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1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all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ower station by using bio-hydrogen
1
作者 刘志祥 毛宗强 +1 位作者 王诚 任南琪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BIO-HYDRO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电解槽流场结构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2
作者 洪捐 魏伟 +3 位作者 刘岩岩 程东亚 王玉杰 陈松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9-567,共9页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阳极侧的流场结构对于电解水制氢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需要根据电化学及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深入分析电解槽内部物理场分布,进一步优化PEM电解槽流场结构。首先,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PEM电解槽多蛇...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阳极侧的流场结构对于电解水制氢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需要根据电化学及计算流体力学理论深入分析电解槽内部物理场分布,进一步优化PEM电解槽流场结构。首先,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建立PEM电解槽多蛇形流场结构的三维模型,分析PEM电解槽内部电场和流场分布状况对电解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其次,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双分流、四分流及五分流3种分流改进结构,并对3种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四分流结构性能最好,相比原来的多蛇形流场,氧气积聚下降约3%,气体排出效率提高22%,并且整体槽电压下降约0.0173 V。在此基础上,搭建具有四分流流场结构的PEM电解槽实验平台,实验证明电解槽电压降低0.0136 V,能耗降低,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数值分析 流场 pem电解槽 四分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改进回声状态网络的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3
作者 高锋阳 刘嘉 +3 位作者 杨栋 韩国鹏 齐丰旭 刘庆寅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7,共10页
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退化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改进回声状态网络(revised echo state network,RESN)的PEMFC电压预测方法。通过改... 为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退化预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改进回声状态网络(revised echo state network,RESN)的PEMFC电压预测方法。通过改进回声状态网络水库中各神经元连接方式,加快非线性拟合过程;利用PSO算法优化模型谱半径、泄漏率、神经元数量等,提高模型预测精度,采用SG(Savitzky-Golay)滤波算法对原始数据有效去峰去噪,再利用PSO-RESN准确预测PEMFC电压;采用不同样本数据集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所提模型在静态和准动态实验数据集下与扩展卡尔曼滤波、传统回声状态网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训练集占比为80%时,对于静态工况FC1,相较于ESN,PSO-RESN方法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和平均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降低了17.50%和25.53%;对于准动态工况FC2,相较于ESN方法,PSO-RESN方法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了16.93%和21.28%。所提方法能够实现PEMFC更高精度退化趋势与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退化预测 回声状态网络 粒子群算法 剩余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电堆进气系统滑模控制研究
4
作者 李友才 肖凌宇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8-851,共4页
搭建PEMFC电堆进气系统模型,将滑模控制器加载到PEMFC电堆进气系统模型中进行仿真研究。结果显示PEMFC电堆进气系统的阴极压力在0.1 s可以跟踪上设定的目标值,在10 s能达到稳定,与目标值的稳态误差小于1%;PEMFC电堆的过氧比在3 s处达到... 搭建PEMFC电堆进气系统模型,将滑模控制器加载到PEMFC电堆进气系统模型中进行仿真研究。结果显示PEMFC电堆进气系统的阴极压力在0.1 s可以跟踪上设定的目标值,在10 s能达到稳定,与目标值的稳态误差小于1%;PEMFC电堆的过氧比在3 s处达到目标值,最大超调量为1.6;PEMFC电堆净功率在2.7 s跟踪上目标值,最高净功率达到53.6 kW,稳态误差小于0.1%,验证了滑模控制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进气系统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金属泡沫流场全形态三维性能模拟及结构优化
5
作者 李楠 白雪宜 +2 位作者 杨抖 李贵敬 马诗会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7-1284,共8页
流场设计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性能提升的关键,高孔隙率的金属泡沫材料被提出可作为PEMFC的备选流场。本文进行金属泡沫完整形状的形态重建,建立了以10 PPI、20 PPI、40 PPI、100 PPI 4种... 流场设计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PEMFC)性能提升的关键,高孔隙率的金属泡沫材料被提出可作为PEMFC的备选流场。本文进行金属泡沫完整形状的形态重建,建立了以10 PPI、20 PPI、40 PPI、100 PPI 4种金属泡沫为阴极流场的PEMFC模型,并与常规平行和蛇形流场进行比较,发现金属泡沫流场能有效改善流道内反应气体及产物的输运与分布,强化电化学反应过程,且金属泡沫材料的PPI值越大,输出性能越好。此外,研究了不同气体扩散层孔隙率对含金属泡沫流场的PEMFC的影响,研究发现,孔隙率范围在0.4-0.6之间较为适宜。本研究还提出了一种基于伞形结构的宽韧带40 PPI金属泡沫结构改进方法,PEMFC的输出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全形态重建 流场 金属泡沫 结构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弛豫时间分布的PEMFC操作条件敏感度分析
