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内皮细胞在肉鸡腹水综合征中的作用及miRNA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蒋晨晰 程素芳 +4 位作者 吴国灶 陈娟 高晓娜 郭小权 刘平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22-1532,共11页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病因引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与遗传、饲养管理、营养失衡及环境等因素均有关。自该病首次出现以来,已给全球家禽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研究表明,系统性缺氧是肉鸡发生腹水的重要原因,长时间缺氧会导致肺动...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病因引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与遗传、饲养管理、营养失衡及环境等因素均有关。自该病首次出现以来,已给全球家禽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经济损失。研究表明,系统性缺氧是肉鸡发生腹水的重要原因,长时间缺氧会导致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受到损伤,引发其功能紊乱,产生大量血管活性因子刺激血管平滑肌异常收缩,进而加剧血管内皮的异常增殖、炎症反应和表型转化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变化将导致血管膜增厚、管腔逐渐变窄等复杂病理过程,进而促进了肺动脉重构,最终成为腹水形成的直接诱因。miRNA作为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在调节多种信号传导通路进而影响细胞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miRNA的作用尤为显著,参与调控肺动脉内皮细胞的生理过程。鉴于此,笔者探讨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阐明了肺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变化以及miRNA在这一复杂疾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腹水综合征 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 肺动脉高压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过程中内皮间质转化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杨其芬 赵惠亮 +1 位作者 郭永胜 渠景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51-3160,共10页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世界性疾病,内皮间质转化(EndMT)作为多种慢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发现也是IP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相关机制却尚未明确。目的观察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En...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世界性疾病,内皮间质转化(EndMT)作为多种慢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发现也是IP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相关机制却尚未明确。目的观察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EndMT的影响,以阐明IPF过程中EndMT的相关机制。方法2021年3—6月体外培养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取HPA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5 mg/L TGF-β_(1)刺激HPAEC 72 h作为模型组,造模后加500 nmol/L Notch信号阻断剂(DAPT)作为DAPT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otch1、Jagged1和启动子结合因子(CBF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Notch1,Jagged1和CBF1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Co-IP)检测Notch1活性胞内结构域蛋白(NICD1)与CBF1的结合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_(31))和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以及间质细胞标志物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3组Notch1、Jagged1和CB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Notch1、Jagged1和CBF1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低于模型组(P<0.05)。Co-IP实验结果显示,3组NICD1与CBF1的结合情况有差异,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NICD1与CBF1的结合受到抑制,模型组NICD1与CBF1发生结合。免疫荧光结果显示,3组CD_(31)、VE-Cadherin、FSP1和α-SM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内皮细胞标志物CD_(31)、VE-Cadherin表达高于模型组,间质细胞标志物FSP1、α-SM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参与了IPF过程中的EndMT进程,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抑制End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内皮细胞 内皮间质转化 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 人肺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改善SD大鼠的肺动脉高压
3
作者 刘羽 唐柏林 +2 位作者 鲁美丽 王洪新 杨育红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9-1017,共9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野百合碱(MCT)/野百合碱吡咯(MCTP)诱导SD大鼠/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肺动脉高压(PAH)模型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内实验中,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AH模型组、AS-Ⅳ低剂量(20 mg/kg)组、AS-Ⅳ...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Ⅳ)对野百合碱(MCT)/野百合碱吡咯(MCTP)诱导SD大鼠/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肺动脉高压(PAH)模型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体内实验中,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AH模型组、AS-Ⅳ低剂量(20 mg/kg)组、AS-Ⅳ中剂量(40 mg/kg)组、AS-Ⅳ高剂量(80 mg/kg)组、西地那非(Sil,100 mg/kg)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MCT(60 mg/kg)单次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PAH大鼠模型。