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环境条件下PEMS设备重复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郭勇 高东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11-116,共6页
车载排放测试技术采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可反映整车实际道路条件下的排放水平,而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车载排放测试技术引入初期,其循环测试重复性、中国环境条件的适用性、与法规级排放设备的差异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该文基于... 车载排放测试技术采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可反映整车实际道路条件下的排放水平,而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车载排放测试技术引入初期,其循环测试重复性、中国环境条件的适用性、与法规级排放设备的差异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该文基于带环境仓的底盘测功机,采用4种PEMS设备对同一车辆进行排放检测,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各PEMS设备对CO2、CO、NOx、PN污染物排放测试重复性。该研究对PEMS设备在中国第六阶段排放测试中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S 排放测试 重复性 车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M与子空间方法的汽油机空燃比动态模型辨识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顶根 刘刚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8-253,共6页
汽油机空燃比控制常建立在进气道油膜动态辨识的基础上,难以从宏观上考虑发动机运行参数对缸内空燃比的影响.利用子空间辨识N4SID算法研究发动机多参数下的空燃比动态模型.由于N4SID算法辨识出的模型的精度比较差,进一步研究利用预报误... 汽油机空燃比控制常建立在进气道油膜动态辨识的基础上,难以从宏观上考虑发动机运行参数对缸内空燃比的影响.利用子空间辨识N4SID算法研究发动机多参数下的空燃比动态模型.由于N4SID算法辨识出的模型的精度比较差,进一步研究利用预报误差法(PEM)优化子空间N4SID算法辨识出的模型,提高模型精度.结果表明,N4SID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但辨识精度较差.利用PEM方法优化N4SID算法所计算出的结果,提高了模型精度,并保持了较高的辨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子空间辨识 N4SID算法 预报误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随机振动分析的混合PC-PEM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项盼 赵岩 林家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9,共5页
由于加工、制造等原因,实际结构系统往往所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准确评估随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是近年来结构动力学理论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同时考虑结构模型参数与所受外激励载荷具有不确定性的复合随机振动... 由于加工、制造等原因,实际结构系统往往所具有很多不确定性,准确评估随机系统的动力学行为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而且是近年来结构动力学理论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同时考虑结构模型参数与所受外激励载荷具有不确定性的复合随机振动问题。结构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随机变量模拟,外激励载荷的不确定性采用随机过程模拟,提出了结构随机振动响应评估的混合混沌多项式-虚拟激励(PC-PEM)方法。数值算例研究了参数不确定性在21杆桁架中的传播,讨论了响应的一阶、二阶统计矩,并同蒙特卡洛方法进行对比表明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的工作对于考虑不确定的复杂装备与结构系统的随机振动分析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 PC展开 虚拟激励法 HERMITE多项式 随机伽辽金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燃料电池组装接触压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永昌 胡学家 +1 位作者 谈金祝 张晓维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18-1820,共3页
