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obe Method of Gradient Projection Type
1
作者 朱建青 靳丽丽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1999年第1期102-110, ,共9页
In this paper,a probe method for nonlinear programming wiht equality and inequality is given. Its iterative directions at an arbitrary point x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solving a liear system. The terminate conditions a... In this paper,a probe method for nonlinear programming wiht equality and inequality is given. Its iterative directions at an arbitrary point x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solving a liear system. The terminate conditions and choices of the parameters are given. The global convergence of the method is proved. Further more,some well known gradient projection type algorithms [1-15] and new gradient projection type algorithms from the linear system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system gradient projection probe method global converg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蓝色荧光碳点探针测定替加环素
2
作者 郑丽丽 蔡柔荧 +2 位作者 曹扬远 翁少煌 魏岚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构建基于N-CDs为荧光探针的简便、有效且灵敏度高的替加环素(TIGE)荧光检测体系,用于注射用TIGE和人血浆样品中TIGE的定量分析。以一水柠檬酸和L-谷胱甘肽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合成了一种氮掺杂的蓝色荧光碳点(N-CDs),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 构建基于N-CDs为荧光探针的简便、有效且灵敏度高的替加环素(TIGE)荧光检测体系,用于注射用TIGE和人血浆样品中TIGE的定量分析。以一水柠檬酸和L-谷胱甘肽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合成了一种氮掺杂的蓝色荧光碳点(N-CDs),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表征。以N-CDs为荧光探针,进一步探讨N-CDs与TIGE的相互作用和猝灭机制。并用于注射用替加环素和人血浆样品中TIGE的定量分析。当TIGE浓度在0.1~25μg·mL^(-1)范围内时,体系的荧光猝灭效率(F0-F)/F0与替加环素浓度(CTIGE)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方程为y=0.01923 CTIGE+0.07893,R^(2)=0.993。根据3σ/S计算得出本方法检测TIGE的检测限为0.092μg·mL^(-1)(n=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法 氮掺杂碳点 荧光探针 替加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杆密实法处理筛余回填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3
作者 杜广印 徐金涛 +3 位作者 刘松玉 王宇虓 杨泳 刘学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4-1510,共7页
为探究振杆密实法应用于筛余回填土地基的可行性,依托乌鲁木齐市白鸟湖医院建设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振杆密实法设备开展了筛余回填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使用压实度检测、重型动力触探和平板载荷试验及瑞利面波测试等原位测试方法对加固... 为探究振杆密实法应用于筛余回填土地基的可行性,依托乌鲁木齐市白鸟湖医院建设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振杆密实法设备开展了筛余回填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使用压实度检测、重型动力触探和平板载荷试验及瑞利面波测试等原位测试方法对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处理后筛余回填土的压实度提高了12.13%~48.08%;处理范围内土层的动力触探击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较处理前平均提高2倍以上;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_(ak)为277 kPa,满足设计要求,土层平均波速由136 m/s提升至175 m/s,提高约29%.振杆密实法可以显著提升筛余回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和均匀性,为筛余回填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砂坑 筛余回填土 振杆密实法 深层振动密实 地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FEM法的黄土地基振杆密实过程大变形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常辉 刘松玉 +2 位作者 杜广印 郁培阳 吴燕开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9,共11页
