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adoop的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并行算法 被引量:7
1
作者 亢永敢 赵改善 +3 位作者 魏嘉 杨祥森 孙成龙 许自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3-1218,1036,共6页
为了适应大规模地震勘探海量数据快速处理的需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广泛应用的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Hadoop技术实现叠前时间偏移的并行算法;采用数据的两次分块和内存循环利用等技术,提高了Kirchhof... 为了适应大规模地震勘探海量数据快速处理的需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广泛应用的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Hadoop技术实现叠前时间偏移的并行算法;采用数据的两次分块和内存循环利用等技术,提高了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海量数据处理效率。实际数据的测试表明,基于Hadoop的叠前时间偏移算法的计算效率比MPI版本提高了6.7%,同时在大规模生产应用条件下(大规模工区和大规模集群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容错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Hadoop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弯曲射线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璐 梁光河 +1 位作者 符超 李志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665-2672,共8页
弯曲射线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被认为是一种综合了叠前时间偏移效率和叠前深度偏移精度的方法.本文以保精度地减少高阶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走时计算量为目标,在分析了Chebyshev正交多项式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Chebyshev多项式约简系数... 弯曲射线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被认为是一种综合了叠前时间偏移效率和叠前深度偏移精度的方法.本文以保精度地减少高阶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走时计算量为目标,在分析了Chebyshev正交多项式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Chebyshev多项式约简系数表,进而用模拟退火法对转换系数进行分段优化,从而实现了在大炮检距范围内二阶Chebyshev走时式对高阶走时式的最优逼近.最后通过在均匀介质、VTI介质和实际地震资料中的验证,说明本文提出的优化二阶ChebysheEv偏移与高阶弯曲射线偏移相比,不仅减少了走时计算量,而且具有与其相当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弯曲射线 Chebyshev正交多项式 VTI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孤岛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董臣强 谭明友 +2 位作者 张明振 赵利平 宋志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0-184,共5页
潜山油气藏是胜利探区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具有储集层发育、层系多、产能高等特点。但由于潜山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往往多期断层交会切割,因而内幕结构非常复杂;同时埋深又比较大,这就使得常规地震剖面不能对潜山地层准确成像。... 潜山油气藏是胜利探区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具有储集层发育、层系多、产能高等特点。但由于潜山地层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往往多期断层交会切割,因而内幕结构非常复杂;同时埋深又比较大,这就使得常规地震剖面不能对潜山地层准确成像。以往的潜山油气藏勘探工作中的难点就在于构造的落实,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一项成像技术,它遵循波传播的Snell定律,借助于直接解程函方程的迎风有限差分三维旅行时计算方法,可以解决潜山复杂地层的成像问题。通过在孤岛地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chhoff积分法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孤岛地区 应用 潜山油气藏 迎风有限差分法 三维旅行时波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DA的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算法研究及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喻勤 程冰洁 孔选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3,6-7,共6页
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计算量巨大、耗费时间长,影响了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的处理效率,也限制了转换波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规模。目前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主要采取CPU集群计算方式,但CPU集群存在功耗大、占用空间大和维护成本高等缺点,为缩短... 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计算量巨大、耗费时间长,影响了多波多分量地震数据的处理效率,也限制了转换波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规模。目前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主要采取CPU集群计算方式,但CPU集群存在功耗大、占用空间大和维护成本高等缺点,为缩短偏移计算耗时和降低计算成本,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UDA技术的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并行算法。应用理论数据和实际转换波数据在CPU和GPU测试平台对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和性能分析,确认GPU并行算法计算速度可提高上百倍,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CUDA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软件在并行计算机上的实现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伟 顾乃杰 刘振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211-214,共4页
文章针对三维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过程中的成像精度和并行效率两项技术指标,进行了实用技术研究。为提高成像精度笔者开发了三种反假频算法、三种旅行时体插值方法、偏移孔径控制和振幅保真技术;为提高并行效率这里采用分治策略将叠... 文章针对三维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过程中的成像精度和并行效率两项技术指标,进行了实用技术研究。为提高成像精度笔者开发了三种反假频算法、三种旅行时体插值方法、偏移孔径控制和振幅保真技术;为提高并行效率这里采用分治策略将叠前数据分割、成像体分块来解决处理器间负载平衡问题。采用国际通用的Marmousi模型来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实用性,选用SEG/EAGE模型进行了并行效率测试。成像深度误差小于3%,在2-8个处理器试验,并行效率平均到达80%,霍多莫尔实际资料处理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地震数据采集 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I和CUDA的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并行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喻勤 张少华 孔选林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4,6,共5页
