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tion of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uplift piles using intact and non-intact load−displacement curve 被引量:6
1
作者 WANG Qin-ke MAJian-lin +2 位作者 JI Yu-kun ZHANG Jian CHEN Wen-l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470-485,共16页
Based on the field destructive test of six rock-socketed piles with shallow overburden,three prediction models a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intact load−displacement curve.The predicted values of ... Based on the field destructive test of six rock-socketed piles with shallow overburden,three prediction models a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intact load−displacement curve.The predicted values of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were further determined by four methods(displacement controlling method(DCM),reduction coefficient method(RCM),maximum curvature method(MCM),and critical stiffness method(CSM))and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valu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 rate of pullout stiffness and displacement,a method used to determine the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via non-intact load−displacement curve was propos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value determined by DCM is more conservative,while the predicted value determined by MCM is larger than the measured value.This suggests that RCM and CSM 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can be preferentially applied.Moreover,the development law of the change rate of pullout stiffness with displacement agrees well with the attenuation form of power function.The theoretical predicted results of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based on the change rate of pullout stiffness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the integrity of the curve.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applicable for the piles that are not loaded to failure state,and thus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determination of test p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displacement curve prediction model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bearing capacity change rate of pullout stiff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岩石锚杆拉拔变形和刚度的理论解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许宏发 王武 +1 位作者 江淼 佟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1-1516,共6页
岩石锚杆的变形计算是锚固工程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基于协调剪切变形段锚杆和岩体间剪切变形刚度的线性假定,不协调剪切变形段锚杆和岩体间剪应力沿杆长呈幂函数型分布的假定,通过荷载传递微分方程,对全灌浆锚杆和有自由端灌浆锚杆... 岩石锚杆的变形计算是锚固工程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基于协调剪切变形段锚杆和岩体间剪切变形刚度的线性假定,不协调剪切变形段锚杆和岩体间剪应力沿杆长呈幂函数型分布的假定,通过荷载传递微分方程,对全灌浆锚杆和有自由端灌浆锚杆的拉拔变形和刚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沿杆长剪应力分布函数、轴力分布函数和位移分布函数,进而可获得锚杆最大拉拔力和拉拔荷载–位移曲线。根据剪滞理论,由灌浆锚杆周围岩体单元应力平衡微分方程,推导出锚杆与岩体之间剪切弹性变形刚度的计算公式。与其它理论结果比较,表明本分析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对于灌浆锚杆变形、刚度及强度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岩石锚杆 拉拔变形 拉拔刚度 拉拔荷载-位移曲线 剪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的浅埋条形锚板抗拔力上限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黄阜 杨小礼 +1 位作者 赵炼恒 黄戡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9-184,190,共7页
