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DE优化的IPMSM全速域无传感器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国仲 郝剑 +3 位作者 王贵勇 李涛 董文龙 詹益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08,112,共5页
为了实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全速域的无传感器控制和切换速域的平滑过渡,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ADE)算法优化的复合控制方法。分别在零低速域、中高速域采用旋转高频电压注入法和滑模观测器法来对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进... 为了实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全速域的无传感器控制和切换速域的平滑过渡,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ADE)算法优化的复合控制方法。分别在零低速域、中高速域采用旋转高频电压注入法和滑模观测器法来对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进行估算,并在切换速域采用基于ADE算法的权重系数优化法来实现上述两种控制方法的平滑切换,从而实现IPMSM全速域无传感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复合控制方法能够实现电机全速域的无感控制和切换速域的平滑过渡,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 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 旋转高频电压注入法 滑模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eat Generation Adding in Xundian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in Summer
2
作者 Kong Zhi-you Liu Ye-ju Qin Pe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4年第4期1-9,共9页
Local climate conditions and sowing time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vernalization and summer reproduction of the wheat. Xundian County is located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at latitude 25.56° north and longitude... Local climate conditions and sowing time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vernalization and summer reproduction of the wheat. Xundian County is located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at latitude 25.56° north and longitude 103.25° east. Xundian County is situated 1 873 m above sea level, and is conducive for the summer reproduction of the wheat. To investigate the optimal sowing time, 11 spring wheat cultivars and one semi-winter wheat cultivar were sown 10 times at an interval of fi ve days from May 26, 2012, and the strong winter wheat Suyin 10 was treated in a vernalization room at 2℃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gibberellin and 5-azacytid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uyin 10 should be vernalized at 2℃ for 30 days in summer, and the growth periods of strong winter wheat plants could been shortened if treated with a specifi c concentration of the gibberellin and 5-azacytidine at a low temperature. The growth period of the spring wheat in summer reproduction was delayed, and their agronomic traits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the passage of the sowing time. Thus, spring wheat should be sown at the earliest time possible for better yield. June 25 should be the latest date for summer reproduction of the wheat, but the semi-winter wheat cultivars in Xundian County should be added generation in summer after being treated at 2℃ for 10 days. Xundian County is a suitable location for summer reproduction of the wheat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generation adding in summer vernalization method sowing ti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源法在ADS中子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朱庆福 史永谦 +3 位作者 李义国 夏普 郑伍钦 朱国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简要介绍了跳源法在ADS中子学研究中测量次临界度的原理、外源驱动的次临界中子学的实验装置、堆芯布置及中子源驱动系统。主要研究了252Cf中子源在堆芯不同轴向位置、模拟质子束管和散裂中子靶件处不同缓冲区材料对keff的影响。实验结... 简要介绍了跳源法在ADS中子学研究中测量次临界度的原理、外源驱动的次临界中子学的实验装置、堆芯布置及中子源驱动系统。主要研究了252Cf中子源在堆芯不同轴向位置、模拟质子束管和散裂中子靶件处不同缓冲区材料对keff的影响。实验结果与其它实验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源法 adS 中子学研究 应用 次临界度 测量 次临界中子学 实验装置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4位AD自然电位法海底探矿系统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盛庆华 袁路花 +1 位作者 闫云鹏 孔庆鹏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38,42,共4页
