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曲率谱和Siamese网络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
1
作者 首皓 曾庆才 +3 位作者 胡莲莲 丁玲 王彦春 孙鲁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5-1243,共9页
速度建模是叠前深度偏移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在层位约束下对观测点的地层速度进行横向外推,然而在速度建模初期缺乏地震解释层位等格架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谱横向相似性和改进循环结构Siamese网络的速度模型建立方法。Sia... 速度建模是叠前深度偏移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在层位约束下对观测点的地层速度进行横向外推,然而在速度建模初期缺乏地震解释层位等格架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谱横向相似性和改进循环结构Siamese网络的速度模型建立方法。Siamese网络是目前常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和追踪网络,可以快速进行目标图像的相似度对比,而且不需要人工制作标签。曲率谱可以看成反应地层特征和速度信息的二维图像,将速度建模作为横向特征相似性类比问题,通过类比曲率谱可以自动得到地层的格架和速度更新信息。首先,将叠前深度偏移后的道集转换为曲率谱;其次,确定待搜索曲率谱图像及其对应的目标追踪对象,并求取当前追踪对象与目标追踪对象的相似系数;然后,基于相似系数更新参考曲率谱图像和当前追踪对象;最后,在遍历完全部追踪对象时,基于各个追踪对象的层速度及深度建立速度模型。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没有解释资料的条件下快速生成符合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的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谱 Siamese网络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建模 横向相似性 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地深度域地震成像处理方法--以龙门山山前带海棠铺复杂构造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继伟 李光鹏 +3 位作者 刁永波 冯荣昌 杜佳骏 吴松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8-588,共11页
山前带复杂构造区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和速度建模困难是目前山前带地震数据精确成像面临的主要问题。以龙门山山前带海棠铺地区地震数据为例,开展了叠前深度域地震成像处理方法攻关研究,重点在叠前噪声压制和叠前深... 山前带复杂构造区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和速度建模困难是目前山前带地震数据精确成像面临的主要问题。以龙门山山前带海棠铺地区地震数据为例,开展了叠前深度域地震成像处理方法攻关研究,重点在叠前噪声压制和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等两方面开展了研究,具体如下。①加强低频弱信号保护,采用二次信噪分离技术,对噪声记录中有效信号进行二次信噪分离,最大限度保护低频弱信号不受损伤。②优化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流程:首先优化传统深度域速度场更新输入道集与偏移输入道集共用一个道集的方式,对驱动速度场更新的输入道集进行五维数据规则化处理以提高其信噪比;然后以地质导向为基础,精细刻画强反射速度缺失界面,联合层析反演并融合深度域近地表速度模型,建立具有地质模型约束的深度域速度场;得到了精确的速度模型后,再修改偏移成像输入道集及偏移方法,将五维数据规则化前的地震道集作为输入道集,将全方位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作为最终偏移成像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川西北海棠铺地区的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大幅提高了研究区的地震成像精度,最终得到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结果信噪比高,偏移归位合理,为进一步推动该区的深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深度域地震成像处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成像处理 全方位角度域 叠前深度偏移 深度域速度建模 叠前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流程及应用 被引量:65
3
作者 杨长春 刘兴材 +3 位作者 李幼铭 刘福贵 冷传波 刘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9-415,共7页
针对复杂介质的成像问题,提出了一套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流程,主要包括三部分:(1)地震资料精细预处理;(2)速度-深度模型建立;(3)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以Kirchhoff偏移理论为基础,强调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综合... 针对复杂介质的成像问题,提出了一套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流程,主要包括三部分:(1)地震资料精细预处理;(2)速度-深度模型建立;(3)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以Kirchhoff偏移理论为基础,强调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综合以及地震处理与解释的一体化.在ZX地区成功地实现了二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所获得的NE206叠前深度偏移剖面揭示了复杂的ZX古潜山及其内部构造,并清楚地展示了逆掩断层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分析 层析成像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复杂高陡构造地震成像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符力耘 肖又军 +3 位作者 孙伟家 吴超 管西竹 张敬洲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85-2001,共17页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主要取决于叠前地震数据品质、偏移速度可靠性和偏移算子成像精度.库车坳陷异常复杂的近地表条件导致极低信噪比的地震采集数据.该区逆冲推覆高陡构造刺穿盐体大面积分布,盐层厚度变化大、顶底面形态复杂,盐下断裂带破... 复杂构造地震成像主要取决于叠前地震数据品质、偏移速度可靠性和偏移算子成像精度.库车坳陷异常复杂的近地表条件导致极低信噪比的地震采集数据.