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AE-EGAN架构的地震脉冲干扰异常检测
1
作者 严英殊 余贞侠 +2 位作者 文晓涛 王秋成 文武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在地震勘探采集现场,脉冲信号作为一种干扰,严重影响地震采集记录的品质,是地震采集现场重点监控的干扰对象。为准确检测脉冲信号,减少地震脉冲信号对后续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VAE-EGAN架构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结... 在地震勘探采集现场,脉冲信号作为一种干扰,严重影响地震采集记录的品质,是地震采集现场重点监控的干扰对象。为准确检测脉冲信号,减少地震脉冲信号对后续地震数据处理和解释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VAE-EGAN架构的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变分自编码器VAE的生成稳定性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判别能力,通过权值衰减和谱归一化技术降低模型过拟合的可能。新设计的损失函数结合多个判别器的独特结构,提高了GAN在异常捕捉任务上的竞争力。西部某工区实际地震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异常检测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93.75%和96.77%,异常定位准确率和F1值分别达到89.82%和92.73%。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升脉冲信号异常检测精度方面的有效性,降低了地震数据处理中脉冲信号检测的复杂性,有助于保障地震数据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脉冲 异常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参数自适应VMD应用于轴承故障特征提取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淑芝 陈雪峰 张义民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6-249,共4页
针对传统的变分模态分解(VMD)需要预先设置模态个数和惩罚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参数自适应VMD方法。首先,引入一种新的测量指标-相关脉冲,该指标能反映出原始信号与分解模态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能有效突出包含丰富信息... 针对传统的变分模态分解(VMD)需要预先设置模态个数和惩罚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的参数自适应VMD方法。首先,引入一种新的测量指标-相关脉冲,该指标能反映出原始信号与分解模态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能有效突出包含丰富信息的模态。其次,基于相关脉冲指标,采用麻雀搜索算法选择最优VMD分解参数。最后,通过最大相关脉冲指标对模态分量进行分析,利用希尔伯特包络谱进行频谱分析。此外,将故障轴承放在轴承寿命试验台上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上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麻雀搜索算法 相关脉冲 故障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断层工程输入地震动模拟及地震响应
3
作者 胡进军 盛兆琦 +1 位作者 谢礼立 邹育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为解决跨断层结构输入地震动的问题,揭示其地震响应规律,基于断层物理模型并引入等效脉冲函数,构建考虑地震动空间变化特征的转换矩阵,提出一种高、低频叠加的混合模拟方法,实现断层两侧输入地震动的模拟。首先,依据建立的桥址场地断层... 为解决跨断层结构输入地震动的问题,揭示其地震响应规律,基于断层物理模型并引入等效脉冲函数,构建考虑地震动空间变化特征的转换矩阵,提出一种高、低频叠加的混合模拟方法,实现断层两侧输入地震动的模拟。首先,依据建立的桥址场地断层模型,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方法生成目标点位的高频地震动;再由走滑断层两侧地震动的脉冲效应和永久位移的特征,采用不同的等效脉冲模型分别模拟断层平行向和法向的低频脉冲分量,两者在截止频率处采用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高通和低通滤波,依据场地模型以及走滑断层两侧地震动的空间相干性,建立转换矩阵以模拟其空间变异性,最终将匹配滤波后的高、低频分量在时域叠加得到断层两侧的输入地震动。从时程、频谱以及结构响应三方面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以实际的跨断层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基于OpenSees建立全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模拟的断层两侧地震动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桥梁跨断层的角度和位置,以及永久位移幅值对跨断层桥梁地震响应有显著影响,较大的残余内力和残余位移是造成跨断层桥梁破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断层工程 断层地震动 地震动模拟 脉冲模型 地震动空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号变分分解的无线电引信抗干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蔡鑫 陈齐乐 +2 位作者 孔志杰 乔彩霞 郝新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87-3594,共8页
