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人压痛阈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祢 李超 +2 位作者 郭铁成 许惊飞 韦春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8-863,共6页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正常人的压痛阈值,分析中国人压痛阈特点,比较个体间及个体内压痛阈差异。方法:一名施测者使用手持式压力测痛仪对37例健康正常受测者全身共12个部位进行压痛阈测量。这些受测点分布于身体两侧不同的组织如骨突、肌肉...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正常人的压痛阈值,分析中国人压痛阈特点,比较个体间及个体内压痛阈差异。方法:一名施测者使用手持式压力测痛仪对37例健康正常受测者全身共12个部位进行压痛阈测量。这些受测点分布于身体两侧不同的组织如骨突、肌肉处。对每个受测点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并分析不同个体之间以及个体内各受测点之间的压痛阈差异。结果:不同个体间压痛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女性压痛阈值低于男性(P<0.05);同一个体不同部位压痛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双侧对称部位压痛阈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脊旁肌的压痛阈较高而骨突处的压痛阈较低。结论:进行临床疼痛评估时在选择参照点以及结果分析中应重视压痛阈在个体间以及个体内的差异。分析压痛阈的影响因素以及建立适用于中国人群的压痛阈正常参考值是今后研究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痛阈 疼痛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痛点针刺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应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俞晓杰 陈雪吟 +2 位作者 朱中亮 叶乐 王祥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评价激痛点针刺对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主客观功能障碍指标的临床治疗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名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被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30名病人在腰臀部肌筋膜激痛点上接受针刺治疗,而对照组30名... 目的:评价激痛点针刺对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主客观功能障碍指标的临床治疗效应及不良反应。方法:60名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被随机分配到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30名病人在腰臀部肌筋膜激痛点上接受针刺治疗,而对照组30名病人在腰臀部疼痛部位上接受低强度感觉阈经皮电刺激安慰性对照治疗。两组各接受每周一次,共4周的治疗。两组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估,内容包括测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障碍(Roland-Morris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RDQ)水平以及客观的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和腰部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结果:各项主观(VAS、RDQ)和客观(PPT、ROM)指标在针刺后均显示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在治疗后仅有主观症状的显著改善,并且两组间比较仍显示针刺组主观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除了针刺后酸痛反应,没有观察到其他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激痛点针刺对于改善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病人的疼痛症状和功能性表现均具有积极的治疗效应,是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肌筋膜疼痛 激痛点 针刺 压力疼痛阈值 活动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压迫减轻肌筋膜激痛点痛觉增敏与自发性肌电活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永慧 张杨 +5 位作者 丁欣利 陈静 宁丽萍 刘西花 刘庆梅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7-512,共6页
