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GRMC1:绝经激素治疗中乳腺癌风险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1
作者 王月姣 阮祥燕 +4 位作者 谷牧青 魏芸 管煜伟 赵越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593,共5页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本及血液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孕激素(不包括天然孕酮和地屈孕酮)能促进过表达PGRMC1的乳腺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在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越高则乳腺癌肿瘤分级越高、乳腺癌转移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乳腺癌患者血液中PGRMC1水平与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血液中PGRMC1在预测早期乳腺癌方面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CA153等,但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探索PGRMC1预测乳腺癌风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PGRMC1作为绝经激素替代治疗乳腺癌风险的预测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 绝经激素治疗 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 激素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esterone Promotes the Survival of Newborn Neurons in the Dentate Gyrus of Adult Male Mice 被引量:5
2
作者 Sokabe Masahiro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52-652,共1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rogesterone(P4) on the production and survival of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 of adult male mice.The administration of P4(4 mg/kg) for 3 consecutive days beginning ...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rogesterone(P4) on the production and survival of neurons in the hippocampal dentate gyrus of adult male mice.The administration of P4(4 mg/kg) for 3 consecutive days beginning on the 0-2 nd day after the first BrdU-injection(BrdU-D0-2) produced an approximately twofol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28-and 56-day-old BrdU(+) cells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trols,whereas it did not alter the number of 24 /48-h-old BrdU(+) cells.P4 preferentially promoted the survival of newborn neurons when administered at BrdU-D5-7,but not at BrdU-D10-12 and BrdU-D15-17.Androstenedione(Ad),testosterone(TE),or estradiol(E2) at the same-dose of P4,when administered at BrdU-D0-2,could not replicate the effect of P4,while the inhibition of 5 alpha-reductase by finasteride did not affect the P4-action,indicating that the P4-effect is exerted by P4 itself but not by its metabolites.On the other hand,the P4R antagonist RU486 partially suppressed the P4-effect,while inhibitors for Src,MEK,or PI3K totally suppressed the P4-effect.Finally,the P4-enhanced survival of newborn neurons was accompanied by a potentiation of spatial learning and memory,which was P4R-dependent.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4 enhances the survival of newborn neurons through P4R and /or the Src-ERK and PI3K pathways independent of its influence on cell proliferation,which is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potentiated spatial cognitive function of P4-treated anim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孕酮 医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介导PGR信号通路在雌性生殖功能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龙 张宝云 +5 位作者 冯光德 向伟 马云霞 陈航 储明星 王凭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51,共12页
Micro RNA(miRNA)作为重要的后转录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孕酮(Progesterone,P4)是重要的甾类激素,通过结合特异性受体——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s,PGR)发挥生理作用。PGR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参与调控生殖相关组织或... Micro RNA(miRNA)作为重要的后转录调节因子参与多种生理活动。孕酮(Progesterone,P4)是重要的甾类激素,通过结合特异性受体——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s,PGR)发挥生理作用。PGR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参与调控生殖相关组织或非生殖相关组织的功能。P4/PGR和miRNA可单独在雌性生殖中发挥调控作用。然而,在雌性生殖过程中,miRNA和P4/PGR的相互作用对调控排卵等雌性生殖活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作用机制还未阐明。本文综述了mi RNA调节P4产生、PGR基因表达以及P4/PGR调节miRNA表达的可能作用方式,为更好地研究mi RNA和P4/PGR在雌性生殖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P4 孕酮受体 雌性生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RM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利娟 阮祥燕 赵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2-276,共5页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Ki-67和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目的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Ki-67和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在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别评估PGRMC1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他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1月间乳腺癌组织标本6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标本30例和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0例(来自经乳腺麦默通微创旋切良性肿瘤周围1cm左右的正常组织,病理证实乳腺组织无异常者)。