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C芯层发泡管材的生产技术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宗大全 朱弟雄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7年第4期25-27,共3页
介绍了三层夹芯PVC发泡管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模具设备、配方设计、生产控制要点、产品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芯层发泡 质量评价 管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喷气涡流纺低熔点涤纶长丝包芯纱力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缪璐璐 孟小奕 +3 位作者 董正梅 彭倩 何林伟 邹专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9,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的力学性能,发挥低熔点长丝的热熔型黏合特性,制备低熔点涤纶长丝喷气涡流纺包芯纱,基于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探究非接触式热处理过程中牵伸倍数、热处理速度和热处理温度3个因素对包芯纱断裂强度... 为进一步提升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的力学性能,发挥低熔点长丝的热熔型黏合特性,制备低熔点涤纶长丝喷气涡流纺包芯纱,基于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探究非接触式热处理过程中牵伸倍数、热处理速度和热处理温度3个因素对包芯纱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功的影响规律,并进行热处理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和牵伸倍数减小、热处理速度增大,有利于包芯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的增大。通过响应优化,得到低熔点涤纶长丝喷气涡流纺包芯纱的最佳热处理工艺:热处理温度为130℃;速度为9000 mm/min;牵伸倍数为1.00。经过最优热处理工艺加工后包芯纱断裂强力提高7.64%,断裂伸长率提高9.34%,断裂功提高1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包芯纱 低熔点长丝 热处理工艺 纱线力学性能 纺纱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燃预混旋流火焰动力学失稳过程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联胜 林博颖 +4 位作者 包婕 朱金辉 袁艳 陆俊 贺长浩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1-498,共8页
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动力学失稳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燃烧室入口非反应旋流入射过程所诱发的低频压力振荡将引起反应流热声振荡,两者之间具有倍频关系;旋流剪切边界层内较高的速度梯度诱导产生小尺度漩涡,三维螺... 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动力学失稳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燃烧室入口非反应旋流入射过程所诱发的低频压力振荡将引起反应流热声振荡,两者之间具有倍频关系;旋流剪切边界层内较高的速度梯度诱导产生小尺度漩涡,三维螺旋结构的涡漩进动过程将造成火焰面内出现周期性的局部熄火和重新着火,从而使非平衡羟基等值面和中心回流区尺度出现周期性变化,并进一步诱发低频、高幅压力振荡,导致火焰发生动力学失稳;涡漩进动、中心回流区尺度、非平衡羟基等值面变化及压力振荡具有相同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燃预混旋流火焰 涡漩进动 动力学失稳 压力振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旋进涡核现象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郭颖 王建军 +2 位作者 林雅军 夏明川 杨子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9-235,共7页
针对旋风分离器的内部涡核随时间发生周期性振荡,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对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内三维非稳态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1、2级分离器内压力脉动规律。结果发现:1、2级分离器内脉动主频一致,但第2级分离器内存在较高的二倍... 针对旋风分离器的内部涡核随时间发生周期性振荡,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对两级串联旋风分离器内三维非稳态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对比分析1、2级分离器内压力脉动规律。结果发现:1、2级分离器内脉动主频一致,但第2级分离器内存在较高的二倍频和三倍频;随着轴向高度的降低,1、2级旋进涡核的摆动幅度逐渐减小;入口气速的提高会增加1、2级分离器旋进涡核的频率及幅度。模拟结果与工业现场测得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对两级串联旋风分离系统的改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旋进涡核 气固两相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工艺对粘胶/涤纶包芯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邹专勇 缪璐璐 +2 位作者 董正梅 郑国全 付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7-33,共7页
