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预测
1
作者 王晓曼 吕建雄 +5 位作者 李贤军 吴义强 李新功 郝晓峰 乔建政 徐康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7-198,共12页
【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变化,揭示干燥温度、干燥时间、铺装方式和初始含水率对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规律,为浸胶竹束高质高效干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实测... 【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变化,揭示干燥温度、干燥时间、铺装方式和初始含水率对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规律,为浸胶竹束高质高效干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实测数据,以干燥温度、干燥时间、铺装方式和初始含水率为输入变量,干燥过程含水率为输出变量,制作数据集。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308个测试数据,占总数据量的70%)、验证集(66个测试数据,占总数据量的15%)和测试集(66个测试数据,占总数据量的15%),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初始权重与阈值,构建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PSO-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在模型测试集中,决定系数(R^(2))、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剩余预测残差(RPD)分别达0.98、1.27、3.73和7.96。相较BP神经网络,PSO-BP神经网络的R^(2)和RPD分别提高6.53%和110.2%,MSE和MAE分别降低54.0%和71.86%。模型验证表明,干燥温度和铺装方式是影响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变化的主要因素,二者对PSO-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影响显著。干燥温度为60℃时,在4种不同铺装方式下PSO-BP神经网络模型展现出较好预测效果,其R^(2)均超过0.969且MSE均低于3;铺装层数为3时,在4种不同干燥温度下PSO-BP神经网络模型表现最佳,其R^(2)均超过0.99且MSE均低于2。干燥时间和浸胶竹束初始含水率对PSO-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影响不显著。【结论】PSO-BP神经网络模型在浸胶竹束干燥过程含水率预测中表现出准确性,可有效解决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误差大、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为浸胶竹束高质高效干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胶竹束 干燥 含水率 粒子群优化算法 反向传播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化烤烟湿润育苗基质配方的筛选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霞 杨建 +3 位作者 黄胜 程智敏 唐明 蔡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研究能替代草炭的宜宾本土化烤烟育苗基质,以云烟99为供试材料,100%草炭基质为对照,将自然发酵腐熟的竹屑粉碎粒与珍珠岩、蛭石按不同比例复配,开展烤烟湿润育苗基质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特性及各基质条件下烟苗的生长情况... 为研究能替代草炭的宜宾本土化烤烟育苗基质,以云烟99为供试材料,100%草炭基质为对照,将自然发酵腐熟的竹屑粉碎粒与珍珠岩、蛭石按不同比例复配,开展烤烟湿润育苗基质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特性及各基质条件下烟苗的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合烤烟湿润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与CK(100%草炭基质)相比,5个配方的竹屑粉碎粒基质的理化指标差异显著,烟草幼苗生育期的茎高、茎围、根茎叶鲜质量、叶干质量、根体积等生长指标差异显著。其中,T1处理和T2处理在基质理化特性和烟苗长势方面总体优于CK,表现为理化特性优良、烟苗长势良好,且T2处理的烟苗表现最好。综合而言,竹屑粉碎粒可替代草炭作为烤烟育苗的优良基质,能保证烟苗育苗效果,且推荐使用T2处理为烤烟育苗基质配方,即90%竹屑粉碎粒+5%珍珠岩+5%蛭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本土化 育苗基质 竹屑粉碎粒 基质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热处理竹材制备及其防霉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庞群艳 胡纲正 +4 位作者 李文轩 贺磊 邱竑韫 黄慧 何文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3,共7页
以毛竹为原料,通过将竹材真空浸没于氢氧化铜、聚乙二醇200和二乙醇胺混合溶液中,并在热处理温度为220℃的条件下分别进行4,6和8 h的热处理,借助液相还原原理,在热处理竹材内部生成纳米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变... 以毛竹为原料,通过将竹材真空浸没于氢氧化铜、聚乙二醇200和二乙醇胺混合溶液中,并在热处理温度为220℃的条件下分别进行4,6和8 h的热处理,借助液相还原原理,在热处理竹材内部生成纳米铜。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热处理竹材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SEM和EDS检测显示,铜元素存在于竹材内部,并且含量随热处理时间增加而增多;XRD和XPS测试证实了存在于竹材内部的铜元素由纳米铜颗粒和少量纳米氧化铜组成;FT-IR结果表明,竹材中的半纤维素发生降解,亲水性基团数量明显降低。热处理后竹材的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程度降低,吸湿性明显下降。然而,纳米铜热处理竹材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仍分别能达到92 MPa和8.9 GPa,接触角均高于120°,吸湿率均低于5.0%,明显优于热处理竹材。黑曲霉、绿色木霉和桔青霉的防霉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纳米铜热处理竹材基本未发生霉变,3种霉菌的平均感染值在0.1以下,霉变防治效力均高于96%,相对于天然竹材和热处理竹材具有显著的改善,表现出优异的防霉性能。本研究提出的一步法制备纳米铜热处理竹材的思路不仅工艺简单,制品性能优异,还将进一步拓宽竹材的应用领域,促进“以竹代塑”的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竹材 纳米铜颗粒 防霉性能 力学性能 吸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竹材定向刨花板刨花参数优化
