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liding mode control and Lyapunov based guidance law with impact time constraints 被引量:5
1
作者 Xiaojian Zhang Mingyong Liu Yang 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6期1186-1192,共7页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ssue of impact time control of super-cavitation weapons impact fixed targets which mainly refer to the ships or submarines who lost power, but still have combat capability. Control over imp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ssue of impact time control of super-cavitation weapons impact fixed targets which mainly refer to the ships or submarines who lost power, but still have combat capability. Control over impact time constraints of guidance law(ITCG) is derived by using sliding mode control(SMC) and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em. The expected impact time is realized by using the notion of attack process and estimated time-to-go to design sliding mode surface(SMS). ITCG contains equivalent and discontinuous guidance laws, once state variables arrive at SMS,the equivalent guidance law keeps the state variables on SMS,then the discontinuous guidance law enforces state variables to move and reach SMS. The singularity problem of ITCG is also analyze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given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ITCG design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yapunov stability sliding mode control impact time salvo attack TIME-TO-GO guidance la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 guidance law with terminal impact angle and acceleration constraints 被引量:6
2
作者 Qingchun Li Wensheng Zhang +1 位作者 Gang Han Yuan Xi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3期664-679,共16页
In this paper, a novel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FSMC) guidance law with terminal constraints of miss distance, impact angle and acceleration is presented for a constant speed missile against the stationary or slow... In this paper, a novel fuzzy sliding mode control(FSMC) guidance law with terminal constraints of miss distance, impact angle and acceleration is presented for a constant speed missile against the stationary or slowly moving target. The proposed guidance law combines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algorithm with a fuzzy logic control scheme for the lag-free system and the first-order lag system. Through using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we prove the sliding surface converges to zero in finite time. Furthermore,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 information and system disturbances, the guidance gains are on-line optimized by fuzzy logic technique.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SMC guidance law and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e valid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guidance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idance law sliding mode control fuzzy logic impact ang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impact angle constrained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for anti-ship missiles 被引量:10
3
作者 LI Wei WEN Qiuqiu +1 位作者 HE Lei XIA Qunl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期447-459,共13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design for multiple anti-ship missile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3-D)space hitting simultaneously the same target with considering the desire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design for multiple anti-ship missiles in the three-dimensional(3-D)space hitting simultaneously the same target with considering the desired terminal impact angle constraint.To address this issue,the problem formulation including 