体外实验中,将HPAEC随机分为对照组、PAH模型组、AS-Ⅳ低剂量(10μmol/L)组、AS-Ⅳ中剂量(20μmol/L)组、AS-Ⅳ高剂量(40μmol/L)组、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5μmol/L)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MCTP(60μg/mL)诱导24 h建立体外PAH细胞模型。体内实验中,药物干预4周后,采用血流动力学方法检测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RVSP)、平均肺动脉压(mPAP),采用称重法检测右心室肥厚指数,采用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观察肺组织中caspase 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体外实验中,采用JC-1染色测定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aspase 3蛋白表达。体内、体外实验中,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HPAEC中caspase 3、Bcl-2、Bax、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蛋白的表达。结果体内实验中,Sil组与AS-Ⅳ各剂量组RVSP、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均降低(均P<0.01);AS-Ⅳ各剂量组WA%、WT%均降低(均P<0.01),肺组织中caspase 3蛋白表达降低(均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降低(均P<0.01)。体外实验中,各剂量AS-Ⅳ和SB203580干预后,HPAEC线粒体膜电位均增高(均P<0.01),caspase3表达均降低(均P<0.01)。体内、体外实验中,各剂量AS-Ⅳ和SB203580均降低Bax、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均P<0.01)。结论AS-Ⅳ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改善SD大鼠P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凋亡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低氧性肺血管收缩的作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盖祥云 林鹏程 +1 位作者 何彦峰 才让南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772,共5页
高海拔低氧环境下,持续发生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能够诱导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生和发展。HPV是机体对低氧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射机制,是肺组织特有的生理现... 高海拔低氧环境下,持续发生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能够诱导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生和发展。HPV是机体对低氧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射机制,是肺组织特有的生理现象。但是在高原低氧环境下,HPV的持续发生会促进肺血管重构,导致右心室肥厚,从而加重肺泡缺氧的程度,造成缺氧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肺水肿、肺心病等重度高原病的发生。HPH早期出现HPV,慢性期形成难以逆转的低氧性肺血管重塑。因此,明确HPV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在HPH中的作用,能够为高原病的防治提供靶点和思路;HPV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能够为重度高原病的预防奠定基础。但是目前的研究,尚未能对HPV的发生机制和其在HPH中扮演的角色做一个清晰、全面的阐明。该文将对近年HPH中HPV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该领域内的研究者以及HPH的临床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 低氧 高原病 机制 内皮细胞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ROS及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欧阳金生 李玉苹 +4 位作者 蔡畅 陈彦凡 谢于鹏 陈成水 陈少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798-800,共3页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氧化应激下人肺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ROS及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香烟烟雾提取液(CSE)诱导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生成ROS,红景天苷干预hPAE,ELISA检测CES诱导、红景天苷干预的hPAE合成的NOS、ET-...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氧化应激下人肺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ROS及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香烟烟雾提取液(CSE)诱导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生成ROS,红景天苷干预hPAE,ELISA检测CES诱导、红景天苷干预的hPAE合成的NOS、ET-1、VGGF的变化,DCFH-DA、Rh123法分别检测线粒体ROS、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CSE组线粒体ROS的DCFH-DA的荧光强度高于生理水组,NOS、ET-1和VEGF的合成高于CSE+红景天苷组、生理盐水组;CSE组的线粒体的膜电位高于CSE+红景天苷组和生理盐水组;CSE+红景天苷组的线粒体ROS的DCFH-DA和DiBAC4的荧光强度低于CSE组,而与生理盐水组接近。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CSE诱导的人hPAE线粒体ROS的生成,恢复线粒体的膜电位,降低NOS、ET-1和VEGF的合成,从而保护氧化应激下hPAE细胞的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肺动脉内皮细胞 红景天苷 活性氧族(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生长及生化特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培勇 孙秉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2-213,共2页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刮取法培养了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通过原代培养、传代和冻存复苏等步骤,观察了PAEC的形态及生化特点,如Ⅷ因子相关抗原、细胞内钙、环磷酸腺苷等。结果表明:原代及传代培养的PAEC可很快贴壁生...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和刮取法培养了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通过原代培养、传代和冻存复苏等步骤,观察了PAEC的形态及生化特点,如Ⅷ因子相关抗原、细胞内钙、环磷酸腺苷等。结果表明:原代及传代培养的PAEC可很快贴壁生长,经2~5d可汇合成单层,细胞呈铺路石状排列,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并能分泌血管紧张素转移酶;在含2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内,PAEC可传30代以上;传代后的细胞生长速度加快,但加保持其形态和生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内皮细胞 生化特性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通过激活PPARγ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赫 王东亮 赵洪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GW9662(PPARγ拮抗剂)干预组,每组10只,以野百合碱(6... 