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ncRNA GIHCG靶向miR-42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秦娟 祝瑞 别俊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GIHCG靶向微小核糖核酸-429(miR-42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ESCC细胞系(EC9706、TE1、KYSE150细胞)及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Het-1A细胞),用RT-PCR法...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GIHCG靶向微小核糖核酸-429(miR-429)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ESCC细胞系(EC9706、TE1、KYSE150细胞)及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系(Het-1A细胞),用RT-PCR法筛选实验细胞。将对数生长期实验细胞随机分为si-NC组、si-GIHCG组,分别转染lncRNA敲低质粒阴性对照、lncRNA GIHCG敲低质粒。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lncRNA GIHCG、miR-429表达,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吸光度值(OD值)],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细胞增殖表型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移表型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将对数生长期实验细胞随机分为GIHCG-WT+miR-429 mimics组、GIHCG-WT+NC-mimics组、GIHCG-MUT+miR-429 mimics组、GIHCG-MUT+NC-mimics组,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GIHCG与miR-429的靶向关系。结果与Het-1A细胞比较,EC9706、TE1、KYSE150中lncRNA GIHCG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miR-429相对表达量低(P均<0.05)。由于TE1细胞中lncRNA GIHCG的相对表达表达量最高、miR-429相对表达量最低,因此以TE1细胞作为实验细胞。与si-NC组比较,si-GIHCG组lncRNA GIHCG相对表达量低,miR-429相对表达量高,各时间OD值低,细胞移动距离百分比低,Cyclin D1、PCNA、MMP-2、MMP-9相对表达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GIHCG-WT+NC-mimics组比较,GIHCG-WT+miR-429 mimics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低(P<0.05);GIHCG-MUT+miR-429 mimics组、GIHCG-MUT+NC-mimics组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CC细胞中lncRNA GIHCG高表达,miR-429低表达;敲低lncRNA GIHCG通过靶向调控miR-429抑制E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GIHCG 微小核糖核酸-429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影响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兰兰 刘琼 +2 位作者 于健 唐晓娟 徐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体外刺激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观察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方法原代培养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并鉴定,MTT... 目的本研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体外刺激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观察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方法原代培养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并鉴定,MTT法检测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培养液分别加入20 ng·m L-1TGF-β1、TGF-β2、TGF-β3,分别于12 h、24 h、48 h、72 h,Real-time PCR检测α-SMA mRNA,Western-blotting和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TGF-β2和TGF-β3促进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P<0.05),其中TGF-β1促进豚鼠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最强(P<0.05);TGF-β1、TGF-β2和TGF-β3均增加α-SMA的表达(均为P<0.001),TGF-β3促进α-SMA表达作用最强(P<0.001)。结论 TGF-β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合成参与调控巩膜组织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细胞增殖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dbomb同源物2基因转染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单小松 刘海鹏 +2 位作者 郑克彬 方川 丁亚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3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Mindbomb同源物2(MIB2)基因转染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FLAG质粒,实验组1转染MIB2-FLA... 目的观察Mindbomb同源物2(MIB2)基因转染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U25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FLAG质粒,实验组1转染MIB2-FLAG质粒,实验组2转染si MIB2。用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的MIB2mRNA,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MIB2、核因子κB(NF-κB)抑制性蛋白(IκB)、NF-κB蛋白,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光密度值。结果实验组1的MIB2 mRNA相对表达量为19.43±3.21、实验组2为0.43±0.17、阴性对照组为1.03±0.12;实验组1、实验组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均<0.01。实验组1的MIB2、核因子κB(NF-κB)抑制性蛋白、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11±0.41、0.49±0.13、4.99±0.32,实验组2分别为0.43±0.17、3.12±0.36、0.49±0.14,阴性对照组分别为1.09±0.11、1.02±0.46、1.01±0.21;实验组1、实验组2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均<0.01;在36、48、72 h三个时点,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1的U251细胞光密度值升高(P均<0.01)。结论转染MIB2基因后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MIB2基因可能是通过MIB2蛋白调控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bomb同源物2 核因子KB 核因子KB抑制性蛋白 脑胶质瘤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相关整合素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守龙 崔冬梅 +2 位作者 于刚 吴倩 曾骏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1-504,共4页