3-D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description,and communication topology are built firstly.Then the consensus variable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and can reach consensus under the proposed acceleration command along the line-of-sight(LOS)which satisfies the impact time constraint.However,the normal accelerations are designed to guarantee the convergence of the LOS angular rate.Furthermore,consider the terminal impact angle constraints,a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NTSM)control is introduced,and a finite time convergent control law of normal acceleration is proposed.The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guidance law is proved by using the second Lyapunov stability method,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also conducted to verify its effectivenes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can regulate the impact time error and impact angle error in finite time if the connecting time of the communication topology is longer than the required convergen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impact angle constraint communication topology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NTSM)control finite time conver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优化的PMSM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刚琴 马家庆 +2 位作者 陈昌盛 何志琴 吴钦木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0,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使用传统控制动态响应慢、电流脉动大等问题,改进了一种基于黏菌优化算法的新型双幂次滑模积分速度控制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首先,速度环采用一种新型双幂次趋近律的滑模速度控制器,使其更加准确的控制电机的运转,并...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使用传统控制动态响应慢、电流脉动大等问题,改进了一种基于黏菌优化算法的新型双幂次滑模积分速度控制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首先,速度环采用一种新型双幂次趋近律的滑模速度控制器,使其更加准确的控制电机的运转,并通过Lyapunov函数验证其稳定性。其次,利用黏菌优化算法优化dq轴PI控制器的参数,可以快速找到最优的PI参数。同时通过电流模型预测控制,使电流脉动减小。最后,从微观的角度绘制了dq轴电流与电机转速n的三维相图,进一步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MPC、SMC-MPC及NSMC方法相比,所提方法NSMC-MPC在动态响应速度、调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显著减小超调和电流脉动,提升动态性能及负载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黏菌优化算法 滑模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视线角约束的神经网络滑模制导律研究
5
作者 马寒冰 贾晓洪 +1 位作者 徐琰珂 李斌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6-293,共8页
为了避免空空导弹在打击掠海巡航导弹时受到鱼鳞光的干扰,要求导弹以期望的视线角命中目标,针对滑模制导律中的抖振现象,提出了一种结合粒子群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的滑模制导律。利用RBF神经网络来自适应调节切换项增益,粒子群遗传算... 为了避免空空导弹在打击掠海巡航导弹时受到鱼鳞光的干扰,要求导弹以期望的视线角命中目标,针对滑模制导律中的抖振现象,提出了一种结合粒子群遗传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的滑模制导律。利用RBF神经网络来自适应调节切换项增益,粒子群遗传算法可以通过有限次迭代,得到最优的RBF神经网络初始参数。将PSO-GA-RBF神经网络滑模制导律与联合偏置比例制导律、滑模制导律、RBF神经网络滑模制导律在迎头、尾追攻击场景下进行仿真对比。结果表明:PSO-GA-RBF神经网络滑模制导律可有效削弱系统的抖振,提高系统的鲁棒性,视线角更接近期望角度、脱靶量更小,具有更高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律 滑模控制 视线角约束 PSO-GA-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幂次滑模的三维固定时间的多导弹打击比例导引律
6
作者 李健 刘鹏 +4 位作者 喻小昊 于航 李长生 史云雷 张合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2-292,共11页
针对多导弹对重要目标同时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固定时间打击多弹比例导引律。建立三维空间内的导弹-目标动力学模型,为降低在三维空间内控制方法的设计难度,在三维空间内确定基准面,将导弹-目标三维空间状态向量分解平行和垂直于基... 针对多导弹对重要目标同时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三维固定时间打击多弹比例导引律。建立三维空间内的导弹-目标动力学模型,为降低在三维空间内控制方法的设计难度,在三维空间内确定基准面,将导弹-目标三维空间状态向量分解平行和垂直于基准面两个分量,并在上述基准面内分别设计控制方法。其中,平行于基准面基于比例导引法,设计切向和法向加速度作为控制输入,驱使导弹在期望攻击时刻之前达成剩余飞行时间一致;在垂直基准面,基于变幂次改进传统滑模控制法设计导引律,实现多导弹系统前段控制快速收敛与末段控制稳定的兼容。当两个基准面分量都能在预设攻击时间内实现一致性控制时,在三维空间内多导弹系统可完成同步攻击。通过向所设计的导引律中补偿各导弹发射时延,实现多弹系统在异步发射场景下对目标的同步攻击。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导引律具备快速收敛、稳定性高等特点,不仅适用于同步发射场景,在异步发射时只需将各发导弹发射时延补充至输入端,即可完成攻击时间一致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变幂次滑模控制 比例导引律 固定时间打击 三维攻击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物理约束的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优化获能控制
