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PSA/TPSA与PSAD在PSA灰区患者中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牛越 徐勇 +2 位作者 张志宏 李双辉 冯国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303-4305,共3页
目的:比较FPSA/TPSA、PSAD在PSA灰区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TPSA在4~10ng/mL之间的415例患者,测定其血清TPSA、FPSA,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所有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53例前列腺癌(PCa... 目的:比较FPSA/TPSA、PSAD在PSA灰区中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TPSA在4~10ng/mL之间的415例患者,测定其血清TPSA、FPSA,经直肠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所有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53例前列腺癌(PCa)及362例前列腺增生(BPH)。计算FPSA/TPSA、PSAD,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FPSA/TPSA、PSAD在灰区诊断PCa的价值。结果:PCa组的FPSA/TPSA较BPH组降低(P<0.001),PCa组的PSAD较BPH组升高(P<0.001)。TPSA、FPSA/TPSA、PSAD在ROC曲线下的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PSAD>FPSA/TPSA>TPSA。当FPSA/TPSA和PSAD临界值分别为0.16和0.15时,诊断PC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81.1%和60.2%,66.0%和87.0%。结论:FPSA/TPSA、PSAD的测定能显著提高灰区PC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PSAD诊断价值高于FPSA/TP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游离psa/总psa psa密度 前列腺癌 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兰兰 曹领改 魏德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9-844,共6页
目的建立产生抗人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单克隆抗体(f-PSA m Ab)的细胞株,获得抗体后建立抗人f-P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并进行应用。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f-PSA m Ab的细胞株,将细胞株用转瓶扩大培养并将上清液采用亲... 目的建立产生抗人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单克隆抗体(f-PSA m Ab)的细胞株,获得抗体后建立抗人f-P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并进行应用。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f-PSA m Ab的细胞株,将细胞株用转瓶扩大培养并将上清液采用亲和纯化法获得抗体,ELISA测定抗体效价、特异性及表位,表面等离子共振法测抗体亲和力;建立双抗体夹心CLIA,采用标准曲线定量法对该体系进行分析性能评估,同时对426例临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其中130例的总PSA水平在(4~10) ng/mL,为"诊断灰区"],评价该试剂与罗氏试剂的检测一致性。结果获得抗人f-PSA m Ab的杂交瘤细胞株(f-10-1、f-14-1)。用f-10-1和f-14-1建立的CLIA的检测范围为(0. 1~30) ng/mL,灵敏度为0. 05 ng/mL,检测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在±5%内,与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及结合态PSA(c-PSA)无交叉反应,该试剂与罗氏试剂相关系数达到0. 99,灰区样本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均高于90%。结论成功制备了抗人f-PSA m Ab,建立了特异性定量检测人f-PSA的双抗体夹心C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 前列腺癌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CL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ABC-ELISA建立和临床初步应用
3
作者 陆慧琦 安晓勇 沈新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从人精液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血清中PSA测定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利用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与ELISA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测定血清中PSA含量的ABC-ELISA竞争法。此法较常规的E...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从人精液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血清中PSA测定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利用生物素─—抗生物素系统与ELISA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测定血清中PSA含量的ABC-ELISA竞争法。此法较常规的ELISA敏感度高,较放免法安全、经济。本文对其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可靠性进行了探讨。测得正常男性血清PSA范围是0~3.3ng/ml(n=86),女性血清PSA未测出(n=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特异性 抗原 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1007 PET/CT全身肿瘤负荷预测前列腺癌血清PSA进展的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运轩 郑安琪 +5 位作者 沈聪 王卓楠 高俊刚 刘翔 李阳 段小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分析^(18)F-PSMA PET/CT全身肿瘤负荷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评估全身肿瘤负荷预测前列腺癌血清PSA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行^(18)F-PSMA-1007PET/CT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213例,通过... 目的分析^(18)F-PSMA PET/CT全身肿瘤负荷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评估全身肿瘤负荷预测前列腺癌血清PSA进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行^(18)F-PSMA-1007PET/CT检查的前列腺癌患者213例,通过半自动方法计算全身肿瘤负荷,分析其与血清PSA及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根治术后患者根据^(18)F-PSMA PET/CT结果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比较组间PSA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出PSA预测^(18)F-PSMA PET/CT阳性率的阈值。