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2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sinobrand模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夏雪琦 李春波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3期251-256,共6页
农产品品牌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步骤,对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对农产品品牌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梳理了农产品区域品牌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选用sinobrand模型对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并对品牌优势值的测算作出改进,将... 农产品品牌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步骤,对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对农产品品牌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梳理了农产品区域品牌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选用sinobrand模型对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并对品牌优势值的测算作出改进,将消费者偏好引入品牌强度评价指标后结合爬虫以及文本情感分析技术进行衡量,得到汉源花椒品牌价值为149.55亿元,验证了改进sinobrand模型的适用性,针对汉源花椒品牌价值提升提出了注重品牌保护、宣传汉源花椒品牌故事、与其他行业品牌合作等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obrand模型 品牌价值评估 农产品区域品牌 汉源花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动力机制案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保军 黄晓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多元主体协同的过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为案例,从企业绿色产品品牌、产业绿色品牌到区域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特色农产品绿... 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多元主体协同的过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为案例,从企业绿色产品品牌、产业绿色品牌到区域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逻辑与价值共创动力机制。通过构建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动力机制模型,系统识别了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价值共创的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内外生动力机制耦合对绿色品牌价值创造具有协同效应,各主体共同促进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案例揭示了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价值共创的微观行为逻辑与宏观生态规律,对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建设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绿色品牌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丙锋 史静 +2 位作者 谢新水 刘晟 曹倩倩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采用熵值法对大运河文化带的新质生产力进行测算,并深入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基于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可解释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 采用熵值法对大运河文化带的新质生产力进行测算,并深入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基于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可解释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相比于绿色生产力、科技生产力,数字生产力占新质生产力比例更大。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北京、江苏、浙江部分地级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河南、安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低谷,且2020年各地新质生产力水平均有所提升。其聚集效应沿大运河呈现“三角”分布现象,且表现出“两角聚集夹分异”的发展趋势。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等为影响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主导因素,且各个主导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大运河文化带 时空分异 XGBoost-SHA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多层合采油藏酸化解堵影响下的水驱差异化动用机理 被引量:2
4
作者 田冷 王嘉新 +3 位作者 康凯 张雷 王锐 张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8,共10页
为探究海上多层合采油藏酸化解堵影响下的水驱差异化动用机理,以渤海湾盆地X油田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配伍性实验、铸体薄片分析和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并联酸化水驱油实验,明确X油田储层结垢类型、垢晶形成机理以及盐酸解堵效果,... 为探究海上多层合采油藏酸化解堵影响下的水驱差异化动用机理,以渤海湾盆地X油田岩心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配伍性实验、铸体薄片分析和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并联酸化水驱油实验,明确X油田储层结垢类型、垢晶形成机理以及盐酸解堵效果,揭示多层合采水驱油过程中酸化对于不同物性岩心的驱油效率、注入压力、原油赋存特征与动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损害的关键因素是注入水与地层水配伍性差形成的CaCO_(3)垢,呈颗粒状分布,在孔喉中导致储层物性降低;酸化解堵能改善储层物性,相对高渗的岩心比酸化前驱油效率上升了3.45百分点,但相对低渗的岩心比酸化前驱油效率下降了23.56百分点;酸液与CaCO_(3)垢反应产生气体,在孔隙喉道中流动产生贾敏效应,不仅阻止了部分油滴的运移,而且还“锁死”了已形成的水驱油通道,导致水驱油压力升高,低渗岩心发生二次堵塞,小孔喉中的剩余油大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可为海上多层合采油藏酸化后的水驱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解堵 差异化动用 储层结垢 多层合采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空间分异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宁朝山 李可馨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以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条件β收敛模型,探究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动态演进、空间分异及... 