7
作者 包鑫宇 黎明 +1 位作者 陈震 宋承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166,共10页
针对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Oscillating buoy wave energy converter,OBWEC)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获能问题,本文在考虑OBWEC的浮子运动位移和控制力物理约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包含浮子运动轨迹规划层和轨迹跟踪层的双层协同控制方案... 针对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Oscillating buoy wave energy converter,OBWEC)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获能问题,本文在考虑OBWEC的浮子运动位移和控制力物理约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包含浮子运动轨迹规划层和轨迹跟踪层的双层协同控制方案。在轨迹规划层,利用傅里叶拟谱方法分析波浪频谱特征,在线生成满足位移和控制力物理约束且兼顾最大获能的浮子运动参考轨迹;在轨迹跟踪层,采用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实现浮子运动的轨迹跟踪,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浮子运动轨迹跟踪误差渐近收敛于0。双层协同控制方案的核心在于,在保证浮子运动满足物理约束的前提下,尽可能获取最大能量,进而确保OBWEC的安全高效运行。仿真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OBWEC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 优化获能控制 傅里叶拟谱方法 轨迹跟踪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高升阻比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
8
作者 郭博 铁鸣 +1 位作者 范文慧 李传旭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0-590,共11页
针对多个高升阻比飞行器在飞行中间段的时间协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高升阻比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建立多个高升阻比飞行器协同飞行力学模型,设计规划飞行器在中间段制导过程中的飞行程序与针对飞行器侧向机动的滑模控制策略。... 针对多个高升阻比飞行器在飞行中间段的时间协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高升阻比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建立多个高升阻比飞行器协同飞行力学模型,设计规划飞行器在中间段制导过程中的飞行程序与针对飞行器侧向机动的滑模控制策略。通过设计标称轨迹,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进而生成各个飞行器不同初始条件所需的侧向过载并通过侧向过载得到所需的倾侧角指令,以实现对飞行器飞行时间的控制,从而使多飞行器能够同时到达目标点上方设定范围;考虑飞行器始末条件和状态约束,使飞行器能够满足协同任务需求。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判据证明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滑模面非奇异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同制导策略具备一定抗干扰性,能够满足异地非同步发射的多个飞行器协同制导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阻比飞行器 协同制导 滑模控制 参数优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探测信息可观测性的主动防御滑模协同突防制导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昌平 方峰 +2 位作者 王振亚 彭冬亮 谢俊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8,共8页
针对敌方来袭拦截弹制导策略未知的主动防御协同突防场景,考虑目标弹-防御弹单向和双向协同配合模式,采用滑模控制方法提出了兼顾拦截弹探测信息可观测性和防御弹反拦截精度的协同突防制导律。构建了融合空间探测构型需求和拦截成功必... 针对敌方来袭拦截弹制导策略未知的主动防御协同突防场景,考虑目标弹-防御弹单向和双向协同配合模式,采用滑模控制方法提出了兼顾拦截弹探测信息可观测性和防御弹反拦截精度的协同突防制导律。构建了融合空间探测构型需求和拦截成功必要条件的滑模面,分别应用双幂次趋近律和带状态反馈的指数型趋近律,推导了目标弹-防御弹的单/双向协同制导律。相较于单向协同,双向协同通过引入加速度代价函数,应用最优化方法优化了协同突防制导律,目标弹通过协作机动帮助防御弹降低打击来袭拦截弹的过载需求。仿真结果表明,协同滑模突防制导律可确保目标弹和防御弹达到期望的空间探测构型,并能够精准地打击来袭拦截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防御 协同制导 滑模控制 可观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组合导引律模型
10
作者 许人可 龙波 +1 位作者 彭晓乐 王嘉楠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1,共9页
针对导弹打击机动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导引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应对战场环境中的机动目标打击问题。首先对三维弹目运动关系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包含角度和时间偏置项的比例导引律,旨在有效抑制终端角度变化,同时确保打击时... 针对导弹打击机动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导引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应对战场环境中的机动目标打击问题。首先对三维弹目运动关系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包含角度和时间偏置项的比例导引律,旨在有效抑制终端角度变化,同时确保打击时间的精确控制。为实现最优导引律参数的求解,研究构建了以打击角、打击时间、法向加速度和脱靶量等约束条件为基础的代价函数。采用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自适应寻优,通过迭代计算确定使代价函数最小化的最优导引律参数,进而得到满足约束条件的最优弹道。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设置了机动目标场景,并设计了与原始比例导引律的对比仿真实验以及多种打击时间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比例导引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组合导引律算法在应对机动目标时能够生成满足打击时间要求及其他约束条件的弹道,并在不同打击时间设定下均展现出良好的打击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引律 粒子群优化 比例导引律 导航制导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定时间稳定与部分状态反馈的角度约束制导律