所有组织来源者在术前经空心针活检或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PGRMC1、ER、PR、Ki-67和Her-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GRMC1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他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GRMC1表达率:乳腺癌组(68.3%)>乳腺良性肿瘤组(26.7%)>正常对照组(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R表达率:乳腺癌组(58.3%)>乳腺良性肿瘤组(43.3%)>正常对照组(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表达率:乳腺癌组(66.7%)>乳腺良性肿瘤组(36.7%)>正常对照组(1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组PGRMC1的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OR=3.593,95%CI:1.131~11.418),与PR、Ki-67和Her-2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组PGRMC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乳腺癌组织中PGRMC1的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与PR、Ki-67和Her-2表达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KI-67 HER-2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在乳腺癌发生风险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颖 阮祥燕 +2 位作者 田玄玄 张俊丽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96-500,共5页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现在对于相关标志物及治疗靶位点的研究非常重要。妇女健康启动项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研究10年随访结果,单一雌激素治疗组妇女的乳腺癌风险没有增加,反而有降低,雌孕激素联合治... 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现在对于相关标志物及治疗靶位点的研究非常重要。妇女健康启动项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研究10年随访结果,单一雌激素治疗组妇女的乳腺癌风险没有增加,反而有降低,雌孕激素联合治疗组乳腺癌风险增高。此结果表明,在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中孕激素对乳腺癌风险具有负面影响,许多体外研究发现某些合成孕激素对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s,PGRMC1)表达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有明显促增生作用。那么,WHI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治疗组乳腺癌风险的增加是否可以用PGRMC1来解释?是否PGRMC1可以作为HRT乳腺癌易感者的潜在标志物?现就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乳腺癌 孕激素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对预测乳腺癌预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颖 阮祥燕 +2 位作者 米鑫 王刚乐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在乳腺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更多的预测依据。方法试验纳入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初诊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50例... 目的探讨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在乳腺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为评估患者预后提供更多的预测依据。方法试验纳入2008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初诊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50例,记录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预后相关因素,追踪随访患者预后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标本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Ki67、PGRMC1表达情况,并分析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纳入试验的50名女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ERa阳性表达率为48.0%,共24例;PR阳性表达率为42.0%,共21例;Ki67阳性表达率为4%,共2例;PGRMC1阳性表达率为70.0%,共35例。PGMRC1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病理分级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间有明显相关性(OR=1.60,95%CI:1.11-2.29;OR=1.12,95%CI:1.02-1.23),PGRMC1表达阳性程度越高,患者复发可能性越大(P=0.011),远期生存情况越差(P=0.028)。结论PGRMC1与常见预后因子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间存在关联,与患者疾病复发、远期生存情况存在关联,其很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雌激素受体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血液中PGRMC1浓度与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越 阮祥燕 +5 位作者 张泉东 王虎生 李雪 蔡桂举 谷牧青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6-493,共8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表达浓度来评价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因乳腺疾病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乳腺癌患者血液中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表达浓度来评价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因乳腺疾病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乳腺外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以及解放军263医院乳腺外科的患者140例,检测其血清及全血标本,其中乳腺癌组90例。根据临床分期早期50例:Ⅰ期(n=24)、Ⅱ期(n=26),晚期40例:Ⅲ期(n=20)、Ⅳ期(n=20)。