以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构建新质生产力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熵值法、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和条件β收敛模型,探究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动态演进、空间分异及其收敛性。结果表明:(1)2015—2022年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均值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东部沿海发展水平最高,西北地区发展水平最低;(2)各经济区内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变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子群间差异是八大综合经济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差异的主要来源;(3)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β系数为负,但未通过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检验,不存在显著条件β收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经济区 新质生产力 空间分异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导向搜索下创业企业内外部差异化策略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苹果AppStore应用平台的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凤朝 丛贞 马荣康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6,91,共15页
创业企业在初期产品失败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策略调整进而提升未来的新产品绩效,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问题导向搜索理论和最优区分理论,建立企业内部差异化与外部差异化的一体化分析框架,系统考察创业企业在初期产品失败的情... 创业企业在初期产品失败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策略调整进而提升未来的新产品绩效,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问题导向搜索理论和最优区分理论,建立企业内部差异化与外部差异化的一体化分析框架,系统考察创业企业在初期产品失败的情况下新产品开发的内外部差异化策略选择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来自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中获取的一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1)相较于创业初期产品成功的企业,创业初期产品失败的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时与内部原型相似度越高,新产品绩效越低。(2)相较于创业初期产品成功的企业,创业初期产品失败的企业在新产品研发时与外部市场类别原型相似度越高,新产品绩效越低;而与外部市场类别示例相似度越高,新产品绩效越高。同时,企业研发的新产品与市场类别原型相似度越高,它与市场类别示例的相似度对新产品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越小。(3)创业初期产品失败的企业研发的新产品与内部原型相似度越高,它与市场类别示例相似度对新产品绩效的正向影响效应越大,而与市场类别原型的相似度对新产品绩效的负向影响效应并没有显著增强。研究结论旨在从问题导向搜索理论和最优区分理论视角丰富平台背景下创业企业的相关研究,对创业企业在应用平台上的新产品研发策略选择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企业 问题导向搜索 内部差异化 外部差异化 新产品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绿色供应链批发定价及差异化绿色创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田真平 高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45-2260,共16页
为最大程度促进消费者产品购买价格与效用的匹配程度,激发零售商通过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定价(BBP)吸引对手客户,采用博弈论探讨了绿色和普通产品竞争下,制造商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批发定价(BBWP)及其基础上的差异化绿色创新策略。在推导产品... 为最大程度促进消费者产品购买价格与效用的匹配程度,激发零售商通过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定价(BBP)吸引对手客户,采用博弈论探讨了绿色和普通产品竞争下,制造商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批发定价(BBWP)及其基础上的差异化绿色创新策略。在推导产品需求函数的基础上构建并求解了无BBWP且统一绿色创新、有BBWP且统一绿色创新、有BBWP且差异化绿色创新3种供应链运作模型。研究发现,BBWP及差异化绿色创新策略均能扩大零售商实施BBP的条件范围;纯BBWP策略将提高还是降低产品零售价及批发价取决于原普通(绿色)消费者的市场份额;在BBWP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绿色创新将促使两种绿色产品(保留原客户和吸引新客户)呈现低绿低价趋势,导致部分消费者向普通产品转移,降低绿色制造商、零售商利润而提升普通制造商、零售商利润。供应链成员的模式偏好存在显著差异,且受原普通(绿色)消费者的市场份额、绿色研发成本价值比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竞争 绿色供应链 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产品批发定价 差异化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定位、困境及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向华 韩雅彬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95,共7页
