售点样品,用常规法和PCR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沙门... 为揭示冰鲜鸡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分布及传播机制,本研究于2013年7月~2013年12月采集广东某大型一体化养鸡企业下属2个种鸡场、2个孵化场、2个肉鸡场、1个屠宰场和5个销售点样品,用常规法和PCR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和PFGE分子分型。种鸡场、肉鸡场、屠宰场和销售点的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6%(7/480)、7.00%(21/300)、62.86%(22/35)和54.67%(41/75),孵化场雏鸡胎粪检出率为1.11%(2/180),死胚检出率为12.00%(9/75)。屠宰和销售环节是沙门氏菌污染的重要环节,食品安全风险较高。102株沙门氏菌共产生24种不同的PFGE谱型,从不同环节分离到多组相似度为100%的沙门氏菌,表明冰鲜鸡生产链中存在沙门氏菌沿生产链传播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pfge 冰鲜鸡生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Ⅰ型鸭疫里氏杆菌分离鉴定及PFGE分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晶莹 李亚菲 +1 位作者 蒋红霞 曾振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69-1978,共10页
本文旨在研究广东地区Ⅰ型鸭疫里氏杆菌流行分布情况及其分子分型特点。2007—2017年,收集广东地区病死鸭、鹅的脑或肝组织等样品,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及PCR鉴定等试验;采用玻片凝集的方法对鸭疫里氏杆菌进行Ⅰ型血清型鉴定,并进一步... 本文旨在研究广东地区Ⅰ型鸭疫里氏杆菌流行分布情况及其分子分型特点。2007—2017年,收集广东地区病死鸭、鹅的脑或肝组织等样品,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及PCR鉴定等试验;采用玻片凝集的方法对鸭疫里氏杆菌进行Ⅰ型血清型鉴定,并进一步对血清Ⅰ型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用BioNumerics 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同源性。结果表明:2007—2017年本实验室共分离保存220株鸭疫里氏杆菌,其中有119株为Ⅰ型血清型,占总分离株的54.09%。PFGE分型得到33种不同的PFGE分型图谱(以相似度≥85%为判断标准),可分为19个簇及14个单一型。血清Ⅰ型是广东地区鸭疫里氏杆菌的优势血清型。Ⅰ型鸭疫里氏杆菌分子型别呈现多样化,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差异较高,但存在小范围的克隆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氏杆菌 血清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株医院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PFGE分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璐 宋诗铎 +2 位作者 吴晓妹 王俊 胡志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48-350,共3页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某医院同一外科病房临床分离的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此8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以PFGE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药物... 目的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某医院同一外科病房临床分离的8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此8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以PFGE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除菌株Kp1外,菌株Kp2等其他7株肺炎克雷伯菌对11种抗菌药物具有相同的药敏谱,且为多重耐药菌;PFGE分析亦显示此7株菌为同一谱型。结论此外科病房临床分离的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有7株来源于同一克隆株,提示可能是一次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脉冲场凝胶电泳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基因型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GE和质粒图谱分析人和猪来源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的同源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仲辉 陈冬雅 +2 位作者 黎毓光 林晓晖 严智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8-763,共6页
目的分析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的分子同源性,为研究多重耐药性在人畜之间传播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方法药敏试验检测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脉冲凝胶电泳方法(PFGE)检测菌株间的分子... 目的分析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的分子同源性,为研究多重耐药性在人畜之间传播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方法药敏试验检测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脉冲凝胶电泳方法(PFGE)检测菌株间的分子同源性;结合实验或电转移试验获得目标质粒,质粒酶切图谱检测质粒的同源性。PCR分析染色体介导喹诺酮耐药基NgyrA~@arC,质粒可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qnrC/qnrS、aac(6)-I b—cr、qepA和oqxAB。结果共收集48株德尔卑沙门菌,经药敏试验筛选获得11株多重耐药株(MDR),人源性8株,猪源性3株。11株菌除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和四环素(R型:ACSSuT)耐药外,所有菌株也对萘啶酸和环丙沙星耐药,6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5株对头孢曲松耐药。PFGE分析,11株菌共分为6个克隆,3株动物源性菌株与8株人源性菌株无克隆相关性。喹诺酮耐药基因分析显示,有5株和3株动物源株检NNgyrA的Ser83Leu或/和Asp87Asn突变,6株人源株和3株动物源株检测到parC的Ser80Ile或/和Thr57Ser突变。