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发展机遇、实践痛点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3
1
作者 匡瑛 韩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由产业园区牵头,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践看,当前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成本分担之... 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建设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市域产教联合体由产业园区牵头,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实践看,当前还面临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成本分担之困、成果认定之难、运行管理之艰三个方面。因此,市域产联合体建设的突破路径主要体现在构建三大机制上:平衡各方主体利益,建立公正合理的成本分担动力机制;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制定清晰明确的成果认定激励机制;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构建高效持久的运行管理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产教联合体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渣理化特性及其制备建筑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顾晓薇 葛晓伟 +5 位作者 刘少迁 丁学成 王莉 黄冬蔚 王达伟 马以勒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45,共17页
随着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煤气化技术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煤气化渣(Coal Gasification Slag,CGS)作为气化过程所产生的工业副产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然而,CGS的综合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绝大多数以填埋或堆存的方... 随着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煤气化技术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煤气化渣(Coal Gasification Slag,CGS)作为气化过程所产生的工业副产物排放量不断增加。然而,CGS的综合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绝大多数以填埋或堆存的方式处理,既占用土地资源,又可能引发重金属浸出、碱性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煤化工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和资源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CGS的资源属性逐渐被重视,其潜在的火山灰活性、丰富的残余碳含量、较高的比表面积以及部分玻璃相结构赋予了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合适的激发手段和配比优化,CGS可部分或全部替代水泥、作为混凝土掺合料、胶凝材料、制砖原料等,实现其在建筑建材领域的资源化利用。然而,现阶段CGS的利用仍存在路径分散、机理不清、理论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系统梳理了CGS的产生机理与分类方式,可分为煤气化粗渣(CGCS)和煤气化细渣(CGFS)2类,并通过对CGCS与CGFS在化学组成、矿物相构成、微观形貌、颗粒粒径分布及比表面积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其在原始性能上的异同及资源化潜能差异,评估了对环境影响的风险。同时,总结了CGS在建材领域的典型应用模式,包括其在低碳胶凝材料、混凝土掺合料、建筑墙体材料、绿色再生骨料等方面的工程实践与试验研究成果,证实了其在绿色可持续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潜力,并分析了其在活性激发、残碳去除、界面相容性、长期耐久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明确了CGS在不同利用场景下的适用性,例如,CGCS较低的碳含量更适用于胶凝材料或砖体材料的制备。此外,结合当前的研究热点与政策导向,展望了CGS资源化利用的未来发展方向,重点提出通过多源协同激发、全固废耦合利用、功能材料制备、性能调控机制构建及生命周期评价等手段,推动其向高性能、低碳化、工程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工业副产物 理化特性 建筑材料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重管理边界的生态产品调查方法——以安吉余村为例
3
作者 郑启伟 李思远 +3 位作者 董仁才 蔡粤 练岸鑫 王泽瑞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207-6216,共10页
我国森林、水、土地、大气、生物多样性等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对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充分依靠国土资源普查、森林资源清查、流域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成果能够快速、高效摸清生态产品种类、数量、质量... 我国森林、水、土地、大气、生物多样性等各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监测体系对生态产品基础信息调查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充分依靠国土资源普查、森林资源清查、流域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成果能够快速、高效摸清生态产品种类、数量、质量等底数。遵循行政管辖权属、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系统过程关联性,探索开展基于多重边界融合派生形成生态产品调查监测基本网格单元的方法研究。以安吉县余村村为例,形成了一套含生态产品数字化底板、生态产品普查线路设计、生态产品景感生态学属性内容调查等在内的系统方法,研究形成了融合林地小班、清洁小流域、行政区划等现有管理单元的生态产品调查基本单元,并提出构建生态产品普查、收储、监测、经营的有效管理单元。研究认为开展生态产品调查,要尊重自然资源管理权属、把握生态系统过程、摸清林草湿等资源底数及文化价值伴生关系。同时,要解决国土调查、林草湿调查、小流域监测图斑等不同调查单元边界的整合问题,并丰富生态产品评价属性。研究认为这种生态产品调查与监测基本单元整合方法,有助于指导和推动各地加快摸清当地生态产品本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对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数据融合 森林资源调查 安吉县 生态产品信息调查监测 景感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孙雪英 程广斌 李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28,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助推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通过推动数字技... 文章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助推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通过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新颖度提升和产业链整合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企业合作文化强化了数据要素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技术禀赋存在差异的企业和不同知识产权保护度地区企业而言,数据要素对其新质生产力的促进效果是一致的;而在不同环境敏感型企业中,数据要素对新质生产力的助力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创新 资源配置新颖度 产业链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样态与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潘中多 郭文斌 农冠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35,共5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实现内部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但当下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还存在供给主体分散、供给制度滞后、供给方式相对单一、供给内容失衡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实现内部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但当下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还存在供给主体分散、供给制度滞后、供给方式相对单一、供给内容失衡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样态应以构建多元供给主体的育人模式为总抓手,以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供给制度为方向盘,以“产科教”融合供给方式为新动能,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供给内容为安全带。