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中p53、c-myc和bcl-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军 柳建军 +2 位作者 苏劲 林虹 吴冬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 :研究癌基因和抗癌基因蛋白产物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5 3、c myc和bcl 2的表达水平。 结果 :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5 3、c myc和bcl ... 目的 :研究癌基因和抗癌基因蛋白产物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5 3、c myc和bcl 2的表达水平。 结果 :9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 p5 3、c myc和bcl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0 4%、6 8 8%和 81 3 %。结果表明p5 3、c myc和bcl 2异常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和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5 3、c myc和bcl 2表达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膀胱癌变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P53蛋白 原癌基因 c-myc类 bcl-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对Aβ_(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云玲 刘东梅 +2 位作者 吴庆四 姚余有 李卫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EA)对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s,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EA对模型大鼠认知... 目的观察黄芪提取物(EA)对Aβ25-35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s,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制备AD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EA对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的影响;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EA对模型大鼠的脑保护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EA对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的表达的影响。结果EA(20、40、80mg/kg,ig×5d)能改善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增强受损海马神经元Bcl-2和Bcl-xl的表达。结论EA能通过增强Bcl-2及Bcl-xl的表达,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植物提取物/药理学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 学习/药物作用 记忆/药物作用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Fas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韩雪梅 熊文激 胡国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1-383,共3页
目的 :研究金纳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 Fas、 Bcl- 2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再灌注时间脑组织 fas、 bcl- 2的表达 ,以及金纳多给药后的变化。结果 :单纯缺血... 目的 :研究金纳多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 Fas、 Bcl- 2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再灌注时间脑组织 fas、 bcl- 2的表达 ,以及金纳多给药后的变化。结果 :单纯缺血及再灌注 3h均有 Fas蛋白表达 ,再灌注 6 h Fas蛋白表达达高峰 ,再灌注 2 4 h Fas蛋白表达减少。 Bcl- 2表达于再灌注 3h达高峰 ,再灌注 6 h呈下降趋势 ,2 4 h表达明显减少。金纳多给药组相应时间点 Fas蛋白表达减少 ,Bcl- 2蛋白表达增多。结论 :金纳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抗原 CD95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金纳多 二裂银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PR和Bc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艳丽 张晓霞 +1 位作者 朱继红 刘宏晶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探讨 ER、 PR、 Bcl- 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10 4例子宫内膜癌及另外 30例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染色 ,检测 ER、 PR、 Bcl- 2的表达。结果 :1子宫内膜癌中 ER阳性表达率 4 6 .15 % ... 目的 :探讨 ER、 PR、 Bcl- 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10 4例子宫内膜癌及另外 30例癌旁正常组织石蜡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染色 ,检测 ER、 PR、 Bcl- 2的表达。结果 :1子宫内膜癌中 ER阳性表达率 4 6 .15 % ,PR阳性表达率 6 5 .38% ,Bcl- 2阳性表达率 5 0 .84 %。癌旁正常组织中 ER阳性表达率 6 0 .0 0 % ,PR阳性表达率 6 6 .6 6 % ,Bcl- 2阳性表达率 2 6 .6 6 % ,两组比较 Bcl- 2表达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ER、 P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2 PR的表达与 Bcl- 2表达呈正相关 (r=0 .2 16 ,P<0 .0 5 ) ,ER的表达与 Bcl- 2表达无相关性 ;3在并发淋巴结转移的 16例中 ER阳性表达率 5 0 .0 0 % ,PR阳性表达率 12 .5 0 % ,Bcl- 2阳性表达率2 5 .0 0 % ,无淋巴结转移的 88例 ER阳性表达率 4 5 .4 5 % ,PR阳性表达率 75 .0 0 % ,Bcl- 2阳性表达率 5 9.0 9% ,两组 PR、 Bcl- 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ER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4 PR的表达在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高分化腺癌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腺癌 ,ER、 Bcl- 2在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Bcl- 2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高 ,并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受体 雌激素 受体 孕酮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抑素对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Bax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勇 余昌俊 宋海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通过内皮抑素对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Bax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内皮抑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接种乳腺癌细胞悬液后第1周于种植部位皮下注射内皮抑素,隔天1次,共用7周。