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琪 汪渊 +4 位作者 陈柯 沈雯雯 梁维龙 阚春明 张伯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表达和意义。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组,应用多柔比星(4mg/kg)尾静脉注射1周后重复的方法建立大鼠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模型,分别于... 目的探讨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其受体c-Met表达和意义。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组,应用多柔比星(4mg/kg)尾静脉注射1周后重复的方法建立大鼠蛋白尿慢性肾纤维化模型,分别于第1次多柔比星注射后第4、7、10、13周末收集标本,观察大鼠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ALB)、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病理变化。应用Western blot与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肾组织HGF及c-Met蛋白表达。结果①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ALB、TG、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4周末时模型组尿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增多,随着病程进展,肾小球硬化程度加重,第7周肾小球硬化呈局灶节段性分布,肾小球肥大,肾小囊扩张,肾小球有不同程度的硬化,间质可见明显纤维化和局灶性炎细胞。10周及13周肾纤维化程度及面积加重。③肾脏HGF及c-Met表达4周时较对照组增加(P<0.01),7周时开始降低,并随病程呈进一步降低。结论肾纤维化过程中,肾脏HGF及c-Met的表达早期上升是一种有益的防御反应;后期HGF、c-Met表达逐渐降低,肾纤维化逐渐发展。肾脏HGF及c-Met表达的下降可能是慢性肾纤维化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肝细胞生长因子 原癌基因蛋白c-m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D锌指蛋白14敲除促进小鼠急性损伤后肾纤维化发生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博 陈思秀 毛志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4,共6页
目的考察肾组织PHD锌指蛋白14(PHF14)的表达变化,探讨PHF14在急性损伤后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用IVC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和叶酸刺激实验组(n=15),实验组又分为叶酸作用后2、14和28d3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小鼠。... 目的考察肾组织PHD锌指蛋白14(PHF14)的表达变化,探讨PHF14在急性损伤后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用IVC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和叶酸刺激实验组(n=15),实验组又分为叶酸作用后2、14和28d3个亚组,每个亚组5只小鼠。实验组单次给予叶酸腹腔注射(250mg/kg,溶媒为0.3mol/L碳酸氢钠溶液),对照组单次给予溶媒腹腔注射。每组小鼠在预定的时间点处死,留取血清检测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留取肾组织,行Masson染色验证模型,蛋白质免疫印迹法研究PHF14在急性肾损伤纤维化进程中的表达变化。利用PHF14基因敲除鼠,制作与上述相同的急性肾损伤模型,比较PHF14敲除组和未敲除组肾脏在第2、14和28天的病理变化,并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collagen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α-SMA、collagen 1的表达规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各时间点小鼠SCr与BUN变化曲线提示急性肾损伤病程;肾脏病理变化显示,随叶酸作用时间的增加,肾脏逐渐进展到纤维化,提示模型制作成功。在急性肾损伤至慢性纤维化过程中,PHF14持续高表达。与野生型小鼠相比,PHF14敲除小鼠TGF-β、α-SMA、collagen 1表达较高,肾纤维化程度更重。结论叶酸腹腔注射可成功建立急性肾损伤及损伤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PHF14的表达在叶酸促纤维化刺激后持续上调,而PHF14敲除会加重急性损伤后肾纤维化的发生,提示PHF14对肾脏纤维化进程起抑制作用,可能是内源性肾纤维化保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损伤 PHD锌指蛋白14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大黄黄芪对CRF大鼠TGF-β1/HGF因子表达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宫仁豪 涂祎珺 +2 位作者 李海燕 钟瑜萍 赖有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2365-2369,2370,246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后的大黄黄芪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模型大鼠按24h尿蛋白(UPr)水平分级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后的大黄黄芪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及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分析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法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模型大鼠按24h尿蛋白(UPr)水平分级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贝那普利组(5×10^-3g/kg)、大黄组(1.5g/kg)、黄芪组(3g/kg)、大黄黄芪1:1(3g/kg)、1:2(4.5g/kg)、1:4(7.5g/kg)和1:6组(10.5g/kg),连续灌胃5周后,检查大鼠体质量、残余肾重及肾脏系数的大小,HE染色后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各组大鼠24hUP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HGF(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水平。结果:①12周后模型制备成功,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肾脏系数、24hUpr、Scr、Bun水平显著升高;②给药5周后,各给药组大鼠体质量明显恢复,24hUPr、Scr、BUN和TGF-β1水平显著下降,肾脏组织损伤程度得到明显改善;大黄组和大黄黄芪1:2、1:4组肾重显著降低,且大黄:黄芪1:4组肾脏系数下降明显;各药物治疗组(除贝那普利组)C-Met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大黄黄芪1:2、1:4与1:6组的TGF-β1mRNA表达显著降低;大黄黄芪1:2、1:6组大鼠的HGF蛋白量显著提高;综合以大黄:黄芪1:2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大黄黄芪不同配比后可以有效恢复慢性肾衰竭大鼠体质量,抑制残肾的代偿性肥大,下调代谢毒素的水平,同时可以调整TGF-β1/HGF的平衡,减轻肾纤维化程度。且配比给药疗效优于单味药,大黄:黄芪1:2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大黄 黄芪 24h尿蛋白 TGF-Β1 HGF 代谢毒素 肾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炎患者及对尿蛋白、肾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何明清 张跃强 胡彦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507-1510,1515,共5页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蛋白、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免疫抑制剂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蛋白、肾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低蛋白、低盐摄入、西药抗水肿、抗血小板、降脂、降压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化瘀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Col-Ⅳ)、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尿蛋白定量、Scr、BUN、LN、PC-Ⅲ、Col-Ⅳ及TIM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Scr、BUN、LN、PC-Ⅲ、Col-Ⅳ及TIMP-1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Scr、BUN、LN、PC-Ⅲ、Col-Ⅳ及TIM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化瘀汤联合中药免疫抑制剂可显著降低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量、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中LN、PC-Ⅲ、Col-Ⅳ及TIMP-1等肾纤维化指标,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化瘀汤 中药 免疫抑制剂 雷公藤多苷 慢性肾炎 尿蛋白 肾纤维化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