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fety evaluation of a 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 system using the pseudo-excitation method 被引量:6
1
作者 Nan Zhang Ziji Zhou Zhaozhi Wu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2022年第1期41-56,共16页
A method for analysing the 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objectivity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which considers the time-variant and random characteristics and allows finding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 A method for analysing the 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 system with enhanced objectivity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which considers the time-variant and random characteristics and allows finding the power spectral densities(PSDs) of the system responses directly from the PSD of track irregularity. The pseudo-excitation method is adopted in the proposed framework, where the vehicle is modelled as a rigid body and the bridge is modell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vertical and lateral wheel-rail pseudo-excitations are established assuming the wheel and rail have the same displacement and using the simplified Kalker creep theory, respectively. The power spectrum function of vehicle and bridge responses is calculated by history integral. Based on the dynamic responses from the deterministic and random analyses of the interaction system, and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for three safety factors(derailment coefficient, wheel unloading rate, and lateral wheel axle force) are obtained, and the probabilities of the safety factors exceeding the given limits are calculat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validated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using a case study of a high-speed train running over a bridge with five simply supported spans and four pi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bridge interaction system pseudo-excitation method(pem) Derailment coefficient Wheel unloading rate Lateral wheel axle forc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M与子空间方法的汽油机空燃比动态模型辨识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顶根 刘刚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8-253,共6页
汽油机空燃比控制常建立在进气道油膜动态辨识的基础上,难以从宏观上考虑发动机运行参数对缸内空燃比的影响.利用子空间辨识N4SID算法研究发动机多参数下的空燃比动态模型.由于N4SID算法辨识出的模型的精度比较差,进一步研究利用预报误... 汽油机空燃比控制常建立在进气道油膜动态辨识的基础上,难以从宏观上考虑发动机运行参数对缸内空燃比的影响.利用子空间辨识N4SID算法研究发动机多参数下的空燃比动态模型.由于N4SID算法辨识出的模型的精度比较差,进一步研究利用预报误差法(PEM)优化子空间N4SID算法辨识出的模型,提高模型精度.结果表明,N4SID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但辨识精度较差.利用PEM方法优化N4SID算法所计算出的结果,提高了模型精度,并保持了较高的辨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子空间辨识 N4SID算法 预报误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随机振动分析的混合PC-PEM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项盼 赵岩 林家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9,共5页
由于加工、制造等原因,实际结构系统往往所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准确评估随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是近年来结构动力学理论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同时考虑结构模型参数与所受外激励载荷具有不确定性的复合随机振动... 由于加工、制造等原因,实际结构系统往往所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准确评估随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是近年来结构动力学理论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同时考虑结构模型参数与所受外激励载荷具有不确定性的复合随机振动问题。结构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随机变量模拟,外激励载荷的不确定性采用随机过程模拟,提出了结构随机振动响应评估的混合混沌多项式-虚拟激励(PC-PEM)方法。数值算例研究了参数不确定性在21杆桁架中的传播,讨论了响应的一阶、二阶统计矩,并同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对比表明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的工作对于考虑不确定的复杂装备与结构系统的随机振动分析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 PC展开 虚拟激励法 HERMITE多项式 随机伽辽金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试验路线下国Ⅵ重型柴油车PEMS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薛黎明 万亮亮 +1 位作者 彭德文 夏雨 《时代汽车》 2020年第24期144-145,共2页
