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FTSM-based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 for PMSM Drive System With Single Phase Current Sensor 被引量:2
1
作者 Qingfang Teng Yuxing Jin +2 位作者 Shuyuan Li Jianguo Zhu Youguang Guo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44-1655,共12页
A global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GFTSM)-based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strategy is developed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drive system with only one phase current sensor.Generally two pha... A global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GFTSM)-based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strategy is developed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drive system with only one phase current sensor.Generally two phase-current sensors are indispensable for MPTC.In response to only one phase current sensor available and the change of stator resistance,a novel adaptive observer for estimating the remaining two phase currents and time-varying stator resistance is proposed to perform MPTC.Moreover,in view of the variation of system parameters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a new GFTSM-based speed regulator is synthesized to enhance the drive system robustness.In this paper,the GFTSM,based on sliding mode theory,employs the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in both the reaching stage and the sliding stage.The resultant GFTSM-based MPTC PMSM drive system with single phase current sensor has excellent dynamical performance 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e GFTSM-based MPTC PMSM drive system with two-phase current sensors.On the other hand,compared with proportional-integral(PI)-based and sliding mode(SM)-based MPTC PMSM drive systems,it possesses better dynamical response and stronger robustness as well as smaller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index of three-phase stator currents in the presence of variation of load torque.The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observer current sensorless global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GFTSM) model predictive torque control(MPTC)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 for heavy trucks based on slope information under cloud control system 被引量:9
2
作者 LI Shuyan WAN Keke +3 位作者 GAO Bolin LI Rui WANG Yue LI Keqi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4期812-826,共15页
With the advantage of fast calculation and map resources on cloud control system(CCS), cloud-based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CPCC) for heavy trucks has great potential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which is significan... With the advantage of fast calculation and map resources on cloud control system(CCS), cloud-based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CPCC) for heavy trucks has great potential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achieve the goal of national carbon neutrality. However, most investigations focus on the on-board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PCC) system,lack of research on CPCC architecture under CCS. Besides, the current PCC algorithms have the problems of a single control target and high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which hinder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control effect. In this paper, a layered architecture based on CCS is proposed to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realtime computing of CPCC system and the deployment of its algorithm on vehicle-cloud.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principle and the proposed road point segmentation method(RPSM), a PCC algorithm is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speed and gear of heavy trucks with slope inform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PCC system can adaptively control vehicle driving through the slope prediction, with fuel-saving rate of 6.17%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stant cruise control. Also,compared with other similar algorithms, the PCC algorithm can make the engine operate more in the efficient zone by cooperatively optimizing the gear and speed. Moreover, the RPSM algorithm can reconfigure the road in advance, with a 91% roadpoint reduction rate, significantly reducing algorithm complexity.Therefore, this study has essential research significance for the economic driving of heavy trucks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PCC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dictive cruise control(pcc) cloud control system(CCS) layered architecture road point segmentation method(RPSM) economic driv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分类的NPC型三电平双三相PMSM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庆庆 步凡 +1 位作者 谢晓彤 夏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768,I0030,共12页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 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存在电压矢量数目多、冗余复杂及多目标非线性约束等问题。