目的:研究大直径有髓鞘肌肉传入纤维是否参与了肌筋膜激痛点(MTrP)的痛觉增敏和自发性肌电活动。方法:20名青年志愿者均可在肱桡肌上找到潜在的MTrP,参与本项目两部分的实验。用7cm宽的袖带对一侧肱桡肌进行施加压力20min以引起缺血压... 目的:研究大直径有髓鞘肌肉传入纤维是否参与了肌筋膜激痛点(MTrP)的痛觉增敏和自发性肌电活动。方法:20名青年志愿者均可在肱桡肌上找到潜在的MTrP,参与本项目两部分的实验。用7cm宽的袖带对一侧肱桡肌进行施加压力20min以引起缺血压迫阻滞(ICB)大直径有髓鞘的肌肉传入纤维。第一部分研究受试者肱二头肌受压至缺血前,压迫阻滞20min后及解除压迫10min后,肱桡肌MTrP局部疼痛、牵涉痛及自发性电活动的改变;第二部分在1周后,研究受试者肱二头肌受压至缺血前,压迫阻滞20min后及解除压迫10min后,肱桡肌MTrP与对侧肱桡肌相应部位non-MTrP(非激痛点)的压力疼痛阈值(PPT)与牵涉痛阈值(PTRP)的改变。结果:ICB后MTrP的局部疼痛、牵涉痛及自发性电位活动的波幅及频率均明显降低,解除压迫后恢复至未压迫前水平;MTrP的PPT和PTRP均在ICB后明显升高,解除压迫后又降低;ICB后,MTrP的PPT仍然低于非MTrP区。结论:大直径的有髓鞘的肌肉传入纤维参与了MTrP的机械性痛觉增敏和自发性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激痛点 缺血压迫阻滞 压力疼痛阈 牵涉痛阈 有髓鞘纤维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牙颌患者牙槽嵴粘膜疼痛阈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贾骏 姚月玲 张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 :分析无牙颌患者牙槽嵴粘膜疼痛阈的分布、影响规律以及与全口义齿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口腔粘膜压力测痛仪和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对 45名无牙颌患者进行测试调查。结果 :无牙颌患者同颌左右侧牙槽嵴粘膜测试点的疼痛阈之... 目的 :分析无牙颌患者牙槽嵴粘膜疼痛阈的分布、影响规律以及与全口义齿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口腔粘膜压力测痛仪和全口义齿满意度问卷对 45名无牙颌患者进行测试调查。结果 :无牙颌患者同颌左右侧牙槽嵴粘膜测试点的疼痛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牙槽嵴粘膜疼痛阈上颌大于下颌 (P <0 .0 5 ) ,牙槽嵴顶大于颊腭 (舌 )侧 (P <0 .0 5 ) ,颊侧大于腭 (舌 )侧 (P <0 .0 5 )。全口义齿满意度构成因素中的固位稳定、咀嚼、舒适得分与牙槽嵴粘膜疼痛阈呈正相关。全口义齿满意度高的组较满意度低的组上下颌牙槽嵴顶、颊侧和腭 (舌 )侧牙槽嵴粘膜疼痛阈值均高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粘膜 疼痛阈 无牙颌 满意度 全口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0nm半导体微激光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姜雪梅 钟会清 +14 位作者 杨辉 周艳 刘智明 赵仓焕 晏锦胜 叶丙刚 苏成康 吴秀丽 侯雨晴 姜万玲 刘键雄 王振 林锦 龙佳 郭周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50,共8页
探讨了830 nm半导体微激光光灸穴位和肌筋膜扳机点(MTr Ps)治疗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疗效。预实验收集背肌筋膜炎患者,分为光灸1组4例、光灸2组6例、光灸3组7例和针灸组6例,光灸组采用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激光光灸仪治疗(中心波长为830 nm,功... 探讨了830 nm半导体微激光光灸穴位和肌筋膜扳机点(MTr Ps)治疗背肌筋膜炎患者的疗效。预实验收集背肌筋膜炎患者,分为光灸1组4例、光灸2组6例、光灸3组7例和针灸组6例,光灸组采用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激光光灸仪治疗(中心波长为830 nm,功率密度0.335 W/cm2),时间分别为每次1、2和4 min对患者的养老穴、承山穴背部MTr Ps进行照射;针刺组选用毫针对养老穴、承山穴常规针刺,MTr Ps处斜刺进针贯穿结节得气后留针20 min,中间行针1次。光灸组和针刺组每周治疗3次,一周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正式试验背肌筋膜炎患者38人,治疗方法如预实验光灸3组。采用视觉模糊量表评分(VAS)和简易麦吉尔量表-2(SFMPQ-2)对患者主观症状进行评定,手持式压力测痛仪测定MTr Ps的压力疼痛阈值(PPT)。预实验VAS评分结果表明,除光灸1 min外,其他三组治疗后均有显著减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针刺组疗效最好,其次为光灸3组;SFMPQ-评分显示,只有针刺组治疗后有显著减低(P<0.05)。光灸组可显著提高MTr Ps的PPT数值。正式试验结果发现,830 nm微激光可显著降低患者的VAS评分和SFMPQ-2评分,改善患者酸痛、轻压痛和疲惫无力感症状,且可提高肌筋膜扳机点的压力疼痛阈值。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半导体激光光灸仪对背肌筋膜炎患者无论从主观评分和半客观的压痛阈值改善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背肌筋膜炎 肌筋膜扳机点 压力疼痛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森克人格因素对正常年轻人牙龈粘膜疼痛阈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贾骏 姚月玲 +1 位作者 张铁 郑欣娟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2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 :探讨艾森克人格因素对牙龈粘膜疼痛阈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阻应变式口腔粘膜压力测痛仪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 79名受试者进行测试调查。结果 :上颌牙龈粘膜疼痛阈明显高于下颌 (P <0 .0 5 ) ,男性的牙龈粘膜疼痛阈明显高于女性 (... 目的 :探讨艾森克人格因素对牙龈粘膜疼痛阈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阻应变式口腔粘膜压力测痛仪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 79名受试者进行测试调查。结果 :上颌牙龈粘膜疼痛阈明显高于下颌 (P <0 .0 5 ) ,男性的牙龈粘膜疼痛阈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5 )。艾森克人格E量表标准分同牙龈粘膜疼痛阈呈正相关 (r =0 .2 92~ 0 .396 ) ,而P、N、L量表的标准分均与牙龈粘膜疼痛阈不相关。