第8周颈椎脱位处死裸鼠,完整剥离肿... 目的通过内皮抑素对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Bax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内皮抑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模型。接种乳腺癌细胞悬液后第1周于种植部位皮下注射内皮抑素,隔天1次,共用7周。第8周颈椎脱位处死裸鼠,完整剥离肿瘤,检测肿瘤细胞Bcl-2表达、Bax表达。结果对照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肿瘤细胞的Bcl-2表达度分别为(0.90±0.10)、(0.70±0.21)、(0.41±0.09),以上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Bax表达度分别为(0.51±0.10)、(0.53±0.10)、(0.55±0.09),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以上数据看出内皮抑素下调裸鼠乳腺癌细胞Bcl-2表达,对Bax表达无影响,从而改变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在肿瘤细胞的比例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内皮抑素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是下调肿瘤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类/药理学 小鼠 乳腺肿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原癌基因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奇金淋巴瘤潜伏膜蛋白1、p53及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齐宗利 赵彤 +3 位作者 周新华 张进华 韩西群 朱梅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p53、bcl-2的蛋白表达在霍奇金淋巴瘤(HL)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对收集的31例石蜡包埋的HL组织进行LMP1、p53、bcl-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LMP1、p53、bcl-2的阳性率分别为58.1%、61.3%、35... 目的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p53、bcl-2的蛋白表达在霍奇金淋巴瘤(HL)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对收集的31例石蜡包埋的HL组织进行LMP1、p53、bcl-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LMP1、p53、bcl-2的阳性率分别为58.1%、61.3%、35.5%。LMP1与p53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53可能参与LMP1在HL致病机制中的作用,bcl-2可能与HL的致病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病 疱疹病毒4型 病毒包膜蛋白质类 蛋白质P53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心肌组织发育过程中Cx43和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泳 刘学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Cx43)和Bcl-2蛋白在人胚胎心室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心脏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3、4三个月胎龄段Cx43和Bcl-2蛋白在人胚胎心室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第2月胚龄时,人胚心室肌组织内可见单个... 目的观察连接蛋白43(Cx43)和Bcl-2蛋白在人胚胎心室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心脏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2、3、4三个月胎龄段Cx43和Bcl-2蛋白在人胚胎心室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第2月胚龄时,人胚心室肌组织内可见单个散在分布的Bcl-2阳性细胞,随着胎龄的增加,Bcl-2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到第4月胎龄时,在心室肌组织内可见三五成群分布的Bcl-2阳性细胞。第2月胚龄时,Cx43蛋白呈斑点状散在分布于心室肌细胞的细胞质,随着胎龄的增加,其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在心室肌细胞与心室肌细胞连接处也出现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到第4月胎龄时,Cx43蛋白在心室壁内逐渐形成成片弥散样分布。结论Cx43和Bcl-2蛋白参与了人胚胎早期心室肌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连接蛋白43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胃癌前病变中APC、bcl-2和c-met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陆以霞 祝喜萍 +1 位作者 卢艳红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C、bcl-2、c-met蛋白在30例胃癌、30例不典型增生、30例肠上皮化生(肠化)、10例胃腺瘤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APC、bcl-2和c-met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PC、bcl-2、c-met蛋白在30例胃癌、30例不典型增生、30例肠上皮化生(肠化)、10例胃腺瘤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APC阳性表达率在肠化、不典型增生、胃癌及胃腺瘤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6.7%、53.3%、53.3%和50.0%,与正常胃黏膜组织(90.0%)比较明显降低(P<0.05),其中中重度不典型增生APC表达率(47.1%)低于轻度不典型增生(61.5%)(P<0.05)。APC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②bcl-2阳性表达率在胃癌(66.7%)、不典型增生(43.3%)、肠化(40.0%)胃黏膜组织中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和胃腺瘤组(10.0%)(P<0.05);轻度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30.8%)低于胃癌组(P<0.0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52.9%)与胃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高分化胃癌组织中bcl-2表达率者高于低分化者(P<0.05),Lauren分型肠型胃癌中表达率高于弥漫型(P<0.05)。③c-met阳性表达率在胃癌(63.3%)、肠化(63.3%)和不典型增生组织(60.0%)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10.0%)和胃腺瘤组(10.0%)(P<0.05);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率(70.6%)明显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组(46.1%)(P<0.05);中重度肠化组阳性表达率(75.0%)明显高于轻度肠化组(55.6%)(P<0.05)。