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57篇文章
< 1 2 1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nking environmental projects model based on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and the weight sensitivity analysis 被引量:5
1
作者 Jiang Yan Tian Dagang Pan Yu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3期534-539,共6页
With the fast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ic, more and more capital will be invested in environmental projects. How to select th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projects (alternatives) for obtaining the best environmental qua... With the fast growth of Chinese economic, more and more capital will be invested in environmental projects. How to select th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projects (alternatives) for obtaining the best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the decision make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 decision-making model to rank a finite number of alternatives with several and sometimes conflicting criteria. A model for ranking the projects of municip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is proposed by using exports' information and the data of the real projects. And, the ranking result is given based on the PROMETHEE method. Furthermore, by means of the concept of the weight stability intervals (WSI), the sensitivity of the ranking results to the size of criteria values and the change of weights value of criteria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some criteria, such as “proportion of benefit to project cost”, will influence the ranking result of alternatives very strong while others not. The influence are not only from the value of criterion but also from the changing the weight of criterion. So, some criteria such as “proportion of benefit to project cost” are key critera for ranking the projects. Decision makers must be cautious to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ranking environmental projects model PROMETHEE method sensitivity analysis weight stability interva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crete decision model and multi-agent simulation of the Liang Zong two-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in a complex project
2
作者 MAI Qiang ZHAO Yueqiang AN S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Different from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complex projects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Liang Zong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complex projects in China has two different chains, the chief-engineer chain an... Different from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complex projects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Liang Zong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f complex projects in China has two different chains, the chief-engineer chain and the general-director chain,to handle the trade-off between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However, previous works on organization search have mainly focused on the single-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in which all decisions are regarded as homogeneous. The heterogeneity and the interdependency between technical decisions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have been neglected. A two-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mapped from a real complex project is constructed. Then, a discrete decision model for a Liang Zong two-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in an NK model framework is proposed. This model proves that this kind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search space by a large amount and that the search process should reach a final stable state more quickly. For a more complicated decision mechanism, a multi-agent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NK model is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two-chain organization structure on the speed,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earch process. The results provide three insights into how,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the two-chain organization can improve the search process: it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efficiently; the search is more stable because the search space is a smoother hill-like fitness landscape; in general, the search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However, when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s very complicated, the performance of a two-chain organization is inferior to that of a single-chain organization. These findings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the unique Chinese-styl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an be used to guide organization design for complex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lex project two-chain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discrete decision model multi-agent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的适应性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丁继勇 程星莉 +1 位作者 李啟常 丁竹青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2,共7页