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燃料电池组装接触压力对燃料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建立了包括燃料电池端板、电流收集器、双极板、垫片、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GDL)、膜电极组件(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 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燃料电池组装接触压力对燃料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建立了包括燃料电池端板、电流收集器、双极板、垫片、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GDL)、膜电极组件(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和螺栓等在内完整的燃料电池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在不同组装力下PEM燃料电池的接触压力及其分布。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燃料电池组装力增大,GDL与双极板以及MEA与GDL之间的接触压力也随之增大。组装力约为3.0 N·m时,燃料电池双极板与GDL之间的接触压力分布以及MEA与GDL之间的接触压力分布均具有较好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燃料电池 组装力 接触压力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M的三自由度直升机模型辨识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亚帅 邵宗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6期49-52,56,共5页
针对三自由度(3-DOF)直升机平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误差法(PEM)的模型频域辨识方法,建立了机理模型,运用扫频技术得到巡航飞行状态直升机3个通道的输入—输出数据;分析了偏相干函数和复合窗函数,通过PEM进行了模型的频域辨识,得... 针对三自由度(3-DOF)直升机平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误差法(PEM)的模型频域辨识方法,建立了机理模型,运用扫频技术得到巡航飞行状态直升机3个通道的输入—输出数据;分析了偏相干函数和复合窗函数,通过PEM进行了模型的频域辨识,得到了状态空间方程的待辨识参数和直升机的参数化模型。通过时域飞行和模型预测响应的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该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自由度直升机 预测误差法 频域辨识 状态空间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栓数目及位置对PEM燃料电池接触压力的影响
6
作者 孙澳 谈金祝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01-1304,共4页
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燃料电池中双极板与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GDL)之间的接触压力及其分布均匀性对电池性能至关重要,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单电池有限元模型,模拟了6种不同的螺栓装配方式下... 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燃料电池中双极板与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GDL)之间的接触压力及其分布均匀性对电池性能至关重要,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单电池有限元模型,模拟了6种不同的螺栓装配方式下GDL与双极板之间的接触压力及其分布,研究了螺栓数目及位置分布对PEM燃料电池接触压力的影响。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总螺栓载荷下,螺栓数目及位置分布不同均对GDL与双极板之间的接触压力及其均匀性有明显的影响,螺栓数目增加,接触压力随之增大,接触压力均匀性也随之提升,在本研究工作中第5种螺栓装配情况下接触压力均匀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燃料电池 螺栓装配 接触压力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滞回效应的螺栓连接组合结构非线性随机振动分析
7
作者 吴鹏辉 王纪磊 +1 位作者 毛晨洋 赵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30,共8页
针对具有滞回效应的螺栓连接组合结构,结合虚拟激励法和多谐波平衡法实现了随机振动响应频域功率谱分析。首先,对于随机激励作用下的组合结构,以Jenkins模型进行本构建模。其次,将随机激励表达为复指数级数,将响应谱分析转化虚拟响应的... 针对具有滞回效应的螺栓连接组合结构,结合虚拟激励法和多谐波平衡法实现了随机振动响应频域功率谱分析。首先,对于随机激励作用下的组合结构,以Jenkins模型进行本构建模。其次,将随机激励表达为复指数级数,将响应谱分析转化虚拟响应的向量运算,提出了扩展虚拟激励法(extended pseudo excitation method, E-PEM)。最后,对虚拟响应求解中频域本构的计算困难,引入时频变换处理;将非线性迭代转换为优化问题并利用信赖域方法求解,有效解决了传统牛顿法的收敛困难。以二自由度和组合梁模型为对象,研究了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谱特性,并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比验证E-PEM的正确性,同时对结构特有的非线性随机振动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建立的E-PEM为一般非线性结构随机振动频域分析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求解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回效应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pem) 多谐波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出力相关性的配电网概率潮流 被引量:59
8
