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 Protein Prokaryotic Expression of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1
作者 WEI Ping ZHANG Fang +3 位作者 MING Xiaobo ZENG Xiangwei ZHU Yuqing WANG L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8年第3期31-35,共5页
The small envelope protein (E) gene of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M41 strain was cloned, and then it was sub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ng vector pGEX-6P-1.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ransformed... The small envelope protein (E) gene of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M41 strain was cloned, and then it was sub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ng vector pGEX-6P-1.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ransformed into E.coli. BL21 and induced by IPTG. SDS-PAGE result showed that when objective protein fused with GST (about 20 ku), the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of fusion protein was 38 ku. It indicated that objective protein was about 12.4 ku. The result showed that E protein was expressed successfully, it was useful to the subsequent E protein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 CORONAvirus small envelope protein (E) protein expres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M4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及致病性分析
2
作者 赵靖玉 李丹 +4 位作者 张兵 张乾义 张锦华 宋亚芬 杨承槐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967-3975,共9页
为系统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株传代过后是否生物特性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1979年从法国引进的IBV M41株(保藏编号CVCC AV1511,简写AV1511-1979)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次... 为系统评价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M41株传代过后是否生物特性会发生改变,我们将国家兽医微生物菌(毒)种保藏中心1979年从法国引进的IBV M41株(保藏编号CVCC AV1511,简写AV1511-1979)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次,评估其在基因组变异、排毒规律、组织嗜性等方面的差异。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序传代前后基因组序列,并建立了IBV攻毒模型,使用RT-PCR、RT-qPCR、气管环纤毛摆动试验等方法从病毒含量、临床症状观察、组织嗜性等方面评价其传代前后差异情况。结果表明AV1511-1979株在SPF鸡上连续传代5代后全基因组未发生变异,但是与其他来源的Mass株在1a、5a、N蛋白区域差异较大;攻毒模型中试验鸡出现精神沉郁、张口呼吸和呼吸啰音等明显临床症状,剖检发现气管环纤毛摆动状况不佳或停止摆动;RT-qPCR结果显示病毒在感染鸡的气管、肺脏、肾脏、腺胃、十二指肠、盲肠扁桃体内均可复制,尤其在气管、肾脏、腺胃中病毒载量较高,传代前后的病毒载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IBV M41株AV1511-1979株在SPF鸡上传代5代内生物特性稳定,不发生改变,作为IBV灭活疫苗生产用种毒、IBV疫苗检验用标准强毒株,我们的工作为生产种毒代次控制、疫苗评价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M41株 SPF鸡 传代 生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鸡MDV、ALV和CIAV多重感染的临床发病观察与分析
3
作者 陈鑫 刘林敏 +2 位作者 高鑫 韦天超 黄腾 《家禽科学》 2025年第3期27-34,I0007,共9页
现场解剖来自广西某养殖场一批110日龄疑似患肿瘤病的三黄鸡,选取肝脏、心脏、脾脏、小肠、腺胃等剖检病变明显的内脏组织用于病理学观察,并通过PCR检测病鸡样品所含的MDV、ALV、REV和CIAV等当地流行的免疫抑制性病毒特异基因片段。病... 现场解剖来自广西某养殖场一批110日龄疑似患肿瘤病的三黄鸡,选取肝脏、心脏、脾脏、小肠、腺胃等剖检病变明显的内脏组织用于病理学观察,并通过PCR检测病鸡样品所含的MDV、ALV、REV和CIAV等当地流行的免疫抑制性病毒特异基因片段。病鸡肝脏、腺胃和小肠存在大量肿瘤细胞增殖、浸润;肝脏血管周围有多种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索受压萎缩;脾脏淤血,弥漫性实质细胞凋亡,呈空泡状,并可见大量异嗜性细胞浸润和含铁血黄素沉着;心脏发生心肌炎,心肌纤维坏死,细胞溶解并伴大量炎细胞浸润。个别病鸡检出MDV或CIAV单一感染,而MDV、ALV和CIAV三种病毒共感染的检出率最高,达63.88%,所有样品均未检测出REV。以上结果表明,这批临近上市的三黄鸡群发生临床肿瘤病主要是由MDV、ALV和CIAV共感染所致,尤其是ALV-K亚群感染占比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鸡 马立克病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 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 共感染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药的筛选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俊贤 任涛 +3 位作者 杨剑 郭杨 文安林 欧德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1249,共9页