目的:探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GW9662(PPARγ拮抗剂)干预组,每组10只,以野百合碱(60 mg/kg)一次性皮下注射复制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再灌胃给予罗格列酮(2.0 mg·kg-1·d-1)或罗格列酮+GW 9662(0.3 mg·kg-1·d-1)干预。4周后,取血浆测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水平,分离肺动脉二级分支,以微血管张力测定仪测定肺动脉血管功能变化情况。(2)体外培养人肺动脉内皮细胞株(HPAECs),探讨罗格列酮对HPAECs NO生成的影响。结果:罗格列酮可显著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但不能显著改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罗格列酮干预可降低血浆ET-1水平,升高NO水平;但罗格列酮的以上作用在同时给予PPARγ拮抗剂GW9662时显著被减弱。体外实验证实,罗格列酮可显著增加HPAECsf的NO生成,但该作用同样可被GW9662所阻断。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激活PPARγ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可能是其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肺动脉高压 人肺动脉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作用下肺动脉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与释放 被引量:2
8
作者 汪盛贤 于忠和 +4 位作者 陈志远 马布仁 陈玉琼 陈意生 雷士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0-32,共3页
应用斑点杂交、放免电测定等方法检测分析了内毒素不同浓度同时相和内毒素同浓度不同时相作用下体外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与释放。结果表明,内毒素具有促进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和释放的作用,且该作用有明显的... 应用斑点杂交、放免电测定等方法检测分析了内毒素不同浓度同时相和内毒素同浓度不同时相作用下体外培养的牛肺动脉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与释放。结果表明,内毒素具有促进内皮细胞ET-1基因表达和释放的作用,且该作用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两组ET-1基因表达的强弱与释放量的增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提示内毒素血症时血浆ET水平升高与ET合成增加和基础释放量增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基因表达 内皮细胞 内皮素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SDF-1信号轴在低氧诱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中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梅 揭伟 +1 位作者 吴秋良 敖启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65-2170,共6页
目的:分析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及间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即是否存在HIF-1α/SDF-1信号轴)及其在低氧诱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纯化SD大鼠外周血CD34/... 目的:分析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及间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表达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即是否存在HIF-1α/SDF-1信号轴)及其在低氧诱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磁珠分离纯化SD大鼠外周血CD34/CXCR4阳性祖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ting及ELISA法检测不同低氧时间HIF-1α和SDF-1在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表达,迁移和黏附实验检测常氧组、低氧组、HIF-1α抑制剂2-甲氧雌二醇(2ME2)组、SDF-1中和抗体组及同时加2ME2和SDF-1中和抗体组祖细胞的迁移指数和黏附率。结果:HIF-1α和SDF-1的表达与低氧时间有关,低氧12h时二者表达到峰值(均P<0.01),应用2ME2可使SDF-1表达下调(P<0.05),应用2ME2或SDF-1中和抗体后均下调祖细胞的迁移指数和黏附率(P<0.05)。结论:低氧可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HIF-1α及受其调控的下游因子SDF-1的表达,提示HIF-1α与SDF-1存在信号调节关系。HIF-1α/SDF-1信号轴在介导祖细胞迁移和黏附至肺动脉内皮细胞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低氧诱导因子-1Α 间质细胞衍生因子1 祖细胞 肺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肺动脉内皮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双向调节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蜀闽 陈莉 +1 位作者 刘健 王培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550-1552,共3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细胞机制和牛磺酸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雄性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用^3H—TdR掺人法比较缺氧时PASMCs与PAECs的增殖情况,同时测定在培养...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细胞机制和牛磺酸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雄性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用^3H—TdR掺人法比较缺氧时PASMCs与PAECs的增殖情况,同时测定在培养液中加入牛磺酸后其增殖的改变。结果2.5%O2和<1%O2条件下培养6~24h,PAECs的^3H—TdR掺入量均显著低于常氧对照组(降低15%~48%,P<0.05);而PASMCs于缺氧12h后^3H—TdR掺人量均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增加19%~34%,P<0.05)。牛磺酸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与浓度有关,高浓度(10~20mmol/L)的牛磺酸抑制缺氧的内皮及平滑肌细胞的^3H-TdR掺人,而低浓度的牛磺酸促进缺氧时PAECs的^3H—TdR掺人(P〈0.05),抑制缺氧时PASMCs的^3H—TdR掺人(P<0.05)。