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
1
作者 孙晋永 许乾 +2 位作者 闻立杰 邓文伟 马瑞阳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2-1683,共12页
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不能发现业务过程模型可能发生的数据流漂移,会将合理的数据流漂移案例判定为异常案例,降低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提出一种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将事件日志中的事件... 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不能发现业务过程模型可能发生的数据流漂移,会将合理的数据流漂移案例判定为异常案例,降低了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提出一种结合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发现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将事件日志中的事件名(即控制流)与其他事件属性(即数据流)一样看待,使用独热编码对其进行统一编码,得到案例特征数据集。然后,构建事件属性预测模型来获取业务过程实例的下一事件的所有可能发生事件及其属性的概率分布。进一步,将以上概率分布转换为异常评分,得到候选异常案例集。接着,使用基于霍夫丁不等式的双层滑动窗口机制、概念漂移比率从候选异常案例集中识别出数据流、控制流漂移案例,进而得到真正的异常案例。最后,采用循环更新策略,使用得到的漂移案例集作为新知识来更新事件属性预测模型,使得所提出的方法更准确地检测出真正的业务过程异常。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的业务过程异常检测方法,所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发现事件日志中的数据流漂移,对于包含数据流和控制流漂移的事件日志可以获得较高的异常检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程异常检测 数据流漂移 事件属性 概念漂移比率 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场景式公共信息服务的供需匹配:内在机制、过程框架与实现路径
2
作者 朱红灿 郑恺迪 余莹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160,F0003,共11页
文章基于供需匹配理论,分析AI赋能场景式公共信息服务供需匹配的内在机制,从“识别-设计-供给-管理”的逻辑构建过程框架。基于分析提出一系列实现路径,包括技术嵌入场景、集成信息资源、强化需求牵引、深化人机协同等,旨在优化AI在场... 文章基于供需匹配理论,分析AI赋能场景式公共信息服务供需匹配的内在机制,从“识别-设计-供给-管理”的逻辑构建过程框架。基于分析提出一系列实现路径,包括技术嵌入场景、集成信息资源、强化需求牵引、深化人机协同等,旨在优化AI在场景式公共信息服务供需匹配中的赋能效果,推动形成智能化、响应迅速且贴近民生的高质量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式公共信息服务 AI 赋能 供需匹配 内在机制 过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独特路径:信访制度政治属性的再认识
3
作者 张岩阳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的提出与《信访工作条例》的印发重新激活了对信访制度属性定位的讨论。信访制度兼具政治、行政与治理三种属性,其发端于党的群众路线的特点表明,信访制度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建的独特民主制度,也决定了政治属... 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的提出与《信访工作条例》的印发重新激活了对信访制度属性定位的讨论。信访制度兼具政治、行政与治理三种属性,其发端于党的群众路线的特点表明,信访制度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建的独特民主制度,也决定了政治属性是信访制度的第一属性,而民主则是贯通信访制度政治、行政与治理三种属性的核心价值。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由多种民主组成的大规模矩阵。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构成要素的信访制度因自身蕴含草根民主、直接民主等成分,成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次级矩阵。而信访制度作为标准制度接口的广泛嵌入、独特的民意吸纳方式,以及内置的动力机制等优势,使自身成为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条隐微路径。信访制度通过对民意的识别、对少数民意的保护,以及不制造民意的对立,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西式代议制民主乃至民主的内在局限提供了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访制度 政治属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 《信访工作条例》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觉模糊AHP和模糊MAIRCA的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彭书勤 吕琛 +2 位作者 黄大荣 程玉杰 赵玲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7,共11页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主动的风险评估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其风险水平对故障模式进行排序,并执行后续行动以消除或减轻其后果.