6
作者 韩恺 杨子骞 +2 位作者 王永真 李小龙 王萱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5,共11页
为了研究操作条件对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敏感度的定量分析,针对实验室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通过单变量极化曲线实验获得了不同操作条件对电压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展了1.0 A/cm^(2)与2.0 A/cm^(2)下的正交实验,引入弛豫时间分... 为了研究操作条件对燃料电池性能影响的敏感度的定量分析,针对实验室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通过单变量极化曲线实验获得了不同操作条件对电压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展了1.0 A/cm^(2)与2.0 A/cm^(2)下的正交实验,引入弛豫时间分布方法与等效电路模型量化分析了各操作条件对电压与极化阻抗的敏感度.结果表明,两种电流密度下,输出电压、电荷转移阻抗与传质阻抗均对工作温度、阴极进气湿度与计量比3个操作条件最敏感;随电流密度增加,操作条件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方式由温度主导的电荷转移阻抗演变为阴极计量比主导的传质阻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操作条件 正交实验 弛豫时间分布 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优化CNN-LSTM的PEMFC性能衰退预测
7
作者 高锋阳 刘庆寅 +2 位作者 赵丽丽 齐丰旭 刘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5-187,共13页
为进一步提高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电堆性能衰退预测与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 为进一步提高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电堆性能衰退预测与剩余使用寿命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优化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ong short-term memory, CNN-LSTM)的车用PEMFC性能衰退预测方法。首先,通过稳定小波变换对数据集去噪重构,使用改进灰狼算法对实测PEMFC电堆衰退数据进行分析,获得CNN-LSTM最优超参数。其次,利用最优超参数训练CNN-LSTM网络模型进行PEMFC性能衰退预测,并计算PEMFC电堆剩余使用寿命。最后,在电堆静态和动态工况下,将所提方法与传统长短期记忆循环网络、门控循环单元循环网络和未经优化的CNN-LSTM等模型预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静态工况中,当训练集占比为60%时,所提方法相比传统CNN-LSTM预测结果均方根误差缩小59.02%,当训练集占比为70%时,PEMFC剩余使用寿命预测与实际相差1.16 h;在动态工况中,当训练集占比为40%时,平均绝对误差缩小18.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 衰退预测 剩余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整定串级PID的空冷型PEMFC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常天奇 田亮 +3 位作者 冯海 刘琪 黄青山 张典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4,共9页
针对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温度控制问题,设计一种模糊自整定串级PID(FSC-PID)温度控制器,并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空冷型PEMFC电堆热模型,对所设计的FSC-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和性能对比分析。仿真测试结果表明,FSC-PID... 针对空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温度控制问题,设计一种模糊自整定串级PID(FSC-PID)温度控制器,并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空冷型PEMFC电堆热模型,对所设计的FSC-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和性能对比分析。仿真测试结果表明,FSC-PID温度控制器在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常规串级PID控制器。为验证FSC-PID控制器的实际应用效果,基于STM32平台并使用300 W电堆进行FSC-PID温度控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SC-PID能有效控制电堆温度,保证电堆的性能和寿命,进一步验证所建立热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温度控制 仿真 模糊逻辑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ALK-PEM联合制氢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运行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胜 樊艳芳 +2 位作者 侯俊杰 白雪岩 谢紫云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0,共13页
随着用氢需求的逐渐增加,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由于风光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使得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优化运行变得复杂。针对风光出力不确定性对系统优化运行的影响,以系统日运行成本最低... 随着用氢需求的逐渐增加,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优化运行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由于风光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使得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优化运行变得复杂。针对风光出力不确定性对系统优化运行的影响,以系统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碱性-质子交换膜联合制氢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策略。该策略依据系统中不同设备动态响应能力差异及其在系统中的具体功能,实行多时间尺度的运行调控策略。在日前阶段,构建了可再生能源碱性-质子交换膜联合制氢系统日前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在日内阶段,采用滚动优化策略。在实时阶段,先通过超级电容平抑风光功率的剧烈波动,进而以最小化各设备出力调整变化量为目标,提出实时优化运行策略。算例结果表明,通过日前-日内-实时多时间尺度优化运行策略,可以提升系统的运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质子交换膜联合制氢 多时间尺度 分布鲁棒 滚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温度对PEMFC水分布、质子传输及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启沃 刘永峰 +2 位作者 裴普成 张璐 姚圣卓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84,共11页