E标准分高的组 (E≥ 6 0 )和E标准分低的组 (E <6 0 )的牙龈粘膜疼痛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外向人格倾向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低于内向人格倾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森克人格 年轻人 牙龈粘膜 疼痛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穴TEAS对低血压大鼠痛阈及血压调节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谢晶军 方剑乔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495-497,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低血压大鼠痛阈及血压的调节效应。方法:将50只低血压模型大鼠随机分成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和合谷穴5个组,每组10只,采用经皮穴位电刺... 目的:观察不同经穴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低血压大鼠痛阈及血压的调节效应。方法:将50只低血压模型大鼠随机分成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和合谷穴5个组,每组10只,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法介入治疗,刺激参数为疏密波(频率2/100Hz)、强度(4±1)mA,时间为40 min,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 d。采用辐射热甩尾法测量造模后、治疗中及治疗后不同时段痛阈。采用无创动物血压观察系统BP-5测量TEAS治疗前、治疗疗程结束后即时、治疗后不同时段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结果:5个经穴组经皮电刺激后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大鼠痛阈,治疗后与自身痛阈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合谷穴外,4个经穴组经皮电刺激后均能不同程度提高低血压大鼠血压,治疗后与治疗前血压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合谷穴均能提高低血压大鼠痛阈,以足三里穴提高幅度最明显,具有较好的镇痛效应,同时,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曲池穴均能提高低血压大鼠血压,且以足三里穴升压效应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 TEAS 低血压 痛阈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面积探头测量人体压痛阈影响因素及正常参考值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段光友 郭珊娜 +1 位作者 张昱昊 张咸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分析0.1 cm2小面积探头用于压痛阈测量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其正常参考值。方法:以武汉某校男女各5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为受试者,采用0.1 cm2探头的压力测痛仪,选定右侧前臂两个测痛点,测量两处皮脂厚度、压痛痛觉和耐痛阈值,然后分析... 目的:分析0.1 cm2小面积探头用于压痛阈测量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其正常参考值。方法:以武汉某校男女各5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为受试者,采用0.1 cm2探头的压力测痛仪,选定右侧前臂两个测痛点,测量两处皮脂厚度、压痛痛觉和耐痛阈值,然后分析影响压痛阈的因素并计算其正常参考值。结果:女性受试者两测痛点处压痛阈值比男性低(P<0.001);各测痛点压痛阈值与测痛点处皮脂厚度(P<0.05)呈正相关;纳入受试者测痛点1处压痛阈值低于测痛点2(P<0.001);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性别受试者两测痛点处压痛阈值95%正常参考值。结论:0.1 cm2探头用于压痛阈测量受到性别、测痛点深部组织结构及皮脂厚度的影响;本研究所得的正常参考值可为今后0.1 cm2探头用于临床压痛测量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痛 探头表面积 痛觉阈 耐痛阈 正常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前后的痛阈改变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晓宇 吴大方 +2 位作者 周岩 李洁 张彦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74-476,共3页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前后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改变.方法:15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实验 d 4~11肌注利血平注射液(1 μg·kg^-1·d^-1).血压、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和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自发...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前后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改变.方法:15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在实验 d 4~11肌注利血平注射液(1 μg·kg^-1·d^-1).