脉冲多普勒引信在受到扫频式干扰时,引信接收机信道被干扰信号饱和从而导致引信出现早炸或瞎火。脉冲多普勒引信通过波形设计及多维度特征识别可以避免因干扰信号而错误启动,但如何在扫频式干扰压制下检测真实目标仍是一个难题。针对上... 脉冲多普勒引信在受到扫频式干扰时,引信接收机信道被干扰信号饱和从而导致引信出现早炸或瞎火。脉冲多普勒引信通过波形设计及多维度特征识别可以避免因干扰信号而错误启动,但如何在扫频式干扰压制下检测真实目标仍是一个难题。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扫频式干扰作用下脉冲多普勒引信中频信号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信号变分分解的引信抗扫频式干扰方法。所提方法利用全变分正则化将中频信号分解为脉冲、低频正弦波和高频噪声3个分量,保留并处理对应目标回波信号的脉冲分量即可检测真实目标。通过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0~20 dB的干信比条件下仍能有效分离目标回波及干扰信号,大大提高了脉冲多普勒引信在扫频式干扰作用下的目标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引信 扫频式干扰 抗干扰方法 信号变分分解 全变分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标准状态下脉压变异率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秋荣 王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容量反应性是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的核心,脉压变异率(PPV)反映每搏输出量随呼吸的变化,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然而,PPV监测依赖于心肺相互作用,测量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PPV测量的标准状态要求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潮气量至少... 容量反应性是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的核心,脉压变异率(PPV)反映每搏输出量随呼吸的变化,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容量反应性。然而,PPV监测依赖于心肺相互作用,测量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PPV测量的标准状态要求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潮气量至少为预测体重(PBW)8 ml/kg,同时不合并自主呼吸、低肺顺应性、心律失常、胸腔开放、腹内高压和高呼吸频率等,不完全满足上述测量条件时测得的PPV则为非标准状态下PPV。临床上多数患者不满足PPV测量的标准状态,因此如何保证非标准状态下PPV应用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PPV的原理以及非标准状态下PPV的临床应用等内容,为临床合理使用PPV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反应性 脉压变异率 非标准状态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分信号分解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抗扫频式干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齐乐 钱鹏飞 +2 位作者 孔志杰 乔彩霞 张睿恒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76-2084,共9页
针对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PD)雷达遭受扫频式干扰时,接收机被干扰信号饱和导致的雷达虚警或漏警问题,分析扫频式干扰作用下PD雷达中频信号特征,提出基于变分信号分解的PD雷达抗扫频式干扰方法。利用目标回波时域稀疏性及干扰信号... 针对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PD)雷达遭受扫频式干扰时,接收机被干扰信号饱和导致的雷达虚警或漏警问题,分析扫频式干扰作用下PD雷达中频信号特征,提出基于变分信号分解的PD雷达抗扫频式干扰方法。利用目标回波时域稀疏性及干扰信号的频域窄带特性,通过极大极小惩罚项和2阶变分惩罚项分别约束中频信号中的目标回波脉冲串分量和干扰分量,设计了基于交替方向乘子法的迭代算法求解优化问题各分量。保留目标回波脉冲串分量,滤除扫频中频分量,从而抑制干扰对雷达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抗干扰方法在信干比-20 dB扫频式干扰作用下能够有效抑制扫频式干扰对PD雷达的影响,显著提高PD雷达的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多普勒雷达 扫频式干扰 抗干扰方法 变分信号分解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血流的流-固相互作用
7
作者 Majid SIAVASHI Ava BINA +1 位作者 Mojtaba SAYADNEJAD Borhan BEIGZADEH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51-168,共18页
本研究旨在模拟不同狭窄程度和脉搏率的颈动脉搏动血流。采用流-固耦合(FSI)和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研究了不同狭窄程度、脉搏率和动脉壁性质对周围流体的影响。分别应用Carreau-Yasuda非牛顿超弹性模型和修正Mooney-Rivin超弹性... 本研究旨在模拟不同狭窄程度和脉搏率的颈动脉搏动血流。采用流-固耦合(FSI)和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研究了不同狭窄程度、脉搏率和动脉壁性质对周围流体的影响。分别应用Carreau-Yasuda非牛顿超弹性模型和修正Mooney-Rivin超弹性模型于具有非牛顿行为的血液和超弹性血管壁。结果得到血液的壁面径向位移、压力分布、轴向速度分布和壁面剪切应力。通过增加狭窄的严重程度,轴向速度、血压变化、最大壁面剪切应力和壁面径向位移均呈增长趋势。当脉率在狭窄程度为75%时,最大流量矩、壁面径向位移、压力、轴向速度和壁面剪应力的最大值均增大。此外,与弹性和刚性模型相比,将动脉壁视为超弹性模型,将其周围流体视为非牛顿和非定常,可以使模拟更加真实。在严重程度高达50%的狭窄中,红细胞受到轻微损害,而在严重程度为75%的狭窄中观察到溶血。通过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弹性模量从500 k Pa提高到2 MPa,在60 bpm脉率和狭窄程度75%下,剪切应力最大值增长65%。与刚性和弹性动脉壁相比,动脉壁的超弹性模型导致较低的轴向速度、较低的血压、较低的剪切应力和较高的径向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狭窄严重程度 脉率变化 超弹性的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WM变量喷雾系统动态雾滴分布均匀性实验 被引量:26
