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9篇文章
< 1 2 1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llenge and Perspective of Yangtze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1
作者 YUAN Hong-renProfessor-Senior Engineer, Yangtze Valley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Bureau, Wuhan 430051, 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50-53,共4页
The major faced problems at present in Yangtze river basin are: ① uneffective control in river water pollution threatens seriously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② shrinkage of lake area and serious eutrophication; ... The major faced problems at present in Yangtze river basin are: ① uneffective control in river water pollution threatens seriously the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② shrinkage of lake area and serious eutrophication; ③ soil-water losses degrad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basin; ④ the impact of TGP and S-N water transfer project on water environment of the basin. In the light of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strategy must be adjusted and the sustainabl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uld be supported by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① establishing overall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relief system; ② developing high water use efficiency agriculture; ③ taking "giving priority to water saving on the basis of pollution control" as urban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strategy; ④ implementing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y with sources control as main point; ⑤ guaranteing water demand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⑥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maintaining water resources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on the basis of water demand management; ⑦ study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rans-basin water transfer and western China devolopment. The key of realization of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s to reform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mechanism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price policy. It is the only way to solve the water resources problems in Yangtze river basin as well as the whole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NTERMEASURES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mechanism status quo of water resourecs YANGTZE rvi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y for stepwis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for mitigating deep mine heat hazards 被引量:17
2
作者 HE Manchao CAO Xiuling +4 位作者 XIE Qiao YANG Jiahua QI Ping YANG Qing CHEN Xueqi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1期20-27,共8页
As is well known, deep mines are hot. As mining depth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lso increases. This seriously affects mine safety and production and has restricted the exploitation of deep co... As is well known, deep mines are hot. As mining depth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also increases. This seriously affects mine safety and production and has restricted the exploitation of deep coal resources. Therefore, reducing the working face temperature to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by controlling these heat hazards is an urgent problem. Considering problems in cooling deep mines both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along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Zhangshuanglou coal mine, we propose a HEMS technology that uses heat resources from deep mines in a stepwise manner. HEMS means a high temperature ex-change machinery system. Mine inrush-water is used as a source of cooling. Twice the energy is extracted from the mine inrush water. Heat is used for building heating in the winter and cold water is used for cooling buildings in the summer. This opens a new technology for stepwise utilization of heat energy in deep mine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reduced pollution, an improved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realized by this techniqu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effects are obvious and illustrate a good prospect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ing system heat resources in deep mine heat hazard control mine water inrush stepwise util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exploiting water resources of rivers
3
作者 周厚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6年第2期111-114,共4页
Based on affirming the tremendous benefits that water resources of rivers can provide in their exploitation,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is a... Based on affirming the tremendous benefits that water resources of rivers can provide in their exploitation, mai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multiple measures should be applied to solving those problems by simultaneously carrying out engineering measure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lso programs to cultivate the society’s awareness, aimed at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exploiting water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resources exploita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地肥力下降成因与保护利用对策——基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视角分析
