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确定性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精确代理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时茗扬 李春娜 +1 位作者 刘洋 龚春林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1,共10页
为了在保证固体火箭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其运载能力,需要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过程中精确量化发动机推力曲线的不确定性。本文针对考虑不确定性的MDO过程中推力曲线的不确定... 为了在保证固体火箭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其运载能力,需要在方案设计阶段的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过程中精确量化发动机推力曲线的不确定性。本文针对考虑不确定性的MDO过程中推力曲线的不确定性难以精确量化以及不确定性分析效率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精确代理建模方法。通过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实现发动机推力曲线不确定性的降维表达;建立Kriging代理模型来预测降维后模态系数的前4阶统计矩;使用最大熵法建立模态系数的精确概率分布模型,进而得到推力曲线的精确分布。对星型装药发动机的推力不确定性建模结果表明,推力不确定性分布的预测置信度可达98%;单次不确定性分析时间相比蒙特卡洛方法缩短9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不确定性建模 最大熵法 本征正交分解 代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风电机组结构在线状态监测
2
作者 金晓航 杨昊旋 +3 位作者 郭远晶 张杰 彭光健 翁泽宇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7-555,共9页
为掌握风电机组结构健康状态信息,降低运维成本,避免倒塔、叶片断裂等重大故障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风电机组大型结构部件的状态监测方法。所提方法使用本征正交分解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降维分析,可减少计算成本,达到在... 为掌握风电机组结构健康状态信息,降低运维成本,避免倒塔、叶片断裂等重大故障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风电机组大型结构部件的状态监测方法。所提方法使用本征正交分解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降维分析,可减少计算成本,达到在线监测的目的。针对塔筒与叶片的实际情况,分别构建有限元模型并降阶:将塔筒简化为梁的静力学问题,使用本征正交分解构建降阶模型,搭建试验平台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将叶片简化为中心刚体-柔性梁模型,通过模型的降阶分析,快速计算获取叶片的瞬态响应。通过与其他方法的对比分析以及结果的讨论,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实现风电机组结构部件健康状态的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正交分解 有限元法 风电机组 状态监测 塔筒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本征正交分解的干式变压器温度场降阶建模方法
3
作者 张泽懿 蓝海娟 唐文虎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67,共12页
本征正交分解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因其计算物理场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被应用于建立变压器温度场的降阶模型中。现有的POD降阶模型不能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变压器瞬态温度场,为此,提出一种可适应变压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温... 本征正交分解法(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因其计算物理场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被应用于建立变压器温度场的降阶模型中。现有的POD降阶模型不能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变压器瞬态温度场,为此,提出一种可适应变压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降阶建模方法,建立基于双重本征正交分解(double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DPOD)的变压器温度场降阶模型。首先,在额定工况下建立基于POD的干式变压器温度降阶模型;其次,在变负载和变入口风速的情况下计算该降阶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别建立在负载变化和入口风速变化情况下基于DPOD的干式变压器降阶模型,验证降阶模型在这些状况下的准确性,并与POD降阶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DPOD降阶模型能够在变压器运行状况发生变化时保持温度场计算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变压器 温度场 降阶方法 双重本征正交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盾构刀盘应力实时分析
4
作者 廖金军 于钟博 +1 位作者 蒋海华 赵贵生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4-851,共8页
