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2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ic coagulation of bauxite residue-based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 for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被引量:5
1
作者 GAO Jian-yang GAO Fang-zhou +3 位作者 ZHU Feng LUO Xing-hua JIANG Jun FENG L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49-457,共9页
Considering that Fe,Al elements in bauxite residue are active components for water purification,an effective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coagulant derived from bauxite residue,with Fe2O3 content>5.1%,Al2O3%&g... Considering that Fe,Al elements in bauxite residue are active components for water purification,an effective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coagulant derived from bauxite residue,with Fe2O3 content>5.1%,Al2O3%>6.5%,basicity>65%,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The effect of as-prepared PAFC on the zeta potential for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Comparing with polyferric chloride(PFC)and polyferric sulfate(PFS)for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prepared bauxite residue-based PAFC exhibited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in the aspects of chromaticity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removal rate.Furthermore,the combination of bauxite residue-based PAFC and PFS for synergy coagulation of such wastewater demonstrated an obvious positive effect.With the proportion between as-prepared PAFC and PFS to be 2.5:1,the COD of treated wastewater could be further reduced to meet the national level A standard of China,providing a promising rout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ubstandard printing and dyeing sewage outfall by a simple coagulation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xite residue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 synergy coagulation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墨水配制及在棉织物冷转印中的应用
2
作者 彭勇刚 纪俊玲 +1 位作者 陶永新 汪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5,共5页
以市售的活性染料无盐色浆为着色剂,通过分析染料质量分数、添加剂用量与墨水性能间的关系,得到墨水配方为:活性染料无盐色浆14.0%~18.0%、乙二醇10.0%、乙醇7.5%、乙二醇丁醚5.0%、烷基糖苷0.4%~0.6%、其余为去离子水,并用三乙醇胺调... 以市售的活性染料无盐色浆为着色剂,通过分析染料质量分数、添加剂用量与墨水性能间的关系,得到墨水配方为:活性染料无盐色浆14.0%~18.0%、乙二醇10.0%、乙醇7.5%、乙二醇丁醚5.0%、烷基糖苷0.4%~0.6%、其余为去离子水,并用三乙醇胺调节pH值至8.0~8.5。将其用于纯棉织物薄膜转移印花,探讨涂层剂种类及用量、碳酸钠质量分数、转印压力、汽蒸时间对印花效果的影响,获得转印最佳工艺条件,转印织物的耐摩擦、耐皂洗色牢度均超过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墨水 薄膜 转移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金汝诗 陈万明 +3 位作者 刘国金 刘承海 戚栋明 翟世民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5-243,共9页