乳腺良性肿瘤组5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全血样本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组PGRMC1浓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CLIA)测定各组血清CA125、CA153和CEA表达浓度。ROC曲线评价PGRMC1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PGRMC1浓度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对照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乳腺癌患者中PGRMC1浓度随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升高,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及对照组浓度[Ⅱ期(60.89±16.86)ng/L,Ⅲ期(95.54±16.79)ng/L,Ⅳ期(113.78±41.20)ng/L vs良性肿瘤组(42.77±29.81)ng/L,对照组(39.36±25.10)n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乳腺癌晚期组3种肿瘤标志物明显升高(Ⅲ期:CA125:χ2=12.26,P=0.000;CA153:χ2=28.19,P=0.000;CEA:χ2=6.52,P=0.011;Ⅳ期:CA125:χ2=16.46,P=0.000;χ2=42.19,P=0.000;CEA:χ2=14.29,P=0.000)。与乳腺癌早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晚期组PGRMC1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AUC)为82.7%(P<0.05),CA125、CA153、CEA的AUC分别为78.3%(P<0.05)、86.8%(P<0.05)、77.3%(P<0.05)。早期组中,CA125、CA153和CEA的AUC均小于60%(P>0.05)。而PGRMC1的AUC为86.6%(P<0.05),敏感度为94.0%,特异度为50.0%。结论乳腺癌患者全血中PGRMC1表达含量高,且表达程度随乳腺癌期别的增加而增高;PGRMC1对早晚期乳腺癌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有望成为激素治疗前乳腺癌风险常规筛查的血液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乳腺癌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血液生物学标志物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PGRMC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6
8
作者 赵越 阮祥燕 +3 位作者 程姣姣 谷牧青 许新 王月姣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0-356,共7页
目的探究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与乳腺癌恶性增殖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本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年龄中位数为47岁,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年龄中位数为4... 目的探究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与乳腺癌恶性增殖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本院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年龄中位数为47岁,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0例,年龄中位数为45岁。患者均为女性,所有组织均在术前经空心针活检或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后取病理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判断乳腺癌组织病理分级,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疾病组织及乳腺良性疾病周围1 cm正常乳腺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细胞增殖核抗原(nuclear-associated antigen,Ki-67)及PGRMC1的表达水平,分析PGRMC1与相关病理因素及与其他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GRMC1的阳性表达率为63.33%(57/90),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33%(17/60),正常对照组织中PGRMC1阳性表达率仅为6.67%(4/60)。肿瘤直径大、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高的乳腺癌患者,PGRMC1阳性表达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月经情况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与ER、Ki-67、PR、Her-2的表达均有关系(P<0.05),其中与ER的关系最为密切(r=0.461),其次是Ki-67(r=0.330),而与PR、Her-2表达的关系较弱(分别为r=0.132,r=0.103)。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PGRMC1表达与Ki-67及Her-2表达有关(P<0.05),其中与Ki-67(r=0.569)表达相关程度大于Her-2(r=0.228)表达。结论PGRMC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相关,可能在与激素相关肿瘤的恶性增殖及预后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发现乳腺癌组织中PGRMC1与ER表达密切相关,这也进一步提示高表达PGRMC1促乳腺癌细胞增殖可能与调控ER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乳腺癌 乳腺良性疾病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猪孕酮受体基因(pgr)多态性分析
9
作者 高利华 马国辅 +3 位作者 陈超 邢军 张建生 吴井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1-625,共5页
采用混合基因组DNA池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小梅山猪、枫泾猪、大白猪pgr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进行扫描,共发现1个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SNP)。外显子1序列中1 319 bp处发生C→T的碱基突变,即C1319T,未引起氨基酸的变化,属于同义突变;针对突变... 采用混合基因组DNA池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小梅山猪、枫泾猪、大白猪pgr基因的外显子区域进行扫描,共发现1个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SNP)。外显子1序列中1 319 bp处发生C→T的碱基突变,即C1319T,未引起氨基酸的变化,属于同义突变;针对突变位点,建立错配PCR–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检测,发现3种猪的pgr基因可以分为AA、BB、AB 3个基因型,小梅山和枫泾猪有AA、AB 2种基因型,大白猪中有BB、AB 2种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孕酮受体基因慨力 小梅山猪 枫泾猪 大白猪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品系PGR-iCre构建
10
作者 马兴红 李媛媛 +1 位作者 姜南 李世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0-48,共9页
