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现状剖析、提升路径与整体支持
1
作者 张雨强 李琪 尹学慧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98,共18页
教师命题能力对教师评价素养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命题能力现状,首先从命题认识、命题理论与技术、命题工具的科学性和使用规范性三方面进行整体剖析,其次将命题能力的关键场景作为X轴,将教师水平作为Y轴,构建了中... 教师命题能力对教师评价素养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命题能力现状,首先从命题认识、命题理论与技术、命题工具的科学性和使用规范性三方面进行整体剖析,其次将命题能力的关键场景作为X轴,将教师水平作为Y轴,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二维四象限分析框架。研究发现:虽然高水平教师在明确认知要求、命制高质量试题、科学组配试卷、合理解释与运用结果四个关键场景上显著优于普通教师,但从总体上看中小学教师的命题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亟待进一步提升。鉴于此,必须基于普通教师和高水平教师各自相应的实际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具体命题技术:要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秉持整体理解观;明确试题的认知要求,进行认知任务分析;编制多维细目表,命制高质量试题;掌握试题质量指标,科学组配试卷;合理解释与运用结果。还需要为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提供整体支持: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培养的相关政策;系统完善高校师范专业命题能力的课程设置;创新中小学在职教师命题能力的培训模式;丰富以命题能力提升为核心要务的日常校本教研专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命题能力 现状剖析 命题技术 整体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学校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杨妍 周晶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4-80,共7页
以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为例,采用相关量表研究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学校组织文化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文化的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和使命感四个维度对... 以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为例,采用相关量表研究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学校组织文化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文化的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和使命感四个维度对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起调节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可通过加强四个维度的组织文化建设来促进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构建以广泛参与和共享决策为特征的参与性文化,增强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参与感和发言权;构建以统一目标和协作精神为特征的一致性文化,增强教师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构建以动态适应和持续学习为特征的适应性文化,增强教师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以明确愿景和目标导向为特征的使命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教师专业发展 职业认同 学校组织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
3
作者 马艳红 慕加文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 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三重逻辑、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发现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蕴含着以国家政策为支撑的历史逻辑,以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框架的理论逻辑,以数字技术发展为动力的现实逻辑。数字化通过拓宽教育时空、提升教学能效、创新教育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实现体育教师专业理念更新、专业知识扩增、专业能力延展、专业情意深化。基于此,建议培育技术自觉观念,驱动体育教师数字意识升级;构建数字资源生态,促进体育教师知识结构革新;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助力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深化人机协同理念,筑牢体育教师职业价值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赋能 学校体育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影响机制研究
4
作者 屈曼祺 李宝敏 宫玲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7,共12页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是助力高质量课程改革深化落实的迫切需求,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的影响机制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双重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是助力高质量课程改革深化落实的迫切需求,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的影响机制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构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影响路径假设,从教师课程领导力内部结构、教师个人特质和学校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探究九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验证构建的影响路径模型和假设,并据此提出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课程领导力内部结构中,课程领导认知和课程领导认同都对课程领导实践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个人特质方面,数字素养和技术接受均对课程领导认知和课程领导认同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组织环境方面,课程领导认同作为技术环境影响课程领导实践的完全中介,组织文化分别对课程领导认知和课程领导认同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基于研究发现,从教师课程领导力内部结构、教师个人特质和学校的组织环境三个层面提出了数字化时代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中小学教师 课程领导力 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授者”到“架构师”: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型研究
5
作者 侯玺超 范尧 +1 位作者 白敬 王戬勋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7,共7页
