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元法的块石填料摊铺层振动压实过程及效应研究
1
作者 徐平 何嘉雄 +3 位作者 乔世范 董辉 陈宾 侯伟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为了研究块石填料摊铺层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行为及其效应,采用离散元法进行了两种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振动碾压模拟试验:“慢速小激振力”和“快速大激振力”。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工况下块石填料的颗粒位移、应力响应、颗粒间空隙率变化以... 为了研究块石填料摊铺层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行为及其效应,采用离散元法进行了两种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振动碾压模拟试验:“慢速小激振力”和“快速大激振力”。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工况下块石填料的颗粒位移、应力响应、颗粒间空隙率变化以及压实过程,结果表明:增加碾压遍数显著增大了颗粒位移,并减少了颗粒间的空隙率;摊铺层表面沉降率与颗粒空隙率的变化值之间表现出强烈的线性相关性;压实能量的作用效应(包括颗粒位移、空隙率减少程度、峰值动应力和静土压力增量)随着摊铺层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压实能量主要沿竖直方向传播,摊铺层沿深度方向可分为主压实区、次压实区和弱影响区3个区域;大粒径块石填料颗粒的比例显著影响颗粒间的接触结构特征,从而影响压实效果和过程,块石填料的压实过程是由挤压压实效应、移动压实效应和填充压实效应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持续的振动碾压荷载作用下,颗粒间的接触结构特征和聚集状态从“单点接触”和“松散”状态逐渐演变为“多点接触”和“紧密”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确定最适摊铺层厚度及优化压路机参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石填料 振动碾压 压实效应 接触结构特征 压实过程 离散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之美禄:汉代酿酒流程初探
2
作者 钟焌峰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79,共8页
汉代酿酒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学界对汉代酿酒的关注通常在“禁酒”和“榷酒”的背景下展开讨论,酿酒业的发展和酒文化是讨论的重点,而对于汉代酿酒的过程少有详细论述。山东地区与酿酒相关的汉画像石存在程式化的制作痕迹,汉画像石上的“... 汉代酿酒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学界对汉代酿酒的关注通常在“禁酒”和“榷酒”的背景下展开讨论,酿酒业的发展和酒文化是讨论的重点,而对于汉代酿酒的过程少有详细论述。山东地区与酿酒相关的汉画像石存在程式化的制作痕迹,汉画像石上的“炊煮”“滤酒”和“屠宰”形象是一种固定的图像组合搭配,为辨别和重新审视汉代山东地区与酿酒相关的画像石提供了参考依据。1972年洛阳涧西发现的酿造作坊模型,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未被扰乱的完整作坊模型,但一直没有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汉画像中滤酒形象和文献记载的解读,参照洛阳涧西酿造作坊模型,将汉代酿酒流程复原为处理原料、投曲发酵和过滤成酒三个部分,为研究复原汉代酿酒的流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曲酿酒 汉画像 酿酒流程复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价氧化镁回收废水中氨氮 被引量:3
3
作者 余荣台 黄平 +3 位作者 任洪强 谢志鹏 汪长安 马湘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040-5044,共5页
药剂成本过高是阻碍磷酸铵镁结晶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之一。通过改变结晶反应的初始条件,采用廉价氧化镁为镁盐,有效回收废水中的氨氮。研究结果表明,起始pH为2时,氧化镁为镁盐时,废水氨氮去除效率达到90%以上;采用Mg2+:4NH+:34... 药剂成本过高是阻碍磷酸铵镁结晶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难题之一。通过改变结晶反应的初始条件,采用廉价氧化镁为镁盐,有效回收废水中的氨氮。研究结果表明,起始pH为2时,氧化镁为镁盐时,废水氨氮去除效率达到90%以上;采用Mg2+:4NH+:34PO-摩尔比为1:1:1,煅烧温度在200~400℃时,氨氮回收率超过82%;XRD和FTI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氧化镁的晶体结构出现畸变,导致MgO键键长出现变化,红外光谱出现红移及蓝移现象,而MgO键键长的变化与沉氨效率存在直接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价氧化镁 磷酸铵镁 化学过程 回收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钒石煤氧压酸浸提钒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邓志敢 李存兄 +3 位作者 魏昶 李旻廷 梁艳辉 吴慧玲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0-33,161,共5页