采用粒子有限元方法(PFEM)及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对振杆密实法加固砂质黄土地基的大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振杆贯入过程中周围土体的位移场、应力场、速度场以及塑性体应变等分布规律,揭示了砂质黄土地基深层振动密实机理.... 采用粒子有限元方法(PFEM)及结构性土的本构模型,对振杆密实法加固砂质黄土地基的大变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振杆贯入过程中周围土体的位移场、应力场、速度场以及塑性体应变等分布规律,揭示了砂质黄土地基深层振动密实机理.结果表明: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获得的地面垂直振动速度峰值变化趋势较为一致,验证了粒子有限元方法的可靠性;垂直激振的振杆能够同时引起土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位移场、应力场和速度场的变化;在距振源水平距离5R(R为振杆半径)范围内,土颗粒以半梭形向外扩展并趋于密实,同时水平应力大幅增加并产生预压效果;以塑性体应变作为加固范围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土体径向加固范围随振杆贯入深度增加而略有增大,最大径向加固范围约为3.2R,且振杆底端以下1R~2R范围亦有密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有限元 振杆密实法 大变形 数值模拟 砂质黄土 结构性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仿真模拟在超声喷水无损检测用水套设计中的应用
5
作者 罗明 马兆庆 +2 位作者 吴君豪 蔡鹏 吴时红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7,共5页
水套在超声喷水穿透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设计出具有良好耦合效果的水套,减少水流紊流对声波耦合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探头套几何模型、物理建模、数值求解的有限元仿真方法对探头水套进行流体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在无整流装置下,从... 水套在超声喷水穿透检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设计出具有良好耦合效果的水套,减少水流紊流对声波耦合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探头套几何模型、物理建模、数值求解的有限元仿真方法对探头水套进行流体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在无整流装置下,从入水口射入的水流撞击探头套内壁,产生严重紊流,进入出水管后,紊流状态仍然保持,水流流线方向杂乱。增加整流装置后,探头套内紊流得到很好的抑制,使得进入出水管的水流流线方向趋向一致,这种现象随着整流片增多而效果越加明显。本文为后续模拟水流经过出水口后的水柱状态,特别是随着初始水流速度加大后的水柱状态,以及利用有限元多物理场模拟功能,在加入声场后,模拟紊流状况下声场的变化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仿真 超声喷水穿透 探头水套 紊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艾比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尼亚孜海尼木·肖开提江 马倩 +2 位作者 包安明 塞米热·吾斯曼 姜展鹏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7,共10页
对艾比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从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2个方面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年降水、地表温度、河网密度、土壤类型、... 对艾比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对其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从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2个方面选择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年降水、地表温度、河网密度、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人均GDP及人口密度等11个指标,构建艾比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利用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选取2000、2010及2020年3个时间点进行流域生态脆弱性(EVI)研究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艾比湖流域生态脆弱性以中度脆弱与轻度脆弱为主,占总面积的85.53%,整体上生态脆弱性有所改善。地理探测器分析表明,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多种影响因子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是影响区域生态脆弱性状况的主要因子。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生态脆弱性具体解释力的值分别为0.592、0.721和0.7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熵权法 地理探测器 驱动力 艾比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振杆密实法加固湿陷性黄土的模型试验研究
7
作者 高常辉 刘松玉 +3 位作者 杜广印 庄仲旬 杨泳 何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34,共10页
气动振杆密实法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一项全新技术。采用自行研制的气动振杆密实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单一激振力、气体射流协同激振力两种条件下的模型试验,评价了土体加固效果,研究了振杆贯入过程中土体水平向土压力、土颗粒垂直振... 气动振杆密实法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一项全新技术。采用自行研制的气动振杆密实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单一激振力、气体射流协同激振力两种条件下的模型试验,评价了土体加固效果,研究了振杆贯入过程中土体水平向土压力、土颗粒垂直振动速度和土体中气体压力值的变化规律。试验发现,处理后各深度土层的密度均有明显提高,湿陷系数降低;增设气体射流后,100 mm深度以下土层密度进一步提高,水平向土压力最大提高20.4%,同时放大了振杆密实法引起的土体振动响应。研究揭示了气体射流在土体加固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探讨了气动振杆密实法加固湿陷性黄土机理,为推广气动振杆密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杆密实法 气体射流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 循环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等离子体溯源测量装置设计及性能测试