以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驱动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以电机谐波电流抑制和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矢量三角区域分类的改进模型预测电压控制策略。首先,以基波子平面大投影幅值为原则,对729个电压矢量进行初筛;接着,基于三角区域分类方法对筛选后的电压矢量进行分类,并对期望电压进行所属三角区域定位、确定候选矢量。设计满足电机定子电流谐波抑制及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的目标函数;根据电机数学模型和逆变器特征研究多目标控制权重因子的理论设计方法。不同工况下的有效性及对比实验表明,所研究的控制策略不仅能改善多电平多相电机驱动系统的多目标控制性能,还能有效降低控制器计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六相逆变器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分类 谐波电流 中点电位 模型预测电压控制 权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的计算量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奇伟 龙学汉 +3 位作者 苗轶如 王益明 涂郁潇颖 汤梦阳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0,共12页
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可同时兼顾开关损耗与稳态性能,但是其矢量确定方法与占空比计算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较大的计算量。因此,本文面向电压源型PMSM驱动系统,提出一种可降低计算量的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在电机稳态运行时,将... 双矢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可同时兼顾开关损耗与稳态性能,但是其矢量确定方法与占空比计算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较大的计算量。因此,本文面向电压源型PMSM驱动系统,提出一种可降低计算量的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在电机稳态运行时,将第一最优矢量备选范围缩小至上一控制周期所采用的第一有效矢量及其相邻的两个矢量,再依次代入代价函数确定第一有效矢量,从而将比较次数从六次减小至三次。然后将剩余两个矢量与零矢量作为第二备选矢量,分别以q轴电流无差拍为条件计算占空比,再依次代入代价函数,确定使代价函数最小的矢量组合与占空比。最后,分别搭建仿真模型与实验平台,对所提方法的稳定性、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预测控制在平均计算时间仅为15.3μs的前提下,可取得6.57%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以及±0.4 N·m的转矩脉动,与其他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最优的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低计算量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选择 占空比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电流观测的DAB变换器无模型预测控制
5
作者 张茂松 赵家新 +3 位作者 舒东胜 谢芳 王秀芹 余攀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36-543,共8页
在直流微电网中,针对双有源桥式DC-DC变换器(DAB)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时参数失配会导致母线电压偏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电流观测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性设计具有多稳定点的滑模观测器对输出电流进行模糊... 在直流微电网中,针对双有源桥式DC-DC变换器(DAB)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时参数失配会导致母线电压偏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电流观测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正弦函数的周期性设计具有多稳定点的滑模观测器对输出电流进行模糊观测,可有效提高观测器的响应速度。然后,将滑模观测器的观测值替代变换器预测模型中的电流值,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所提方法可消除预测控制模型参数不匹配导致的稳态误差。最后,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和样机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DC-DC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电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接入直流系统非涌流层换相失败抑制策略
6
作者 韩平平 陈宇翔 +1 位作者 童青洋 陈鹏飞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65-2975,I0021-I0023,共14页
换流变空载合闸产生的高幅值励磁涌流常导致分层接入特高压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为抑制非涌流层换相失败,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流预测与换相面积协调控制的换相失败抑制策略。首先从励磁涌流引发换相失败机理出发,给出快速评判涌流层... 换流变空载合闸产生的高幅值励磁涌流常导致分层接入特高压直流系统发生换相失败。为抑制非涌流层换相失败,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电流预测与换相面积协调控制的换相失败抑制策略。首先从励磁涌流引发换相失败机理出发,给出快速评判涌流层换相失败的指标。其次,依据涌流层换相失败评判指标,明确非涌流层换相失败主导因素。然后,对直流电流进行预测,提前补偿非涌流层换流器所需的叠弧面积。最后,通过PSCAD/EMTDC仿真模型,证实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非涌流层换相失败发生概率,改善直流系统故障恢复性能,提升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励磁涌流 换相失败 直流电流预测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快控电源的改进灰色预测滑模电流控制
7
作者 黄海宏 陈昭 王海欣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317-5329,共13页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是实现可控核聚变中等离子体垂直位移控制的重要装置。EAST快控电源采用多个H桥逆变支路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总输出电流对参考电流的快速跟踪控制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平衡控制,而各个并联支...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是实现可控核聚变中等离子体垂直位移控制的重要装置。EAST快控电源采用多个H桥逆变支路并联工作模式,电源的总输出电流对参考电流的快速跟踪控制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的平衡控制,而各个并联支路的输出电流一致性对支路稳定工作十分重要。为加快EAST快控电源输出电流动态响应速度和保证各个支路电流平衡,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灰色预测新型快速变幂次趋近率滑模控制方法,实现EAST快控电源输出电流的良好控制。为加快输出电流响应速度,在总输出电流反馈环节加入改进灰色预测,根据输出电流的凹凸性和积分思想对灰色预测背景值进行重构,将预测值加入到原始序列替换旧信息以实现滚动预测,可以有效提高输出电流的预测精度。设计以总电流跟踪参考电流和支路电流均衡为控制目的滑模面,提出一种新型快速变幂次趋近率以加快滑模系统的收敛速度。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控制方法对比其他传统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支路电流一致性和更快的输出电流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发电装置(EAST)快控电源 输出电流 灰色预测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M-REKF的直线电机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
