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tors influencing pore-pressure prediction in complex carbonates based on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Ruihe Wang Zizhen +2 位作者 Shan Xun Qiu Hao Li Tianyang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494-499,共6页
A calculation model based on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elastic properties of dry carbonates with complex pore structures by integrating the Kuster-Toksǒz model with a differential meth... A calculation model based on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has been developed for predicting elastic properties of dry carbonates with complex pore structures by integrating the Kuster-Toksǒz model with a differential method.All types of pores are simultaneously introduced to the composite during the differential itera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their volume fractions.Based on this model,the effects of pore structures on predicted pore-pressure in carbonates were analyzed.Cal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cracks with low pore aspect ratios lead to pore-pressure overestimation which results in lost circulation and reservoir damage.However,moldic pores and vugs with high pore aspect ratios lead to pore-pressure underestimation which results in well kick and even blowout.The pore-pressure deviation due to cracks and moldic pores in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porosity.For carbonates with complex pore structures,adopting conventional pore-pressure prediction methods and casing program designs will expose the well drilling engineering to high uncertainties.Velocity prediction model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pore structure need to be built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accuracy of pore-pressure prediction in carbon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S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elastic properties pore-pressure prediction pore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尺度模式的大气稳定性对风电场运行特性
2
作者 乐可定 郁冶 +4 位作者 王异成 吴春雷 王强 罗坤 樊建人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了了解大气稳定性决定的风速廓线分布对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影响,基于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方案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探索了不同大气稳定性下大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和风力机功率输出规律.结果表明:风电场在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尾流效... 为了了解大气稳定性决定的风速廓线分布对风电场运行特性的影响,基于耦合风电场参数化方案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探索了不同大气稳定性下大型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和风力机功率输出规律.结果表明:风电场在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尾流效应,随着大气由非稳定性转为强稳定性,尾流呈现加强趋势.另外,上下游风电场的相互干扰在稳定大气边界层下较为明显;功率输出方面,稳定边界条件下风电场功率输出较平均功率高了约4%,而不稳定边界层下低于平均功率输出约9%.此外,地表切应力和大气稳定强度对风力机功率输出影响显著,在不稳定大气边界条件下,大气稳定度可以作为风功率的评估参数,因此传统上仅考虑风切变对功率的影响是片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大气稳定度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尾流效应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管道BSR区域曲率预报模型及优化准则研究
3
作者 陈鲲鹏 张萌萌 +2 位作者 赵冰 李亚美 付世晓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6-276,共11页
聚氨酯材料(Polyurethane)制造的弯曲刚度加强件(Bend Stiffener, BSR)一般用于非粘结管道与端部的连接处,预报该区域的曲率分布是必要的。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同时计及BSR材料应力-应变非线性与非粘结管道弯曲迟滞特性的曲率预报模型;然... 聚氨酯材料(Polyurethane)制造的弯曲刚度加强件(Bend Stiffener, BSR)一般用于非粘结管道与端部的连接处,预报该区域的曲率分布是必要的。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同时计及BSR材料应力-应变非线性与非粘结管道弯曲迟滞特性的曲率预报模型;然后使用非线性回归方法,辨识用于描述BSR材料的应力松弛行为的Prony参数,并将其代入曲率预报模型,使该模型可以考虑BSR材料应力松弛的影响效果;最终,本文提出针对BSR的优化准则,并对规则形状的BSR进行参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粘结管道BSR区域 曲率预报 非线性效应 应力松弛 优化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多场耦合下封隔器载荷变化规律研究
4
