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块体构造学说的大地构造体系 被引量:9
1
作者 张训华 郭兴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61-3868,共8页
在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的研究过程中,板块构造理论用于解释中国复杂的大陆动力学过程有所局限,而中国本土的大多数大地构造观点无法展开洋陆对比研究.朱夏和刘光鼎对中国大陆边缘和中国大陆的构造演化历史和动力学体制有其独到的见解,即... 在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的研究过程中,板块构造理论用于解释中国复杂的大陆动力学过程有所局限,而中国本土的大多数大地构造观点无法展开洋陆对比研究.朱夏和刘光鼎对中国大陆边缘和中国大陆的构造演化历史和动力学体制有其独到的见解,即以活动论为内涵的全球构造理论,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方法论和认识论等内容,提出块体构造学说.块体构造学说在用板块理论解释新全球构造阶段构造现象的基础上,将块体和结合带赋予新的定义和内涵,作为板块之下的二级构造单元,用以表示古全球构造阶段的大地构造单元.本文在简要介绍块体构造学说提出的历史和背景基础上,简述对中国海陆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理解,系统阐述块体构造学说的大地构造体系,明确块体和结合带的定义、分类和特征,作为正在编制的"中国海陆大地构造格架图"中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构造学说 大地构造 块体 结合带 编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代板内造山作用研究——认识中国区域地质构造基本特征的关键 被引量:10
2
作者 钱祥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1-225,共5页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深受新生代初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影响 ,原属显生宙不同时代构造单元拼贴的中国区域发生了普遍而强烈的构造叠加改造 ,导致板内造山作用。由作者新编的中国主要活动断裂构造图显示 ,印度板块的碰撞对中国... 中国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深受新生代初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陆陆碰撞的影响 ,原属显生宙不同时代构造单元拼贴的中国区域发生了普遍而强烈的构造叠加改造 ,导致板内造山作用。由作者新编的中国主要活动断裂构造图显示 ,印度板块的碰撞对中国地质构造演化的影响远比自中生代侏罗纪以来太平洋亚洲板块会聚造成的影响更为强烈。中国帕米尔山结东、西两侧的现今大陆动力环境差别巨大 ,其东侧的东移因遇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而获得上冲的自由空间。阿尔金断裂带把中国西部分划为南、北断裂构造活动性质不同的两大构造域。有人否认板内造山作用是因为他们只承认经典的板块边缘造山带的存在。要改变这一观念深入研究板内造山作用及演化 ,综合分析造山带构造地貌、山体隆升扩展、与前陆盆地的耦合、陆相沉积建造序列、冲断推覆构造系及其匹配、壳源花岗岩侵位及深部地球物理场观测等是关键。中国是研究大陆拼贴地块区板内造山作用的理想区域 ,在这一地区从事研究可大大丰富大陆动力学的内涵 ,把地质构造综合成果及对演化规律的认识作为编制大地构造图新的重要要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板内造山作用 大地构造图编图新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图基本要素与编制原理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相然 宋琰勋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55-59,共5页
分析了编制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图的意义,研究了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图的基本要素与特点,并对其编制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环境工程地质 环境工程地质图 基本要素 编制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盆地城市群环境地质图编图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庆铭 王祎萍 +2 位作者 朱桦 李清 高萌萌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5-221,共7页
关中盆地城市群是一个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区。笔者以关中盆地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开展资料集成分析和综合研究工作,编制完成《关中盆地城市群环境地质图》。笔者阐述了关中盆地城市群环境地质图的... 关中盆地城市群是一个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区。笔者以关中盆地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开展资料集成分析和综合研究工作,编制完成《关中盆地城市群环境地质图》。笔者阐述了关中盆地城市群环境地质图的编图思路和编图原则,详细介绍了环境地质图反映的主要内容以及主图、镶图的编制方法。本图的编制为关中盆地城市群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中国其他地区环境地质图件的编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图 编图原则 编图方法 环境地质问题 关中盆地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国民政府南海疆域地图编绘规范与出版审查 被引量:5
5
作者 温小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29,共12页
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南海疆域地图编绘规范具有历史性、制度性和现实性。为解决地图出版繁杂、抄袭陈编、国疆界域任意出入等问题,1930年起,国民政府建立起规范的水陆地图审查制度并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等机构,有效开展水陆地图审查工... 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南海疆域地图编绘规范具有历史性、制度性和现实性。为解决地图出版繁杂、抄袭陈编、国疆界域任意出入等问题,1930年起,国民政府建立起规范的水陆地图审查制度并成立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等机构,有效开展水陆地图审查工作。面对南海局势变化和南海疆域危机,在国家主权意识觉醒的背景下,依据水陆地图审查相关制度,国民政府先后两次统一开展南海标准化命名和地图编绘规范工作,并以此为标准,依例开展出版审查。国民政府南海疆域地图编绘规范与出版审查,在提升南海地图编绘质量、增强国民南海主权意识、维护南海国家主权利益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政府 南海疆域地图 编绘规范 出版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