该区逆冲推覆高陡构造刺穿盐体大面积分布,盐层厚度变化大、顶底面形态复杂,盐下断裂带破碎、小断块发育,形成异常复杂的地震成像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三个关键环节:(1)精细的叠前地震预处理研究:根据该区地震地质复杂性和地震资料特征,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技术和技术组合从振幅与时移的大、中、小尺度变化三个层次来解决资料信噪比问题,重建深部反射信号;(2)三级偏移速度分析研究:利用库车坳陷盐刺穿逆冲推覆构造建模理论及变速成图配套技术解决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时深转换问题,利用井约束低频速度地震迭代反演技术解决连井层速度场与偏移速度场的融合问题,实现从DMO速度分析、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分析到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的有机衔接,建立拓扑结构相对保持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3)基于退化Fourier偏移算子的半解析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研究,极大地改善了地震偏移过程中高波数波的成像问题.通过对库车坳陷大北、博孜、却勒、西秋4和西秋10等复杂高陡构造的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地震成像处理,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复杂高陡构造 叠前数据精细预处理 三级偏移速度建模 退化Fourier偏移成像算子 叠前时间和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素芹 何旭莉 +1 位作者 何潮观 仝兆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7,共3页
在复杂构造区,叠前时间偏移往往得不到精确的地下构造形态,叠前深度偏移是一种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是求取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由于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和剖面深度之间存在着紧密耦合关系,不存在直接解,只能用逐... 在复杂构造区,叠前时间偏移往往得不到精确的地下构造形态,叠前深度偏移是一种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叠前深度偏移的关键是求取叠前深度偏移速度,由于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和剖面深度之间存在着紧密耦合关系,不存在直接解,只能用逐步逼近法求解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整个求解过程包含3次偏移速度扫描和8种速度求取,这是一个逐步收敛的过程,速度的正确性由稳定性和有效性两个标准来衡量。用自行开发的BGSS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对任丘潜山带的部分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得到高精度的成像结果,与钻井资料比较,最大深度相对误差为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偏移速度 速度扫描 速度交互 高精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P道集交互速度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辛可锋 王华忠 +1 位作者 马在田 郑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6-390,399,共6页
基于双聚焦成像理论,本文提出一种共聚集点(CFP)道集交互速度分析方法,用于建立初始成像速度模型,完成从时间层位到深度层位、从时间域速度场到深度域速度场的转换。该方法根据旅行时相等原理确定地层速度,以成像质量最优作为速度正确... 基于双聚焦成像理论,本文提出一种共聚集点(CFP)道集交互速度分析方法,用于建立初始成像速度模型,完成从时间层位到深度层位、从时间域速度场到深度域速度场的转换。该方法根据旅行时相等原理确定地层速度,以成像质量最优作为速度正确性的判别标准。根据时间解释结果计算CFP响应曲线和时移曲线是CFP道集交互速度分析方法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关键一环,也是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个新贡献。此方法具有实现灵活、过程稳定、分析结果比较准确的特点。通过对大庆地震数据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的速度建模验证了方法的稳定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点道集 速度分析 交互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分析方法 CFP 道集 成像理论 响应曲线 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孙炜 何治亮 +2 位作者 李玉凤 刘志伟 周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0-1178,6,共9页
现今广泛应用的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即在对含有方位角信息的多个叠加数据体进行叠后偏移时,往往使用同一偏移速度,这种未顾及速度方位各向异性的做法会导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本文采用在方位角道集上进行速度分... 现今广泛应用的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即在对含有方位角信息的多个叠加数据体进行叠后偏移时,往往使用同一偏移速度,这种未顾及速度方位各向异性的做法会导致预测结果的不准确。本文采用在方位角道集上进行速度分析、在偏移过程中保留地震资料的速度方位各向异性信息的改进措施,提高了裂缝预测的精度。对实际工区叠前地震资料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改进法进行裂缝预测,并与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得到的裂缝信息对比,展现了本文改进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波方位各向异性 方位角速度分析 裂缝预测 偏移速度 叠后偏移 叠前数据 共反射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方法分析 被引量:37
8
作者 马彦彦 李国发 +3 位作者 张星宇 田纳新 祝文亮 翟桐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87-693,3,共7页