作者 杨博远 刘怀亮 +3 位作者 张辉 刘宇 李军 席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封隔器作为关键的井下生产工具,在保护油气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高温高压的复杂作业环境下,由于其承受的轴向载荷过大,容易出现失效情况。以封隔器轴向载荷对研究对象,考虑焦耳-汤姆孙效应建立了测试与生产工... 封隔器作为关键的井下生产工具,在保护油气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高温高压的复杂作业环境下,由于其承受的轴向载荷过大,容易出现失效情况。以封隔器轴向载荷对研究对象,考虑焦耳-汤姆孙效应建立了测试与生产工况下的温-压耦合预测模型和温-压耦合作用下的封隔器载荷计算模型,分析了产量、封隔器下入深度及气体相对密度对封隔器承受载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焦耳-汤姆孙效应对高温高压井井筒温度和压力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考虑焦耳-汤姆孙效应的计算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封隔器轴向载荷增加到极限值时,存在失效的风险,同时封隔器轴向载荷随着产量、封隔器下入深度和气体相对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产量从20万m^(3)/d增加到100万m^(3)/d时,封隔器轴向载荷增加152.33 kN;封隔器下入深度增加1500 m时,封隔器轴向载荷增加140 kN;气体相对密度增加0.08时,封隔器轴向载荷增加9.83 kN。研究结果可为高温高压井封隔器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井 多场耦合 封隔器 焦耳-汤姆孙效应 轴向载荷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和柱形装药近场爆炸冲击波载荷特性
5
作者 马瑞龙 王昕捷 +2 位作者 孙志民 尤飒 黄风雷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6,共15页
为研究典型装药结构(球形和圆柱形)近场爆炸(0.06 m/kg^(1/3)<Z<1 m/kg^(1/3))(Z为对比距离)冲击波特性,支撑弹药抗殉爆技术发展,设计开展kg级柱形装药近场爆炸冲击波载荷表征试验,构建炸药近场爆炸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得到球形和... 为研究典型装药结构(球形和圆柱形)近场爆炸(0.06 m/kg^(1/3)<Z<1 m/kg^(1/3))(Z为对比距离)冲击波特性,支撑弹药抗殉爆技术发展,设计开展kg级柱形装药近场爆炸冲击波载荷表征试验,构建炸药近场爆炸数值计算模型,分析得到球形和柱形装药近场爆炸冲击波结构和峰值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反射载荷受爆轰产物影响,超压曲线存在多峰结构和锯齿形波动,原因可能是多次反射波效应和马赫区后爆轰产物复杂流动;爆轰产物-空气冲击波界面压力和密度梯度互异引起Rayleigh-Taylor不稳定效应,产生的界面微射流提高了多次反射波结构的复杂度,导致近场反射载荷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增大;近场入射超压曲线表现为典型双峰结构,峰值分别由空气冲击波和爆轰产物主导,同时受结构效应影响,柱形装药入射峰值载荷沿轴向和径向空间非均匀性较强,方位角为30°~60°时受桥联波效应影响空间散布较大;修正的预测模型可描述柱形装药(长径比为0.8)中心起爆时,0.06 m/kg^(1/3)<Z<1 m/kg^(1/3)范围内任意方位角和对比距离处入射峰值超压和冲量,与数值模拟结果偏差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装药 柱形装药 近场爆炸冲击波 结构效应 爆轰产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威宁铁厂无烟煤全粒级分选提质工艺研究
6
作者 陈燕 姜秉仁 +1 位作者 夏浩 王婉玥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贵州无烟煤资源储量大,具有高硫、高发热量等特点,为实现贵州高品质无烟煤的清洁利用,结合威宁铁厂无烟煤的煤质特点,设计了全粒度分选提质工艺,形成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浮选、跳汰粗选—粗精煤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 贵州无烟煤资源储量大,具有高硫、高发热量等特点,为实现贵州高品质无烟煤的清洁利用,结合威宁铁厂无烟煤的煤质特点,设计了全粒度分选提质工艺,形成了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浮选、跳汰粗选—粗精煤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浮选组合分选提质工艺,精准预测了分选精煤产率和灰分,辅助贵州威宁无烟煤进行高效分选。原煤整体灰分含量20.72%,属于中灰分煤,在全粒级分选工艺下,产品精煤灰分2.46%,产率37.76%,实现了以铁厂煤矿为典型的威宁无烟煤低灰精煤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烟煤 低灰精煤 分选工艺 效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赋权的矿岩可爆性分级识别及炸药单耗预测研究
7
作者 梁富 张鹏飞 +1 位作者 何运华 孙雪 《煤》 2025年第2期48-53,92,共7页
精确识别矿岩可爆性等级有助于优化爆破设计、改善爆破效果。通过室内岩石物理力学实验、现场岩体声波测试,选取元宝山露天矿岩密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纵波速度、波阻抗作为矿岩可爆性分级指标。采用综合赋权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基... 精确识别矿岩可爆性等级有助于优化爆破设计、改善爆破效果。通过室内岩石物理力学实验、现场岩体声波测试,选取元宝山露天矿岩密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纵波速度、波阻抗作为矿岩可爆性分级指标。采用综合赋权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基于综合赋权的矿岩可爆性分级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元宝山露天矿各分级指标隶属度对可爆性等级“Ⅰ”最大,表明各矿岩均属于极易爆岩体;同时建立基于可爆性分级识别的炸药单耗预测模型,得到了元宝山露天矿各类矿岩体的单耗:煤为0.15 kg/m^(3),白砂岩为0.21 kg/m^(3),泥岩为0.19 kg/m^(3),灰砂泥岩为0.21 kg/m^(3).可为后续类似工况爆破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对改善爆破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岩可爆性 综合赋权 隶属度 炸药单耗预测模型 爆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渗碳−啮合耦合效应的弧齿锥齿轮热处理变形半解析预测方法
8
作者 杜文龙 陈唐炜 +4 位作者 张建兴 丁撼 王智泉 荣士锋 周镇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7-500,共14页
