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作为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其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在碳汇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以福建省5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邵武二都、上杭梅花山、福州岁昌、三元格氏栲、浦城匡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系统评估各森...福建省作为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其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在碳汇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以福建省5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邵武二都、上杭梅花山、福州岁昌、三元格氏栲、浦城匡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系统评估各森林康养基地的碳汇能力及碳排放特征。研究发现,各森林康养基地碳汇量差异显著,邵武二都年碳汇量达37896.47 t CO_(2)·a^(-1),而浦城匡山仅为221.04 t CO_(2)·a^(-1);碳排放主要源于游客出行与住宿环节,其中三元格氏栲出行碳排放是福州岁昌的10倍以上。基于此,本文提出扩大森林康养基地森林面积、优化游客结构与出行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碳账户与碳积分体系建设等建议,旨在为福建省森林康养产业低碳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展开更多
文摘福建省作为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其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在碳汇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以福建省5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邵武二都、上杭梅花山、福州岁昌、三元格氏栲、浦城匡山)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系统评估各森林康养基地的碳汇能力及碳排放特征。研究发现,各森林康养基地碳汇量差异显著,邵武二都年碳汇量达37896.47 t CO_(2)·a^(-1),而浦城匡山仅为221.04 t CO_(2)·a^(-1);碳排放主要源于游客出行与住宿环节,其中三元格氏栲出行碳排放是福州岁昌的10倍以上。基于此,本文提出扩大森林康养基地森林面积、优化游客结构与出行方式、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碳账户与碳积分体系建设等建议,旨在为福建省森林康养产业低碳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