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和基于网格的层析反演是实际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的两种主要速度建模方法。根据歧口凹陷典型地质模型及其正演模拟的地震波场,对两种速度建模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稳... 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和基于网格的层析反演是实际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的两种主要速度建模方法。根据歧口凹陷典型地质模型及其正演模拟的地震波场,对两种速度建模方法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只能得到速度模型的低频分量;基于网格的层析反演方法可以获得速度场的高频分量,但受初始模型的影响较大,不容易收敛到实际速度模型。为此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即先利用基于层位的层析反演方法获得速度场的低频分量,再利用基于网格的层析反演方法获得速度场的高频分量,这样能够提高速度模型精度,改善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位层析 网格层析 速度模型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ega系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平方王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立歆 李守济 +1 位作者 梁鸿贤 陈新荣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4期489-492,共4页
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构造成像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在分析叠前深度偏移的技术特点及实现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叠前精细处理、约束建模、剩余速度分析模型优化迭代及变孔径Kirchhoff偏移为核心的一套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流程。利用Omega... 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构造成像问题的最有效手段。在分析叠前深度偏移的技术特点及实现过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以叠前精细处理、约束建模、剩余速度分析模型优化迭代及变孔径Kirchhoff偏移为核心的一套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流程。利用Omega系统三维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对平方王潜山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 ,潜山部位的成像效果有了明显的改进 ,归位准确 ,断点清楚 ,潜山顶面反射清晰可靠 ,与上覆地层的接触关系更加合理 ,潜山内幕的反射也有所加强。为本区下一步的勘探布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mega系统 叠前深度偏移 旅行时 剩余速度分析 偏移孔径 偏移成像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移速度误差引起的假象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熊晓军 贺振华 +1 位作者 文晓涛 黄德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6,204-205,共3页
深度偏移剖面中的深度误差与速度误差并不相等,有时可以达到速度误差的两倍。从分析偏移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出发,对比分析了速度误差对叠后深度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影响,发现偏移剖面的深度误差仅与速度模型的误差有关系,与具体的... 深度偏移剖面中的深度误差与速度误差并不相等,有时可以达到速度误差的两倍。从分析偏移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出发,对比分析了速度误差对叠后深度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影响,发现偏移剖面的深度误差仅与速度模型的误差有关系,与具体的偏移方法(叠后或叠前深度偏移)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一个复杂的透镜体模型进行了波动方程叠后正演和偏移计算,详细讨论了不同速度误差带来的各种假象,发现速度误差不仅会带来深度误差,而且会造成构造体的形态变化,下覆地层同向轴的扭曲,还可能引起地层同向轴的频率发生变化,给资料解释带来一定的假象。正确地认识这些假象,对于速度分析中检验速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地震资料解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误差 深度误差 叠前偏移 叠后偏移 偏移假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资料的偏移速度分析和叠前偏移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辉 韩波 +2 位作者 邱东玲 裴建新 王兆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52,256,共6页
地质雷达资料偏移成像的精度与地下介质介电常数分布的确定精度有直接关系。提出用全局最优化偏移速度分析方法求取介电常数分布。目标函数定义为各共成像点道集零延迟归一化互相关值之和。在假设地下介质是分块的,且每块介质的介电常... 地质雷达资料偏移成像的精度与地下介质介电常数分布的确定精度有直接关系。提出用全局最优化偏移速度分析方法求取介电常数分布。目标函数定义为各共成像点道集零延迟归一化互相关值之和。在假设地下介质是分块的,且每块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用有限项的与空间坐标有关的多项式函数来表示的前提下,用遗传算法由浅至深逐块确定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大的多项式函数的各项系数从而确定介电常数。叠前偏移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逆时偏移方法实现。合成雷达记录的偏移速度分析和偏移叠加结果表明,全局最优化偏移速度分析有较高的精度,偏移叠加剖面与实际构造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叠前偏移 偏移速度分析 全局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介质偏移速度建模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杜向东 翁斌 +2 位作者 刘军荣 常旭 刘伊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8-545,共8页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算法已经趋于完善.然而,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导致成像结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建立的地层参数场不够精确.当地层参数接近其真实值时,基于波动方程的剩余曲率建模方法由于不受构造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算法已经趋于完善.