在选择和制定残疾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与策略上,应建设中国式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增强供给主体联动性;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促进供给制度长效化;以“产科教”融合推进供给能力现代化,加强供给方式多样化;打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组合拳,实现供给内容均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残疾人职业教育 供给侧改革 协同治理 治理效能 “产科教”融合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计划与排程在MTO型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亮 齐二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10期100-103,共4页
高级计划与排程是一种基于约束理论面向供应链的生产计划与排程工具,APS软件系统从ERP系统获取基础数据进行生产排程,再将排程结果送到ERP和生产系统中执行。本文在分析MTO型企业生产计划制定实施关键流程的基础上,对APS在企业生产排程... 高级计划与排程是一种基于约束理论面向供应链的生产计划与排程工具,APS软件系统从ERP系统获取基础数据进行生产排程,再将排程结果送到ERP和生产系统中执行。本文在分析MTO型企业生产计划制定实施关键流程的基础上,对APS在企业生产排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探讨了系统集成的体系架构和关键实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计划与排程 企业资源计划 面向订单生产 生产排程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宠物类专业新形态教材建设——以《宠物营养与食品》为例
7
作者 万玲 郑关雨 +2 位作者 王欣 王艳立 陶妍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168-170,共3页
宠物类专业教材建设应紧密结合宠物行业发展趋势,实现教育与行业的有机结合。该文以宠物类专业《宠物营养与食品》教材为例,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路径,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且具有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 宠物类专业教材建设应紧密结合宠物行业发展趋势,实现教育与行业的有机结合。该文以宠物类专业《宠物营养与食品》教材为例,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新形态教材的建设路径,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且具有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宠物 教材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理路、现实障碍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梅 万小龙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1,共10页
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破除技术供给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现实阻滞,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重要议题。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 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破除技术供给不足、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等现实阻滞,推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任务与重要议题。作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劳动者综合素养、驱动劳动资料智能升级、拓宽劳动对象发展空间及加快三大生产要素组合实现跃升,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然而,我国依然面临创新资源要素供给匮乏、原始创新技术支撑不足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现实困境,削弱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据此,应从打通创新要素流动堵点、全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强化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方面着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此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 创新资源要素 企业创新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业态变迁
9
作者 杨昆 李向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6,共11页
科技创新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科技与文化的共同驱动,文化科技融合又是文化业态变迁的核心动力。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业态变迁呈现出主体转换、周期变迁、类... 科技创新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科技与文化的共同驱动,文化科技融合又是文化业态变迁的核心动力。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业态变迁呈现出主体转换、周期变迁、类型变化和路径变迁等不同表征。文化与科技相互作用,促进了文化业态的迭代和共生。在文化科技融合的创新系统下,创意、资源、生产、消费和场景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创新群落,能够赋能文化资源开发转化、文化生产变革、文化表现形式创新、文化消费需求升级和产业融合,从而形成不同的文化业态变迁路径。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通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赋能,对文化业态造成重大影响。从历史角度研究文化业态变迁,对研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转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科技融合 新质生产力 文化业态 文化资源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视角下职普融通的底层逻辑研究
10
作者 赵世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15-20,共6页
构建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从教育系统内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该政策的提出不仅是回应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而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教育公平、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尊重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服... 构建职普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从教育系统内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该政策的提出不仅是回应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而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促进教育公平、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尊重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服从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都有深层的底层逻辑。教育体系的构建要尊重规律、服从逻辑、直面问题、因需施策,确保职业教育改革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普融通 新质生产力 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公平 终身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经济学的唯物史观基础