8
作者 李耀 贾军伟 +7 位作者 王青青 武宇婧 常猛 董学江 郝剑昆 郎昊 李绍飞 张韧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2期181-189,共9页
文章设计了一套等离子体溯源测量装置为验证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源作为校准源的性能,找出满足朗缪尔探针溯源校准的最佳等离子体测试条件,提升测试准确性,采用控制变量法对不同工况下ICP源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文章设计了一套等离子体溯源测量装置为验证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源作为校准源的性能,找出满足朗缪尔探针溯源校准的最佳等离子体测试条件,提升测试准确性,采用控制变量法对不同工况下ICP源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以及电子密度的重复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放电开始5~20 min内,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稳定性分别优于99.4%和98.9%;在探针伸入真空腔体内440~480 mm的范围内,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均匀性分别优于97.2%和93.6%;在等离子体源放电功率100~900 W范围时,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重复性优于86.6%,并且多数在92%以上。本研究可为后续等离子体诊断手段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源 朗缪尔探针 控制变量法 结构设计 电子密度 电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石英SiO_(2)纯度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韦聪 任兵建 +1 位作者 罗悦 韦朝海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89,共8页
为解决高纯石英SiO_(2)纯度检测结果存在准确度低和精确度差的缺陷,拟构建高纯石英SiO_(2)纯度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通过设计预处理过程耦合响应曲面法获取优化的测试操作参数,并分析高纯石英中杂质的主要种类以及杂... 为解决高纯石英SiO_(2)纯度检测结果存在准确度低和精确度差的缺陷,拟构建高纯石英SiO_(2)纯度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通过设计预处理过程耦合响应曲面法获取优化的测试操作参数,并分析高纯石英中杂质的主要种类以及杂质类别对检测结果精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HF酸剂量、样品质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大于消解温度和消解时间;化学分析法适用于纯度为99.0%~99.9%的高纯石英样品,相对标准偏差(DRS)≤5%,仪器分析法适用于纯度为99.99%的高纯石英样品,DRS≤20%。因此,构建的检测方法适用于高纯石英中SiO_(2)纯度检测,具有低检出限和灵敏度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石英 二氧化硅 分析方法 响应曲面法 探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勘察中规避地下管线新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金 张华 孙思亮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在城市环境勘察工作中,人工挖探为较直接和准确的排查地下管线方式,但当挖探至地面以下1.5m深度后继续向下挖探,若遇到障碍物便难于分辨是否为地下管线或砖石等物体,导致后续施工难于做决策。提出采用微小极距四探针方法对挖探过程中遇... 在城市环境勘察工作中,人工挖探为较直接和准确的排查地下管线方式,但当挖探至地面以下1.5m深度后继续向下挖探,若遇到障碍物便难于分辨是否为地下管线或砖石等物体,导致后续施工难于做决策。提出采用微小极距四探针方法对挖探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进行电阻率测试,通过获取障碍物视电阻率值来判断障碍物的材质,进而识别其是否为地下管线,为挖探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在实际生产项目中的成功应用,说明该技术方法可作为工程勘察钻探过程中排查地下管线的一种新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勘察 地下管线 人工挖探 四探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探针热脉冲法测定饱和土壤固体百分比方法研究
11
作者 韦昊延 成静清 +4 位作者 武廉策 孔琼菊 胡优 司炳成 李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06,144,共10页
以两组不同含水率下的典型淤泥饱和态土壤—油砂尾矿土壤为例,使用两个独立的探针,基于单探针热脉冲法以及Blackwell方程,提出3种接触热导率的获取方法(H T、H K和H av方法),通过对比热脉冲法测定值与烘干法得到的真实值检验不同方法的... 以两组不同含水率下的典型淤泥饱和态土壤—油砂尾矿土壤为例,使用两个独立的探针,基于单探针热脉冲法以及Blackwell方程,提出3种接触热导率的获取方法(H T、H K和H av方法),通过对比热脉冲法测定值与烘干法得到的真实值检验不同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探针对各组土样的热导率、热扩散率和比热容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探针导致的接触热导率差异并不影响土壤热特性的测定;但在H T方法、H K方法和H av方法下,扩散率和比热容有显著差异。与烘干法相比,基于H T方法的单探针热脉冲法在不同情景下测定的油砂尾矿固体百分比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能提供可靠的淤泥饱和态土壤干湿状况测定结果。H K方法和H av方法虽然在第1组样品中表现尚可,对第2组样品测定的准确性不高,表明对同一探针的接触热导率值进行预先标定的方法存在局限性,根据温升曲线拟合获取接触热导率值仍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针热脉冲法 饱和土壤 土壤含水率 土壤热特性 土壤固体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5462例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及基因突变分析