为克服传统FMEA技术通过风险优先级数(RPN)来确定关键故障模式带来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集...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是一种主动的风险评估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其风险水平对故障模式进行排序,并执行后续行动以消除或减轻其后果.为克服传统FMEA技术通过风险优先级数(RPN)来确定关键故障模式带来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集成多准则决策(MCDM)方法,即将直觉模糊层次分析过程(IFAHP)与改进的模糊多属性理想现实比较分析(FMAIRCA)相结合.首先,本文通过IFAHP方法来计算风险因素权值;然后,使用本文提出的改进FMAIRCA模型推导出故障模式的排序;此外,在整个过程中还考虑了专家的客观权重;最后,考虑FMEA领域中的一个案例来验证所提出的方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为FMEA的风险评估提供一种实用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 模糊MAIR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非均相反应与传递过程强化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韶阳 徐涵卓 +4 位作者 张亮亮 孙宝昌 邹海魁 罗勇 初广文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1403,共13页
液-液非均相反应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各个领域中。由于液-液两相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以及相界面的存在,其反应过程通常受本征反应动力学和传递过程的共同影响。因此,增强液-液非均相反应传递过程并使之与反应动力学相匹配,实现... 液-液非均相反应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各个领域中。由于液-液两相物理化学性质差异以及相界面的存在,其反应过程通常受本征反应动力学和传递过程的共同影响。因此,增强液-液非均相反应传递过程并使之与反应动力学相匹配,实现原料、能源高效利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围绕液-液非均相反应与传递过程强化机理与应用,以硝化反应、脱氯化氢反应等典型非均相反应为例,结合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和传递过程基本特征,综述了传递-反应过程耦合影响反应选择性和时空产率机制,阐述了工业化应用面临的挑战及过程强化解决策略,进而从传递过程匹配反应过程出发,展望了液-液非均相反应过程强化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非均相反应 本征动力学 质量传递 热量传递 过程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加工方式对克氏原螯虾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鲍晓龙 王杰 +5 位作者 汪兰 石柳 吴文锦 柳静 于巍 汪超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4,共9页
【目的】提高预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热加工品质。【方法】采用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加热方式处理克氏原螯虾,测定虾尾肉结构、水分子分布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方式的加热时间分别... 【目的】提高预制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热加工品质。【方法】采用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加热方式处理克氏原螯虾,测定虾尾肉结构、水分子分布和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过热蒸汽、水煮和油炸等三种方式的加热时间分别为4 min、5 min、60 s。过热蒸汽组蒸煮损失率最低为16.03%,显著低于水煮、油炸的20.95%、26.79%(P<0.05);降温处理后持水性进一步提升,离心损失率由26.48%降低至23.26%;虾体内水分子分布均匀性均优于其他方式,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β-折叠和β-转角占比最高,分别为31.26%、44.51%;虾尾肉肌纤维结构紧密、排列整齐;降温后虾肉结构完整性保持最佳。水煮处理的持水性显著低于过热蒸汽,微观结构出现轻微开裂;油炸处理显著降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残留活性(11.75 U/mg),且色泽鲜艳,但对肌纤维微观结构破坏严重。【结论】过热蒸汽处理克氏原螯虾,在质地改善、烹饪损失以及持水性等方面表现更优,可应用在克氏原螯虾工业化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热加工 过热蒸汽 多酚氧化酶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羽肉鸡胸肌意大利面肉和木质肉发生率及其对肉品质影响研究
7
作者 陈艳茹 马小春 +5 位作者 王明慧 唐瑶瑶 白露 赵桂苹 文杰 刘冉冉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72-2684,共13页