【目的】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抗病毒中药的筛选,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通过预防和治疗2个角度对24味单一中药、6种市售复方中药进行抗IBV的有效... 【目的】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进行抗病毒中药的筛选,并验证其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鸡胚培养法,通过预防和治疗2个角度对24味单一中药、6种市售复方中药进行抗IBV的有效成分或方剂筛选试验,即在SPF鸡胚中先注射中药2 h后再接种病毒和先接种病毒2 h后再注射中药。使用SPSS 20.0软件对鸡胚重量进行方差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辅助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对鸡胚净重进行方差分析显示,桔梗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预防和治疗均有效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鸡胚尿囊液病毒滴度结果显示,桔梗、鱼腥草、宣肺败毒方、绞股蓝、蒲公英、甘草对IBV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桔梗抑制效果最佳。【结论】桔梗对IBV有显著的预防及抑制效果,结果为深入研究桔梗作用机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 鸡胚 中药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优势流行毒株全基因组分析及其致病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熊挺 何献铭 +6 位作者 赵希雅 庄婷婷 黄美珍 梁世金 余传照 梁雪静 陈瑞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9-2122,共14页
为调查研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及优势毒株致病特性,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IBV毒株进行了遗传演化研究和致病性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当下IBV流行毒株基因型、生物学特性以及为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借鉴参考。首先对56株IBV分离毒株S... 为调查研究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及优势毒株致病特性,本研究对实验室分离的IBV毒株进行了遗传演化研究和致病性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当下IBV流行毒株基因型、生物学特性以及为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借鉴参考。首先对56株IBV分离毒株S1全长核苷酸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从中挑选了MH20、KC和JS96 3株优势基因型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然后选取毒力较强的JS96毒株进行了SPF鸡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GI-19是我国主要流行毒株,占比约53.57%,同时变异毒不断涌现,GVI(新基因型)明显的流行增多。3株优势基因型分离毒株的全长基因组与QX-like毒株相似性最高,达到97%以上,但与国内外疫苗株、经典毒株的相似性低,仅为77%左右。抗原表位分析同样表明了分离株与疫苗毒株、经典毒株的B细胞抗原表位数量和序列都存在差异。3株分离毒株均可导致SPF鸡胚矮化和致死,其中JS96对1日龄SPF鸡的致病率高于15日龄SPF鸡,1日龄SPF鸡100%死亡率,15日龄SPF鸡出现生长显著迟缓和个别鸡症状明显,发病鸡剖检均可见“花斑肾”。本研究表明,QX-like基因型IBV毒株是现下IBV的主要流行毒株,对低日龄鸡致病性强,易发生基因重组,与疫苗毒株、经典毒株S蛋白相似性低,适配性较差,急需选择合适疫苗及研发新型疫苗,才能控制当下IBV疫病流行,减少养禽业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基因测序 演化与相似性分析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鸡滑液囊支原体四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沈丹丹 李双双 +4 位作者 周欣 李厚伟 丁丽萍 姬星宇 张先锋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68,共8页