4
作者 蔡成伟 李创业 +3 位作者 芦童 魏任重 沈周 陆铜华 《世界竹藤通讯》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以毛竹材刨花为原料,探究了刨花厚度、宽度、搭接长度、竹青占比等因素对竹材定向刨花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7~0.9 mm厚度的刨花制备的板材性能较优;2)1/3刨花搭接长度有助于提高板材韧性;3)宽度为10~30 mm的长条形刨花可获... 以毛竹材刨花为原料,探究了刨花厚度、宽度、搭接长度、竹青占比等因素对竹材定向刨花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7~0.9 mm厚度的刨花制备的板材性能较优;2)1/3刨花搭接长度有助于提高板材韧性;3)宽度为10~30 mm的长条形刨花可获得更高强度的板材;4)竹青刨花的存在会大幅降低板材力学性能。研究结果可为竹材定向刨花板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刨花 竹定向刨花板 力学性能 参数优化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度竹笋膳食纤维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安平 谢碧霞 +1 位作者 钟秋平 陶俊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3-85,共3页
研究了微粉碎后竹笋膳食纤维不同粒径的化学组分、物化特性、粉质特性和晶体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粒径膳食纤维粉末的SDF和IDF含量不同,粒径大于150μm的膳食纤维粉末,其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而粒径小于150... 研究了微粉碎后竹笋膳食纤维不同粒径的化学组分、物化特性、粉质特性和晶体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粒径膳食纤维粉末的SDF和IDF含量不同,粒径大于150μm的膳食纤维粉末,其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而粒径小于150μm的膳食纤维随粒径的减小而降低;膳食纤维粒径越小,休止角和滑角越大,混合面团粉质特性越好;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微粉碎后膳食纤维的聚合物结晶状态未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笋 膳食纤维 粒度 物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席/竹碎料新型建筑模板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新功 胡南 李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将小径竹及竹材加工剩余物加工成一定规格的竹碎料。以竹碎料为芯层,以竹席为表层组成板坯,通过热压制备竹席/竹碎料新型建筑模板。采用正交试验,选取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施胶量作为工艺因素,对竹席/竹碎料复合新型建筑模板制备工艺进... 将小径竹及竹材加工剩余物加工成一定规格的竹碎料。以竹碎料为芯层,以竹席为表层组成板坯,通过热压制备竹席/竹碎料新型建筑模板。采用正交试验,选取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施胶量作为工艺因素,对竹席/竹碎料复合新型建筑模板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施胶量对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热压时间和热压温度。通过分析得出优化工艺:热压时间70 s.mm-1,热压温度为170℃,施胶量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 竹碎料板 竹席 竹碎料 新型建筑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粉粒径对竹/聚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晓玲 邱仁辉 +1 位作者 杨文斌 柯毅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2-74,共3页
以竹粉和聚丙烯粉料为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为偶联剂,通过注塑成型制备了竹塑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径竹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竹粉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冲击强度均有显著的影响。竹粉粒径在40... 以竹粉和聚丙烯粉料为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为偶联剂,通过注塑成型制备了竹塑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径竹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竹粉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及冲击强度均有显著的影响。竹粉粒径在40~120目时,随着粒径的减小,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缺口冲击强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当粒径达到200目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却有所增大。竹粉粒径为20目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缺口冲击强度均比40目的要低。大粒径竹粉(40目)与小粒径竹粉(200目)填充的复合材料表现出的不同力学性能,可能与竹粉与基体塑料界面结合、纤维形态、表面粗糙度以及内部空隙状况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粉 聚丙烯 复合材料 粒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竹炭颗粒对水溶液中孔雀绿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辉 徐义亮 +2 位作者 李群 高毅 孙庆业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1-595,共5页