介绍了含钒石煤氧压酸浸提钒新工艺的研究情况。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浸出剂浓度、浸出液固比、矿石粒度、添加剂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浸出时间3~4h、浸出温度150℃、硫酸用量25%~30%、液固质量比1.2:1、矿石粒度... 介绍了含钒石煤氧压酸浸提钒新工艺的研究情况。考察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浸出剂浓度、浸出液固比、矿石粒度、添加剂用量对浸出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浸出时间3~4h、浸出温度150℃、硫酸用量25%~30%、液固质量比1.2:1、矿石粒度-200目、添加剂用量3%-5%的条件下,经两段氧压酸浸后,钒的浸出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酸浸出 提钒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烧结镁砂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环 苏莉 于景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1-384,共4页
以菱镁石为原料,先在850℃下煅烧2 h获得轻烧氧化镁,然后水化成氢氧化镁,干燥后在不同温度下轻烧,得到不同活性的轻烧氧化镁.将轻烧氧化镁按细磨—成形—烧结的工艺流程制备出烧结镁砂.考察了细磨程度、成形压力及轻烧温度对烧结镁砂密... 以菱镁石为原料,先在850℃下煅烧2 h获得轻烧氧化镁,然后水化成氢氧化镁,干燥后在不同温度下轻烧,得到不同活性的轻烧氧化镁.将轻烧氧化镁按细磨—成形—烧结的工艺流程制备出烧结镁砂.考察了细磨程度、成形压力及轻烧温度对烧结镁砂密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细磨的氢氧化镁轻烧得到的氧化镁进行二道细磨工序,对提高烧结镁砂的密度有显著的影响;成形压力对烧结镁砂的密度影响较小;轻烧温度为600℃时的氧化镁经过轻烧前后两道细磨工序,在200 MPa成形,1 600℃烧结3 h可以制得w(MgO)为97.5%,w(CaO)∶w(SiO2)>2,体积密度为3.47 g/cm3的高密度烧结镁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材料 工艺流程 菱镁石 轻烧温度 氧化镁 烧结 体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氧化镁陶瓷纤维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春野 沈湘黔 +1 位作者 王涛平 景茂祥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9-392,共4页
以碱式碳酸镁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法成功制得超细氧化镁陶瓷纤维,并应用红外光 谱仪(FTIR)分析了胶体的形成;应用DSC分析了凝 胶前驱体的热处理过程;通过XRD、SEM分析和观察 了凝胶前驱体纤维及其于450℃热处理后所得到的 超... 以碱式碳酸镁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溶胶- 凝胶法成功制得超细氧化镁陶瓷纤维,并应用红外光 谱仪(FTIR)分析了胶体的形成;应用DSC分析了凝 胶前驱体的热处理过程;通过XRD、SEM分析和观察 了凝胶前驱体纤维及其于450℃热处理后所得到的 超细氧化镁陶瓷纤维的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凝胶 的可纺性主要受合成反应溶液中柠檬酸与镁离子物 质的量比、溶液的pH值及搅拌时间的影响,在柠檬 酸与镁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2,溶液的pH值在4.0 ~5.0,搅拌时间为16~18h的条件下,制得的凝胶 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凝胶的热分解经历脱水、分解及 氧化镁的形成3个阶段,前驱体凝胶纤维经450℃保 温0.5h处理后,可得到直径均匀,表面光滑、致密的 超细氧化镁陶瓷纤维,其直径可在1μ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纤维 超细 氧化镁 前驱体 溶胶-凝胶法 DSC分析 可纺性 物质的量比 溶液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钒矿资源的区域分布与石煤中钒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1
7
作者 蒋凯琦 郭朝晖 肖细元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6-219,224,共5页
我国钒矿资源,尤其是石煤资源储量丰富。统计表明:我国钒矿资源保有储量(以V2O5计)约3400万t,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3600万t,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湖南、安徽、湖北等地,5省合计储量占全国的90.1%,累计查明储量占全国的88.9%。含钒石煤... 我国钒矿资源,尤其是石煤资源储量丰富。统计表明:我国钒矿资源保有储量(以V2O5计)约3400万t,累计查明资源储量约3600万t,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湖南、安徽、湖北等地,5省合计储量占全国的90.1%,累计查明储量占全国的88.9%。含钒石煤是我国一种独特的钒矿资源,其中V2O5储量约1128万t,占钒矿资源总储量的37.0%,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浙江、贵州等地,其中有工业开采价值的(w(V2O5)>0.8%)石煤中钒储量占62.6%。含钒石煤是我国钒矿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火法-湿法联用、湿法从石煤中提取钒的工艺以及存在的问题,对生物浸出钒及其它有价金属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矿 区域分布 石煤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玉米秸秆制备浮石复合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孙婧 麻建锁 +1 位作者 蔡焕琴 白润山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8-140,143,共4页