现有的锚板极限承载力研究大多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在砂质地基中进行的,然而Mohr-Coulomb破坏准则并不适合分析岩质地基中的抗拔结构。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构建了一个曲线型的破坏机制,根据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求出... 现有的锚板极限承载力研究大多是采用线性或非线性Mohr-Coulomb破坏准则在砂质地基中进行的,然而Mohr-Coulomb破坏准则并不适合分析岩质地基中的抗拔结构。采用Hoek-Brown破坏准则构建了一个曲线型的破坏机制,根据极限分析上限定理求出了条形锚板抗拔力的表达式。通过变分计算,得到了极限状态下条形锚板的抗拔力和岩体破裂面的上限解。为了证明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当材料参数B=1时,采用与Mohr-Coulomb破坏准则等效的土体参数,计算了曲线型破坏机制下条形锚板的极限抗拔力,并与已有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曲线型破坏机制得到的锚板极限抗拔力与直线型多块体破坏机制的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所采用的曲线形破坏机制是正确的。参数研究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锚板极限抗拔力和破坏面都随岩体参数B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ck-Brown破坏准则 上限定理 曲线型破坏机制 极限抗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螺纹GFRP抗浮锚杆与混凝土底板黏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白晓宇 匡政 +3 位作者 张明义 王永洪 刘俊伟 闫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035-3042,共8页
为了推广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在水电站、泵房、水闸等水工建(构)筑物抗浮工程中的应用,对12根全螺纹GFRP抗浮锚杆和10根螺纹钢筋抗浮锚杆进行了现场足尺拉拔试验,探讨了GFRP抗浮锚杆与混凝土底板的锚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直锚G... 为了推广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筋在水电站、泵房、水闸等水工建(构)筑物抗浮工程中的应用,对12根全螺纹GFRP抗浮锚杆和10根螺纹钢筋抗浮锚杆进行了现场足尺拉拔试验,探讨了GFRP抗浮锚杆与混凝土底板的锚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直锚GFRP抗浮锚杆的破坏荷载与同型号钢筋相似,表明将其应用于抗浮工程具有可行性,但弯折处理对其承载力的提升不利;增加GFRP锚杆的直径及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可以有效提升其承载能力。此外,由于GFRP锚杆与混凝土弹性模量相近,二者的协同工作效果优于钢筋锚杆,因此GFRP锚杆的荷载-滑移曲线呈近似的线性规律,不同于钢筋锚杆的“两段折线”荷载-滑移曲线;增加试验锚杆直径及锚固长度可有效限制其在混凝土中的位移。推导了直锚GFRP抗浮锚杆的基本锚固长度,计算结果对应的锚杆破坏形式与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RP抗浮锚杆 混凝土底板 拉拔试验 破坏荷载 荷载-滑移曲线 基本锚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层锚杆受力特性及水的影响模型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郝建斌 门玉明 詹常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2,共5页
土层锚杆的受力特性是多年来各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问题之一,通过现场模型试验,对土层锚杆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改变锚杆周围土体的含水量,分别研究了土体含水量对锚杆P-S曲线、极限抗拔力以及预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轴力及剪应力峰... 土层锚杆的受力特性是多年来各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问题之一,通过现场模型试验,对土层锚杆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改变锚杆周围土体的含水量,分别研究了土体含水量对锚杆P-S曲线、极限抗拔力以及预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轴力及剪应力峰值均在锚固段外端,锚杆的P-S曲线为明显的4段线: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塑性阶段和残余阶段,当含水量较低时,弹性阶段较为明显,当含水量增大时,没有明显的弹塑性阶段,直接由弹性变为塑性阶段,含水量越大,锚杆极限抗拔力越低,且呈反"S"曲线变化规律,预应力张拉刚刚完成后,锚杆的预应力损失很快,预应力的变化和时间呈负指数变化关系,当周围土体含水量增大时,预应力会继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锚杆 含水量 P—S曲线 极限抗拔力 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锚固体抗拔力测试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尚宇 祝磊 +1 位作者 洪宝宁 魏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385-388,共4页
针对我国锚固体抗拔力现场检测方法中的不足,借助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盒等电子元件,建立了一个新的抗拔力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首先利用数据采集盒将传感器传递过来的反映压力和变形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由相关程... 针对我国锚固体抗拔力现场检测方法中的不足,借助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盒等电子元件,建立了一个新的抗拔力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首先利用数据采集盒将传感器传递过来的反映压力和变形的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由相关程序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并绘制测试曲线。系统实现了测试过程中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成图,有助于测试人员及时了解锚固体的受力状况,避免了锚固体张拉破坏。以惠莞高速公路ZK26+231~ZK26+520压力分散型锚索抗拔力检测情况为例,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体 抗拔力 测试系统 测试曲线 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场抗拔试验的锚索动态反馈设计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向安田 朱合华 李碧雄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100,共6页