对传统的齿轮热处理研究大多基于商业软件进行,其求解精度高,但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兼顾精度与效率的新的用于预测渗碳-啮合耦合效应对齿面热处理变形影响的半解析预测方法。将数值加载接触分析(NLTCA)与齿面渗碳相结合,确定机床加... 对传统的齿轮热处理研究大多基于商业软件进行,其求解精度高,但耗时较长,为此,提出一种兼顾精度与效率的新的用于预测渗碳-啮合耦合效应对齿面热处理变形影响的半解析预测方法。将数值加载接触分析(NLTCA)与齿面渗碳相结合,确定机床加工参数与齿面热处理变形之间的半解析泛函关系;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对瞬时椭圆接触中心的渗碳-啮合耦合效应进行求解,并通过Newton-Raphson迭代法预测考虑渗碳-啮合耦合效应的整个齿面的热处理变形。以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的非正交弧齿锥齿轮为例,验证耦合效应对热处理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半解析预测方法能够高效精确地求解齿面热处理变形,这可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性能要求的弧齿锥齿轮制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渗碳-啮合耦合效应 热处理变形 半解析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台阶爆破智能设计系统研发及应用
9
作者 杨军 李立杰 刘红岩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7,共8页
爆破作为采矿的主要环节在数字化矿山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爆破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突破传统爆破设计过多依靠个人经验和爆破理论发展不足等瓶颈。为此,以VC++作为开发平台,采用Open GL作为3D图形引擎,由底层自主开发了... 爆破作为采矿的主要环节在数字化矿山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爆破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突破传统爆破设计过多依靠个人经验和爆破理论发展不足等瓶颈。为此,以VC++作为开发平台,采用Open GL作为3D图形引擎,由底层自主开发了相应的露天台阶爆破智能设计系统。该系统基于高精度延时逐孔起爆条件下单孔拟柱体(炮孔分担区域)破碎理论模型,结合人工智能和台阶爆破设计原理,实现三维布孔自动化、起爆网络连接自动化、爆破参数选取智能化和设计图表规范化等目标。系统具有的逐孔计算校核炮孔药量和爆破震动、飞石及爆堆破碎效果预测等功能,成功解决了爆破方案精确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非洲纳米比亚湖山铀矿复杂矿体矿岩分离爆破生产实践,通过矿岩分离爆破技术成功地将矿石贫化率由最初的17%大幅降至13%,直接生产成本降低了4.60%,同时显著提高了矿山爆破作业的智能化水平,节约了企业总生产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台阶爆破 智能设计系统 单孔拟柱体破碎模型 爆破效果预测 矿岩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0
作者 孙鹏 田涛 李芳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2期53-59,66,共8页
目的分析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9例急性期首发SCZ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康复效果,根据康复效果分为效果不良组40例和... 目的分析首发急性期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129例急性期首发SCZ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8周后评估康复效果,根据康复效果分为效果不良组40例和效果良好组89例。比较2组治疗前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应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首发急性期SCZ患者康复效果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效用。结果129例首发急性期SCZ患者治疗效果不良率为31.01%(40/129);效果不良组治疗前有精神病家族史占比、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泌乳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效果良好组,治疗前年龄、文化水平、工作状态在职占比、SCZ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分及血清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水平低于效果良好组(P<0.05,P<0.01);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年龄、文化水平、PANSS评分、MCCB评分及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泌乳素、GFAP、IL-1β、IL-6、TNF-α水平均为首发急性期SCZ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P<0.01);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首发急性期SCZ患者康复效果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0.841,0.953),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和较好的临床效用;基于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首发急性期SCZ患者康复效果不良的风险等级标准,提示风险等级越高康复效果不良风险就越大(P<0.01)。结论首发急性期SCZ患者康复效果与治疗前年龄、文化水平、PANSS评分、MCCB评分及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泌乳素、GFAP、IL-1β、IL-6、TNF-α水平密切相关,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预测患者康复效果不良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和临床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首发 急性期 康复效果 影响因素分析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range correlations and predictability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森 龚志强 +2 位作者 支蓉 封国林 胡经国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3-32,共10页