工作温度直接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膜态水含量和功率密度,决定了膜的质子传输效率。为研究工作温度对PEMFC质子传输效率及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膜质子传输(membrane proton transport,MPT)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工作温度变化对膜... 工作温度直接影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膜态水含量和功率密度,决定了膜的质子传输效率。为研究工作温度对PEMFC质子传输效率及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膜质子传输(membrane proton transport,MPT)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工作温度变化对膜态水含量的影响,推导了输出电压计算公式,并将MPT模型耦合进COMSOL进行了多物理场计算。搭建了燃料电池测试系统,在进气相对湿度100%,工作温度为50、60和70℃下进行了实验和数值仿真,基于MPT模型计算了输出电压,分析了工作温度变化对跨膜水通量、膜态水含量和质子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温度为70℃时,MPT模型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41%;在电流密度0~800 mA/cm^(2)范围内,相对误差为0.12%~2.52%。相同进气口压力、进气相对湿度和进气流量下,随着工作温度升高,跨膜水通量增加,膜态水含量降低且分布更均匀,PEM的湿润程度更高,质子电导率升高。在电流密度0~650 mA/cm^(2)范围内70℃的输出电压低于50℃,在电流密度650~1300mA/cm^(2)范围内高于50℃和60℃。随着电流密度升高,跨膜水通量增加,膜态水含量分布更均匀,部分工况下质子电导率升高。当工作温度为70℃时,PEMFC的功率密度最大,为399.73 m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质子交换膜 工作温度 电池性能 数值模拟 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PEMFC长期老化预测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永平 胡成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3,共7页
精准预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长期老化趋势对于系统控制和诊断至关重要。然而,大多数数据驱动模型仅关注短期预测,难以提供精确的长期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所设计的模型基于多尺度分解将输入数据分解为线性趋势和... 精准预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长期老化趋势对于系统控制和诊断至关重要。然而,大多数数据驱动模型仅关注短期预测,难以提供精确的长期结果。为此,提出了一种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所设计的模型基于多尺度分解将输入数据分解为线性趋势和非线性趋势,精准提取长期依赖信息并有效捕捉数据中的非线性信息,并将结果叠加以提高长期预测的精度。基于IEEE PHM 2014燃料电池耐久性测试数据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长期老化预测 数据驱动 多尺度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和AUKF联合迭代的PEMFC寿命融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波 张领先 +3 位作者 章雷其 陈哲 刘相万 谢长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09-3623,I0029,共16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和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iv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AUKF)...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卷积神经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和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iv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AUKF)联合迭代的融合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TCN进行短期预测,并用贝叶斯算法计算融合权重。然后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将老化数据分解为波动趋势和老化趋势,基于TCN长期迭代预测波动趋势,基于TCN和AUKF联合迭代长期预测老化趋势,并将两种趋势叠加得到长期预测结果。最后利用融合权重将多个单体PEMFC的长期预测结果相融合。基于2种工况下5个单体电池的数据验证,短期预测结果表明TCN具有高预测精度,长期预测结果表明融合过程降低了PEMFC单体间老化程度不均衡的影响,提高电堆整体寿命预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剩余使用寿命 时序卷积网络 联合迭代 融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T与PEM电热耦合电解制氢系统波动特性分析
13
作者 王冉旭 黄吉光 +1 位作者 张衡 陈海平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30,共11页
针对双碳目标和氢能发展的规划与战略,结合太阳能光伏光热(PV/T)技术与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技术,提出使用PV/T供电并预热电解给水的光伏光热电解制氢模型。在TRNSYS软件中建立PEM电解槽部件并搭建系统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同时与相同... 针对双碳目标和氢能发展的规划与战略,结合太阳能光伏光热(PV/T)技术与质子交换膜(PEM)电解制氢技术,提出使用PV/T供电并预热电解给水的光伏光热电解制氢模型。在TRNSYS软件中建立PEM电解槽部件并搭建系统模型进行瞬态分析,同时与相同条件下无预热的系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预热影响了电解槽的升降温,使电解槽工作温度更高,进而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氢气产量;预热对温度、效率及产量的增益效果在低电功率或辐照波动大的天气条件下更明显;系统的太阳能制氢效率在12%左右,全年氢气产量为8003.08 m^(3),较无预热情况下增加24.11 m^(3),增长率达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PV/T 太阳能 制氢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膜水含量及水传输综述