血压、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和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经利血平降压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约 50 mmHg 左右,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均降低(P<0.05).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可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伤害性感受系统存在可逆的结构和(或)功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痛阈 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 热刺激缩足反应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鞋内压力监测系统的预警阈值测试 被引量:7
10
作者 万蓬勃 苗容容 +2 位作者 王朋利 郭天宏 李学青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84,共8页
探究与II型Wagner0级糖尿病足溃疡风险增加相关的足底峰值压力、压力不适和疼痛阈值,为监测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鞋内压力监测系统设定压力预警阈值提供数据支持。使用Footscan足底压力平板采集347名II型Wagner0级糖尿病患者足底10个分... 探究与II型Wagner0级糖尿病足溃疡风险增加相关的足底峰值压力、压力不适和疼痛阈值,为监测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的鞋内压力监测系统设定压力预警阈值提供数据支持。使用Footscan足底压力平板采集347名II型Wagner0级糖尿病患者足底10个分区的峰值压力,使用压力测试仪采集30名健康人足底9个测试点,在测试速度0.5、1.0和2.0 mm/s下进行压力不适和疼痛阈值测试。结果发现,II型Wagner0级糖尿病患者左、右足全足的足底峰值压力均表现为男性大于女性,足底主要受力区域为第2、3、4跖骨和足跟。健康人足底压力不适和疼痛阈值具有性别差异(P<0.05)的测试点中,第5跖骨、足弓外侧和后跟中心均表现为男性大于女性,第3跖骨均表现为男性小于女性;男、女性足底压力不适和疼痛阈值整体趋势表现为后跟中心>足弓外侧>跖骨>足弓内侧>大脚趾;在同一测试点下,测试速度越快,测得的压力不适和疼痛阈值越高。综上所述,II型Wagner0级糖尿病患者鞋内压力监测系统的压力预警阈值设定,需根据患者性别和足底区域进行具体调整和决定,建议将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峰值压力、健康人群的足底压力不适阈值和压力疼痛阈值分别设定为压力监测系统中的III级(一般)、II级(较重)和I级(严重)预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足底压力 不适 疼痛 预警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心综合征与冠心病患者穴位压痛阈值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诗惠 龙杞 刘清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076-1078,1082,共4页
目的:测量胆心综合征与冠心病患者穴位压痛阈值,观察这两种相似疾病在穴位上的不同体现,寻求两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希望对临床鉴别诊断两病有所帮助。方法:测量胆心综合征患者组30例,冠心病患者组30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10个相关穴... 目的:测量胆心综合征与冠心病患者穴位压痛阈值,观察这两种相似疾病在穴位上的不同体现,寻求两者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希望对临床鉴别诊断两病有所帮助。方法:测量胆心综合征患者组30例,冠心病患者组30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10个相关穴位的压痛阈值。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胆心综合征组与胆相关穴位压痛阈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心相关穴位其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与心相关穴位压痛阈值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胆相关穴位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胆心综合征组与冠心病组比较,与心相关穴位压痛阈值,胆心综合征组高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胆相关穴位压痛阈值,胆心综合征组低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证明了两病在穴位压痛阈值上存在差异,胆心综合征患者与胆相关穴组出现痛觉敏感,冠心病患者与心相关穴组出现痛觉敏感,此规律可用于辅助临床鉴别诊断胆心综合征与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心综合征 冠心病 穴位压痛阈 临床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慢性疼痛病人的痛阈及焦虑状态的比较 被引量:27
12