By establishing the Markov model for a long-range correlated time series (LRCS) and analysing its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efines a physical effective correlation length (ECL) T, which reflects th... By establishing the Markov model for a long-range correlated time series (LRCS) and analysing its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efines a physical effective correlation length (ECL) T, which reflects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LRCS. It also finds that the ECL has a better power law relation with the long-range correlated exponent γ of the LRCS: T = Kexp(-γ/0.3) + Y, (0 〈 γ〈 1)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LRCS decay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γ It is then applied to a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series (DMTS) recorded at 740 stations in China between the years 1960-2005 and calculates the ECL of the DMTS. The results show the remarkable regional distributive feature that the ECL is about 10-14 days in west, northwest and northern China, and about 5-10 days in east, southeast and southern China. Namely,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DMTS is higher in central-west China than in east and southeast China. In addition, the ECL is reduced by 1-8 days in most areas of China after subtracting the seasonal oscillation signal of the DMTS from its original DMTS; however, it is only slightly altered when the decadal linear trend is removed from the original DMTS. Therefore, it is shown that seasonal oscillation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evolution and may provide a basis for predicting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s. Seasonal oscillation is also significant for guiding general weather predictions, as well as seasonal weather predi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range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entropy effective correlation length predic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ag Characteristics Prediction for Wet Multi-Disk Brakes 被引量:1
12
作者 Tianhong Luo Zhongtao Li Fuying Li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9年第3期549-560,共12页
To impro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t multi-disc brakes (WMDBs), the WMDBs of the drive axles of mining trucks were studied. A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phenomenon of drag characteristics during wet brake n... To impro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t multi-disc brakes (WMDBs), the WMDBs of the drive axles of mining trucks were studied. A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phenomenon of drag characteristics during wet brake non-engagement by considering the combined effect of surface grooves, film shrinkage, and laminar Navier-Stokes (N-S) equations. The model was used to study drag torque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the wet brakes for different volume flows, dynamic viscosities, and friction pair clearanc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eak torque decreased when the clearance of the friction pair increased. Additionally, the peak torque increased when the volume flow increased and when the cooling liquid dynamic viscosity increased. The model was more accurate than a traditional forecasting system when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surface grooves and oil film shrinkage in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BRAKE drag TORQUE combined effects MULTI-PARAMETER predictION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支护效果智能预测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鑫民 向俊杰 +2 位作者 翟中华 陈莉影 杨雯清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7,共16页
针对深埋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巷支护设计难题,基于巷道支护、计算机开发、数值模拟二次开发等开展了交叉融合技术的研究。通过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及现场调研的方法,建立了煤巷支护知识库,通过库内数据查找和规则推理机制为用户提供岩石力... 针对深埋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巷支护设计难题,基于巷道支护、计算机开发、数值模拟二次开发等开展了交叉融合技术的研究。通过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及现场调研的方法,建立了煤巷支护知识库,通过库内数据查找和规则推理机制为用户提供岩石力学参数和支护方案参数;构建能满足多种地质条件、多种巷道类型、多种支护方案的数值模拟脚本,基于FLAC^(3D)内置语言开展二次开发技术的研究,建立了煤巷支护效果预测模型;运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开发煤巷支护效果预测系统,实现了煤巷支护效果预测的可视化、智能化;利用该系统对经典案例进行测试,并用决定系数R2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对该系统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其各指标的R^(2)均在0.8以上,MAPE值均在20%以下,都在合理范围之内该系统在巷道位移预测方面效果良好;系统在信湖煤矿818外风巷的工程实例的验证结果显示,其预测精度达到84%以上,能够为现场施工提供准确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支护 支护效果预测 二次开发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天台阶爆破设计智能化的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军 李立杰 +2 位作者 刘红岩 徐轩 荣凯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92,共10页