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型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通过政策驱动、目标转型、专业塑造和价值引领阐明中小学体育教师从运动技能“传授者”向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师角色转型成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调研法,通过政策驱动、目标转型、专业塑造和价值引领阐明中小学体育教师从运动技能“传授者”向全面发展“架构师”转型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教育强国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型存在机制滞后、理念桎梏、能力约束和价值弱化四重结构性矛盾。据此提出实践路径:推动“评价体系”与“协同网络”的联合共建,促进“技能传授”与“综合育人”的范式重构,深化“学科整合”与“数字赋能”的联动发展,加快“学校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内外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中小学 体育教师 角色转型 全面发展“架构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期叠加”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系统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任艳红 刘峰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0,128,共6页
文章在“三期叠加”的特殊背景下,研究了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问题。研究目的旨在探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意义、面临的现实困境及系统化发展路径。方法上,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师数字素养在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随后指出了当前教师... 文章在“三期叠加”的特殊背景下,研究了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问题。研究目的旨在探索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意义、面临的现实困境及系统化发展路径。方法上,文章首先分析了教师数字素养在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随后指出了当前教师在数字素养提升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5-1-2三维联动发展模型”,通过“5维协同”机制整合资源,“1体贯通”实施体系构建支持系统,“双核驱动”创新引擎激发教师发展动力。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有效破解教师数字素养发展的困境。结论认为,该模型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专业化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数字素养 三期叠加 5-1-2三维联动发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新疆喀什地区的调查
7
作者 黄友初 王佩 杨继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分为走进帮扶型、区域活动型、跨区学习型和自我发展型等四种类型,对新疆喀什地区小学教师在各路径中的效果和频次进行调查发现,自我发展型的效果最好,跨区学习型的效果频次比最高;走进帮扶型的听评课... 将民族地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分为走进帮扶型、区域活动型、跨区学习型和自我发展型等四种类型,对新疆喀什地区小学教师在各路径中的效果和频次进行调查发现,自我发展型的效果最好,跨区学习型的效果频次比最高;走进帮扶型的听评课效果最好;区域活动型的校本教研效果最好;跨区学习型的外出集中培训效果最好;自我发展型的搜索网络资源效果最好。各路径的效果和频次在性别、教龄、任教学科和是否担任班主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为此,可强化学科带头人机制,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走进帮扶型专业发展应契合民族地区小学教师实际需求;对教师适当减负,促使教师在区域内和跨区交流中深度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小学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有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支撑条件研究——以《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的文献为例
8
作者 程岭 王嘉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9,共5页
教师专业发展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能够为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教学与教师教育》是国际上研究教师发展的权威杂志。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条件,需要各学校在教育观念、培训项目和... 教师专业发展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能够为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教学与教师教育》是国际上研究教师发展的权威杂志。为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条件,需要各学校在教育观念、培训项目和教育改革上实施变革,并在学校的文化价值、文化取向及领导文化上做好文章。同时,立足现实,有目的地实施差异化发展取向,采用切合实际的校本领导模式,开发有实效性的课题和项目,以及领导和同志携手同心,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学校文化这都是促进当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影响条件 宏观条件 学校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研修视域下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提升的探索与实践
9
作者 陆旭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2,共8页
如何提升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是职业学校一直面临的现实难题。从校本研修的视角,对职业学校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模型设计、实施举措与转化效果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针对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合群内驱力,以“问... 如何提升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是职业学校一直面临的现实难题。从校本研修的视角,对职业学校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模型设计、实施举措与转化效果进行描述与分析,发现针对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合群内驱力,以“问题解决—工作胜任—他人认可”为逻辑线索开展实践,能够取得明显成效。基于此,要实现职教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持续提升,应以“发展需求”为逻辑起点、以“价值回报”为重要因素、以“团队协同”为基础保障,强化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健全激励式评估体系,完善教师成长支持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内驱力 校本研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文化课教师教学行为问题诊断及对策——基于教学诊断理论和大数据方法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张志新 徐小琴 孟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2-68,共7页
综合采用国际前沿的教学诊断工具和心理学量表,以两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为例,基于大数据方法对文化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样本学校文化课教师课堂教学存在以自我讲授为主且对学困生帮助不够、课堂问题设计简单、小... 综合采用国际前沿的教学诊断工具和心理学量表,以两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为例,基于大数据方法对文化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样本学校文化课教师课堂教学存在以自我讲授为主且对学困生帮助不够、课堂问题设计简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原因在于教师未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受到自身认同、动机、倦怠等内在心理因素的潜在影响等。基于此,提出中职文化课教师教学行为优化对策:加强对职教前沿理念和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融入专业课程的内容、情境与方法;“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设计,加强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组建教师学习团队,开展校本研修;加大对教师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支持;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善教师职前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诊断 中等职业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行为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意愿、需求及建议 被引量:6