为探讨制备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鸡滑液囊支原体四联灭活疫苗(以下简称新支流滑四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试验采用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接种BHK-21-sc悬浮细胞,用易感鸡胚增殖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H9... 为探讨制备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H9亚型)-鸡滑液囊支原体四联灭活疫苗(以下简称新支流滑四联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试验采用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接种BHK-21-sc悬浮细胞,用易感鸡胚增殖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ML01株接种MDCK-sc悬浮细胞,用改良Frey氏培养基发酵培养鸡滑液囊支原体(MS)ML-MS1株,收获抗原液,制备新支流滑四联灭活疫苗,并对疫苗进行安全性和效力测定;以0.05、0.1、0.3 mL/只的剂量接种30日龄SPF鸡,免疫后7、14、21 d采血测定NDV HI和AIV(H9亚型)HI抗体,并于免疫后21 d进行NDV和AIV攻毒;30日龄SPF鸡首免H120株,免疫后21 d采血测定IBV HI抗体效价,并以0.05、0.1、0.3 mL/只的剂量进行二免,免疫后7、14、21、28 d采血测定IBV HI抗体;以0.05、0.1、0.3 mL/只的剂量接种30日龄SPF鸡,免疫后7、14、21、30 d采血测定MS ELISA抗体,并于免疫后30 d进行MS攻毒。结果显示:制备的新支流滑四联灭活疫苗安全性良好、效力合格;免疫后21 d NDV HI效价为6.6~8.8 log2,AIV HI效价为7.0~9.7 log2;免疫后28 d IBV HI效价为5.6~7.8 log2,且二免是首免的3.2~14.9倍;免疫后30 d MS ELISA效价为3 164~6 847;攻毒试验结果显示,0.05 mL/只剂量组对ML-MS1攻毒保护率为80%(8/10),其余组均为100%(10/10)保护。研究表明,新支流滑四联灭活疫苗对SPF鸡安全、有效,以0.1 mL/只剂量免疫SPF鸡可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H9亚型禽流感 滑液囊支原体 灭活疫苗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perin通过胆固醇影响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复制
7
作者 任丽娜 张愉 +4 位作者 张桃妮 卢彦澎 张冰莎 黄鉴妮 磨美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共11页
Viperin是一种干扰素诱导因子,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为探究Viperin是否通过胆固醇发挥抗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作用,本试验通过消耗或添加细胞膜胆固醇,分析胆固醇对IBV复制的影响;并分别在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表达Viperin,评估V... Viperin是一种干扰素诱导因子,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为探究Viperin是否通过胆固醇发挥抗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作用,本试验通过消耗或添加细胞膜胆固醇,分析胆固醇对IBV复制的影响;并分别在细胞中过表达和干扰表达Viperin,评估Viperin对细胞胆固醇含量和IBV复制的影响,并分析Viperin、胆固醇含量和IBV复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IBV感染后48 h,与IBV感染组相比较,使用5.0和10.0 mmol/L甲基-β-环糊精(MβCD)消耗细胞膜胆固醇后IBV复制被极显著抑制(P<0.001),添加5.0 mg/mL外源性胆固醇后IBV复制被极显著促进(P<0.001),消耗细胞膜胆固醇后再添加外源性胆固醇,IBV复制被抑制后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P>0.05);在IBV感染后24和48 h,与IBV感染组相比较,过表达Viperin可极显著降低细胞中胆固醇含量(P<0.001),并极显著抑制IBV复制(P<0.001);在IBV感染后6和48 h,与IBV感染组相比较,干扰表达Viperin可显著提高细胞中胆固醇含量(P<0.05或P<0.001);在IBV感染后24 h,与IBV感染组相比较,干扰表达Viperin可极显著促进IBV复制(P<0.001);在IBV感染后48 h,与IBV感染组相比较,过表达Viperin后再添加外源性胆固醇可恢复IBV复制(P>0.05)。结果表明,细胞膜中胆固醇水平与IBV复制密切相关,且Viperin可通过调节细胞胆固醇抑制IBV复制。本试验为寻找IBV新的抗病毒靶点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Viperin 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疫病毒、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禽流感病毒三重RT-qPCR鉴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连聪 向国庆 +9 位作者 潘浩华 罗胜军 吕殿红 宋帅 贾春玲 牛瑞辉 郭素茵 李汝洪 邹永基 温肖会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新城疫、禽传染性支气管炎与禽流感是可引起禽类呼吸道症状相似的三种急性传染病,且存在混合感染。为建立新城疫病毒、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禽流感病毒三重RT-qPCR检测方法,该研究对比了GenBank登录的新城疫病毒(NDV)L基因、禽传染性... 新城疫、禽传染性支气管炎与禽流感是可引起禽类呼吸道症状相似的三种急性传染病,且存在混合感染。为建立新城疫病毒、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禽流感病毒三重RT-qPCR检测方法,该研究对比了GenBank登录的新城疫病毒(NDV)L基因、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1a基因和禽流感病毒(AIV)NP基因,经分析选取保守序列设计了三套引物与探针,通过优化检测方法的反应体系,成功建立了可同时检测NDV、IBV和AIV的三重RT-q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出NDV、IBV和AIV,有较好的特异性;方法对三种病毒的最低检测限均为3.02×10^(2)copies/μL,有较高的敏感性;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均不大于1.28%,有良好的重复性。使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102份临床咽拭子进行检测,并与常规RT-PCR进行比较,总符合率为96.6%。本研究建立的三重RT-q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NDV、IBV、AIV三种病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禽流感病毒 荧光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8
