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del of deformation of thin-wall surface parts during milling machining process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凌云 黄红辉 +2 位作者 Rae W.WEST 李厚佳 杜继涛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07-1115,共9页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illing of thin-walled parts.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milling of the par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AdvantEdge FEM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The alumi...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milling of thin-walled parts. The physical model of the milling of the part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AdvantEdge FEM software as the platform. The aluminum alloy impeller was designated as the object to be processed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which met the actual machining were set. Through the solution, the physical quantities such as the three-way cutting force, the tool temperature, and the tool stress were obtaine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thin-walled blade of the free-form surface at the contact points between the tool and the workpiece was realized.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law of the thin-walled blade was then predic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devi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actual measured machining value of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was 26.055 μm; the minimum deviation was 2.011 μm, with the average deviation being 10.154 μm. This shows that the prediction is in close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walled surface parts milling force elastic deforma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deformation devi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for an antenna thin-wall parts considering riveting assembly with finite element method 被引量:8
2
作者 PAN Ming-hui TANG Wen-cheng +1 位作者 XING Yan NI J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期60-77,共18页
In the process of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for an antenna,the parts assembly deformation deviation is occurring due to the riveting assembly.In view of the riveting assembly deformation problems,it can be analyzed thr... In the process of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for an antenna,the parts assembly deformation deviation is occurring due to the riveting assembly.In view of the riveting assembly deformation problems,it can be analyzed through transient and static simulation.In this work,the theoretical deformation model for riveting assembly is established with round head rivet.The simulation analysis for riveting deform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riveting assembly piece including four rivets,which comparing with the measuring points experiment results of riveting test piece through dealing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using the point coordinate transform method and the space line fitting method.Simultaneously,the deformation deviation of the overall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structure is analyzed through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and its results are verified by the measuring experiment for riveting assembly with the deformation deviation of some key points on the thin-wall parts.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alysis,it is shown tha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which proves the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given experiment data processing method.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riveting assembly for thin-wall parts,it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quality of large antenna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n-wall parts assembly assembly deformation deviation theoretical deformation mode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easuring experi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精细薄长零件一致性检测方法