11
作者 庞丽娟 王红蕾 +1 位作者 张雅倩 陆振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7,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意愿整体比较强烈,其中重点关注提升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同时,教师对专业发展保... 教育强国建设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意愿整体比较强烈,其中重点关注提升引导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同时,教师对专业发展保障的需求整体比较强烈,其中对保障集体教研和备课、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和薪酬待遇等保障制度的需求更为强烈。建议建立健全高质量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完善教师考核评价、职称评审等激励保障制度,抓紧研制出台配套的待遇保障政策,引导全社会进一步理解尊重和支持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 提升意愿 保障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质量小学教师教育体系重建:为了儿童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旭东 康晓伟 黄蓝紫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59,共8页
新时代高质量小学教师教育体系是实现小学教师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趋于平衡的高质量,并最终指向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它将小学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与专业的教育,是一种整体上思考小学教师教育活动运行规律的方法论,是“体”与“系”及其相互... 新时代高质量小学教师教育体系是实现小学教师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趋于平衡的高质量,并最终指向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它将小学教育作为一门科学与专业的教育,是一种整体上思考小学教师教育活动运行规律的方法论,是“体”与“系”及其相互关系的有机统一。新时代我国小学教师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当前小学教师教育体系无法满足我国新时代教育战略需求,无法满足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需求。基于此,研究提出中国新时代高质量小学教师教育体系重建的路径:因地制宜构建多元化多类型多层次的专门小学教师培养机构体系;提高师范生的招生质量,确保新时代小学教师教育体系的生源质量;加强小学教师教育者队伍建设,为新时代小学教师教育体系提供师资保障;加强学科建设,重塑以高等知识为基础的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建设;重构“理论-实践”相互激活的新时代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协同提质,重构新时代小学教师教育体系的组织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小学教师教育 小学教师教育体系 小学教师队伍 儿童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能力模型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和震 尉淑敏 +1 位作者 赵泽慧 贺世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6,共11页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输入型能力模型和输出型能力模型,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进行“职前—准入...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强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基于输入型能力模型和输出型能力模型,对教师队伍专业发展进行“职前—准入—职后”三个层面的系统设计,能够更好地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质量。在职前培养上,要发挥培养主体的协同功能、明确培养内容的具体标准、实现培养模式的多维发展;在准入体系上,要坚持德技并重的准入理念、完善资格认证的静态标准、规范教师招聘的动态程序;在职后发展上,要完善四级联动的在职培训体系、创新在职教师群体的培训模式、健全“双师”标准的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教师 专业化发展 双能力模型 职前培养 准入体系 职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工资收入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有禄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
通过对全国15044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及城乡间的中小学女性教师在职称及工资收入上均明显低于男性教师,女教师不仅获得初级及以下职称、较低收入的占比均要明显高于男教师,且获得中高级职称、中高收入... 通过对全国15044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及城乡间的中小学女性教师在职称及工资收入上均明显低于男性教师,女教师不仅获得初级及以下职称、较低收入的占比均要明显高于男教师,且获得中高级职称、中高收入的占比要明显低于男教师。女性青年教师在职称晋升上难度更大,还有较大比例的教师职称未定级。东部地区女教师、农村及乡镇女教师的职称晋升相对较难,较难晋升到中高级职称;而县城及农村女教师、小学女教师和中部地区女教师则深陷中低收入陷阱,较难进入到较高及高收入段,她们在职称晋升及工资收入上与男性教师差距明显。因此,应对真正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教师给予更多补助,要关注并提高县城及中部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在职称晋升与评审中应增设一些体现性别平等结果的指标要求,以阻止性别差距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称 工资收入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远郊区小学教师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
15
作者 张文静 李海燕 陈全红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1-625,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远郊区小学教师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农村地区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及教师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北京市远郊3区6所小学452名教师进行线上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 目的了解北京市远郊区小学教师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我国农村地区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及教师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随机抽取北京市远郊3区6所小学452名教师进行线上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教师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428份(94.7%)。“儿童性侵害问题存在于世界各地”和“对一个儿童进行过性侵害的人,将很有可能再多次侵犯儿童”的回答正确率最高(88.6%),“儿童报告说受到了性侵害,几乎所有都可信”的回答正确率最低(26.4%);95.3%的教师赞成“在小学开展预防儿童性侵害教育”,91.8%的教师认为“开展教育有助于预防儿童性侵害发生”;46.0%的教师开展过某种形式的预防性侵害教育实践。高职称(B=0.484,95%CI:0.214~0.753)、担任班主任(B=0.645,95%CI:0.256~1.034)和有培训经历(B=2.114,95%CI:1.654~2.573)的教师,教育实践得分更高(P<0.05)。结论北京市远郊区小学教师整体对于预防性侵害教育态度积极,但知识和实践较少;亟须加强教师相关教育的培训,以提高其预防儿童性侵害教育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侵害教育 小学 教师 影响因素 培训经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令和时代中小学教师新研修制度探析