结论缺氧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而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适当的牛磺酸可以对抗缺氧对PAECs和PASMs的作用,减弱缺氧对PAECs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缺氧的促PASMCs增殖作用,使之接近常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缺氧 肺动脉内皮细胞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参与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鸿 王虹 +3 位作者 许能銮 陈愉生 苏建 解卫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PA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HPAECs,分为对照组、CSE组、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 目的:探讨自噬在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诱导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uman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PAECs)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培养HPAECs,分为对照组、CSE组、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和3-MA+CSE组,应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泡形成,Western bolt测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与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结果:MDC染色示CSE处理可以诱导细胞产生自噬泡,Western blot结果示自噬相关蛋白LC3及beclin-1表达升高,3-MA预处理后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Hoechst 33342染色和Annexin V/PI流式结果显示CSE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在3-MA+CSE组,细胞凋亡率较CSE组进一步升高;同时,CSE组细胞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MA+CSE组的caspase-3表达较CSE组进一步升高。结论:CSE能诱导HPAECs发生自噬和凋亡,抑制自噬能够进一步促进CSE对HPAECs的凋亡作用,这种作用可通过激活caspase-3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人肺动脉内皮细胞 香烟烟雾提取物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分裂在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蒋智渊 林葆菁 黄荣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763,共6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每年2.0~7.6/100万,患病率则为11~26/100万[1]。PH致残、致死率高,预后差,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难点之一[1]。目前治疗PH的药物包括...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为每年2.0~7.6/100万,患病率则为11~26/100万[1]。PH致残、致死率高,预后差,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难点之一[1]。目前治疗PH的药物包括L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和前列环素激动剂。上述药物主要针对肺血管收缩,而对于PH发病中最重要的环节--肺血管重构的作用有限[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线粒体分裂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肺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培勇 刘健 +2 位作者 于中和 罗德成 孙秉庸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12-514,共3页
肺血管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为此,动态观察了缺氧对培养的新生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培养的PAEC在2.5%O2... 肺血管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为此,动态观察了缺氧对培养的新生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培养的PAEC在2.5%O2缺氧1.5h末,培养液ACE活性明显增高(与常氧组及0%O2组相比P<0.001);随缺氧时间延长,3h~12h,ACE活性与1.5h相比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常氧组(P<0.05);24和48h,ACE活性又大幅度升高(与常氧组及0%O2相比P<0.001)。0%O2缺氧条件下,ACE活性仅在6h和12h高于常氧组,而在24h低于常氧组(P<0.05),其它时点与常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0%O2条件下培养24h后,PAEC细胞内的cGMP含量明显降低(与常氧组相比P<0.05)。上述结果表明缺氧可引起PAEC的ACE活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内皮细胞 肺血管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7/Smads通路参与EndoMT在大鼠HHPH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晶晶 武垣伶 +5 位作者 黄丹娜 高慧 楼国强 周卓琳 Lingfang SHI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6-322,共7页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Smads通路参与的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MT)在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HHPH)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RPAECs)分为常氧对照(Co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HH)组、BMP受体激动剂rhBMP-7组、...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Smads通路参与的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MT)在大鼠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HHPH)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RPAECs)分为常氧对照(Con)组、低氧高二氧化碳(HH)组、BMP受体激动剂rhBMP-7组、BMP受体抑制剂DMH-1组和溶剂DMSO组。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后,Con组置于常氧培养箱中培养,其余4组置于低氧高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观察细胞CD3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α-SMA、CD31和Smad1/5/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HH组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CD3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Smad1/5/8的mRNA和p-Smad1/5/8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同时细胞活力降低而迁移增多(P<0.05)。