中高分化胃癌c-met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胃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APC基因的失活、bcl-2和c-met基因的过表达对胃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对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胃黏膜进行APC、bcl-2和c-met基因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状态 基因 APC基因 bcl-2 原癌基因蛋白质C-MET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玮 梁黔生 +1 位作者 冯俊 郑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122-2125,共4页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TSN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细胞增大,使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率的显著降低(P<0.05)、心肌细胞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心肌细胞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其效果与Ang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valsartan)相似。结论:TS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可能与其同时抑制了心肌细胞的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丹参酮 血管紧张素Ⅱ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豚鼠脊髓病理学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研究
10
作者 孙红梅 魏北星 +3 位作者 吴海霞 许红 白丽敏 李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豚鼠脊髓内的病理改变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探讨EAE发病中影响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和豚鼠脊髓匀浆诱发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豚鼠模型,动物分别存活14d和28d后取脊髓...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豚鼠脊髓内的病理改变及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探讨EAE发病中影响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和豚鼠脊髓匀浆诱发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豚鼠模型,动物分别存活14d和28d后取脊髓颈膨大和腰骶膨大段,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HE染色发现:除典型的脊髓白质小血管周围的炎性细胞浸润外,在脊髓腹侧静脉、脊髓背侧静脉和沟静脉等较大血管周围也有炎性细胞浸润,28d较14d严重。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模型组脊髓病灶部位和非病灶部位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第28d模型组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数目明显高于第14d,模型组Bax阳性细胞的表达比正常组高,在病灶部位Bax的表达第28d高于第14d,而在非病灶部位两个存活期差别不大。结论:实验提示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基因蛋白Bcl-2和Bax参与EAE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髓炎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 病理学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原癌基因蛋白质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和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姚晓璐 黄义久 姚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3期2616-2618,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extract,GBE)对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及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对照组、小剂量GBE治疗组(小剂量组)、大剂量GBE治疗组(大剂量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bilobaextract,GBE)对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及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cl-2,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对照组、小剂量GBE治疗组(小剂量组)、大剂量GBE治疗组(大剂量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应用光镜、TTC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UNEL染色检测方法,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化以及Bcl-2,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的不同和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在不同时间点各给药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剂量组脑梗死体积与小剂量组脑梗死体积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大鼠Bcl-2阳性细胞表达数目均高于缺血对照组,而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数目则低于缺血对照组(P<0.01);大剂量组阳性细胞表达数目与小剂量组阳性细胞表达数目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可减少脑梗死体积,在脑缺血损伤急性期可增加Bcl-2的表达而减少Caspase-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素 细胞凋亡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D2、miR-let-7c和lncRNA FOXD2-AS1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关联性分析
12
作者 宫美恒 陈沫 +1 位作者 韩慧 于婷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5-1371,共7页
目的:探讨Eps15同源结构域蛋白2 (EHD2)、微小RNA let-7c (miR-let-7c)和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FOXD2-AS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阐明EHD2/miRlet-7c/FOXD2-AS1信号轴与LSCC发生的关联性。方法:收集40例LSCC患者的癌组... 目的:探讨Eps15同源结构域蛋白2 (EHD2)、微小RNA let-7c (miR-let-7c)和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FOXD2-AS1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阐明EHD2/miRlet-7c/FOXD2-AS1信号轴与LSCC发生的关联性。方法:收集40例LSCC患者的癌组织标本,按照病理类型分为低级别组(中或高分化,32例)和高级别组(低分化,8例),按照肿瘤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分为TNM早期组(Ⅰ-Ⅱ期,13例)和TNM晚期组(Ⅲ-Ⅳ期,27例),按照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21例)和无转移组(19例)。另取40例对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标本中EHD2表达情况,分析其与LS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miR-let-7c作为候选微小RNA (miRNA),与其启动子区域存在结合位点的FOXD2-AS1作为候选lncRNA。