8
作者 林健 孙冀婷 +1 位作者 周磊 姜武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DPCC)在实际系统中受采样延时和电机参数失配的影响,电流跟踪精度下降,从而引起推力波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建模(ESM)和抗差扩展卡尔曼滤波(REKF)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对P...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PMSLM)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DPCC)在实际系统中受采样延时和电机参数失配的影响,电流跟踪精度下降,从而引起推力波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建模(ESM)和抗差扩展卡尔曼滤波(REKF)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对PMSLM电气子系统的扰动进行分析,借鉴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思想,将扰动作为一个高阶积分器以构建ESM;其次,结合ESM设计包含参数变化扰动估计的EKF,在此基础上,为了抑制粗差对状态估计的影响,设计抗差误差协方差阵,从而得到ESM-REKF的扰动估计方法;最后,利用电流预测值和扰动估计值对DPCC进行改进与补偿。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传统DPCC,所提控制策略在标称值下,电流谐波畸变率降低了约5.38%;在电感参数失配下,电流谐波畸变率降低了约9.38%,电磁推力的超调下降了约7%,明显削减采样延时和参数失配对电流预测精度的影响,实现对电流快速准确地跟踪,有效抑制推力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 抗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C型并网逆变器参数自适应预测电流控制策略
9
作者 刘春喜 赵文江 +2 位作者 马龙涛 洪方瑞 蔡磊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2-375,共14页
针对NPC型并网逆变器在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时因系统参数失配导致的电流跟踪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opov超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无差拍预测控制器,通过两步预测对输出电流进行预测与补偿,... 针对NPC型并网逆变器在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时因系统参数失配导致的电流跟踪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opov超稳定性理论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利用无差拍预测控制器,通过两步预测对输出电流进行预测与补偿,在理想条件下可实现高动态响应和低谐波失真。其次,为进一步克服实际中电感参数变化带来的影响,引入模型参考自适应结构,通过构建参考模型与可调模型进行对比,得到其输出误差后依据Popov超稳定性理论设计参数自适应律,实现对关键参数的实时辨识与动态补偿,从而在维持系统动态响应速度的同时显著提升参数鲁棒性及电流预测精度。同时将基于动态因子的SVPWM策略嵌入至模型参考自适应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中,对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进行重新分配,在输出电压矢量的同时有效抑制中点电位的波动,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控制品质和运行稳定性。最后,搭建仿真模型和实验样机并与传统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无参数失配情况下,所提策略相较于传统的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系统的输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降低了9%,在参数失配下降低了28%,动态响应速度提升了34%,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增强系统鲁棒性、改善输出波形质量以及加速动态响应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C型并网逆变器 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 参数失配 超稳定性理论 模型参考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观测器的PMSM预测电流控制
10
作者 于树友 盛恩聪 +1 位作者 徐明生 孙晓东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预测电流控制系统在线优化计算负担大和抗负载扰动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PMSM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构建虚拟电压矢量,并利...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预测电流控制系统在线优化计算负担大和抗负载扰动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PMSM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构建虚拟电压矢量,并利用无差拍的思想对备选电压矢量控制集进行优化,降低电压矢量寻优的计算负担。然后,为了提高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设计降阶观测器对负载转矩进行实时观测,并将负载转矩观测值按比例前馈至电流环,补偿由负载转矩变化引起的电流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电压矢量寻优策略在保证控制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计算负担,降阶观测器的引入明显提高了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预测电流控制 离散空间矢量调制 负载扰动 降阶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局部模型的开关磁阻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11
作者 韩国强 韩颖 +2 位作者 贾政 朱惠敏 于东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931-5944,共14页
为避免基于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易受参数变化和系统扰动影响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局部模型的开关磁阻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建立了开关磁阻电机的超局部模型,进而计算出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值。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在... 为避免基于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易受参数变化和系统扰动影响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局部模型的开关磁阻电机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建立了开关磁阻电机的超局部模型,进而计算出下一时刻的预测电流值。设计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在线估计出开关磁阻电机超局部模型中的扰动,并根据朱利稳定判据获得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稳定条件。在给出开关磁阻电机功率变换器的三种基本工作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划分子区域采用一种简化的预测控制集以减少计算时间,并计算出下一时刻的预测参考电流。基于超局部模型预测电流与预测参考电流之间的关系,确定下一时刻的最优开关矢量,并利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实现开关磁阻电机的无模型预测控制。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优势,搭建了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超局部模型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电池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