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采购作为核心环节之一,对设计意图实现、工程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国内建筑市场规范性程度和EPC模式应用水平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结合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的复杂性开展采购管理的适应性创新。主要从采购任... 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采购作为核心环节之一,对设计意图实现、工程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国内建筑市场规范性程度和EPC模式应用水平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结合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的复杂性开展采购管理的适应性创新。主要从采购任务本身重要性及复杂性、实施过程中采购主体双重委托代理问题两个层面分析了重大水电工程EPC项目采购管理创新动因。在此基础上,按照分类分主体实施采购的总体原则,采用Kraljic模型将重大水电工程采购货物划分为杠杆货物、战略货物、一般货物和瓶颈货物4类。依据不同类别货物采购的特点,建立了采购管理创新路径。两个工程案例分析显示,差异化的采购管理模式有利于业主把控主要设备物资的质量和成本,提升采购效率的同时助力工程高质量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采购管理 重大水电工程 EPC Kraljic模型 适应性创新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项目式教学设计
4
作者 李斌 曹未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为了端正学生学习动机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ARCS)动机模型与项目式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为例,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进行了项目式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 为了端正学生学习动机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满意度”(ARCS)动机模型与项目式教学模式相结合,以“基于人脸识别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为例,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进行了项目式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策略,并将该项目式设计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施结果表明,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动机和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升对专业课学习的满意度。此外,该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对于其他实践类课程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 动机模型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模式与决策机制探析
5
作者 韩海波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4,共8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决策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对比...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管理模式的演变对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决策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和现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各类科技计划组织模式的特点和发展变化,并探讨了各类模式决策因素的作用机制。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向多元化、协同化的转变过程反映了科技创新需求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不同组织管理模式的选择是由需求侧和供给侧因素共同作用的体现,并以典型案例对比分析说明了上述关系。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我国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科技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计划 项目 管理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信息自注意力的综采工作面目标行为识别
6
作者 杨艺 杨艳磊 +1 位作者 王田 王科平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5-1442,共18页
综采工作面关键设备和人员的行为识别是开采环境信息智能感知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综采工作面光照条件普遍较差,煤尘和水雾等干扰容易引起视频画面模糊,导致识别目标行为的关键特征难以提取,使得设备和人员的行为识别准确度无法达到实际... 综采工作面关键设备和人员的行为识别是开采环境信息智能感知的基础和核心。然而,综采工作面光照条件普遍较差,煤尘和水雾等干扰容易引起视频画面模糊,导致识别目标行为的关键特征难以提取,使得设备和人员的行为识别准确度无法达到实际工程应用的标准。为此,基于ResT网络架构,建立一种包含空间、时间、通道的多重信息自注意力模型和特征融合机制,扩展了模型特征提取的信息源,将其从单纯的空间信息扩展到空间、时间和通道的多重信息,提升了模型对目标行为的表征能力。其中,空间信息是对目标行为在空间上的深度解析,展现了目标的纹理、位置和形状等一系列深层特征;时间信息是从连续的视频帧中提取目标行为的时序特征,反映了行为发生的顺序以及演变关系;通道信息则是对空间和时间层面上的扩展与深入,从多角度挖掘空间和时间信息,并将原始数据表征在特征通道上,提供了目标行为的全局特征。算法的有效性在综采工作面行为识别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真实综采工作面环境下,行为识别的准确度可达到96.90%。相较于Swin-Transformer、Timesformer等主流的行为识别算法,识别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1.06%和10.62%。算法经过ONNX模型转换和TensorRT加速后,在GPU上实现了推理,具备工程应用价值。据此,研发了综采工作面行为识别系统,并将算法模型以插件的形式嵌入到行为识别系统的Pipeline中,实现在DeepStream框架下对综采工作面关键设备和人员行为的实时推理和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面 行为识别 空间−时间−通道信息 网络模型 工程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方责任主体建设工程安全影响网络实证
7
作者 陈大伟 杨哲 +1 位作者 余瑞 曹伟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有效预防施工安全事故,基于复杂网络拓扑特征,揭示五方责任主体安全责任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机制,基于事故案例,构建五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网络模型。首先,分析相关法规标准及文献,提取出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清单,构建责任矩阵;然后... 为有效预防施工安全事故,基于复杂网络拓扑特征,揭示五方责任主体安全责任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机制,基于事故案例,构建五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网络模型。首先,分析相关法规标准及文献,提取出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责任清单,构建责任矩阵;然后,利用Neo4j软件绘制五方责任主体对建设工程安全影响网络图;最后,利用拓扑指标从多个维度探讨五方责任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建设单位在工程安全中起着核心主导作用,对施工单位的影响尤为显著;施工单位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组织内部,其责任落实容易受其他主体影响;勘察设计单位主要通过建设单位对其他主体产生间接影响;监理单位通过监督和反馈机制在系统中发挥平衡与调节功能。建设单位关键决策节点与施工单位被动响应因素的识别,为实施主体差异化管理提供网络拓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方责任主体 建设工程 网络模型 安全责任 事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PBL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周瑜 张其亮 王丽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2,共7页