4
作者 仇少君 郝小雨 +4 位作者 赵士诚 徐新朋 王秀斌 何萍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黑土具有质地好、肥力高、适耕性强等特点,为全国贡献了1/4的粮食产量,但黑土地长期集约化利用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已引起国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黑土地肥力下降主要特征,并着重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视角探讨了黑土地肥力下降的... 黑土具有质地好、肥力高、适耕性强等特点,为全国贡献了1/4的粮食产量,但黑土地长期集约化利用引起的土壤肥力下降已引起国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黑土地肥力下降主要特征,并着重从养分资源高效利用视角探讨了黑土地肥力下降的原因,提出了黑土地保护利用对策。黑土地肥力下降主要特征为有机质下降、结构变差、养分失衡、酸化严重和黑土层变薄等。从养分资源利用角度分析,黑土地肥力下降主要原因是黑土地集约化利用下秸秆长期移出农田,有机物料投入不足,以及化学肥料种类、用量、施用时间的不合理。为此,本文提出以养分高效利用为核心的养分精准管理、以秸秆还田为主的保护性耕作及以有机物料循环利用为基础的农牧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对策。总之,黑土地养分高效循环利用是实现黑土地保护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地 肥力下降特征 肥力下降原因 养分资源高效利用 保护利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时空演化及障碍因子分析
5
作者 焦士兴 魏凌菡 +4 位作者 王安周 尹义星 赵荣钦 李中轩 孟怡雯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147,共7页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 为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综合指数法测算了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运用ArcGIS 10.8软件分析了重心演变趋势,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河南省各市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安阳生态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商丘降幅最大,商丘经济效益指数增幅最大、平顶山增幅最小,濮阳社会效益指数增幅最大、鹤壁降幅最大;2)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指数重心分布于郑州和许昌,呈现向东北迁移趋势,其中生态效益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重心分别呈现向东南、东和东北迁移趋势;3)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主要障碍因子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污水处理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亿元农业总产值用水量、城市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自来水普及率分别是鹤壁、漯河、周口3个地级市,洛阳、平顶山2个地级市,安阳、新乡、焦作、濮阳、济源5个地级市,许昌、三门峡2个地级市,南阳、商丘、驻马店3个地级市第一大障碍因子;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万元GDP用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分别是开封、信阳、郑州的第一大障碍因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河南省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时空演化 综合指数法 障碍度模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阳煤矿煤水共采及矿井水资源化研究
6
作者 郑丽萍 蒋宇程 +8 位作者 刘万成 王骞 张雨杭 管宏扬 姜春露 张政 张新霞 茅献彪 唐军华 《煤炭技术》 2025年第4期149-153,共5页
以潞安矿区五阳煤矿为例,通过采煤方法与技术的变革,控制岩层移动,进而实现地下水资源的有效调控,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实现煤水开采,变被动水害预防为主动治理。矿井水水质为无毒无害、略偏碱性的淡水,悬浮物、COD_(cr)、混浊度、色度超... 以潞安矿区五阳煤矿为例,通过采煤方法与技术的变革,控制岩层移动,进而实现地下水资源的有效调控,开发和保护水资源,实现煤水开采,变被动水害预防为主动治理。矿井水水质为无毒无害、略偏碱性的淡水,悬浮物、COD_(cr)、混浊度、色度超标。涌水量133.5 m^(3)/h,含水系数3.1。针对五阳煤矿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及涌水量情况,按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对水质的不同要求,确定最佳的矿井水处理工艺及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方案,煤炭开采对矿区水文地质环境扰动量变小。可实现煤矿开采、水灾防治、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的和谐统一,实现“优质水优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阳煤矿 煤水共采 矿井水 资源化利用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再生水利用分析及政策建议
7
作者 蒋云钟 何凡 +1 位作者 姜珊 王丽珍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环境保护,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研究了再生水作为重要水资源的优势,包括经济成本可控、水源稳定、水质按需定制及对水生态健康的积极影响。通过借鉴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及以色列... 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环境保护,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文章研究了再生水作为重要水资源的优势,包括经济成本可控、水源稳定、水质按需定制及对水生态健康的积极影响。通过借鉴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及以色列的成功经验,以及分析我国再生水利用典型案例,指出高标准的污水处理、严格的立法和执法、合理的运行机制及纳入水资源管理系统是再生水推广利用的关键。基于分析我国再生水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组织编制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加大再生水建设投资力度、全面构建再生水配额制度、健全再生水利用技术规范与标准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再生水高效利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矛盾 再生水利用 水资源管理 污水处理 节水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值水生态足迹模型的中部六省水资源利用评价
8
作者 焦士兴 王安周 +4 位作者 刘家乐 刘畅 赵荣钦 李中轩 魏凌菡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目的】定量评价中部六省水资源真实利用状况。【方法】基于能值理论,研究了中部六省能值水生态承载力等时空格局,分析了能值水生态足迹的构成。【结果】①中部六省能值水生态足迹呈波动上升趋势,能值水生态承载力的地表水能值生态承... 【目的】定量评价中部六省水资源真实利用状况。【方法】基于能值理论,研究了中部六省能值水生态承载力等时空格局,分析了能值水生态足迹的构成。【结果】①中部六省能值水生态足迹呈波动上升趋势,能值水生态承载力的地表水能值生态承载力最大,地下水能值生态承载力次之,雨水能值生态承载力最小,三者占比分别为84%、9%、7%。②中部六省水生态盈余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呈水生态赤字状态;水生态压力指数则呈波动下降趋势,2011、2016年均分别达到最大值和最小值。③中部六省能值水生态足迹和能值水生态承载力均呈南高、北低的格局,六省排序具有一定的差别。④中部六省水生态盈余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北(2.94×10^(8)hm^(2))、安徽(2.37×10^(8)hm^(2))、河南(2.27×10^(8)hm^(2))、湖南(1.22×10^(8)hm^(2))、江西(1.06×10^(8)hm^(2))、山西(0.62×10^(8)hm^(2));水生态压力指数空间分布不均且南方低于北方。⑤中部六省及南、北部能值水生态足迹构成中均是农业用水生态足迹最大、生态环境用水生态足迹最小;南部排序为水产品、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水污染生态足迹,北部则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水污染和水产品生态足迹。【结论】中部六省水资源处于生态不可持续利用状态,通过兴修水利工程、重视节水技术、优化用水结构等有利于实现区域水资源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值水生态足迹 中部六省 水资源利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的实践探索和展望
9
作者 祖雷鸣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流域治理管理“主力军”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流域治理管理“主力军”作用,推进流域规划体系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整体跃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河湖面貌发生全局性改善,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面对洪水风险这个最大威胁、水资源短缺这个最大矛盾、生态脆弱这个最大问题等挑战,需要持续完善流域水沙调控和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加强数字孪生黄河建设,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统筹抓好黄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水旱灾害防御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水生态保护治理 水安全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贵州省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协调研究
