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应多射程与路径约束的再入预测校正制导
1
作者 郭浩辰 黄汉斌 +1 位作者 郭涛 杨业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针对存在不同分布的路径约束与不同航程需求的升力式飞行器再入飞行任务,设计二次曲线形式的倾侧角剖面以增强飞行器的侧向机动能力,通过预测校正的迭代过程修正倾侧角剖面以满足航程需求,采用改进人工势场法设计侧向制导方法导引飞行... 针对存在不同分布的路径约束与不同航程需求的升力式飞行器再入飞行任务,设计二次曲线形式的倾侧角剖面以增强飞行器的侧向机动能力,通过预测校正的迭代过程修正倾侧角剖面以满足航程需求,采用改进人工势场法设计侧向制导方法导引飞行器满足路径约束,最后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制导参数以获得性能最优的轨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能够适应多种航程需求与路径约束且以较高精度满足终端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力式飞行器 路径约束 预测校正制导 人工势场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运动方程快速求解器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王晓蕾 黄章骞 +1 位作者 房旭 宋宇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文章基于四阶经典龙格库塔法(classical Runge-Kutta method of order four,RK-4)和四阶Adams预测校正法(fourth-order Adams predictor-corrector method,Adams-4),提出一种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文章基于四阶经典龙格库塔法(classical Runge-Kutta method of order four,RK-4)和四阶Adams预测校正法(fourth-order Adams predictor-corrector method,Adams-4),提出一种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的数据路径可动态配置的空间运动方程快速求解器(space motion equation fast solver,SMEFS)。SMEFS采用折叠式结构,借助高效的任务映射和精准的状态管理,通过资源复用和动态配置运算器内部连接关系实现数据路径的动态配置,快速求解空间运动方程,并有效节省硬件资源。采用某型运载火箭的相关数据对SMEFS进行大批量空间运动方程求解的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SMEFS能够快速可靠地求解发射坐标系下的五自由度空间运动方程,与软件求解的平均加速比为12.765,求解结果最大相对误差小于9×10^(-5,)具备较好的加速效果和较高的计算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阶经典龙格库塔法(RK-4) 四阶Adams预测校正法(Adams-4) 空间运动方程 折叠技术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对平行圆盘间隙中一维可压缩流动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郭良斌 李玉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6,共6页
以平行圆盘间隙中一维可压缩理想流动分析结果为基础,在考虑平行圆盘间隙内面积变化和壁面摩擦时,通过理论推导及程序编制,利用预估-校正方法得到了平行气膜区气膜对称线上一维模型的马赫数及摩擦因数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一维模... 以平行圆盘间隙中一维可压缩理想流动分析结果为基础,在考虑平行圆盘间隙内面积变化和壁面摩擦时,通过理论推导及程序编制,利用预估-校正方法得到了平行气膜区气膜对称线上一维模型的马赫数及摩擦因数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一维模型而言,气膜对称线上的马赫数始终呈现下降的趋势,摩擦因数始终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摩擦因数在整个平行圆盘间隙中变化很小;对于不同材料的轴承圆盘,由于精加工工艺的不同会导致壁面相对粗糙度发生变化,进而使壁面摩擦因数发生显著变化,即摩擦因数受到相对粗糙度的影响很大;在计算过程中采用平均摩擦因数可得到相似的计算结果,并满足计算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圆盘气体轴承 一维绝热定常流动 预估-校正法 马赫数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阀阀芯变开度振动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玉山 相海军 +2 位作者 傅卫平 李德信 原大宁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87-1092,共6页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可变压差下自动调节阀阀门内部流场模型以及阀芯模型,对流场和阀芯进行耦合力学分析阀芯的大位移运动,同时做实验验证此方法。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流场。阀芯和流场有大位移运动的共同边界... 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可变压差下自动调节阀阀门内部流场模型以及阀芯模型,对流场和阀芯进行耦合力学分析阀芯的大位移运动,同时做实验验证此方法。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流场。阀芯和流场有大位移运动的共同边界采用流体-固体耦合约束,并在计算中采用预测-多步校正算法,避免了反复迭代所导致的过大计算量。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验发现,当由气动执行机构控制的调节阀开度调节时,阀芯有个振动的过程,且阀芯的振动是一种有规律的衰减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阀 ALE有限元法 预测-多步校正法 开度调节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径跟踪原理求解6-SPS并联机构位置正解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先国 陈五一 陈鼎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0-372,共3页