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可以实现全空间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准确成像。但转换波叠前偏移数据量巨大,而且需偏移迭代多次来寻找匹配的偏移速度模型,导致偏移处理周期长、效率低,限制了转换波偏移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规模。目前解决海量... 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可以实现全空间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准确成像。但转换波叠前偏移数据量巨大,而且需偏移迭代多次来寻找匹配的偏移速度模型,导致偏移处理周期长、效率低,限制了转换波偏移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规模。目前解决海量运算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应用CPU集群来提高计算效率,但集群存在成本高、功耗大、占用空间大、维护成本高等缺点。给出了一种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和CUDA的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并行算法,将细粒度线程级的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并行计算融入粗粒度进程级MPI并行编程模型。利用实际转换波数据分别在CPU(单核)、GPU(单卡)、MPI和GPU(2个节点)测试平台上对算法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MPI和GPU(2个节点)的计算速度是CPU(单核)的近400倍,可以大幅度提高转换波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的计算效率,降低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地震数据处理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集群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非对称走时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角道集求取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志远 常旭 +2 位作者 刘伊克 王一博 杜向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83-2789,共7页
地震射线走时的求取方法是叠前时间偏移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影响计算时间域角道集角度精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应用第一类切比雪夫多项式,对弯曲射线对称走时加以改进,引进非对称项,优化后得到切比雪... 地震射线走时的求取方法是叠前时间偏移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影响计算时间域角道集角度精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应用第一类切比雪夫多项式,对弯曲射线对称走时加以改进,引进非对称项,优化后得到切比雪夫非对称走时方程,与高精度走时进行比较和误差分析,再将该走时求取方法应用于时间域角道集的求取中,得到地下较真实的入射角.通过模型计算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证明,此种非对称走时及其角道集的求取方法具有精度高、计算量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切比雪夫多项式 弯曲射线 非对称走时方程 角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rchhoff积分法与快速步进算法(FMM)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丹 张志禹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92-195,共4页
Kirchhoff积分法速度快、适应性好,是目前石油勘探界使用最为普遍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该算法需要快速稳定的旅行时求取方法。快速步进算法(FastMatching Method)是建立在程函方程基础上的旅行时计算方法,它具有速度快、无条件稳定、可... Kirchhoff积分法速度快、适应性好,是目前石油勘探界使用最为普遍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该算法需要快速稳定的旅行时求取方法。快速步进算法(FastMatching Method)是建立在程函方程基础上的旅行时计算方法,它具有速度快、无条件稳定、可以适应复杂地质模型的特点。将快速步进算法(FMM)进行射线追踪所得到的旅行时,运用于对地震数据进行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中。实验结果表明,Kirchhoff积分法与快速步进算法的结合是成功的,提高了偏移的速度,偏移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chhoff积分法 叠前深度偏移 旅行时 快速步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异构集群上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并行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赵长海 罗国安 +3 位作者 张旭东 王狮虎 张建磊 王成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0-1048,840,共9页
当前单个勘探项目的数据量已经超过100TB,PB级规模的项目已经可以预见。为适应地震数据快速增长的趋势以及超大规模异构集群的体系结构特点,提出了多维度成像空间分解算法。根据大规模集群系统有多个并行层次的特征,首先沿炮检距方向分... 当前单个勘探项目的数据量已经超过100TB,PB级规模的项目已经可以预见。为适应地震数据快速增长的趋势以及超大规模异构集群的体系结构特点,提出了多维度成像空间分解算法。根据大规模集群系统有多个并行层次的特征,首先沿炮检距方向分解成像空间,然后再沿Inline方向继续切分,直到成像空间小于计算节点物理内存,最后在二维地表上以面元为单位分解成像空间。该并行算法降低了任务间的耦合性,便于映射到异构集群系统的多个并行层次上,也利于异构处理器间的异步执行。相对于同时期的高性能CPU处理器,GPU版本获得了4.8倍的加速,MIC版本获得了2倍的加速,给出了两类协处理在性能、能耗和可编程性方面的对比分析。在Tianhe-1 1024节点规模下处理实际的地震数据,获得了接近线性的加速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法 叠前kirchhoff时间偏移 并行算法 炮检距 异构 GPU M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可扩展的3D叠前Kirchhoff时间偏移并行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长海 王狮虎 +2 位作者 罗国安 文佳敏 张建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69-878,共10页
为适应海量地震数据以及集群并行规模不断增大的趋势,提出了多维度成像空间分解算法.根据大规模集群系统有多个并行层次的特征,首先沿炮检距方向分解成像空间;然后再沿in-line方向继续切分,直到成像空间小于计算节点物理内存;最后在二... 为适应海量地震数据以及集群并行规模不断增大的趋势,提出了多维度成像空间分解算法.根据大规模集群系统有多个并行层次的特征,首先沿炮检距方向分解成像空间;然后再沿in-line方向继续切分,直到成像空间小于计算节点物理内存;最后在二维地表上以面元为单位分解成像空间.算法实现上,共炮检距成像空间映射到计算节点组上,计算节点内的CPU核之间按照round-robin均分面元.该并行算法在不增加数据通信量的情况下,降低了内存的需求,减少了通信开销和同步时间,提高了数据的局部性.实际资料测试表明,该并行算法比传统的输出并行和输入并行算法具备更好的性能与可扩展性,实验作业调度多达497个节点、7 552个线程,仍然具备较好的加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法 叠前kirchhoff时间偏移 可扩展性 并行算法 炮检距 容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方法及其GPU实现 被引量:55
11