12
作者 张禾璇 杨雪 +4 位作者 王侣金 李林洁 张晓怡 刘兴宇 余蕾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发病情况和基因突变特点,为贵阳地区G6PD缺乏症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募集该地区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出生的新生儿,应用荧光分析法对其血斑样...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发病情况和基因突变特点,为贵阳地区G6PD缺乏症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募集该地区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出生的新生儿,应用荧光分析法对其血斑样本进行G6PD酶活性筛查,召回初筛阳性儿,完成G6PD酶活性诊断及多色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Multicolor probe melting curve analysis method,MMCA)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共募集115462例新生儿,G6PD酶活性筛查血斑样本共筛出阳性1606例,筛查阳性率为1.39%(1606/115462),其中男性为1.83%(1130/61801)、女性0.89%(476/53661),男女新生儿G6PD酶活性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召回初筛阳性患儿,G6PD基因突变检出率87.07%(909/1044),其中男性为90.09%(764/848),女性为73.98%(145/196),男女间G6PD基因突变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共检出13种类型G6PD基因单一突变型(c.1024 G>T、c.1388 G>A、c.95 A>G、c.1376 G>T、c.592C>T、c.871 G>A、c.519 C>T、c.392G>T、c.493 A>G、c.1004C>A、c.1360C>T、c.383T>C、c.517T>C)和6种复合突变型(c.1376 G>T杂合复合c.95A>G杂合突变、c.1024 G>T杂合复合c.95A>G杂合突变、c.1024 C>T杂合复合c.1388 G>A杂合突变、c.1024 C>T杂合复合c.519C>T杂合突变、c.1376 G>T杂合复合c.1024 C>T杂合突变、c.95A>G杂合复合c.1388 G>A杂合突变)。贵阳地区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类型复杂多样,G6PD突变常见类型为c.1024 C>T、c.1388G>A、c.95 A>G、c.1376G>T这四种类型。结论贵阳地区G6PD基因突变位点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开展G6PD酶活性筛查及相关诊断检测,有利于本地区G6PD缺乏症的筛查、确诊、治疗和防控,有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G6PD基因型 基因突变 多色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探针热脉冲法对红壤土失水过程的监测
13
作者 韦昊延 耿宁 +3 位作者 成静清 孔琼菊 胡优 李敏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208,共8页
实现土壤失水过程的原位监测,对红壤区水土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热脉冲法是目前土壤水热特性原位测量的常用方法,但红壤土失水时极易产生裂缝,单探针热脉冲法能否准确测定失水过程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室内模... 实现土壤失水过程的原位监测,对红壤区水土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预警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热脉冲法是目前土壤水热特性原位测量的常用方法,但红壤土失水时极易产生裂缝,单探针热脉冲法能否准确测定失水过程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室内模拟土壤从饱和到干燥的连续失水过程,用时域反射法(TDR)作为标准对照,验证热脉冲方法测定土壤失水过程的准确性,并评估土壤裂缝产生后对单探针热脉冲法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失水,土壤热导率K值由1.8 W/(m·K)减小到1.1 W/(m·K),热扩散率α值由1.0×10^(-8)m^(2)/s增加到3.0×10-8 m 2/s,比热容C值由1.8×108 J/(kg·K)减小到0.4×10^(8)J/(kg·K);接触热导率H值随着土壤失水具有台阶状变化特征,与土壤含水率变化速率的转折相吻合;与TDR测定结果相比,MAE和RMSE值分别为1.66和1.94 cm 3/cm^(3),R^(2)值为0.96;单探针热脉冲法能提供可靠的红壤土失水过程测定结果,且H值的变化能指征土壤裂隙的产生,可为土壤干湿循环过程、边坡和堤坝稳定性的动态监测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土 失水过程 热脉冲方法 含水率 单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回流法提取煤基碳点及其荧光性能应用研究
14
作者 刘雅雯 董付涛 +3 位作者 安迪娜·艾萨江 韩荣 冯剑 任铁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2-417,共6页