作者 陈璨 吴文传 +1 位作者 张伯明 孙宏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1-47,共7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随机性强,且同一区域内的光伏出力相关性显著。考虑光伏接入的配电网概率潮流研究,关键在于相关非正态的光伏输入随机变量的处理。采用Nataf变换进行相关非正态输入随机变量的抽样,并与点估计方法相结合,提出了考虑... 分布式光伏发电出力随机性强,且同一区域内的光伏出力相关性显著。考虑光伏接入的配电网概率潮流研究,关键在于相关非正态的光伏输入随机变量的处理。采用Nataf变换进行相关非正态输入随机变量的抽样,并与点估计方法相结合,提出了考虑光伏出力相关性的配电网概率潮流计算方法。与传统处理相关问题的正交变换相比,Nataf变换能够反映相关系数在不同变量空间中的变化,因此,在处理相关非正态随机变量方面,Nataf变换比正交变换法更为精确。通过对含有分布式光伏发电的IEEE 33节点算例系统的计算,验证了Nataf变换的优越性。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相关系数、负荷功率波动大小以及估计点个数对概率潮流计算结果精度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af变换 光伏 点估计方法 概率潮流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空间模型辨识方法综述 被引量:46
9
作者 李幼凤 苏宏业 褚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3-479,共7页
作为传统线性系统辨识方法的一个有益补充,子空间模型辨识方法(SMI)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这类方法综合了系统理论,线性代数和统计学三方面的思想,其特点是直接由输入输出数据辨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因而非常适合多变量系统辨识.首先... 作为传统线性系统辨识方法的一个有益补充,子空间模型辨识方法(SMI)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这类方法综合了系统理论,线性代数和统计学三方面的思想,其特点是直接由输入输出数据辨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因而非常适合多变量系统辨识.首先介绍了SMI的基本思想,然后分析了3种基本算法(N4SID、MOESP和CVA)的异同点、算法实现、统计特性和模型稳定性等方面.随后探讨了其他一些SMI算法,包括连续时间系统SMI算法、频域SMI算法、闭环SMI算法和非线性系统SMI算法.为说明SMI方法的特性,通过一个工厂实际例子研究对比了3种SMI基本算法和一种传统辨识算法———预测误差方法(PEM).最后阐述了理论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空间 系统辨识 预测误差方法 辅助变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对位移直接求解的虚拟激励法 被引量:34
10
作者 李永华 李思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5-190,共6页
在多点激励动力分析中,传统的虚拟激励法将绝对位移分解成拟静力位移和动态相对位移两部分,而且在构造虚拟加速度及位移激励进行求解时须计算结构拟静模态矩阵,所以必须编制专用程序用于求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虚拟激励法的应用。提... 在多点激励动力分析中,传统的虚拟激励法将绝对位移分解成拟静力位移和动态相对位移两部分,而且在构造虚拟加速度及位移激励进行求解时须计算结构拟静模态矩阵,所以必须编制专用程序用于求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虚拟激励法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绝对位移直接求解的虚拟激励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支座附加一大质量块并对大质量块构造虚拟力激励从而实现对绝对位移直接求解。该方法不需要另外计算拟静模态矩阵,所以新虚拟激励法可应用于任何具有简谐振动分析模块的有限元软件如ANSYS等,这为虚拟激励法工程应用开拓了广泛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激励 多点激励 绝对位移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致“站桥合一”高速铁路客站随机振动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方联民 朱志辉 +2 位作者 王力东 余志武 蔡成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7-125,共9页
为研究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列车-"站桥合一"客站耦合系统随机振动特征,提出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方法的车辆-轨道-客站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模型。其中,车辆采用具有二系悬挂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模拟,轨道-客站采用有限元方... 为研究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列车-"站桥合一"客站耦合系统随机振动特征,提出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方法的车辆-轨道-客站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模型。其中,车辆采用具有二系悬挂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模拟,轨道-客站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轮轨关系采用可以考虑轮轨相对变形的线性Hertz接触模型。