用不同的酸碱溶液处理竹炭,研究改性竹炭颗粒对水溶液中孔雀绿的吸附效果,再对筛选出的竹炭颗粒进行吸附动力学试验,并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扩散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用0.... 用不同的酸碱溶液处理竹炭,研究改性竹炭颗粒对水溶液中孔雀绿的吸附效果,再对筛选出的竹炭颗粒进行吸附动力学试验,并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颗粒扩散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影响吸附过程的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用0.5 mol.L-1NaOH溶液处理过的竹炭颗粒吸附效果最佳,最大吸附量可达9.96 mg.g-1。颗粒扩散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过程。竹炭颗粒的质量增加会降低孔雀绿分子的扩散速率;孔雀绿溶液的初始浓度增加则提高孔雀绿分子的扩散速率;颗粒直径、搅拌速度以及溶液的初始pH值也会影响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竹炭颗粒 孔雀绿溶液 颗粒扩散模型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碎料/酚醛树脂制备竹材陶瓷的烧结工艺 被引量:6
9
作者 杜春贵 魏金光 +2 位作者 金春德 李任 王海燕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1-476,共6页
以精刨竹碎料和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高温真空炭化烧结工艺制备了竹材陶瓷,研究了烧结工艺对竹材陶瓷性能、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烧结温度对竹材陶瓷的尺寸收缩率有较大影响,当烧结温度为600~1 200℃时,竹材陶瓷的尺... 以精刨竹碎料和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高温真空炭化烧结工艺制备了竹材陶瓷,研究了烧结工艺对竹材陶瓷性能、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烧结温度对竹材陶瓷的尺寸收缩率有较大影响,当烧结温度为600~1 200℃时,竹材陶瓷的尺寸收缩率大于20%范围内;2竹材陶瓷的密度减少率在600~1 000℃范围内,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在1 000~1 200℃范围内,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3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竹材陶瓷的炭得率降低、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升高、石墨化程度逐渐增强;4酚醛树脂经高温炭化后形成的硬质玻璃碳对竹材细胞起填充、强化作用;5竹材陶瓷的较佳烧结温度范围为800~1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精刨竹碎料 竹碎料板 竹材陶瓷 烧结温度 竹材陶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粉含量及粒径对竹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何文 陈雯丽 +2 位作者 陈佳 孙丰文 蒋身学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6-89,共4页
以竹粉和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通过混炼、平板热压制备竹粉/HDPE复合材料,研究竹粉含量和粒径大小对复合材料的吸湿、吸水性以及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竹粉添加量的增加,竹塑复合材料的吸湿、吸水性能也逐渐增大,同时,当竹... 以竹粉和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通过混炼、平板热压制备竹粉/HDPE复合材料,研究竹粉含量和粒径大小对复合材料的吸湿、吸水性以及力学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竹粉添加量的增加,竹塑复合材料的吸湿、吸水性能也逐渐增大,同时,当竹粉粒径变小时,复合材料的吸湿、吸水性能也增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着竹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随着竹粉含量增加而增大,但当竹粉含量超过50%,这些强度反而降低;随着竹粉粒径增大,抗冲击强度逐渐降低,而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增大,但当粒径超过180μm时,这两个强度则开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粉含量 粒径 竹粉/HDPE复合材料 吸湿性 冲击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竹刨花板性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方坤 吕谷来 +2 位作者 盛奎川 钱湘群 李永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08-312,共5页
为了开发生物质胶黏剂及环境友好型竹刨花板,研究了基于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大豆蛋白胶黏剂施胶量对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较佳施胶量为13%。通过响应曲面设计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板坯含水率对... 为了开发生物质胶黏剂及环境友好型竹刨花板,研究了基于十二烷基硫酸钠改性的大豆蛋白胶黏剂施胶量对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胶黏剂的较佳施胶量为13%。通过响应曲面设计研究了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板坯含水率对竹刨花板的力学性能及耐水性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参数条件为:热压温度175℃,热压时间8.5min,板坯含水率26.0%,在此条件下,静曲强度达16.8MPa,内结合强度达0.65MPa,吸水厚度膨胀率达6.7%。实验室测得竹刨花板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大豆蛋白胶黏剂 竹刨花板 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算法的仿真“竹”的实现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燕 吴中福 +1 位作者 郭选昌 吴刚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8-144,共7页