14
作者 禹永帅 刘永峰 +2 位作者 韩启沃 张璐 裴普成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2,共7页
燃料电池水管理的目的是维持电池内部的水平衡状态,实现长期稳定工作并保持最高输出性能。膜水含量是重要的状态参数,对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综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内水的传输、转化过程以及膜水含量的研究进展。总结目前PEMFC... 燃料电池水管理的目的是维持电池内部的水平衡状态,实现长期稳定工作并保持最高输出性能。膜水含量是重要的状态参数,对电池的性能影响很大。综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内水的传输、转化过程以及膜水含量的研究进展。总结目前PEMFC膜水含量的测量方法,包括在线分析、数值模拟和间接法等,分析膜水含量对电流密度分布、质子传导能力和膜电阻等的影响机理。对比现有研究方法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当前,膜水含量的监测因成本、实时性和环境因素,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误差。建立实时监测模型,维持水平衡状态,是提升电池性能和耐久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水含量 电流密度分布 质子传输 膜电阻 水传输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氮化物PEMFC双极板涂层研究进展
15
作者 陈栋 党博 +4 位作者 杨凯 孟祥乐 魏东博 李淑琴 张平则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61,共23页
双极板是构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关键部件之一,具有导热导电、分配反应气体等重要作用,但在酸性工况下易被腐蚀,影响其长期稳定性。通过在金属双极板表面制备涂层来提高其性能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方法。过渡金属氮化物的晶体... 双极板是构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关键部件之一,具有导热导电、分配反应气体等重要作用,但在酸性工况下易被腐蚀,影响其长期稳定性。通过在金属双极板表面制备涂层来提高其性能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方法。过渡金属氮化物的晶体结构由于存在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使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出色的导电导热性和疏水性,在提高PEMFC双极板服役性能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首先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单层过渡金属(Nb、Cr、Ti等)氮化物涂层的组织结构,研究了不同物相组成对涂层相关性能的影响。此外制备工艺的种类以及相关工艺参数同样会影响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的使用性能,如沉积偏压会影响涂层晶粒大小和致密度。随后综述了多层涂层以及异原子掺杂涂层的相关研究,发现其阻断了柱状晶生长,往往具有比单相涂层更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介绍了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常用的制备工艺,包括真空蒸镀、磁控溅射和多弧离子镀技术等。最后对过渡金属氮化物PEMFC双极板涂层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氮化物涂层 双极板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耐腐蚀性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for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tack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曦 曹广益 +1 位作者 朱新坚 卫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4期428-431,共4页
The temperatur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tack and the stoichiometric oxygen in cathode ha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rformance and life span of fuel cells closely. The thermal coefficients were taken as i... The temperature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tack and the stoichiometric oxygen in cathode ha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rformance and life span of fuel cells closely. The thermal coefficients were taken as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fuel cells and components.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when the stoichiometric oxygen in cathode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8, the stack voltage loss is the least. A novel genetic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o identify and optimize the variables in dynamic thermal model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stack, making the outputs of temperature model approximate to the actual temperature, and ensuring that the maximal error is less than 1 ℃. At the same time, the optimum region of stoichiometric oxygen is obtained, which is in the range of 1.8-2.2 and accords with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results.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genetic algorithm TEMPERATURE thermal coefficient stoichiometric oxy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PEMFC力-电耦合建模及电学响应研究