与HH组相比,rhBMP-7组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CD3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Smad1/5/8的mRNA和p-Smad1/5/8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同时细胞活力升高而迁移减少(P<0.05)。与rhBMP-7组相比,DMH-1组α-SM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CD3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Smad1/5/8的mRNA和p-Smad1/5/8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同时细胞活力降低而迁移增多(P<0.05)。结论:低氧高二氧化碳可促进RPAECs发生EndoMT,从而促进HHPH的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MP-7/Smads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7/Smads通路 内皮-间充质转化 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他卡林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内皮素系统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宗峰 倪惠娟 +1 位作者 解卫平 王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埃他卡林(iptakalim,IPT)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内皮素(ET)系统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埃他卡林,共同孵育24h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内皮素-1(... 目的研究新型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埃他卡林(iptakalim,IPT)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内皮素(ET)系统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埃他卡林,共同孵育24h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细胞上清内皮素-1(ET-1)浓度的变化,同时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ET-1及内皮素转换酶(ECE)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在IPT浓度为10-6mol·L-1及以上时,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PAECs合成分泌ET-1,同时也降低ET-1mRNA的表达量;在IPT浓度为10-7mol·L-1及以上时,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降低ECEmRNA的表达量。结论IPT通过抑制人肺动脉内皮细胞ET-1和ECEmRNA的表达量,继而抑制内皮细胞合成分泌ET-1,可能成为较有前途的治疗肺动脉高压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他卡林 KATP开放剂 内皮素 内皮素转换酶 人肺动脉内皮细胞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HETE对肺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苏氨酸495位点(eNOS Thr495)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宏 吕昌莲 朱大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96-1900,共5页
目的:探讨15-羟化二十烷四烯酸(15-HETE)对肺动脉内皮细胞(pu lm anory artery endothelialcells,PAECs)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 n 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大鼠离体肺动脉环张力,比较去血管内皮、eNOS抑... 目的:探讨15-羟化二十烷四烯酸(15-HETE)对肺动脉内皮细胞(pu lm anory artery endothelialcells,PAECs)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 n itric oxide synthase,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大鼠离体肺动脉环张力,比较去血管内皮、eNOS抑制剂L-NAME对15-HETE收缩肺动脉的影响;通过免疫沉淀和免疫印迹方法测定牛PAECs经2×10-6mol/L 15-HETE作用后,eNOS Thr 495磷酸化情况;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15-HETE对牛PAECs eNOS总蛋白表达的影响;用G re iss法检测15-HETE及15-脂氧酶(15-LO)抑制剂CDC和NDGA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产量的影响。结果:(1)除去肺动脉内皮后,15-HETE收缩血管作用明显增强(P<0.01)。(2)抑制剂L-NAME 10-4mol/L可使15-HETE收缩肺动脉的作用明显增强(P<0.05)。(3)牛PAECs经2×10-6mol/L 15-HETE作用后,eNOS Thr 495位点磷酸化水平增强(P<0.01)。(4)10-6mol/L 15-HETE可抑制亚硝酸盐(NO2-/NO3-)的产生(P<0.05),抑制内源性15-HETE可明显增加NO2-/NO3-的产量,和对照组相比10-5mol/L CDC组P<0.05,10-4mol/L NDGA组P<0.01。结论: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NO通路参与抑制15-HETE收缩大鼠肺动脉,15-HETE抑制肺动脉内皮细胞eNOS活性,使NO产量(NO2-/NO3-)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花生四烯酸类 一氧化氮 血管收缩 肺动脉 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肺活血复方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微结构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婷 欧敏 黄友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9-802,共4页
目的:观察益肺活血复方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微结构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肺动脉内皮细胞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制备益肺活血复方不同给药剂量(生药10、20、40 g/kg)的含药血清;在细胞培养液中共同孵育12 h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 目的:观察益肺活血复方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微结构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肺动脉内皮细胞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制备益肺活血复方不同给药剂量(生药10、20、40 g/kg)的含药血清;在细胞培养液中共同孵育12 h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微结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内皮素-1(ET-1)及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微结构损伤,而中、高剂量益肺活血复方组细胞微结构损伤减轻。各组细胞培养液或培养液上清中ET-1、NO、PGI2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870、60.040、49.060,P均<0.001);模型组ET-1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NO、PGI2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中、高剂量益肺活血复方组ET-1含量低于模型组,NO和PGI2含量高于模型组(P均<0.01)。结论:低氧高二氧化碳导致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微结构及功能障碍,而中、高剂量益肺活血复方可减轻其结构及功能损伤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肺活血复方 低氧高二氧化碳 人肺动脉内皮细胞 细胞微结构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对低氧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白介素表达的调节及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志远 钱桂生 +3 位作者 王建春 李运成 刘婷 王关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5-728,共4页
