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测量膈肌运动参数联合BODE指数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1
作者 刘芳欣 任永凤 +3 位作者 李健 王珊珊 曹利芳 陈昭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测量膈肌运动参数联合BODE指数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80例COPD患者并分为稳定组(n=45)与急性加重组(n=35),以超声测量平静呼吸(QB)下膈肌移动度(DE QB)及用力呼吸(DB)下DE DB。比较组... 目的观察超声测量膈肌运动参数联合BODE指数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80例COPD患者并分为稳定组(n=45)与急性加重组(n=35),以超声测量平静呼吸(QB)下膈肌移动度(DE QB)及用力呼吸(DB)下DE DB。比较组间一般资料、超声所测膈肌运动参数及BODE指数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用于预测COPD病情急性加重的独立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单一膈肌运动超声参数、BODE指数及其联合预测COPD急性加重的效能。结果相比稳定组,急性加重组BMI及BODE指数评分均较高(P均<0.05),DE QB较大而DE DB较小(P均<0.05)。DE DB及BODE指数为COPD急性加重的独立预测因素;DE DB增大提示COPD急性加重风险降低[OR(95%CI)=0.673(0.493,0.918),P<0.05],而BODE指数增大提示风险增加[OR(95%CI)=3.678(1.061,12.746),P<0.05];二者单一预测的AUC分别为0.788、0.799,其联合预测的AUC为0.979,显著高于单一预测(P均<0.05)。结论超声测量膈肌运动参数可用于评估COPD患者膈肌功能;DE DB联合BODE指数预测COPD急性加重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膈肌 超声检查 呼吸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肺量计构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过度充气预测模型
2
作者 王诗绮 陈幼花 +1 位作者 徐小俊 孙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543,559,共10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症状、运动能力与肺过度充气的关系,建立基于肺量计测定参数预测COPD患者发生过度充气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招募COPD患者和肺功能正常的对照组进行6 min步...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症状、运动能力与肺过度充气的关系,建立基于肺量计测定参数预测COPD患者发生过度充气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招募COPD患者和肺功能正常的对照组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再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倡议》指南将COPD组分为过度充气组(39例)和非过度充气组(62例)。分析3组临床资料、6MWT和肺功能等资料。使用Boruta法联合LASSO回归筛选变量,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过度充气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COPD患者发生过度充气的列线图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果。结果:与非过度充气组相比,COPD伴过度充气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更短,6MWD占预计值百分比(6MWD%pred)更小,平均值为(86.74±12.54)%,并伴随更明显的步行脉氧下降和更重的运动后腿部疲劳症状;且过度充气组中改良医学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ore,mMRC)≥2和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10的患者比例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β=-2.636,OR=0.072,95%CI:0.022~0.232)、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of predicted,MMEF%pred)(β=-0.147,OR=0.863,95%CI:0.790~0.944)是COPD患者发生过度充气的独立预测因素。过度充气组VC和MMEF%pred的平均值分别为(2.51±0.60)L和(23.05±6.48)%。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COPD患者发生过度充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ie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97(95%CI:0.836~0.957,P<0.01),校准曲线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23。结论:基于肺量计参数VC与MMEF%pred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预测COPD患者发生过度充气;当COPD患者肺量计检测结果显示存在通气功能障碍,其参数VC和MMEF%pred下降预示其合并过度充气的风险增大。这类患者往往运动耐力下降,症状多,提示需要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过度充气 6 min步行试验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医疗管理在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呼吸康复中的效果: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袁泉 陆海英 +4 位作者 王怡 刘韵霄 余家琴 田丰兆 李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1-716,共6页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巨大,呼吸康复训练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远程医疗管理下实施呼吸康复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QOL)评...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量巨大,呼吸康复训练作为COPD患者稳定期管理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负担,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远程医疗管理下实施呼吸康复可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QOL)评分,但是国内,尤其是西部尚缺乏相关实践。目的评估通过远程医疗管理进行呼吸康复训练与传统治疗相结合对老年中重度COPD患者通气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及5个联合社区的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长期规律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及口服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究,分别在基线时及干预1、3、6个月后记录患者的肺功能、博格评分(Borg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QOL评分。