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持精密进近引导的北斗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康荣雷 张浩 +1 位作者 常军 熊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9-565,共7页
为保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北斗卫星信号的可靠、准确和连续的接收能力,在分析抗干扰与高精度联合处理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倒置准则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结合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北斗信号导向矢量获取失效、阵列... 为保证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北斗卫星信号的可靠、准确和连续的接收能力,在分析抗干扰与高精度联合处理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功率倒置准则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结合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该技术能够在北斗信号导向矢量获取失效、阵列流形特性变化或信号入射角度未知等条件下实现北斗抗干扰处理并兼顾载波测量的相位响应不失真。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空时联合抗干扰技术在抗干扰达到干噪比50 dB的同时,载波相位畸变误差小于整周1%,满足抗干扰与高精度测量要求,可以有效支持精密进近引导技术所适配的各类战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系统(BDS) 精密进近引导 空时联合 抗干扰算法 高精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精准化供给的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纾解之策 被引量:1
2
作者 曲腾飞 陈晴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6,共7页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精准化供给和提质增效是推动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由常态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精准需求分析、精准决策制定、协同服务产出、动态评估反馈4个方面,明确学校... 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的精准化供给和提质增效是推动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由常态化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重要抓手。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精准需求分析、精准决策制定、协同服务产出、动态评估反馈4个方面,明确学校体育课后服务精准化供给的理论框架。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需求层识别能力不强,供给“标的”模糊;决策层决策依据不明,决策主体单一;执行层协同机制不畅,服务动能不足;评估层监管评估失效,供需匹配失衡。据此,提出相应的纾解之策:采集分析数智化,提升需求精准识别能力;决策规划系统化,提高精准决策制定水平;主体协同高效化,激发精准服务供给动能;服务评估全面化,保持供需匹配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课后服务 需求导向 精准化供给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精密进近引导与传输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顾海燕 熊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2-1106,共5页
全自动着舰是保障舰载机着舰安全性和提高出动率的关键手段,分析了外军舰载机全自动着舰引导及传输系统发展及应用情况,研究了海上母舰动基座、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应用需求,突破了抗干扰条件下的卫导高精度测量、动基准差分卫导相对定位... 全自动着舰是保障舰载机着舰安全性和提高出动率的关键手段,分析了外军舰载机全自动着舰引导及传输系统发展及应用情况,研究了海上母舰动基座、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应用需求,突破了抗干扰条件下的卫导高精度测量、动基准差分卫导相对定位、低时延高可靠传输等相关技术,提出了基于差分卫导与新体制着舰数据链相结合的全自动精密进近引导与传输系统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原型系统研制和典型环境下的测试验证,证明了原理的可行性,技术指标在双动状态下相对定位精度达分米级,传输时延达毫米级,与国外技术水平相当,可为无人机起降着陆及舰载机自动着舰相关装备研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着舰 精密近进 引导与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模型 被引量:22
4
作者 朱剑 赵海 +1 位作者 徐久强 李大舟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12-1625,共14页
位置信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日益重要,针对该网络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模糊识别的定位模型.在该模型中,定位空间被一些样本点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每个样本点唯一地对应一个信号向量,通过计算未知点信号向量与各个样本点... 位置信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日益重要,针对该网络中的定位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模糊识别的定位模型.在该模型中,定位空间被一些样本点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每个样本点唯一地对应一个信号向量,通过计算未知点信号向量与各个样本点对应向量的贴近度,可以最终确定未知点的坐标.该定位模型直接采用了射频信号对未知点进行定位,不但避免了一些range-based定位模型中出现的误差叠加等问题,而且还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最后,借助NS-2仿真手段对该定位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定位模型具有较高的性能,适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模型 模糊识别 贴近度 计算复杂度 定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协同攻击编队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磊 方洋旺 +1 位作者 毛东辉 雍霄驹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0-707,共8页