将混沌学习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系统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PBL全过程,构建兼具理论支撑、智能辅助与工程导向的“人机共创”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拆解、实时人工智能支持及多维评价机制优化PBL教学过程。以混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对... 将混沌学习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系统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的PBL全过程,构建兼具理论支撑、智能辅助与工程导向的“人机共创”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任务拆解、实时人工智能支持及多维评价机制优化PBL教学过程。以混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对学习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深度学习理论指导知识迁移与能力建构。教学实施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案例生成、任务优化、逻辑验证与反馈迭代等智能支持。通过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开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班在学习参与度、协作能力、主动性、专业归属感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的适应性与创造力得到提升,课程目标达成度明显提高。该教学模式为工科教学智能化改革提供了可行路径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项目式学习 人机协同 电气工程 创新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土地利用与气候驱动下的北洛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变化研究
9
作者 刘红英 古明兴 +1 位作者 王健 张鑫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88,98,共10页
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和全球变暖的持续,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和水旱灾害频发。准确预测和量化未来水文循环过程对科学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MIP6中的16种全球气候模式,耦合SWAT模型与未来土地利用预测结果,评估了未来北洛河流域... 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和全球变暖的持续,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和水旱灾害频发。准确预测和量化未来水文循环过程对科学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MIP6中的16种全球气候模式,耦合SWAT模型与未来土地利用预测结果,评估了未来北洛河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预估了2025-2100年降水和径流不同时段的空间变化率。结果表明:在SSP2-4.5情景下,21世纪后期北洛河上游较大范围的农田将转变为草地;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北洛河下游部分农田将逐渐转变为建筑用地,未来建筑用地比例均有所上升;CMIP6多模式集合(MME)和KACE-1-0-G模式在降水和气温模拟中的表现分别显著优于和劣于其他模式;在SSP2-4.5和SSP5-8.5情景下,未来北洛河流域降水量和径流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上游地区的年均降水变化率和径流变化率普遍较高,随着未来北洛河下游建筑用地比例的上升,21世纪后期北洛河下游区域的径流变化率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土地利用 径流变化率 降水变化率 北洛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一体化组织模式研究
10
作者 丁继勇 牛超群 吕汶汛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49,共8页
重大涉水工程作为一类复杂系统工程,具有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和动力。通过分析国内外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及实际案例,指出当前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现象,梳理了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典型组织模式及特点和问题;基于... 重大涉水工程作为一类复杂系统工程,具有科技创新的现实需求和动力。通过分析国内外重大工程科技创新及实际案例,指出当前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组织实施过程中存在碎片化现象,梳理了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典型组织模式及特点和问题;基于有组织科研理念,借鉴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组织优点,提出重大涉水工程科技创新一体化组织新模式构想及其3种类型。这3种科技创新一体化模式运行的效果与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合理确定科技创新任务范围,优化科技创新总包商选择机制,合理编制科技创新一体化合同,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科技创新一体化项目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重大涉水工程 一体化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背景下PBL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11
作者 郭丽峰 刘宏新 +5 位作者 孙伟 侯国安 赵艳忠 公维佳 刘钗 尚家杰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5-8,16,共5页
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领域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项目驱动教学(PBL)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逐渐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关注。该文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的应用与实践,分析... 随着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业领域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项目驱动教学(PBL)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逐渐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关注。该文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智慧农业背景下的应用与实践,分析智慧农业技术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PBL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结合智慧农业的具体项目阐述如何通过PBL教学模式设计课程、选择项目主题、组织学生分组合作以及进行评估。这些项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提升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该文也探讨在实施PBL教学模式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师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种教学方法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项目驱动教学(PBL) 人才培养 课程设计 创新能力 团队合作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优质粮食工程政策量化评价
12
作者 崔宁波 宋瑞 +1 位作者 兰惠 范月圆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9,共8页