将废弃生物质制备为生物炭,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可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并降低印染废水的处理成本,应用潜力巨大。为提升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性能,以生物炭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为切入点,总结了生物炭材料在印染... 将废弃生物质制备为生物炭,用于印染废水处理,可实现废弃生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并降低印染废水的处理成本,应用潜力巨大。为提升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性能,以生物炭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污染物的去除为切入点,总结了生物炭材料在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的去除机制和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当前生物炭产品存在的理化参数差异大、生物炭对印染废水中典型污染物针对性差和生物炭吸附后易产生固废污染等问题,提出建立生物炭产品的制备标准、根据印染废水中污染物特点调节官能团和孔道结构、开发可吸附-脱附的复合生物炭材料等策略,以期为生物炭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生物质 生物炭 功能改性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吸附-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纺织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靳晓东 刘思源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89,共4页
印染纺织品与环境艺术设计在审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存在密切关联,印染纺织品应用于商业环境中能突显主题与特色,用于公装环境中可以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空间氛围,用于私人住宅则可提升居住舒适度和营造温馨氛围,同时确保安全性。为充分发... 印染纺织品与环境艺术设计在审美、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存在密切关联,印染纺织品应用于商业环境中能突显主题与特色,用于公装环境中可以营造出和谐统一的空间氛围,用于私人住宅则可提升居住舒适度和营造温馨氛围,同时确保安全性。为充分发挥印染纺织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优势,需结合环境特点合理选择印染纺织品,创新印染技术,注重文化表达,提升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为空间环境增添更多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纺织品 环境艺术设计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色素光敏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织物中的变色性能
5
作者 鲁辉 蔡钦泽 +3 位作者 张国庆 周岚 刘国金 邵敏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为解决光敏变色染料颜色变化单一且局限于无色与有色可逆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拓宽光敏变色染料显色范围的方法。以光敏变色染料螺噁嗪和相变溶剂硬脂酸丁酯复配物作为初始芯材,以酸性染料作为扩展染料,以密胺树脂作为壁材,采用原位聚... 为解决光敏变色染料颜色变化单一且局限于无色与有色可逆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拓宽光敏变色染料显色范围的方法。以光敏变色染料螺噁嗪和相变溶剂硬脂酸丁酯复配物作为初始芯材,以酸性染料作为扩展染料,以密胺树脂作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多元色素光敏变色微胶囊,并采用丝网印花工艺将其应用在棉织物上。借助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等表征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特征官能团和热性能,研究了印花织物的光敏变色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优选螺噁嗪、硬脂酸丁酯与酸性染料的质量比为0.05∶50∶0.1,控制芯壁比为1∶1,制得的微胶囊具有圆球形外观,平均粒径约为3μm,包覆率可达73.4%;该变色微胶囊具有出色的热稳定性,可在不同环境温度的紫外和可见光辐照下实现粉红色与蓝色的可逆颜色变化,可赋予织物良好的光敏变色性和变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染料 扩展染料 变色微胶囊 丝网印花 光敏变色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染盐分离的二乙烯三胺胺化聚酰胺卷式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
6
作者 赵莹莹 陈文杰 +6 位作者 李忠华 常娜 赵晓旭 刘鹏 陈董根 邵伟 王海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6,共9页
目前,印染行业综合废水经双膜法处理后产水直接回用,含有较高污染物的浓盐水中无机盐的资源化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卷式超滤膜由于具有合适的孔径,对印染浓盐水中无机盐与有机物的分离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文中利用溶剂化-胺化协... 目前,印染行业综合废水经双膜法处理后产水直接回用,含有较高污染物的浓盐水中无机盐的资源化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卷式超滤膜由于具有合适的孔径,对印染浓盐水中无机盐与有机物的分离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文中利用溶剂化-胺化协同策略,对聚酰胺层进行胺化处理,将二乙烯三胺(DETA)接枝到聚酰胺卷式超滤膜表面,在0.4 MPa下对刚果红(CR)的截留率为94%,对Na_(2)SO_(4)的截留率低至3%,CR/Na_(2)SO_(4)的分离度达到31.1;此外,与未改性基膜相比,改性后卷式超滤膜的通量提升至54.5 L/(m^(2)·h),增长了118%,实现了无机盐与有机小分子的高效分离。实验结果为染盐分离高性能卷式超滤膜的制备提供了借鉴,对印染浓盐水中无机盐的资源化利用工艺提供了较好的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化 聚酰胺卷式超滤膜 染盐分离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印染行业污泥资源化降碳绩效研究