10
作者 钱昭英 刘光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0-55,共6页
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规范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是贵州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2012—2022年... 加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规范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是贵州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因此,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对2012—2022年贵州省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和时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偏低,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和“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贵州省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及以贵阳市为中心的“圈层式”空间分布格局。贵州省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并且大部分城市的耦合协调类型在研究期间未发生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水平滞后与同步受阻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 环境保护 耦合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防洪工程调度知识平台构建与实践
11
作者 刘业森 赵英虎 +5 位作者 张丽伟 李博达 李匡 郝苗 王晓岭 叶凯 《中国水利》 2025年第4期48-55,共8页
数字孪生水利是新质生产力在水利领域的一个具体表现,知识平台是数字孪生流域算法之一,可为数字孪生流域提供智能化支撑。面向天津市城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业务需求,基于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功能要求,提出了防洪工程调度知识平台构建思... 数字孪生水利是新质生产力在水利领域的一个具体表现,知识平台是数字孪生流域算法之一,可为数字孪生流域提供智能化支撑。面向天津市城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业务需求,基于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功能要求,提出了防洪工程调度知识平台构建思路以及核心由知识体系、知识引擎和知识服务组成的总体框架。研究了知识建模、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推理及知识存储的技术方法,构建了一套涵盖“知识库-主题知识图谱-知识网络”的多层次知识体系,开发了知识图谱管理引擎、大模型能力引擎和业务驱动知识引擎等多类别知识引擎,为天津市防洪调度应急指挥平台提供知识推荐与反馈能力。探索了基于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的防洪业务知识智能检索与问答系统,以及防洪调度“四预”、应急水量调度、雨洪资源利用调度等业务应用。介绍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可为水利知识平台相关系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平台 知识图谱 知识引擎 水利大模型 防洪调度 应急水量调度 雨洪资源利用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天山北坡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12
作者 董俊巧 刘星才 李占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8,共10页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 基于2006-2020年天山北坡的GDP、水资源总量、供水量、化学需氧量(COD)与氨氮(NH3-N)排放量等基础数据,采用灰水足迹方法,对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天山北坡各城市灰水足迹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于东西部的分布特征。在时间上,灰水足迹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2016年相比2006年整体上升了11.56%,而2020年又较2016年下降了23.30%。各城市间灰水足迹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多数城市以农业灰水足迹为主,而乌鲁木齐市生活灰水足迹也占有较大比重,石河子市的工业灰水足迹占比最大。天山北坡整体及部分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在2014-2016年出现明显好转,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指数稳步增长。然而,博州与塔城地区指数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表明该地区仍面临较大压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性需进一步提升。评估结果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推动该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 可持续性 灰水足迹 天山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内涵解析、核心构成及实施路径
13
作者 景晓栋 田贵良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4,87,共8页
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概念及内涵,深入分析了其提出的现实依据,详细剖析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与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从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及制度体系等角度构建了黄... 系统阐述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概念及内涵,深入分析了其提出的现实依据,详细剖析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与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关联。从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及制度体系等角度构建了黄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研究框架,全面呈现并深入阐述了其核心内容。通过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的差异分析,从细化落实“四水四定”、加强法治保障、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未来优化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管理 最严格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质-域-流-生”的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
14
作者 杨钦 胡鹏 +4 位作者 王建华 刘欢 曾庆慧 杨泽凡 闫龙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依据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生”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水...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依据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生”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得分分别为59.6、46.1和56.8,均低于全国水平的64.8,水资源保护工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评价结果识别了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现状中的薄弱环节,发现各维度的评价结果较全国水平均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水量维度评价得分差距较大,水资源短缺矛盾最突出;有效解决生态基流被挤占、地下水采补不平衡等问题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协同保护 水生态系统受损 “量-质-域-流-生”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水关系学视角研究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思路
15
作者 刘佳政 马军霞 +1 位作者 左其亭 程琰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2期1-6,36,共7页