12
作者 岳改丽 张哲 +2 位作者 杜光辉 徐振振 姚嘉栋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6618-6629,共12页
为了解决三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各并联模块之间寄生参数不一致,导致各相电感电流不均衡的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一种滑模控制-预测控制(SMC-MPC)的均流方法,其中电压外环采用滑模控制,通过建立滑模面进而推导出给定于电流内环的... 为了解决三相交错并联双向Buck-Boost变换器各并联模块之间寄生参数不一致,导致各相电感电流不均衡的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一种滑模控制-预测控制(SMC-MPC)的均流方法,其中电压外环采用滑模控制,通过建立滑模面进而推导出给定于电流内环的电感电流参考值表达式,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及响应速度;其次预测控制应用于电流内环,通过推导变换器在离散状态下的空间方程、构建评价函数,并对占空比表达式的导出作出详细的理论分析,通过占空比补偿的方法实现各相电流的均流控制;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仿真平台并制作了一台功率为500 W的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MC-MPC策略,在降低系统超调、提高系统均流精度和鲁棒性等方面相较于传统PI-MPC策略均有显著提升,验证该文所提控制理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 均流 滑模控制 预测控制 评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指数滑模的三相混合变流器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研究
13
作者 马辉 陈伟涛 +2 位作者 余本领 赵军波 席磊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84,共10页
为降低三相混合变流器输入电流畸变率并提高系统对负载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在无源变流器前端串联滤波电感,以抑制总输入电流中的周期性畸变。其次,基于系统数学模型,为电压外... 为降低三相混合变流器输入电流畸变率并提高系统对负载变化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首先,在无源变流器前端串联滤波电感,以抑制总输入电流中的周期性畸变。其次,基于系统数学模型,为电压外环设计变指数趋近律滑模控制器,显著提升了系统应对负载扰动的鲁棒性。在内环控制中,为有源变流器设计了快速最优三矢量模型预测控制器,仅需两次寻优即可确定最优矢量组合,大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为无源变流器设计了一种基于三阶扩展状态观测器的输入电压观测方法,减少了传感器使用数量,同时有效提升了输入电流质量。最后,将有源变流器的预测目标设定为总输入电流,实现了三相混合变流器总输入电流的高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混合变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滑模控制 变指数趋近律 电流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控制策略
14
作者 高锋阳 杨凯文 +2 位作者 宋志翔 高翾宇 高建宁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0,共10页
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并网系统中,电磁干扰易引发漏电流问题。为此,针对三电平逆变器提出1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逆变器并网系统数学模型,分析漏电流产生机理及其与共模电压的关系;其次,通过控制共模电压变化率,改进模型预... 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并网系统中,电磁干扰易引发漏电流问题。为此,针对三电平逆变器提出1种改进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逆变器并网系统数学模型,分析漏电流产生机理及其与共模电压的关系;其次,通过控制共模电压变化率,改进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算法,优化寻优结果,实现对漏电流的抑制;最后,从输出功率、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及漏电流幅值方面,通过仿真对比分析传统策略和所提改进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在上述4个方面均有良好表现,相比传统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漏电流抑制效果可达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器 光伏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漏电流 共模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改进多矢量模型预测控制
15
作者 徐奇伟 易良武 +2 位作者 夏波 苗轶如 蔡华祥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506-4521,共16页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PMSM)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可以解决单矢量MPCC存在的电流和转矩谐波问题。但是传统DTP-PMSM多矢量MPCC仍然具有计算负担重、易受非理想因素影响和xy平面电流谐波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xy平...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DTP-PMSM)多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MPCC)可以解决单矢量MPCC存在的电流和转矩谐波问题。但是传统DTP-PMSM多矢量MPCC仍然具有计算负担重、易受非理想因素影响和xy平面电流谐波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的DTP-PMSM改进多矢量MPCC策略。首先采用广义比例积分观测器(GPIO)观测集总扰动并更新预测模型,提高αβ平面电流的控制性能。然后采用αβ平面最外层基本电压矢量合成xy平面的虚拟电压矢量,在不引入额外电压矢量的前提下,实现对xy平面电流的闭环控制,并推导得到脉冲信号的开关序列以及各矢量的作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减少控制算法的计算时间,提升αβ平面电流的控制性能,还能抑制xy平面谐波电流。同时,该文所提出的xy平面闭环电流控制策略不影响αβ平面MPCC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谐波电流抑制 多虚拟电压矢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SO的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无差拍控制
16
作者 许爱德 余煜邦 刘睿杰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28,共13页
针对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参数失配,从而导致电流产生发散以及电流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在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线性状... 针对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参数失配,从而导致电流产生发散以及电流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的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算法。在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算法的基础上,引入线性状态观测器,利用线性状态观测器对总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并对总扰动反馈至无差拍控制器中进行前馈补偿。依据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数学模型,对其本体进行数学建模,以实现对算法的仿真论证。最后在以TMS320F28335控制器为核心的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相比,在参数失配条件下电流有更好的鲁棒性以及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辅助同步磁阻电机 线性状态观测器 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态性能改善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磁链控制