通过水回流法从3种煤中提取出了煤基碳点,对水溶剂回流时间与用量进行了工艺优化,所制备碳点具有蓝色荧光特征,通过红外表征确认了煤基碳点表面具有O—H、C O、C—H等官能团,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计算出煤基碳点的荧光寿命为2.2μs。同... 通过水回流法从3种煤中提取出了煤基碳点,对水溶剂回流时间与用量进行了工艺优化,所制备碳点具有蓝色荧光特征,通过红外表征确认了煤基碳点表面具有O—H、C O、C—H等官能团,通过时间分辨荧光光谱计算出煤基碳点的荧光寿命为2.2μs。同时探究了3种煤基碳点在离子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它们作为荧光探针在与Fe^(3+)或Cu ^(2+)结合时会发生荧光淬灭,并且反应迅速,其中CCD-W1对Fe^(3+)和Cu^(2+)的检出限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16μmol/L和0.1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水回流法 碳点 荧光探针 FE3+ 和Cu 2+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电法在疑难非金属管线精确探测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梁国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8期116-122,共7页
伴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引调水输水管线运用盾构技术朝着大纵深方向下沉发展,而超埋深管线,尤其是疑难非金属管线以其复杂的物理特性及大埋深让常规物探手段捉襟见肘,危险始终会存在输水管线的施工过程,成为了水利行业施工... 伴随着地下空间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引调水输水管线运用盾构技术朝着大纵深方向下沉发展,而超埋深管线,尤其是疑难非金属管线以其复杂的物理特性及大埋深让常规物探手段捉襟见肘,危险始终会存在输水管线的施工过程,成为了水利行业施工的痛点、难点问题。文章结合典型工程案例,以高密度电法理论作为基础,创造性的应用全方位电法新技术精准采集大埋深疑难非金属管线的地电剖面数据,而后对视电阻率等值线剖面图加以分析研究,获取疑难非金属管线的准确空间坐标,并采用钎探方法及竣工资料论证成果精度的可靠性,为疑难非金属管线隐患排查及非开挖精确探测提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管线 疑难非金属管线 全方位电法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何文会 刁玉霞 +3 位作者 邱丽美 向彦娟 郑爱国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3-1794,共12页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研发与催化剂失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述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检测优势,根据该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表征时面临的样品制备方法困境,概述适用于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的EPMA样品制备方法...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研发与催化剂失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述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检测优势,根据该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表征时面临的样品制备方法困境,概述适用于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的EPMA样品制备方法,并介绍EPMA技术参数的优化原则与经验参数。综述EPMA在不同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分子筛催化剂、催化裂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及重整催化剂在研发过程及失活剖析过程中截面微区元素探测与分布信息,对于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质优化、催化剂的装填以及反应器的操作,乃至寻找缓解催化剂失活的策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该方法在未来发展方向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炼油化工催化材料 样品制备方法 微区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多羔主效基因FecB高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秋月 胡文萍 +10 位作者 贺小云 潘章源 郭晓飞 冯涛 曹贵玲 黄冬维 贺建宁 狄冉 曹晓涵 王翔宇 储明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51,共13页
基于前期分型基础,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分型的效率和准确性,本试验建立了Taqman探针和SNaPshot两种高通量FecB突变分型方法。结果显示,与传统的PCR-RFLP和PCR-SSCP分型方法相比,这两种高通量分型方法在节省检测成本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检测周... 基于前期分型基础,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分型的效率和准确性,本试验建立了Taqman探针和SNaPshot两种高通量FecB突变分型方法。结果显示,与传统的PCR-RFLP和PCR-SSCP分型方法相比,这两种高通量分型方法在节省检测成本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并在检测效率上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利用FecB进行分子育种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自2003年至今,本实验室应用这两种方法对10个中国本地绵羊品种、3个培育品种以及一些杂交群体的23 264只绵羊的FecB频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湖羊和小尾寒羊携带FecB基因的频率最高,小尾寒羊FecB基因的B等位基因频率为0.432~0.833。跟踪以小尾寒羊作为母本和杜泊羊级进杂交后代群体发现,随着杂交的进行FecB基因在培育的鲁西黑头肉羊中的B等位基因频率提升到了0.432,但在横交固定阶段有所下降。本研究所得结果可为今后在肉用绵羊品种多羔改良和多羔肉用新品种培育过程中通过引入FecB基因提高繁殖性能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B基因 产羔数 Taqman探针法 SNaPshot分型 等位基因频率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占相思整树蒸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39