7
作者 张东明 陈东波 +8 位作者 樊立安 王智慧 杨晨 吕洪炳 李清毅 蔡依曼 田金平 陈亚林 陈吕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印染污泥资源化面临的能源效率、烟气超低排放、经济环境效益等主要挑战,比较了3种技术路线,提出印染污泥资源化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该工程案例印染污泥干化焚烧能源利用效率可达78.1%;与卫生填埋+燃煤热电联产相比,处理1 t印染污泥混合燃料(干燥基)全生命周期可减排温室气体647 kg(以CO_(2)当量计);运用炉内脱酸+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双塔脱酸可实现焚烧烟气超低排放;煤炭掺烧比例(质量分数)控制在20%,印染污泥干化焚烧热电联产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研究可为印染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行业 污泥干化焚烧 碳减排 技术经济性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用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的合成与性能
8
作者 郭丁滔 李家炜 +3 位作者 何贵平 吴亮 郭杰 戚栋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61,共11页
为探讨纺织品用自着色氟硅改性水性高分子乳胶的性能,以C.I.分散红60为原料合成可聚合染料R60,再将染料R60与丙烯酸酯、氟硅单体一起,通过一锅细乳液聚合法合成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泡沫染色和涤纶织物... 为探讨纺织品用自着色氟硅改性水性高分子乳胶的性能,以C.I.分散红60为原料合成可聚合染料R60,再将染料R60与丙烯酸酯、氟硅单体一起,通过一锅细乳液聚合法合成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并将其应用于棉织物泡沫染色和涤纶织物丝网印花。考察不同氟硅单体比、R60添加量对着色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和耐干/湿摩擦、水洗牢度的影响,分析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的成膜固色机理。结果表明:自着色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杂化乳胶呈椭球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R60质量分数为3%且D_(4)/D_(3)F质量比为4/1时,杂化胶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值为2.7℃,水接触角达93.9°;与纯丙烯酸酯自着色乳胶织物相比,引入氟硅链段的自着色乳胶着色织物的色牢度、手感及透气性均得到提高。氟硅链段在成膜过程的表面迁移特性,有利于胶粒在织物空隙更好的扩散,抑制胶粒在织物表面连续成膜,并赋予着色织物良好的着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着色乳胶 氟硅改性聚丙烯酸酯 涂料印花 泡沫染色 摩擦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吡唑啉酮类偶合组分黄色活性染料结构与印花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纵兆胜 杨晶晶 吴丞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4,共5页
研究了含不同取代基的吡唑啉酮类偶合组分黄色活性染料(KNY-1、KNY-2和KNY-3)的提升性和印花性能。结果表明:以1-(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和1-(2′,5′-二氯-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为偶合组分的染料KNY-2和KNY-3的... 研究了含不同取代基的吡唑啉酮类偶合组分黄色活性染料(KNY-1、KNY-2和KNY-3)的提升性和印花性能。结果表明:以1-(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和1-(2′,5′-二氯-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为偶合组分的染料KNY-2和KNY-3的提升性能较好。尿素用量对染料KNY-1和KNY-2印花纯棉织物的表观色深几乎无影响。纯棉织物用染料KNY-1、KNY-2和KNY-3印花后具有良好的色牢度,水洗变色和沾色牢度都达到4~5级,耐摩擦色牢度为4~5级(干)和4级(湿),耐日晒色牢度为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印花 吡唑啉酮衍生物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氧浓度对印染废水水解酸化效率及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10
作者 任杰辉 裴垚 +3 位作者 谢奇奇 程文 惠佳瑶 刘蓝 《水处理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3,70,共6页