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在不同试验路线下对国Ⅵ重型柴油车进行了PEMS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试验路线下,整车排放结果与法规的符合性存在差异,高速道路连续爬坡行驶对PN排放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提高重型柴油车排放监管的科学性,开... 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在不同试验路线下对国Ⅵ重型柴油车进行了PEMS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试验路线下,整车排放结果与法规的符合性存在差异,高速道路连续爬坡行驶对PN排放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提高重型柴油车排放监管的科学性,开发稳定可靠的道路测试及评价方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六 车载法 pemS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MS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保华 杜骞 +2 位作者 丁健峰 崔焕星 马冉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430-433,共4页
随着中国对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逐渐凸显。中国新发布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柴油机污染物排放监控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对机械氮氧化物(NOx)排放的监管要求。但中国... 随着中国对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逐渐凸显。中国新发布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柴油机污染物排放监控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对机械氮氧化物(NOx)排放的监管要求。但中国针对机械排放的研究集中在污染物瞬时排放状况的分析上,基于功基窗口法的分析尚处于空白。利用PEMS排放测试系统对几种典型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了测试,并基于功基窗口法研究其NOx排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道路移动机械 pemS 功基窗口法 污染物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MS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测试方法研究新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吴笛 刘坤 《时代汽车》 2022年第5期13-14,共2页
机械污染物排放直接关系着大气环境的整体质量,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现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量增大,有必要做好此类机械排放的系统监管和测试。本文在阐述PEMS技术内涵及原理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实验,对几种... 机械污染物排放直接关系着大气环境的整体质量,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现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物排放量增大,有必要做好此类机械排放的系统监管和测试。本文在阐述PEMS技术内涵及原理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实验,对几种典型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排放测试,期望能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测试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实现机动车污染的有效防控,提升大气环境保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道路移动机械 大气污染 pemS 排放检测 功基窗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道路柴油机PEMS试验不同数据处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邓蛟 武鑫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22年第6期61-64,共4页
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一辆满足国四排放标准的农用拖拉机,按照非道路第四阶段车载排放试验要求进行试验。通过功基窗口法和瞬态积分法分别处理数据可知,CO、NO_(x)功基窗口排放结果均高于其瞬态积分结果,其中CO为1.21倍,NO_(x... 基于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一辆满足国四排放标准的农用拖拉机,按照非道路第四阶段车载排放试验要求进行试验。通过功基窗口法和瞬态积分法分别处理数据可知,CO、NO_(x)功基窗口排放结果均高于其瞬态积分结果,其中CO为1.21倍,NO_(x)为1.16倍。除此之外,还发现有效工作事件下的CO、NO_(x)功基窗口排放结果分别占总工作事件下的16.6%、73.1%,有效工作事件下的CO、NO_(x)瞬态积分排放结果分别占总工作事件下的14.3%、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S 农用拖拉机 功基窗口法 瞬态积分法 有效工作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滞回效应的螺栓连接组合结构非线性随机振动分析
8
作者 吴鹏辉 王纪磊 +1 位作者 毛晨洋 赵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30,共8页