3
作者 张清扬 朱世根 +2 位作者 白云峰 董威威 骆祎岚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6-235,共10页
为解决以往人工检测精密零件一致性的低效性,以及机器视觉检测精密零件一致性中出现的程序计算量过大、对图像污点敏感、图像有效特征概况不全面等缺点,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精细薄长零件一致性检测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可全面提取... 为解决以往人工检测精密零件一致性的低效性,以及机器视觉检测精密零件一致性中出现的程序计算量过大、对图像污点敏感、图像有效特征概况不全面等缺点,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精细薄长零件一致性检测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可全面提取织针图像的有效特征,忽略图像污点一类的无效特征,减轻计算量,克服以往机器视觉的缺点,再利用有效特征数据训练模型,实现高效的织针检测。以某种织针为研究实例,对比各类机器学习算法,实现检测织针俯视方向一致性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较佳检测模型是决策树模型,其准确率为97%;织针误检率为0,漏检率为0.37%,检测速度为60枚/min,可较好满足工业生产检测的要求。本研究为精细薄长零件一致性分拣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薄长零件 机器学习 一致性检测 特征提取 模型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砂型3D打印机关键几何误差分析
4
作者 李嵩松 刘思琦 +3 位作者 马蔷 庞瑞峰 刘晓亮 侯明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5,共11页
铸造砂型打印机用于加工高精度砂型零件,为了研究铸造砂型3D打印机几何精度对打印砂型零件成品精度的影响,可以通过多体系统理论,建立砂型3D打印机的拓扑结构模型和21项几何误差模型。鉴于不同的误差项目与零件打印加工要素之间的契合... 铸造砂型打印机用于加工高精度砂型零件,为了研究铸造砂型3D打印机几何精度对打印砂型零件成品精度的影响,可以通过多体系统理论,建立砂型3D打印机的拓扑结构模型和21项几何误差模型。鉴于不同的误差项目与零件打印加工要素之间的契合程度不同,其对不同零件打印加工要素的作用力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通过识别典型零件打印加工要素的几何误差并对3D打印机进行精度补偿的方法。砂型3D打印机可完成的打印零件要素,如圆球、圆锥台、菱形台和矩形台等即为典型打印加工要素。基于误差灵敏度对这些典型打印加工要素进行分析,实现对打印机关键几何误差的识别。识别方法模型在JCAM-JC1218砂型打印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得到的关键几何精度灵敏度影响因子累加普遍大于90%。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在真实设备实验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地捕捉到关键几何精度的灵敏度影响因子,为砂型打印机性能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型3D打印 零件加工要素 几何精度 多体系统理论 精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综述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伟 余新阳 张伟中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0-1250,共11页
在航空、能源、交通、军工等国家战略领域中,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化、高质量和高效率磨抛需求,对近年来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磨抛加工关键技术及集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从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机理及工艺优化、磨抛运... 在航空、能源、交通、军工等国家战略领域中,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自动化、高质量和高效率磨抛需求,对近年来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磨抛加工关键技术及集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从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机理及工艺优化、磨抛运动轨迹规划、磨削力控制等方面总结了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的研究成果;然后,介绍了国内外机器人磨抛集成系统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技术的主要问题以及发展趋势,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磨抛机理不够清晰,数学模型不够准确,复杂曲面机器人磨抛轨迹规划效率不高,磨抛力的控制仍不够精准等;另外,磨抛工艺参数优化、机器人力位混合控制、机器人高精度标定与误差补偿、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器人磨抛在线监控、机器人磨抛细分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将极大地推动机器人磨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趋势 抛磨机器人 复杂曲面零件 磨抛工艺参数优化 磨抛在线监控 高精度标定与误差补偿 磨削力控制 磨抛运动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的等离子坡口切割工件快速定位方法研究
6
作者 赵明明 李文强 张永贵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125,共8页