作者 刘国峰 刘洪 +2 位作者 李博 刘钦 佟小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01-3108,共8页
山地地区地下地质结构复杂,地表高差大,变化剧烈.目前该类地区地震勘探中主要的成像手段依然是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但地表高程的剧烈变化使叠前时间偏移的基准面很难选择.本文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浮动基准面上修正常规... 山地地区地下地质结构复杂,地表高差大,变化剧烈.目前该类地区地震勘探中主要的成像手段依然是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但地表高程的剧烈变化使叠前时间偏移的基准面很难选择.本文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浮动基准面上修正常规叠前时间偏移走时计算的叠前时间偏移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山地地区、特别是地表高差变化大地区的成像效果.本文还介绍了GPU在叠前时间偏移上的应用,通过GPU对叠前时间偏移的优化和实现,得出如下结论:应用单颗NVIDIA Tesla C1060 GPU进行叠前时间偏移,相比应用主频2.5 GHz的单核CPU计算效率可提高7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地震资料 叠前时间偏移 G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林函数高斯束逆时偏移 被引量:30
12
作者 黄建平 张晴 +3 位作者 张凯 李振春 岳玉波 袁茂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6,303,共6页
本文以Kirchhoff积分法偏移为基础,采用高斯束叠加积分表示的格林函数表示正反向延拓波场,并利用正反向延拓波场互相关成像条件得到地下成像结果。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结合了射线类偏移方法的高计算效率... 本文以Kirchhoff积分法偏移为基础,采用高斯束叠加积分表示的格林函数表示正反向延拓波场,并利用正反向延拓波场互相关成像条件得到地下成像结果。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高斯束逆时偏移方法结合了射线类偏移方法的高计算效率和逆时波动方程偏移的高精度,能很好地处理焦散点、大倾角等成像问题,并且具有面向目标成像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束 格林函数 逆时偏移 kirchhoff积分 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在红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红旗 孟小红 +4 位作者 王宇超 李斐 冯心远 肖明图 王小卫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1期68-70,75,共4页
红北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三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效果不好,为此,在该地区开展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对该方法在红北地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叠前时... 红北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三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效果不好,为此,在该地区开展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对该方法在红北地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叠前时间偏移剖面和叠后时间偏移剖面的对比说明,地震资料的成像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剖面上断点清楚,断层清晰,地震波组特征明显,与井的吻合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时间偏移 波组特征 偏移成像 时间偏移剖面 地震资料 三维 地层倾角 实现过程 清晰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地震资料的成像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平 宋宏文 +2 位作者 张文坡 舒良树 高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
大民屯凹陷是辽河断陷北端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该区地表条件及地质构造复杂,凹陷东、西两侧发育高角度逆断层,使得地震资料处理工作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地质问题:一是下第三系沙三段、沙四段碎屑岩储层的详细评价和横向预测;二是陡坡带... 大民屯凹陷是辽河断陷北端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该区地表条件及地质构造复杂,凹陷东、西两侧发育高角度逆断层,使得地震资料处理工作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地质问题:一是下第三系沙三段、沙四段碎屑岩储层的详细评价和横向预测;二是陡坡带局部构造的准确落实和成因机制研究。本文以近年精细采集的480km2三维资料为背景,针对构造主体部位的深层和东、西两个复杂构造陡坡带资料,开发及应用炮域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形成了一套针对大民屯凹陷资料特点的成像技术和流程。实际资料处理表明,成像效果明显改善,发现了7个有利圈闭,预测有利含油面积32.7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后时间偏移 叠前深度偏移 克希霍夫偏移 波动方程偏移 偏移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克希霍夫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及并行实现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志德 刘振宽 李成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3期64-66,共3页
针对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深度偏移过程中成像精度和偏移计算效率两项技术指标 ,开展了实用技术研究。一是为提高成像精度而开发的 3种反假频算法、 3种走时插值方法、 2种偏移孔径计算方法及振幅保真处理 ;二是为提高计算效率进行的并行处... 针对三维叠前克希霍夫深度偏移过程中成像精度和偏移计算效率两项技术指标 ,开展了实用技术研究。一是为提高成像精度而开发的 3种反假频算法、 3种走时插值方法、 2种偏移孔径计算方法及振幅保真处理 ;二是为提高计算效率进行的并行处理机制研究 ,包括叠前数据分割、成像体分块、数据空间重排、内存控制、输入 输出效率的优化及利用偏移算子的局部性解决跨节点负载平衡问题。采用国际通用的Marmousi模型、SEG EAGE模型进行测试 ,成像深度误差小于 5% ,并行计算效率高达 80 % ,应用于霍多莫尔 118km2 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后 ,取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希霍夫深度偏移 假频 走时 并行计算 三维地震数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千米桥潜山勘探中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祝文亮 刘俊杰 +1 位作者 梁峰 陈树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6-92,共7页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关键在于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正确建立以及偏移成像效果的客观检验。本文应用 Geo Depth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 ,对大港油...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关键在于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正确建立以及偏移成像效果的客观检验。