为获得更高强力的喷气涡流纺纱线,通过引入涤纶长丝制备喷气涡流纺粘胶/涤纶包芯纱。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芯丝线密度、纺纱速度对喷气涡流纺粘胶/涤纶包芯纱强伸性、条干不匀和毛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纺纱条件下包芯纱... 为获得更高强力的喷气涡流纺纱线,通过引入涤纶长丝制备喷气涡流纺粘胶/涤纶包芯纱。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芯丝线密度、纺纱速度对喷气涡流纺粘胶/涤纶包芯纱强伸性、条干不匀和毛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纺纱条件下包芯纱的结构外观。研究结果表明:芯丝线密度、纺纱速度对喷气涡流纺粘胶/涤纶包芯纱各性能响应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纺纱速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包芯纱成纱的强伸性提高和条干均匀性改善,纺纱速度的增加会使毛羽H值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芯丝线密度有利于包芯纱强伸性的提高,随芯丝线密度的增加,包芯纱毛羽H值减小;此外,选用较大的芯丝线密度和较高的纺纱速度时,纺制的包芯纱芯丝外露现象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包芯纱 纺纱工艺 纱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ACR-IV改善硬质聚氯乙烯加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雄燕 李淑敏 《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43-49,共7页
从实际工业化生产出发,用MS-1和OP-10复合乳化剂替代十二烷基磺酸钠,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硬质聚氯乙烯(R-PVC)改性剂CS-ACR-IV;借助于Brabender塑化仪研究了此改性剂的用量及合成参数对R-P... 从实际工业化生产出发,用MS-1和OP-10复合乳化剂替代十二烷基磺酸钠,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硬质聚氯乙烯(R-PVC)改性剂CS-ACR-IV;借助于Brabender塑化仪研究了此改性剂的用量及合成参数对R-PVC加工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性能 改性剂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入口形式对内流场非稳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璐 张兴芳 +3 位作者 董振洲 赵忠凯 杨景轩 郝晓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488-3501,共14页
旋进涡核(PVC)现象会削弱旋风分离器对细颗粒的捕集效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纯气相流场中涡核的运动频率和偏心程度。结果表明:随着蜗壳包角的增大,排尘口截面涡核的运动频率和偏心程度都逐渐减小,PVC现象被削弱,蜗壳包角大于270... 旋进涡核(PVC)现象会削弱旋风分离器对细颗粒的捕集效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纯气相流场中涡核的运动频率和偏心程度。结果表明:随着蜗壳包角的增大,排尘口截面涡核的运动频率和偏心程度都逐渐减小,PVC现象被削弱,蜗壳包角大于270°以后,纯气相流场中的PVC现象基本消失。入口切进度对排尘口截面涡核运动特性的影响会因蜗壳包角而有所不同。相比于入口结构的对称性,涡核偏心程度与下行气流的能量损失相关性更强。下行气流的能量损失越多,下行期间汇入内旋流的气流能量越高,内旋上行气流受到的横向扰动越大,汇入气流的能量超过某一阈值后,引发涡核摆动。而涡核旋转频率受下行气流能量损失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旋进涡核 入口结构 偏心程度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风分离器旋进涡核的大涡数值模拟 被引量:6
8
作者 龙薪羽 刘根凡 +1 位作者 毛锐 王平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4-740,共7页
基于Smagorinsky-Lilly亚格子模型,将多面体网格应用于旋风分离器的大涡模拟,得到其平均流场和速度场脉动,并与实验值对比。对速度脉动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此探索旋进涡核的影响范围;通过涡速度云图,观察涡核中心的瞬态变化。结果表明... 基于Smagorinsky-Lilly亚格子模型,将多面体网格应用于旋风分离器的大涡模拟,得到其平均流场和速度场脉动,并与实验值对比。对速度脉动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此探索旋进涡核的影响范围;通过涡速度云图,观察涡核中心的瞬态变化。结果表明,基于多面体网格的大涡模拟可以有效求解旋风分离器平均流场和速度脉动;斯特劳哈尔数的计算值为0.51,与实验值0.49非常接近。旋进涡核致使切向、轴向和径向的速度分量存在一致的主频;不考虑湍流边界层,旋进涡核存在于整个分离空间,且大部分位置的主频皆为11.54 Hz;旋进涡核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围绕几何轴旋转,且旋转方向同主流方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旋进涡核(pvc) 大涡模拟(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旋流模型燃烧室高温区演化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东硕 金捷 +3 位作者 沈硕 李敏 曾家 王方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4-442,共9页