盾构刀盘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受力情况难以实时监测,导致滞后性分析和决策,无法及时提供工作状态的反馈。鉴于此,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提出一种刀盘实时应力分析方法。首先,建立盾构刀盘实时应力分析的数字孪生架构,结合盾构的实际工作场景... 盾构刀盘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受力情况难以实时监测,导致滞后性分析和决策,无法及时提供工作状态的反馈。鉴于此,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提出一种刀盘实时应力分析方法。首先,建立盾构刀盘实时应力分析的数字孪生架构,结合盾构的实际工作场景,对盾构刀盘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取刀盘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分布情况。其次,为提高计算效率和实时性,采用开源软件对全部节点数据进行提取和处理;基于提取的节点应力数据,进一步建立刀盘的应力数据模型,并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然后,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POD方法开展刀盘有限元模型的降阶技术研究。降阶技术能够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前提下极大地减少计算量,实现对刀盘受力状态的快速获取与实时分析,能够在不同施工工况下高效提取刀盘受力数据并进行动态监测。最后,将模型降阶技术集成到盾构数字孪生系统中,实现盾构刀盘的实时应力分析与可视化呈现,使数字孪生系统能够根据实际工作状态对刀盘的受力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提供及时反馈。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虚实一致性和可靠性,可为盾构的数字化监控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刀盘 数字孪生 实时分析 模型降阶 PO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win Builder的110kV油浸式变压器3维磁场降阶模型及损耗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重远 刘迪程 +2 位作者 高成龙 刘云鹏 刘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1-951,共11页
为解决3维变压器磁场有限元仿真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本征正交分解法的磁场降阶模型与基于二次多项式的损耗响应面模型。以1台110 kV变压器为算例,首先建立了考虑绕组涡流损耗的变压器磁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其在额定工况下... 为解决3维变压器磁场有限元仿真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本征正交分解法的磁场降阶模型与基于二次多项式的损耗响应面模型。以1台110 kV变压器为算例,首先建立了考虑绕组涡流损耗的变压器磁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其在额定工况下的磁场及损耗分布;其次,通过仿真试验设计获取了多组工况下的磁场与损耗数据,在Twin Builder中训练得到变压器磁场的各降阶模块;最后,搭建面向数字孪生应用的变压器3维磁场降阶模型,实现了变压器磁场损耗的快速计算与云图分布的可视化。与计算单数据相比,仿真结果考虑了涡流效应的绕组损耗在靠近端部时有明显升高,最大值分别出现在高、低压绕组两端,约为绕组中部损耗的1.3~1.65倍。基于该磁场结果建立的降阶模型在计算效率方面较全阶模型有显著提升,将实际仿真时间缩短至0.76s,可满足数字孪生应用场景下的磁场快速计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数字孪生 Twin Builder 本征正交分解 响应面法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降阶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2 位作者 郝世缘 刘云鹏 李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3-657,共15页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温升监测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时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保留的本征正交分解(SPOD)与离散经验插值方法(DEIM)相结合的计算策略。首先...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温升监测是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改善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时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保留的本征正交分解(SPOD)与离散经验插值方法(DEIM)相结合的计算策略。首先,该文采用最小二乘有限元法(LSFEM)与迎风有限元法(UFEM)构建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控制方程;其次,针对控制方程的特点,引入SPOD方法,通过将采样时间内的计算结果构成快照矩阵,建立降阶模型,降低有限元刚度矩阵的计算阶数,提高求解有限元方程的效率;然后,为了改善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对于非线性问题效率提升不高的缺陷,结合DEIM算法,对有限元方程中的非线性项进行插值处理,从而减少每一时步形成总体刚度矩阵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总体计算效率。为了验证文章所提算法的精确性及高效性,根据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基本特点,建立了单分区分匝绕组传热模型,对其瞬态传热过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基于SPOD-DEIM的有限元降阶计算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全阶计算结果相比,流场与温度场的计算误差均不超过1.5%,且计算效率提升5.1倍。同时,为了充分说明SPOD-DEIM算法在工程应用中的价值,该文基于110 kV变压器绕组搭建了温升实验平台,建立了八分区分匝绕组数值计算模型,对算法的精度、效率及工程应用价值进行了验证及讨论,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精度方面,降阶计算较全阶计算的瞬态全过程计算误差小于2.5%,且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不超过5.41K;效率方面,降阶计算的全过程计算时间为54.28 h,与全阶计算相比,计算效率提升至10.57倍,与商业仿真软件Fluent相比,效率提升至6.37倍,充分说明所提算法的高效性及工程应用价值,为大型电力设备快速仿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瞬态温升 结构保留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经验插值 降阶计算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αATS的油浸变压器瞬态温升降阶自适应变步长计算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刚 郝世缘 +2 位作者 胡万君 刘云鹏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56-6666,I0030,共12页