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制备用于子宫基因敲除的PGR-iCre大鼠。PGR-iCre大鼠与含有Flox报告基因Tdtomato大鼠(Tdtomatof/f)杂交得到PGRCre+/-- Tdtomatof/+大鼠。利用real-time PCR、免疫组化、荧光检测等技术检测Tdtomato基因... 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制备用于子宫基因敲除的PGR-iCre大鼠。PGR-iCre大鼠与含有Flox报告基因Tdtomato大鼠(Tdtomatof/f)杂交得到PGRCre+/-- Tdtomatof/+大鼠。利用real-time PCR、免疫组化、荧光检测等技术检测Tdtomato基因在PGRCre+/-- Tdtomatof/+大鼠不同器官表达,间接检测PGR驱动的Cre重组酶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PGR驱动Cre重组酶在大鼠子宫、卵巢、输卵管、乳腺、下丘脑、垂体、脾脏、肾脏、肺等器官不同程度表达;未检测到Cre重组酶在心脏、肝脏、肌肉中表达。综上,PGR-iCre大鼠可作为子宫基因敲除工具鼠研究大鼠子宫表达基因的相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受体 基因敲除 Tdtomato 大鼠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癌组织中ER,PgR,γ-GT,LDH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11
作者 杨竹林 许建晃 杨元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01-203,共3页
对82例乳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gR)、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进行组化检测。结果表明:ER,PgR 阳性率分别为74.4%和63.4%;γ-GT 阳性率及高酶活性率分别为91.5%和47.59%;LDH 阳性卑及高酶活性率分别为... 对82例乳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gR)、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进行组化检测。结果表明:ER,PgR 阳性率分别为74.4%和63.4%;γ-GT 阳性率及高酶活性率分别为91.5%和47.59%;LDH 阳性卑及高酶活性率分别为100%和82.9%。PgR 和γ-GT 与 ER 间、LDH 与 PgR 间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受体 雌激素 乳酸脱氢酶 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RMC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调控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和糖脂代谢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嘉禾 陈志静 +3 位作者 李洁明 邓群娣 彭秀红 李荔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8-549,共12页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排卵功能障碍。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可介导孕酮抑制卵巢... 目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常伴有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排卵功能障碍。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可介导孕酮抑制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卵泡生长,诱导卵巢颗粒细胞葡萄糖及脂质代谢紊乱,与PCOS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PGRMC1在PCOS患者及非PCOS患者血清、卵巢组织、卵泡液和卵巢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分析PGRMC1对PCO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并探讨其调控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及糖脂代谢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妇产科门诊的患者123例,分为PCOS治疗前组(n=42)、PCOS治疗后组(n=36)、对照组(n=4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其血清PGRMC1水平,并利用PGRMC1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断PGRMC1对PCOS诊断、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n=30),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卵巢组织中PGRMC1蛋白质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的患者22例,分为PCOS组和对照组(n=11),采用ELISA检测卵泡液中PGRMC1水平;real-time RT-PCR检测卵巢颗粒细胞中PGRMC1 mRNA的表达水平。将人卵巢颗粒细胞系KGN细胞分为转染无干扰作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的scrambled组和转染靶向抑制PGRMC1的特异性siRNA的siPGRMC1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eal-time RT-PCR检测PGRMC1、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V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COS治疗前组血清PGRMC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COS治疗后组血清PGRMC1水平显著低于PCOS治疗前组(P<0.001);PGRMC1用于PCOS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32和0.89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20.32和814.70 pg/mL。PGRMC1在卵巢颗粒细胞和卵巢间质细胞上均有表达,并在颗粒细胞上染色最深,PCOS患者卵巢组织及颗粒细胞PGRMC1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PGRMC1在卵巢颗粒细胞及卵泡液中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分别为P<0.001及P<0.01)。与scrambled组相比,siPGRMC1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PGRMC1和INSR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分别为P<0.001和P<0.05),GLUT4、VLDLR、LDLR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均P<0.05)。结论:PCOS患者血清PGRMC1水平升高,并在规范治疗后下降,PGRMC1可作为PCOS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PGRMC1主要定位于卵巢颗粒细胞,可能在调控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和糖脂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 糖脂代谢 卵巢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激素对不同PGRMC2表达的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发生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傅优 郑洪 +1 位作者 黄佳佳 陶贵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389,共6页