对根治术后患者进行PSA随访,根据PSA进展情况分组,比较组间肿瘤负荷的差异。结果在Gleason评分≤7分、=8分及≥9分三组中,每组肿瘤负荷均与PSA有相关性(P=0.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诊初治组、生化复发组、药物治疗组中,全身肿瘤负荷与PSA存在相关性(P=0.001)。原发灶Gleason评分与全身肿瘤负荷亦存在相关性(P<0.001)。根治术后PSA水平预测^(18)F-PSMA PET/CT检测阳性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当PSA>0.577 ng/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96.8%。^(18)F-PSMA PET/CT阳性者中出现PSA进展的患者全身肿瘤负荷平均值高于无PSA进展者。结论同时PSA也能一定程度预测^(18)F-PSMA PET/CT阳性结果,这将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全身肿瘤负荷 血清psa进展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PSA、TAP、MACC1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慧 赵莹 +3 位作者 温丽蓉 曹军 羊继平 原永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6-501,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肿瘤异常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colon cancer metastasis related gene 1,MACC1)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肿瘤异常蛋白(tumor abnormal protein,TAP)及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colon cancer metastasis related gene 1,MACC1)的表达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就诊的107例前列腺癌患者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该院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血液中PSA、TAP及MACC1的水平,及其与Gleason评分、T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液PSA、TAP及MACC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Gleason分级的升高,病例组患者血液PSA、TAP及MACC1水平逐渐升高;随着T分期的进展,病例组患者血液PSA、TAP及MACC1水平逐渐升高;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液PSA和MACC1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TAP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PSA诊断前列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64,灵敏度为86.12%,特异度为88.63%,截断值为6.01μg/L;血液TAP诊断前列腺癌的AUC为0.796,灵敏度为88.18%,特异度为89.58%,截断值为135.62μm^(2);血液MACC1诊断前列腺癌的AUC为0.873,灵敏度为78.46%,特异度为80.10%,截断值为37.80 pg/mL;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为0.941,灵敏度为93.15%,特异度为94.08%,均高于各单项指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液PSA、TAP及MACC1水平均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8、0.513和0.501,均P=0.000),与T分期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6、0.537和0.542,均P=0.000)。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液PSA、TAP及MACC1水平均与Gleason评分、T分期之间关系密切,对前列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3项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肿瘤异常蛋白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 前列腺癌 GLEASON评分 T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t-PS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曹领改 张兰兰 魏德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99-1603,共5页
目的:制备抗人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t-PSA)单克隆抗体,建立t-PSA的化学发光CLIA检测方法。方法: t-PSA抗原免疫小鼠后,通过细胞融合、HTS筛选、扩大培养及亲和纯化后得到t-PSA单克隆抗体(mAb),测定抗体亲和力、特异性及表位,最后选择抗... 目的:制备抗人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t-PSA)单克隆抗体,建立t-PSA的化学发光CLIA检测方法。方法: t-PSA抗原免疫小鼠后,通过细胞融合、HTS筛选、扩大培养及亲和纯化后得到t-PSA单克隆抗体(mAb),测定抗体亲和力、特异性及表位,最后选择抗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 CLIA检测方法。结果:获得4株阳性信号较强的抗人t-PSA的mAb(3-21-1、3-26-1、3-40-1、3-41-1)。用3-21-1 mAb-HRP和3-26-1 mAb-HRP建立的CLIA体系检测范围为0.1~100 ng/ml,最低检测限为 0.09 ng/ml,相对偏差均在±5%之内,与肿瘤标志物CEA、AFP、Myo无交叉反应。与罗氏试剂检测t-PSA结果对比,一致性检验KAPPA系数为0.933,相关系数为0.936,两组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抗人t-PSA mAb,建立了定量检测t-PSA的双抗体夹心CLIA 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 单克隆抗体 肿瘤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抗原灰区患者前列腺癌的风险预估 被引量:8
7
作者 陈鸣 傅晓红 +1 位作者 吴墅 万永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灰区(4~10 ng/mL)患者前列腺体积、游离PSA/总PSA(f-PSA/t-PSA)、PSA密度(PSA density,PSAD)、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直肠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rectal ultrasono...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灰区(4~10 ng/mL)患者前列腺体积、游离PSA/总PSA(f-PSA/t-PSA)、PSA密度(PSA density,PSAD)、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直肠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CETRUS)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就诊怀疑为前列腺癌的119例PSA灰区患者的首次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部的(8+n)针穿刺方案。