以 6 SPS并联机构为例 ,基于路径跟踪原理 ,提出一种求解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预估 校正法 .该方法通过求解并联机构位姿方程的微分初值问题 ,经过路径跟踪 ,可求出指定杆长动平台的正确位姿 ,并可求出从初值到待求值的中间结果 .仿真结... 以 6 SPS并联机构为例 ,基于路径跟踪原理 ,提出一种求解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的预估 校正法 .该方法通过求解并联机构位姿方程的微分初值问题 ,经过路径跟踪 ,可求出指定杆长动平台的正确位姿 ,并可求出从初值到待求值的中间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 ,收敛范围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跟踪 数值解 预估-校正法 并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社会力模型实现及地铁通道行人仿真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子甲 陈峰 施仲衡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95,共6页
行人微观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地铁站等行人密集场所方案评价和疏散评估的主要研究手段.社会力模型从受力角度进行建模,可得到行人的运动状态和受力状态,不引入复杂的判断规则即能得到丰富的自组织现象.文中针对该模型存在的算法复杂度高和... 行人微观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地铁站等行人密集场所方案评价和疏散评估的主要研究手段.社会力模型从受力角度进行建模,可得到行人的运动状态和受力状态,不引入复杂的判断规则即能得到丰富的自组织现象.文中针对该模型存在的算法复杂度高和物理粒子运动盲目性的问题,引入分子动力学的Gear预测校正法和链接列表元胞算法,基于Agent感知-决策建模方法,构建了改进模型及其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框架.采用椭圆形的行人形体描述方法,标定了行人形体、运动及模型参数,设计了密度扫描转向、变作用强度及碰撞预测规避等行人Agent交互方法及算法,在VC++2008平台实现了改进模型并进行地铁站通道的单、双向仿真.结果显示链接列表元胞法可以明显减少仿真时间,模型可较好地实现自动渠化,与车站调研得到的通道客流密度-流量关系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通道 行人仿真 社会力模型 AGENT Gear预测校正法 链接列表元胞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优化与线性内点法的最优潮流算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盛松 侯志俭 蒋传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3-28,共6页
求解最优潮流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工作,文中将混沌优化与线性内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优化算法,并应用该方法进行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的计算。混沌优化方法利用混沌运动特定的内在遍历性、随机性和规律性等特点跳出局部最优点,接近... 求解最优潮流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工作,文中将混沌优化与线性内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优化算法,并应用该方法进行电力系统最优潮流的计算。混沌优化方法利用混沌运动特定的内在遍历性、随机性和规律性等特点跳出局部最优点,接近最优点;同时,利用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在最优点的邻域内局部寻优,提高了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通过对IEEE 14、30和57节点试验电力系统的数值计算,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最优潮流算法 混沌 优化 线性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下限有限元法的条形浅基础极限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齐武 黄茂松 王贵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2-579,共8页
以极限分析下限法理论为基础,利用应力型有限元法建立满足条件的静力许可应力场,将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问题归结为一个非线性数学规划问题。依据几何上的相似性,引入二阶锥形规划方法,采用预示校正内点法,避免屈服准则(Mohr-Coulomb)顶点... 以极限分析下限法理论为基础,利用应力型有限元法建立满足条件的静力许可应力场,将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问题归结为一个非线性数学规划问题。依据几何上的相似性,引入二阶锥形规划方法,采用预示校正内点法,避免屈服准则(Mohr-Coulomb)顶点约束的线性化近似,实现下限法数学模型的求解。并以均质土体的刚性条形基础的极限荷载为算例,比较了所得数值解与理论解,论证了该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基础 承载力系数 下限有限元法 二阶锥形规划 预示校正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与内点算法的无功优化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锋 段余平 +1 位作者 邱军 冯小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1-16,共6页