8
作者 蒋焕煜 周鸣川 +1 位作者 李华融 蒋卓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77,共5页
由于PWM变量喷雾作业过程中喷头不连续作业,喷雾的均匀性特别是喷雾机运动方向上的均匀性较难控制,为此通过高速电磁阀、不锈钢压力罐、压力传感器、气泵、调速输送带等构建了一套动态PWM变量喷雾实验平台,并对该平台动态喷雾雾滴分布... 由于PWM变量喷雾作业过程中喷头不连续作业,喷雾的均匀性特别是喷雾机运动方向上的均匀性较难控制,为此通过高速电磁阀、不锈钢压力罐、压力传感器、气泵、调速输送带等构建了一套动态PWM变量喷雾实验平台,并对该平台动态喷雾雾滴分布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水敏试纸作为获取动态雾滴分布状态手段,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以区域内雾滴覆盖率的变异系数作为动态雾滴分布均匀性判定指标,评估了在不同PWM控制信号频率、不同PWM控制信号占空比及不同喷雾压力下的单个喷头动态雾滴分布均匀程度。经实验表明,变异系数随控制信号占空比的增大而减小,控制信号频率对动态喷雾雾滴分布均匀性有较大影响,变异系数随控制信号频率增大而减小,喷雾压力对变异系数影响较小,喷雾压力越大变异系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喷雾 脉宽调制 水敏试纸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脊柱手术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娜 兰飞 +3 位作者 姚东旭 郎宇 吴洁 王天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观察以脉压变异率(PPV)为目标的液体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520例,男250例,女270例,年龄65~93岁,BMI18.5~34.0kg/m2,ASAⅡ或Ⅲ级... 目的观察以脉压变异率(PPV)为目标的液体导向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GDFT)对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脊柱手术的老年患者520例,男250例,女270例,年龄65~93岁,BMI18.5~34.0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输液组(C组),每组260例。G组以PPV为目标,根据GDFT方案对患者进行容量管理,C组麻醉科医师根据经验进行液体管理。记录术前1d(T0)、麻醉诱导前(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结束即刻(T3)的HR、MAP、脉压变异率(PPV)。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晶体液的输入量、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自体血回输量、出血量、尿量、麻黄碱使用例数和去甲肾上腺素使用例数。记录术后住院时间,恶心呕吐、头晕、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和发热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3时G组PPV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不同时点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晶体液输入量明显少于C组(P<0.05),术中去甲肾上腺素使用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胶体液输入量、输液总量、自体血回输量、出血量、尿量和麻黄碱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G组发热病例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以PPV为目标导向的液体治疗可以减少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术中晶体液的输入量,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脉压变异率 脊椎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大气混合层与气溶胶垂直分布观测研究 被引量:93
10
作者 贺千山 毛节泰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4-384,共11页
2002年3~10月在北京大学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MPL)观测了气溶胶时空变化。提出一种反演混合层高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减小了仪器订正的误差,反演的混合层高度与探空测量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利用该方法计算了观测期间晴天无云天气条件下的... 2002年3~10月在北京大学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MPL)观测了气溶胶时空变化。提出一种反演混合层高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减小了仪器订正的误差,反演的混合层高度与探空测量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利用该方法计算了观测期间晴天无云天气条件下的混合层高度,分析了混合层高度及其增长率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初步研究了混合层高度和近地面气溶胶分布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表征大气扩散能力的通风系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利用MPL监测城市混合层是可行的和优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大气混合层 观测研究 垂直分布 城市 混合层高度 微脉冲激光雷达 2002年 时空变化 北京大学 探空测量 天气条件 季节变化 相互关系 通风系数 扩散能力 日变化 一致性 增长率 近地面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草原脉动性降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以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一凡 卢亚静 +4 位作者 郭中小 徐晓民 郝伟罡 刘慧文 韩振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952-3966,共15页