针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瞬态温升计算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本征正交分解-αATS(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adaptive time stepping based onαfactor,POD-αATS)降阶自适应变步长瞬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 针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瞬态温升计算效率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本征正交分解-αATS(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adaptive time stepping based onαfactor,POD-αATS)降阶自适应变步长瞬态计算方法。首先,推导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计算的有限元离散方程;其次,采用POD降阶算法改善传统瞬态计算中存在的条件数过大及方程阶数过高的问题;同时对于瞬态计算中的时间步长选择问题,提出适用于非线性问题的αATS变步长策略;然后,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基本结构建立二维八分区数值计算模型,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基于110 kV绕组的温升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数值计算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与全阶定步长算法在流场和温度场中的精度几乎相同,且流场计算效率提升约45倍,温度场计算效率提升约38倍,计算速度得到显著提高。这一点在温升实验中同样得到验证,说明该文所提算法的准确性、高效性及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ATS变步长算法 本征正交分解降阶方法 瞬态流热耦合问题 快速计算方法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孪生模型应用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度POD-RBFLP降阶计算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4 位作者 郝世缘 高成龙 武卫革 刘云鹏 李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66-4578,I0034,共14页
了解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温度情况是保证其运行稳定性的关键,也是当前针对油浸式变压器数字孪生分析的必然需求。为了快速地获得变压器绕组的稳态温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包含线... 了解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的温度情况是保证其运行稳定性的关键,也是当前针对油浸式变压器数字孪生分析的必然需求。为了快速地获得变压器绕组的稳态温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和包含线性多项式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法(radial basis fun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ncluding linear polynomial,RBFLP)的降阶计算模型。首先,讨论POD方法的降阶特性,并设计一种基于留一法交叉验证的自适应获得快照矩阵方法,以提高计算精度及效率;其次,采用响应面方法建立POD模态系数与绕组工况的相关关系,旨在实现通过绕组工况快速获得POD模态系数,从而跳过对降阶模型的复杂非线性计算,进而高效重构绕组温度场。相关算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在50组测试工况下,与全阶计算相比,误差不超过2.5 K,且总计算时间仅为1.45 s;最后,基于110 kV变压器绕组搭建温升试验平台,试验结果表明,降阶计算结果相较于试验结果,平均计算误差不超过2 K,且单步计算时间仅为0.03 s,相较于同等规模的全阶计算,计算效率有较大幅度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绕组稳态温度 本征正交分解 包含线性多项式的径向基函数响应面 降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POD-QDEIM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降阶算法研究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4 位作者 郝世缘 姜雄伟 高成龙 刘云鹏 王文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998-5010,I0033,共14页
为了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进行仿真的计算速度,该文提出一种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离散经验插值(QR factorization-discrete empirical... 为了提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进行仿真的计算速度,该文提出一种包含快照选择策略的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基于列主元QR分解的离散经验插值(QR factorization-discrete empirical interpolation method,Q-DEIM)(POD-QDEIM)算法。首先,文章基于最小二乘有限元法与迎风有限元法推导绕组流热耦合计算方程;其次,通过引入POD方法,降低有限元方程阶数提高求解效率;同时提出POD自适应快照选择策略,在保证降阶模型精度的前提下,减小快照矩阵规模;随后,为了改善POD方法求解非线性问题时效率不高的劣势,文章结合基于Q-DEIM方法,通过插值的方法形成方程中的非线性项,从而提高每一时步非线性项的形成效率;最后,基于110 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基本结构,建立了八分区分匝绕组传热模型以及绕组温升试验装置对所提算法进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POD-QDEIM降阶算法的计算精度在工程上属于可接受范围,其计算效率较全阶计算提升了近11.72倍,说明该算法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快速仿真领域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组瞬态温升 快照选择策略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经验插值 温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阶技术与监测点数据融合驱动的油浸式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刚 胡万君 +2 位作者 刘云鹏 武卫革 李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162-6174,共13页