针对具有滞回效应的螺栓连接组合结构,结合虚拟激励法和多谐波平衡法实现了随机振动响应频域功率谱分析。首先,对于随机激励作用下的组合结构,以Jenkins模型进行本构建模。其次,将随机激励表达为复指数级数,将响应谱分析转化虚拟响应的... 针对具有滞回效应的螺栓连接组合结构,结合虚拟激励法和多谐波平衡法实现了随机振动响应频域功率谱分析。首先,对于随机激励作用下的组合结构,以Jenkins模型进行本构建模。其次,将随机激励表达为复指数级数,将响应谱分析转化虚拟响应的向量运算,提出了扩展虚拟激励法(extended pseudo excitation method, E-PEM)。最后,对虚拟响应求解中频域本构的计算困难,引入时频变换处理;将非线性迭代转换为优化问题并利用信赖域方法求解,有效解决了传统牛顿法的收敛困难。以二自由度和组合梁模型为对象,研究了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谱特性,并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比验证E-PEM的正确性,同时对结构特有的非线性随机振动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建立的E-PEM为一般非线性结构随机振动频域分析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求解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效应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pem) 多谐波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道路四阶段计算方法对排放结果的影响
9
作者 张超 高忠明 高东志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8期115-118,共4页
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的排放与大气环境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对此类机械排放监管和测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对非道路四阶段工程机械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试验后,利用功基窗... 非道路柴油移动机械污染物的排放与大气环境质量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对此类机械排放监管和测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对非道路四阶段工程机械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试验后,利用功基窗口法对比剔除无效事件前后机械的排放水平变化,发现剔除无效事件后该机械排放水平降低了11.2%,分析了数据处理方法对排放结果的影响,为接下来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放监管和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功基窗口法 有效事件 无效事件 p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位移直接求解的虚拟激励法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永华 李思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5-190,共6页
在多点激励动力分析中,传统的虚拟激励法将绝对位移分解成拟静力位移和动态相对位移两部分,而且在构造虚拟加速度及位移激励进行求解时须计算结构拟静模态矩阵,所以必须编制专用程序用于求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虚拟激励法的应用。提... 在多点激励动力分析中,传统的虚拟激励法将绝对位移分解成拟静力位移和动态相对位移两部分,而且在构造虚拟加速度及位移激励进行求解时须计算结构拟静模态矩阵,所以必须编制专用程序用于求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虚拟激励法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绝对位移直接求解的虚拟激励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支座附加一大质量块并对大质量块构造虚拟力激励从而实现对绝对位移直接求解。该方法不需要另外计算拟静模态矩阵,所以新虚拟激励法可应用于任何具有简谐振动分析模块的有限元软件如ANSYS等,这为虚拟激励法工程应用开拓了广泛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激励 多点激励 绝对位移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致“站桥合一”高速铁路客站随机振动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方联民 朱志辉 +2 位作者 王力东 余志武 蔡成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7-125,共9页
为研究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列车-"站桥合一"客站耦合系统随机振动特征,提出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方法的车辆-轨道-客站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模型。其中,车辆采用具有二系悬挂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模拟,轨道-客站采用有限元方... 为研究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列车-"站桥合一"客站耦合系统随机振动特征,提出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方法的车辆-轨道-客站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模型。其中,车辆采用具有二系悬挂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模拟,轨道-客站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轮轨关系采用可以考虑轮轨相对变形的线性Hertz接触模型。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不平顺精确地转化为一系列竖向简谐不平顺的叠加,将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转化为确定性的时间历程问题,推导车辆-轨道-客站耦合时变系统随机振动计算模型。以天津西站为例,对列车高速通行引起的客站各楼层随机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并讨论车致振动随车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客站竖向位移主要受车辆轴重引起的确定性激励控制,轨道不平顺引起的随机激励对其影响很小,而竖向加速度则受两种激励的双重影响;车致随机振动在客站结构内衰减迅速,同一楼层平面内,确定性响应和随机性响应衰减速率相近,沿楼层高度方向,随机性响应衰减速率稍大于确定性响应;车速变化对客站位移影响较小,但对加速度影响显著,其中加速度均方根随车速增大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客运站 时变系统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p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并行电法技术体系与新进展 被引量:47
12
作者 刘盛东 刘静 +2 位作者 戚俊 曹煜 吕荣其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36-2345,共10页