全球变化背景下,荒漠草原降水格局受到不同程度扰动,识别荒漠草原变化环境下脉动性降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生态学和水文学意义。利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位于不同雨量带的3个气象站1960-2013年日降水数据,分析荒漠草原地区降... 全球变化背景下,荒漠草原降水格局受到不同程度扰动,识别荒漠草原变化环境下脉动性降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生态学和水文学意义。利用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位于不同雨量带的3个气象站1960-2013年日降水数据,分析荒漠草原地区降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0-5mm、5-10mm和大于10mm降水事件及降水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7%-80.9%、11.5%-12.2%、7.6%-10.9%和25.2%-32.2%、21.9%-25.4%、42.4%-52.9%。不同等级降水事件日均降水量分别为1.2-1.3 mm/d、7.0-7.1 mm/d、17.8-19.2 mm/d。研究区降水量较降水日数具有更强的时空变异性,全年和生长季降水日数和降水量主周期在2.84-4.5a左右。研究区不同雨量带不同降水等级降水日数和降水量普遍呈增加趋势,尤以0-5mm小降水事件的增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脉动性 降水格局 变化特征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气腹下三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容量状况的价值及相关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晓梅 傅强 米卫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3-556,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状态下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PV)及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对容量状态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6例,全麻后连续监测SVV、PPV及PVI等指标,人工气腹后进行... 目的探讨人工气腹状态下每搏量变异(SVV)、脉搏压变异(PPV)及脉搏灌注指数变异(PVI)对容量状态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6例,全麻后连续监测SVV、PPV及PVI等指标,人工气腹后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输液前后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输液后每搏量变异指数增高是否≥15%将患者分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组(n=16)和无反应组(n=10),绘制SVV、PPV和P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人工气腹下SVV、PPV和PVI对容量状况的评估价值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SVV、PPV和PVI均可有效判断容量状态,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8、0.963和0.928,且三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其中SVV和PPV的相关系数r=0.921(P<0.01),SVV和PVI相关系数r=0.686(P<0.01),PPV和PVI相关系数r=0.577(P<0.01)。结论 SVV、PPV和PVI均能准确评估人工气腹下全麻机械通气患者的容量状况,且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人工 容量负荷试验 每搏量变异 脉搏压变异 脉搏灌注指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耦室压力变化对脉动燃烧器尾管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翟明 董芃 +1 位作者 彭三珑 夏新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99-2704,共6页
去耦室是脉动燃烧器的重要部件,除降低燃烧噪声外,其另一作用是保证尾管出口声学边界条件,维持整个燃烧器的运行性能。在一台无阀自激脉动燃烧器尾部建立了去耦室压力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引风机前的阀门开度来改变去耦室内部压力即尾管出... 去耦室是脉动燃烧器的重要部件,除降低燃烧噪声外,其另一作用是保证尾管出口声学边界条件,维持整个燃烧器的运行性能。在一台无阀自激脉动燃烧器尾部建立了去耦室压力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引风机前的阀门开度来改变去耦室内部压力即尾管出口压力大小(调节范围-10~10kPa),实验研究了去耦室压力变化对脉动燃烧器尾管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去耦室压力高于或低于大气压力时,尾管中的传热系数均能提高,而去耦室压力为负值时,尾管传热系数相对较高;燃烧室压力幅值的大小和速度比的大小均能反映传热系数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脉动燃烧器 去耦室 压力变化 尾管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阶色散对光纤中高斯型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桑志文 罗开基 +1 位作者 柔明煌 王永祥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6-950,共5页