为建立一种比常用均匀设计法和基于积分原理的非均匀设计法更易获得可靠设计参数的新锚索设计方法,基于锚索的荷载传递原理和锚固段注浆体与围岩接触面的本构模型,推导了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锚索P-S理论曲线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锚索... 为建立一种比常用均匀设计法和基于积分原理的非均匀设计法更易获得可靠设计参数的新锚索设计方法,基于锚索的荷载传递原理和锚固段注浆体与围岩接触面的本构模型,推导了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锚索P-S理论曲线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锚索的动态反馈设计法,给出了详实的实施路径和算法示例。该法的设计参数,如锚固段接触刚度、接触面弹性剪切位移等,通过在施工中不断进行、且能综合反映复杂工程条件的现场抗拔试验所获P-S曲线求得,并能进行基于允许塑性变形的定量设计。算例结果表明,传统均匀设计法获得的设计结果往往比较保守,而该法所获设计参数和设计结果更为合理,值得在更多工程实践中检验甚至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 动态反馈设计法 荷载传递原理 现场抗拔试验 P-S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与钢筋的拉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蔺新艳 职文超 +1 位作者 杨健辉 叶亚齐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71-3079,共9页
钢筋与混凝土的高温粘结性能是结构抗火设计和灾后评价的依据。通过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ALWSCC)与335级Φ16 mm月牙肋钢筋(CRB)和光圆钢筋(PSB)分别经历20℃(常温)、300℃、400℃、500℃后的拉拔试验,分析了高温导致粘结性能劣化的特征... 钢筋与混凝土的高温粘结性能是结构抗火设计和灾后评价的依据。通过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ALWSCC)与335级Φ16 mm月牙肋钢筋(CRB)和光圆钢筋(PSB)分别经历20℃(常温)、300℃、400℃、500℃后的拉拔试验,分析了高温导致粘结性能劣化的特征参数,并与普通混凝土(NWC)和再生混凝土(RA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温不仅造成混凝土色泽变化、表面疏松、缺棱掉角现象及沿CRB顺筋裂纹(宽度分别为0.03~0.1 mm、0.1~0.18 mm和0.18~0.22 mm),而且破坏形式从拔出破坏到劈裂破坏和劈裂-拔出破坏;τ-S曲线整体下降、峰值粘结应力残余强度(ατ0)降低、峰值滑移系数(βS0)增大和峰前耗能减小;但月牙肋对拉拔荷载的贡献率却均在85%左右;以ατ0和βS0作为评判指标,上述三种混凝土中ALWSCC具有更好的抗火性能;以抗压和劈拉残余强度及上述粘结性能指标作为判断条件,可将500℃作为临界温度以指导试验设计和火灾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 拉拔试验 粘结应力-滑移曲线 峰前耗能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深度对拔出法检测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卜良桃 苏丽静 张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4-289,共6页
对三个强度等级和五种锚固深度的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进行先装拔出和后装拔出试验。将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不同锚固深度的先装与后装拔出法测强曲线并进行对比,研究锚固深度对拔出法检测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 对三个强度等级和五种锚固深度的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进行先装拔出和后装拔出试验。将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不同锚固深度的先装与后装拔出法测强曲线并进行对比,研究锚固深度对拔出法检测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拔出力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同等强度等级下,拔出力随锚固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除此之外,测强曲线的精度也随锚固深度的改变而变化,先装拔出法检测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锚固深度20~30 mm时精度较好,后装拔出法检测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锚固深度25~40 mm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装拔出法 后装拔出法 活性粉末混凝土 锚固深度 测强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浅埋水平条形锚板抗拔承载力的极限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明华 李盾 李嘉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6-122,共7页
针对山区和丘陵等复杂地形下浅埋锚板抗拔承载力计算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非线性Mohr-Coulomb强度准则及其关联流动法则,构造了斜坡浅埋水平条形锚板的曲线型破裂机制和机动许可速度场,采用变分极值原理获得了其上方土体破裂面... 针对山区和丘陵等复杂地形下浅埋锚板抗拔承载力计算问题,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非线性Mohr-Coulomb强度准则及其关联流动法则,构造了斜坡浅埋水平条形锚板的曲线型破裂机制和机动许可速度场,采用变分极值原理获得了其上方土体破裂面方程和抗拔承载力的上限解,分析了斜坡倾角和锚板埋深对锚板抗拔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斜坡倾角的增大,锚板抗拔承载力逐渐减小,此时其上方两侧土体破裂面不再对称且整体向下坡侧偏移;锚板抗拔承载力及其上方两侧土体破裂面宽度均随着埋深增大而增加;锚板埋深越小,斜坡倾角对其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越大,应在计算中予以考虑,以更合理地反映斜坡浅埋水平条形锚板的抗拔承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条形锚板 斜坡 抗拔承载力 非线性破坏准则 极限分析 曲线破坏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