然而,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导致成像结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建立的地层参数场不够精确.当地层参数接近其真实值时,基于波动方程的剩余曲率建模方法由于不受构造的影响,能够在各向异性和横向变速介质中进行速度分析,所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文从偏移结果中抽取共成像道集,然后通过交互运用叠前深度偏移和参数更新实现各向异性偏移速度建模.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进行的试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极大改善VTI介质反射界面成像效果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叠前深度偏移 共成像道集 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低频信号对关键处理环节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军华 张在金 +3 位作者 张彬彬 梁鸿贤 傅金荣 郭见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62,19,共9页
首先研究与低频关系最直接的面波压制问题,然后分别讨论了低频信号对反褶积、速度分析、动校正、叠加、叠前偏移等关键处理环节的影响。理论模型测试与实际资料处理表明:1面波压制会损失部分低频有效信号,区域滤波法比带通滤波和F-K滤... 首先研究与低频关系最直接的面波压制问题,然后分别讨论了低频信号对反褶积、速度分析、动校正、叠加、叠前偏移等关键处理环节的影响。理论模型测试与实际资料处理表明:1面波压制会损失部分低频有效信号,区域滤波法比带通滤波和F-K滤波的效果要好;2低频缺失较多时反褶积会出现虚假同相轴,使一次波失真;3低频缺失会影响速度谱的能量团聚焦性,甚至会出现假的能量团,继而影响速度场的精度;4缺失低频信息会导致动校拉伸增大,缺失10Hz以下的低频信息会使动校拉伸增大达20%;5叠加后信噪比提高,但低频缺失带来的虚假同相轴比叠前道集明显;6从模型研究的结果看,低频缺失对偏移的影响比人们预期的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信号 面波压制 预测反褶积 速度分析 动校拉伸 叠加 叠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层析速度反演技术在齐古背斜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4
作者 肖艳玲 范旭 +2 位作者 王晓涛 张龙 蒋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98-103,共6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背斜主体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大、基于层位的速度建模方法在该区精度较低的难点,采用网格层析速度反演方法,建立工区准确的速度模型。该方法通过共成像点道集上的残余深度差全局更新速度模型,更适应于山前带深...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背斜主体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大、基于层位的速度建模方法在该区精度较低的难点,采用网格层析速度反演方法,建立工区准确的速度模型。该方法通过共成像点道集上的残余深度差全局更新速度模型,更适应于山前带深度域模型的迭代更新。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速度模型精度,改善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效果,验证了网格层析速度反演在复杂构造区叠前深度偏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齐古背斜 叠前深度偏移 网格层析 速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海拉尔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振宽 吴清岭 +3 位作者 吴明华 陈志德 毕民 余钦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本文利用叠前精细预处理、三维剩余速度分析、蒙特卡洛法自动速度拾取和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对海拉尔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结果相比 ,浅、中层断层成像清楚 ,断面波发育 ,基底成像... 本文利用叠前精细预处理、三维剩余速度分析、蒙特卡洛法自动速度拾取和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对海拉尔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结果相比 ,浅、中层断层成像清楚 ,断面波发育 ,基底成像效果明显改进 ,深部反射结构清楚 ,地层接触关系清晰 ,为在该地区进一步进行油气勘探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三维地震资料 断层 油气勘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速度变化平缓的复杂构造清晰成像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小洲 陈立康 +2 位作者 邹才能 胡英 梁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大港滩海地区的白东构造是右旋扭动成因的复“Y”型背斜构造,成藏组合类型是下生上储,中、浅层形成油气藏的关键条件是存在沟通深部油源层的断裂,因此,该区的断裂是否能延伸至深部油源层至关重要。该构造的第三系层速度变化平缓,深层断... 大港滩海地区的白东构造是右旋扭动成因的复“Y”型背斜构造,成藏组合类型是下生上储,中、浅层形成油气藏的关键条件是存在沟通深部油源层的断裂,因此,该区的断裂是否能延伸至深部油源层至关重要。该构造的第三系层速度变化平缓,深层断裂地震成像较差,因而提出是否有必要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以改善供油断裂成像的问题。对叠前深度偏移改善白东构造深部成像的地质条件和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突出针对性的方法而设计了处理流程。在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点是地质解释与地球物理处理一体化。时间域与深度域处理相互迭代、应用速度梯度分析速度变化缓慢区域等。最后取得了预期效果,明显改善了供油断裂的深部成像,并证实白东构造是晚第三纪之前形成的古构造,为该区的成藏分析和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这一实例不但拓宽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应用范围,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认识。图4参3(吴小洲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复杂结构清晰成像 地震勘探 第三系 层速度 深层地质体成像 三维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流程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华忠 张兵 +5 位作者 刘少勇 徐兆涛 蔡杰雄 王立歆 方伍宝 杨勤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4-583,597,共11页