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不平顺精确地转化为一系列竖向简谐不平顺的叠加,将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转化为确定性的时间历程问题,推导车辆-轨道-客站耦合时变系统随机振动计算模型。以天津西站为例,对列车高速通行引起的客站各楼层随机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并讨论车致振动随车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客站竖向位移主要受车辆轴重引起的确定性激励控制,轨道不平顺引起的随机激励对其影响很小,而竖向加速度则受两种激励的双重影响;车致随机振动在客站结构内衰减迅速,同一楼层平面内,确定性响应和随机性响应衰减速率相近,沿楼层高度方向,随机性响应衰减速率稍大于确定性响应;车速变化对客站位移影响较小,但对加速度影响显著,其中加速度均方根随车速增大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客运站 时变系统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p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过程的子空间模型辨识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幼凤 苏宏业 褚健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03-806,共4页
子空间模型辨识方法(SMI)是一类新兴的直接估计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的黑箱建模方法,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和传统的线性建模方法相比,SMI的优势不仅在于算法本身的简单可靠,也在于它的状态空间表达.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SMI的基本思想以及3... 子空间模型辨识方法(SMI)是一类新兴的直接估计线性状态空间模型的黑箱建模方法,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和传统的线性建模方法相比,SMI的优势不仅在于算法本身的简单可靠,也在于它的状态空间表达.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SMI的基本思想以及3种基本算法(N4SID,MOESP,CVA).然后将这类方法应用于一个实际的工业过程建模,同时对3种SMI基本算法和一种传统辨识算法—预测误差方法(PEM)进行了研究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空间 系统辨识 预测误差方法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量图处理软件MAPLE的研发和初步验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文淮 张香菊 +4 位作者 党珍 陈明岸 卢皓亮 厉井钢 吴远宝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430-432,共3页
采用测量结果拟合预测分布的方法自主研发了通量图处理软件MAPLE,用于重构三维堆芯功率分布,以实现监测堆芯关键参数。采用权重系数法(WCM)、多项式展开法(PEM)和薄板样条函数(TPS)法拟合二维平面上探测器信号的测量值与预测值的相对偏... 采用测量结果拟合预测分布的方法自主研发了通量图处理软件MAPLE,用于重构三维堆芯功率分布,以实现监测堆芯关键参数。采用权重系数法(WCM)、多项式展开法(PEM)和薄板样条函数(TPS)法拟合二维平面上探测器信号的测量值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以推衍非探测器位置偏差。测试显示,TPS法能更好地还原信号偏差分布。采用岭澳核电站首循环的测量数据及堆芯计算程序SMART的输出结果作为MAPLE的验证输入计算功率分布,结果显示,MAPLE的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量图 堆芯功率重构 MAPLE 权重系数法 多项式展开法 薄板样条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扇发动机起动控制规律设计的功率提取法(英文)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玉春 胡福 +2 位作者 张一鸣 徐思远 蔡元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4-609,共6页
根据涡轮发动机加减速控制规律设计的功率提取法原理,结合低转速部件特性预测方法,建立了用于双轴分排涡扇发动机起动控制规律研究设计的功率提取法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设计了某型双轴分排涡扇发动机单一状态和起动... 根据涡轮发动机加减速控制规律设计的功率提取法原理,结合低转速部件特性预测方法,建立了用于双轴分排涡扇发动机起动控制规律研究设计的功率提取法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利用程序设计了某型双轴分排涡扇发动机单一状态和起动包线内的起动控制规律,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功率提取法能够应用于涡扇发动机起动控制规律的设计,并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功率提取法+ 起动 起动控制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面一致激励车桥耦合非平稳随机振动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桂水荣 陈水生 万水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8-915,1077,共9页