分形理论适于解决不规则形态物体的建模仿真问题,分形理论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可以生成逼真、复杂的自然景物。针对研究者少有涉及的仿真'竹'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运用了分形理论中的2种模型方法来研究'竹'的计... 分形理论适于解决不规则形态物体的建模仿真问题,分形理论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起来可以生成逼真、复杂的自然景物。针对研究者少有涉及的仿真'竹'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主要运用了分形理论中的2种模型方法来研究'竹'的计算机模拟。首先根据'竹'是单轴分枝植物的特点,对分形算法中的L-系统建模方法作了相应的改进,并采用位移映射技术对竹节进行高效真实绘制;在逼真实现'竹'的三维建模后,利用分形算法中粒子系统模型的基本思想,对原有粒子系统模型的随机分布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模拟'竹'群分布形态的仿真算法。描述了对'竹'仿真过程中各方面所涉及的问题,逼真的模拟出'竹'在自然界中的形态、特质以及'竹'群的不同分布形式,这在'竹'的仿真方面给出了一种新颖且相对全面的解决思路,并实验了虚拟场景中的竹林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L-系统 粒子系统 改进算法 仿真“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碎料复合板模板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占胜 张齐生 张勤丽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15,共3页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设计试验,研究了一种在芯层粉碎料及表层细碎料间各放置一层竹席,热压后再经MF浸渍纸覆膜而成的新型结构板材。这种板子既提高了竹材利用率,改进了单纯竹碎料板较低的力学性能,又有平整、光滑的表面质量。它充分...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设计试验,研究了一种在芯层粉碎料及表层细碎料间各放置一层竹席,热压后再经MF浸渍纸覆膜而成的新型结构板材。这种板子既提高了竹材利用率,改进了单纯竹碎料板较低的力学性能,又有平整、光滑的表面质量。它充分发挥了竹席和竹碎料各自的特性,综合性能良好,各项指标高于混凝土模板的标准要求。最终产品可用作清水混凝土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碎料 复合板 混凝土模板 竹材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碎料表面处理对竹塑复合材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蔚虹 杨宝 +2 位作者 喻云水 周钢 彭亮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笔者以竹材碎料和热塑性废塑料为原料,通过热压方式将其加工成竹塑复合材,分别比较了竹材碎料表面高温处理、聚乙烯醇处理、马来酸酐处理、酯化处理、酚醛树脂处理对竹塑复合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和马来酸酐处理对... 笔者以竹材碎料和热塑性废塑料为原料,通过热压方式将其加工成竹塑复合材,分别比较了竹材碎料表面高温处理、聚乙烯醇处理、马来酸酐处理、酯化处理、酚醛树脂处理对竹塑复合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和马来酸酐处理对竹材碎料与塑料结合界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了竹塑复合材的物理力学性能,酚醛树脂处理后竹塑复合材的静曲强度为14.1MPa,弹性模量为2.4GPa,拉伸强度为6.8MPa,马来酸酐处理后竹塑复合材的静曲强度为14.9MPa,弹性模量为2.5GPa,拉伸强度为6.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碎料 表面处理 竹塑复合材 物理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涂层对竹材色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能 陈玉和 +2 位作者 包永洁 吴再兴 陈章敏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2,27,共5页
为了提高竹材的耐光老化性能和延长竹制品户外使用寿命,利用氙弧灯老化箱模拟室外环境,以寻找一种性能优越的耐光老化改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测试了4种纳米颗粒(TiO_2、ZnO、SiO_2和AW)和4种成膜物质(蒸馏水、丙烯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 为了提高竹材的耐光老化性能和延长竹制品户外使用寿命,利用氙弧灯老化箱模拟室外环境,以寻找一种性能优越的耐光老化改性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测试了4种纳米颗粒(TiO_2、ZnO、SiO_2和AW)和4种成膜物质(蒸馏水、丙烯酸树脂、三聚氰胺树脂和酚醛树脂),测量光老化时竹材表面色度变化;利用扫描电镜对涂层中纳米颗粒分散情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分散效果较好,纳米涂层改性处理明显改善了竹材表面色度的光稳定性,其中涂刷三聚氰胺与质量分数为10%的TiO_2配制的改性剂的竹材光老化时色度稳定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纳米材料 色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纤维素酶/漆酶协同预处理工艺对竹刨花自生胶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永波 张双保 +1 位作者 张翰文 高昕辉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5,共4页
研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的酶用量、缓冲溶液pH值、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材自生胶合刨花板内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纤维素酶/漆酶预处理主要参数对竹刨花自生胶合性能有不同程度影响,酶用量影响最显著。优化预处理参数为:处理温度60~70... 研究半纤维素酶和漆酶的酶用量、缓冲溶液pH值、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竹材自生胶合刨花板内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纤维素酶/漆酶预处理主要参数对竹刨花自生胶合性能有不同程度影响,酶用量影响最显著。优化预处理参数为:处理温度60~70℃,半纤维素酶用量约500IU/g,缓冲溶液pH为9,处理时间45min,漆酶用量约30IU/g,缓冲溶液pH=3~4,处理时间120min。该结论可为半纤维素酶/漆酶协同预处理竹刨花制造自生胶合刨花板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纤维素酶 漆酶 自生胶合 竹刨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竹炭的电阻率及与EVA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效能探索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茂军 李文珠 +2 位作者 蔡云杰 王晓桐 张文标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4,45,共4页