质粒电泳分析显示,所有菌株都存在1.4条质粒条带,大小介于2~180kb,其中3株人源性菌株和l株动物源性株都存在4kb左右大小的质粒;2株动物源性菌株仅存在20kb大小质粒。用结合实验和电转移方法,分析4kb质粒结构,证实4个质粒的酶切图谱完全一致,质粒中均存在介导外排基NoqxAB~l喹诺酮耐药基因aac(6’)-Ib-cr。结论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中质粒介导的外排因oqxAB和诺酮耐药基因Naac(6)-Ib-c是喹诺酮重要的耐药机制,可能在沙门菌间传递,导致对喹诺酮类高耐药性。通过人和猪的接触或间接途径,沙门菌有传播喹诺酮耐药性的风险,同一种质粒可在人和动物中转移而传播该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卑沙门菌 脉冲凝胶电泳 质粒 同源性 喹诺酮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ST和PFGE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贺文芳 周柯 +5 位作者 周磊 刘家云 马越云 闫沛 徐修礼 郝晓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3-538,共6页
目的探讨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的同源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9—12月某三甲医院ICU患者、环境中连续分离的CRKP菌株,进行耐药表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采... 目的探讨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院环境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的同源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9—12月某三甲医院ICU患者、环境中连续分离的CRKP菌株,进行耐药表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同源性分析。结果共收集10株CRKP菌株,其中9株分离自5例患者的临床感染标本,1株分离自气压治疗仪面板。10株菌均携带产KPC酶基因;MLST分型均为ST11型;共有5种PFGE带型,其中5株带型完全一致,为流行菌株,1株菌株与流行菌株带型仅相差1条条带,其余4株菌带型相近,但与流行株带型差异较大。气压治疗仪面板分离的1株CRKP菌株与患者来源的4株CRKP菌株耐药表型、PFGE型别及ST型别完全一致,考虑为仪器共用造成的医院感染。分离自同一重症胰腺炎患者腹腔引流液、血标本的CRKP菌株PFGE带型完全一致,推测CRKP可能通过腹腔感染入血。结论PFGE和MLST对明确医院感染细菌传播路径,个体细菌感染路径以及遗传变异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从切断感染途径方面入手指导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起ST19型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溯源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树坤 刘浪 +3 位作者 谭雅心 崔紫妍 徐兴宇 陶志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9,共8页
目的分析武汉市某区1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原因,探讨分离菌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为食源性疾病暴发溯源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相关样本20份,提取样本总DNA进行18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同时按时GB4789.4-201... 目的分析武汉市某区1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原因,探讨分离菌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为食源性疾病暴发溯源和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食物中毒相关样本20份,提取样本总DNA进行18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同时按时GB4789.4-2016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应用传统玻片凝集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阳性菌株进行血清型分型和耐药性检测,并提取所有菌株核酸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利用Abricate和SeqSero在线预测每株菌的血清型和耐药基因,然后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对分离的9株沙门氏菌分别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全基因组序列方法(WGS)递进分析。结果共检出12株沙门氏菌(菌株编号DXH001~DXH012),其中病例肛拭子样本7份、病例粪便样本2份,工作人员肛拭子样本3份。常规血清型分型均为B群鼠伤寒沙门氏菌,与全基因组测序鉴定分型结果一致。12株菌株耐药谱完全一致,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四环素均耐药。基于全基因组预测的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青霉烷、四环素的耐药性与耐药表型结果完全一致。选取DXH001~DXH009开展PFGE和WGS分析。9株鼠伤寒沙门氏菌获得完全一致的PFGE图谱,全基因组序列大小无明显差异,约为4.9 Mbp,MLST型均为ST19。从SNP的最小生成树来看共存在17个变异位点,各菌株间SNP差异数为1~6。全基因组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9株沙门氏菌自成一簇,与数据库其他沙门氏菌相差甚远,属于新的克隆分支。同源性最高的来源于江西的GCF_020221795.1参考样本。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致病源为鼠伤寒沙门氏菌ST19,为同一暴发来源。9株沙门氏菌遗传距离较近,但与数据库中其他沙门氏菌遗传距离较远,自成一簇属于新的克隆分支。本研究中沙门氏菌具有多重耐药性,需加强对多重耐多药菌株的监控及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全基因组测序 pfge分型 耐药基因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O157大肠杆菌监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叶菊莲 占利 +4 位作者 陆群英 罗芸 程苏云 张政 吕华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其他O157大肠杆菌在浙江省动物、人群中的分布、流行以及PFGE分型、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方法按全国O157∶H7监测方案在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全省各地(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进行O157大...