并行电法(Parallel Electrical Method,PEM)是集阵列式、全电极、全波形3种电场(自然电场、激励电场和感应电场)的同步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地电场勘探方法,它以时空域地电场的并行测试与并行处理为核心思想:通过每个电极1个ADC及开关装... 并行电法(Parallel Electrical Method,PEM)是集阵列式、全电极、全波形3种电场(自然电场、激励电场和感应电场)的同步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地电场勘探方法,它以时空域地电场的并行测试与并行处理为核心思想:通过每个电极1个ADC及开关装置的集成,实现全部电极的并行激励与采集,获得包括AM法和ABM法两种形式的地电场数据体;按照电极的空间组合与时序关系,解编出激励电流序列和对应的自然电场(零次场)、激励电场(一次场)和感应电场(二次场)的电位响应序列,再根据电位响应与电流激励的传递原理解析出探测介质的电阻抗属性(包括自然电位、电阻率和极化率等参数),由此实现3种电场信息的并行解析。矿井并行电法(Mine-PEM)充分利用了巷道空间、钻孔空间及其组合形式,进而实现了对煤层顶底板充水水源、导(含)水断层、岩溶陷落柱及注浆改造效果的有效探查,对采动围岩破坏特征及富水异常区的动态检测,以及对地下水渗流演化的实时远程监测及水害超前预警等,这些技术于过去15 a间在全国煤矿防治水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发展、形成了矿井并行电法技术体系。矿井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使网络并行电法的智能特色得以发挥,实现了矿井地电场定时激励采集与实时动态监测的在线远程控制;双模式电极测试技术(Double-mode Electrode Testing Technique)的引入与应用,解决了常规地电场测试技术(如高密度电法)中激发、接收共用同一电极而导致自然电场、感应电场数据误差大甚或失效的问题,保证了3种电场并行测试数据的有效性;由此,并行电法技术实现了对主动源电法勘探与被动源地电场监测的有效融合,这对矿井灾害源动态、精细探测尤其是水害预警来说意义重大,形成的并行电法国家能源行业标准已得到实施。并行电法不仅可为智能矿山、透明矿山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而且在工程与环境物探领域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查中也已得到推广。当前,地电场多参数的并行解析与联合反演是其重点研究内容,通过对介质电阻抗成像理论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岩土体多相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演化特征的探查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电法 矿井物探 岩体破坏 地下水渗流 煤矿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量图处理软件MAPLE的研发和初步验证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文淮 张香菊 +4 位作者 党珍 陈明岸 卢皓亮 厉井钢 吴远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430-432,共3页
采用测量结果拟合预测分布的方法自主研发了通量图处理软件MAPLE,用于重构三维堆芯功率分布,以实现监测堆芯关键参数。采用权重系数法(WCM)、多项式展开法(PEM)和薄板样条函数(TPS)法拟合二维平面上探测器信号的测量值与预测值的相对偏... 采用测量结果拟合预测分布的方法自主研发了通量图处理软件MAPLE,用于重构三维堆芯功率分布,以实现监测堆芯关键参数。采用权重系数法(WCM)、多项式展开法(PEM)和薄板样条函数(TPS)法拟合二维平面上探测器信号的测量值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以推衍非探测器位置偏差。测试显示,TPS法能更好地还原信号偏差分布。采用岭澳核电站首循环的测量数据及堆芯计算程序SMART的输出结果作为MAPLE的验证输入计算功率分布,结果显示,MAPLE的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图 堆芯功率重构 MAPLE 权重系数法 多项式展开法 薄板样条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起动控制规律设计的功率提取法(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玉春 胡福 +2 位作者 张一鸣 徐思远 蔡元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4-609,共6页
根据涡轮发动机加减速控制规律设计的功率提取法原理,结合低转速部件特性预测方法,建立了用于双轴分排涡扇发动机起动控制规律研究设计的功率提取法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设计了某型双轴分排涡扇发动机单一状态和起动... 根据涡轮发动机加减速控制规律设计的功率提取法原理,结合低转速部件特性预测方法,建立了用于双轴分排涡扇发动机起动控制规律研究设计的功率提取法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设计了某型双轴分排涡扇发动机单一状态和起动包线内的起动控制规律,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功率提取法能够应用于涡扇发动机起动控制规律的设计,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功率提取法+ 起动 起动控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桥随机振动模型的简支梁桥墩顶垂向动反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志辉 黄承志 +3 位作者 王力东 时瑾 余志武 蔡成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25-232,共8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墩顶垂向动反力的随机性特征,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模型。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具有二系悬挂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列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轨道-桥梁有限... 为研究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墩顶垂向动反力的随机性特征,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模型。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具有二系悬挂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列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轨道-桥梁有限元模型;基于等效Hertz线性轮轨接触关系建立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简谐不平顺的叠加,将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转化为确定性时间历程问题,推导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时变系统随机振动计算模型。