11
作者 程广丽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0,共8页
经济与人文的共同繁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门将人文精神与经济双向生成、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理论学科,人文经济学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人文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以获得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从... 经济与人文的共同繁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门将人文精神与经济双向生成、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理论学科,人文经济学所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人文与经济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以获得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从唯物史观视域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人文经济学是从人文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视角来推动学科的发展。人文经济学强调人文与经济融合的根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基础,并凸显出人文与经济融合过程中蕴含的方法论内容。从唯物史观的视域把握人文经济学的领域、内容与意义,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把握人文经济学的精神实质,更好地促进人文与经济的内在融合,为构建起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多种范例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崭新样本,提供有益的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相互融通 社会历史过程 生产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生态位探讨
12
作者 刘坤锋 叶文杰 +1 位作者 杨海娟 徐瑞朝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24,共3页
自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提出以来,受到众多学科领域广泛关注。当前,找准特定学科领域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生态位至关重要,也即特定学科领域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处于什么位置、可以做些什么、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效果。为此,邀请信息资源... 自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提出以来,受到众多学科领域广泛关注。当前,找准特定学科领域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生态位至关重要,也即特定学科领域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处于什么位置、可以做些什么、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效果。为此,邀请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青年学者,就新质生产力发展中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生态位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新质生产力 生态位 人工智能 资源整合 人才要素 创新思维 服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风险度量-分布鲁棒的综合能源微网参与多元市场的优化运行策略
13
作者 符杨 彭宪进 +2 位作者 张智泉 李振坤 邓莉荣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共9页
针对综合能源微网在新能源出力、市场价格等不确定性因素下的运行策略制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谱风险度量和分布鲁棒优化的综合能源微网参与多元市场的优化运行策略。针对灵活性调节产品的时段耦合性,建立基于置信区间的电网多时段灵活性... 针对综合能源微网在新能源出力、市场价格等不确定性因素下的运行策略制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谱风险度量和分布鲁棒优化的综合能源微网参与多元市场的优化运行策略。针对灵活性调节产品的时段耦合性,建立基于置信区间的电网多时段灵活性调节需求计算模型,解决了传统辅助服务在连续时段上对电网调节需求考虑不足的问题。考虑到微网内电-氢转换的灵活性,根据微网内各资源的响应特性对调频资源进行分类,从偏差时段数和最大偏差量的角度综合提升微网的调频性能。针对风光出力和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利用基于Wasserstein距离的分布鲁棒和谱风险度量理论解决不同主观风险厌恶态度下微网参与多元市场期望收益与投标风险的权衡问题。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综合能源微网在不同风险偏好下各市场的投标量和风险评估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微网 灵活性调节产品 调频资源分类 谱风险度量 分布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循环技术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应用
14
作者 盛倩玉 刘颖珊 +4 位作者 刘志鹏 韩忠彬 王涛 谢英豪 余海军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33,共5页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在产业技术和生态层面构筑全新方案。对循环经济领域定向循环技术(DRT)的概念原理、特征属性及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并对应用场景及效果进行评估。DRT作为一种循环技术的创新性发展理念,与产业经济结合紧密。在动力锂离... 发展绿色经济,需要在产业技术和生态层面构筑全新方案。对循环经济领域定向循环技术(DRT)的概念原理、特征属性及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并对应用场景及效果进行评估。DRT作为一种循环技术的创新性发展理念,与产业经济结合紧密。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领域的产业实践中,这一技术已得到验证,能够将动力电池经再生利用重新制成产品,用于新电池生产,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循环技术(DRT) 动力电池回收 逆向产品定位设计(RPPD) 全链条一体化(IEIC) 碳足迹综合权益法(ICM) 再生料标准(RMS) 再生料追溯方法(RM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助力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广建 潘佳立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7,共14页
[目的 /意义]探讨信息资源管理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其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关键角色,以期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角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研究设计/... [目的 /意义]探讨信息资源管理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其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关键角色,以期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角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研究设计/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并从技术与创新、经济与市场、人才与教育、政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探讨了信息资源管理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的作用机制。同时,讨论了信息资源管理在打破传统产业瓶颈、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培育未来产业萌芽中的策略和路径。