结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72例)和试验组(7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基线时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及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和组间对FEV_(1)%pred、FEV_(1)/FVC、6MWT水平、QOL评分中呼吸困难、情绪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1、3、6个月后,试验组FEV_(1)%pred、FEV_(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6个月后,试验组FEV_(1)%pred、FEV_(1)/FVC、Borg评分、6MWT、QOL评分优于干预后1个月时(P<0.05)。结论采用远程医疗管理对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呼吸康复,干预3、6个月后能有效改善该类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康复 呼吸锻炼 呼吸功能试验 远程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T定量参数改变及其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晓娜 高婷 +4 位作者 周嘉鑫 孙潇 张怀瑢 王一帆 朱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观察未经治疗COPD患者CT定量参数变化及其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未经治疗COPD患者资料;根据气流受限程度分为A组(GOLD 1级,轻度受限,36例)、B组(GOLD 2级,中度受限,37例)及C组(GOLD 3、4级,明显受限,26例);分析首... 目的观察未经治疗COPD患者CT定量参数变化及其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未经治疗COPD患者资料;根据气流受限程度分为A组(GOLD 1级,轻度受限,36例)、B组(GOLD 2级,中度受限,37例)及C组(GOLD 3、4级,明显受限,26例);分析首检及随访胸部CT定量参数、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及其相关性。CT定量参数包括全肺容积、低衰减区百分比(LAA%)、肺血管总计数与肺表面积比值(N_(total)/LSA)、截面积_(<5 mm^(2))的肺血管计数与肺表面积比值(N_(<5 mm^(2))/LSA)、理论气道内周长为10 mm的管壁面积平方根(Pi10)、全肺气道壁体积、壁厚及壁面积百分比(WA%)等,而肺功能指标包括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二者比值(FEV_(1)/FVC)和FEV_(1)率(FEV_(1)%)。结果相比首检各项指标,随访时各组FVC、FEV_(1)、FEV_(1)/FVC,以及N_(total)/LSA、N_(<5 mm^(2))/LSA均降低(P均<0.05),而LAA%、Pi10及全肺气道壁体积均升高(P均<0.05)。相比A组,B、C组LAA%降低而Pi10升高,且幅度随气流受限程度加重而增加(P均<0.05)。LAA%、Pi10及全肺气道壁体积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均<0.05);N_(total)/LSA、N_(<5 mm^(2))/LSA与肺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定量CT参数LAA%、N_(total)/LSA、N_(<5 mm^(2))/LSA、Pi10及全肺气道壁体积均与肺功能相关,能较好反映COPD气道及血管纵向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呼吸功能试验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丛溪 陈亚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7,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心血管疾病都具有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特点,现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目前临床上对慢阻肺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遍认识不足,导致合并症的处理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易被忽略。肺功能检查在二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和心血管疾病都具有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的特点,现在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目前临床上对慢阻肺合并心血管疾病普遍认识不足,导致合并症的处理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易被忽略。肺功能检查在二者合并或鉴别诊断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为病情进展和预后情况等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旨在帮助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慢阻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同时利用肺功能检查识别和恰当处理慢阻肺,提高疾病的综合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功能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血管疾病 共病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人群胸部CT特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锦海 李允 高怡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679-3684,共6页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PRISm)是一种常见的肺功能障碍,其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阶段,近年来颇受学术界的关注。尽管目前已有研究者对PRISm群体病因、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但是有关胸部CT影像学的检查尚缺乏较为全...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PRISm)是一种常见的肺功能障碍,其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前期阶段,近年来颇受学术界的关注。尽管目前已有研究者对PRISm群体病因、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但是有关胸部CT影像学的检查尚缺乏较为全面的综述。为了更加深入且全面地了解这一人群,本文对PRISm人群胸部CT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评估方法包括视觉评估及定量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气道、肺实质及血管的特征变化。