为了提高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监测点的温度场降阶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绕组内部若干离散监测点的温度信息为输入,以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降阶算法为载体,建立瞬态过程中温度场的快速反演模型,从而实... 为了提高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瞬态温升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监测点的温度场降阶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绕组内部若干离散监测点的温度信息为输入,以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降阶算法为载体,建立瞬态过程中温度场的快速反演模型,从而实现从监测点数据到温度场全域的快速计算。首先分析了本征正交分解算法的降阶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从场域内离散监测点数据到降阶模态,再到温度场全域的快速计算策略。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该文根据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绕组结构特点建立二维八分区分匝绕组传热模型,并对比了所提出的降阶计算方法与全阶计算方法的精度和效率,结果表明,二者的最大平均计算偏差仅为1.03 K,摄氏温标下温升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5%,且降阶计算时间仅为0.18 s,相较于全阶计算获得了较高的效率提升。最后,依靠110 kV油浸式变压器绕组温升试验平台,通过测量绕组实际的温升情况,对算法的性能进一步验证,相关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各时刻的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相比最大误差不超过4.67 K,且各测量线饼的平均误差不超过1.02 K,在工程上属于可接受的范围。同时,所提算法对绕组瞬态温升全过程的计算时间仅为3.40s,初步实现了实际工程场景下对于绕组瞬态温升快速计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本征正交分解 离散监测点 快速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方法的水下航行器振动响应快速求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衡 路宽 +3 位作者 刘骏 童建忠 郑伟 张康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6-1073,共8页
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对具有轴承非线性的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系统进行模型降阶,以降低计算成本。针对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起192自由度的转子系统模型。介绍了POD法的基本原理... 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对具有轴承非线性的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系统进行模型降阶,以降低计算成本。针对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建立起192自由度的转子系统模型。介绍了POD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系统中的具体表达。通过应用POD方法,壳体‑电机‑转子耦合系统分别减少到20、18和15个自由度,计算时间降低94%以上,且对比了简化系统和原系统的时间历程曲线和频谱,证明了POD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非线性系统 本征正交分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陶瓷板预混火焰热声振荡多模态转换实验研究
12
作者 王阿彪 季晨振 +3 位作者 宋秀阳 王萌铭 潘登 朱彤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9-618,共10页
针对多孔陶瓷板甲烷-空气预混火焰,搭建了两端开口的Rijke管实验台,研究了当量比对多模态转换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自激振荡模态下火焰的不稳定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当量比的变化会引起自激振荡模态转换.当燃烧功率固定为0.96 kW,增加空气流... 针对多孔陶瓷板甲烷-空气预混火焰,搭建了两端开口的Rijke管实验台,研究了当量比对多模态转换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自激振荡模态下火焰的不稳定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当量比的变化会引起自激振荡模态转换.当燃烧功率固定为0.96 kW,增加空气流量,当量比从1.17降低到0.71时,管内压力振荡主频由163 Hz迁移至355 Hz.利用格林函数法计算Rijke管的声学特征频率,表明实验测试的两组自激振荡频率分别为Rijke管的一阶和二阶声学特征频率.不同当量比下火焰平均热释放率图像表明,高当量比火焰更易与系统低阶振荡频率耦合,这是因为此时火焰长度较高,且预混气体流速较慢,对应对流延迟时间较长.使用相平均和本征正交分解方法得到了不同振荡频率下的振荡模态,低频振荡以轴向振荡为主,高频振荡以频闪振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不稳定 热声振荡 模态转换 格林函数法 POD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材料动力学问题的POD模型降阶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郑保敬 梁钰 +2 位作者 高效伟 朱强华 吴泽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7-797,共11页