针对基于领弹—从弹法导弹协同攻击编队队形控制问题,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编队控制器。首先通过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仿射非线性系统精确线性化方法将导弹非线性运动模型线性化,并在线性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导弹跟踪误差和... 针对基于领弹—从弹法导弹协同攻击编队队形控制问题,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了编队控制器。首先通过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仿射非线性系统精确线性化方法将导弹非线性运动模型线性化,并在线性化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导弹跟踪误差和相对速度误差的控制系统状态方程;其次在领弹的推力方向上引入速度控制项,解决领弹速度过大的情况下,从弹无法准确跟踪的问题;最后采用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控制量受限情况下的导弹三维非线性编队控制器并证明了其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实现领弹对预先规划航路点的精确跟踪及期望编队队形的形成和保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攻击 编队控制 非线性系统 精确线性化 领弹-从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极值法监控精度的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晓晖 陈清明 +2 位作者 朱伟民 汤炜 杨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6-390,共5页
提出了一种提高极值法监控薄膜淀积层厚精度的方法。该监控方法通过改变各层膜的反射率极值过正量而将被镀膜层精确地停镀于其膜厚的设计值。这一方法既可提高淀积规整膜系时的层厚监控精度 ,也可提高淀积非规整膜系时的层厚监控精度。
关键词 薄膜淀积 极值监控法 膜厚监控精度 过正控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S/GPS组合导航RAIM可用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焦卫东 王艳群 +2 位作者 沈笑云 刘君 曹绪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65-1172,共8页
采用RINEX数据实验比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电离层Klobuchar模型在BDS/GPS组合导航中的性能。选择相对较优的电离层模型分析了基于卫星星座类型和卫星类型两种加权情况下,单一北斗、单一GPS与BDS/GPS组合导... 采用RINEX数据实验比较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电离层Klobuchar模型在BDS/GPS组合导航中的性能。选择相对较优的电离层模型分析了基于卫星星座类型和卫星类型两种加权情况下,单一北斗、单一GPS与BDS/GPS组合导航系统在非精密进近(NPA)阶段和一类垂直引导进近(APVⅠ)阶段的RAIM可用性。实验表明,在BDS/GPS组合导航中,BDS的Klobuchar模型在中国区域内能修正大量的电离层误差,相比于GPS的Klobuchar电离层模型,电离层延迟修正有0~3.4364 m左右的提高。对于两种加权RAIM算法,在NPA阶段,单一导航RAIM可用性为90左右,BDS/GPS组合导航的RAIM可用性达到100。而在APVⅠ阶段,单一导航不具备APVⅠ能力,组合导航APVⅠ阶段RAIM可用性达到100,具有提供APVⅠ应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电离层模型 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视 非精密进近阶段 一类垂直引导进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与对流层模型对北斗RAIM可用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焦卫东 唐志虎 沈笑云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77,共8页
电离层和对流层是卫星导航系统测量的主要误差源,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用性变化的重要因素。采用星历数据仿真分析了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误差模型对北斗导航系统RAIM可用性的影响,特别分析了不同对流层模型对民用航空的影响。实验表... 电离层和对流层是卫星导航系统测量的主要误差源,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用性变化的重要因素。采用星历数据仿真分析了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误差模型对北斗导航系统RAIM可用性的影响,特别分析了不同对流层模型对民用航空的影响。实验表明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延迟误差分别为0~14.5559m及0~23.7796m,且在民用航空的非精密进近阶段,用Saastamoinen模型、UNB3模型及Hopfield模型分别作为北斗的对流层误差模型的RAIM可用性分别为99.308%、92.0415%和100%,相比较Hopfield模型更适合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对流层模型,能满足民用航空的99.9%RAIM可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电离层 对流层 RAIM可用性 非精密进近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巷道围岩分区破裂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红英 张强 +1 位作者 张玉军 蒋开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5-540,共6页
对应变软化模型岩体的变形机理进行分析,确定了巷道围岩产生分区破裂的前提条件为岩体变形进入峰后塑性及残余破坏阶段。对地下硐室围岩应力变形状态进行FLAC数值模拟,并基于破坏接近度指标对围岩完整状态进行描述。结果表明:分区破裂... 对应变软化模型岩体的变形机理进行分析,确定了巷道围岩产生分区破裂的前提条件为岩体变形进入峰后塑性及残余破坏阶段。对地下硐室围岩应力变形状态进行FLAC数值模拟,并基于破坏接近度指标对围岩完整状态进行描述。结果表明:分区破裂化与岩体峰后特性密切相关,是应变软化模型特有的属性,理想弹塑性模型并不能产生分区破裂化;计算结果对网格精度具有依赖性,当近巷网格大小为巷道半径的1/60时,巷道围岩出现螺旋带破裂区域,产生分区破裂,而在粗糙网格下则为传统弹塑性环状对称变形;分区破裂化区域受平面内侧压力系数影响显著,分区破坏主要集中在硐室围岩应力较大的方位;分区破裂化是巷道开挖过程中二次应力场在时间和空间重分布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岩体 分区破裂 软化模型 网格精度 应力释放 破坏接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滚动导轨动力学精细有限元建模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伟 孔祥希 +1 位作者 汪博 闻邦椿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41,共5页
提出一种可以减少或避免繁琐实验的、通用的导轨精细有限元建模方法。从分析单个滚珠沟槽的接触特性出发,确定了在不同预紧力作用下单个滚珠的接触刚度;用弹簧质量单元模拟单个滚珠沟槽的接触,在充分考虑滚珠分布的基础上完成了导轨系... 提出一种可以减少或避免繁琐实验的、通用的导轨精细有限元建模方法。从分析单个滚珠沟槽的接触特性出发,确定了在不同预紧力作用下单个滚珠的接触刚度;用弹簧质量单元模拟单个滚珠沟槽的接触,在充分考虑滚珠分布的基础上完成了导轨系统的精细有限元建模。详细描述了创建该有限元模型的具体流程以及关键步骤,并以THK公司生产的SHS-35R型导轨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获得了该导轨系统的固有特性,并与解析模型分析结果相比较,二者计算分析结果基本相符,从而证明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导轨 动力学分析 精细有限元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的机载终端完好性算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瑞华 邓明智 +1 位作者 蔚保国 邢兆栋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7,共8页