旨在统计国内白羽肉鸡胸肌异质肉的发生率以及意大利面肉(spaghetti meat,SM)和木质肉(wooden breast,WB)在组织学特征、肉品质指标及加工属性之间的异同。本研究以两个饲养条件一致的白羽肉鸡群体共1900个42日龄屠宰后胸肌样本为素材,... 旨在统计国内白羽肉鸡胸肌异质肉的发生率以及意大利面肉(spaghetti meat,SM)和木质肉(wooden breast,WB)在组织学特征、肉品质指标及加工属性之间的异同。本研究以两个饲养条件一致的白羽肉鸡群体共1900个42日龄屠宰后胸肌样本为素材,采用表观评分法对意大利面肉、木质肉和白条纹肉(white striping,WS)严重等级进行判定并统计发生率,选取其中326个样本分为4大组,包括46个正常组、78个意大利面肉组、174个木质肉组以及28个意大利面肉和木质肉共同发生组,用于测定胸大肌重、压缩力、剪切力、腌渍吸收率、滴水损失和肉色;另选取131个样本也分为4组,包括20个正常组、35个意大利面肉组、70个木质肉组以及6个意大利面肉和木质肉共同发生组,用于分析蒸煮损失和pH。结果显示,两个群体异质肉总发生率分别为48.88%、48.67%,其中意大利面肉发生率分别为14.60%、13.90%,中度和重度木质肉发生率分别为9.20%、8.40%。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析结果表明,意大利面肉和木质肉肌束膜的结缔组织均明显异于正常胸肌,呈现出I型和Ⅲ型胶原纤维杂乱排列的状态,而意大利面肉肌束离散程度更大,且胶原纤维更少更短,以Ⅲ型纤维为主。肉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意大利面肉严重程度与剪切力和压缩力显著负相关;木质肉的压缩力、肉色亮度值显著上升而红度值显著下降,与胸大肌重显著正相关(P<0.05)。意大利面肉和木质肉pH均显著高于正常肉(P<0.05)。加工属性分析结果表明,意大利面肉腌渍吸收率和滴水损失无显著变化(P>0.05),而木质肉腌渍吸收率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意大利面肉和木质肉的发生改变了胸肌的胶原纤维类型、肉品质以及加工属性,这为通过遗传、养殖或加工手段改善白羽肉鸡胸肌异质肉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羽肉鸡胸肌 意大利面肉 木质肉 肉品质 加工属性 天狼猩红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地质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虚拟模糊决策技术研究
8
作者 杨静 段鹏鑫 +2 位作者 何于秋 汪辉 段晓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292-4299,共8页
特殊地质地区的施工决策极为重要且复杂多变,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实施。为解决西南复杂特殊地质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五控”目标(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环保)之间非均衡性难题,将网络计划技术与建筑信息... 特殊地质地区的施工决策极为重要且复杂多变,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会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选择和实施。为解决西南复杂特殊地质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五控”目标(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环保)之间非均衡性难题,将网络计划技术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可视化技术、模糊集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集成应用到复杂特殊地质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优选中,建立基于工期-成本-质量-安全-环保的混合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hybrid fuzzy multi-attribute decision-making model,HFMD),并运用Python与BIM技术构建施工过程可视化系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结果满足“五控”指标综合优化方案,并且工期提前10 d,成本降低3.1%,证明了此模A型和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复杂特殊地质地区桥梁工程施工方案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集 施工方案优选 灰色关联分析 混合模糊多属性决策 施工过程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驱动下蒙古族服饰“时装化”设计需求分析
9
作者 木斯 王帅 +1 位作者 张金滨 王赫德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44,共11页
文章以蒙古族服饰为研究对象,探讨蒙古族服饰“时装化”设计需求,以提高消费者对具有现代流行元素的蒙古族时装的满意度。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取消费者对蒙古族服饰时装的设计需求要素,并结合Kano模型对各需求要素的属性进行优化分类... 文章以蒙古族服饰为研究对象,探讨蒙古族服饰“时装化”设计需求,以提高消费者对具有现代流行元素的蒙古族时装的满意度。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取消费者对蒙古族服饰时装的设计需求要素,并结合Kano模型对各需求要素的属性进行优化分类与排序,提出优化蒙古族服饰“时装化”的设计建议。研究发现:消费者对蒙古族服饰的设计具有多样性需求,但总体来看,服饰面料、经久耐穿、实用功能、历史传统、文化深度、纯手工制作类属于必备属性;款式创意性、和谐色彩搭配、辨识度、文化特色、现代化风格、个性化定制类属于期望属性;设色明艳、时尚元素、艺术风格等属于魅力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层次分析法(AHP) 蒙古族服饰 时装化 设计需求 属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相约束的分频逐级融合反演方法预测薄煤层——以惠北地区恩平组煤系烃源岩为例
10
作者 崔维 叶云飞 +3 位作者 牛聪 王志红 郭刚 李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61,共10页