根据穿刺结果,分析具有不同前列腺体积、f-PSA/t-PSA比值、PSAD、彩色血流信号及CETRUS结果的患者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结果·所有患者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56.3%(67/119),良性前列腺增生占43.7%(52/119)。f-PSA/t-PSA比值≤0.15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f-PSA/t-PSA比值>0.15组(73.6%vs 42.4%,P=0.001);PSAD>0.2μg/L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PSAD≤0.2μg/L组(69.8%vs 48.7%,P=0.026);CETRUS阳性组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高于CETRUS阴性组(72.4%vs 41.0%,P=0.001)。结论·在PSA灰区(4~10 ng/mL)患者中,f-PSA/t-PSA、PSAD及CETRUS结果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 游离psa/总psa psa 密度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穿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和免疫印迹分析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主要外膜蛋白和多糖抗原 被引量:18
8
作者 董传甫 林天龙 +2 位作者 许斌福 龚晖 林能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9-623,共5页
目的 考察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主要外膜蛋白 (MOMP)及其多糖抗原 (PSA)在不同菌株间的结构特征及其免疫学特性 ,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共同的保护性抗原。方法 一步超速离心法和蛋白酶K消化法分别制备 10株副溶血弧菌和7株溶藻弧菌的MOM... 目的 考察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主要外膜蛋白 (MOMP)及其多糖抗原 (PSA)在不同菌株间的结构特征及其免疫学特性 ,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共同的保护性抗原。方法 一步超速离心法和蛋白酶K消化法分别制备 10株副溶血弧菌和7株溶藻弧菌的MOMP和PSA ,SDS -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其结构特点。结果 两种细菌的MOMP和PSA的结构和形态菌株间差别明显 ,但也有MOMP一致的菌株 ,免疫印迹显示 ,全部的 10株副溶血弧菌和 5株溶藻弧菌都具有分子量约为36kD的主要外膜蛋白 ,他们能够被副溶血弧菌全菌抗血清所识别 ,是两种细菌共同的具有强免疫原性的主要抗原。PSA分析未见经典LPS的O侧链结构。多糖成份在菌株间的交叉反应有限 ,可能受弧菌自身表面抗原复杂性的影响 ,凝集反应结果与免疫印迹试验结果不完全一致。此外 ,副溶血弧菌与溶藻弧菌的PSA也会产生免疫学上的交叉反应。结论  36kD的MOMP是广泛存在于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高丰度蛋白 ;与主要外膜蛋白相比 ,多糖抗原在菌株间具有更大的异质性 ;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的MOMP可能比PSA更具研制疫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溶藻弧菌 主要外膜蛋白 多糖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不同PHI水平对前列腺癌诊断及生化复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孙文国 夏利 +4 位作者 蒋雷鸣 曾宪华 高漓 向雪宝 石海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5-818,共4页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和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意义,并进一步研究不同水平的术前PHI对PCA生化复发(BCR)的影响。经病理证实的38例PCA和6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p2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和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意义,并进一步研究不同水平的术前PHI对PCA生化复发(BCR)的影响。经病理证实的38例PCA和6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p2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评价各项指标诊断PCA的价值。随访术后PCA患者12个月的BCR情况,利用ROC曲线确定PHI的最佳截止值,并将患者分为低PHI组和高PHI组,比较两组的BCR复发率及术前不同水平PHI对术后BCR的影响。对于PSA>4 ng/ml的BPH与PCA患者中,PCA组年龄、tPSA、fPSA、p2PSA和PHI的水平与均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PSA、p2PSA和PHI诊断PCA的AUC分别为0.637(95%CI:0.529~0.745)、0.731(95%CI:0.630~0.833)、0.845(95%CI:0.770~0.920)。PHI、p2PSA的AUC高于tPSA的AUC,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AUC>0.7)。高PHI组随访12个月的BCR高于低P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HI在PCA的诊断的价值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tPSA和fPSA,PHI=71.28可能作为评估PCA术后BCR的临界值,可作为PCA的诊断及术前预测BCR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健康指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 生化复发 psa 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增高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甘为民 陈海文 +4 位作者 王子明 张楠 西村泰司 木村刚 近藤幸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4-686,共3页
目的研究获取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增高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状态。方法112例PSA值增高的患者在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获取前列腺液,并行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用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白细胞与患者年龄、PSA、前列腺体积... 目的研究获取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增高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状态。方法112例PSA值增高的患者在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获取前列腺液,并行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计数。用相关分析和t检验分析白细胞与患者年龄、PSA、前列腺体积等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密度加大(平均5.29×106/mL),白细胞总数增高(平均1.58×106)。前列腺液的体积和白细胞总数与前列腺体积呈显著性相关,非前列腺癌患者较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和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结论非前列腺癌患者的PSA值增高可能与前列腺液中的白细胞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比特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评价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俊 杜鸿 +1 位作者 廖勇 邱明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8-603,共6页