利用我国北方主要农作物玉米秸秆,并结合河北等地储量丰富的浮石资源,与水泥复合制成新型节能环保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裹覆预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浮石和秸秆的吸水率,还可对玉米秸秆中的糖类物质形成有效封堵,有利于混凝土... 利用我国北方主要农作物玉米秸秆,并结合河北等地储量丰富的浮石资源,与水泥复合制成新型节能环保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裹覆预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浮石和秸秆的吸水率,还可对玉米秸秆中的糖类物质形成有效封堵,有利于混凝土硬化成型,保证了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发展。另外,秸秆的掺入可降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导热系数随之减小,改善了混凝土的保温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浮石 预处理 糖类封堵 复合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煤酸浸提钒工艺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向小艳 王明玉 +1 位作者 肖连生 高泽斌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0-13,共4页
以安徽某地石煤矿为原料,采用全湿法流程提取其中的钒,研究了硫酸直接浸出过程中浸出时间、矿石粒度、温度以及酸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钒的浸出率随温度和酸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矿石粒度小于0.154 mm时,钒浸出率随矿石粒度变小而... 以安徽某地石煤矿为原料,采用全湿法流程提取其中的钒,研究了硫酸直接浸出过程中浸出时间、矿石粒度、温度以及酸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钒的浸出率随温度和酸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矿石粒度小于0.154 mm时,钒浸出率随矿石粒度变小而变小。钒的最高浸出率可达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资源 石煤 湿法流程 酸浸提钒 钒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某低品位石煤钒矿中浸出钒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照国 曹耀华 +1 位作者 刘红召 杨绍文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44,共5页
研究了从某低品位石煤钒矿中浸出钒,主要考察了硫酸直接浸出、氧化焙烧—酸浸、氧化焙烧—碱浸和钙化焙烧—碳酸钠浸出等工艺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球氧化焙烧—酸浸流程工艺指标较好;在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2h、酸用量为矿... 研究了从某低品位石煤钒矿中浸出钒,主要考察了硫酸直接浸出、氧化焙烧—酸浸、氧化焙烧—碱浸和钙化焙烧—碳酸钠浸出等工艺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球氧化焙烧—酸浸流程工艺指标较好;在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2h、酸用量为矿石质量60%条件下浸出6h,五氧化二钒浸出率达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钒矿 浸出工艺 五氧化二钒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山口石煤提钒焙烧工艺研究 被引量:25
11
作者 范必威 林海玲 《湿法冶金》 CAS 2001年第2期79-83,共5页
研究了焙烧对从方山口石煤中提钒的影响。考察了焙烧温度、入炉温度、有机质、添加剂氯化钠用量、焙烧时间、焙烧气氛和矿样粒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试验发现 ,对来自同一矿区的矿样 ,当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较高时 ,熟料中高价钒的水浸出... 研究了焙烧对从方山口石煤中提钒的影响。考察了焙烧温度、入炉温度、有机质、添加剂氯化钠用量、焙烧时间、焙烧气氛和矿样粒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试验发现 ,对来自同一矿区的矿样 ,当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较高时 ,熟料中高价钒的水浸出率较低。采用 1%的硫酸作为浸出剂对水浸渣进行再浸出 ,钒的浸出率可提高 10 % ,最高可提高 40 %~ 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焙烧 提钒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石煤湿法提钒中复合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华骏 颜文斌 +2 位作者 高峰 易静 刘倩倩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5,共4页
以湘西地区石煤为原料,采用湿法工艺提取其中的钒。研究了浸出过程中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用量、单一添加剂和复合添加剂对石煤湿法提钒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化钙和二氧化锰组合的复合添加剂可以强化钒的浸出,大幅度提高石... 以湘西地区石煤为原料,采用湿法工艺提取其中的钒。研究了浸出过程中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用量、单一添加剂和复合添加剂对石煤湿法提钒的影响。结果表明,氟化钙和二氧化锰组合的复合添加剂可以强化钒的浸出,大幅度提高石煤湿法提钒的浸出率。在复合添加剂用量2%、液固比0.8、浸出时间11 h、硫酸用量20%和浸出温度95℃的条件下,钒浸出率为86.5%,较单独无添加剂时的浸出率提高了23个百分点,较单独添加氟化钙时的浸出率提高了11.1个百分点,较单独添加二氧化锰时的浸出率提高了8.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湿法提钒 复合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石材大板表面轮廓提取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民 那丽红 +1 位作者 闵莉 刘大任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81-985,共5页