针对龙门式等离子零件坡口切割平台视觉系统对待切割零件识别速度慢、轮廓定位信息不准以及误匹配等问题,结合Hu矩和图像配准提出一种高效率的匹配和定位方法。首先通过阈值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分离零件背景与前景图,对零件轮... 针对龙门式等离子零件坡口切割平台视觉系统对待切割零件识别速度慢、轮廓定位信息不准以及误匹配等问题,结合Hu矩和图像配准提出一种高效率的匹配和定位方法。首先通过阈值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分离零件背景与前景图,对零件轮廓进行识别,基于Hu矩实现对图像库的快速匹配;其次对读入的CAD图像进行坐标变换,通过定义轮廓最小外包斜矩形的角度,基于轮廓质心寻找到一个旋转角度初值并建立函数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的思想优化迭代最优解;最后用CAD模板图像的轮廓路径,修正零件轮廓定位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且准确地从零件图中搜索到与CAD图库中的对应零件,并实现定位信息修正,修正后的整体图像误差在6个像素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图像匹配 图像配准 零件识别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库大数据存储器面盖层叠精密模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宪章 付雯 李利佳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结合大数据存储器面盖高精度一模多腔大批量注射成型生产的需要,采用CAE分析确定单腔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然后,构建多腔浇注系统,得到的成型方案为单腔采用牛角浇口进浇、热流道+冷流道复合式浇注系统进行供料,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双层叠... 结合大数据存储器面盖高精度一模多腔大批量注射成型生产的需要,采用CAE分析确定单腔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然后,构建多腔浇注系统,得到的成型方案为单腔采用牛角浇口进浇、热流道+冷流道复合式浇注系统进行供料,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双层叠层注射模具,模具模腔设置为1模8腔,分为上下2层、每层设置4个模腔,8个模腔的成型塑件的精度均能达到MT3级。模具中,结合塑件内壁倒扣、插桩等特征的脱模需要,单腔模腔配套设置了1个滑块机构和4个斜顶机构,滑块机构依靠模具的开模动力采用斜导柱驱动,斜顶及顶针采用油缸驱动推板进行顶出。热流道系统由5个热嘴和1块热流道板组成,采用H型布局,保证了8个模腔得到均衡充填。模具分为2次开模顺序打开,采用专用型开闭顺序控制机构进行开闭顺序控制,利用多重导柱机构件对开模时中间定模部分进行运动导向,保证模腔的闭合复位稳定可靠。设计的模具有效地解决了实际生产中一模多腔布置时难以得到精度较高且等级一致的塑件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库大数据 面盖塑件 叠层模具 精密成形 注射 模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加工技术在数控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包佳伟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精密加工技术通过对材料的精确切削、加工和成型,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功能特性,而数控技术作为一种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加工设备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 精密加工技术通过对材料的精确切削、加工和成型,可以显著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功能特性,而数控技术作为一种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加工设备的运动轨迹和加工参数,实现对加工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为操作误差。该文介绍了精密加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的加工方法和设备,系统阐述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以及在精密加工中的应用,最后分析精密加工技术与数控技术的融合发展趋势,探讨其对制造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深入研究精密加工技术与数控技术的结合,旨在更好地把握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加工技术 数控技术 制造业 应用 发展 零部件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母微晶玻璃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杜文浩 肖卓豪 +5 位作者 崔久治 黄新华 李秀英 孔令兵 艾军 付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7,共12页
云母微晶玻璃是一种独特的玻璃陶瓷复合材料,一般通过对K2O-MgO-MgF2-Al_(2)O_(3)-SiO_(2)体系玻璃进行热处理而获得,这一过程使其主要以云母晶体为主晶相,形成具有特殊片层状结构的微晶玻璃。系统地介绍了云母微晶玻璃的组成体系、制... 云母微晶玻璃是一种独特的玻璃陶瓷复合材料,一般通过对K2O-MgO-MgF2-Al_(2)O_(3)-SiO_(2)体系玻璃进行热处理而获得,这一过程使其主要以云母晶体为主晶相,形成具有特殊片层状结构的微晶玻璃。系统地介绍了云母微晶玻璃的组成体系、制备方法,以及其微观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特别关注的是其独特的可切削性能,其层片状结构为其赋予了出色的可切削特性,使其能够通过各种加工手段制成精密尺寸、精密配合和复杂形状的构件。重点总结了云母微晶玻璃在生物组织、高精度结构件、真空电子器件等领域展现出是卓越的应用能力,并对云母微晶玻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母微晶玻璃 生物组织 高精度结构件 真空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微小型零件测量与装配控制 被引量:25
10
作者 王晓东 宋洪侠 +1 位作者 刘超 罗怡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7-1122,共6页