珠江口盆地惠北地区恩平组沉积水体较浅,主要为浅水三角洲—湖沼—滨浅湖相沉积环境,其中三角洲平原河漫沼泽和湖沼是发育煤系烃源岩的主要沉积相带。周缘钻井证实,恩平组发育大量煤层,单层煤的最大厚度为4.5 m,最小厚度为0.5 m,远小于... 珠江口盆地惠北地区恩平组沉积水体较浅,主要为浅水三角洲—湖沼—滨浅湖相沉积环境,其中三角洲平原河漫沼泽和湖沼是发育煤系烃源岩的主要沉积相带。周缘钻井证实,恩平组发育大量煤层,单层煤的最大厚度为4.5 m,最小厚度为0.5 m,远小于常规地震反演能够识别的最小厚度。因此,如何预测薄煤层的发育规模是该区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关键。为此,在充分分析煤系烃源岩地质、沉积背景的基础上,探索“三步法”以实现对煤系烃源岩中薄煤层的预测。首先,通过正演模拟分析证实不同沉积环境中薄煤层均为强振幅地震反射特征,砂、泥岩则为弱振幅特征,提取均方根振幅属性作为煤层区别于砂、泥岩发育范围的敏感属性;然后,通过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技术拓宽地震数据的频带,得到宽频地震数据,为地震反演提供高精度数据基础;最后,利用均方根振幅属性,采用低—中—高频优势频带逐级融合反演方法对不同厚度的煤层逐级刻画,最终完成煤系烃源岩中薄煤层发育范围的预测。惠北地区L区块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煤层的发育范围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度较高,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反演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地震正演模拟 均方根振幅属性 高分辨率处理 分频逐级融合反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拟合匹配追踪动校正方法及其应用
11
作者 杨小慧 于鹏飞 张嘉玮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27,共11页
【目的和方法】动校正(NMO)是地震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但常规方法在处理大偏移距或广角数据时易引发子波拉伸畸变,导致叠加质量下降及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分析失真。匹配追踪动校正(MP-NMO)虽能缓解拉伸效应,却因同相轴交叉问题造成... 【目的和方法】动校正(NMO)是地震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但常规方法在处理大偏移距或广角数据时易引发子波拉伸畸变,导致叠加质量下降及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分析失真。匹配追踪动校正(MP-NMO)虽能缓解拉伸效应,却因同相轴交叉问题造成横向不连续,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拟合的改进型匹配追踪动校正方法。在匹配追踪分解中,对同一反射界面不同偏移距的子波振幅、频率及相位进行三次多项式拟合,消除局部异常干扰;以二阶时距曲线为初值,结合自适应时间扫描策略,在动态窗口内搜索最优反射波到达时间,避免高阶时距方程求解的复杂性;引入Morlet复子波多尺度扫描,增强抗噪性与频带适应性。【结果】对于理论模型,改进方法有效改善了大偏移距子波拉伸,振幅与频率误差分别低于5%,较传统匹配追踪(误差达40%)提升90%以上,且抗噪性增强,7次迭代内即可收敛。实际资料处理中,浅层大偏移距道集的同相轴连续性改善,叠加剖面分辨率提升,0.8~1.7 s关键层段成像更为清晰。【结论】研究成果为复杂构造区地震资料的高保真处理提供了技术手段,尤其适用于AVO/AVF属性分析和各向异性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无拉伸动校正 匹配追踪算法 多参数多项式拟合 同相轴交叉校正 AVO属性保真 Morlet复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极端天气气候研究——“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简介及最新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海山 张耀存 +6 位作者 张文君 尹志聪 华文剑 况雪源 陈国森 马红云 韩婷婷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45,共23页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并表现出群发性、持续性、复合性等特点,不可预测性增加;持续性强降水、极端低温、复合型极端高温干旱、群发性热浪和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然而,上述极端... 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并表现出群发性、持续性、复合性等特点,不可预测性增加;持续性强降水、极端低温、复合型极端高温干旱、群发性热浪和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然而,上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新特征、关键过程和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重大极端事件的预报预测水平亟待提升。文章首先简要介绍“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重点专项项目“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形成机理及其预测和归因”的基本情况。项目拟在分析全球变化背景下对我国造成重大影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新特征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多尺度海-陆-气耦合过程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理,挖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次季节-季节预测的前兆信号;发展动力与物理统计相结合的极端事件预测新方法,研制针对中国极端事件的新一代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与检测归因系统。文章重点总结了自2022年12月项目立项至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海气相互作用 陆面过程 海陆气耦合 机理 预测 归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Based on Qualitative Mapping