本文表明PRISm人群单纯根据胸部CT视觉评估得到的CT影像学特征的参考价值有限,胸部CT的定量评估及其联合肺功能检查指标有利于深入了解PRISm人群的肺部结构特征,并建议在未来开展更多的系统性研究,如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队列研究,以阐述PRISm人群的胸部影像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比值受损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胸部CT 肺功能检查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与气流阻塞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庆欣 杨晴晴 +2 位作者 石舒原 李沛 孙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3-699,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台湾健康体检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和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中国台湾美兆健康资源中心的体检资料,选取于1996—2016年间进行体检的40岁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分析,按照性别分别进行血尿酸水平与肺功能指标... 目的:探讨中国台湾健康体检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和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利用中国台湾美兆健康资源中心的体检资料,选取于1996—2016年间进行体检的40岁以上人群进行横断面分析,按照性别分别进行血尿酸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以及血尿酸水平对气流阻塞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35465人,平均年龄(45.70±7.30)岁,男性16411人,女性19054人,其中,男性的血尿酸水平高于女性,存在气流阻塞的人群血尿酸水平高于无气流阻塞的人群。女性血尿酸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 vital capacity,FVC)]之间呈负相关(P<0.05),男性血尿酸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之间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调整年龄、教育程度、吸烟、饮酒、工作强度、体重指数、是否咳嗽、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指标,以及白细胞、白蛋白等生化指标后,随着血尿酸浓度的升高,女性更易存在气流阻塞(OR=1.12,95%CI:1.02~1.22,P<0.05)。按照是否患高尿酸血症进行分组,结果显示与血尿酸正常组相比,女性中高尿酸血症组更易存在气流阻塞(OR=1.36,95%CI:1.06~1.75,P<0.05),而男性中血尿酸浓度与气流阻塞患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OR=1.04,95%CI:0.96~1.13,P>0.05),是否患高尿酸血症与气流阻塞的存在无显著相关性(OR=1.12,95%CI:0.89~1.39,P>0.05)。结论:女性健康体检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之间存在负相关,高尿酸血症与气流阻塞的存在有相关性,在男性中则不明显。未来仍需要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高血尿酸水平是否与气流阻塞的发生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呼吸功能试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及MR波谱技术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8
作者 贺俊景 周丽格 +3 位作者 孙杰梅 沈智威 张刚 邢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1-1486,共6页
目的观察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价值及其与MR波谱(MRS)及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39例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及34名健康人(对照组),行头颅平扫MR、3D-APT及丘脑MRS并检... 目的观察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价值及其与MR波谱(MRS)及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39例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及34名健康人(对照组),行头颅平扫MR、3D-APT及丘脑MRS并检测肺功能;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结果、多脑区APT值及丘脑MRS代谢物测值,分析APT值与丘脑MRS代谢物及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肺功能测值均低于对照组,而脑脊液体积(CSFV)及全脑体积(TIV)均较对照组增大(P均<0.05)。相比对照组,COPD组双侧丘脑、右颞叶及右枕叶APT值均升高,双侧丘脑N-乙酰天冬氨酸(NAA)峰值及右丘脑NAA/肌酸数值均降低(P均<0.05)。COPD组内双侧丘脑APT值呈正相关(r=0.641),左丘脑APT与NAA值(r=-0.435)及予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r=-0.432)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COPD患者中枢神经系统APT升高而NAA降低,且左丘脑APT与NAA及FEV_(1)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 呼吸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V曲线下降支夹角在COPD患者诊治中的综合评估价值
9
作者 李萍 王诗绮 +4 位作者 倪艾珺 陈幼花 丁文秋 宋玮 孙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9-1376,共8页