作者 孟文君 魏昕 +1 位作者 柴小青 何义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骨折、慢性骨关节炎、癌痛病人痛阈、焦虑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研究疼痛类型和焦虑状态对于痛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病人,性别不限,年龄40~70岁,BMI18~24 kg/m2,ASA分级II-III级。根据病人疼痛的类型不同分4组(n=3... 目的:观察急性骨折、慢性骨关节炎、癌痛病人痛阈、焦虑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研究疼痛类型和焦虑状态对于痛阈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病人,性别不限,年龄40~70岁,BMI18~24 kg/m2,ASA分级II-III级。根据病人疼痛的类型不同分4组(n=30):急性骨折组(A组)、慢性骨关节炎组(B组)、癌痛组(C组)及健康对照组(D组),测定病人压力性痛阈(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焦虑评分及血清中CRP、IL-6、IL-17的浓度。结果:与D组比较,A、B、C三组PPT降低,而焦虑得分升高,二者的相关系数r 2=0.661,回归系数b=-1.691。B、C组的血清CRP、IL-6、IL-17浓度高于对照组D(P<0.05),以C组升高更为明显;对于IL-6,B、C和A、C组间比较有差异;对于CRP,四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别;对于IL-17,B、C组高于D组。结论:急性骨折、慢性骨关节炎及癌性疼痛三种疼痛类型及病人焦虑状态可以影响痛阈,相关机制可能与血清中相应的炎性因子浓度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疼痛阈值 骨关节炎 焦虑 癌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痛敏点特征与规律的动态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3
作者 蔺伟 罗廖君 +5 位作者 周玉梅 刘晓佳 郑晖 赵凌 杨春霞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777-2783,共7页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体表痛敏点数量、压痛阈的时空动态分布规律。方法招募5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WAGNER压痛仪检测膝骨性关节炎相关穴位及最近痛敏点的压痛阈值。每名患者每周固定时间检测1次,共检测4次。观察患者痛敏点数量...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体表痛敏点数量、压痛阈的时空动态分布规律。方法招募5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WAGNER压痛仪检测膝骨性关节炎相关穴位及最近痛敏点的压痛阈值。每名患者每周固定时间检测1次,共检测4次。观察患者痛敏点数量、敏化程度的变化,比较各穴位最近痛敏点4次痛阈值的变化,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经络痛敏点痛阈值的差异。结果(1)膝周痛敏点数量随时间点推移逐渐增加,痛敏点敏化程度呈上升趋势(P<0.05)。患者鹤顶、血海、梁丘、内膝眼、犊鼻、阴陵泉、膝关、曲泉、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委阳、阴谷最近痛敏点的压痛阈值随病程推移呈下降趋势(P<0.05)。(2)足三阴经、胃经、胆经、膀胱经痛敏点压痛阈值随时间点推移呈下降趋势(P<0.05),足三阴经、膀胱经痛敏点压痛阈值低于胃经、胆经(P<0.05)。结论患膝骨性关节炎病理状态下,随病程进展相关穴位附近痛敏点发生数量增加、压痛阈降低规律性动态"敏化"反应,这些痛敏点的动态变化可能与腧穴扩大效应有关。痛敏点压痛阈分布具有规律性,与经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敏化 痛敏点 压痛阈 动态变化 膝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膝骨性关节炎相关穴位压痛阈规律探讨从脾肾论治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朝玺 陈志余 +5 位作者 周玉梅 孙铭声 耿国燕 赵凌 陈姣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62-1667,共6页
目的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因此,脏腑疾病在体表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其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温度变化、压痛阈变化、形态学变化等。压痛阈值变化为常见的变化之一。本研究以经络辨证为指导,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 目的经络"内连脏腑,外络枝节",因此,脏腑疾病在体表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其病理变化,其表现形式有温度变化、压痛阈变化、形态学变化等。压痛阈值变化为常见的变化之一。本研究以经络辨证为指导,分析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e,KOA)相关穴位压痛阈规律,探讨从脾肾论治膝骨关节炎策略。方法运用《膝骨性关节炎穴位敏化信息提取表》采集KOA受试者的一般病情资料,用美国WAGNER公司生产的电子压痛仪测量足三里、阴陵泉、委阳、阴谷等腧穴的压痛阈值,由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采用Epidata3.1软件,根据病例报告表的项目建立本试验专用的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 22.0软件对一般病情资料及压痛阈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老年人群的压痛阈值均高于中年人群。(2)中老年各腧穴压痛阈大小由高到低为:足三里>阴谷>委阳>阴陵泉。(3)中年人群:与肾相关腧穴压痛阈值与脾相关腧穴压痛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群:与肾相关腧穴压痛阈>与脾相关腧穴压痛阈,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脾和肾在KOA发生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时间不同。治疗老年人的骨关节病变时应注重从肾论治,而治疗中年人的骨关节疾病则应注重脾肾同调,以从脾诊治为主。