从含修正项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采用变分法,导出了在三阶色散情况下光学高斯型脉冲参数 随传输距离的演化方程组;在此基础上,求出了振幅与脉宽、频率与啁啾、脉宽与啁啾之间的三个重要约束关 系;并进一步得出了脉宽随传输距离演化... 从含修正项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出发,采用变分法,导出了在三阶色散情况下光学高斯型脉冲参数 随传输距离的演化方程组;在此基础上,求出了振幅与脉宽、频率与啁啾、脉宽与啁啾之间的三个重要约束关 系;并进一步得出了脉宽随传输距离演化的解析解;讨论了三阶色散对光纤中高斯型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与导波光学 三阶色散 变分法 高斯型脉冲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脉压变异评价老年胃癌根治术中液体治疗的效果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利彪 乌新林 +4 位作者 刘良田 于建设 丁翠霞 韩志强 钟海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2-674,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脉压变异(PPV)评价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液体补充的效果。方法 40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后A组行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并计算出一个呼吸周期内的... 目的探讨动脉脉压变异(PPV)评价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液体补充的效果。方法 40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麻醉后A组行右侧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并计算出一个呼吸周期内的PPV值。静脉快速输注复方氯化钠和琥珀酰明胶(晶体:胶体=2:1),维持PPV值在5%~10%。B组输液量和速度以麻醉医师经验进行,液体种类和比例同A组。观察记录入手术室时(T_1,基础值)、肿瘤切除完毕时(T_2)、术毕(T_3)时的BP、HR。T_1和T_3时抽动脉血监测血气,检测乳酸(Lac)和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记录两组患者尿量、输入液体量和升压药物(麻黄碱和多巴胺)的用量。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T_2、T_3时两组HR明显慢于,SBP、DBP明显低于T_1时,且A组HR明显慢于,SBP、DBP明显高于B组(P<0.05)。T_3时B组血Lac和Bun均高于T_1时,B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输入液体量、尿量明显多于B组,麻黄碱和多巴胺用量少于B组(P<0.05)。结论应用PPV指导老年人胃癌根治术中液体补充可以保证患者循环功能稳定、提高机体微循环灌注和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脉压变异 胃癌 容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次仅有连续电流的负极性人工引发雷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绍东 张义军 +4 位作者 杨少杰 董万胜 黄智慧 吕伟涛 郑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9,共7页
对2006年8月28日在广州从化人工引发的两次雷电(F184626和F185503)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两次触发闪电都是经典负极性慢型放电过程,整个放电过程仅有连续电流没有回击,但连续电流过程中包含有多个M分量。两次过程触发时地面电场分别为-6.... 对2006年8月28日在广州从化人工引发的两次雷电(F184626和F185503)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这两次触发闪电都是经典负极性慢型放电过程,整个放电过程仅有连续电流没有回击,但连续电流过程中包含有多个M分量。两次过程触发时地面电场分别为-6.1kV/m和-8.2kV/m,触发高度分别约336m和244m。资料分析表明,两次人工引发雷电形成稳定上行正先导之前,出现多次明显的双极性脉冲,脉冲间隔平均值分别为18.12ms和16.64ms;在上行正先导产生初始阶段出现明显的阶梯特性,梯级先导脉冲的平均间隔分别为20μs和24μs,总持续时间都约为250μs,脉冲的宽度约1μs。8月28日的两次触发闪电与以往北方正极性的慢型放电过程相比有连续电流持续时间较长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引发雷电 先导 脉冲:电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大斜视聚束SAR变PRI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沛 徐伟 +1 位作者 李宁 禹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470-2477,共8页