9
作者 荣骏弓 康丽娟 +5 位作者 谷守林 吴东来 尹训南 王云峰 江国托 褚桂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4-127,共4页
从1997年在辽宁省大连市某鸡场发生的一种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鸡的传染病病例中收集腺胃组织(D971)接种SPF鸡胚,传至13代,具有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EID50为10-6.48/0.2ml。D971毒株感... 从1997年在辽宁省大连市某鸡场发生的一种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鸡的传染病病例中收集腺胃组织(D971)接种SPF鸡胚,传至13代,具有规律性死亡和典型胚胎病变特征,EID50为10-6.48/0.2ml。D971毒株感染SPF鸡胚尿囊液经负染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80~120nm,有囊膜和纤突的冠状病毒粒子。D971毒株经卵磷脂酶C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并能特异的被D971多抗所抑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获得了D971毒株免原(S1)基因cDNA,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1.7kb的特征性条带。用D971毒株接种SPF鸡,能引起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理变化,并分离到病毒。用D971毒株可直接感染SPF鸡胚成纤维细胞。结果证实从腺胃病变型IB鸡群中分离的D971毒株是冠状病毒科IBV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鉴别鸡新城疫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鸡毒支原体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谢芝勋 谢志勤 +2 位作者 庞耀珊 刘加波 邓显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43-446,共4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ILTV和MG 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或DNA模板进... 本文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NDV、IBV、ILTV和MG 4种病原体的多重PCR技术。根据NDV、IBV、ILTV和MG的基因文库 ,设计了 4对分别与NDV、IBV、ILTV和MG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 ,用这 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NDV、IBV、ILTV、MGRVA或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 ,结果均同时得到了 4条特异性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 310bp(NDV)、172 0bp(IBV)、6 47bp(ILTV)、和 732bp(MG)多重PCR扩增带 ,而对其他 6种禽病病原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 ;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 ,该多重PCR技术能检出 10pg的IBV、1pg的NDVRNA模板和 10pg的ILTV、1pg的MGDNA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鸡新城疫病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鸡毒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免疫对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洪岩 江国托 +4 位作者 杨奇伟 陈奖励 张宝山 刘胜旺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0-253,共4页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 T 株 S1 基因c D N A 连接于pc D N A3 的 Hind I I I与 Ba m H I位点之间构建含有 C M V 启动子及 B G Hpoly A 信号序列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 蛋白真核表... 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肾型 T 株 S1 基因c D N A 连接于pc D N A3 的 Hind I I I与 Ba m H I位点之间构建含有 C M V 启动子及 B G Hpoly A 信号序列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 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实验证明, S P F 鸡肌注免疫后血清 Ig G 抗体逐渐升高,至第35 日龄左右达到高峰,攻毒后血清 Ig G 抗体先下降而后升高,血清 Ig G 抗体升高幅度不及 I B 油苗免疫组。质粒 D N A 免疫鸡攻毒后有40 % 的鸡可耐过强毒的攻击,说明 S1 基因在体内获得了表达并使鸡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基因 基因免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I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IBV-D971)对SPF鸡的致病力试验 被引量:10
12