优质粮食工程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抓手。通过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PMC指数模型等研究方法对2017—2023年56项优质粮食工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 优质粮食工程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抓手。通过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PMC指数模型等研究方法对2017—2023年56项优质粮食工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1)政策主体逐渐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粮食部门为主、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发文趋势。2)优质粮食工程政策工具运用较为协调,呈现“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的偏好格局。3)10项代表性政策内容的PMC指数得分均值为6.56分,整体表现良好,但在保障措施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量化评价 优质粮食工程 三维框架 PMC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政策是否有效提升高校科研创新效率——基于2010-2020年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的面板数据分析
13
作者 韩振 刘思成 姚昊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02,共12页
“双一流”建设政策是否有效促进科研创新效能提升,并支撑科技强国和创新高地建设,是教育政策成效评估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2010—2020年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的面板数据,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和PSM-DID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和不... “双一流”建设政策是否有效促进科研创新效能提升,并支撑科技强国和创新高地建设,是教育政策成效评估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2010—2020年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的面板数据,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和PSM-DID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和不同战略地区的高校科研创新效率存在差异性;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对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科研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通过系列稳健性检验;高校师资结构、经费结构、地方经济对科研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双一流”建设政策对中部地区、大理类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提升更为明显。研究建议,因地制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高校差异化协同发展;完善多层次人才引育体系,促进学科交叉与集群创新高地;构建以“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提升高校科研创新实质性贡献;前移创新链条重心,主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双重差分法 超效率SBM模型 科研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以中国空间站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超发 韦晓荣 +2 位作者 谢永平 柴建 杨德林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1,共12页
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技术创新理论目前仍缺乏系统性认识,本文以中国空间站为例,分析了该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1)分析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内涵和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内涵。(2)基于对两者内涵的认识,构建了重... 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技术创新理论目前仍缺乏系统性认识,本文以中国空间站为例,分析了该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模式。(1)分析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内涵和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内涵。(2)基于对两者内涵的认识,构建了重大工程复杂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创新理论基础。(3)从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过程、市场应用的发展历程、创新分工等维度解析了中国空间站复杂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从实施主体、主导要素、创新触发点等角度探明了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要素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空间站复杂信息系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2+4+3”模式。(4)结合创新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推广条件和基础,对该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工程 复杂信息系统 技术创新模式 中国空间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企业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与价值创造——以华为实践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尚 赖苑苑 +1 位作者 周晶 宁延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8-286,共19页
厘清数字化转型下企业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对企业项目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为的数字化项目管理实践为案例,系统探索了数字化转型下企业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能力重构机制和价值创造机制。研究发现,在复杂性挑... 厘清数字化转型下企业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对企业项目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为的数字化项目管理实践为案例,系统探索了数字化转型下企业项目管理组织模式的能力重构机制和价值创造机制。研究发现,在复杂性挑战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企业项目管理面向“项目-企业-生态”组织系统进行能力重构,其组织模式演变为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生态化组织模式。在项目效益增量化、组织服务集约化和伙伴关系生态化的价值诉求下,通过流程重构、平台化治理和跨界协同三方面的深刻变革,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生态化组织模式实现价值共享。具体来看,项目层面的组织变革表现在任务流程数字化、项目决策模型化和项目职能模块化;企业层面的组织变革表现在构建跨层级协作机制、跨职能授权机制和网络化服务机制;生态层面的组织变革表现在构建技术化的信任关系、开放化的协同关系和生态化的共生关系。本文对数字化转型下企业项目管理的组织模式与价值创造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项目管理 组织模式 价值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水文预估不确定性量化及约束方法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琴 张利平 +4 位作者 李意 刘丽娜 佘敦先 周芷菱 袁喆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准确量化并减小气候水文预估的不确定性是后续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适应性策略制定的前提。针对预估不确定性的分离量化,系统回顾了不同方法的发展历程,陈述了方法的实现过程和适用情况,包括HS09法、L20法和方差分析法。进一步阐明了减小... 准确量化并减小气候水文预估的不确定性是后续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适应性策略制定的前提。针对预估不确定性的分离量化,系统回顾了不同方法的发展历程,陈述了方法的实现过程和适用情况,包括HS09法、L20法和方差分析法。进一步阐明了减小模式不确定性的必要性和思路,将约束预估方法分为4类:检测归因约束、加权约束、涌现约束和校正约束,全面介绍了各个方法的原理,从关系的建立、适用尺度、应用变量等多方面分析了约束方法的特性和优缺点,随后总结了不同约束方法的检验及结果评估的实现流程。