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预测-校正内点法的解耦无功优化算法。通过引入时代因子和邻近变异策略,同时采用分段处理方法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运用预测-校正算法替代原-对偶内点,使得在内点法寻优过程中的迭代步长加大,同时避免寻优... 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和预测-校正内点法的解耦无功优化算法。通过引入时代因子和邻近变异策略,同时采用分段处理方法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运用预测-校正算法替代原-对偶内点,使得在内点法寻优过程中的迭代步长加大,同时避免寻优过程中振荡的出现。将改进粒子群算法和预测-校正内点算法分别用于无功优化的离散优化和连续优化子问题。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IEEE30节点和IEEE118节点的系统。算例表明:与采用传统粒子群算法和原-对偶内点算法的混合无功优化相比,提出的方法在计算速度和优化效果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粒子群算法 内点法 预测-校正内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压崩溃临界点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52
10
作者 郭瑞鹏 韩祯祥 王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4-17,共4页
对直接求取电压崩溃临界点的零特征根法进行扩展,将临界点计算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用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求解。该方法能够考虑各种不等式约束条件,因而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文章还证明了零特征根法事实上是非线性规划法的一个特... 对直接求取电压崩溃临界点的零特征根法进行扩展,将临界点计算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用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求解。该方法能够考虑各种不等式约束条件,因而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文章还证明了零特征根法事实上是非线性规划法的一个特例。最后通过对IEEE-30及IEEE-118测试系统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 电压崩溃临界点 非线性规划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数学模型及快速求解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戈 冯其红 +3 位作者 同登科 刘洋 刘斯达 陈永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58,共4页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滞后干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指导调驱技术的实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黑油模型的基础上,将各化学组分用水相中的各组分浓度表示,建立了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油、水两相数学模型,分别用IMPES方... 可动凝胶深部调驱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滞后干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指导调驱技术的实施,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黑油模型的基础上,将各化学组分用水相中的各组分浓度表示,建立了可动凝胶深部调驱的油、水两相数学模型,分别用IMPES方法、流线模拟方法和分数步预测-校正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对比了3种求解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所建数学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IMPES方法计算结果弥散严重;流线模拟方法的优势在于计算精度高,且能够模拟实际质点的运移轨迹;分数步预测-校正方法的优势在于计算速度快,且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将流线模拟方法和预测-校正法的计算结果与全隐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误差在5%以内,计算速度分别提高了23.2%和42.1%。参数敏感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凝胶 深部调驱 数值模拟 流线模拟方法 分数步预测-校正方法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配电网蓄电池储能系统的优化配置 被引量:147
12
作者 向育鹏 卫志农 +2 位作者 孙国强 孙永辉 沈海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4-270,共7页
蓄电池储能具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对地理条件要求低等优点,其额定功率和额定容量可以独立配置。以配电网中蓄电池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内总的净收益最大为目标,研究配电网中蓄电池的配置和各时段充/放电值的优化,综合考虑了储能套利收... 蓄电池储能具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对地理条件要求低等优点,其额定功率和额定容量可以独立配置。以配电网中蓄电池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内总的净收益最大为目标,研究配电网中蓄电池的配置和各时段充/放电值的优化,综合考虑了储能套利收入、政府电价补贴收入、减少电能转运费、延缓电网升级以及全寿命周期成本等因素。建立了蓄电池储能系统配置的混合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和预测-校正内点法的混合算法并进行求解。最后,算例测试比较了钠硫电池、全钒液流电池、多硫化物/溴液流电池、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配置和净收益,分析了影响经济效益的指标,为蓄电池的配置规划提出了建议,并验证了所建模型和求解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蓄电池储能 全寿命周期成本 混合优化 差分进化法 预测-校正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混合多端直流的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构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雪 崔悦 +2 位作者 姜涛 陈厚合 李国庆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6-235,共10页