新质生产力以质优为关键、以创新为特点,契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逻辑,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出了更高质量的人才诉求。基于新质生产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等三大构成要素,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应聚焦于追求学... 新质生产力以质优为关键、以创新为特点,契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逻辑,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出了更高质量的人才诉求。基于新质生产力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等三大构成要素,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定位应聚焦于追求学生拔尖创新特质、深化关键核心技术学术研究、科研成果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高校存在重“拔尖”而轻“创新”、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的原始创新不足、原始创新难以成果转化的实然困境。为此,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深化差异教育以激发人才创新特质、坚持科教融合以实现颠覆性前沿技术突破、推动产教融合以完成核心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最终切实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拔尖创新人才 差异教育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思维的服装产品生命周期实证分析
9
作者 刘丽娴 王贺林 +1 位作者 李浩 郑泽宇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为帮助服装品牌提高设计效率,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在已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知衣科技智能平台,以卫衣单品为典型,以8个代表性品牌的80款女装连帽卫衣的近30万销量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分析和拟合方法,探讨互联网时... 为帮助服装品牌提高设计效率,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在已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知衣科技智能平台,以卫衣单品为典型,以8个代表性品牌的80款女装连帽卫衣的近30万销量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分析和拟合方法,探讨互联网时代服装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类型及其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传统服装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类型在当下服装行业仍具适用性,此外还呈现前期变异、中期变异和后期变异3种变异类型,且各生命周期类型卫衣产品在图案、工艺、色彩、细节设计上存在类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产品 生命周期 数据思维 卫衣 服装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寡头电商平台竞争研究:基于纵向产品差异化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甄艺凯 崔凯南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70,共20页
本文在Mussa&Rosen(1978)所提供的质量差异基本分析框架下,构建了电商平台间存在纵向差异(不同平台上的商品质量高低有别)而平台内不同卖家所售的同类产品间存在横向差异(Salop,1979)的双寡头平台竞争模型。在卖家自由进入的市场中... 本文在Mussa&Rosen(1978)所提供的质量差异基本分析框架下,构建了电商平台间存在纵向差异(不同平台上的商品质量高低有别)而平台内不同卖家所售的同类产品间存在横向差异(Salop,1979)的双寡头平台竞争模型。在卖家自由进入的市场中,电商平台通过设置第三方卖家费用间接控制平台内卖家的数量,并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卖家在平台上展开价格竞争。我们将通过一个平台、卖家、消费者三方参与的五阶段动态博弈来展示平台间以及平台内的竞争过程。在均衡结果基础上,容易发现,平台间可替代性增强,会同时导致平台间竞争程度以及平台内竞争程度的增强;而平台内商品之间横向替代性增强反而会导致平台内竞争程度减弱,但最终并不会影响平台间的竞争程度。福利分析表明,无论提升“低质量”还是“高质量”,都将带来消费者总剩余的增加以及社会总福利的提升。但随着“低质量”变高,消费者总剩余增加得更快;而随着“高质量”的增加,社会总福利增加得更快。最后,分析了质量选择内生时的电商平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平台 平台间竞争 平台内竞争 纵向产品差异 Salop环形城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的原型类型及结构特征
11
作者 程志宇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9,共15页
原型化策略有利于品牌讲好故事,建立消费者价值。故事原型存在文化差异,中国农产品品牌与其来源地文化背景紧密关联,需总结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类型,以便讲好品牌故事,提高营销效果。选取典型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对这些品牌的代表性... 原型化策略有利于品牌讲好故事,建立消费者价值。故事原型存在文化差异,中国农产品品牌与其来源地文化背景紧密关联,需总结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类型,以便讲好品牌故事,提高营销效果。选取典型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对这些品牌的代表性品牌故事文本进行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抽象出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构建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原型模型。从模型看出,中国农产品品牌故事由“延续生命”“生产革命”和“英雄崛起”等为核心的6大类17个故事原型及其变形,按照“导入情境”“问题出现”“对抗过程”和“问题解决”的叙事结构组合而成,具有“天人合一”“阴阳对反”和“循环往复”等特点。中国农产品品牌可结合品牌故事主题,优选核心故事原型类型,优化故事原型组合结构,讲好品牌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品牌 品牌故事 故事原型 叙事结构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农精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张越 庞宇扬 +3 位作者 张志军 赵博涵 陈晓明 王凡俊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70-80,共11页