为了测量近海底矿物和矿石产生的微弱自然电场信号,设计了一种灵敏的海底自然电位法检测系统。该系统前端采用精密仪表放大器INA118对来自碳电极的微弱电场信号进行一级差分放大,后级采用内置PGA的24位高精密的A/D转换器ADS1256对电场... 为了测量近海底矿物和矿石产生的微弱自然电场信号,设计了一种灵敏的海底自然电位法检测系统。该系统前端采用精密仪表放大器INA118对来自碳电极的微弱电场信号进行一级差分放大,后级采用内置PGA的24位高精密的A/D转换器ADS1256对电场信号进行二级放大和A/D转换。主控制器采用32位ARM内核微处理器STM32,将采集的数据存放在SD卡中。本系统通过了"大洋一号"科考船在南海海试的验收,并已在第26次大洋科考中用于海底热液硫化物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电位法 小信号放大 24位ad STM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Hoc网络节能型功率控制与拥塞控制的跨层优化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永敏 徐伟强 +3 位作者 黄炯 汪亚明 舒挺 刘良桂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0-914,共15页
有限的节点能量和通信带宽,是Ad Hoc网络的两个重要的特点.节点能量是影响网络容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网络寿命的决定因素;而有限的通信带宽使得网络更容易产生拥塞.因此,节能型的功率控制与拥塞控制联合优化在Ad Hoc网络中显得尤为重... 有限的节点能量和通信带宽,是Ad Hoc网络的两个重要的特点.节点能量是影响网络容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制约网络寿命的决定因素;而有限的通信带宽使得网络更容易产生拥塞.因此,节能型的功率控制与拥塞控制联合优化在Ad Hoc网络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设计了节能型的网络效用最大化问题,即在目标函数中引入能量消耗成本函数,从网络效用和网络寿命两个方面来综合优化网络性能.其次,运用对偶分解与梯度投影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节能型功率控制与拥塞控制联合优化算法.另外,分析和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性.最后,详细的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在保持网络吞吐量基本不变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节点的能量消耗,从而延长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OC网络 网络效用 能量消耗 功率控制 拥塞控制 对偶分解 梯度投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补脾法结合维生素AD滴丸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伊文霞 张静 +3 位作者 孙蓉蓉 田文秋 孙美 阎志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宣肺补脾法结合维生素AD滴丸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退热、... 目的评价宣肺补脾法结合维生素AD滴丸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300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退热、化痰、止咳,根据感染源给予抗感染、抗病毒对症处理,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1瓶/次,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宣肺补脾汤结合维生素AD滴丸辅助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咳嗽、咳痰、倦怠少言、大便溏薄、面色少华、恶风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咳嗽咳痰、鼻涕鼻塞、咽喉充血、肺部罗音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肺补脾法结合维生素AD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补脾法 维生素ad滴丸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善Ad Hoc网络中TCP性能的跨层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永康 李萌 +1 位作者 山秀明 任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79-1181,1189,共4页
大量研究表明AdHoc网络中TCP的性能非常差,这主要是由于TCP的拥塞控制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由共享信道竞争造成的分组丢失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根据TCP发射端MAC层的RTS重发次数,来自适应地调整TCP的最大窗口大小的跨层方法,以控制网络中... 大量研究表明AdHoc网络中TCP的性能非常差,这主要是由于TCP的拥塞控制机制不能有效地解决由共享信道竞争造成的分组丢失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根据TCP发射端MAC层的RTS重发次数,来自适应地调整TCP的最大窗口大小的跨层方法,以控制网络中分组的数量,减小信道竞争。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TCP的吞吐量,并改善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e网络 IEEE 802.11 MAC协议 TCP 跨层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插值法的移动Ad Hoc网络功率路由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青山 张信明 陈国良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7-129,共3页
针对网络流量的突发性和随机性,采用插值的方法对节点的寿命进行预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插值法的功率路由算法,既考虑到电池的剩余容量又考虑到通过该节点的目前流量大小。实验模拟显示,相比较线性模型,网络主要性能都有提高。
关键词 功率 路由 流失率 插值法 移动ad HOC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Ad Hoc网络容量快速估计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宁 刘江 +1 位作者 郭艳 郭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讨论了在定向天线的传输模式下,当信道带宽和端到端时延同时受限时,Ad Hoc网络容量的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运算的网络容量快速估计算法,该算法能够跟踪网络拓扑的变化,为快速估计网络容量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 讨论了在定向天线的传输模式下,当信道带宽和端到端时延同时受限时,Ad Hoc网络容量的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运算的网络容量快速估计算法,该算法能够跟踪网络拓扑的变化,为快速估计网络容量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网络时延的估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性能 测量方法 定向天线 移动ad HOC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启明星1#次临界反应堆缓发中子有效份额的测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锋 史永谦 +2 位作者 朱庆福 张巍 李开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45-1448,共4页
