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和其保持系的不同器官蛋白质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曾维英 杨守萍 +1 位作者 盖钧镒 喻德跃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4,共7页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开展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不同器官蛋白质组比较分析。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探讨质核互作雄性不育发生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开展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不同器官蛋白质组比较分析。以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和其保持系NJCMS1B的种子、叶片和花药为材料,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蛋白质进行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获得重复性好的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利用PDQuest软件处理分析,寻找差异表达蛋白。结果发现不育系NJCMS1A与其保持系NJCMS1B的种子2-DE图谱间存在7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3个在NJCMS1A中表达而在NJCMS1B中缺失,3个在NJCMS1A中缺失而在NJCMS1B中表达,1个在NJCMS1A中表达量明显增强;苗期叶片2-DE图谱间基本一致,没有差异表达蛋白点;单核小孢子期花药2-DE图谱间有9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3个在NJCMS1A中表达而在NJCMS1B中缺失,6个在NJCMS1A中缺失而在NJCMS1B中表达;二胞花粉期花药2-DE图谱间有24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10个在NJCMS1A中表达而在NJC-MS1B中缺失,12个在NJCMS1A中缺失而在NJCMS1B中表达,2个在NJCMS1B中表达量明显增强。两系花药间存在较多差异表达蛋白点,种子间仅有少量差异表达蛋白点,而苗期叶片间基本没有差异表达蛋白点,说明不育基因表达具有时空性和器官特异性,与育性有关的蛋白主要在花药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不同器官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分离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华 周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0期916-918,共3页
蛋白质的分离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 ,目前应用于蛋白质分离的方法主要包括二维电泳分离技术、液相色谱 质谱分离技术以及蛋白质芯片。作者通过文献复习 ,对以上三种技术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二维电泳 液相色谱-质谱 蛋白质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组学及其信息学探索研究和初步应用
3
作者 李志良 吴世容 +3 位作者 覃仁辉 杨胜喜 周原 李根容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2-85,共4页
提出诸如烷烯炔组、醇酚醚组、醛酮醌组、生物碱组、抗生素组、黄酮[醇]组、多寡肽组、萜组、合成药物组、天然药物组、环境激素组、代谢物质组、环境激素组等化学组学新颖概念,犹如基因组、蛋白质组、糖组等生物组学概念一样,对于化学... 提出诸如烷烯炔组、醇酚醚组、醛酮醌组、生物碱组、抗生素组、黄酮[醇]组、多寡肽组、萜组、合成药物组、天然药物组、环境激素组、代谢物质组、环境激素组等化学组学新颖概念,犹如基因组、蛋白质组、糖组等生物组学概念一样,对于化学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物质组分子多样性结构表达和化学性能预测,阐述了化学组学方法与技术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组学与信息学 化学组学与信息学 基因组学与信息学 生物组学与信息学 药物组学与信息学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组演化网络的度分布研究
4
作者 丁倩芸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对已有的蛋白组增长模型作出进一步的探索和拓展,提出了一个新的蛋白组演化网络模型,应用马氏链理论证明了其极限度分布的存在性,进而给出了它的明显表达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蛋白组演化网络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从而也是一个无标度网... 对已有的蛋白组增长模型作出进一步的探索和拓展,提出了一个新的蛋白组演化网络模型,应用马氏链理论证明了其极限度分布的存在性,进而给出了它的明显表达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蛋白组演化网络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从而也是一个无标度网络。该结果对马氏链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链 蛋白组演化网络 度分布 无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