此研究结果可能对提高辨证论治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A 压痛阈 痛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受试者的膝关节相关腧穴痛阈量化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丽萍 保琼楠 +6 位作者 赵凌 郑晖 蔡定均 陈姣 周玉梅 耿国燕 梁繁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9-2034,共6页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受试者膝关节相关腧穴的机械痛阈和压痛阈,分析生理状态下穴位的痛阈特征,为构建膝骨性关节炎的穴位痛敏化诊断界值提供正常参考范围。方法采用Von Frey检测仪和WAGNER压痛仪对120例健康膝关节周围19个相关穴位进行痛... 目的通过测量健康受试者膝关节相关腧穴的机械痛阈和压痛阈,分析生理状态下穴位的痛阈特征,为构建膝骨性关节炎的穴位痛敏化诊断界值提供正常参考范围。方法采用Von Frey检测仪和WAGNER压痛仪对120例健康膝关节周围19个相关穴位进行痛阈检测,采集穴位的平均机械痛阈值和压痛阈值,分析膝关节相关穴位的痛阈表现特征。结果健康人膝关节相关穴位的机械痛阈与压痛阈表现特征一致,总体机械痛阈参考范围为51.33~53.66 g,总体压痛阈参考范围为2374.24~2500.38 gf,腰背部穴区的痛阈最高,下肢偏低;三个穴区的压痛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远端穴区与腰背部穴区、膝关节穴区的机械痛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背部穴区与膝关节穴区机械痛阈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局部足三阴经痛阈明显低于足三阳经(P<0.05)。结论健康人膝关节相关腧穴的整体痛阈取值幅度小,痛阈呈现向心性升高的趋势,膝关节局部痛敏化现象呈现循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 穴位 机械痛阈 压痛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测痛仪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春燕 田学隆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4-106,109,共4页
针对当前测痛仪存在精度和灵敏度较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高精度拉压力传感器的测痛仪。该仪器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信号采集和处理电路配合软件编程,实现了压痛阈值的采集、显示和存储等功能。实验表明:仪器获取的压痛阈值... 针对当前测痛仪存在精度和灵敏度较低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高精度拉压力传感器的测痛仪。该仪器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通过信号采集和处理电路配合软件编程,实现了压痛阈值的采集、显示和存储等功能。实验表明:仪器获取的压痛阈值精确度高(<0.3 N)、稳定性好,为临床疗效评估和治疗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压力传感器 C8051F020单片机 压痛阈 测痛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放松对越野滑雪运动大强度抗阻训练疲劳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科 魏文哲 赵之光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6,共8页
目的:观察加压放松对上、下肢大强度抗阻运动后人体整体和局部疲劳相关指标的影响,探索加压放松在越野滑雪等上、下肢共同参与的全身性运动后疲劳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上肢和下肢运动,通过上肢实验观察加压放松对局部肌肉功能的影... 目的:观察加压放松对上、下肢大强度抗阻运动后人体整体和局部疲劳相关指标的影响,探索加压放松在越野滑雪等上、下肢共同参与的全身性运动后疲劳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上肢和下肢运动,通过上肢实验观察加压放松对局部肌肉功能的影响,通过下肢实验观察加压放松对激素水平的影响。实验对象为8名健康成年男性。1)上肢实验:以50%最大等长力量为阻力进行6组力竭性哑铃屈肘运动。进行2次实验,每次随机选取一侧上肢在训练后进行5组捆绑压为35 mmHg、充气压为200 mmHg,5 min加压、3 min间歇的加压放松,另一侧上肢安静休息。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放松后、运动后24 h测试肌肉疼痛诱发压力、50%最大屈肘等长阻力的肌电RMS和屈肘90°最大等长力量。2)下肢实验:进行6组70%1 RM力竭性深蹲运动。进行2次实验,在其中一次运动后对两侧下肢进行5组捆绑压为40 mmHg、充气压为350 mmHg,5 min加压、3min间歇的加压放松,对照组安静休息。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 h测试HGH、睾酮、CK和IL-6。结果:大强度屈肘运动后24 h加压组力量、肌电RMS、屈肘肌疼痛诱发压力恢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大负荷深蹲运动后,加压组和对照组CK无显著差异,但加压组的增幅仅为对照组的1/2;运动后24 h加压组IL-6恢复到运动前,对照组仍显著高于运动前;运动前后各时间点各组血睾酮水平无显著差异;运动后即刻,各组HGH均显著提高,但无组间差异。结论:加压放松可促进越野滑雪运动上肢大强度抗阻训练次日力量的恢复,减轻肌肉酸痛感和疲劳程度;加压放松有助于减轻越野滑雪运动大强度下肢抗阻训练后的肌细胞损伤和肌肉炎症反应。