山前带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成像处理的特殊性来自于复杂的地表条件,它导致了地震数据的低信噪比和剧变的道间时差。地表高程剧烈变化以及地表横向变速使得常规的基于CMP道集叠加的均方根速度分析过程不再有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得... 山前带地震勘探中地震数据成像处理的特殊性来自于复杂的地表条件,它导致了地震数据的低信噪比和剧变的道间时差。地表高程剧烈变化以及地表横向变速使得常规的基于CMP道集叠加的均方根速度分析过程不再有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得到较广泛认可的、有效的成像处理流程来解决实际的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问题。在分析山前带地震波传播和常规处理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成像处理流程,关键环节包括:①选择尽可能接近地表的、比较光滑的基准面作为消除高频道间时差的标准,此基准面也是后续叠前深度成像和速度建模的起始深度面;②以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算子为引擎的Monta Carlo方法初始背景速度反演;③以Beam波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算子为引擎,进行基于成像点道集的剩余速度分析和基于角度道集的层析速度反演。另外,去噪或提高信噪比主要依赖于基于Fresnel半波带的同相叠加方法;静校正主要靠浅层层析速度建模和中深层层析速度建模的联合来统一解决,不再强调表层静校正处理。初步的数值试验验证了上述流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带地震勘探 成像处理流程 速度估计 速度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在CD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沈财余 冷传波 杨长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3-471,共9页
本文针对复杂构造的成像问题,在CD地区开展了地震资料叠前深度们移研究,并根据该区古生界潜山的地质特点和地震资料现状提出了一套处理流程: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的预处理,结合地质、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建立初始的地质模型;然后... 本文针对复杂构造的成像问题,在CD地区开展了地震资料叠前深度们移研究,并根据该区古生界潜山的地质特点和地震资料现状提出了一套处理流程: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精细的预处理,结合地质、测井和钻井等资料建立初始的地质模型;然后,利用CMP道集相干反演速度分析方法建立整体的速度一深度模型;接着,利用编移速度分析方法进行剩余速度分析,提高速度一深度模型的精皮;最后,基于Kirchhoff积分偏移理论进行叠前深度域偏移成像。文中给出了二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的实例,其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潜山 速度-深度模型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场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梅金顺 王润秋 +1 位作者 于志龙 李正中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2-378,506+327,共7页
本文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模型的敏感性,利用广义屏方法(GSP)和Marmousi速度模型比较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三组速度数据体的不同结果。数值模型处理结果表明:对于确定的波数域速度场数据体,低通滤波前、后叠前深度偏移结果是渐变的,... 本文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模型的敏感性,利用广义屏方法(GSP)和Marmousi速度模型比较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三组速度数据体的不同结果。数值模型处理结果表明:对于确定的波数域速度场数据体,低通滤波前、后叠前深度偏移结果是渐变的,说明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对波数域速度场中的高波数成分不太敏感;选择不同的速度场,特别是改变速度场的低波数成分之后,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将会发生明显改变,说明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场的低波数成分比较敏感。由于在空间域对速度模型做平滑处理很少能改变速度场数据体中的低波数成分,空间域速度场平滑不一定能改善叠前深度偏移对速度模型的敏感性,尤其在速度场含有误差时更是如此。速度建模时依照部分波场信息修改速度模型,对于单炮偏移而言,如果该炮对应的速度场低波数信息被改变,将会导致模型修改前、后深度偏移结果发生较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模型 敏感性 低波数 层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前带地震数据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兵 徐兆涛 +4 位作者 王华忠 李辉 周巍 郑小鹏 刘少勇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0-597,536,共8页
山前带深度域速度建模由于采集数据的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大而困难重重。由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同相叠加作用,基于初始模型得到的共成像点道集具有比CMP道集更高的信噪比,并且共成像点道集上残存的剩余时差可以用于通过层析反演的方式来全... 山前带深度域速度建模由于采集数据的信噪比低和道间时差大而困难重重。由于叠前深度偏移的同相叠加作用,基于初始模型得到的共成像点道集具有比CMP道集更高的信噪比,并且共成像点道集上残存的剩余时差可以用于通过层析反演的方式来全局更新速度模型,适用于山前带深度域模型的迭代更新。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还非常适用于非水平地表下的速度估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共成像点道集层析速度反演方法研究,并且用三维SEG盐丘模型和某山前带实际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共成像点道集的层析速度反演建模方法能够提高复杂山前带地震数据成像处理中速度模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速度反演 速度建模 山前带地震勘探 共成像点道集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