取10对新鲜的LSCC组织标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2组样本中EHD2 mRNA、miRNA-let-7c和FOXD2-AS1表达水平,并验证其关联性。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LSCC组织中EHD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TNM早期组患者LSCC组织中EHD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NM晚期组(P<0.05),病理类别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与EHD2表达无明显关联(P>0.05)。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LSCC组织中miR-let-7c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FOXD2-AS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LSCC组织中FOXD2-AS1与miR-let-7c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7,P<0.05),miR-let-7c与EHD2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83,P<0.01)。结论:EHD2和miR-let-7c在LSCC组织中呈低表达,可能是新的抑癌基因;FOXD2-AS1在LSC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新的原癌基因;FOXD2-AS1/miR-let-7c/EHD2信号轴可能参与了LSC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15同源结构域蛋白2 微小RNA let-7c 喉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VEGF和组织蛋白酶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敏 陈健 +2 位作者 蒋敏 骞爱荣 赵俊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erbB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组织蛋白酶D(Cath 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 ,检测了 10 2例胃癌手术标本中c erbB 2、VEGF及Cath D的表达 ,同时观察了网状... 目的 :探讨癌基因c erbB 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组织蛋白酶D(Cath 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 ,检测了 10 2例胃癌手术标本中c erbB 2、VEGF及Cath D的表达 ,同时观察了网状纤维分布与c erbB 2、Cath D之间的关系 ,并将检测结果与跟踪随访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 :10 2例胃癌组织中c erbB 2表达阳性率为 38 2 4 % (39/ 10 2 ) ,与胃癌浸润深度 (P <0 0 5 )、淋巴结转移 (P <0 0 5 )密切相关 ;VEGF表达阳性率为 5 0 %(5 1/ 10 2 ) ,与胃癌浸润深度 (P <0 0 1)、生长方式 (P <0 0 1)、淋巴结转移 (P <0 0 1)密切相关 ;Cath D表达阳性率为81 37% (83/ 10 2 ) ,与胃癌浸润深度 (P <0 0 5 )、生长方式 (P <0 0 5 )、淋巴结转移 (P <0 0 5 )及脉管内有无癌栓 (P <0 0 5 )有关。对生存期分析显示 :Cath D、VEGF、c erbB 2阳性患者预后差 ,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结论 :c erbB 2、VEGF及Cath D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预后有密切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内皮生长因子 原癌基因 C-ERBB-2 VEGF 组织蛋白酶D 淋巴转移 浸润深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表达及DNA含量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师永红 孙慧宽 李增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组织学类型与c-erbB-2表达和DNA异倍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LSAB),经典的Feulgen染色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84例乳腺癌,22例乳腺良性病变进行c-erbB-2免疫组化及DNA含量... 目的:了解乳腺癌组织学类型与c-erbB-2表达和DNA异倍体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LSAB),经典的Feulgen染色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84例乳腺癌,22例乳腺良性病变进行c-erbB-2免疫组化及DNA含量检测。结果:(1)乳腺良性病变全部为整倍体,c-erbB-2表达阴性。乳腺癌异倍体70.2%,c-erbB-2阳性表达率为33%。(2)浸润性导管癌c-erbB-2阳性表达率(41.6%)、异倍体比例(77%)均高于特殊类型浸润癌(9.6%和54.8%)。而Paget病阳性表达率和异倍体比例最高(分别为100%和80%)。(3)浸润性导管癌c-erbB-2表达率随合并导管原位癌成分或合并明显坏死而增高(P<0.05)。粉刺型占优势,其表达率高于非粉刺型(P<0.05)。(4)c-erbB-2阳性肿瘤异倍体高于c-erbB-2阴性肿瘤异倍体(P<0.05)。结论:c-erbB-2激活和异倍体的出现主要与导管上皮细胞异型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DNA倍体 乳腺癌 C-ERBB-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c-erbB-2的表达和扩增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勇 吴强 饶慧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55-259,共5页
目的 研究c erbB 2蛋白表达、基因扩增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并将免疫组化 (IHC)和原位杂交 (ISH)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14 4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c erbB 2蛋白表达状况 ,对其中 2 5例浸润型导管癌用光敏生物素标记DN... 目的 研究c erbB 2蛋白表达、基因扩增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并将免疫组化 (IHC)和原位杂交 (ISH)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 14 4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c erbB 2蛋白表达状况 ,对其中 2 5例浸润型导管癌用光敏生物素标记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c erbB 2扩增情况。结果 乳腺癌中c erbB 2过度表达阳性率为 4 8 6 % ,浸润型导管癌阳性率最高 ,达 74 1%。过度表达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核分裂计数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与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状况呈负相关。过度表达者 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者。 2 5例浸润型导管癌中 ,c erbB 2原位杂交阳性率为 4 8% (12 / 2 5 ) ,与IHC结果一致性 ,IHC强阳性 (3+)者ISH均阳性 (10 / 10 ) ,IHC阴性者ISH均阴性 (8/ 8) ,IHC弱阳性 (1+~ 2 +)者大部分ISH阴性 (5 / 7)。结论 c erbB 2过度表达与乳腺癌不良预后有关。