以印染废水微氧水解酸化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微氧浓度对印染废水水解酸化效率及产酸效率影响,分析了微生物多样性、组成及代谢功能,结合冗余度分析(RDA)解析微氧浓度、水解酸化效率、微生物组成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印染废水微氧水解酸化作... 以印染废水微氧水解酸化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微氧浓度对印染废水水解酸化效率及产酸效率影响,分析了微生物多样性、组成及代谢功能,结合冗余度分析(RDA)解析微氧浓度、水解酸化效率、微生物组成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印染废水微氧水解酸化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微氧浓度提高了印染废水的水解酸化效率,在微氧0.1~0.3 mg/L条件COD、聚乙烯醇(PVA)和脱色率分别高达41.40%、34.03%和76.96%,且可生化性(BOD5/COD)从0.36提升至0.56;微氧浓度提高了水解酸化过程中Acidobacteria、Bacteroidetes和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在微氧浓度0.1~0.3 mg/L条件水解酸化相关的功能微生物的丰度较高;微氧条件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降解和高分子化合物降解功能丰度较高。这些研究可为印染废水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水解酸化 微氧 有机物降解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任敬 宗刚 +1 位作者 谢涛 景张欣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87,共5页
综述了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TiO_(2)材料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掺杂改性、材料负载、光敏化及半导体材料复合改性,并讨论了不同改性方法对Ti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TiO_(2)光催化... 综述了二氧化钛(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TiO_(2)材料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掺杂改性、材料负载、光敏化及半导体材料复合改性,并讨论了不同改性方法对TiO_(2)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TiO_(2)光催化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TiO_(2)改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SiO_(2)气凝胶/NaNbO_(3)复合材料的吸附及降解性能研究
12
作者 赵梓丞 赵文璞 季惠明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2,199,共7页
使用直写型3D打印技术制备了兼具吸附及催化降解功能的SiO_(2)/NaNbO_(3)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多孔结构进行表征,测试其对于高浓度罗丹明B(RhB)的吸附及催化降解性能,研究冷热循环作用下NaNbO_(3)热释电性对催化性能的辅助作... 使用直写型3D打印技术制备了兼具吸附及催化降解功能的SiO_(2)/NaNbO_(3)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微观形貌、多孔结构进行表征,测试其对于高浓度罗丹明B(RhB)的吸附及催化降解性能,研究冷热循环作用下NaNbO_(3)热释电性对催化性能的辅助作用。结果表明,循环测试5次后,在紫外线光照下3D打印SiO_(2)/NaNbO_(3)复合材料对RhB(100mg/L)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8.87%,相比在黑暗条件下仅以吸附为主的情况下提高了23.12%,而在冷热循环下去除率进一步提升到了89.31%。NaNbO_(3)的负载为3D打印复合材料提供了热释电辅助的催化降解RhB的功能,并且有效提高了对RhB的去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SiO_(2)气凝胶 NaNbO_(3) 热释电性 有机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分散染料墨水的高温稳定性
13
作者 陈迎 李翔 +3 位作者 吴延捷 吴波 何瑾馨 董霞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6,共5页
为提高分散墨水的高温稳定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墨水粒径、分散剂和保湿剂的种类及用量、三乙醇胺用量、分散染料种类对分散染料墨水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为250 nm、三乙醇胺质量分数为0.5%时,分散红A墨水体系高温稳定性... 为提高分散墨水的高温稳定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墨水粒径、分散剂和保湿剂的种类及用量、三乙醇胺用量、分散染料种类对分散染料墨水高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为250 nm、三乙醇胺质量分数为0.5%时,分散红A墨水体系高温稳定性最佳;体系中加入阴非离子复配分散剂的高温稳定性最佳,阴离子分散剂次之,非离子分散剂较差;保湿剂对分散染料的增溶量是墨水高温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增溶效果越强,高温稳定性越差;不同分散染料使用相同配方制备墨水,墨水的高温稳定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稳定性 喷墨印花 分散染料墨水 分散剂 保湿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浙江省印染产业发展现状及转型路径