13
作者 LI Hua LIU Yongchang LI Chao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3期153-155,共3页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 fields of psychology,neuro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but also the research base on biological recogni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 fields of psychology,neuro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c,but also the research base on biological recognition theory and technology realization.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existence,e.g.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acing to nerve calculation,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sing substance shape distilling and wavelet under high yawp,ANN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etc,are very complex in comparison.Using qualitative Mapping,this text describes the specific attributes in the course of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the results are more brief and straightforward.So the software program of vision recognition is probably easier to real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信息处理 生物识别 图像处理 细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登成 王中敏 +2 位作者 李亚俊 樊皓 刘扬扬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9-297,共9页
河流岸线是构成河流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人为活动影响,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受到破坏,为精准开展河流岸线修复,亟需制定有针对性的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河流岸线的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在... 河流岸线是构成河流自然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人为活动影响,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受到破坏,为精准开展河流岸线修复,亟需制定有针对性的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河流岸线的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在国内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水利、生态环境、海洋等行业有关技术规范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全面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经过初步梳理和综合遴选筛选了河流岸线生态功能评价指标;综合相关技术规范以及研究成果,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效用赋值,并制定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河流岸线可分为生态保护型岸线与生态修复型岸线,前者可细分为植被良好型、沙漠型以及岩石型3类,后者可细分为堤防型、农田型、村落型、养殖塘型、城镇型、河口型以及复合型7类。河流岸线具有防洪、控制侵蚀、保护水质、生物栖息、景观功能5项生态服务功能。2)构建的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准则层为河流岸线所具备的5项生态服务功能,指标层包括防洪达标率、堤防安全、植被覆盖率、岸坡稳定性、排污口布局合理程度、生态缓冲带状况、生物多样性指数、植物群落状况、水鸟状况、景观生态价值、景观舒适度11项评价指标,对各项指标根据总体评价进行五级效能赋值。3)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多属性效用理论计算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综合指数,将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划分为优、良、中、差、极差5个等级,以评价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状况。研究可为识别河流岸线生态问题、评估河流岸线生态修复成效、健全河流岸线管理长效机制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岸线 生态服务功能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多属性效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基区尺寸对双极器件总电离剂量辐射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超洋 杨强 +2 位作者 李燕妃 孙家林 谢儒彬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36-1042,共7页