目的:研究流量-容积(flow-volume,F-V)曲线下降支夹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临床表型及病情严重度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肺... 目的:研究流量-容积(flow-volume,F-V)曲线下降支夹角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临床表型及病情严重度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共101例,其中,存在F-V曲线下降支夹角的稳定期COPD患者(夹角组)33例,与夹角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as a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EV1%pred)匹配的无下降支夹角的稳定期COPD患者(无夹角组)38例,既往无心肺疾病,且肺功能检测正常的受试者(对照组)30例。收集并比较各组患者基本资料、临床症状评分[COPD自我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oea scale,mMRC)]、肺功能参数和运动后指脉氧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V曲线下降支夹角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F-V曲线下降支夹角对COPD随访1年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夹角组肺功能受损程度严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分别为0.91±0.24、2.11±0.63;夹角组CAT评分、mMRC评分、ΔSpO_(2)高于无夹角组及对照组,步行运动后SpO_(2)L低于无夹角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角组CAT评分≥12分、m MRC评分≥2分、ΔSpO_(2)≥13%是F-V曲线下降支更易出现夹角的主要相关因素;F-V曲线下降支夹角预测重度稳定期COPD急性加重的曲线下面积为0.777,当角度<129.1°时其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均为最佳,分别为72.73%、67.35%。结论:F-V曲线呈现下降支夹角的COPD患者其肺功能常严重受损,且更易发生活动后低氧血症和急性加重。因此,COPD肺功能报告中应关注F-V曲线下降支是否存在夹角,以便尽早识别COPD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 夹角 肺功能检查 氧饱和度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患者6MWT下指脉氧特点及运动耐力相关因素分析
10
作者 陈幼花 李瑞久 +4 位作者 倪艾珺 王诗绮 李莉 宋玮 孙培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2-1091,共10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在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下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和运动耐力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COPD患者提供简便有...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在6 min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MWT)下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和运动耐力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COPD患者提供简便有效的客观评估方法。方法:纳入COPD稳定期患者58例和对照组患者21例,收集一般资料、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oea scale,mMRC)评分、COPD自我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肺功能参数(如FEV1%Pred、FVC%Pred、D_(L)CO%Pred、DLCO/VA%Pred)和6MWT相关参数,分析SpO_(2)和运动耐力指标的组间差异及其与COPD常用评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OPD患者在6MWT出现运动SpO_(2)下降,表现为运动性低氧(exercise-induced de-saturation,EID),最低SpO_(2)(SpO_(2min))和平均SpO_(2)(SpO_(2mean))下降,运动SpO_(2)低于88%、90%、92%的时间百分比(T88、T90、T92)和低氧面积(desaturation area,DA)增加;6 min步行距离占预计值百分比(6MWD%Pred)和低氧距离比(desaturation distance ratio,DDR)在组间有差异;SpO_(2mean)、DA、DDR、6MWD%Pred均分别与mMRC评分、FEV1%Pred、FVC%Pred、静息SpO_(2)(SpO_(2)rest)相关,DDR还与D_(L)CO%Pred、DLCO/VA%Pred相关,但是,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只有mMRC评分、D_(L)CO%Pred和SpO_(2)rest与DDR独立相关。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6MWT同步持续脉搏指脉氧检测,其检测参数SpO_(2mean)、DA、DDR和6MWD%Pred能有效反映COPD患者肺功能和症状,提示该评估方法有效,有助于COPD患者的评估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 min步行试验 运动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 运动耐力 肺功能检查 合并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肖汉 聂秀红 +1 位作者 任魁 韩砚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评价中的作用及与静态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6例稳定期COPD患者、30例正常对照进行踏车下的负荷递增的运动心肺功能和静态肺功能检查。结果COPD组最大耗氧量(VO2max)、... 目的探讨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评价中的作用及与静态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6例稳定期COPD患者、30例正常对照进行踏车下的负荷递增的运动心肺功能和静态肺功能检查。结果COPD组最大耗氧量(VO2max)、无氧阈(AT)、最大通气量(VEmax)、通气储备(BR)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最大做功(Wmax)、氧脉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组VO2max、AT、VEmax、BR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及呼气峰值流量(PEF)呈正相关(P<0.05),与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无相关(P>0.05)。结论运动心肺功能参数与静态肺功能参数呈相关关系,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可用于COPD患者早期的临床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运动心肺功能试验(CPET) 肺功能检查(pft)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预后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张景熙 胡建军 +3 位作者 徐健 赵立军 白冲 李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9-845,共7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与COPD患者疾病预后因素的相关性,以探讨CAT评分在判断预后方面的可能价值。方法选取从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1例初诊及既往无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与COPD患者疾病预后因素的相关性,以探讨CAT评分在判断预后方面的可能价值。