建议可在越野滑雪短距离比赛间歇期,以及大强度抗阻训练后即刻进行加压放松,有助于次日疲劳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强度抗阻训练 均方根 加压放松 肌肉疼痛诱发压力 等长力量 细胞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恐惧对止血带加压性疼痛刺激的预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敏 王坤 陈昭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目的研究止血带加压性疼痛对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的影响以及实验前受试者心理状况对疼痛反应的预测性。方法受试者为15名健康年轻成年男性。实验前让受试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填写6项心理学量表,以便衡量受试者... 目的研究止血带加压性疼痛对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的影响以及实验前受试者心理状况对疼痛反应的预测性。方法受试者为15名健康年轻成年男性。实验前让受试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填写6项心理学量表,以便衡量受试者的心理状况。记录其实验前心率与血压。然后进行3次左上臂(非利手边)止血带加压,连续记录受试者疼痛程度(pain intensity,PI)和不适程度(pain distress,PD),加压速度为10 mmHg/s(1 mmHg=0.133 kPa)。同时记录各次加压前的疼痛阈值(pain threshold,PT)及每次加压刺激后的心率和血压。结果 1)受试者实验前的恐惧量表测量的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与其对应的各次加压性疼痛的疼痛阈值变化之间呈负相关(r1=-0.58,P=0.02)。2)疼痛刺激时,心率会随之增加(P<0.03)。3)受试者经每次止血带加压性疼痛刺激,疼痛程度和不适程度都会逐渐升高。结论 1)恐惧评分可以预测止血带加压性的疼痛阈值。2)疼痛刺激能增加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带加压性疼痛 恐惧量表 痛阈 心率 疼痛程度 不适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袖带加压疼痛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兰娥 陈昭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对袖带加压疼痛敏感性的性别差异,并分析与此差异有关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方法:选择60名健康成年被试者(男女各30名),测量其袖带加压疼痛痛阈,以痛阈水平的压力强度持续左上臂加压5分钟,期间用口头评分量表(Verbal Ra...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对袖带加压疼痛敏感性的性别差异,并分析与此差异有关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方法:选择60名健康成年被试者(男女各30名),测量其袖带加压疼痛痛阈,以痛阈水平的压力强度持续左上臂加压5分钟,期间用口头评分量表(Verbal Rating Scale,VRS)评估疼痛强度。刺激前用"状态及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评估心理焦虑水平,并测量静息态血压。结果:男性痛阈高于女性(t=-4.18,P<0.001)。男性静息态血压高于女性(收缩压:t=-6.71,P<0.001;舒张压:t=-2.89,P<0.01)。女性状态焦虑水平高于男性(t=2.30,P<0.05)。所有被试者静息态血压与痛阈呈正相关(收缩压与痛阈:r=0.52,P<0.001;舒张压与痛阈:r=0.30,P<0.05)。状态焦虑水平与痛阈呈负相关(r=-0.34,P<0.01)。结论:女性对袖带加压疼痛的敏感性高于男性,静息态血压与状态焦虑水平的性别差异部分地解释了对疼痛刺激敏感性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带加压疼痛 痛阈 静息态血压 状态与特质焦虑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得气与不同机体状态下风池穴压痛阈关系的探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段多喜 郝歆宇 +4 位作者 郑倩华 周思远 侯廷惠 杨羚 李瑛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584-1587,1591,共5页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得气与不同机体状态下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纳入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入受试者60例,其中健康者30例,颈痛患者30例。根据受试者...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得气与不同机体状态下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住院纳入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入受试者60例,其中健康者30例,颈痛患者30例。根据受试者的入组的先后顺序由同一名针灸医师进行一次针灸治疗,并进行针刺得气感的评价。运用SLY-HFM手持式测痛仪在受试者接受针刺治疗前对受试者的颈部风池穴的压痛阈值进行测量。结果:颈痛患者的风池穴压痛阈值比健康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值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受试者风池穴压痛阈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压痛阈值更低(P<0.05)。患者得气感痛感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更容易出现痛感(P<0.05)。结论:机体不同状态疾病特异性腧穴压痛阈值不同,以患者压痛阈值更低;患者得气感痛感及压痛阈值存在性别差异,两者之间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得气 颈痛 压痛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