最后展望了该领域亟需关注的重点内容和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提高气候水文变量或极端事件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模式 预估不确定性 约束预估 涌现约束 完美模型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野下岗位、项目、资金配置一体化的高校科技人才组织模式探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俊儒 李敏 张长玲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是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党中央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目的是强化党中央对国家战略科技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解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科技创新...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是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党中央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目的是强化党中央对国家战略科技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解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等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创新要素配置一体化,是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的一项主要改革任务。在作为教育基地、科技阵地、人才高地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才资源与智力资源高度集中,科技创新要素配置同样存在若干不完善、不合理之处,资源错配浪费的问题长期存在。提升岗位、项目、资金三类最关键创新要素的一体化程度,从以“要素”为核心的科技管理方式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组织模式,将有力打通高校科技人才使用的“最后一公里”,对其他科技研发单位形成示范引领作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首先对美国、英国、德国等世界科技强国的高校科技人才组织模式进行文本分析,对不同组织模式中的岗位聘任、要素供给、资源共享、利益分配方式进行拆解,比较及归纳出各自的典型特征、经验做法、主要优势;其次立足中国高校实际,借鉴各国组织模式中的长处,在“有组织的科研”语境下,以系统思维探究一种适应高校新发展阶段的一体化组织模式,并提出实现路径和范例。文章提出的岗位、项目、资金配置一体化的组织模式思路主要是:不再孤立看待各项创新要素,依靠高校党组织在网状管理架构中的中心结点优势,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上下级组织联动、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的强大组织力,以“混合一体化”的组织模式加强关键创新要素统筹配置,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形成科学家本位的有组织科研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技人才 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岗位、项目、资金配置一体化 组织模式 人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双轴转台的全方位工业激光投影系统标定方法
18
作者 郭丽丽 韩振寰 +1 位作者 林雪竹 李丽娟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146,共15页
为解决工业激光投影系统面向大尺寸(大于9.2 m×9.2 m)构件进行投影定位时,因自身投影范围受限导致系统需多次转站标定,致使投影标定所需的合作目标点布设繁琐、增加标定时间等问题,构建了融合双轴转台的全方位工业激光投影定位系统... 为解决工业激光投影系统面向大尺寸(大于9.2 m×9.2 m)构件进行投影定位时,因自身投影范围受限导致系统需多次转站标定,致使投影标定所需的合作目标点布设繁琐、增加标定时间等问题,构建了融合双轴转台的全方位工业激光投影定位系统,并针对本系统提出了基于双轴振镜和双轴转台两者四轴转角的标定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激光跟踪仪与多参数集成标定板的系统构建参数标定方法,建立系统构建参数标定模型,实现了对双轴转台与激光3D投影系统之间的实时相对位姿的标定;其次,根据不同合作目标点对应的双轴振镜与双轴转台两者四轴转角,建立了系统外部参数标定模型,基于双轴转台坐标系,获取激光3D投影系统坐标系与被投影物体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姿并实时监测位姿变动;最后,针对标定模型构建目标优化函数,采用序列最小二乘法优化算法解算标定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标定精度可达10^(-6) mm,加入系统正态分布误差后进行仿真,其平均标定精度为0.242 mm,实验结果表明实际投影最大偏差大约为0.30 mm,实现了全方位投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激光投影定位系统 双轴转台 标定模型 全方位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ject的虚拟维修拆装过程建模 被引量:14
19
作者 黄涛 张豫南 +1 位作者 李瀚飞 田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196,共5页
分析虚拟维修拆装过程描述的复杂性,提出利用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建立维修拆装过程模型的方法。建立的过程模型主要包括:拆装结构模型、拆装资源模型和拆装运动模型。其中,利用了Project中WBS层次管理、设定任务优先级及任务... 分析虚拟维修拆装过程描述的复杂性,提出利用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建立维修拆装过程模型的方法。建立的过程模型主要包括:拆装结构模型、拆装资源模型和拆装运动模型。其中,利用了Project中WBS层次管理、设定任务优先级及任务链接等功能建立基于层次关系和关联关系的拆装结构模型;构造用于表现螺旋运动、直线运动和空间运动的三个描述公式,建立拆装运动模型。最后以某型坦克起动电机的拆卸为实例,说明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应用于维修拆装过程的描述,并且具有直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维修 拆装过程模型 项目管理软件 电气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jection Pursuit-RAGA-NK-GERT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优化——以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和产品生命周期为主导逻辑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6
20
作者 史丽萍 刘强 +1 位作者 贾亚男 于心齐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8-197,共10页
依据组织免疫和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理论,引入情境变量产品生命周期,构建基于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和组织质量记忆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理论框架。使用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适应度景观和NK模型... 依据组织免疫和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的相关理论,引入情境变量产品生命周期,构建基于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和组织质量记忆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理论框架。使用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适应度景观和NK模型对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产品导入期遵循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为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防御→组织质量记忆,产品成长期遵循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为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记忆,产品成熟期遵循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为组织质量防御硬要素→组织质量防御软要素→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记忆,产品衰退期遵循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为组织质量记忆→组织质量监视→组织质量防御。并建立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质量绩效提升路径优化的GERT网络,优化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质量绩效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绩效 组织质量特异性免疫 路径优化 NK模型 投影寻踪模型 GERT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