针对旋流火焰高温区演化问题,使用基于LES-TPDF方法的AECSC两相湍流燃烧程序,模拟径向双旋流模型燃烧室GTMC流场.将温度高于1700K的区域定义为高温区,并将高温区绕中心旋转一圈的时间定义为一个周期,分析在轴向位置Y/D在0~5的范围内燃... 针对旋流火焰高温区演化问题,使用基于LES-TPDF方法的AECSC两相湍流燃烧程序,模拟径向双旋流模型燃烧室GTMC流场.将温度高于1700K的区域定义为高温区,并将高温区绕中心旋转一圈的时间定义为一个周期,分析在轴向位置Y/D在0~5的范围内燃烧室流场中局部高温区的演化.研究发现流场剪切层附近存在低频率大尺度的旋涡结构(进动涡核PVC),PVC使附近的流体出现进动特征,促进燃烧和放热.在轴向位置Y/D在0~5范围内,筛选出的高温区域在空间上处于同一个大尺度流动结构中,因此在垂直轴向的不同截面上高温区变化频率均在1000~2500Hz,且与进动涡核变化频率近似.综上说明PVC导致燃烧场出现不稳定性,影响高温区形成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AECSC程序 旋流 局部高温区 进动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返混锥对旋风分离器流场影响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龙薪羽 刘根凡 谢翔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9年第1期20-25,共6页
防返混锥可用于常规旋风分离器的改造以提升分离性能。基于大涡模拟(LES),从平均流场、湍流脉动和流场稳定性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配置防返混锥后旋风分离器全局流场的变化情况。具体结论如下:圆筒段和圆锥段的平均切向速度略有提升、中... 防返混锥可用于常规旋风分离器的改造以提升分离性能。基于大涡模拟(LES),从平均流场、湍流脉动和流场稳定性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配置防返混锥后旋风分离器全局流场的变化情况。具体结论如下:圆筒段和圆锥段的平均切向速度略有提升、中心平均轴向速度轻微上移,灰斗壁面附近的切向速度几乎不变、轴向速度有所提升,灰斗底部中心区域的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均明显降低;防返混锥附近切向与轴向的湍流脉动轴对称性有所恶化,且局部位置脉动数值增幅较大,但灰斗底部区域的脉动得以削弱;尽管在临近防返混锥的区域内旋进涡核(PVC)摆动有所增强,但全局流域的涡核平均偏心距仍降低了近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风分离器 防返混锥 大涡模拟 旋进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研究燃烧室冷态流场结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宏达 万斌 +4 位作者 张成凯 林宏军 尚守堂 韩省思 叶桃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40-946,共7页
运用超大涡模拟(VLES)方法对燃烧室冷态流场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流场中大尺度涡旋结构.选取圆管内有旋流动为基准算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VLES方法的精度.计算结果表明,燃烧室内回流区形状合理.燃烧室中大孔射流与... 运用超大涡模拟(VLES)方法对燃烧室冷态流场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流场中大尺度涡旋结构.选取圆管内有旋流动为基准算例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与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VLES方法的精度.计算结果表明,燃烧室内回流区形状合理.燃烧室中大孔射流与横向来流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反向旋转涡对结构,Rothstein提出的射流迹线公式能够合理预测主燃孔的射流穿透.进动涡核(PVC)发源于燃烧室头部旋流器装置内部,基于功率谱密度预测了PVC引发流场振荡的特征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超大涡模拟 旋流 反向旋转涡对 进动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数对分层旋流流场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路易聘 肖隐利 李文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82-2093,共12页
为了深入理解分层旋流流场特征和燃烧稳定性,采用OpenFOAM对分层旋流燃烧器的冷态和燃烧流场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了旋流数对分层旋流流场结构和非稳态特性的影响。采用Q准则显示了流场中的瞬时涡结构;利用功率谱分析了流场中的进动特... 为了深入理解分层旋流流场特征和燃烧稳定性,采用OpenFOAM对分层旋流燃烧器的冷态和燃烧流场进行了大涡模拟。研究了旋流数对分层旋流流场结构和非稳态特性的影响。采用Q准则显示了流场中的瞬时涡结构;利用功率谱分析了流场中的进动特征。结果表明:在冷态工况下,旋流对回流区的位置和大小影响较小。随着旋流数增大,出口气流受到旋流诱导的离心作用,流动发散,流场扩张角变大,流场下游出现二次回流区。平均流场的三维流线与螺旋涡在空间中均表现为正交关系,表明螺旋涡是由剪切层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性产生。在燃烧工况下,随着旋流数增大,回流区的面积增大,平均温度分布不断沿径向扩张,火焰锋面脉动增强,涡旋发生破碎的位置明显向上游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旋流燃烧器 大涡模拟 回流区 Q准则 进动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