微小型零件尺寸跨度大,手工装配效率低、一致性差,采用机器视觉进行测量存在高精度测量时视场小而作业空间范围较大的矛盾,同时由于存在零件加工表面的特性差异、尺寸偏差等因素,装配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影响装配作业.基于机器视觉,结合... 微小型零件尺寸跨度大,手工装配效率低、一致性差,采用机器视觉进行测量存在高精度测量时视场小而作业空间范围较大的矛盾,同时由于存在零件加工表面的特性差异、尺寸偏差等因素,装配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影响装配作业.基于机器视觉,结合人工干预,建立了摄像机和精密位移平台相结合的测量系统,采用基于"任务消息"的装配控制策略,完成了软件行为层—任务层—策略层的3层架构,实现了微小型零件的自动测量和精密装配.介绍了装配系统的组成、零件的识别与定位、装配过程的实现以及实际装配的测试结果等.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测量系统和控制策略以及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软件架构,在微小型零件测量和装配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零件 机器视觉 精密装配 自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硬态切削表面白层组织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戴素江 邢彤 +2 位作者 文东辉 袁巨龙 戴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07-1009,1014,共4页
对后刀面磨损量为0.1mm时的精密硬态切削GCr15轴承钢表面白层微观组织形态及其硬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硬态切削表面由白层、过渡层和基体材料三部分组成。白层组织中存在马氏体、奥氏体和碳化物等组织形态,白层硬度较基体高而过渡层硬... 对后刀面磨损量为0.1mm时的精密硬态切削GCr15轴承钢表面白层微观组织形态及其硬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硬态切削表面由白层、过渡层和基体材料三部分组成。白层组织中存在马氏体、奥氏体和碳化物等组织形态,白层硬度较基体高而过渡层硬度较基体低,高硬度白层是由于超细颗粒和大位错密度导致的。后刀面磨损量为0.1mm时白层厚度可达到10~15μm,因此有必要控制合理的后刀面磨损量来保证后续超精加工工序。精密硬态切削表面白层的形成是剧烈塑性变形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硬态切削 白层 微观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零件棱边质量标准 被引量:5
12
作者 洪泉 王贵成 +1 位作者 李钦奉 樊曙天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14,共4页
阐述了精密零件棱边质量的重要性 ,介绍了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在棱边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各国标准差异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完善我国棱边质量标准的若干改进建议 ,为建立系统。
关键词 棱边 精密零件 标准差 质量标准 工业发达国家 中国 改进建议 完善 理论基础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合金精细零部件的超塑性成形技术 被引量:20
13
作者 谢建新 周成 张志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1,共4页
对各种精细零部件成形方法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典型大块非晶合金的特性,尤其是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温度域的超塑性成形性能,概述了目前国外已开发的非晶合金精细零部件超塑性成形技术及其在典型精细零部件成形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精细零部件 超塑性成形 精密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光学器件装配系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立 赵志杰 +2 位作者 周辅君 叶萍 荣伟彬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62-1469,共8页
在激光陀螺谐振腔上精确装配微小光学器件合光棱镜和光电管的过程称为合光,它是激光陀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人工合光装配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已不能满足激光陀螺的生产需求。因此,本文在分析合光原理的基础上,开发一套由合... 在激光陀螺谐振腔上精确装配微小光学器件合光棱镜和光电管的过程称为合光,它是激光陀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人工合光装配效率低、质量一致性差,已不能满足激光陀螺的生产需求。因此,本文在分析合光原理的基础上,开发一套由合光机构、信号处理、视觉检测及控制模块等组成的自动合光装配系统。根据合光装配特点,设计了双臂协同运动的合光机构,保证操作精准度的同时提高装配效率。激光陀螺合光信号易受干扰,提出采用Sallen-Key低通滤波器对合光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有效地滤除了残杂噪声。控制模块通过机器视觉辅助完成合光棱镜的粗调,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多个评价参数确定光学器件的最佳位姿,实现合光装配自动化。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激光陀螺合光装配系统能够成功地完成光学器件的精确装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装配 微小器件 信号处理 视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茜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不同药用部位精准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慧 包永睿 +2 位作者 王帅 李天娇 孟宪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1-407,共7页
目的:研究和比较茜草根、茎、叶、花及果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活性,明确茜草发挥特定药效的部位,为茜草资源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茜草根、茎、叶、花、果的指纹图谱;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2,2-连氮(3... 目的:研究和比较茜草根、茎、叶、花及果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活性,明确茜草发挥特定药效的部位,为茜草资源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茜草根、茎、叶、花、果的指纹图谱;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2,2-连氮(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ABTS)法,以半数清除浓度(EC50)评价茜草各部位醇提物抗氧化活性;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NO、IL-6炎性因子评价茜草各部位抗炎活性;采用噻唑蓝法(MTT),以抑制率评价茜草各部位醇提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茜草各部位HPLC指纹图谱在色谱峰数量及相对峰面积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化学对照品比对出12种化学成分;茜草根醇提物对肝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显著,抗炎效果最好,茜草花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最高。