为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津农精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解决现有研究中理论阐释不足、方法精度有限和区域适配性缺失等问题,以公共物品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框架,选取区域性、产业性、品牌性、公共性因素作为自变量... 为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津农精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解决现有研究中理论阐释不足、方法精度有限和区域适配性缺失等问题,以公共物品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框架,选取区域性、产业性、品牌性、公共性因素作为自变量,以品牌发展表现为因变量,构建研究模型,采用线上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对309份有效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性、产业性、品牌性、公共性因素均对“津农精品”品牌发展呈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产业性与区域性因素影响权重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然资源优势、龙头企业引领、品牌营销和政府政策支持等是关键驱动要素。综上,笔者提出针对性建议: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挖掘区域文化与区位优势,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借助多元营销手段提升品牌文化价值,强化政府政策扶持与行业协同以优化创新生态。本研究不仅丰富了京津冀地区农业品牌研究的理论内涵,也为破解品牌认知度低、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问题提供了实践路径,对推动都市型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品牌建设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报告
13
作者 胡晓云 魏春丽 单子昊 《中国茶叶》 2025年第6期31-43,共13页
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由4个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组,以“中国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2)为理论工具,延续2011年至今的“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开展多方调研,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对2022—2... 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由4个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组,以“中国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2)为理论工具,延续2011年至今的“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开展多方调研,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对2022—2024年3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2025年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的评估结论。报告还以本次专项评估数据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中国茶产业、茶品牌发展的相关数据与资料,综合分析了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建设的现象、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企业产品品牌 品牌价值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品牌产品的造型设计演化研究
14
作者 苏建宁 范瑞钦 +1 位作者 杨文瑾 刘世锋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218,共7页
为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品牌产品的识别性与延续性,提出一种面向品牌产品的造型设计演化分析方法。采用多维造型特征分解方式,从位置、外廓和比例等多维度解构和量化分析品牌产品的典型特征造型演化细节;基于加权线性拟合方法预测并验证典... 为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品牌产品的识别性与延续性,提出一种面向品牌产品的造型设计演化分析方法。采用多维造型特征分解方式,从位置、外廓和比例等多维度解构和量化分析品牌产品的典型特征造型演化细节;基于加权线性拟合方法预测并验证典型特征造型的位置和比例演化趋势,结合外廓演化变异分析预测整体演化趋势。经实例验证,该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获得典型特征的造型设计演化趋势,从而预测下一代品牌产品造型设计方向,为品牌产品创新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品牌产品 多维解构 造型特征 演化预测 拖拉机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冷门绝学学术期刊的理念创新
15
作者 王晓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8-192,共5页
为保护和彰显传统人文学科领域中冷门绝学独特的资料性、学术性、传承性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冷门绝学学术期刊需要从办刊理念、服务理念、传播理念三个方面进行理念创新,需要进行差异化、精品化、国际化办刊,做好面向社会、面向学科、面... 为保护和彰显传统人文学科领域中冷门绝学独特的资料性、学术性、传承性和重要的现实价值,冷门绝学学术期刊需要从办刊理念、服务理念、传播理念三个方面进行理念创新,需要进行差异化、精品化、国际化办刊,做好面向社会、面向学科、面向大众的服务,完成多元化、精准化、互动化传播,凝练学术特色,适应新传播环境,打造学术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门绝学 学术期刊 期刊品牌 差异化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分化的生产网络根源
16
作者 王群勇 杜梅慧 蔡露露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73,共19页
地区的产业分工使得产业关联表现为区域关联。本文将生产网络纳入到生产函数,构建了包含生产网络中心性等网络指标的区域生产函数,探讨了生产网络与区域经济分化的理论机制。本文利用CEADs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区域间生产网络,验证了... 地区的产业分工使得产业关联表现为区域关联。本文将生产网络纳入到生产函数,构建了包含生产网络中心性等网络指标的区域生产函数,探讨了生产网络与区域经济分化的理论机制。本文利用CEADs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构建了区域间生产网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结果表明地区的生产网络中心性越高、后向关联越强,则经济也越发达;Shapley分解显示生产网络解释了区域经济分化的9%~22%,且生产网络的贡献度逐年递增。数字经济弱化了生产网络对区域经济分化的影响;本文利用反事实模拟考察了不同生产网络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网络结构呈现非均衡(偏度>0)、非极化(峰值<10)的特点。本文的结论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分化 生产网络 Shapley分解 数字经济 反事实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路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韩旭东 喻志军 郑风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6,共12页