14
作者 娄辉清 曹先仲 +2 位作者 郑志荣 朱远胜 沈一峰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83,共5页
在全球“双碳”战略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浙江省作为中国印染产业核心集聚区,其转型升级成效对全国纺织工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技术-经济范式转型理论,系统分析浙江省印染产业发展现状,揭示其面临产业链层级偏低、双碳约束强化、... 在全球“双碳”战略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浙江省作为中国印染产业核心集聚区,其转型升级成效对全国纺织工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技术-经济范式转型理论,系统分析浙江省印染产业发展现状,揭示其面临产业链层级偏低、双碳约束强化、技术创新瓶颈及国际供应链重构等多重挑战,提出“技术协同创新-产业系统重构-制度供给优化”三位一体的转型路径:通过构建全链条技术协同创新生态,突破超临界CO_(2)染色等颠覆性技术;重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中水回用率85%以上;推动全球价值链位势跃迁,提升企业附加值至35%以上;创新制度供给,完善碳核算与要素配置机制。实证表明,上述路径协同可显著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与碳排放强度,破解“碳锁定”效应,为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印染产业 转型升级 循环经济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膜式等离子体-芬顿协同体系在KN-R废水处理中的性能与机理探究
15
作者 石玮晔 刘思翰 +3 位作者 赵书畅 王帅 王忠宝 霍纯青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78-1490,共13页
随着工业发展,印染废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活性艳蓝KN-R作为一种典型的印染废水染料,其降解效率直接影响废水处理的质量和环境安全。本研究针对活性艳蓝KN-R印染废水处理问题,设计了降膜式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反应器... 随着工业发展,印染废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活性艳蓝KN-R作为一种典型的印染废水染料,其降解效率直接影响废水处理的质量和环境安全。本研究针对活性艳蓝KN-R印染废水处理问题,设计了降膜式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反应器。实验结果显示,该装置在25 min内可有效去除84.30%的活性艳蓝KN-R。进一步将DBD等离子体与芬顿反应相结合,显著提升了染料的降解效率和矿化率。研究还分析了降解过程中的关键活性物质和降解途径,阐明了DBD等离子体与芬顿反应的协同作用机制,并且此体系在处理过程中二次污染少,对环境友好,这些发现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芬顿反应 活性艳蓝KN-R 印染废水处理 降解效率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氯吡唑啉酮类黄色活性染料的制备及应用性能
16
作者 周建新 杨晶晶 +2 位作者 吴丞 黄芳 徐丹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53,共5页
以1-(2′,5′-二氯-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为偶合组分,4-(β-硫酸乙酯砜基)苯胺、3-(β-硫酸乙酯砜基)苯胺、邻甲氧基苯胺-对-羟乙基砜硫酸酯、2-氨基-4-甲基-5-(β-羟乙砜基硫酸酯)苯甲醚、2,5-二甲氧基-4-(β-羟乙砜基硫酸... 以1-(2′,5′-二氯-4′-磺酸苯基)-3-羧基-5-吡唑啉酮为偶合组分,4-(β-硫酸乙酯砜基)苯胺、3-(β-硫酸乙酯砜基)苯胺、邻甲氧基苯胺-对-羟乙基砜硫酸酯、2-氨基-4-甲基-5-(β-羟乙砜基硫酸酯)苯甲醚、2,5-二甲氧基-4-(β-羟乙砜基硫酸酯)苯胺为重氮组分,通过重氮-偶合反应制备了系列黄色活性染料(NXY-1~NXY-5),并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质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将制备的活性染料用于纯棉织物印花,并优化了印花工艺条件。在染料质量分数为5.0%时,5支染料的印花固色率在60%~65%之间。优化的印花工艺为碳酸氢钠质量分数2.0%、蒸化湿度70%、蒸化时间7 min、尿素质量分数为2.0%(染料NXY-3和NXY-5)或5.0%(染料NXY-1、NXY-2和NXY-4)。5支染料印花织物的耐水洗变色和沾色牢度都为4~5级,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为4~5级和4级,耐氯化水色牢度为3~4级或4级,耐日晒色牢度为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啉酮 活性染料 偶合组分 印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鑫卿 李大伟 +1 位作者 崔芳 王兵霞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88,共6页