目的观察胶原相关整合素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首先进行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与鉴定,RT-PCR检测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α2、β1亚单位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α2、β1亚单位蛋白表达,... 目的观察胶原相关整合素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首先进行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与鉴定,RT-PCR检测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α2、β1亚单位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α2、β1亚单位蛋白表达,CCK-8检测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β1和α2β1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β1和α2β1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进行了人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存在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α2、β1亚单位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β11mg·L-1和4mg·L-1抗体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6.3±4.5)%和(74.3±6.8)%,与对照组的100%相比,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胶原相关整合素α2β1抗体在1mg·L-1时有抑制作用,细胞存活率为(89.3±12.1)%,但与对照组的1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g·L-1抗体组细胞存活率下降为(74.5±6.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β1(4mg·L-1)抗体组Ⅰ型胶原mRNA表达明显减低,是对照组的0.48倍(P<0.05)。胶原相关整合素α2β1抗体1mg·L-1组和4mg·L-1组Ⅰ型胶原mRNA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0.94倍和0.87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存在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α2、β1亚单位的表达。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β1和α2β1影响人巩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胶原相关整合素α1β1参与人巩膜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人巩膜成纤维细胞 胶原相关整合素 增殖 胶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汤”正丁醇提物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唐瑶 包晓霞 +1 位作者 鲁周南 薛晓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692-696,共5页
目的研究"连花汤"正丁醇提物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连花汤"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物从10 mg/mL依次降浓度梯度至0.078125 mg/mL分成8组,即:10 mg/mL、5 mg/mL、2.5 mg/mL、1... 目的研究"连花汤"正丁醇提物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连花汤"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物从10 mg/mL依次降浓度梯度至0.078125 mg/mL分成8组,即:10 mg/mL、5 mg/mL、2.5 mg/mL、1.25 mg/mL、0.625 mg/mL、0.3125 mg/mL、0.15625 mg/mL、0.078125 mg/mL组。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分别计算出两种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连花汤"正丁醇提物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里对2种内膜癌细胞系的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作用24小时、48小时,HEC-1A细胞1.25 mg、0.625 mg、0.3125 mg组间细胞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Ishikawa细胞5 mg/mL、2.5 mg/mL、1.25 mg/mL、0.625 mg/mL、0.3125 mg/mL、0.15625 mg/mL组间细胞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作用24小时,HEC-1A细胞、Ishikawa细胞10 mg、5 mg、0.625 mg、0.078125 mg组间细胞抑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相比,"连花汤"正丁醇提物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差异显著。其中,HEC-1A细胞:高剂量组0.4 mg/mL、中剂量组0.2 mg/mL、低剂量组0.1 mg/mL与正常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Ishikawa细胞:Ishikawa高剂量组1.0 mg/mL、中剂量组0.5 mg/mL、低剂量组0.25 mg/mL与正常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连花汤"正丁醇提物能有效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连花汤”正丁醇提物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RNA干扰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脑胶质瘤T98G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王拓 王举波 +1 位作者 董丹凤 王茂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胶质瘤细胞系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期寻找控制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有效途径。方法应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抑制T98G胶质瘤细胞系中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用MTT法、TUNEL法、Transwell分别检测T98G胶质瘤细... 目的研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胶质瘤细胞系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以期寻找控制胶质瘤细胞恶性行为的有效途径。方法应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抑制T98G胶质瘤细胞系中端粒酶逆转录酶的表达,用MTT法、TUNEL法、Transwell分别检测T98G胶质瘤细胞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被抑制后对细胞体外增殖能力、细胞凋亡、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小分子RNA干扰片段能够有效抑制酶活性,抑制T98G胶质瘤细胞增殖(P<0.05)、诱导细胞凋亡(P<0.05)并抑制细胞的迁移与侵袭(P<0.05)。结论通过抑制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活性能够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的体外恶性生物学行为,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RNA干扰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增殖 凋亡 迁移 侵袭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牛肝菌素对人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