比较IHC和ISH两种方法发现 ,高水平c erbB 2过度表达 (3+)与基因扩增有极好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ERBB-2 表达 扩增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原癌基因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蛋白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盛勇 张长乐 +1 位作者 管伟宁 周隽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C erbB 2基因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0例胃癌C erbB 2基因表达情况 ,并同时检测腹腔脱落癌细胞 ,比较两者的关系。结果 C erbB 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 36 7% ,C erbB 2阳性染色与胃癌淋巴结转... 目的 探讨C erbB 2基因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0例胃癌C erbB 2基因表达情况 ,并同时检测腹腔脱落癌细胞 ,比较两者的关系。结果 C erbB 2基因表达阳性率为 36 7% ,C erbB 2阳性染色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腹腔脱落癌细胞检出率密切相关。结论 C erbB 2癌基因表达参与了胃癌的浸润、转移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BB-2蛋白 胃癌 肿瘤转移 基因表达 免疫组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蛋白及c-erbB-2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7
作者 金晓凌 邓宗鍉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研究p53及cerbB2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它们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微波抗原修复法检测29例胆囊癌及21例胆囊良性病变的p53蛋白的表达,... 目的:研究p53及cerbB2蛋白在胆囊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它们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微波抗原修复法检测29例胆囊癌及21例胆囊良性病变的p53蛋白的表达,同时仅用SP法检测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p53蛋白在胆囊癌中表达的阳性率为517%,而在良性病变中无表达(P<005);p53蛋白的表达在早晚期胆囊癌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3例胆囊癌cerbB2阳性表达,其中1例p53亦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P53蛋白 C-ERBB-2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原发性尿道癌ER及c-erbB-2产物表达
18
作者 赵涌 米粲 李圆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1-63,I011,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尿道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及癌相关基因c-erbB-2产物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1例女性尿道癌组织用免疫组化LSAB法标记ER、c-erbB-2蛋白。结果:ER、...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尿道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及癌相关基因c-erbB-2产物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分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1例女性尿道癌组织用免疫组化LSAB法标记ER、c-erbB-2蛋白。结果:ER、c-erbB-2在女性尿道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6%、45.2%,ER在高分化癌中阳性表达率较高,而c-erbB-2产物在中低分化癌中阳性表达率较高,ER以及c-erbB-2的表达与女性尿道癌组织学类型无明显关系(P>0.05),16例有随访资料的病例中,ER阳性表达者5年生存病例为5/8多于ER阴性者(1/8)。结论:ER可作为女性尿道癌分化好,预后较佳的标志物之一,c-erbB-2的表达主要反映女性尿道癌的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肿瘤 雌激素受体 e-erbB-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及其转录因子NFAT3和c-Fo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晓鸿 陈照丽 +1 位作者 赵守华 赫捷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035-1040,共6页
背景与目的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COX-2的表达受多种转录因子的调节。方法本研究利用含有159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OX-2、原癌基因c-fos... 背景与目的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COX-2的表达受多种转录因子的调节。方法本研究利用含有159例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OX-2、原癌基因c-fos编码产物(c-Fos蛋白)、原癌基因c-jun编码产物(c-Jun蛋白)以及活性T细胞核因子3(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3,NFAT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59例肺癌标本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42.8%,在鳞癌中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癌(52.9%vs31.3%,χ2=7.723,P=0.005)。COX-2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分化越好表达水平越高(χ2=7.600,P=0.022)。159例肺癌标本中,COX-2与c-Fos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456,P<0.001),COX-2与NFAT3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294,P<0.001),NFAT3与c-Fos表达之间也具有相关性(r=0.231,P=0.003)。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与转录因子NFAT3和c-Fos的表达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环氧化酶-2 活性T细胞核因子 原癌基因c-fos编码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nm23蛋白产物在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凤华 潘文生 施达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c-erbB-2、nm23蛋白产物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92例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中c-erbB-2、nm23蛋白产物的表达。结果:92例肺癌中,c-erbB-...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c-erbB-2、nm23蛋白产物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92例手术切除的肺癌组织中c-erbB-2、nm23蛋白产物的表达。结果:92例肺癌中,c-erbB-2、nm23蛋白产物阳性表达分别为65例(70.7%)、38例(41.3%);且c-erbB-2阳性组与nm23阳性组术后转移率分别高于其阴性组。另在43例肺腺癌中c-erbB-2阳性组术后5年存活率显著低于其阴性组。结论:c-erbB-2、nm23蛋白产物阳性的肺癌患者易发生术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ERBB-2基因 NM2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