人水关系学作为探究人水系统的新兴交叉学科,为科学认识人水关系、应对水问题、制定水策略提供了系统性知识体系。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是中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制度创新。从人水关系学视角研究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有助于深化对其实施路径... 人水关系学作为探究人水系统的新兴交叉学科,为科学认识人水关系、应对水问题、制定水策略提供了系统性知识体系。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是中国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制度创新。从人水关系学视角研究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有助于深化对其实施路径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介绍人水关系学与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现存关键问题,包括基于水资源刚性约束的人水系统认识与多目标协调问题、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平衡问题、部门协同与区域化差异问题,并分析了人水关系学应用于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研究的必要性。阐述了人水关系学应用于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最后以沁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用水平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人水关系学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多目标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山黑猪种质资源挖掘及保护利用
16
作者 张鑫 渠珂 +4 位作者 孟庆引 赵性彦 王彦平 王怀中 王继英 《中国畜禽种业》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梁山黑猪是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新发现的地方猪资源,具有繁殖性能高、肉品质好、耐粗饲等遗传特性。该文主要介绍了梁山黑猪的品种来源和发展、品种发现和鉴定、群体规模等,描述了梁山黑猪的体型外貌、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 梁山黑猪是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中新发现的地方猪资源,具有繁殖性能高、肉品质好、耐粗饲等遗传特性。该文主要介绍了梁山黑猪的品种来源和发展、品种发现和鉴定、群体规模等,描述了梁山黑猪的体型外貌、生长发育性能、繁殖性能、育肥性能以及胴体和肉品质等品种特性,并介绍了梁山黑猪保种与开发利用情况,指出保种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群体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梁山黑猪种质资源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黑猪 遗传资源 品种特征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水资源节约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17
作者 景文洲 朱晓春 +2 位作者 于翚 于忱 梁希金 《海河水利》 2025年第3期9-13,共5页
水资源节约利用,是落实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海河流域水资源禀赋条件差、时空分布不均,用水刚性需求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迫切需要研究出台适应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节约利用制度... 水资源节约利用,是落实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海河流域水资源禀赋条件差、时空分布不均,用水刚性需求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之一,迫切需要研究出台适应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节约利用制度,把节约用水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总结了不同层面的水资源节约利用制度建设情况,分析了用水总量与效率控制、用水定额管理、计划用水管理、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监管、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方面法治建设的“盲点”和“难点”,并针对以上方面提出了相应立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节约利用 立法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模型
18
作者 彭玉洁 张冬冬 +3 位作者 徐高洪 王卫光 林涛涛 白浩男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针对目前水面蒸发模型对三峡水库狭长带状河道型的特点考虑不足的问题,分析三峡水库巴东站的水面蒸发变化规律,充分考虑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和水汽温差共4个主要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引入不同风速量级下的水汽温差函数,建立... 针对目前水面蒸发模型对三峡水库狭长带状河道型的特点考虑不足的问题,分析三峡水库巴东站的水面蒸发变化规律,充分考虑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和水汽温差共4个主要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引入不同风速量级下的水汽温差函数,建立适合于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模型。结果表明:面向三峡水库水面蒸发模型能准确模拟出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量,模型在率定期的模拟效果最优,相比于其他传统经验模型,纳什效率系数NSE由0.31提高至0.75,与实测值的误差大幅度下降。同时模型模拟的蒸发量经折算后与三峡水库其他5处站点的实测值能较好吻合,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为三峡水库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模型 机理分析 水汽温差函数 精度评估 水资源合理利用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PCCP管线土壤腐蚀性调查分析
19
作者 秦永坤 李开岩 +4 位作者 张慈沁 李岩 么振东 徐宁 李军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3期105-111,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湛江分干线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沿线土壤腐蚀性等级,为PCCP阴极保护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土壤电阻率、pH值、氧化还原电位、Cl^(-)含量测试,综合评价土壤对钢结构以及混凝土中钢筋的腐... 目的调查分析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湛江分干线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沿线土壤腐蚀性等级,为PCCP阴极保护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土壤电阻率、pH值、氧化还原电位、Cl^(-)含量测试,综合评价土壤对钢结构以及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结果湛江分干线PCCP埋管段土壤绝大部分测点的pH值在4.5~7.3,以弱酸性土壤为主。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普遍在400 mV以上。鹤合段土壤电阻率大部分在100Ω·m以上,合雷段和雷徐段土壤电阻率处于20~50Ω·m的比例显著增加。对于土壤中Cl^(-)含量,鹤合段大部分数值在100 mg/kg左右,合雷段数值在50~450 mg/kg,雷徐段95%以上数值小于250 mg/kg。结论湛江分干线PCCP沿线土壤腐蚀性总体上呈由北向南略为增大趋势,对钢结构的腐蚀性强、中、弱、微4个等级均有,中、强腐蚀等级占比为41%,对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为微、弱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工程 湛江分干线 PCCP 土壤腐蚀 腐蚀等级 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障碍因子研究
20
作者 陈媛 曾令武 +1 位作者 甘荣情 孙德智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7,共9页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为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15个指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8-2021年黄河流域上中游50个地级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为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15个指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8-2021年黄河流域上中游50个地级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影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18年的0.505增长到2021年的0.553;再生水利用率、农业用水比例和污水处理率是影响研究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措施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措施2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熵权法 障碍因子 黄河上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