17
作者 任立海 陈黎黎 +4 位作者 杨振华 蒋成约 赵清江 刘西 胡远志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6,共11页
为探究冲击载荷作用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电学响应,揭示PEMFC电堆内部力-电耦合机制,对冲击载荷下PEMFC电堆力-电耦合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建立的PEMFC电堆力-电耦合模型,系统研究了冲击速度和方向对PEMFC电堆电学响应... 为探究冲击载荷作用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电学响应,揭示PEMFC电堆内部力-电耦合机制,对冲击载荷下PEMFC电堆力-电耦合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建立的PEMFC电堆力-电耦合模型,系统研究了冲击速度和方向对PEMFC电堆电学响应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EMFC电堆力-电耦合建模方法可以准确模拟出电池内部的力-电耦合特性;PEMFC电堆内部单电池欧姆损耗会随着冲击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冲击载荷会导致气体扩散层(GDL)与双极板肋部产生额外电接触,引起GDL表面电流密度平均值下降以及分布均匀性变差。本研究工作对冲击载荷下PEMFC力-电耦合建模及电学响应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有限元方法 冲击 力-电耦合 电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LIMA的PEMFC电压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18
作者 赵磊 温素芳 +1 位作者 刘广忱 张少杰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1-549,共9页
针对多数元启发式算法面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压模型参数辨识问题时易发生“早熟”导致参数辨识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在改进蜉蝣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混沌映射和自适应Levy飞行的改进蜉蝣算法。首先,引入Logistic方程生成混沌序列,映射... 针对多数元启发式算法面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压模型参数辨识问题时易发生“早熟”导致参数辨识精度较低的问题,该文在改进蜉蝣算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混沌映射和自适应Levy飞行的改进蜉蝣算法。首先,引入Logistic方程生成混沌序列,映射到问题空间中提高种群初始化的遍历性;其次,在蜉蝣的速度更新中加入自适应Levy飞行算法,利用Levy飞行大概率小步长,小概率大步长的特性帮助算法跳出局部最优值;此外,加入自适应策略动态调整蜉蝣速度,进一步缩短算法寻优时间;最后,通过4种测试函数在两种不同维度下的寻优结果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将所提算法应用于SR-12燃料电池电压模型参数辨识中,结果表明:相较于蜉蝣算法、改进的蜉蝣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所提算法针对加入/未加入白噪声的实验数据均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高的辨识精度以及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元启发式算法 辨识 Levy飞行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Cathode Fan Systems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被引量:9
19
作者 ZHU Xingguang JIA Qiuhong +2 位作者 CHEN Tanglong HAN Ming DENG Bi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I0007-I0007,9,共1页
对自制的阴极开放式自增湿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风扇系统不同工作模式下电池的空气流量分布及温度分布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testo435多功能测量仪测量不同工作模式下电池阴极的空气流速;采用FLUKETi25红外温度成像仪测量不同操作... 对自制的阴极开放式自增湿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风扇系统不同工作模式下电池的空气流量分布及温度分布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testo435多功能测量仪测量不同工作模式下电池阴极的空气流速;采用FLUKETi25红外温度成像仪测量不同操作模式下电池的表面温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阴极风扇系统不同的工作模式(“吸”和“吹”)会造成空气流量分布及温度分布不同。风扇工作在“吸.”模式下,燃料电池的表面工作温度分布和空气流量分布更均匀,性能更好;电池表面工作温度分布与流过电池阴极的空气流量具有一致性。该研究对于阴极开放式燃料电池性能研究及寻求电池系统效率、性能、温湿度等整体最优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风扇系统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实验 特性 阴极 能量转换装置 电力生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PEM燃料电池建模及切换过程系统效率分析研究
20
作者 邱子桐 张潇桐 +5 位作者 戈阳阳 李儒欢 李浩南 冀承泽 吴锴 周峻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07,共12页
可逆燃料电池的工作模式切换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了电场-热场-流体场多场耦合的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模型,重点研究了不同的工作参数(包括工作温度、工作压强)和切换参数(包括电流密度峰值和切换频率)在模式切换... 可逆燃料电池的工作模式切换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立了电场-热场-流体场多场耦合的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模型,重点研究了不同的工作参数(包括工作温度、工作压强)和切换参数(包括电流密度峰值和切换频率)在模式切换时对于系统效率的影响,通过讨论不同场景下电池输出特性的变化分析了电池内部的电化学特性,探讨了系统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升温、加压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往返效率,最高可提升1.76%,增大电流密度峰值、加快切换频率则不利于往返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切换过程 往返效率 电-氢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