国内外关于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算法的理论研究已经成熟,但缺乏依据北斗实测数据的算法性能分析。根据北斗Ⅱ代卫星导航系统14颗星的星座状态及其公开的服务性能,结合民航非精密进近的应用需求,对机载端嵌入自主完好性算法进行仿真研究。... 国内外关于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算法的理论研究已经成熟,但缺乏依据北斗实测数据的算法性能分析。根据北斗Ⅱ代卫星导航系统14颗星的星座状态及其公开的服务性能,结合民航非精密进近的应用需求,对机载端嵌入自主完好性算法进行仿真研究。首先通过理论仿真,分析了亚太区之内算法的可用性。其次,利用NovAtel接收机实测的北斗数据,设定不同的场景和故障类型,对算法故障检测和识别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仿真,北斗系统在亚太区之内的平均可见星个数大于7颗,平均水平保护限值小于500m,能够满足算法的要求。另通过实测研究,算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并识别出异常的伪距误差(即故障卫星)。结果表明: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算法适用于当前北斗Ⅱ代卫星导航系统,能够为民用航空非精密进近提供具备完好性保证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完好性 北斗实测数据 非精密进近 算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yes修正幂验前方法在制导精度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华波 夏青 +1 位作者 张士峰 蔡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37-2242,共6页
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验前信息,是小子样评定中的关键问题。针对导弹制导精度评定,引入修正幂验前分布控制验前信息对验后估计的影响,详细推导了Bayes修正幂验前下的制导精度评定中兴趣参数的验后密度函数。通过对参数验后估计的分析,该... 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验前信息,是小子样评定中的关键问题。针对导弹制导精度评定,引入修正幂验前分布控制验前信息对验后估计的影响,详细推导了Bayes修正幂验前下的制导精度评定中兴趣参数的验后密度函数。通过对参数验后估计的分析,该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验前信息'淹没'现场信息的情况,而幂参数通过验后边缘分布得到。通过对验后估计平均平方误差(MSE)的分析,给出了验前信息利用的一些基本原则,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S方法 小子样 幂验前分布 精度评定 边缘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多目标运动参数估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胜华 曹运合 张守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49-1052,共4页
针对连续波体制的测量雷达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多目标运动参数(速度、加速度)高精度的测量方法。该算法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解线性调频(dechirping)补偿谱分析精确测速度和加速度,对加速度搜索步长的选择问题采用了逐次逼近法,则可... 针对连续波体制的测量雷达的应用场合,提出了一种多目标运动参数(速度、加速度)高精度的测量方法。该算法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解线性调频(dechirping)补偿谱分析精确测速度和加速度,对加速度搜索步长的选择问题采用了逐次逼近法,则可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运算量大为减少,因而易于实时处理和工程实现。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工程实现,通过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雷达 运动参数 解线性调频 逐次逼近法 连续波 高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地基增强系统机载定位精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耕 张斌浩 +2 位作者 禄韶勇 赵龙 任武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103-107,共5页
地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GBAS)中机载导航定位精度和精度可靠性关系到飞机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出了在GBAS中使用以准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为差分方式减小潜在误差影响的方法。... 地基增强系统(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GBAS)中机载导航定位精度和精度可靠性关系到飞机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出了在GBAS中使用以准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为差分方式减小潜在误差影响的方法。RTK利用了参考站和移动站之间观测误差的空间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式消除了移动站观测数据中的大部分误差。与传统的差分方式相比,RTK具有更大的技术优势。通过实验验证和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单频准RTK可实现分米级甚至厘米的高精度定位,能够为飞机的进近提供精密和稳定的导航数据,同时为机场实现GBAS CAT Ⅱ/Ⅲ类精密进近服务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增强系统 机载定位精度 准载波相位差分 精密进近 Ⅱ/Ⅲ类安全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合VPRS与PNN的知识发现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菅利荣 刘思峰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6-432,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变精度粗糙集(Variable precision rough sets,VPRS)与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杂合的方法.变精度粗糙集对噪声数据有一定的相容性,给定置信阈值β,通过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将信息系统中的冗余属性排除... 本文提出一种变精度粗糙集(Variable precision rough sets,VPRS)与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杂合的方法.变精度粗糙集对噪声数据有一定的相容性,给定置信阈值β,通过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将信息系统中的冗余属性排除,求出一个最小的知识表示,由此可以约简神经网络的输入.由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分类及泛化能力较强,接下来应用概率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进行分类、预测.实验表明,变精度粗糙集与概率神经网络杂合方法的分类及预测精度均较高.该方法可用于从模糊的、冗余的、不完备的且有噪声的大型数据库中发现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精度粗糙集 概率神经网络 知识发现 杂合方法 知识表示 发现方法 Network 预测精度 粗糙集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母着舰系统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栋 丁国胜 冯国彬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共3页