本文提出了利用改进的源倍增法测量次临界系统的绝对反应性与跳源法测量的相对反应性相比获得缓发中子有效份额βeff的方法。用改进的源倍增法测量了ADS启明星1#次临界反应堆某次临界状态下的绝对反应性为-2.235×10-3。在相同的次... 本文提出了利用改进的源倍增法测量次临界系统的绝对反应性与跳源法测量的相对反应性相比获得缓发中子有效份额βeff的方法。用改进的源倍增法测量了ADS启明星1#次临界反应堆某次临界状态下的绝对反应性为-2.235×10-3。在相同的次临界状态下,用跳源法测量了以βeff为单位的反应性ρ/βeff为-0.291 5$,二者相比得到ADS启明星1#次临界反应堆的缓发中子有效份额为0.007 667。利用MCNP建模计算的结果为0.007 783,两者在2%内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发中子有效份额 改进的源倍增法 跳源法 adS启明星1#次临界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QS/MC方法的ADS次临界反应堆中子时空动力学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英明 高庆瑜 +4 位作者 徐宇超 王珂 杨永伟 张璐 谭至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0-456,共7页
采用改进准静态近似与蒙特卡罗中子输运程序相结合(IQS/MC)的方法实现了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中子时空动力学模拟计算。以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的靶堆耦合参考方案物理模型为例,通过对束流瞬变引入和燃料组件提升两种工况进行... 采用改进准静态近似与蒙特卡罗中子输运程序相结合(IQS/MC)的方法实现了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DS)中子时空动力学模拟计算。以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的靶堆耦合参考方案物理模型为例,通过对束流瞬变引入和燃料组件提升两种工况进行动态模拟,计算得到了堆芯总的相对功率、分能群相对中子注量率及相对功率三维网格分布随时间的变化。将IQS/MC方法计算结果与点堆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符合物理规律,两种方法对比结果与国外相关文献一致,表明IQS/MC方法适用于ADS次临界反应堆中子时空动力学过程的瞬态安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次临界反应堆 中子时空动力学 IQS/MC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S的S波段微带混频器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静 石晓原 +2 位作者 姜恒 胡向顺 辛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23期97-100,共4页
首先阐述了微带单平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ADS软件设计了一个工作在S波段的微带无源下变频混频器,运用S参数及谐波平衡分析法对该混频器进行设计仿真。混频器射频输入信号为3 250 MHz,本振信号为4 150MHz,输出中频信号为900MHz。... 首先阐述了微带单平衡混频器的工作原理,然后利用ADS软件设计了一个工作在S波段的微带无源下变频混频器,运用S参数及谐波平衡分析法对该混频器进行设计仿真。混频器射频输入信号为3 250 MHz,本振信号为4 150MHz,输出中频信号为900MHz。由仿真结果验证方法的可行性,而且利用ADS进行微波电路仿真,具有周期短,开发成本低,性能优良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单平衡混频器 谐波平衡法 S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CAD二次开发应用程序移植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育新 杨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5期47-48,共2页
文章详细论述了在AutoCAD二次开发中ADS应用程序和ARX应用程序的联系,提出了由ADS向ARX移植的两种方法,实现了原有ADS应用程序的再次利用。
关键词 AUTOCad 二次开发 adS ARX 应用程序 移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应用程序向ARX环境移植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政 高全学 +1 位作者 乔及森 皮涛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6-9,共4页
通过对 ADS应用程序和 ARX应用程序的调用流程及基本结构的分析 ,研究提出了一种移植方法 ;运用此方法可成功地将 ADS应用程序移植到 ARX环境中 ,并提高了程序的运行速度 .
关键词 adS ARX 移植方法 应用程序 AUTO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S“启明星1号”中子通量密度时空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健 史永谦 +5 位作者 夏普 张巍 罗皇达 朱庆福 李义国 权艳慧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0-316,共7页
分析了ADS次临界实验装置"启明星1号"的次临界中子学特性;阐述了通过实验方法对"启明星1号"的瞬发中子通量密度时空特性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实验方法——脉冲中子源法与具体的实验方案;完成了实验数据处理,得... 分析了ADS次临界实验装置"启明星1号"的次临界中子学特性;阐述了通过实验方法对"启明星1号"的瞬发中子通量密度时空特性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介绍了实验方法——脉冲中子源法与具体的实验方案;完成了实验数据处理,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为下阶段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 启明星1号 瞬发中子通量密度 时空特性 脉冲中子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V-Fe吸气剂动态真空维持性能
16