方法选取从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81例初诊及既往无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或长效胆碱能药物(LAMA)病史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1年版COPD全球倡议指南(GOLD)分为A(低危、症状轻)、B(低危、症状重)、C(高危、症状轻)、D(高危、症状重)组,给予ICS/LABA或ICS/LABA+LAMA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相关资料,包括CAT评分、年龄、吸烟量、肺功能指标、体质指数(BMI)、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D)、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及诊断前12个月COPD急性加重(AECOPD)次数,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81例COPD患者平均年龄(66.27±8.52)岁,男性占88.89%,吸烟者占85.19%;治疗前A、B、C、D组比例分别为8.64%、30.86%、4.94%及55.56%;CAT评分≥10分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呼气容积(FVC)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呼气峰流速(PEF)及其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6MWD均较CAT评分<10分组降低(P<0.05),CAT评分为10~20分组、20~30分组及≥30分组上述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T评分≥20分组mMRC分级及AECOPD次数较CAT评分<10分组升高(P<0.05),不同分组间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T评分与mMRC分级(治疗前r2=0.417,P<0.001;治疗后r2=0.19,P<0.001)、6MWD(治疗前r2=0.320,P<0.001;治疗后r2=0.19,P<0.001)及治疗前FEV1(r2=0.177,P=0.0015)、FEV1%Pred(r2=0.125,P=0.002)、PEF(r2=0.164,P=0.0024)、PEF%Pred(r2=0.129,P=0.0076)、FVC(r2=0.098,P=0.021)、FVC%Pred(r2=0.094,P=0.024)、FEV1/FVC(r2=0.101,P=0.0057)、AECOPD次数(r2=0.059,P=0.028)有关,与吸烟量(r2=0.041,P=0.083)、BMI(r2=0.00,P=0.89)及治疗后FEV1(r2=0.01,P=0.22)、FEV1%Pred(r2=0.003,P=0.09)无关。结论 COPD好发于男性吸烟者,其中D组比例最高。CAT评分与治疗前后mMRC分级及运动耐力指标相关性均较好,具有判断COPD患者预后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 预后 呼吸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控制测试与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郭建华 满立新 +2 位作者 张莹莹 白晓玲 甘晓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385,共2页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与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42例)进行ACT评分、记录肺功能指标的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流速(P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流速(PE... 目的探讨哮喘控制测试(ACT)与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42例)进行ACT评分、记录肺功能指标的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流速(P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流速(P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流速(PEF75)。结果急性发作期ACT测试评分<10分、10~19分、>20分者分别为37.31%、62.69%和0,缓解期分别为0、9.52%、90.48%。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各指标均异常,PEF25、PEF50、PEF75与PEF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肺功能各指标重度异常全部缓解,但PEF25、PEF50、PEF75与PEF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T评分与肺功能PEF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EF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T测试简便易行,可作为门诊筛查哮喘是否控制的检测手段,肺功能检测中的小气道指标是评估哮喘控制程度、指导正确用药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功能 哮喘控制测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住院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26
14
作者 张荣葆 谭星宇 +8 位作者 陈清 魏敬安 改军 王妍 杨子逸 李晶 祝丽宇 黄仲贤 何权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167,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重要的合并症,会显著影响慢阻肺患者的预后。慢阻肺也会影响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本研究旨在调查胸外科住院肺癌合并慢阻肺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2015年1月-2...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重要的合并症,会显著影响慢阻肺患者的预后。慢阻肺也会影响肺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本研究旨在调查胸外科住院肺癌合并慢阻肺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查阅病历获取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状况、有害职业史、症状、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术后病理、出院诊断、全套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当基础肺功能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占预计值<70%时即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 703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全套肺功能测定,其中67例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62例(92.5%)符合慢阻肺诊断。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有677例,其中41例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38例(92.7%)符合慢阻肺诊断。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中合并慢阻肺者年龄≥65岁、男性、有吸烟史和非腺癌的比例高于未合并慢阻肺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65岁者更易合并慢阻肺(OR:2.807-2.374,95%CI:1.101-7.157)(P<0.05)。住院前仅有3例(4.3‰)诊断慢阻肺并按慢阻肺规范治疗。出院时仅有5例(7.1‰)诊断慢阻肺。结论在胸外科住院肺癌患者中行常规肺功能及支气管舒张试验可提高肺癌合并慢阻肺的诊断;当前肺癌合并慢阻肺诊断和治疗严重不足,需要引起胸外科医生重视,与呼吸内科医生携手共同防治慢阻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筛查 肺肿瘤 肺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73