介绍了常规进场和着陆引导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目前国外航母着舰系统的组成和应用情况。为了提高舰载机在航母上着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分析相控阵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跟踪精度高、跟踪稳定等优点,研究了相控阵雷达作为航母主要着... 介绍了常规进场和着陆引导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目前国外航母着舰系统的组成和应用情况。为了提高舰载机在航母上着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分析相控阵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跟踪精度高、跟踪稳定等优点,研究了相控阵雷达作为航母主要着舰设备的可行性,提出了一体化双波段雷达和JPALS组成的联合着舰系统是未来航母着舰系统的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进场和着陆 着舰控制系统 着舰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光学精密展开机构展开方法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瀛搏 傅丹鹰 +1 位作者 王永辉 杨秉新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7年第3期11-18,共8页
文章对空间光学精密展开机构(以下简称展开机构)进行分类,分析了几种典型可展开空间光学系统的展开方法和特点。讨论了展开机构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并给出设计建议。
关键词 光学望远系统 精密展开机构 展开方法 空间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进近阶段的多系统GNSS组合RAIM可用性算法及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蒋虎 袁运斌 +2 位作者 王海涛 欧吉坤 蒋振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0,共9页
给出了多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组合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RAIM)可用性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GPS、GLONASS实测数据与BDS、Galileo全星座仿真数据,分析了BDS、GPS、GLONASS和Galileo... 给出了多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组合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Receiver Autonomous Integrity Monitoring,RAIM)可用性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GPS、GLONASS实测数据与BDS、Galileo全星座仿真数据,分析了BDS、GPS、GLONASS和Galileo不同组合在精密进近阶段的RAIM可用性。通过试验分析发现,BDS的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对亚洲、非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RAIM可用性有很大的贡献。这些地区站星间几何观测结构得到改善,使得RAIM可用性相对于其他地区有很大幅度的提升。在亚太地区APV-I阶段单系统导航情况下,北斗导航系统RAIM可用性达到99.5%,高于其他三个导航系统。在精密进近阶段(APV-I、APV-II和CAT-I),BDS与其他导航系统(GPS、GLONASS和Galileo)的组合导航可以满足全球大部分区域的RAIM可用性需求,大多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 精密进近 地球同步轨道 倾斜地球同步轨道 可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新服务的社会影响初探 被引量:9
19
作者 符静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8-170,共3页
查新是信息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很多的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了这种服务。本文从查新服务的内涵出发,分别就学科领域、时间、地域三个维度分析了查新服务对社会发展、产品生产、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与引进的影响。最后从查新服务的发展... 查新是信息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很多的企业和科研单位提供了这种服务。本文从查新服务的内涵出发,分别就学科领域、时间、地域三个维度分析了查新服务对社会发展、产品生产、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与引进的影响。最后从查新服务的发展趋势初步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新服务 三个维度 检索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高度表增强GPS组合导航系统数据融合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朝斌 牛强军 徐其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31,共5页
针对在精密进场着陆阶段GPS信号易受干扰及高度准确性较差,气压高度表对气压及温度敏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提高垂直方向定位精度的组合导航系统。基于GPS定位误差、气压高度表误差以及其"当前"统计模型,建立了系统的状态方程... 针对在精密进场着陆阶段GPS信号易受干扰及高度准确性较差,气压高度表对气压及温度敏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提高垂直方向定位精度的组合导航系统。基于GPS定位误差、气压高度表误差以及其"当前"统计模型,建立了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给出了采用迭代Kalman滤波的数据融合算法。理论分析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迭代Kalman滤波算法提高了垂直方向上的定位精度与实时性,改善可用性,性能优于Kalman滤波,保证了飞机在进近阶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精密进近阶段的着陆引导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精密进近 增强GPS 气压高度表 迭代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