目的探讨孕激素对不同孕激素受体膜成分2(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2,PGRMC2)表达的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以及发生机制。方法体外应用不同浓度孕激素对SKOV3(PGRMC2低表达)、HO-8910(PGRMC2高表达)两株卵巢癌细... 目的探讨孕激素对不同孕激素受体膜成分2(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2,PGRMC2)表达的卵巢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以及发生机制。方法体外应用不同浓度孕激素对SKOV3(PGRMC2低表达)、HO-8910(PGRMC2高表达)两株卵巢癌细胞进行干预。每株细胞均分4组:对照组(0μmol/L)、实验组(10、20、40μmol/L)。运用CCK-8法检测SKOV3、HO-8910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SKOV3、HO-8910细胞转移能力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SKOV3、HO-8910细胞的PGRMC2、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CCK-8结果显示,孕激素可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降低,且对HO-8910细胞抑制增殖的作用较SKOV3细胞明显(P<0.05)。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孕激素相同浓度及时间作用下,SKOV3细胞转移能力较HO-8910细胞强,且细胞的转移能力均随着孕激素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5)。此外,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HO-8910、SKOV3细胞中实验组的PGRMC2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O-8910细胞PGRMC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SKOV3细胞(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细胞株各实验组的β-catenin蛋白表达呈降低趋势(P<0.05)。结论孕激素可能通过PGRMC2介导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从而影响卵巢癌SKOV3、HO-8910细胞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孕激素 孕激素受体膜成分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不同表达状态的内分泌型(HER2阴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
14
作者 冯玉婷 连婧 +1 位作者 步鹏 徐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74-1180,共7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不同P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152例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等表达,应用FISH检测HER2基因,荧光聚合酶链... 目的探讨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不同PR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152例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R、PR、HER2和Ki67等表达,应用FISH检测HER2基因,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IKC3A基因突变,分析PR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R低表达组50例(32.9%),中表达组24例(15.8%),高表达组78例(51.3%),PIK3CA突变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R表达与患者的无瘤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显著相关。Cox单因素回归分析示,PR表达(HR=0.46,P=0.023)、肿瘤N分期(HR=4.63,P<0.001)、手术史(HR=1.81,P=0.049)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示,PR表达(HR=0.46,P=0.023)、肿瘤N分期(HR=5.46,P<0.001)与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PR表达组间生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43)。结论PR高表达患者的PIK3CA突变率更高,PR表达水平在内分泌型(HER2-)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PR高表达患者是激素受体拮抗剂联合PIK3CA抑制剂的潜在获益人群,对个体化内分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孕激素受体 临床病理特征 PIK3CA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乳症的临床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秦映芬 沈寒蕾 +1 位作者 黄松 韦敏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 研究巨乳症的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定 10例巨乳症组织中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的表达。结果 巨乳症乳腺组织光镜下以间质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及血管增生为主 ,ER(+)或ER和PR(+)为75 %。
关键词 巨乳症 病理学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女性乳腺肥大症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的雌孕激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翁梅英 李琳 +2 位作者 冯淑英 谢梅青 洪顺家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50-1354,共5页
目的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放置前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变化,以探讨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的有效性。方法观察25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增生过长子宫内膜LNG-IUS放置前后子宫内膜组... 目的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放置前后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局部雌孕激素受体变化,以探讨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的有效性。方法观察25例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增生过长子宫内膜LNG-IUS放置前后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测定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含量变化。结果 LNG-IUS放置后6个月子宫内膜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数目明显减少,腺体发育不良,间质细胞有明显的蜕膜样变。治疗前大部分腺体上皮和间质细胞ER、PR免疫着色显示为强染。治疗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下降,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ER、PR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结论 LNG-IUS可抑制子宫内膜增殖,降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对于治疗简单型和复杂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患者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增生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ER、PR、C-erbB-2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17