目的:收集并整理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中心应用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确诊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包括PSA缓解率、药物不良事件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等早期疗效情况,为后续... 目的:收集并整理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中心应用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确诊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包括PSA缓解率、药物不良事件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等早期疗效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经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受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12周以上的55例有效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长期随访并记录治疗期间血清特异性前列腺抗原(PSA)、血清睾酮水平以及复查全身骨显像等其他影像学检查资料来动态观察患者疾病变化情况,分析其中。结果:数据分析后,按照PSA工作组(PSA workgroup,PSAWG)标准,55例患者PSA总体缓解率56.4%,低于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实验COU-AA-302所报道的未经化疗的患者PSA缓解率(68%),有明显PSA缓解的31例患者均出现血清PSA值下降超过基线值50%,部分患者甚至下降达到90%以上,而临床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按照基线情况不同分为:PSA基线值的不同可以分为PSA<20 ng/m L、20~80 ng/m L、>80 ng/m L,其PSA缓解率分别为63.6%、59.1%、55.6%;Gleason评分不同分为<8分、8分、>8分,其PSA缓解率为30.7%、58.1%、81.8%;有效内分泌治疗时间的不同可分为<18个月、18~36个月、>36个月,其PSA缓解率为63.2%、52%、54.5%。另外在早期使用阿比特龙的初期,我院泌尿外科治疗中心共观察并记录到15例(15/51,27.2%)患者出现PSA Flare现象。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生存分析得出使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CRPC患者PFS明显获益(17.06个月vs.11.68个月)。结论:大部分使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CRPC患者都在其中受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除Gleason评分外,不同基线值患者的预期疗效并无关联,使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CRPC患者PFS明显获益,并且发现PSA Flare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肿瘤对药物的应答产生更积极的反应,影响患者达到PSA缓解的水平,对于不良事件的发生也应该严密监测,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阿比特龙 psa缓解率 药物不良事件 无进展生存时间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 早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预测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患者阿比特龙初始耐药和预后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晓 郭建功 +1 位作者 黄金明 樊连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21,共6页
目的·确定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其变化是否可以用来判断阿比特龙(abiraterone,AA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的初始疗效和预测患... 目的·确定治疗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及其变化是否可以用来判断阿比特龙(abiraterone,AA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的初始疗效和预测患者预后。方法·纳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接受AA治疗的112例mCRPC患者。在AA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计算PNI值[10×血清白蛋白水平(g/dL)+0.005×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μL^(-1))]。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判断AA治疗初始疗效的预测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确定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无进展生存期(PSA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SA-PFS)、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adiographic PFS,r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关的预测因素。结果·在112例mCRPC患者中,81例(72.3%)患者对AA治疗初始有效,其中15例患者在AA治疗期间出现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闪烁现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基线PNI值、AA治疗1个月后PSA水平降低和AA治疗1个月后PNI值增加与对AA初始有效显著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基线PNI值是接受AA治疗患者OS、rPFS和PSA-PFS的独立预后预测因素。结论·独立于治疗后PSA水平变化,AA治疗1个月后PNI值增加和高基线PNI值与对AA初始有效显著相关。此外,治疗前低基线PNI值是AA治疗mCRPC患者较差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 阿比特龙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闪烁现象 初始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脂激活蛋白C通过上调雄激素受体的表达与活性促进LNCaP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凯 丁岩 +2 位作者 成凡 付慧 张雅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9-622,共4页