采用高速粉碎法制备粉末竹炭,对其电阻率进行测试,并研究了竹炭/EVA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粉末竹炭的粒径大小对竹炭的电阻率有明显影响,随竹炭粒径减少呈现先递减后增加的变化规律,100目时竹炭的电阻率达到最小... 采用高速粉碎法制备粉末竹炭,对其电阻率进行测试,并研究了竹炭/EVA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粉末竹炭的粒径大小对竹炭的电阻率有明显影响,随竹炭粒径减少呈现先递减后增加的变化规律,100目时竹炭的电阻率达到最小,其值为6.4×105Ω·cm。竹炭/EVA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超过23.4 d B,厚度4 mm时电磁屏蔽效能最大达48.5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粒径 竹炭/EVA复合材料 电阻率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胶竹碎料板喷蒸热压成型机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霞 徐剑莹 李新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21-1225,共5页
以竹碎料为原料,通过喷蒸热压工艺制备无胶竹碎料板。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分析(CP/MAS13C NMR)、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以及比表面积分析(BET)等分析手段分析了无胶竹碎料板成型机理。结果表明,喷蒸热压... 以竹碎料为原料,通过喷蒸热压工艺制备无胶竹碎料板。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分析(CP/MAS13C NMR)、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以及比表面积分析(BET)等分析手段分析了无胶竹碎料板成型机理。结果表明,喷蒸热压过程的水、热协同作用使纤维素分子的活性羟基数量增加,活性羟基间可以形成氢键(O—H…H),在竹碎料间可以形成范德华力;喷蒸热压过程的水、热协同作用使竹碎料中的部分半纤维素产生水解,水解产物可以进行缩聚反应,生成类似于胶粘剂的缩聚呋喃树脂,也可以直接与具有酚羟基结构的木素发生缩聚反应,形成类似于酚醛树脂胶粘剂的缩合物。另外,竹碎料中的木质素受水热作用被充分流展并部分均匀分布在碎料颗粒间,一定程度上也改善了无胶板物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碎料 无胶碎料板 喷蒸热压 成型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群落空气负离子及空气质量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崔会平 张建国 +1 位作者 徐文俊 卓庆卿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61,共6页
于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对散生竹、丛生竹、地被竹等3种竹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采用单极系数(q)、空气质量评价指数(CI)和森林空气离子评价指数(FCI)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探讨竹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 于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对散生竹、丛生竹、地被竹等3种竹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进行监测,采用单极系数(q)、空气质量评价指数(CI)和森林空气离子评价指数(FCI)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并探讨竹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湿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竹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波谷和波峰交替出现的单峰曲线,在8∶00—18∶00时段内,负离子浓度在8∶00处于最高水平,而在12∶00处于最低水平;空气负离子浓度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春季很低,到夏季上升很快,而到秋季则又下降。竹群落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从8∶00开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开始缓慢下降,到16∶00达到最低,之后又缓慢上升;随季节变化则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为丛生竹>散生竹>地被竹。空气负离子浓度总体水平均超过700个·cm-3,有益于人体健康,具有保健功能;空气质量评价系数CI均值为0.892,空气质量等级总体达到A级水平,即清洁程度。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群落 空气负离子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刨花板热压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晓东 朱一辛 +2 位作者 刘以珑 张齐生 李燕文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9-11,18,共4页
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竹材刨花板热压曲线中各因素与板材的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及平面抗拉强度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压力是影响竹材刨花板力学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热压温度及第一阶段时间对力学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刨花板 竹格刨花板 因素 指标 热压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