11
作者 许琛 牛智奇 +3 位作者 骆盛 杜凤怀 韩迪 王洋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针对终端角度约束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部分状态反馈的固定时间收敛角度约束制导律。首先,基于一致精确鲁棒微分器(uniform robust exact differentiator,URED)算法,设计了固定时间状态观测器来估计不可测的系统状态。然后,基于固定... 针对终端角度约束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部分状态反馈的固定时间收敛角度约束制导律。首先,基于一致精确鲁棒微分器(uniform robust exact differentiator,URED)算法,设计了固定时间状态观测器来估计不可测的系统状态。然后,基于固定时间稳定理论,设计了固定时间收敛的积分滑模面,并设计了固定时间制导律保证滑模面及制导误差的固定时间收敛。相比于传统有限时间制导律,文中所设计的固定时间制导律的收敛时间上界不受初始制导误差影响,因此可以在各类初始条件下都能保证快速收敛性能。同时,所设计的方法只需部分状态进行反馈,可以有效简化制导系统的硬件组成。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类初始制导误差及部分状态反馈条件下,所提出的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收敛速度与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制导律 固定时间收敛 部分状态反馈 积分滑模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狼参数寻优的组合趋近律滑模光伏并网逆变控制
12
作者 李成丰 傅晓帆 +1 位作者 熊国江 吕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15474-15482,共9页
针对传统光伏并网逆变控制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法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 GWO)的组合趋近律滑模逆变器最优控制方法。首先,该方法对控制系统的电压外环采用积分滑模来跟踪直流母线电压... 针对传统光伏并网逆变控制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无法兼顾快速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 GWO)的组合趋近律滑模逆变器最优控制方法。首先,该方法对控制系统的电压外环采用积分滑模来跟踪直流母线电压,使其保持恒定;然后,电流内环采用d、q轴电流建立带误差积分项的滑模切换面函数,来分别跟踪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实现光伏逆变器的并网控制。为了能有效减少系统的抖振,使系统稳定在滑模面上,内外环控制中引入基于指数趋近律和变速趋近律的组合趋近律。最后,利用灰狼优化算法的迭代寻优能力,对设计的滑模面参数进行全局寻优,以提升系统的控制精度。通过仿真结果分析,所提控制方法对并网电流能够实现快速精准有效跟踪,从而提升了光伏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组合趋近律 滑模控制 灰狼优化算法(GWO)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击角约束的任意时间三维制导律设计
13
作者 丁圣巧 高计委 +2 位作者 臧绍飞 马建伟 王鳞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1,共6页
针对攻击角约束的机动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了一种任意时间制导律。该制导律的设计采用了任意时间稳定性理论和分段滑模方法,解决了有限时间和固定时间制导律收敛时间难求的问题,实现了视线角误差收敛时间的任意设定。此外,还利用相关稳定... 针对攻击角约束的机动目标拦截问题,提出了一种任意时间制导律。该制导律的设计采用了任意时间稳定性理论和分段滑模方法,解决了有限时间和固定时间制导律收敛时间难求的问题,实现了视线角误差收敛时间的任意设定。此外,还利用相关稳定性理论,对所设计的制导律进行分析与证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任意时间制导律的有效性,并与有限时间和固定时间制导律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律 任意时间 攻击角约束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导弹攻击时间协同的滑模制导律 被引量:21
14
作者 花文华 张拥军 +1 位作者 张金鹏 孔石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2,共5页
针对多导弹攻击时间协同的高价值或大型目标攻击问题,基于滑模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非奇异的滑模制导律,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机动目标的导弹剩余飞行时间估计方法。通过对滑模制导律切换控制部分的合理设计,保证了系统的Lyapunov稳定性,... 针对多导弹攻击时间协同的高价值或大型目标攻击问题,基于滑模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非奇异的滑模制导律,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机动目标的导弹剩余飞行时间估计方法。通过对滑模制导律切换控制部分的合理设计,保证了系统的Lyapunov稳定性,且避免了滑模面的收敛和保持受到弹道收敛的影响总是可达的。适用于机动目标的剩余飞行时间估计方法采用虚拟目标的设计思路,将目标加速度和速度对弹目相对运动关系的影响投影到弹目视线方向上,从而实现目标的虚拟静止。针对目标固定、非机动和机动三种情况,进行了多枚导弹飞行时间协同攻击的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估计的剩余飞行时间可以快速收敛到真值,且误差趋近于零。所设计的多导弹攻击时间协同滑模制导律在完成目标攻击的同时,实现了导弹间在攻击时间上的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律 滑模控制 协同制导 多导弹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动驾驶仪动特性的终端角度约束滑模导引律 被引量:46
15
作者 孙胜 张华明 周荻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8,共10页
探讨了拦截机动目标情况下的攻击角度约束导引律设计问题。首先假设自动驾驶仪为理想环节,推导了一种滑模导引律,证明了该导引律的有限时间收敛特性。然后通过非线性反步设计法把上述导引律推广到考虑导弹自动驾驶仪动态延迟的情形上,... 探讨了拦截机动目标情况下的攻击角度约束导引律设计问题。首先假设自动驾驶仪为理想环节,推导了一种滑模导引律,证明了该导引律的有限时间收敛特性。然后通过非线性反步设计法把上述导引律推广到考虑导弹自动驾驶仪动态延迟的情形上,仿真结果表明,导弹自动驾驶仪为实际跟踪环节,目标做大机动逃逸时该制导方法仍具有良好的制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律 攻击角度 自动驾驶仪 滑动模态控制 反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拦截弹自适应最优滑模制导和控制一体化设计 被引量:16
16
作者 董飞垚 雷虎民 +2 位作者 李炯 邵雷 胡小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56-1461,共6页