16
作者 祝怀新 马欣舒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23,共13页
令和时代新研修制度是当下日本中小学教师教育关键性、整体性的变革。新研修制度延续了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终身性理念的重视,从“主体性、个性化、协作性”三大核心理念出发,要求新研修制度尊重教师主体性,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 令和时代新研修制度是当下日本中小学教师教育关键性、整体性的变革。新研修制度延续了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终身性理念的重视,从“主体性、个性化、协作性”三大核心理念出发,要求新研修制度尊重教师主体性,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并发挥集体协作的力量。在现有研修体系中增设教师资质提高指导制度和研修履历记录制度,完善研修推进机制,包括校内外多主体协作的研修推进机制、在线研修与履历记录平台。日本教师令和时代新研修制度改革打破了划一且低效的旧研修模式,是教师队伍不断自我完善、实现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日本 中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成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清 李琼 程世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教师教育者的质量是保障教师质量、教育质量的根基。作为教师候选人专业发展的关键贡献者,中小学教师作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参与教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追求高质量的实践;坚持教师教育的专业导... 教师教育者的质量是保障教师质量、教育质量的根基。作为教师候选人专业发展的关键贡献者,中小学教师作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参与教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追求高质量的实践;坚持教师教育的专业导向,建构有力的教师教育;遵循教师教育的跨界原则,致力协同合作育人。然而,作为跨界者,中小学教师成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遭遇“夹缝生存”的身份认同困境、“合法性危机”的素养胜任困境、“缺梁少柱”的支持体系困境和“形式大于内容”的U-S合作困境。因此,应以重塑身份认同为前提,以跨界协同的U-S教师教育共同体为载体,以建立持续发展的专业发展体系为关键,建构中小学教师成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实践型教师教育者 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生”即“优师”?--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任教中小学的匹配与挑战 被引量:2
18
作者 凌伊 焦佑希 +1 位作者 郭仕豪 余秀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共11页
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入职中小学面临“大材小用”“难胜其任”等争议,该群体任职中小学的优势、劣势以及中小学对他们的实际需求与期望尚乏实证分析。本研究基于个体—组织匹配的理论视角,着眼于从教个体与任教单位的匹配现状,分析... 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入职中小学面临“大材小用”“难胜其任”等争议,该群体任职中小学的优势、劣势以及中小学对他们的实际需求与期望尚乏实证分析。本研究基于个体—组织匹配的理论视角,着眼于从教个体与任教单位的匹配现状,分析“‘优生’成‘优师’”这一愿景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与所面临的转型挑战。研究发现,中小学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毕业生的吸引与选择,显著依托于双方“互补匹配”的达成,而教学技能、教师职业信念等“一致匹配”要素的不足导致了“优生”适应教师角色的多重危机。让“优生”新教师在与中小学实现一致性匹配的基础上满足互补性需求,才是为中小学师资队伍增辉添彩、使教师职业发展永葆活力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中小学教师 个体—组织匹配 职业适应 职业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模型构建与启示
19
作者 郑继超 董翠香 董国永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93,共12页
探析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标审视和准确把握自身所处阶段,赋能专业发展提质增效,助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基于文献资料调研、深度访谈、叙事分析等方法,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杜威经验哲学... 探析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标审视和准确把握自身所处阶段,赋能专业发展提质增效,助推新时代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基于文献资料调研、深度访谈、叙事分析等方法,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杜威经验哲学为指导,围绕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展开质性探究。发现: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历经“适应期(1~5年)—稳定期(6~10年)—蜕变期(11~20年)—成熟期(21~30年)—超越期(>30年)”5个阶段,各阶段彼此独立又逐阶包含、有序深化,呈现进阶性、曲折性、转折性和关键性特征。据此构建中学体育特级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模型,并提出建议:普通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特级教师荣誉为目标引领,对标“五阶段”梳理发展脉络,明确专业进阶路线,及早定位专业突破口并培植专业生长点,同时握好转折和关键期,珍视阶段性关键人物与事件,认清并努力跨越专业发展前后半程的“两道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卓越体育教师 中学体育特级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教师学习的发生机制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志超 孟祥芹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98,共8页
有效务实的教师学习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教师培训由于以专家设计的一般性理论为主,忽视了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真实性情境的整合。“嵌入式”教师学习主张将教师的日常工作嵌入学习之中,倡导教师教学... 有效务实的教师学习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助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长期以来,教师培训由于以专家设计的一般性理论为主,忽视了与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真实性情境的整合。“嵌入式”教师学习主张将教师的日常工作嵌入学习之中,倡导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共同推进。教师在具身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反思中提出问题、在协同互动中分析问题和在迁移运用中解决问题,是“嵌入式”教师学习的发生机制。培育教师生命发展的价值自觉,推进校本教研过程化,加强专业学习共同体制度化和发挥技术的“代具”作用,是“嵌入式”教师学习实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 教师学习 校本教研 发生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