结论:茜草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群存在差异,差异的化学成分群是茜草不同部位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药效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本实验为茜草各药用部位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茜草 指纹图谱 抗氧化 抗炎 抗肿瘤 精准药用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微小型零件自动装配系统显微机器视觉的照明自动优化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习文 王晓东 +2 位作者 罗怡 滕霖 陈亮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0,共7页
为了在微小型零件装配过程中始终获得质量最佳的零件图像,对显微视觉照明光强的自动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实现对零件的轮廓边缘与表面细节的照明,基于同轴光源与环形光源开发了照明自动控制系统。对比分析了四种图像质量评价函数的照... 为了在微小型零件装配过程中始终获得质量最佳的零件图像,对显微视觉照明光强的自动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实现对零件的轮廓边缘与表面细节的照明,基于同轴光源与环形光源开发了照明自动控制系统。对比分析了四种图像质量评价函数的照明优化性能,提出了基于Roberts梯度和函数的图像质量评测方法,并应用于研制的装配系统。装配实验结果表明,光强优化过程快速准确,光强优化后目标边缘的对比度显著增强,消除了零件误识别现象,满足微小型零件高精度装配自动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微小型零件装配 显微机器视觉 照明自动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沉积成型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勇 黄筱调 +2 位作者 袁鸿 王康 吴伟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3-78,83,共7页
在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的工艺过程中,有很多工艺参数影响着其成型精度,着重分析了挤出速度(A)、扫描速度(B)、层厚(C)和喷头温度(D)这4个参数对FDM工艺成型精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各指标最优时这些工艺... 在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的工艺过程中,有很多工艺参数影响着其成型精度,着重分析了挤出速度(A)、扫描速度(B)、层厚(C)和喷头温度(D)这4个参数对FDM工艺成型精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各指标最优时这些工艺参数的组合。利用矩阵分析法对多指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从而确定了各个因素对试验指标值影响的主次顺序为C、D、A、B,最优组合为A_2B_2C_2D_3。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成型件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工艺参数 成型精度 正交试验 矩阵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复杂曲面构件精密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士宏 程明 +1 位作者 宋鸿武 徐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对于当前航空航天飞行器中广泛存在的金属复杂曲面构件的高性能发展需求,提出研发针对叶片类零件、大口径薄壁弯管以及复杂钣金构件的楔横轧短流程制坯、颗粒填料辅助推弯成形以及高能率冲击液压成形等精密成形技术,分别从工艺原理、设... 对于当前航空航天飞行器中广泛存在的金属复杂曲面构件的高性能发展需求,提出研发针对叶片类零件、大口径薄壁弯管以及复杂钣金构件的楔横轧短流程制坯、颗粒填料辅助推弯成形以及高能率冲击液压成形等精密成形技术,分别从工艺原理、设备、模具及典型零部件应用等方面对上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发动机叶片 大口径薄壁弯管 复杂钣金构件 精密成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注射成型制备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谢志鹏 刘伟 杨现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陶瓷注射成型(CIM)是将聚合物注射成型方法与陶瓷制备工艺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陶瓷零部件的新工艺。目前,陶瓷注射成型已广泛用于各种陶瓷粉料和各种工程陶瓷制品的成型。用该工艺制备的各种精密陶瓷零部件,已用于航空、汽车、... 陶瓷注射成型(CIM)是将聚合物注射成型方法与陶瓷制备工艺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备陶瓷零部件的新工艺。目前,陶瓷注射成型已广泛用于各种陶瓷粉料和各种工程陶瓷制品的成型。用该工艺制备的各种精密陶瓷零部件,已用于航空、汽车、机械、能源、光通讯、生命医学等领域。主要从陶瓷注射成型过程、粉体表面改性、脱脂新工艺、微注射成型、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等方面就陶瓷注射成型的发展过程作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对陶瓷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粉末 注射成型 精密陶瓷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合金电铸精密薄壁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9
20
作者 裴和中 李雪 +1 位作者 黄攀 张国亮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15,22,共4页
综述了精密薄壁件的研究现状、电铸基本理论、电铸镍钴合金铸液体系,并对精密薄壁冷屏件和波纹管的工艺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电铸Ni—Co合金 精密薄壁件 电铸液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