7
作者 徐彦楠 赵青 +3 位作者 赵俊霞 周娜静 高品 周晨明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异牛肝菌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GC-7901细胞,用2.83、5.66和11.32μmol/L异牛肝菌素分别作用于SGC-7901细胞,设为异牛肝菌2.83μmol/L组、异牛肝菌5.66μmol/L组和异牛肝菌11.32μ... 目的探讨异牛肝菌素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SGC-7901细胞,用2.83、5.66和11.32μmol/L异牛肝菌素分别作用于SGC-7901细胞,设为异牛肝菌2.83μmol/L组、异牛肝菌5.66μmol/L组和异牛肝菌11.32μmol/L组,异牛肝菌0μmol/L组仅加入等容量生理盐水。CCK-8法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SGC-7901细胞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异牛肝菌0μmol/L组相比,异牛肝菌2.83μmol/L组、异牛肝菌5.66μmol/L组、异牛肝菌11.32μmol/L组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克隆形成能力低(P均<0.05),并随着异牛肝菌剂量的增加,增殖、侵袭、迁移、克隆形成能力逐渐降低(P均<0.05);与异牛肝菌0μmol/L组相比,异牛肝菌2.83μmol/L组、异牛肝菌5.66μmol/L组、异牛肝菌11.32μmol/L组细胞凋亡率高(P均<0.05),并随着异牛肝菌剂量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升高(P均<0.05);与异牛肝菌0μmol/L组相比,异牛肝菌2.83μmol/L组、异牛肝菌5.66μmol/L组、异牛肝菌11.32μmol/L组E-cadherin mRNA表达高(P均<0.05),N-cadherin、Vimentin mRNA表达低(P均<0.05),并随着异牛肝菌剂量的增加,E-cadherin mRNA表达逐渐升高(P均<0.05),N-cadherin、Vimentin mRNA表达逐渐降低(P均<0.05);与异牛肝菌0μmol/L组相比,异牛肝菌2.83μmol/L组、异牛肝菌5.66μmol/L组、异牛肝菌11.32μmol/L组ROS荧光强度、p-PI3K、p-Akt蛋白表达高(P均<0.05),并随着异牛肝菌剂量的增加,ROS荧光强度、p-PI3K、p-Akt蛋白表达逐渐升高(P均<0.05)。结论异牛肝菌素可调控SGC-7901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克隆形成能力,并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ROS-PI3K/Akt信号通路间接发挥其抑制SGC-7901上皮-间充质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异牛肝菌素 活性氧 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地区野生亚洲象种群年龄结构及内禀增长力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巧燕 肖宇 +3 位作者 杨子诚 宗春淼 甘忠莉 杨鸿培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4期46-50,共5页
亚洲象种群动态是研究者和管理者关注的最基本点,是种群研究的核心内容。以个体增长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为研究指标,2015年9至2016年12月,通过跟踪调查和定点观察,采取全事件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西双版纳地区的亚洲象... 亚洲象种群动态是研究者和管理者关注的最基本点,是种群研究的核心内容。以个体增长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为研究指标,2015年9至2016年12月,通过跟踪调查和定点观察,采取全事件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对西双版纳地区的亚洲象种群内禀增长力进行初步研究。调查结果,共观察到17个种群的227头亚洲象,其中幼体21头、青少年体37头、亚成体68头、成体101头。研究结果表明,亚洲象种群的雌雄比为3.39∶1,年度出生率、死亡率分别为26.92%、1.32%,均生殖率(Ro)为28.096,平均世代时间(T)为37.5 a,内禀增长率(rm)为0.038 6,周限增长率λ为1.039 3,实际增长率r为0.079 3。综合亚洲象的数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内禀增长率等参数,得出西双版纳地区亚洲象种群有较强的增殖潜力,但由于种群间的相隔,互不相连,阻碍了基因交流,不利于种群的繁殖,甚至面临近交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象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内禀增长力 增殖潜力 西双版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AC090809在人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Huh7细胞增殖凋亡调控作用观察
9
作者 陈雪纯 郭梦雅 +3 位作者 邵晓雯 黄佳宁 张宁 李咏梅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AC090809在不同转移能力人肝癌细胞系Huh7、MHCC97L、HCCLM3中的表达及对Huh7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系Huh7、MHCC97L、HCCLM3中的AC090809。分别将AC090809降表达质粒sh-AC...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AC090809在不同转移能力人肝癌细胞系Huh7、MHCC97L、HCCLM3中的表达及对Huh7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系Huh7、MHCC97L、HCCLM3中的AC090809。分别将AC090809降表达质粒sh-AC090809、对照质粒sh-NC转染至Huh7细胞中,记为降表达组、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中的AC090809的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培养24、48、72 h时OD值(以OD值表示细胞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早期凋亡数、晚期凋亡数。结果Huh7、MHCC97L、HCCLM3细胞中AC090809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0.08、0.08±0.04、0.03±0.01,两两比较,P均<0.05。降表达组Huh7细胞中AC090809相对表达量为0.16±0.03,对照组为1.01±0.07,两组相比,P<0.05。降表达组培养24、48、72 h时的OD值分别为2.31±0.08、4.18±0.09、8.22±0.07,对照组分别为2.10±0.06、2.64±0.08、6.62±0.20,两组相比,P均<0.05。降表达组细胞早期凋亡数、晚期凋亡数分别为(222.72±11.61)个、(111.63±13.34)个,对照组分别为(814.35±11.96)个、(324.51±24.82)个,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不同转移能力的人肝癌细胞系中AC090809相对表达量不同;降表达AC090809可促进人肝癌细胞系Huh7的增殖,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AC090809 肝细胞肝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