15
作者 孙世民 张珠 王云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790-2793,共4页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9月呼吸内科确诊的COPD患者450例,依据其临床阶段分为急性加重期(207例)和稳定期(243例),并以本院体检科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9月呼吸内科确诊的COPD患者450例,依据其临床阶段分为急性加重期(207例)和稳定期(243例),并以本院体检科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炎性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肺功能分级与炎性因子的关系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稳定期COPD患者白介素(IL)-2降低,干扰素γ(IFN-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升高,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CTGF升高,IL-2降低(P<0.05);与稳定期比较,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IL-1β、IL-8、TNF-α、IFN-γ和CTGF升高,IL-2降低(P<0.05)。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较对照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占预计的百分比值降低(P<0.05);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COPD患者FEV1、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降低(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β、IL-2、IL-8、TNF-α、IFN-γ和CTGF与肺功能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 IL-1β、IL-8、TNF-α、IFN-γ和CTGF升高是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COPD和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白介素类 干扰素类 呼吸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低剂量双相扫描测定肺体积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利华 王云华 +3 位作者 孙建林 蒋中标 丁伟 李俊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测量指标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肺功能检查确诊的36例COPD患者(COPD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64层CT行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全肺低剂量(50mAs)及常... 目的探讨64层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测量指标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肺功能检查确诊的36例COPD患者(COPD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64层CT行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全肺低剂量(50mAs)及常规剂量(100mAs)吸气末扫描,得出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换算出有效剂量(ED)。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不同扫描剂量及不同呼吸状态下的CT-DIvol、DLP、ED;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CT图像质量。按扫描层数将全肺分为上、中、下3个肺区,应用Pulmo软件测量和计算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各体积指标:深吸气末体积(Vin)、深呼气末体积(Vex)、体积差(Vin-Vex)、体积比(Vex/Vin)、体积变化百分比(Vin-Vex)/Vin×100%。于CT检查前后3天完成PFT检查,对比研究指标为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的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结果所有图像均成功用于自动分割技术与数据处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组除各肺区的Vin及上肺区Vin-Vex外,其余各体积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x、Vex/Vin、(Vin-Vex)/Vin×100%均与FEV1%、FEV1/FVC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64层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指标可较好评价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功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阻塞可逆性的比较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志强 王金平 王长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44-64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能并无差异 (P >0 .0 5 ) ;吸药后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 (P <0 .0 1) ,且COPD患者的PEF %Pred、FEV1%Pred等指标的改变率显著小于哮喘组 (P <0 .0 1) ;COPD患者中有 16.7%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哮喘患者中91.5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论 COPD患者气道阻塞具有一定可逆性 ,但可逆程度明显低于哮喘患者 ;部分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 支气管舒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超声评估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功能障碍患者肺水肿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浩天 任珊 +3 位作者 龙玲 燕亚茹 申丽旻 赵鹤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6-1171,共6页