目的构建含有鞘脂激活蛋白C(Saposin C)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Saposin C在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细胞(LNCaP)中对雄激素受体(AR)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cDNA法构建含有TAT和Saposin C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至前列腺癌LNCaP... 目的构建含有鞘脂激活蛋白C(Saposin C)的真核表达载体,探讨Saposin C在前列腺癌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细胞(LNCaP)中对雄激素受体(AR)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cDNA法构建含有TAT和Saposin C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染至前列腺癌LNCaP细胞。通过MTS、RT-PCR、Western blot等实验,分别检测TAT-Saposin C与Saposin C的AR基因表达与其转录激活功能,以及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在不依赖雄激素的情况下,Saposin C能够上调AR与PSA基因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增加AR的转录激活活性,刺激LNCaP细胞的增殖。结论 Saposin C通过雄激素非依赖性上调AR的表达与转录激活活性,促进LNCaP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脂激活蛋白C 雄激素受体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α还原酶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剑 靳松 +4 位作者 赵宏颖 刘洋 金木兰 邢念增 牛亦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两型5-α还原酶表达情况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浓度、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至2014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前列腺癌的石蜡包埋组织40例,并收集... 目的探讨两型5-α还原酶表达情况与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浓度、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至2014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理科前列腺癌的石蜡包埋组织40例,并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前列腺体积,术前PSA浓度,术后病理TNM分期,Gleason分级等。采用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对2种5-α还原酶表达与病理分期、Gleason分级、PSA浓度及年龄等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Ⅰ型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相反Ⅱ型5-α还原酶在癌旁组织的表达强于癌组织(P=0.002),Ⅰ型5-α还原酶在癌细胞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Gleason分级越高,病理分期越高,Ⅰ型5-α还原酶的表达越强;Ⅰ型5-α还原酶表达和血PSA浓度及年龄呈正相关。结论 5-α还原酶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呈现差异性表达的特点,前列腺癌组织内I型酶升高,II型酶降低;I型酶的表达与年龄、PSA浓度、病理分期及Gleason分级呈正相关,在老年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I型酶对判断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α还原酶 GLEASON分级 TNM分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粒子修饰二硫化钼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莹莹 吴晓惠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3-369,共7页
生物标志物的快速、精准检测对控制和预防疾病或病毒的暴发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将三维花状Au@(MoS2/GO/o-MWNTs)纳米复合物(AMGMs)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底,利用“三明治”免疫夹心组装法构筑一种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并用于前列... 生物标志物的快速、精准检测对控制和预防疾病或病毒的暴发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将三维花状Au@(MoS2/GO/o-MWNTs)纳米复合物(AMGMs)作为一种理想的基底,利用“三明治”免疫夹心组装法构筑一种高灵敏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并用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高灵敏检测。AMGMs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其三维花状的立体结构可提供更多活性位点并加载更多抗体,显著增加了传感器的响应信号。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和循环伏安法对组装过程进行跟踪,证实了该传感器组装的可行性,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研究了传感器对底液中不同浓度PSA的响应。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PSA的灵敏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1 pg/mL~50 ng/mL,检出限(S/N=3)为0.1 pg/mL,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2%~106%。该方法的准确度良好,可为临床PSA检测提供准确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花状纳米复合物 电化学发光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高灵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ECL-RET传感器的构建及其用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莹莹 张佳佳 +2 位作者 王丹 王蔚 郭胜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00-1206,共7页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早期诊断与预后监测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最重要的早期检测指标。该研究以制备的四元Cu-Zn-In-S纳米晶(NCs)作为发光体,金纳米星(AuNSs... 肿瘤标志物在癌症早期诊断与预后监测中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前列腺癌作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最重要的早期检测指标。该研究以制备的四元Cu-Zn-In-S纳米晶(NCs)作为发光体,金纳米星(AuNSs)作为猝灭探针,利用K2S2O8作为共反应剂,发展了一种基于量子点电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免疫传感器(ECL-RET)用于血清中PSA的高灵敏检测。固定在传感器上的NCs表现出极强的初始ECL信号和较低的ECL电位。作为固定基底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不仅加速了NCs与S_(2)O^(2-)_(8)之间的反应,获得了较高的ECL信号,而且作为载体可以固定大量的抗体,提高传感器检测PSA的灵敏度。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EIS)对组装过程进行跟踪,证实了该传感器组装的可行性。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研究了传感器对底液中不同浓度PSA的响应,结果显示,随着体系中PSA浓度的增加,电极上结合AuNSs的标记抗体(Ab2-AuNSs)越多,触发的猝灭效果越明显,ECL信号降低越明显。因此,该传感器表现出对PSA较好的分析性能,其线性范围为0.01~150 ng/mL,检出限为0.03 ng/mL。用于血清样品的检测,该传感器的测试结果与常用的化学发光法基本吻合,相对误差仅为−7.2%~6.0%,结果准确度良好,为临床检测PSA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四元纳米晶 多壁碳纳米管(MW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体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制