针对含混合多端直流输电(Hybrid-MTDC)的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SVSR)构建难题,提出一种含Hybrid-MTDC的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SVSRB)快速搜索的预测-校正方法.计及多类型换流站的控制策略切换特性和站间控制策略协同,构建含... 针对含混合多端直流输电(Hybrid-MTDC)的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SVSR)构建难题,提出一种含Hybrid-MTDC的交直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SVSRB)快速搜索的预测-校正方法.计及多类型换流站的控制策略切换特性和站间控制策略协同,构建含Hybrid-MTDC的交直流系统连续潮流模型,搜索SVSRB上的首个临界点.借助获取的首个临界点信息,根据SVSRB拓扑特性,通过所提预测-校正模型实现含Hybrid-MTDC的交直流系统SVSRB上相邻临界点的快速、准确获取,进而构建出含Hybrid-MTDC的交直流系统SVSR.通过含Hybrid-MTDC的IEEE 5节点和IEEE 118节点测试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含Hybrid-MTDC的交直流系统SVSR高效、准确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 交直流系统 连续潮流 预测-校正方法 静态电压稳定域 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推广Hukuhara导数的模糊微分方程的数值解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磊 郭嗣琮 李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2期56-58,65,共4页
在推广Hukuhara导数概念下研究了一阶模糊微分方程的模糊初值问题,利用预估-校正算法给出了模糊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文中的例子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关键词 三角模糊数 模糊微分方程 推广Hukuhara导数 阿达姆斯法 预估-校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非达西渗流瞬时压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文超 姚军 +3 位作者 孙致学 王月英 李晓燕 李小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6,80,共4页
含有动边界条件的低渗透油藏非达西不稳定渗流模型是强非线性的,难以求出精确解析解,因此,将非达西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特征体现在模型的连续性方程中,建立了能反映动边界移动特征的低渗透油藏非达西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但该模型并... 含有动边界条件的低渗透油藏非达西不稳定渗流模型是强非线性的,难以求出精确解析解,因此,将非达西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特征体现在模型的连续性方程中,建立了能反映动边界移动特征的低渗透油藏非达西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但该模型并不含动边界条件,以便进行数值计算;采用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法求得模型瞬时压力的数值解,并通过不动点迭代法验证了所求数值解的精确性。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非达西不稳定渗流模型的井底瞬时压力曲线不同于经典达西渗流模型,其曲线存在拐点,在拐点之前,动边界还未到达定压外边界,此时主要依靠液体及岩石的弹性膨胀挤出原油;在拐点之后,动边界已传播到定压外边界,定压外边界的能量也已补充进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预估校正法 非达西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数值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点法和改进遗传算法的无功优化组合策略 被引量:19
16
作者 丁晓群 王艳华 +1 位作者 臧玉龙 郝晓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5-49,共5页
提出了一种求解无功优化问题的组合策略,该策略将无功优化问题分解为连续优化和离散优化2个子问题,分别用预测-校正内点法和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考虑到实际电网在进行无功优化控制时,发电机是主要的调节手段,先不考虑离散变量的约束... 提出了一种求解无功优化问题的组合策略,该策略将无功优化问题分解为连续优化和离散优化2个子问题,分别用预测-校正内点法和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考虑到实际电网在进行无功优化控制时,发电机是主要的调节手段,先不考虑离散变量的约束,采用预测-校正内点法优化连续变量;然后保持连续变量不变,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离散变量;再返回到连续优化阶段,如此交替求解。当出现相邻的连续优化阶段和离散优化阶段网损变化的差值小于设定值时,停止优化。IEEE14、30、57、11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比其它组合算法在收敛性和计算效率上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优化 预测-校正内点法 改进遗传算法 连续优化 离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极限的一种实用算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伟胜 吴涛 +1 位作者 王建全 夏道止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8-40,共3页