目的观察心肺超声评估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功能障碍(SIMD)患者肺水肿(PE)的价值,分析肺超声评分(LUS)与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氧合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脓毒症休克合并SIMD患者,根据PiCC... 目的观察心肺超声评估脓毒症休克合并心肌功能障碍(SIMD)患者肺水肿(PE)的价值,分析肺超声评分(LUS)与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氧合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脓毒症休克合并SIMD患者,根据PiCCO结果及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将其分为高通透性PE组(EVLWI>10 ml/kg体质量且PVPI>3,n=9)、低通透性PE组(EVLWI>10 ml/kg体质量且PVPI≤3,n=15)及非PE组(EVLWI≤10ml/kg体质量,n=26);比较组间心肺超声及血气分析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面积(LAA)、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二尖瓣环室间隔/侧壁舒张早期运动速度(室间隔e'/侧壁e')、室间隔E/e'、侧壁E/e'、12分区和8分区LUS(LUS_(12)和LUS_(8))及氧合指数等,分析LUS、EVLWI及氧合指数的相关性。以PiCCO结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心肺超声参数评估脓毒症休克合并SIMD患者肺水肿及高通透性肺水肿的效能。结果3组间E、LAD及LAA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参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低通透性PE组LVEF、室间隔e'、侧壁e'均低于(P均<0.01),室间隔E/e'、侧壁E/e'、LUS_(12)、LUS_(8)均高于非PE组(P均<0.01);高通透性PE组LUS_(12)、LUS_(8)、EVLWI均高于低通透性PE组(P均<0.01),而其LVEF、室间隔e'、侧壁e'、室间隔E/e'、侧壁E/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VLWI与LUS_(12)、LUS_(8)及氧合指数均相关(r=0.845、0.751、-0.649,P均<0.001);氧合指数与LUS_(12)、LUS_(8)均呈负相关(r=-0.794、-0.796,P均<0.001)。LVEF、室间隔E/e'、侧壁E/e'、LUS_(12)、LUS_(8)评估脓毒症休克合并SIMD患者PE的AUC分别为0.805、0.864、0.831、0.934及0.868,评估高通透性PE的AUC分别为0.463、0.593、0.585、0.863及0.789。结论心肺超声可用于评价脓毒症休克合并SIMD患者PE;LUS与EVLWI及氧合指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肺水肿 超声检查 心脏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监测地区≥40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苏健 陶然 +4 位作者 刘剑南 罗鹏飞 吕淑荣 陆甘 周金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7,22,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监测地区≥40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5年7—12月在江苏省6个监测点抽取3600名≥4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复杂抽样加权方法估计人群COPD知识知晓水平及其9... 目的了解江苏省监测地区≥40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5年7—12月在江苏省6个监测点抽取3600名≥4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复杂抽样加权方法估计人群COPD知识知晓水平及其95%CI,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江苏省监测地区≥40岁居民COPD疾病名称知晓率为10.8%(95%CI:6.3%~15.3%),肺功能检查知晓率为4.7%(95%CI:2.6%~6.7%),COPD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4%(95%CI:3.9%~1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从事职业和个人疾病史与上述3个知晓率均相关(P<0.05)。COPD疾病名称知晓途径比例居前3位的是电视(37.4%)、医院/医生(34.8%)和亲戚朋友(26.9%)。在COPD症状中,气短/呼吸困难的知晓率最高(70.4%);在COPD危险因素中,吸烟、二手烟、室内装修化学材料、职业粉尘和有害气体的知晓率较高(均>83.0%)。结论江苏省≥40岁居民COPD知识知晓率偏低,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面提高居民COPD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检查 知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通气障碍的CT肺功能成像参数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伟宏 牟文斌 +10 位作者 齐冰 张云庆 王沄 马毅 王富英 王京岚 蔡柏蔷 林耀广 严洪珍 金征宇 刘玉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6-909,共4页
目的 建立诊断肺气肿及阻塞性通气障碍的CT肺功能参数阈值。方法 对照组20 例,阻塞性通气障碍组37例(包括肺气肿23例、哮喘6例、不明原因8例)。肺功能检查和定量CT检查均在1周内完成。利用CT肺功能定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数据并得出相... 目的 建立诊断肺气肿及阻塞性通气障碍的CT肺功能参数阈值。方法 对照组20 例,阻塞性通气障碍组37例(包括肺气肿23例、哮喘6例、不明原因8例)。肺功能检查和定量CT检查均在1周内完成。利用CT肺功能定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数据并得出相应的肺功能参数值,包括肺平均CT密度值、像素指数(PI-700^-800,PI-800^-900, PI-910,PI-950),比较各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 阻塞性通气障碍组最大吸气末CT值为(-834.68±29.54) Hu,最大呼气末CT值为(-770.48±55.07) Hu,与正常组均存在差异。吸气末及呼气末PI-910in、PI-910ex与PFT各参数(FEV1,FEV1/FVC,DLco%)的相关性分别较其他像素指数要好。PI-910in>15%考虑患有阻塞性通气障碍, PI-950in、PI-910ex的分布代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范围,PI-950ex代表肺气肿的分布范围。结论 建立CT肺功能成像参数阈值可为临床诊断相关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定量分析 肺功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