目的研究石材大板表面轮廓提取算法,实现石材大板的在线测量,解决国内石材企业不能对板材进行在线测量和数控加工问题.方法采用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来实现非接触测量系统的硬件搭建,构成基于CCD技术的石材大板在线测量系统,... 目的研究石材大板表面轮廓提取算法,实现石材大板的在线测量,解决国内石材企业不能对板材进行在线测量和数控加工问题.方法采用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和计算机来实现非接触测量系统的硬件搭建,构成基于CCD技术的石材大板在线测量系统,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石材大板表面廓形特征提取.用VC++编程实现图像灰度变换、平滑处理、图像分割和数学形态学处理过程,完成了石材大板表面轮廓提取.结果通过CCD图像采集系统可以完成石材表面廓形提取,提取的廓形达到了石材设计要求.结论利用灰度变换、平滑处理、图像分割和数学形态学等图像处理技术完成的石材表面轮廓提取,为进一步高精度尺寸计算提供基础.对利用矿山资源,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石材大板 轮廓提取 VC++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峰白云石二步煅烧制备镁钙砂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汪年 邓宁 +2 位作者 李养良 彭莉莉 都学飞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0-423,共4页
以湖北岩峰地区的天然白云石为原料,在实验室内采用二步煅烧法制备了镁钙砂,研究了轻烧温度(分别为750、800、850、900、950、1 000℃)和轻烧保温时间(分别为1、1.5、2、2.5、3、3.5 h)对轻烧白云石的活性度,镁钙砂的体积密度、显气孔... 以湖北岩峰地区的天然白云石为原料,在实验室内采用二步煅烧法制备了镁钙砂,研究了轻烧温度(分别为750、800、850、900、950、1 000℃)和轻烧保温时间(分别为1、1.5、2、2.5、3、3.5 h)对轻烧白云石的活性度,镁钙砂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抗水化性的影响,以及煅烧温度(分别为1 550、1 600、1 650、1 700℃)对镁钙砂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抗水化性的影响,确定了实验室制备镁钙砂的最佳工艺为:轻烧温度850℃,轻烧保温时间3 h,烧结温度1 6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二步煅烧 镁钙砂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挖灌注桩在(深圳)沿海地区复杂地层中应用实例 被引量:33
15
作者 赵伟 吴旭君 +3 位作者 王召磊 郑平 高焰林 谷霖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196-1199,共4页
通过深圳某沿海地区旋挖钻孔灌注桩基的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沿海地区复杂地层桩基施工的工程特点、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通过施工关键技术的控制:桩基垂直度控制、成孔技术及沉渣处理等施工方法的论述,解决了旋挖钻机在沿海地区复杂地... 通过深圳某沿海地区旋挖钻孔灌注桩基的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沿海地区复杂地层桩基施工的工程特点、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通过施工关键技术的控制:桩基垂直度控制、成孔技术及沉渣处理等施工方法的论述,解决了旋挖钻机在沿海地区复杂地层中桩基施工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挖钻机 填石地层 淤泥质地层 气举反循环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成制度及杂质对Mg-PSZ材料析出体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舒 谈家琪 +2 位作者 陈玉如 袁启明 孟佳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阳泉产ZrO2 原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烧成制度,即在烧结温度前保温(1600 ℃) ,再在C 相区烧结固溶,经慢速冷却至1100 ℃后再自然冷却到室温,可使基体中长出大小合适的析出体,获得较佳的力学性能。含10mol%... 以阳泉产ZrO2 原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烧成制度,即在烧结温度前保温(1600 ℃) ,再在C 相区烧结固溶,经慢速冷却至1100 ℃后再自然冷却到室温,可使基体中长出大小合适的析出体,获得较佳的力学性能。含10mol% MgO 的 Mg - PSZ 材料强度可达728 MPa,韧性可达12 .3 MPa·m1/2 ,与宜兴料相比较,可知少量杂质(Fe2O3) 可略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但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无影响。通过SEM 对选用不同烧成制度材料中析出体的形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成制度 杂质 力学性 氧化物陶瓷 结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石路基层中对流过程与温度特性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钱进 俞祁浩 +1 位作者 谷伟 游艳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88,共6页