基于经验的传统露天台阶爆破设计已不能满足爆破精细化和矿山数字化发展要求,根据新提出单孔破碎负担区拟柱体破碎理论构建了适应精确延时逐孔起爆条件的台阶爆破智能设计系统。该系统将人工智能手段与台阶爆破设计原理结合,实现了三维... 基于经验的传统露天台阶爆破设计已不能满足爆破精细化和矿山数字化发展要求,根据新提出单孔破碎负担区拟柱体破碎理论构建了适应精确延时逐孔起爆条件的台阶爆破智能设计系统。该系统将人工智能手段与台阶爆破设计原理结合,实现了三维自动布孔、爆破参数智能选取、逐孔校核药量和爆破地震、飞石及爆堆预测等技术目标,解决了数字矿山中精细爆破设计的核心问题。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西安频山石灰石矿的台阶爆破设计中,有效提高了爆破设计的智能化水平,降低了爆破作业成本、改善了爆破效果,显著提升了矿山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智能设计 拟柱体 自动布孔 效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温梯度在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热演化研究中的应用
15
作者 丁勇 潘泉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1-459,共9页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烃源岩热史研究,特别是对超深古老烃源岩热演化认识存在较大争议,热演化阶段评价方法一直是困扰烃源岩热史研究的关键问题。调研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古地温梯度变化在2.95~3.6℃/hm之间,按照生烃温度门槛值65℃计... 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烃源岩热史研究,特别是对超深古老烃源岩热演化认识存在较大争议,热演化阶段评价方法一直是困扰烃源岩热史研究的关键问题。调研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古地温梯度变化在2.95~3.6℃/hm之间,按照生烃温度门槛值65℃计算,分别需要上覆地层厚度2203~1806 m,相差397 m,即2.58℃,温度差值较小。因此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古地温梯度变化较小,可以忽略每期地温梯度取值上的差别,厚度可能是决定温度的主要因素;地层沉积与残留厚度可比较准确地获得,误差主要取决于剥蚀厚度的恢复。通过可靠获取的地层厚度、古地温梯度和剥蚀厚度等参数,以及烃源岩生烃图版,对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烃源岩热演化阶段进行了评价;界定了关键期环满加尔坳陷的有效烃源岩及其分布,对玉尔吐斯组有效烃源岩及其规模生烃能力进行了预测和划分,并预测和划分了晚期成藏的有利区域。不同阶段有效烃源岩及其规模生烃量是每期成藏富集的关键,利用该方法避免了成熟度判识缺少可靠温标的问题,为塔里木盆地深层—特深层石油勘探和开发以及晚期成藏有利区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梯度 成熟度 有利区预测 有效烃源岩 玉尔吐斯组 寒武系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多模态超声参数对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璐 刘景萍 +1 位作者 王谦 徐娟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超声参数对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择期行微波消融术的乳腺良性结节患者175例(共210个结节)。根据术后3个月的乳腺结节缩小率和是否消融完全,将患者分为有效... 目的:探讨术前多模态超声参数对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本院择期行微波消融术的乳腺良性结节患者175例(共210个结节)。根据术后3个月的乳腺结节缩小率和是否消融完全,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143)和无效组(n=32)。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于术前采用多模态超声(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记录结节最大直径(Dmax)、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杨氏模量最大弹性值(Emax)和杨氏模量平均弹性值(Emean)。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在术前Dmax、BMI、PI、TTP、Emax和Emean比较上有明显差异(P<0.05),在年龄、婚育史和合并基础病等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Dmax、PI和Emax均为影响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概率P=1/(1+e^(-25.568-4.911×Dmax+0.541×PI+0.604×Emax)),Hosmer-Lemeshow χ^(2)=6.235(P=0.621),ROC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AUC为0.793,95%CI为0.712~0.874。结论:术前Dmax、PI和Emax均为影响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模态超声参数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微波消融术后疗效,并通过该风险预测模型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超声 乳腺良性结节 微波消融术 疗效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ST-T段异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效能
17