针对传统制导和控制分开设计在拦截高速机动目标时的缺陷,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最优滑模制导和控制一体化算法。首先基于零化视线角速率的思想,建立了制导和控制一体化模型;然后选取视线角速率为滑模面,结合HOSM鲁棒精确微分器参数,提出了... 针对传统制导和控制分开设计在拦截高速机动目标时的缺陷,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最优滑模制导和控制一体化算法。首先基于零化视线角速率的思想,建立了制导和控制一体化模型;然后选取视线角速率为滑模面,结合HOSM鲁棒精确微分器参数,提出了一种最优滑模一体化制导和控制算法;最后设计了一种不确定性上界的自适应估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制导和控制分开设计相比,所设计的一体化方法使得拦截弹具有更小的脱靶量,且姿态变化更加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截弹 制导控制一体化 自适应 最优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弹道跟踪制导律设计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大元 雷虎民 +2 位作者 吴玲 邵雷 李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1-727,共7页
针对防空导弹弹道跟踪问题,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设计了一种弹道跟踪制导律。首先,采用弹道坐标变量而不是时间变量对导弹质点运动模型线性化,得到允许扰动范围更大的线性化模型;接着,基于单输入线性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滑模面和... 针对防空导弹弹道跟踪问题,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设计了一种弹道跟踪制导律。首先,采用弹道坐标变量而不是时间变量对导弹质点运动模型线性化,得到允许扰动范围更大的线性化模型;接着,基于单输入线性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滑模面和制导指令,并给出制导系统工作原理;最后,在一定干扰作用下,将所设计的跟踪制导律应用于导弹质点运动仿真,从模型优劣、抑制随机风干扰能力、鲁棒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跟踪制导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线性化模型与以时间为自变量的线性化模型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且滑模制导律对模型不确定性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跟踪 制导律 滑模控制 防空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变结构有限时间收敛制导律 被引量:30
18
作者 张运喜 孙明玮 陈增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13-1418,共6页
针对末端有入射角度约束的制导系统,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思想设计了一种有限时间收敛的滑模制导律,使制导系统的视线角速率快速收敛到零,并令弹道倾角收敛到期望的入射角度.通过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对该制导律进行了分析... 针对末端有入射角度约束的制导系统,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思想设计了一种有限时间收敛的滑模制导律,使制导系统的视线角速率快速收敛到零,并令弹道倾角收敛到期望的入射角度.通过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理论对该制导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制导系统有限收敛时间的数学形式,证明了制导系统的有限时间收敛性.最后通过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该制导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制导 滑模控制 制导律 入射角约束 有限时间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端约束条件下末端制导律研究综述 被引量:31
19
作者 李庆春 张文生 韩刚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2,共12页
现代战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和激烈化,多约束条件下制导律的设计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末端制导律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述了由于环境的复杂,目标的高机动性,及飞行器运动的非线性、强耦合性和多时变性性等因素带来制导律设计上... 现代战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和激烈化,多约束条件下制导律的设计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末端制导律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概述了由于环境的复杂,目标的高机动性,及飞行器运动的非线性、强耦合性和多时变性性等因素带来制导律设计上的困难.然后对具有多终端约束条件下末端制导律的设计方法进行分类,将其分为单终端约束制导律和多终端约束制导律,并对具有终端角度、弹着时间、和终端速度的某一种或几种约束的制导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对下面4种末端制导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三维制导律、制导控制一体化、多飞行器协同制导和多模复合末制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导律 终端角度约束 弹着时间约束 滑模控制 一体化制导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落角约束的再入机动弹头的变结构导引律 被引量:14
20
作者 胡正东 曹渊 蔡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3-398,共6页
针对再入机动弹头垂直打击目标的要求,研究了具有末端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导引律。该导引律包括俯冲平面内的制导方程和转弯平面内的制导方程,通过采用准滑动模态控制削弱抖振的影响。通过数学仿真,分析了四个制导参数对制导效果的影响,探... 针对再入机动弹头垂直打击目标的要求,研究了具有末端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导引律。该导引律包括俯冲平面内的制导方程和转弯平面内的制导方程,通过采用准滑动模态控制削弱抖振的影响。通过数学仿真,分析了四个制导参数对制导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利用遗传算法离线优化制导参数的可行性,检验了最优制导参数的制导效果对不同初始状态偏差的敏感性。仿真结果表明,与最优导引律相比,变结构导引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干扰影响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机动弹头 末端落角约束 变结构导引律 准滑动模态控制 遗传算法 最优导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