作者 荣骏弓 吴东来 +2 位作者 谷守林 李桂芝 褚桂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用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 I B V D971 毒株接种1 日龄 S P F 鸡, 可引起60 % 死亡。该毒在 S P F 鸡体传2 代后, 接种1 日龄 S P F 鸡, 可引起100 % 死亡。对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系统的... 用腺胃病变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 I B V D971 毒株接种1 日龄 S P F 鸡, 可引起60 % 死亡。该毒在 S P F 鸡体传2 代后, 接种1 日龄 S P F 鸡, 可引起100 % 死亡。对人工感染病例进行了系统的病理学观察, 主要的眼观病理变化为腺胃胃壁增厚、乳头消失或乳头扁平, 乳头顶部凹陷坏死, 肾肿大、尿酸盐沉积。主要的组织学变化为腺胃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固有层水肿、有炎性细胞浸润、肌层有淋巴细胞浸润、肌细胞坏死、腺小叶腺细胞坏死、核浓缩。小肠粘膜绒毛上皮增生、呈复层结构、固有层水肿、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肾间质水肿、细尿管和肾小球间质内有淋巴细胞浸润。肝、心等实质细胞变性, 以至局灶性坏死。脾、胸腺及法氏囊的淋巴组织萎缩等, 人工感染鸡病例和自然发病鸡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胃病变型 传染性支气管炎 致病力 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广西流行株3种主要结构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磨美兰 李孟 +6 位作者 韦平 范文胜 黄柏成 郎亚辉 陈秋英 侯金莲 韦天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38-1146,共9页
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应用RT-PCR方法对2004-2007年的7株广西IBV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核(N)蛋白和膜(M)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IBV分离株S1基... 为了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应用RT-PCR方法对2004-2007年的7株广西IBV分离株的纤突蛋白S1基因、核(N)蛋白和膜(M)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存在广泛的基因点突变,部分毒株出现基因插入和缺失,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74.2%~98.7%;N基因无插入和缺失,但存在基因点突变,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1.7%~99.3%;M基因存在点突变和插入现象,分离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0.7%~98.2%。以疫苗株H120为参照,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都出现了变异,其中S1基因变异程度最大。7株广西IBV在S1、N和M基因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中分别集中在2、3和3个基因群中,其中4株的S1、N和M基因分型结果不一致。结果表明广西IBV分离株的S1、N和M基因已发生变异,广西IBV存在广泛的基因突变、缺失或插入现象。研究的结果提示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可能是目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N基因 M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传染性脑脊髓炎四联油佐剂灭活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姜北宇 刘月焕 +3 位作者 郑世兰 景小冬 姚颖 白丽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用NDV La Sota株、IBV M41株、EDS76 V HSH23株、AEV Van Roekel株为种毒,分别接种鸡胚或鸭胚,制备各种病毒抗原液,经福尔马林灭活后,采用FILTRON盒式超滤系统对制苗病毒抗原液进行浓缩,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司本80及吐温80为乳化剂,1... 用NDV La Sota株、IBV M41株、EDS76 V HSH23株、AEV Van Roekel株为种毒,分别接种鸡胚或鸭胚,制备各种病毒抗原液,经福尔马林灭活后,采用FILTRON盒式超滤系统对制苗病毒抗原液进行浓缩,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司本80及吐温80为乳化剂,10号白油为佐剂,制成ND-IB-EDS76-AE四联灭活疫苗。对四联苗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证明本疫苗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免疫10-14 d后产生免疫力;ND部分效检,攻毒100%保护,每羽份含ND效价达50-123 PD50;IB部分效检,免疫21-28 d后攻毒保护率达80%-100%,IB HI效价≥1:64;EDS76效检,免疫后21 d HI效价≥1:128;AE效检,保护率达80%-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传染性支气管炎 减蛋综合征 传染性脑脊髓炎 四联油佐剂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型与血清型相关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汪洋 李俊平 +4 位作者 杨承槐 李启红 黄建华 于静 夏业才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型与血清型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国内不同地区的17株IBV分离株、2株疫苗株(M41、W93)和1株强毒株(X株)为研究对象,经RT-PCR扩增获得20株IBV的S1基因并进行测序。