利用块石层调控路基地温是主动冷却路基的一种重要措施,块石层内部对流换热过程是冻土工程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块石层中由低压或温差引起的空气流动的实际测定一直是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高精度微风速探测仪器,首次获得由温差... 利用块石层调控路基地温是主动冷却路基的一种重要措施,块石层内部对流换热过程是冻土工程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块石层中由低压或温差引起的空气流动的实际测定一直是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高精度微风速探测仪器,首次获得由温差引起的块石层空气流动特征。研究发现:块石层中对流过程和温度变化过程相互影响,在加速区和稳定区实现快速降温之后呈现缓慢降温过程;块石层内温差大于空气对流的启动温差时,自然对流速度和温差具有线性相关性;随着降温过程在相同温差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对流特性;块石层上表面温度波动对内部温度波动的影响随深度而减弱,温度延迟性与深度呈线性相关性,块石层不同层位温度变化的非对称性由不同的传热方式和传热效率导致;在热传导期块石层存在热传导影响范围,为保证降温效果块石层厚度需大于热传导范围。研究成果为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供直接的有力支持以及对该种措施降温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和改进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石层 对流过程 温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石煤型钒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黎宽 卞孝东 +3 位作者 马驰 王守敬 王盘喜 郭俊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119,共5页
为制定某石煤型钒矿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V2O5含量为0.94%。矿石中钒有两种赋存状态,一种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水白云母(伊利石)中,少量赋存在榍... 为制定某石煤型钒矿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采用化学分析、显微镜分析、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V2O5含量为0.94%。矿石中钒有两种赋存状态,一种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水白云母(伊利石)中,少量赋存在榍石、锐钛矿、赤铁矿等矿物中;另一种以离子吸附形式赋存在碳质中。提钒应先利用选矿方法除去耗酸矿物,再采用冶金处理方法使钒从矿石中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 工艺矿物学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加工石材时加工参数对金刚石铣刀耐磨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民 毛亚丽 卢达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44,共3页
为确定合理的加工参数,提高加工效率,采用正交法设计实验参数,在数控机床上研究了铣削石材时各加工参数对金刚石刀具磨损量的影响。金刚石铣刀采用热压成型法制造,金刚石铣刀磨损表面采用Leica MZ95体式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金刚... 为确定合理的加工参数,提高加工效率,采用正交法设计实验参数,在数控机床上研究了铣削石材时各加工参数对金刚石刀具磨损量的影响。金刚石铣刀采用热压成型法制造,金刚石铣刀磨损表面采用Leica MZ95体式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金刚石铣刀磨损量的主要加工参数是切割深度,其次是进给速度,刀具主轴转速影响最小。刀具底面的磨损比侧面严重,底面金刚石主要以脱落为主,侧面金刚石磨损以冲击破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刀具 石材加工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移动石质文物化学清洗的操作工艺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仁植 张秉坚 张润平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94,共9页
本工作属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石窟文物表面有害污物清除技术研究"的内容之一,旨在为起草《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化学清洗工艺规范》作准备。为了使研究基础更为广泛和扎实,结合在实验室和云冈石窟现场的化学清洗实... 本工作属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石窟文物表面有害污物清除技术研究"的内容之一,旨在为起草《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化学清洗工艺规范》作准备。为了使研究基础更为广泛和扎实,结合在实验室和云冈石窟现场的化学清洗实验,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石质文物化学清洗的工艺要求和规程,包括前期调研、清洗剂选择、贴敷技术、效果与安全性评估、实验室研究和现场小试验等内容,探讨了与石质文物化学清洗操作工艺相关的正面和反面的典型案例,为石质文物化学清洗操作工艺的规范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文物 化学清洗 操作工艺 施工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