基于路面不平顺一致输入激励,采用虚拟激励法研究车辆变速行驶三维车桥耦合非平稳随机振动响应。首先,将桥梁离散为板-壳实体单元,车辆简化为三维九自由度体系,考虑路面输入激励的多点不相干,将路面不平顺引起的荷载等效为虚拟激励荷载... 基于路面不平顺一致输入激励,采用虚拟激励法研究车辆变速行驶三维车桥耦合非平稳随机振动响应。首先,将桥梁离散为板-壳实体单元,车辆简化为三维九自由度体系,考虑路面输入激励的多点不相干,将路面不平顺引起的荷载等效为虚拟激励荷载,建立三维车-桥耦合非平稳随机振动模型;然后,运用精细积分格式迭代求解,与Monte-Carlo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最后,以某高速公路梁桥为背景,研究车辆匀加速行驶在B级桥面桥梁各点动响应。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计算模型及算法正确可行;相同路面激励引起的跨中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峰值大小取决于瞬时最大车速;车辆变速行驶比匀速行驶具有更宽的共振频率区间,跨中位移和加速度最大值随车速呈现先快后缓的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系统 非平稳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一致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并行电法技术体系与新进展 被引量:51
16
作者 刘盛东 刘静 +2 位作者 戚俊 曹煜 吕荣其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36-2345,共10页
并行电法(Parallel Electrical Method,PEM)是集阵列式、全电极、全波形3种电场(自然电场、激励电场和感应电场)的同步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地电场勘探方法,它以时空域地电场的并行测试与并行处理为核心思想:通过每个电极1个ADC及开关装... 并行电法(Parallel Electrical Method,PEM)是集阵列式、全电极、全波形3种电场(自然电场、激励电场和感应电场)的同步采集和处理于一体的地电场勘探方法,它以时空域地电场的并行测试与并行处理为核心思想:通过每个电极1个ADC及开关装置的集成,实现全部电极的并行激励与采集,获得包括AM法和ABM法两种形式的地电场数据体;按照电极的空间组合与时序关系,解编出激励电流序列和对应的自然电场(零次场)、激励电场(一次场)和感应电场(二次场)的电位响应序列,再根据电位响应与电流激励的传递原理解析出探测介质的电阻抗属性(包括自然电位、电阻率和极化率等参数),由此实现3种电场信息的并行解析。矿井并行电法(Mine-PEM)充分利用了巷道空间、钻孔空间及其组合形式,进而实现了对煤层顶底板充水水源、导(含)水断层、岩溶陷落柱及注浆改造效果的有效探查,对采动围岩破坏特征及富水异常区的动态检测,以及对地下水渗流演化的实时远程监测及水害超前预警等,这些技术于过去15 a间在全国煤矿防治水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发展、形成了矿井并行电法技术体系。矿井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使网络并行电法的智能特色得以发挥,实现了矿井地电场定时激励采集与实时动态监测的在线远程控制;双模式电极测试技术(Double-mode Electrode Testing Technique)的引入与应用,解决了常规地电场测试技术(如高密度电法)中激发、接收共用同一电极而导致自然电场、感应电场数据误差大甚或失效的问题,保证了3种电场并行测试数据的有效性;由此,并行电法技术实现了对主动源电法勘探与被动源地电场监测的有效融合,这对矿井灾害源动态、精细探测尤其是水害预警来说意义重大,形成的并行电法国家能源行业标准已得到实施。并行电法不仅可为智能矿山、透明矿山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而且在工程与环境物探领域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查中也已得到推广。当前,地电场多参数的并行解析与联合反演是其重点研究内容,通过对介质电阻抗成像理论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岩土体多相介质多场耦合作用及其演化特征的探查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电法 矿井物探 岩体破坏 地下水渗流 煤矿防治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面不平引起车桥系统随机振动车速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桂水荣 张政韬 +1 位作者 陈水生 万水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23-1228,1296,1297,共8页
将桥梁离散为梁单元,车辆简化为两自由度系统,桥面不平顺引起的车桥耦合振动荷载等效为虚拟激励荷载,建立移动车辆-桥梁耦合随机振动模型,运用虚拟激励法((pseudo excitation method,简称PEM)并结合模态综合叠加技术进行求解。将数值迭... 将桥梁离散为梁单元,车辆简化为两自由度系统,桥面不平顺引起的车桥耦合振动荷载等效为虚拟激励荷载,建立移动车辆-桥梁耦合随机振动模型,运用虚拟激励法((pseudo excitation method,简称PEM)并结合模态综合叠加技术进行求解。将数值迭代结果与Monte-Carlo法对比,验证求解算法的正确性。以简支梁桥为例,在频域内对桥面不平顺引起车桥耦合随机振动的车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跨中竖向位移均方根值随车速变化较大,车速对位移和加速度功率谱曲线的1阶频率峰值和带宽影响显著;近支点加速度功率谱曲线的峰值、频率及带宽随车速变化明显。研究桥面不平顺引起的车桥耦合随机响应,车速对桥梁和车体振动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桥耦合系统 随机振动 桥面不平顺 车速 虚拟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桥随机振动模型的简支梁桥墩顶垂向动反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朱志辉 黄承志 +3 位作者 王力东 时瑾 余志武 蔡成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25-232,共8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墩顶垂向动反力的随机性特征,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模型。