作者 唐丽军 王婧华 +1 位作者 曹青 王旭迪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吸气剂是密闭空间真空长寿命维持的关键,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会导致吸气材料吸放气特性剧烈变化,进而影响真空度,因此研究温度影响下的吸气剂动态真空维持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差压法系统在密闭空间中对不同吸气饱和度的Zr-V-Fe... 吸气剂是密闭空间真空长寿命维持的关键,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会导致吸气材料吸放气特性剧烈变化,进而影响真空度,因此研究温度影响下的吸气剂动态真空维持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差压法系统在密闭空间中对不同吸气饱和度的Zr-V-Fe吸气剂进行加热,研究吸气饱和度和温度对密闭空间真空动态演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升高情况下,吸气剂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有效维持腔室内真空度。吸气剂饱和度越高,可吸收气体的内部空间越小,则真空维持性能越差;在一定临界温度下,较高的温度会加快气体的扩散速率,提高吸气剂的吸气性能,从而提升维持性能。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吸气剂的真空维持性能,对无源真空系统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蒸散型吸气剂 差压法 真空维持性能 吸气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E-WNN的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艳春 方绍晨 刘宇龙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4-89,共6页
水电机组振动特征和故障类型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结合小波神经网络和自适应差分进化法,提出一种新型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该算法具有进化计算和群体智能的特点,能够根据个体的状态自适应调节交叉概率因子和缩放因子;自适应... 水电机组振动特征和故障类型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结合小波神经网络和自适应差分进化法,提出一种新型水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方法。该算法具有进化计算和群体智能的特点,能够根据个体的状态自适应调节交叉概率因子和缩放因子;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应用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参数搜索中,加快了小波神经网络的训练速度,提高了网络训练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基于BP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快的诊断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水电机组 小波神经网络 自适应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环境下的Ad-hoc网络可信性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建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1-105,共5页
运用不确定理论解决了Ad-hoc网络可信性模型的评价问题。运用不确定理论对Ad-hoc网络的信任度进行分析、评价和测试,提出了不确定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Ad-hoc网络的可信性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不确定变量表示各个评判因子的权重系数... 运用不确定理论解决了Ad-hoc网络可信性模型的评价问题。运用不确定理论对Ad-hoc网络的信任度进行分析、评价和测试,提出了不确定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Ad-hoc网络的可信性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不确定变量表示各个评判因子的权重系数,增强了各因子权重的合理性;然后通过单因子评价模型对各因子进行评价;最后利用不确定综合评判模型确定Ad-hoc网络整体的可信度标准等级。通过实例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有效可行,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OC网络 可信性评价 不确定分布 99方法 不确定综合评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dé近似下模拟一般色散媒质的FDTD改进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广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45-850,共6页
为了方便模拟不同媒质的色散特性,提出了一种时域有限差分(FDTD)改进方案,适用于统一处理几类各向同性、线性、有磁电色散媒质的电波传播问题:媒质类型可以是Havriliak-Negami(H-N)媒质、Davidson-Cole(D-C)媒质、Cole-Cole(C-C)媒质、D... 为了方便模拟不同媒质的色散特性,提出了一种时域有限差分(FDTD)改进方案,适用于统一处理几类各向同性、线性、有磁电色散媒质的电波传播问题:媒质类型可以是Havriliak-Negami(H-N)媒质、Davidson-Cole(D-C)媒质、Cole-Cole(C-C)媒质、Debye媒质、常规(非色散)媒质或其任意组合;媒质属性可以是单极或多极的、有电耗的或无电耗的。该方案利用帕德(Padé)近似法,导出了一组整数阶的辅助微分方程(ADEs),既克服了其中分数阶导数的主要困难,又展现了通用性好、复杂度低的优势。通过对一维及三维算例解析、数值结果之间的对比,初步证实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微分方程 时域有限差分法 色散媒质 帕德近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上部结构向下增建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20
作者 邬泽 卢广 +1 位作者 庄海洋 唐柏赞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3,共9页
基于深圳北站广场向下增建城际铁路地下车站结构的实际工程背景,场地土中地下车站附带上部已建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破坏机制成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关键问题。鉴于此,采用整体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地下结构-上部... 基于深圳北站广场向下增建城际铁路地下车站结构的实际工程背景,场地土中地下车站附带上部已建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破坏机制成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关键问题。鉴于此,采用整体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地下结构-上部结构静、动力耦合非线性动力相互作用的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地下车站附带上部结构、单建地下车站结构、单建地上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及其损伤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相比单建地下车站结构,由于受上部结构影响,增建地下车站结构的水平侧向力及其层间位移角均显著增大,且顶、底板地震损伤面积及程度明显加剧;相比单建地上结构,由于受地下车站结构影响,增建地下车站结构的上部结构的变形协调性显著降低,其地震损伤较单建地上结构严重,尤其在中柱与二层楼板连接处。研究成果可为既有上部结构向下增层拓建的科学设计、防震减灾提供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下结构-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增建地下结构 抗震性能 地震损伤 时程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