首先建立了一种求解电力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极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从给定运行情况到极限运行情况的负荷增加过程中,发电机的有功变化、功率限制及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调整等因素。然后提出了该问题的实用简化求解方法,并给... 首先建立了一种求解电力系统小干扰电压稳定极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从给定运行情况到极限运行情况的负荷增加过程中,发电机的有功变化、功率限制及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分接头调整等因素。然后提出了该问题的实用简化求解方法,并给出了西北45机220节点系统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既比现有方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又具有较快的求解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极限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的无功优化新模型 被引量:63
18
作者 余娟 颜伟 +2 位作者 徐国禹 杜鹏 刘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6-151,共6页
在有载可调变压器模型中引入虚拟节点,并通过该节点的电压来表示理想变压器对功率、电压的转换关系,由此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了无功优化问题的二阶新模型。该新模型的海森矩阵是精确的常系数矩阵,在内点法迭代过程中只需要计算一次,从而... 在有载可调变压器模型中引入虚拟节点,并通过该节点的电压来表示理想变压器对功率、电压的转换关系,由此在直角坐标系中建立了无功优化问题的二阶新模型。该新模型的海森矩阵是精确的常系数矩阵,在内点法迭代过程中只需要计算一次,从而缩短了每次迭代的计算时间。利用AMD算法对内点法修正方程的系数矩阵进行节点优化编号,减少了其LU分解所产生的注入元。通过存储海森矩阵的非零元素值、其行、列号及对应的拉格朗日乘子编号,提出了一种新的非零元素存储方式,极大地减少了海森矩阵与乘子线性组合的计算量。基于节点数从14到1338的7个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与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这种建立模型的思想还可以应用到需要计算海森矩阵的动态无功优化、最优潮流以及状态估计等问题的算法中,以提高其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新模型 原对偶内点法 校正 预测 拉格朗日乘子 系数矩阵 非零元素 变压器模型 理想变压器 直角坐标系 虚拟节点 转换关系 优化问题 迭代过程 计算时间 修正方程 LU分解 存储方式 线性组合 仿真计算 测试系统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最优潮流的预测/校正解耦内点法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方 颜伟 徐国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38-42,共5页
从动态最优潮流中动静态变量的弱耦合关系出发,深入分析了原对偶内点法的解耦思想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将该解耦策略推广应用于预测/校正环节的线性方程求解,提出动态最优潮流的预测/校正解耦内点法。该算法利用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 从动态最优潮流中动静态变量的弱耦合关系出发,深入分析了原对偶内点法的解耦思想及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将该解耦策略推广应用于预测/校正环节的线性方程求解,提出动态最优潮流的预测/校正解耦内点法。该算法利用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的优势,提高了动态最优潮流的迭代计算效率。同时,针对线性修正方程组常数项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分组解耦同步迭代策略,使动态变量和各时段静态变量在预测/校正环节中实现同步解耦计算,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动态最优潮流的解耦计算效率。通过典型算例的仿真分析与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最优潮流 内点法 预测校正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发电系统面向对象建模与运行特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雷 张昌兵 唐巍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4-30,共7页
针对电网参数波动对水力机组运行特性影响的问题,建立了水力发电系统水力、机械及电气联合计算数学模型,计算方法采用2阶精度的预测-校正法,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C++,对系统中各个环节进行编程,然后采用封装技术,将每一个环节图... 针对电网参数波动对水力机组运行特性影响的问题,建立了水力发电系统水力、机械及电气联合计算数学模型,计算方法采用2阶精度的预测-校正法,使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C++,对系统中各个环节进行编程,然后采用封装技术,将每一个环节图形化,并建立通用的图形库。结果表明:电网电压的波动对发电机功角、发电机d轴电压、q轴电压的影响比较明显,电网频率的波动对发电机功率、机组转速及调压室水位的影响较大,电网相角的波动会引起机组各种运行参数的波动,但能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系统发生扰动时,水力、电气运行参数通过调节系统和励磁系统的调节互相影响,其中发电机电气参数的波动频率与水击波频率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发电 电网 预测-校正法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