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具有二系悬挂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列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轨道-桥梁有限... 为研究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墩顶垂向动反力的随机性特征,基于虚拟激励法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竖向随机振动模型。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具有二系悬挂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列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轨道-桥梁有限元模型;基于等效Hertz线性轮轨接触关系建立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动力学方程。通过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简谐不平顺的叠加,将非平稳随机振动问题转化为确定性时间历程问题,推导了列车-轨道-桥梁耦合时变系统随机振动计算模型。基于该计算模型,以五跨32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轨道不平顺和车速对墩顶垂向动反力随机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墩顶垂向动反力受列车轴重引起的确定性激励控制,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对其影响显著;不同轨道不平顺随机激励下墩顶动反力均方根(σ)不同,基于3σ法得到的限值(μ±3σ)相差较大;随着车速的增大,墩顶动反力均方根(σ)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桥梁耦合系统 高速铁路 墩顶动反力(DVRP)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p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问题的广义坐标合成法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凯 钱基宏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工程中的随机振动分析多采用完全二次型组合法(CQC)及其改进算法,如虚拟激励法(PEM)和谐波激励法(HEM)。广义坐标合成法(GCS)提出了一种计算随机响应的新思路,其基本原理是将物理空间的计算转移到自由度较小的振型空间进行,从而缩减了... 工程中的随机振动分析多采用完全二次型组合法(CQC)及其改进算法,如虚拟激励法(PEM)和谐波激励法(HEM)。广义坐标合成法(GCS)提出了一种计算随机响应的新思路,其基本原理是将物理空间的计算转移到自由度较小的振型空间进行,从而缩减了计算量和计算规模。对于较大规模结构体系的随机振动问题,GCS方法计算响应协方差矩阵的计算量只相当于PEM的2r/sT,其中s、r和T分别为激励功率谱矩阵的秩、振型总数和离散频率点数。此外,对于给定激励时程的问题,由于GCS方法直接求解广义坐标运动方程,因而可以方便得出响应时程。通过对几种方法的详细对比,说明对于大多数只需要求解响应方差的随机振动问题,GCS是最优的计算方法。PEM只有在s<r且必须求得响应功率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较高的计算效率,而HEM实际上等同于s=1的P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完全二次型组合 广义坐标合成法 虚拟激励法 谐波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基窗口法的LNG-电混合动力公交车道路排放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彭美春 曾隆隆 +1 位作者 王海龙 王嘉浩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82-2387,共6页
研究了LNG-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城市道路行驶排放性能。以一辆LNG-电混合动力公交车为研究对象,在典型公交线路上开展实际道路车载排放测试,通过PEMS(Portable Emissions Measurement System)和CAN总线实时采集排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行驶速... 研究了LNG-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城市道路行驶排放性能。以一辆LNG-电混合动力公交车为研究对象,在典型公交线路上开展实际道路车载排放测试,通过PEMS(Portable Emissions Measurement System)和CAN总线实时采集排气污染物排放浓度、行驶速度、发动机转速和扭矩等数据。结果表明,公交车发动机运行工况主要分布在中低转速和负荷区,不同于ETC循环工况主要分布在中高转速和负荷区。计算发现公交车城市道路运行NO_x质量排放率远高于CO与HC,CO质量排放速率约为NO_x的1/100,HC质量排放速率约为NO_x的1/9。采用基于ETC循环功的功基窗口法计算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比排放值,发现发动机平均输出功率偏低,测试样本功基窗口持续时间为ETC循环时长的1.4倍。测算结果表明,在全部有效功基窗口中,CO和HC比排放低于排放限值(征求意见稿),而NO_x比排放高于排放限值。研究表明,功基窗口法能有效分析LNG-电混合动力公交车排放,分析车载测试数据,得出的比排放数值能够反映车辆实际道路行驶排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城市公交车 道路排放 车载法 功基窗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