为了快速分析非均质材料结构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提出一种模型降阶方法,只需计算结构在简单均质材料情况下的动力学问题,进而用其计算结果对非均质材料结构进行分析.首先,采用结构内部任意一点处的材料参数值作为整个结构的材... 为了快速分析非均质材料结构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提出一种模型降阶方法,只需计算结构在简单均质材料情况下的动力学问题,进而用其计算结果对非均质材料结构进行分析.首先,采用结构内部任意一点处的材料参数值作为整个结构的材料参数,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该均质材料结构在动态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场建立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计算模型各个节点(自由度为N)在某时间段内L个时刻的位移;其次,对数据库中的信息按照时间离散的特定方式组集成瞬像矩阵,并利用特征正交分解方法对其进行分解,得到该模型的L个特征正交基底,选取其中能反应模型主要特征的H个(其中H<L?N)作为一组最优基底,通过这组基底建立模型的低阶离散控制方程;最后,求解低阶离散微分方程组,得到功能梯度材料结构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场.文中分别给出二维和三维算例,比较了降阶模型和全阶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且计算效率能提高1~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正交分解 模型降阶 动力响应 功能梯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桥塔风效应的桥梁风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黎 胡亮 +1 位作者 樊剑 方秦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8,共5页
将特征正交分解型谱表示法运用于模拟具有桥塔风效应的桥梁风场中。首先介绍桥塔风效应和桥梁风场的概率描述,然后结合模态截断技术,介绍特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型谱表示法,该方法是对常用的原型谱表示法的... 将特征正交分解型谱表示法运用于模拟具有桥塔风效应的桥梁风场中。首先介绍桥塔风效应和桥梁风场的概率描述,然后结合模态截断技术,介绍特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型谱表示法,该方法是对常用的原型谱表示法的继承和提高,且物理概念更加清晰。通过引入对风速谱矩阵的显式预分解,推导模拟具有桥塔风效应的桥梁风场的简化计算公式,将对付目标功率谱矩阵的特征值分解运算简化为对实矩阵的运算。该方法可用FFT加速,相对于原有的模拟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最后,以模拟龙潭河特大桥施工最大双悬臂阶段的脉动风速场为算例,解释了脉动风速过程特征正交分解模态的物理意义,说明该方法的可靠性。在算例中,观察到复杂相关结构下,特征正交分解发生振型交换的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随机模拟 桥塔风效应 谱表示法 特征正交分解(R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大空间柱壳结构爆炸波压力场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高轩能 刘颖 王书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75,共6页
基于ANSYS/LS-DYNA,在验证模型及参数选取正确及可靠的基础上,建立了大空间柱壳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的冲击波压力场计算模型。引入本征正交分解(POD)法,解决了冲击波荷载的时空差异性和结构表面压力场分布问题,大大减少了大空间结构爆炸动... 基于ANSYS/LS-DYNA,在验证模型及参数选取正确及可靠的基础上,建立了大空间柱壳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的冲击波压力场计算模型。引入本征正交分解(POD)法,解决了冲击波荷载的时空差异性和结构表面压力场分布问题,大大减少了大空间结构爆炸动力响应分析的计算量。对大空间柱壳结构在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压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了跨度和矢跨比等因素对结构压力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模型适用于大空间柱壳结构在爆炸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 冲击波 大空间柱壳结构 本征正交分解(POD)法 矢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压缩流动问题快速计算的降阶模型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学红 陶文铨 +1 位作者 吕彦力 龚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69-74,共6页
目前所有的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方法、有限容积法或无网格方法)在计算时均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很难直接应用于工业中的实时控制。该文应用最佳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从不可压缩流动问题的流场中抽取特征函数... 目前所有的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方法、有限容积法或无网格方法)在计算时均需要较长的计算时间,很难直接应用于工业中的实时控制。该文应用最佳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从不可压缩流动问题的流场中抽取特征函数,并用Galerkin方法将特征函数对N-S方程进行投影,得到N-S方程的降阶模型。通过一个具有分析解的例子验证该方法的精度与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POD方法计算得到的特征值的大小反应了它所能捕捉到流场中的广义"能"大小,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函数能很好地捕捉到流场的特征;降阶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容积法的计算结果符合得很好,但能节省更多的计算时间,因此降阶模型能直接应用于工业中的实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压缩流动 最佳正交分解方法 Galerkin投影 降阶模型 特征函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屋盖结构等效静风荷载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武岳 陈波 沈世钊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7-31,39,共6页