作者 曾红艳 曹永政 +2 位作者 彭格红 陶文鸿 唐文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27-183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因子ER、PR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为临床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44例乳腺癌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行乳腺超声检查,术后测定ER、PR、... 目的初步探讨乳腺癌超声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因子ER、PR及C-erbB-2表达的相关性,为临床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44例乳腺癌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且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行乳腺超声检查,术后测定ER、PR、C-erbB-2的表达。分析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与三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乳腺癌三因子的表达与肿块直径无关(P>0.05)。②有毛刺征的肿块比边缘光整的肿块有更高的ER阳性表达(P<0.01)。③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中C-erBb-2阳性表达率高(P<0.05),ER阳性表达率低(P<0.01)。④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越丰富,C-erBb-2阳性表达率越高(P<0.01)。结论乳腺癌的超声表现与免疫组织化学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毛刺征及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有更高的ER阳性表达率,更适合内分泌治疗;血流丰富、有淋巴结转移者C-erBb-2阳性表达率高,预示肿块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C-ERB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ER、PR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毅 姜军 +1 位作者 杨新华 封传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2004年110例老年乳腺癌(年龄在60岁以上)ER、PR表达情...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2004年110例老年乳腺癌(年龄在60岁以上)ER、PR表达情况、病理学特点。选取同期30-59岁非老年妇女乳腺癌11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老年乳腺癌与非老年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相似,但在老年组一些低恶性程度特殊类型癌更为多见。老年乳腺癌ER、PR较非老年乳腺癌有较高的表达,但与临床病理分期无关;腋淋巴结转移在0-3个与4个以上组比较ER、PR有较高的表达。结论老年乳腺癌与非老年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相似,老年乳腺癌有较高的ER、PR表达,同时ER、PR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受体介导哺乳动物雌性生殖活动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9
19
作者 康岳华 张宝云 +4 位作者 王凭青 储明星 赖平 蔡冰杰 宋文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23-1232,共10页
孕酮作为一种甾体激素,在哺乳动物雌性生殖活动的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孕酮的生理功能依赖于核孕酮受体介导的基因组效应和膜孕酮受体介导的非基因组效应,这两种效应共同介导了孕酮在各种雌性生殖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包括排卵、胚胎植入... 孕酮作为一种甾体激素,在哺乳动物雌性生殖活动的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孕酮的生理功能依赖于核孕酮受体介导的基因组效应和膜孕酮受体介导的非基因组效应,这两种效应共同介导了孕酮在各种雌性生殖活动中的不同作用,包括排卵、胚胎植入、妊娠维持、分娩启动和乳腺发育等。近年来,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大量的孕酮下游靶基因,但至今未能在这些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上找到传统意义上的孕酮响应元件,故推测核孕酮受体调节下游靶基因转录活动的方式可能不同于传统的类固醇核受体。基于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文章综述了在哺乳动物雌性生殖活动中,孕酮受体介导各种生理效应的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 孕酮受体 生殖功能 基因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女性乳腺癌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文婷 王莹 +1 位作者 张银华 赵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Ki67在新疆地区年轻女性(≤35岁)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BC)患者中的...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mic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和Ki67在新疆地区年轻女性(≤35岁)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B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年轻女性BC组织中ER、PR、HER-2和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70例年轻女性BC中,ER、PR、HER-2和Ki67的阳性率分别为74.3%(52/70)、71.40%(50/70)、32.90%(23/70)和97.1%(68/70);(2)HER-2表达在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各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在民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各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R、PR表达在民族、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在民族和组织学分级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在肿瘤大小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ER、PR在年轻女性BC中表达较高,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2)HER-2和Ki67表达与年轻女性BC恶性度分级和转移有关;(3)Ki67在年轻女性BC中表达较高,且在不同民族中的表达存在差异;(4)联合检测ER、PR、HER-2和Ki67可作为判定年轻女性BC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KI67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