基于该计算模型,以五跨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轨道不平顺和车速对墩顶垂向动反力随机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墩顶垂向动反力受列车轴重引起的确定性激励控制,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对其影响显著;不同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下墩顶动反力均方根(σ)不同,基于3σ法得到的限值(μ±3σ)相差较大;随着车速的增大,墩顶动反力均方根(σ)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 高速铁路 墩顶动反力(DVRP)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p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问题的广义坐标合成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凯 钱基宏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工程中的随机振动分析多采用完全二次型组合法(CQC)及其改进算法,如虚拟激励法(PEM)和谐波激励法(HEM)。广义坐标合成法(GCS)提出了一种计算随机响应的新思路,其基本原理是将物理空间的计算转移到自由度较小的振型空间进行,从而缩减了... 工程中的随机振动分析多采用完全二次型组合法(CQC)及其改进算法,如虚拟激励法(PEM)和谐波激励法(HEM)。广义坐标合成法(GCS)提出了一种计算随机响应的新思路,其基本原理是将物理空间的计算转移到自由度较小的振型空间进行,从而缩减了计算量和计算规模。对于较大规模结构体系的随机振动问题,GCS方法计算响应协方差矩阵的计算量只相当于PEM的2r/sT,其中s、r和T分别为激励功率谱矩阵的秩、振型总数和离散频率点数。此外,对于给定激励时程的问题,由于GCS方法直接求解广义坐标运动方程,因而可以方便得出响应时程。通过对几种方法的详细对比,说明对于大多数只需要求解响应方差的随机振动问题,GCS是最优的计算方法。PEM只有在s<r且必须求得响应功率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计算效率,而HEM实际上等同于s=1的P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完全二次型组合 广义坐标合成法 虚拟激励法 谐波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法排放测量标准解析与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闵照源 刘亚飞 +1 位作者 刘波 禚爰红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介绍DB11/965-2013《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车载法)》的测量系统、测试工况和判定方法,并按标准规定的底盘测功机法和道路试验法分别进行样车试验和数据分析,指出车载测量法的优点和应用趋势。
关键词 车载法 排放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光调制干涉图的预处理及相位校正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敏娟 毕满清 +2 位作者 郝骞 王志斌 李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1-276,共6页
弹光调制傅里叶变换干涉信号是高速、连续非线性变化。为了实现等时间采样干涉信号的准确光谱重建,有必要对弹光调制干涉信号的预处理技术和相位校正方法进行研究。为了从连续的干涉数据中获取一幅完整的干涉图,文中利用干涉图零光程差... 弹光调制傅里叶变换干涉信号是高速、连续非线性变化。为了实现等时间采样干涉信号的准确光谱重建,有必要对弹光调制干涉信号的预处理技术和相位校正方法进行研究。为了从连续的干涉数据中获取一幅完整的干涉图,文中利用干涉图零光程差点的幅值最大特性,获取一幅完整的干涉图。同时,为了克服干涉图的非对称性,提出将改进的Mertz相位校正方法与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NUFFT)相结合,提高重建光谱的速度和准确度。在实验中,通过仿真产生300 K红外黑体的非对称弹光调制干涉图,采用该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重建光谱的精度,并以大气窗口为被测对象,比较准确地重建了大气光谱曲线,实现了气体成分的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光调制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非对称干涉图 相位校正 Mertz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测试方法的汽油车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谋荣 黄文伟 孙龙林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
利用PEMS(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选定的汽油在用车使用双怠速法、ASM(加速模拟工况)法、实际道路测试方法进行排放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双怠速测试在用车排放时,低怠速排放值并非一定高于高怠速测试值;ASM法5025工况测试结果略大... 利用PEMS(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对选定的汽油在用车使用双怠速法、ASM(加速模拟工况)法、实际道路测试方法进行排放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双怠速测试在用车排放时,低怠速排放值并非一定高于高怠速测试值;ASM法5025工况测试结果略大于2540工况测试结果;实际道路测试法HC、CO的排放因子随着汽车的加速而有明显的增加;汽车冷热状况对汽车排放影响较为明显;ASM较双怠速法高怠速工况更能准确反映深圳实际道路排放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S 双怠速法 ASM法 实际道路测试法 汽车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金马大桥三维地震时程反应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报楚 邱文亮 +2 位作者 余庆军 程晓红 滕启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年第6期1167-1171,共5页
广东金马大桥主桥为双索面混凝土独塔斜拉桥与T形刚构的协作体系,其独特结构体系的成功实施引起了工程界的巨大关注.文中采用4组人工生成的地震波,考虑多点激励、行波效应以及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在竖向、纵向和横向地震波输入... 广东金马大桥主桥为双索面混凝土独塔斜拉桥与T形刚构的协作体系,其独特结构体系的成功实施引起了工程界的巨大关注.文中采用4组人工生成的地震波,考虑多点激励、行波效应以及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在竖向、纵向和横向地震波输入下,对金马大桥进行了地震响应研究,分析比较了多点线性一致激励、多点非线性一致激励以及多点行波效应输入情况下主梁、主塔、边墩等控制截面的内力和位移响应时程结果,并对其影响规律进行讨论.由于时域分析采用精细逐步积分格式,使计算结果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马大桥 多点激励 行波效应 精细积分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