有关等效静风荷载理论的研究,以往多针对高层、高耸结构展开。大跨度屋盖结构与高层、高耸结构形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要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由此带来的问题有:对于结构的不同构件和不同响应类型,其等效原则不是惟一的;结构振动模式... 有关等效静风荷载理论的研究,以往多针对高层、高耸结构展开。大跨度屋盖结构与高层、高耸结构形式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要考虑多阶振型的影响。由此带来的问题有:对于结构的不同构件和不同响应类型,其等效原则不是惟一的;结构振动模式与荷载分布形态密切相关;如何考虑多阶振动模态的组合。针对以上3个问题,分别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初步给出了关于结构等效背景分量和等效共振分量的确定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在保证控制点等效的同时,还能使结构其他部位的等效响应更接近于实际可能出现的最不利响应,因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大跨度屋盖结构风振响应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盖结构 等效静风荷载 本征正交分解法 里兹向量叠加法 荷载响应相关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tz-POD法的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波 武岳 沈世钊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9-504,共6页
提出一种在频域内分析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的Ritz-POD法。该方法用本征正交分解法(POD法)分解脉动风压场,得到占优的前几阶本征模态作为荷载的空间分布形式;根据此荷载空间分布形式生成Ritz向量,用Ritz向量直接叠加法分析结构风振... 提出一种在频域内分析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风振响应的Ritz-POD法。该方法用本征正交分解法(POD法)分解脉动风压场,得到占优的前几阶本征模态作为荷载的空间分布形式;根据此荷载空间分布形式生成Ritz向量,用Ritz向量直接叠加法分析结构风振响应,以解决大跨度屋盖结构多振型参与振动且高阶振型对结构响应贡献可能较大这一问题。运用该方法分析一单层球面网壳的风振响应,并与振型分解法对比,结果表明Ritz-POD法仅用少量的Ritz向量进行结构风振响应分析便可达到较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振响应 大跨度屋盖结构 Ritz向量直接叠加法 本征正交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特征正交分解对各态历经风场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亮 李黎 +1 位作者 樊剑 顾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5-190,共6页
提出了特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型谱表示法的各态历经风场模拟公式。将双索引频率引入到POD型谱表示法中,推导出了模拟具有各态历经性的脉动风场的计算公式,并证明了该公式模拟所得风场的前二阶统计矩是渐近... 提出了特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型谱表示法的各态历经风场模拟公式。将双索引频率引入到POD型谱表示法中,推导出了模拟具有各态历经性的脉动风场的计算公式,并证明了该公式模拟所得风场的前二阶统计矩是渐近无偏的和渐近各态历经的,且满足目标统计特性。引入了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以提高模拟的计算效率,并给出了实用的模拟算法流程。通过比较模拟算法的计算精度,说明该算法是一种高精度算法。最后,以对龙潭河特大桥的风场模拟为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了算法在计算效率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场模拟 各态历经性 谱表示法 特征正交分解(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桥梁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基向量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董锐 葛耀君 +1 位作者 杨詠昕 韦建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0-117,共8页
由于结构抖振响应计算复杂,目前主流风荷载设计规范均采用等效静力风荷载做等代替换。文中以桥梁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抖振响应的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经典的荷载-响应相关(LRC)法获得大跨度桥梁主梁各节点处... 由于结构抖振响应计算复杂,目前主流风荷载设计规范均采用等效静力风荷载做等代替换。文中以桥梁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抖振响应的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经典的荷载-响应相关(LRC)法获得大跨度桥梁主梁各节点处的等效静力风荷载向量,并组成荷载矩阵FLRC;其次,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技术获得FLRC的本征模态矩阵ΦLRC;然后,以主梁的抖振响应极值为等效目标,选取ΦLRC的前i阶本征模态作为构建等效静力风荷载的基向量,获得最小二乘意义的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最后,以东海大桥为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由于ΦLRC同时包含了脉动风荷载和抖振响应的主要信息,同时是依据重要程度排序,按照文中方法获得的多目标等效静力风荷载在抖振响应计算精度和荷载分布的合理性方面均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静力风荷载 桥梁 多目标 荷载-响应相关法 本征正交分解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