17
作者 高锋阳 徐昊 +2 位作者 史志龙 高智山 强雅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1-170,共10页
为抑制电机共模电压的同时兼顾较好的稳态性能,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磁链控制方法。首先,改进H8逆变器扩展备选电压矢量,将零矢量引入备选矢量集,减小电流谐波含量;其次,根据磁链误差矢量快速选择电压矢量,保证较小的转矩脉动、较低的电流... 为抑制电机共模电压的同时兼顾较好的稳态性能,提出一种模型预测磁链控制方法。首先,改进H8逆变器扩展备选电压矢量,将零矢量引入备选矢量集,减小电流谐波含量;其次,根据磁链误差矢量快速选择电压矢量,保证较小的转矩脉动、较低的电流谐波含量,并且考虑死区时间(dead-time,DT)对共模电压的影响,规定所选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避免可能产生的等效零矢量;然后,基于磁链无差拍控制原则,设计新的电压矢量占空比的计算方法以减小磁链脉动;最后,将所提控制方法与3矢量法、5矢量法、8矢量法3种抑制共模电压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可以避免死区共模电压尖峰的产生,相较于3矢量法和8矢量法,其共模电压幅值分别降低了66.67%和33.33%;同时,有效减少了电机的转矩脉动、磁链脉动以及电流谐波含量。所提控制方法可以在抑制共模电压的同时改善电机的稳态性能,并且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磁链控制 共模电压 转矩脉动 电流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电压矢量位置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18
作者 程勇 颜宇尧 杜光辉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6,共12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时存在的运算复杂、延时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理想电压矢量位置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矢量合成和扇区划分原理,在线寻优选择第一最优电压矢量,接着通过引入额外电压矢量...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采用传统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时存在的运算复杂、延时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理想电压矢量位置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根据矢量合成和扇区划分原理,在线寻优选择第一最优电压矢量,接着通过引入额外电压矢量,对原基本电压矢量所在扇区进行细分并结合理想电压矢量位置选择第二最优电压矢量,最后由开关切换次数最少原则确定零矢量。其次,为进一步减小计算量,所选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基于直交轴分量误差最小原则算出。此外,为确保系统控制性能在不同工况下均能保持良好,根据电机的运行状态优化设计了价值函数结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减少了电压矢量的寻优次数和控制器的计算时间,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跟踪能力,降低了控制延时,减小了电流和转速脉动,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矢量位置 矢量作用时间 价值函数 响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预测误差校正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宇良 陈春阳 +2 位作者 曾小凡 赵俊栋 于天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8-1787,共10页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需要知道精确的电机参数模型来实现对未来电流的预测以实现最优控制,然而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易受磁场饱和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很大变化,进而导致预测电流误差大、控制电流纹波高、系统稳定性差,为此,提出一...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需要知道精确的电机参数模型来实现对未来电流的预测以实现最优控制,然而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易受磁场饱和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很大变化,进而导致预测电流误差大、控制电流纹波高、系统稳定性差,为此,提出一种参数自适应反馈校正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以内置式永磁同步发电机为例,首先根据永磁同步发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推导了直交轴电感参数偏差与预测电流误差之间的预测误差数学模型;然后较详细地探讨了永磁电机直交轴电感参数偏差对电流预测误差的影响;接着根据建立的预测误差数学模型,利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对电感参数偏差进行在线辨识;最后针对开环的电感参数偏差在线辨识校正方法精度有限问题,设计闭环校正环节,根据电流预测误差对电感参数偏差进行反馈校正。该方法与采用其他参数辨识方法的开环预测相比,通过在线闭环校正电机电感参数偏差,大大提高了电流预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控制的鲁棒性和精确性。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完全消除预测电流误差的影响,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正确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预测电流控制 参数自适应反馈校正 鲁棒性 电感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VSVPWM逆变器的无差拍鲁棒预测控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华泽 刘春喜 +1 位作者 洪方瑞 徐金荣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3,共9页
针对中点钳位型逆变器采用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时电感参数失配和使用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分别导致控制精度低和共模电压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无差拍鲁棒预测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有源阻尼方法消除LCL型滤波... 针对中点钳位型逆变器采用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时电感参数失配和使用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分别导致控制精度低和共模电压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无差拍鲁棒预测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有源阻尼方法消除LCL型滤波器所带来的谐振问题。其次,设计降阶型扩张状态观测器,可在系统出现扰动时进行补偿。最后,重新定义虚拟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即忽略正小矢量,采用负小矢量和中矢量进行合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抑制共模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C型并网逆变器 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 有源阻尼 扩张状态观测器 改进型VSV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