作者 李婷婷 张绍静 郭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 探讨心电图ST-T段异常(ST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 027名体检人员(受试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随访60个月~120个月(随访截止2022年6月,或研究对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则停止随访)。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分... 目的 探讨心电图ST-T段异常(ST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3 027名体检人员(受试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并随访60个月~120个月(随访截止2022年6月,或研究对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则停止随访)。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分组,将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94例受试者设为研究组,将其余2 933例受试者设为对照组,统计STA发生情况。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T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STA占比、左心室肥厚、脑卒中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TA、高血压、高血脂症、饮酒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ROC曲线显示,STA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灵敏度为0.830,特异度为0.888,准确度为0.869;关联性检验显著(χ~2=138.706,P=0.000),优势性检验不显著(χ~2=0.432,P=0.511)。结论 STA可增加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ST-T异常 缺血性脑卒中 发病风险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的涂料数码直喷印花效果预测
18
作者 张瑜 宋雅玲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1,共7页
针对数码直喷印花生产过程中无法提前预测印花效果的问题,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试错成本和资源浪费,使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色彩需求,选取棉织物与印花效果相关的结构参数来建立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用于确定各因素对其所在系统... 针对数码直喷印花生产过程中无法提前预测印花效果的问题,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试错成本和资源浪费,使产品更符合消费者的色彩需求,选取棉织物与印花效果相关的结构参数来建立预测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可以用于确定各因素对其所在系统的影响程度,通过灰色预测GM(1,N)模型分析指标关联度,并建立棉织物涂料数码直喷印花效果与物理测试指标之间的灰色关联模型,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06%,属于一级精度范围,可以较好地预测数码直喷印花在棉织物上的效果,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涂料 数码印花 印花效果预测 关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刚塑性动力解的弹性补偿
19
作者 余同希 胡庆洁 朱凌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近年来,我国学者以膜力因子法和饱和分析方法相结合为理论工具,对梁、板等结构件在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大变形行为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脉冲加载下结构的最终挠度提供了优于历史上各种刚塑性近似解的最佳刚塑性预测公式。然而,由于实... 近年来,我国学者以膜力因子法和饱和分析方法相结合为理论工具,对梁、板等结构件在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大变形行为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为脉冲加载下结构的最终挠度提供了优于历史上各种刚塑性近似解的最佳刚塑性预测公式。然而,由于实际工程应用中金属结构弹塑性动力响应的复杂性和数值模拟的局限性,与考虑材料弹性效应的结果相比,刚塑性解对脉冲加载下结构所预测的最终挠度的误差有多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对这个问题的首阶段研究成果厘清了材料弹性对脉冲加载下结构塑性动态大变形的影响,定量评估了由最佳刚塑性理论解与弹塑性数值模拟得到的最终挠度预测结果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补偿弹性效应的策略和方法,即:在已有的最佳刚塑性解预测的挠度基础上添加一个补偿项,将补偿项表达为脉冲载荷强度的效应与结构自身刚度的效应分离的变量函数,并尽量减少待定系数/指数的数量,以求表达式的简洁;根据这些原则在金属结构的主要工程应用领域内选定结构刚度和外载参数的变化范围,对固支梁和固支方板的案例实施拟合与补偿,最后得到了对梁和板增添补偿项后的简单而实用的最终挠度预测公式,其相对误差在3%的范围之内,很适合工程设计应用。文末列表给出了符号与公式的一览,并对梁和方板的结果作了综合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塑性动力响应 脉冲载荷 固支梁和固支方板 弹性效应补偿 最终挠度的最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多因素库容复核新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俊 杨佳坤 +7 位作者 胥洪成 周栋梁 许锋 施玉霞 张思远 宋丽娜 裴根 范家屹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5-804,813,共11页
储气库库容复核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何从多因素角度优化储气库库容,达到储气库设计各参数全局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东濮凹陷W23储气库为例,从地层水侵入、结盐、应力敏感以及产出液等多方面开展储气库库容动用影响因素分析,建立适用于W2... 储气库库容复核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何从多因素角度优化储气库库容,达到储气库设计各参数全局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东濮凹陷W23储气库为例,从地层水侵入、结盐、应力敏感以及产出液等多方面开展储气库库容动用影响因素分析,建立适用于W23储气库的库容复核新模型,并论证W23储气库库容复核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低孔、低渗、纵向上非均质性强但平面上非均质性较弱的特点,为弱边水驱动气藏。原始储气体积、结盐、应力敏感、纵向动用程度、地层水侵入、产出液对W23储气库库容动用均有一定影响;综合地层水侵入、产出液、结盐、应力敏感、纵向动用程度等因素对储气体积的影响,最终复核有效储气体积为3679.51×10^(4)m^(3),和原始储气体积相比,降幅3.9%。从区域上来看,一期复核有效储气体积为3013.47×10^(4)m^(3),为原始储气体积的97.3%;二期复核有效储气体积为666.04×10^(4)m^(3),为原始储气体积的91.1%。复核结果偏低的原因主要为受应力敏感、地层水侵入、纵向动用程度等影响,致使有效储气体积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23储气库 多因素 库容复核 预测模型 有效储气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