17
作者 干宁 候琳熙 +2 位作者 李天华 任元龙 周雄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1-93,96,共4页
制得自组装巯基丁二胺铜(Ⅱ)/纳米金胶/前列腺特异性(PSA)抗体免疫传感器。在pH=5.2的磷酸盐底液中,采用示差脉冲法对PS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该传感器的氧化峰电流减少值与PSA浓度在0.005—0.48mg/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 制得自组装巯基丁二胺铜(Ⅱ)/纳米金胶/前列腺特异性(PSA)抗体免疫传感器。在pH=5.2的磷酸盐底液中,采用示差脉冲法对PS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该传感器的氧化峰电流减少值与PSA浓度在0.005—0.48mg/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2μg/L。在40μg/LPSA浓度下测量RSD=2.9%(n=8),该免疫传感器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较好。检测血清中PSA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巯基丁二胺铜(Ⅱ) 纳米金胶 前列腺特异性抗体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拔式压电肿瘤标志物微阵列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18
作者 张波 府伟灵 +3 位作者 蒋滢 张雪 徐世军 唐代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9-783,788,共6页
以AT切型、基频10MHz的金膜石英晶体作为换能器,通过螺旋检测池固定夹具构建一种新型插拔式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并组装成2×5型压电肿瘤标志物微阵列免疫传感器。研究了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及参数。该微阵列传感器在甲胎蛋白(AFP)... 以AT切型、基频10MHz的金膜石英晶体作为换能器,通过螺旋检测池固定夹具构建一种新型插拔式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并组装成2×5型压电肿瘤标志物微阵列免疫传感器。研究了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及参数。该微阵列传感器在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质量浓度分别为20~640μg,/L、1.56~50μg/L、1.25~50μg/L、2.5~250mIU/mL的范围内,压电石英晶体振荡频率偏移值对肿瘤标志物浓度均呈现良好的响应特性。应用微阵列传感器测定68例临床血清标本,结果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符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0、0.91、0.94)。该压电肿瘤标志物传感器微阵列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好、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不需标记,能实时检测和重复使用等优点,可用于临床实验诊断,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免疫传感器 微阵列 肿瘤标志物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人绒毛膜促性 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化学发光法免疫定量检测试剂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詹炉停 温桂平 +7 位作者 赵敏 依含 刘江武 郭小怡 林海军 黄刘女 夏宁邵 郑子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1-1174,1178,共5页
目的:获得特异性检测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的单克隆抗体配对,建立基于化学发光c-PSA免疫定量试剂。方法:利用市购c-PSA抗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间接法ELISA差异筛选抗c-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 目的:获得特异性检测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的单克隆抗体配对,建立基于化学发光c-PSA免疫定量试剂。方法:利用市购c-PSA抗原免疫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间接法ELISA差异筛选抗c-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型抗原(t-PSA)的抗体,抗体配对后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血清中c-PSA蛋白。结果:获得抗体配对1A10/7D6-SAE,经c-PSA标准品及临床血清样本初步筛选,该抗体配对适用于基于化学法发光的免疫反应定量检测试剂的开发;血清阳性样本与阴性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阳性样本定量结果与Siemens公司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的相关系数为0.97;线性范围为0.1~100 ng/ml;检测灵敏度为0.005 ng/ml。结论:成功筛选获得特异性检测c-PSA的抗体配对,并开发c-PSA化学发光免疫定量试剂,其检测能力与国际主流试剂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单克隆抗体 化学发光 定量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抗原的提纯及抗血清的制备
20
作者 安晓勇 沈新义 +1 位作者 耿培兰 孔宪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采用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Sepharose CL-6B 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聚焦层析和 HPLC 五个步骤从精液中提纯了 PSA,并制备了 PSA 抗血清。提纯的 PSA 分子量33000,等电点6.75-6.91,SDS—PAGE 呈单一带。在免疫双扩散中... 采用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Sepharose CL-6B 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过滤、聚焦层析和 HPLC 五个步骤从精液中提纯了 PSA,并制备了 PSA 抗血清。提纯的 PSA 分子量33000,等电点6.75-6.91,SDS—PAGE 呈单一带。在免疫双扩散中与进口抗 PSA 抗体和自制抗 PSA 血清形成的沉淀线互相融合,提纯的 PSA 与自制的抗 PSA 血清作免疫电泳鉴定,为单一沉淀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a 提纯 血清 前列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