此外,分析了信息资源管理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论/发现]信息资源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转型具有显著作用,其与前沿信息技术的融合、学科交叉与融合、信息资源的资产化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要素的共识以及学科规范化建设是信息资源管理领域当前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创新/价值]系统构建了信息资源管理与新质生产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信息资源管理 产业结构优化 学科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新发展理念下图情档资源的融合建设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欣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在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的推动指引下,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图书情报与档案资源融合建设有必要性且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标准化不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以及专业人才短缺等... 在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的推动指引下,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图书情报与档案资源融合建设有必要性且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数据标准化不足、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共享机制不完善以及专业人才短缺等方面。文章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有效解决当前图书情报与档案资源融合建设中的问题,为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创新化提供有力支持,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资源管理 新质生产力 图书情报 档案资源 融合建设 数据要素 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浆纸一体化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展望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珽 胡会超 +1 位作者 陈礼辉 房桂干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共6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竹浆纸一体化进程中竹种质资源筛选与高效培育,多元化浆纸产品生产及过程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总结了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十四五”期间对技术突破的投入与支持,展望了关键技术落地的预期成效,以期...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竹浆纸一体化进程中竹种质资源筛选与高效培育,多元化浆纸产品生产及过程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总结了各级政府、科技部门“十四五”期间对技术突破的投入与支持,展望了关键技术落地的预期成效,以期为竹浆纸一体化的高效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纸一体化 种质资源筛选 浆纸产品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田蓬鹏 潘子纯 朱玉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24,共13页
作为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正逐步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动力。选取中国180个地级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论证了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2012... 作为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正逐步成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动力。选取中国180个地级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方面论证了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2012−2021年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东部地区居于领先地位。新质生产力呈波动上升趋势,中部地区发展态势最好。实证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三方面。异质性分析揭示,在东部地区、人才禀赋及数字经济水平更高的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且具有动态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城乡融合发展 技术创新 产业转型升级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与以何赋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锋 范静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100,共12页
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能。本文融合TOE理论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发现: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环境资源是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 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能。本文融合TOE理论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发现: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环境资源是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基点;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通过资源整合能力、延伸能力、重构能力持续性递进;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推进了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与新质劳动者的形成。其中,新质劳动资料表现为关键性的技术创新,新质劳动对象表现为数据加成下生产对象的时空域扩展,新质劳动者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性、创造性。本文揭露了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路径,旨在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涌现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互联网平台 数字经济 数实融合 数字技术 技术创新 数据要素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鄂高阳 韩芳 +1 位作者 秦秉希 刘之广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0,共8页
近年来,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已被普遍应用于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中,且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成效卓著。但是,土壤问题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制约着人类健康和发展的稳定性。随着国内外对土壤问题... 近年来,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已被普遍应用于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中,且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成效卓著。但是,土壤问题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制约着人类健康和发展的稳定性。随着国内外对土壤问题研究和调查的不断深入,针对性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环境问题,但也暴露出监测技术不足、监测方法亟待改进等很多新问题。本文综述了遥感监测技术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三个方面的应用现状,重点对遥感监测手段、遥感技术在土壤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对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土壤综合监测 农业生产 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