本文应用 Geo Depth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 ,对大港油田千米桥潜山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时间偏移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 ,建立时间域地质模型 ;2用相干反演法与速度转换法相结合 ,逐层求取层速度 ,建立深度域层速度模型 ;3用剩余速度分析与层析成像法迭代修改、优化深度域层速度模型 ;4选用克希霍夫积分求和法来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层速度 地震资料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偏移成像 时间偏移剖面 勘探 千米桥潜山 大港油田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及其在三江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明德 王璞珺 +3 位作者 铁映春 杨云飞 胡艳莎 田云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6期637-642,共6页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XDLZ地区构造较复杂,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且空间位置不够准确,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首先分析了K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技术和参数(如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XDLZ地区构造较复杂,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且空间位置不够准确,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首先分析了K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技术和参数(如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校正、均方根速度建模和偏移孔径选取)对研究区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及处理技巧;然后对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在该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包含的地震信息更加丰富,深层复杂构造成像得到改善,同相轴的连续性和断层及断点空间位置更趋合理,成像相位和振幅误差较小,构造成图精度较高(约提高了4%);最后,指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盆地 叠前时间偏移 kirchhoff积分法 地震数据处理 振幅 地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墙成像的关键处理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志伟 王彦春 +2 位作者 王建立 刘学清 王永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9-565,682+512,共7页
泥岩墙是一种特殊岩性构造,具有纵向构造幅度小、条带分布窄等特点,是块状岩性储层的典型代表。为了准确刻画泥岩墙横向边界和纵向厚度,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纵、横向分辨率和保真度。一般岩性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于保幅保真,但往往造成... 泥岩墙是一种特殊岩性构造,具有纵向构造幅度小、条带分布窄等特点,是块状岩性储层的典型代表。为了准确刻画泥岩墙横向边界和纵向厚度,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纵、横向分辨率和保真度。一般岩性处理方法的关键在于保幅保真,但往往造成分辨率较低;而高分辨率地震处理方法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又损失了振幅保真性。本文在分析地震资料处理中影响振幅保真性和分辨率的主要处理技术基础上,从地表一致性振幅处理、CRP道集调谐反褶积和弯曲射线叠前时间偏移等关键技术入手,通过地球物理模型分析不同技术对岩性处理结果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探索出适用于泥岩墙等薄互层成像的岩性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墙 岩性处理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地表一致性振幅 调谐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潜山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福贵 张明振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1期63-67,共5页
简要介绍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流程 ;主要研究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应用方法 ,以实际资料为研究对象 ,分析这种方法应用效果及存在的不足。将潜山分为单面山、残丘山、逆冲构造的复杂断块山和被不规则速度异常体覆盖的... 简要介绍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流程 ;主要研究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应用方法 ,以实际资料为研究对象 ,分析这种方法应用效果及存在的不足。将潜山分为单面山、残丘山、逆冲构造的复杂断块山和被不规则速度异常体覆盖的潜山 4种类型 ,以分析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品质特征为基础 ,研究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应用范围及目前所用叠前深度偏移软件存在的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逆冲构造 异常体 潜山油藏 勘探 资料 复杂断块 流程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时间偏移在三维转换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马昭军 唐建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2期174-180,15,共7页
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等是处理的难点,而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不需要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倾斜时差校正和叠后偏移等处理,就能实现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全空间精确成像。为此,探讨了叠前克希霍夫时间... 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等是处理的难点,而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不需要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倾斜时差校正和叠后偏移等处理,就能实现三维转换波资料的全空间精确成像。为此,探讨了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在转换波资料处理中的应用。论述了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的方法原理——根据转换波的特点,在转换波散射旅行时方程中引入各向异性参数,针对转换波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利用“三谱”分析技术建立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论述了建立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原理——通过对共成像点道集的偏移、反正常时差校正处理、交互迭代解释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等,确定最佳的偏移速度场。将该技术应用于XC气田的三维三分量转换波资料处理,处理后的三维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成像清晰,归位准确,地质形态细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资料处理 各向异性参数 叠前克希霍夫时间偏移技术 共成像点道集 偏移速度场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