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其他O157大肠杆菌在浙江省动物、人群中的分布、流行以及PFGE分型、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方法按全国O157∶H7监测方案在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全省各地(市)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进行O157大肠杆菌分离培养,并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对浙江省5个监测点的宿主动物进行O157∶H7分离培养、鉴定,可疑菌株以PCR法检测O157∶H7抗原、志贺样毒素(stx1和stx2)、粘附抹平因子(eaeA)及溶血素(hly)4种毒力基因。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同时选择14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并将分析结果与本省首株患者粪便中分离的产志贺样毒素的O157∶H7菌株进行比较。结果全省5个监测点2006年共监测动物粪便标本2377份,分离到4株O157∶H7菌株,阳性率为0.17%;同时在绍兴、舟山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到2株O157:H?菌株。4株O157∶H7菌株,stx2、Hly、eaeA均阳性,stx1均阴性;2株O157∶H?菌株仅1株携带eaeA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显示,4株O157∶H7菌株分3个型,除金华地区2006年分离所得2株完全相似外,其它相同地区不同年代分离的O157∶H7菌株及相同年代不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则完全不相似。2株O157∶H?菌株1株PF-GE电泳条带降解,另1株与其它O157∶H7菌株电泳条带差异明显。结论浙江省大肠杆菌0157菌株在动物中以携带stx2毒力基因的O157∶H7菌株为主,但在腹泻患者中则以不带志贺样毒素的O157∶H?菌株为主。不同地区分离的O157∶H7菌株PFGE分型差异明显。羊、奶牛是携带stx2毒力基因的O157∶H7大肠杆菌的主要宿主。各级疾控应加强对宿主动物和腹泻病人大肠杆菌O157的分离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O157∶H7 毒力基因 pfge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4株沙门菌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结果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林茂锐 周旋 +3 位作者 李明友 黄基伟 刘桂治 曹东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3-557,共5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2014年临床常见沙门菌耐药特性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分离的84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选取不同菌株来源、血清型和耐药谱的51株沙门菌,按照美国PulseNet标准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 目的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2-2014年临床常见沙门菌耐药特性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分离的84株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选取不同菌株来源、血清型和耐药谱的51株沙门菌,按照美国PulseNet标准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应用BioNumerics软件对电泳图谱进行分析,确定菌株间的相关性。结果 84株菌分为20种血清型,沙门菌前3位血清型构成比从高到低分别为:鼠伤寒沙门菌占42.86%(36/84)、肠炎沙门菌占15.48%(13/84)、斯坦利沙门菌占8.33%(7/84)。本次分离沙门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达84.21%以上,对于环丙沙星与氯霉素的敏感性在66.67%以上,对于甲氧苄啶与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在50.88%以上,但仍存在多株多重耐药现象。51株沙门菌经过聚类分析可分为42个PFGE型,表现为较大的遗传多样性。结论临床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沙门菌耐药谱与PFGE分型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主要类型和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张芳芳 王晓丽 +2 位作者 瞿洪平 倪语星 孙景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了解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中碳青霉烯酶的主要类型及流行情况。方法收集上海瑞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22 mm的CRE共114株,采用PCR方法扩增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 目的了解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中碳青霉烯酶的主要类型及流行情况。方法收集上海瑞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对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药敏纸片抑菌圈直径≤22 mm的CRE共114株,采用PCR方法扩增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IMP、blaOXA-48、blaVIM、blaNDM)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所有菌株均进行了质粒接合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KPC-2检测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14株CRE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肠杆菌属细菌为主,其中98株产碳青霉烯酶,以KPC-2酶为主要类型(78/98)、其次为IMP-4酶(15/98),IMP-8酶(2/98),1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有blaKPC-2和blaIMP-4基因,还发现4株产NDM-1酶的菌株,未见OXA-48酶及VIM酶阳性菌株。21株(21.4%,21/98)CRE菌株转移接合试验成功。PFGE结果显示49株blaKPC-2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共分为12个型,其中34株属于同一谱型(type A)。CRE菌株主要分离自ICU,共39株,其次为普外科14株,血液科11株,呼吸科9株,其余科室共41株。结论本次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所产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以blaKPC-2为主,其次为blaIMP-4,并发现4株blaNDM-1阳性CRE菌株,产KPC-2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在外科ICU、呼吸科及胸外科等科室间存在克隆株的流行传播,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菌科 碳青霉烯酶 质粒接合试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研究 被引量:47