将其分别与GenBank中的20株国内外参... 为研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基因型与血清型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国内不同地区的17株IBV分离株、2株疫苗株(M41、W93)和1株强毒株(X株)为研究对象,经RT-PCR扩增获得20株IBV的S1基因并进行测序。将其分别与GenBank中的20株国内外参考IBV株的S1基因进行序列比较,绘制S1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这20株IBV与20株参考病毒株可分为3个基因型:LX4型、Mass型和X型,其中本研究中绝大多数IBV株属于LX4型。根据这一基因分型结果,从这3个基因型中分别选取差异性较大的6株IBV,即X型的X株,Mass型中的M41、W93、333-3株,LX4型中的DC07-1、333-7株,将其分别免疫SPF鸡制备高免血清,进行血清交叉中和试验,计算IBV各病毒株间抗原性的相关系数(R)。结果表明:6株IBV经血清交叉中和试验可分为3个血清型:333-3、M41、W93株为同一血清型,DC07-1、333-7株为同一血清型,X株为另外一个血清型。以上结果表明:IBV的基因分型与血清分型相一致。这为目前IBV的分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今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基因型 血清型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1985年~2008年IBV分离株S1基因高变区Ⅰ和N基因的序列和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磨美兰 李孟 +6 位作者 韦正吉 陈秋英 范文胜 郎亚辉 黄柏成 韦平 韦天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1-765,799,共6页
为了解广西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纤突蛋白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和核(N)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及S1和N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年~2008年的21株IBV的S1基因HVRⅠ和N基因,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 为了解广西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纤突蛋白S1基因高变区Ⅰ(HVRⅠ)和核(N)蛋白基因变异情况及S1和N基因变异的相关性,本研究应用RT-PCR方法扩增了广西1985年~2008年的21株IBV的S1基因HVRⅠ和N基因,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发现:广西存在着多种基因型IBV流行;广西IBV分离株S1基因存在广泛的点突变和插入现象;N基因序列存在氨基酸替代现象。21株IBV中12株在S1基因HVRⅠ和N基因遗传进化树中均归属相同群,其余毒株却归属不同的群。2005年分离的GX-NN5存在基因重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了广西IBV毒株存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现象,S1和N基因的变异不完全平行,有些毒株间的S1和N基因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高变区Ⅰ N基因 系统进化分析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流行株免疫原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基因分型 被引量:7
17
作者 江国托 刘思国 +3 位作者 步志高 祁贤 康丽娟 卢景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7-60,共4页
从我国华中、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及西北等地分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经病毒的病原性、形态结构、理化特性、病毒抗原的特异性检测、组织嗜性、结构多肽及血清型分析等多方面的鉴定,对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流行毒株免疫原... 从我国华中、华东、华南、华北、东北及西北等地分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经病毒的病原性、形态结构、理化特性、病毒抗原的特异性检测、组织嗜性、结构多肽及血清型分析等多方面的鉴定,对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区的流行毒株免疫原S1基因进行了分子克隆及基因分型;RT-PCR扩增病毒S1基因,将S1基因5′和3′端分别进行分子修饰之后插入克隆载体pUC18的BamHⅠ/HindⅢ位点,在Ecoli中实现了目的基因的克隆;利用英国病毒株S1全基因核酸探针与流行株S1基因的重组克隆质粒分子杂交及目的基因5′端高变区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后,采用HaeⅢ、PVUⅡ和XbaⅠ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析不同流行株S1基因cDNA。结果表明,我国流行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为6个主要的基因型;试验发现除与M41和澳大利亚T株相近基因型毒株之外,我国流行的毒株存在明显的分子水平的变异,这与病毒血清型鉴定的结果一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流行毒株免疫原基因S1的分子克隆及基因分型为该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病毒遗传变异的主要分子基础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 分子克隆 基因分 IB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胜旺 孔宪刚 +3 位作者 王玮 高磊 童光志 谷守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1-403,共3页