基于标准0.18μm BCD工艺,对双极器件总电离剂量(TID)辐射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提高双极器件抗总电离剂量辐射能力的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在标准0.18μm BCD工艺中,双极器件总电离剂量辐射的敏感区域位于浅沟槽隔离结构下方、基极... 基于标准0.18μm BCD工艺,对双极器件总电离剂量(TID)辐射效应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提高双极器件抗总电离剂量辐射能力的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在标准0.18μm BCD工艺中,双极器件总电离剂量辐射的敏感区域位于浅沟槽隔离结构下方、基极接触区和发射极边缘之间的本征基区。对不同本征基区尺寸的双极器件进行了总电离剂量辐射实验,研究了本征基区尺寸对双极器件电流增益随总电离剂量退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总电离剂量下,双极器件本征基区尺寸越小,增益衰减比例越小,辐射敏感性越低。将10 V纵向npn(VNPN)器件的本征基区尺寸由1.4μm减小至0.6μm,可将150 krad(Si)总电离剂量辐射后的归一化电流增益由0.6132增大到0.7081。因此,减小本征基区尺寸是一种有效的双极器件总电离剂量辐射加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器件 总电离剂量(TID)辐射 本征基区 0.18μm BCD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智能断层预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希晨 韩瑞冬 +3 位作者 杜长江 李磊 陈茂山 冯佳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7-847,共11页
利用断层敏感属性识别断层的精度和适用性有限,主要可识别主干大尺度断层。对于中、小尺度断层,由于欠缺足够的分辨率、连续性,预测的断层数量不准,如果仅依靠单一属性预测断层的可信度较低。此外,长期以来断层解释以人工为主,严重影响... 利用断层敏感属性识别断层的精度和适用性有限,主要可识别主干大尺度断层。对于中、小尺度断层,由于欠缺足够的分辨率、连续性,预测的断层数量不准,如果仅依靠单一属性预测断层的可信度较低。此外,长期以来断层解释以人工为主,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为此,为了突破单一方法的极限,从而识别更多的断层,改善断层预测的分辨率和连续性,消除“双边界”效应,创建了高精度人工智能断层预测流程,以逐级提升断层解释精度和效率。首先,开展叠后地震资料预处理,提高原始地震数据的品质,为生成高精度断层属性建立基础;其次,进行人工智能断层预测,为了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对人工智能预测结果进行“断层增强—骨架化—蚂蚁体”处理;再次,利用多属性融合丰富多尺度断层信息;最后,依托高精度断层预测结果,结合智能化技术提高断层解释效率。将高精度人工智能断层预测流程用于渤海湾盆地X区实际资料,预测结果表明,剖面正断层以阶梯状、“Y”式组合为主,大部分为SE倾向,与断陷同期形成。平面上断层优势方位为NE向,与近SN向次级断层构成“梳状”组合,表明该区发生伸展变形的同时,可能遭受左旋走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预测 人工智能 断层增强处理 多属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巧慧 许军 +4 位作者 吴霖健 刘莉 刘琛 方浩庭 张金华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1-537,574,共8页
目的筛选并构建科学有效的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阅读法确定备选的指标,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备选指标进行3轮专家意见的征询,然后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第4轮专家征询,最后采用属性层次分析法对韧性... 目的筛选并构建科学有效的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阅读法确定备选的指标,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备选指标进行3轮专家意见的征询,然后对筛选后的指标进行第4轮专家征询,最后采用属性层次分析法对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赋予权重。共有25名专家参与Delphi法专家咨询。结果本研究所邀请的专家涉足近8个学科领域,平均专业年限15.69。前3轮征询专家一致性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72,0.409和0.394。建立了3个层级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为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权重0.346)、心理资本(权重0.614)和应急态度(权重0.040),二级指标有13个内容,进一步细分为46个三级指标。结论Delphi法结合属性层次分析法用于基层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韧性评估指标体系的筛选是有效可行的。构建的基层医务人员韧性评估体系能系统地评估基层医务人员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所具备的韧性,可为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提供策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 韧性 公共卫生事件 DELPHI法 属性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电流传感消抖卡尔曼本征信号高精度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逸伦 宣鹏华 +2 位作者 李岩松 冉沅昌 王其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80,共13页