18
作者 马玲 饶兴权 +3 位作者 赵平 陆平 蔡锡安 曾小平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3,共7页
为深刻揭示华南丘陵退化荒坡植被恢复树种的水分利用特征,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马占相思的树干液流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同步测定样树周围环境因子如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树干... 为深刻揭示华南丘陵退化荒坡植被恢复树种的水分利用特征,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马占相思的树干液流进行了连续测定,并同步测定样树周围环境因子如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湿度等.结果表明,马占相思树干东、南、西、北各方位测得的液流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并显著相关;以北方位液流密度为自变量,其他各方位液流密度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回归系数随时间和个体的变化而变化.对9月和2月的液流和光合有效辐射及水蒸气压亏缺的日变化作了对比,发现存在较大差异,分析认为是由于环境因子如温度低、雨雾多及落叶较多造成的.相关分析得出各样树间整树液流季节变化格型一致.分析了液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后发现树干液流与光合有效辐射、总辐射、温度、水蒸气压亏缺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日内、日间、年内)均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与土壤湿度则在任何时间尺度(日内、日间、年内)不存在相关关系.此外,精确计算得出马占相思整树全年的平均蒸腾量为9 380.9 kg,最大整树蒸腾量为14 076.6 kg,最小整树蒸腾量为6 229.8 kg,个体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整树蒸腾量 方位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水泥基材料的制备及其电阻率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伍建平 姚武 刘小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5-87,共3页
通过试验比较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两种不同分散工艺,利用SEM观察证实了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电阻率主要取决于碳纤维的分散程度和所形成的导电网络的搭接状况。针对导电水泥基材料的电阻率测试,比较了两极组合法与四极法的... 通过试验比较研究了短切碳纤维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两种不同分散工艺,利用SEM观察证实了碳纤维水泥基材料的电阻率主要取决于碳纤维的分散程度和所形成的导电网络的搭接状况。针对导电水泥基材料的电阻率测试,比较了两极组合法与四极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湿拌法有利于碳纤维的分散,并可在相同的纤维掺量下获得较小的电阻率。与两极组合法相比,四极法可以避免测试过程中的极化现象,并可消除测试电极与碳纤维水泥基材料之间的接触电阻,因而可以作为导电水泥基材电阻率测试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水泥 水泥基材料 碳纤维水泥 电阻率 制备 分散 研究 纤维掺量 四极法 搭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缙云山典型树种树干液流日际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子关系 被引量:20
20
作者 张璇 张会兰 +4 位作者 王玉杰 王云琦 刘春霞 杨坪坪 潘声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0,共10页
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方法,于2012—2015年8—9月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3个典型优势木(杉木、马尾松、四川山矾)的树干液流进行测定,并运用微型气象站同步监测太阳辐射(ES)、大气温度(T)、大气相对湿度(RH)、风速(W)、饱... 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方法,于2012—2015年8—9月对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3个典型优势木(杉木、马尾松、四川山矾)的树干液流进行测定,并运用微型气象站同步监测太阳辐射(ES)、大气温度(T)、大气相对湿度(RH)、风速(W)、饱和水汽压差(VPD)等气象因子及土壤含水量(SWC),分析3个树种的树干液流在日尺度及典型天气条件(晴、阴、雨)下的差异和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树种间导水能力差异表现为四川山矾〉马尾松〉杉木,阔叶树种蒸腾速率高于针叶树种;3个树种树干液流日变化规律均呈现"昼高夜低"的单峰走势;液流启动时间和达到峰值时间均为山矾最早,杉木最晚;典型天气条件下3个树种液流量均呈现晴天〉阴天〉雨天,与晴天液流量相比较,阴、雨天液流量减少幅度为41%至86%;白天树干液流贡献率表现为晴天(94.74%~98.04%)〉阴天(93.63%~96.71%)〉雨天(81.43%~85.43%),夜晚树干液流贡献率表现为雨天(14.57%~18.27%)〉晴天(3.29%~6.37%)〉阴天(1.96%~5.26%);导致雨天夜间液流贡献率最大的因子为SWC;影响3个树种树干液流的主要气象因子为ES和VPD;T、RH、W对3个树种的影响程度都很小,且略有不同。气象因子与杉木、马尾松、四川山矾的树干液流多元回归方程决定系数分别为0.873、0.873、0.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扩散探针方法 天气条件 液流通量密度 气象因子 夜间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