为降低印花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减轻污水处理负担,促进活性染料印花向低耗减排方向发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的研究工作。从尿素替代化学品开发、新型印花糊料选用、低尿素依存性活性染料合成、印花工艺改进4个方面... 为降低印花废水中的氨氮浓度、减轻污水处理负担,促进活性染料印花向低耗减排方向发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的研究工作。从尿素替代化学品开发、新型印花糊料选用、低尿素依存性活性染料合成、印花工艺改进4个方面详细阐述活性染料少尿素印花技术的研发进展,着重分析这些技术的优势、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印染废水的氨氮消减和印染加工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纤维素纤维 印花 尿素 降耗减排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泡沫法给碱的粘胶织物活性红24无尿素印花
18
作者 崔芳 张鑫卿 +3 位作者 殷斐 李大伟 雷苗苗 谢志勇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为降低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印花的水耗、能耗和尿素消耗量,利用泡沫法给湿过程对印制活性染料色浆的粘胶织物施加固色碱剂,研究活性染料泡沫法给碱—湿蒸无尿素印花。探讨了泡沫的耐碱稳定性,研究了汽蒸时间、汽蒸温度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对... 为降低粘胶织物活性染料印花的水耗、能耗和尿素消耗量,利用泡沫法给湿过程对印制活性染料色浆的粘胶织物施加固色碱剂,研究活性染料泡沫法给碱—湿蒸无尿素印花。探讨了泡沫的耐碱稳定性,研究了汽蒸时间、汽蒸温度和碳酸钠质量浓度对活性红24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粘胶织物表观色深的影响,并分析了综合印花效果。结果表明:含4 g/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2 g/L海藻酸钠的发泡原液在碳酸钠质量浓度为90 g/L、pH值为11.51时,泡沫的初见液时间和破裂半衰期仍分别高达14.30 min和80.67 min,耐碱稳定性良好;质量分数为3%的活性红24对粘胶织物进行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的适宜固色条件为碳酸钠质量浓度30 g/L、于115℃汽蒸13 min;泡沫法给碱—湿蒸印花织物的花型轮廓清晰度较好、无明显渗化现象,颜色递深性良好,图案颜色均匀性有待提高,耐干、湿摩擦色牢度分别达4~5级和4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尿素印花 活性染料 粘胶织物 泡沫稳定性 泡沫法给碱 湿蒸固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咪唑酯骨架-8的制备及其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亮 孔韩韩 +4 位作者 李韦霖 祁小芬 张天芸 王雪梅 李文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49,共10页
为制备印染废水的吸附材料,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材料,以去离子水作溶剂,采用水溶剂法制备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探究ZIF-8材料的结构,测试其对阴离子刚果红染料的吸... 为制备印染废水的吸附材料,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材料,以去离子水作溶剂,采用水溶剂法制备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探究ZIF-8材料的结构,测试其对阴离子刚果红染料的吸附性能,并分析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ZIF-8颗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呈多面体结构;其热裂解温度为258℃,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ZIF-8对刚果红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即以化学吸附为主且吸附位点等效;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在温度为20℃、pH值为7的条件下,ZIF-8对95 mg/L的刚果红溶液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可达671.4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8 刚果红 阴离子染料 印染废水 废水处理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原胶预处理对汉麻织物喷墨印花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敏 刘秀明 +1 位作者 房宽峻 乔曦冉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43,共5页
为解决汉麻印花织物得色量浅、清晰度差的问题,选取黄原胶为预处理剂对汉麻织物进行处理,并进行活性染料喷墨印花。结果表明:与海藻酸钠预处理剂相比,经黄原胶预处理后织物的润湿时间从32.18 s增加到98.19 s,接触角从70.13°提升至8... 为解决汉麻印花织物得色量浅、清晰度差的问题,选取黄原胶为预处理剂对汉麻织物进行处理,并进行活性染料喷墨印花。结果表明:与海藻酸钠预处理剂相比,经黄原胶预处理后织物的润湿时间从32.18 s增加到98.19 s,接触角从70.13°提升至84.22°,说明预处理后黄原胶在织物表面构筑的薄膜使织物疏水性增加,进而抑制染料墨水在织物上的扩散,提升喷墨印花效果;当预处理液为1.5%黄原胶、10.0%尿素和2.0%NaHCO_(3),汽蒸时间为10 min时,织物色深达到最大值,此时,青、品红、黄和黑色色块的K/S值比海藻酸钠预处理织物分别提升了33.5%、20.2%、42.6%和109.3%,表明黄原胶预处理喷墨印花汉麻织物表现出优异的表观颜色深度;同时,印花织物的耐摩擦和耐皂洗色牢度均可达到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织物 喷墨印花 活性染料 黄原胶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