本征信号是光学电流传感长期运行稳定性和高精度测量的重要性能参数。目前,传统方法如双光路法并不能消除本征信号的抖动,对光学电流传感高测量精度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提出了光学电流传感消抖卡尔曼本征信号高精度提取方法来对本征信... 本征信号是光学电流传感长期运行稳定性和高精度测量的重要性能参数。目前,传统方法如双光路法并不能消除本征信号的抖动,对光学电流传感高测量精度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提出了光学电流传感消抖卡尔曼本征信号高精度提取方法来对本征信号进行消噪处理。首先对光学电流传感的噪声特性以及光路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光学电流传感本征信号模型。引入消抖函数修正卡尔曼增益K,提出了消抖卡尔曼(Debouncing Kalman,DBK)算法,解决了标准卡尔曼增益K对初始状态依赖性强以及测量过程不确定性非常敏感带来的状态估计值严重抖动问题。并且引入了噪声方差递推估计,来保证在滤波过程中可以实时对噪声方差进行修正。在MATLAB进行了消抖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验证并与标准卡尔曼算法进行了滤波效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并结合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法推导验证了该算法的稳定性。最后,搭建光学电流传感实验平台,将所提算法在LabVIEW FPGA硬件平台并行实现,验证了该算法的实时性,且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电流传感 消抖卡尔曼 本征信号 噪声方差估计 并行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硝化合成一硝基萘安全工艺研究
19
作者 刘祥 吴绪伟 +4 位作者 薛洪来 严生虎 陈代祥 沈介发 张跃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4,共5页
针对萘硝化间歇式反应存在反应时间长、收率低和风险高等问题,以萘为原料、浓硝酸为硝化剂、二氯乙烷为溶剂,提出了微通道反应器内合成一硝基萘的连续流工艺。考察了硝酸与萘摩尔比、反应温度、硝酸质量分数、反应停留时间4个因素对微... 针对萘硝化间歇式反应存在反应时间长、收率低和风险高等问题,以萘为原料、浓硝酸为硝化剂、二氯乙烷为溶剂,提出了微通道反应器内合成一硝基萘的连续流工艺。考察了硝酸与萘摩尔比、反应温度、硝酸质量分数、反应停留时间4个因素对微通道连续反应的影响,验证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微通道连续反应转化率和收率的稳定性,并对比分析了间歇式反应与微通道连续流反应的反应严重度。结果表明,硝酸与萘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为40℃、硝酸质量分数为85%、停留时间为96 s时微通道连续流反应效果最佳;最佳工艺条件下,微通道连续反应稳定,萘的转化率达到99.1%,一硝基萘的收率达到96.3%;间歇反应、微通道连续反应绝热温升分别为103.25℃和1.5℃,表明微通道连续流的萘一段硝化反应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硝基萘 硝化反应 微通道反应器 连续流工艺 本质安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安全韧性量化评估体系构建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旗 钱晓栋 +2 位作者 肖方雄 陈丽 徐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74-179,共6页
燃气是一种高效、稳定、低碳的清洁能源,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大力推进城市燃气发展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既是满足城市高品质用能需求的有效路径,又是推动节能降碳,实现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由于燃气具有易燃、... 燃气是一种高效、稳定、低碳的清洁能源,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大力推进城市燃气发展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既是满足城市高品质用能需求的有效路径,又是推动节能降碳,实现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由于燃气具有易燃、易爆、易扩散等特点,随着城市燃气的快速发展,燃气安全问题愈发突出,相关事故时有发生。为有效防范化解燃气安全风险与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更好推动燃气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坚持目标性、系统性、可行性、科学性、本土性五大导向,首次将韧性评估的方法论与燃气安全评估工作相结合,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燃气安全韧性量化评估体系,对城市燃气安全相关指标进行全面梳理、摸排与评估,为推进城市燃气本质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 安全韧性 评估指标 层次分析法 本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