目的研究低氧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和Janus激酶3(JAK3)表达的影响,以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单独培养的大鼠PMVECs分为正常(N)组及低氧2h(H2)组、6h(H6... 目的研究低氧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和Janus激酶3(JAK3)表达的影响,以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单独培养的大鼠PMVECs分为正常(N)组及低氧2h(H2)组、6h(H6)组、12h(H12)组,另设立PMVECs共培养组(与PASMCs共同培养)和单纯培养组,均接受6h或12h的低氧(氧浓度为3%)处理。应用RT-PCR方法检测IL-6、JAK3的mRNA表达水平,放免法测定培养细胞上清中的IL-6蛋白含量,放射性酶分析法测定细胞膜、胞质中RTK的活性,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蛋白含量。结果低氧刺激后,PMVECs的IL-6、JAK3mRNA表达及IL-6、IL-1β蛋白含量均增加。与N组比较,低氧处理各组的以上各指标均有所上升(P<0.01),以6h时间点最为明显(P<0.01)。胞膜RTK活性在低氧刺激各组明显降低(P<0.01),而胞质RTK活性明显升高(P<0.01),以12h时间点最为明显(P<0.05)。在低氧刺激6h后,共培养组的PMVECs内IL-6、JAK3的mRNA表达,以及IL-6、IL-1β蛋白含量均较单纯培养组有所降低(P<0.05);在低氧刺激12h后,共培养组的PMVECs的RTK活性也较单纯培养组降低(P<0.05)。结论低氧可以促进PM-VECs的IL-6mRNA表达,并能增加IL-6和IL-1β蛋白含量,复合培养情况下PASMCs对此具有下调作用,其机制可能与RTK和JAK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 肌细胞 平滑肌 内皮细胞 细胞低氧 白细胞介素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Janus激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脂多糖诱导人肺动脉内皮细胞表达P-MLCK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闽加 白建文 +1 位作者 李锦师 许淑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LPS)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表达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激酶(phosphorylated myosin lightchain kinase,P-MLCK)的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PAEC,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2μg/mL LPS孵育1 h,经免疫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 目的探讨细菌脂多糖(LPS)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表达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激酶(phosphorylated myosin lightchain kinase,P-MLCK)的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PAEC,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2μg/mL LPS孵育1 h,经免疫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MLCK。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LPS刺激HPAEC后较生理盐水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HPAEC在LPS刺激30、60 min后,P-MLCK表达由0.41±0.05分别增加至0.82±0.43和1.56±0.07(P<0.05,P<0.01),同时LPS 30 min组和60 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LPS刺激60 min后P-MLCK免疫反应细胞由1.25±2.1增加至16.4±4.8(P<0.01)。结论P-MLCK可能与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所致的内皮细胞屏障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动脉内皮细胞 细菌脂多糖 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43在大鼠肺动脉高压及波生坦干预后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晓燕 何建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研究肺小动脉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大鼠肺动脉高压及波生坦(bosentan)干预后表达的变化。方法:10只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10),不做任何处理。57只SD大鼠通过大鼠腹腔内注射野百合碱(MCT,60mg/kg)两周后,随即将大鼠分成2... 目的:研究肺小动脉内皮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大鼠肺动脉高压及波生坦(bosentan)干预后表达的变化。方法:10只SD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10),不做任何处理。57只SD大鼠通过大鼠腹腔内注射野百合碱(MCT,60mg/kg)两周后,随即将大鼠分成2组,具体分组如下:肺动脉高压大鼠+安慰剂组(n=35),肺动脉高压大鼠+bosen-tan组(n=22)。通过胃管予以安慰剂或双通道内皮素受体拮抗剂[bosentan,300mg/(kg.d)]治疗,每天1次,共计3周。免疫荧光的方法测定Cx43和Cx37在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间和内皮细胞间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肺动脉高压大鼠+安慰剂组的肺小动脉中层平滑肌厚度和血管外周直径的比值(WT%)、肺动脉平均压均明显增加(P均<0.01),肺动脉高压大鼠+bosentan组的WT%较肺动脉高压大鼠+安慰剂组显著减小(P<0.01)。在正常对照组的肺小动脉内皮细胞间未检测到Cx43,而在肺动脉高压大鼠+安慰剂组和肺动脉高压大鼠+bosentan组,内皮细胞间均可见Cx43表达,其表达量在肺动脉高压大鼠+bosentan组显著少于肺动脉高压大鼠+安慰剂组(P<0.01)。3组肺小动脉内皮细胞间均可见Cx37的表达,但3组间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动脉高压中肺小动脉内皮细胞间出现了Cx43的异常表达,经bosentan治疗后Cx43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缝隙连接蛋白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