18
作者 杜小幸 张幸国 +3 位作者 周华 俞云松 陈亚岗 李兰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31-235,共5页
目的明确我院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2月分离的95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和E试验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 目的明确我院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同源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2月分离的95株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和E试验法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MIC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接合试验、质粒抽提及Southern杂交完成亚胺培南耐药基因定位。结果9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两个含舒巴坦制剂耐药率分别为67.9%、30.2%,对多黏菌素E耐药率最低,为17%,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95株鲍曼不动杆菌分离自10个临床科室,均产OXA-23碳青霉烯酶,PFGE分型共分为6型,以A、B型为主。碱裂解法反复抽提均未得到质粒,多次接合试验未成功。Southern杂交证实A、B克隆的oxa-23耐药基因位于细菌染色体约220 kb、200 kb大小的Apal酶切片段上。结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我院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在我院多个科室播散,且以A、B克隆为主。oxa-23耐药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酶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龚林 刘小丽 +1 位作者 许慧琼 梁建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3-647,共5页
目的分析武汉两所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临床分离株产碳青霉烯酶的情况,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武汉两所医院2018年1-10月临床分离的42株非重复CRKP,采用CarbaNP试验方法对菌株产碳青霉烯酶情况进行初筛,聚合酶链... 目的分析武汉两所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临床分离株产碳青霉烯酶的情况,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武汉两所医院2018年1-10月临床分离的42株非重复CRKP,采用CarbaNP试验方法对菌株产碳青霉烯酶情况进行初筛,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情况,采用质粒接合试验分析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情况,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42株CRKP菌株中14株CarbaNP试验阳性,其中有10株扩增出NDM-1基因,3株扩增出KPC-2基因。共13株CRKP碳青霉烯基因检测阳性,其中12株质粒接合试验成功。PFGE分析结果显示,携带NDM-1基因的CRKP菌株共分成6型,无明显优势型;携带KPC-2基因的CRKP菌株为同一型别。结论检出产NDM-1和KPC-2的CRKP菌株,质粒接合试验提示质粒介导的水平传播在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播散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酶 肺炎克雷伯菌 CarbaNP试验 pfge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至2012年石家庄地区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10
20
作者 秦丽云 郭玉梅 +2 位作者 吕国平 王苋 剧慧栋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84-87,共4页
研究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invA基因、血清型和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2011至2012年发生于石家庄地区6起食物中毒分离出的16株沙门菌,参照GB 4789.4-2010方法确定其血清型;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分离株侵袭蛋白A(invA)基因;应用中... 研究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invA基因、血清型和基因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收集2011至2012年发生于石家庄地区6起食物中毒分离出的16株沙门菌,参照GB 4789.4-2010方法确定其血清型;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分离株侵袭蛋白A(invA)基因;应用中国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实验室监测网络(PulseNet China)推荐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分离株进行基因型研究。16株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共分为5种血清型,分别为都柏林沙门菌2株、鼠伤寒沙门菌2株、肠炎沙门菌8株、圣保罗沙门菌3株、依麦克沙门菌1株;所有分离株invA基因均为阳性;血清型不同的分离株基因型也不相同,其中2起食物中毒分离株的基因型相同,相似性系数为100%,符合同一起暴发的一般规律。石家庄地区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致病性较强,某些血清型存在暴发的风险,应加强措施进行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沙门菌 血清型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 基因型 invA基因 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