利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式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_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T_PCR)技术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中国地方分离株的核蛋白基因 ,并对其序列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该病毒株核蛋白基因长度为 12 3 0bp ,编码蛋白由... 利用反转录_聚合酶链式反应 (ReverseTranscription_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T_PCR)技术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IBV)中国地方分离株的核蛋白基因 ,并对其序列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该病毒株核蛋白基因长度为 12 3 0bp ,编码蛋白由4 0 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已发表的参考毒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发现与澳大利亚群毒株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在此基础上 ,本实验构建了杆状病毒重组转移载体pBlue_N ,将其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 ,经过三轮蚀斑纯化和PCR鉴定 ,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_N。SDS_PAGE分析和Westernblot检测的结果表明核蛋白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内获得表达 ,融合蛋白表达量占细胞蛋白总量的 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核蛋白 基因序列 重组杆状病毒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S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尚辉琴 李琳 +3 位作者 陈瑞爱 刘红波 梁梅兰 贺东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63-1972,共10页
为调查广东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及其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通过病料SPF鸡胚接种和鸡胚尿囊液的RT-PCR鉴定,于2013年从广东湛江地区不同发病鸡场分离到两株IBV,分别命名为CK/CH/GD/ZJ10/2013和CK/CH/GD/ZJ11/2013,并对... 为调查广东地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流行及其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通过病料SPF鸡胚接种和鸡胚尿囊液的RT-PCR鉴定,于2013年从广东湛江地区不同发病鸡场分离到两株IBV,分别命名为CK/CH/GD/ZJ10/2013和CK/CH/GD/ZJ11/2013,并对这两株IBV的S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K/CH/GD/ZJ10/2013株S1基因全长1 626bp,编码542个氨基酸,其裂解位点为NRFRR,属于基因型Ⅲ,并推测其为基因型Ⅲ毒株(CK/CH/GX/NN11-3)与基因型Ⅰ毒株(GX-NN-6)在S1基因处发生重组而产生的新毒株;CK/CH/GD/ZJ11/2013株S1基因全长1 620bp,编码540个氨基酸,其裂解位点为HRRRR,属于基因型Ⅰ(类QX型);两株IBV的S1基因间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低,与位于同一基因型的参考毒株间同源性较高,而与中国使用的Mass型常规疫苗H120和H52之间的同源性最低,仅为75.7%~76.3%和77.1%~77.9%。本研究可为广东省IBV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分离 鉴定 S1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的分离及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边葶苈 朱林文思 +4 位作者 雷静 任景乐 李烨 周继勇 廖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60-963,共4页
为了解近年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本研究以最近从山东潍坊某鸡场产蛋鸡卵巢中分离的一株IBV WF2011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2~基因6的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3’端基因组具有典型的IBV基... 为了解近年来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本研究以最近从山东潍坊某鸡场产蛋鸡卵巢中分离的一株IBV WF2011为研究对象,进行基因2~基因6的基因组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3’端基因组具有典型的IBV基因编码特征5’.S.3a.3b.E.M.5a.5b.N.3’,S蛋白裂解位点为ⅫRRSRR,,与美国株Gray、Holte、JMK、Conn46和韩国株SNU8067的s蛋白裂解位点相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WF2011分离株与常见的参考病毒株的同源性普遍较低,s1基因的同源性在49.7%~86.0%之间,并且与LX4、SAlBK和Mass类型的病毒株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WF2011是一株变异程度比较大的IBV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变异株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