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消费者品质消费的选择依据、生产者品质供给的辨识标志,但目前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诸多乱象,品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该研究基于集体行... 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农产品区域品牌已成为消费者品质消费的选择依据、生产者品质供给的辨识标志,但目前农产品区域品牌存在诸多乱象,品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该研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分析,发现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中区域公用品牌的公共物品属性特征、集体成员的高度分散性以及先前集体事件的负面影响,导致了集体选择中的“搭便车”这一共性问题。同时,区域品牌的使用边界未能清晰界定、私有品牌非完全排他性产生的溢价不足以及缺乏对农产品生产的有效投入,导致具有区域品牌的优质农产品无法实现优价。基于此,该研究提出“打造一个区域公用品牌+创建若干区域私有品牌”的高质量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思路,以重构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治理结构,即地方政府选择具有区域特色与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着力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并鼓励高质量农产品经营者在公用品牌基础上建立私有品牌,借助差异化的品牌策略进一步提升经营绩效,在区域公用品牌与私有品牌各自独立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互促功能。在实施路径上,可借助自主治理激活集体选择机制,建立多元共治新格局,协同发挥地方政府、专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的作用。为此,需要通过新的制度供给约束参与者,以可信承诺激励参与者,以相互监督保障参与者利益。为实现上述目标,在政策导向上,还需以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以组织化经营打造品牌共同体;以严格化监管确保生产端安全;以大力度投入支持品牌化建设;以网络化宣传提升品牌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农产品 区域公用品牌 区域私有品牌 集体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需引致增加值如何影响出口本币计价
18
作者 阙澄宇 孙雪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115,共14页
本文基于1998—2020年5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有正向影响;在高技术产品需求高、地缘... 本文基于1998—2020年5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有正向影响;在高技术产品需求高、地缘政治风险低、货币自由度高的经济体及发达经济体中,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影响更显著,但对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内需引致增加值同样对出口本币计价有正向影响;内需引致增加值通过提高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增强全球价值链韧性对出口本币计价产生正向影响;制度环境能够强化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贸易计价货币选择方面的研究,也为研究全球价值链嵌入特征的经济效应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需引致增加值 出口本币计价 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 全球价值链韧性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时空演化及障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文燕 郭海红 王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0-833,共14页
新质生产力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培育农业农村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不仅事关农村经济增长,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因此尝试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 新质生产力有望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培育农业农村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不仅事关农村经济增长,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抓手。因此尝试构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和西藏)的面板数据,使用纵横向拉开档次、Kernel密度估计、传统及空间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测算分解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区域差异以及障碍因子等进行测度和识别。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及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之间发展水平表现出明显差异。从各维度来看,农业绿色生产力及数字生产力发展状况较好,且研究期内数字生产力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各省份的发展水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会对邻近省份发展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异逐渐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差异来源。准则层方面的科技生产力和融合生产力、指标层方面的农村数字基地数量和一、三产业融合程度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时空分异 区域差异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网约车平台的竞争与合作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仲鹏 樊治平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3,共9页
本文研究了知名网约车平台和一般网约车平台的竞争与合作,并侧重分析了知名网约车平台允许一般网约车平台接入的具体条件。针对由两个竞争的平台和消费者组成的网约车市场,考察了两种情形:两个平台无合作的竞争情形,以及知名网约车平台... 本文研究了知名网约车平台和一般网约车平台的竞争与合作,并侧重分析了知名网约车平台允许一般网约车平台接入的具体条件。针对由两个竞争的平台和消费者组成的网约车市场,考察了两种情形:两个平台无合作的竞争情形,以及知名网约车平台允许一般网约车平台接入的竞合情形。通过构建和求解每种情形下两个平台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两种情形的均衡结果。本文得到了若干重要发现:若竞合情形下知名网约车平台针对一般网约车服务设置的平均匹配概率小于一定的阈值,则竞合情形下每个平台的收益均大于竞争情形下的收益,且两个平台的合作可以实现双赢。本文得到的结论及管理启示可为网约车平台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约车平台 聚合模式 STACKELBERG博弈 品牌差异 定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