星载SAR大斜视聚束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宽覆盖成像和目标多方位信息获取,但斜视情况下大距离徙动会造成回波数据获取效率下降、波位选择困难等问题。变PRI技术可以跟踪聚束成像过程中目标斜距变化,提高数据获取效率、降低波位选择难度。该... 星载SAR大斜视聚束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宽覆盖成像和目标多方位信息获取,但斜视情况下大距离徙动会造成回波数据获取效率下降、波位选择困难等问题。变PRI技术可以跟踪聚束成像过程中目标斜距变化,提高数据获取效率、降低波位选择难度。该文对星载大斜视聚束SAR的变PRI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PRI变化序列迭代设计方法和波位选择策略,研究了样条插值和NUFFT两种非周期非均匀采样重建方法,并首次通过机载飞行试验对所提出的变PRI的SAR系统工作体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变PRI技术 大斜视聚束 星载 机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相互作用对光纤中类明孤子传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开基 刘庆仪 桑明煌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49,共2页
本文采用变分法 ,导出了双全同耦合光纤中类明孤子参数的演化方程组 ,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类明孤子在耦合光纤中的传输特性 。
关键词 耦合相互作用 光纤 类明孤子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宝枫种子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株间变异及单株选择 被引量:14
19
作者 乔谦 丰震 +5 位作者 任红剑 安凯 杜晓茜 许超 张林 孙忠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2,共7页
元宝枫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推广的木本油料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为了探究元宝枫种子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株间变异并筛选油用元宝枫单株进行良种繁育。本试验创新性使用脉冲核磁共振仪(pulse NMR)、气相色谱仪(GC)对山东省泰安市5个自然... 元宝枫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推广的木本油料之一,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为了探究元宝枫种子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株间变异并筛选油用元宝枫单株进行良种繁育。本试验创新性使用脉冲核磁共振仪(pulse NMR)、气相色谱仪(GC)对山东省泰安市5个自然居群的51株元宝枫单株种子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芥酸外其余指标在居群间达到极显著水平,各性状在群体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84.41%的变异来源于群体内;株间含油率差异极显著,供试种子平均含油率为32.32%,最高为43.12%,最低仅为18.19%,变异系数为16.28%;主要脂肪酸含量差异极显著,脂肪酸含量高低依次为亚油酸(36.39%)、油酸(26.02%)、芥酸(13.09%)、花生一烯酸(7.97%)、神经酸(6.04%)、棕榈酸(5.16%);其中神经酸含量最高为6.88%,最低为4.3%,变异系数为10.30%。性状指标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在所选形态指标中不能进行间接选择;含油率与各脂肪酸组分和脂肪酸组分间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其相关性对优质籽油种质资源的筛选具有指导意义。在株间变异分析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高含油率优良单株26号、32号,高神经酸单株16号、40号。元宝枫种子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株间变异丰富,具有筛选高油、高特异组分的物质基础,测试结果表明通过优树选育可明显提高元宝枫种子出油率与籽油品质,有利于提高元宝枫经济林效益,推动元宝枫油用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宝枫 籽油 变异 脉冲核磁共振仪 气相色谱仪 高含油率 高神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侧卧位手术患者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芳 米卫东 +2 位作者 潘伟 张永强 公茂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左侧卧位时,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8月择期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例,静吸复合麻醉,左侧卧位,观察机械通气加用PEEP时各指标的变化。分别记录使用PEEP... 目的探讨全麻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左侧卧位时,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对功能性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8月择期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0例,静吸复合麻醉,左侧卧位,观察机械通气加用PEEP时各指标的变化。分别记录使用PEEP前(P0)以及PEEP水平为4cmH2O(P4)、6cmH2O(P6)、8cmH2O(P8)、10cmH2O(P10)、12cmH2O(P12)、14cmH2O(P14)时动态性血流动力学参数每搏量变异(SVV)、动脉脉压变异(PPV)以及循环参数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结果随PEEP水平的升高,SVV、PPV逐渐增加,且与PEEP呈正相关(r=0.507,r=0.359,P<0.01),CI逐渐降低,且与PEEP呈负相关(r=-0.108,P<0.05),而MAP、H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临床应用SVV和PPV等指标监测容量状况时,应考虑PEEP对其数值的影响,以免造成对机体循环容量状态的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呼吸 每搏量变异 动脉脉压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