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造球强化难制粒精矿烧结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永斌 唐培垚 +3 位作者 王林 钟强 李骞 姜涛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共8页
随着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增长,充分利用廉价的难处理铁矿资源成为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本文针对难制粒精矿在烧结中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复合造块法的基础上开发了预造球工艺,显著提高了难制粒精矿的配入量,有效改善了制粒效果与烧结产、... 随着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增长,充分利用廉价的难处理铁矿资源成为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关键。本文针对难制粒精矿在烧结中利用率低的问题,在复合造块法的基础上开发了预造球工艺,显著提高了难制粒精矿的配入量,有效改善了制粒效果与烧结产、质量指标。研究表明,在难制粒精矿配比达到36%时,采用预造球制粒可以使准颗粒平均粒径提高1.53 mm,透气性指数提高0.17。在此基础上,垂直烧结速度提高13.97 mm/min,利用系数提高0.815 t/(m^(2)·h),转鼓强度提高3.39%。预造球烧结中,由于难制粒精矿的分离,常规制粒料部分的制粒性能得到优化,局部碱度得到提高,形成大量的针柱状铁酸钙。在常规制粒料与球团料交界处固相固结与液相固结同时存在,铁酸钙与铁氧化物相互交织,形成球团嵌入式分布的成品矿结构,具有良好的成矿效果和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制粒 预造球 复合造块法 难制粒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磁铁矿球团预还原与熔分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林 郭汉杰 +2 位作者 孟祥龙 王代军 李永麒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以钛磁铁矿、煤粉和氧化钙为原料,研究了矿粉粒度、加水量以及制球压力对球团落下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球条件。根据铁矿石的直接还原和熔分原理,研究了热量和金属化率对含碳球团熔分的影响。900℃以下,球团金属化率极低,... 以钛磁铁矿、煤粉和氧化钙为原料,研究了矿粉粒度、加水量以及制球压力对球团落下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制球条件。根据铁矿石的直接还原和熔分原理,研究了热量和金属化率对含碳球团熔分的影响。900℃以下,球团金属化率极低,只有热量对熔分产生影响;1 000℃以上,球团金属化率较高,热量和金属化率共同对熔分产生影响。钛磁铁矿含碳球团的最佳制球条件为:粒度0.075~0.106 mm,加入水量8%,制球压力4 MPa。通过对预还原1 000~1 300℃的球团进行熔分试验分析发现,随预还原温度升高,球团金属化率提高,熔分时间变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磁铁矿 球团 预还原 金属化率 熔融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EX用碱性球团制备及其预还原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范晓慧 吕均强 +1 位作者 陈许玲 甘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68,共5页
研究了熔剂类型、碱度及原料铁品位对COREX用碱性球团预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石灰能提高生球性能,铁品位对生球性能影响小。在基准热工制度下,碱度升高至0.8时,石灰石作熔剂的碱性球团抗压强度降低至2 812 N/个,生石灰作熔剂的... 研究了熔剂类型、碱度及原料铁品位对COREX用碱性球团预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石灰能提高生球性能,铁品位对生球性能影响小。在基准热工制度下,碱度升高至0.8时,石灰石作熔剂的碱性球团抗压强度降低至2 812 N/个,生石灰作熔剂的碱性球团的抗压强度升高至3 227 N/个;铁品位提高时,焙烧球抗压强度出现小幅升高。在预还原条件下,随着碱度升高,石灰石作熔剂的碱性球团RI升高,SI_2下降,RDI_(+3.15 mm)、RSI变化不大;生石灰作熔剂的碱性球团RSI、RI均有升高,RDI_(+3.15 mm)下降,SI_2较大;提高精矿铁品位能改善石灰石作熔剂碱性球团的预还原性能。其中以精矿b为原料、石灰石作熔剂、碱度0.8的球团,其预还原后的RDI_(+3.15 mm)>96.90%,RSI<4.62%,RI>93.15%,SI_2<4.23%,是一种优质的COREX用碱性球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球团 COREX 碱性球团 抗压强度 预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还原度铁氧化物球团在微波场中的升温及还原行为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兵 黄柱成 +1 位作者 姜涛 彭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9-796,共8页
为深入了解氧化球团在微波竖炉中的升温以及煤基直接还原行为,实验采用铁精矿氧化球团作为基础原料,在气体还原剂条件下进行预还原,通过控制还原时间得到不同还原度铁氧化物球团,并从不同还原度铁氧化物球团的结构以及性能出发,研究它... 为深入了解氧化球团在微波竖炉中的升温以及煤基直接还原行为,实验采用铁精矿氧化球团作为基础原料,在气体还原剂条件下进行预还原,通过控制还原时间得到不同还原度铁氧化物球团,并从不同还原度铁氧化物球团的结构以及性能出发,研究它们在微波场中的升温性能及其还原变化。电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球团中的铁及其氧化物在微波场中的升温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Fe3O4,Fe2O3,Fe,FeO。微波加热还原结果分析及矿相结构观察显示,Fe2O3的深还原时间较长,物相多重转变,造成过程温度和还原气氛跟不上氧化物的还原反应速度;Fe3O4阶段升温速度快,结构松散,有助于进一步的还原,但进入浮士体(FeO的固溶体)阶段后孔隙率降低,升温速度骤降,造成还原的困难;在还原度达到66.90%时,表层以金属铁相为主,孔洞发达,吸波性能强,在气化反应有效进行的条件下,球团将会实现快速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球团 预还原球团 微波场 煤基直接还原 微波竖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铝铁矿石球团在预还原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作良 李强 +2 位作者 高攀 张伟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共3页
应用物质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计算高铝铁矿石球团在预还原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ΔG,明确球团中物相在该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热力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还原阶段产生的FeO最易与Al2O3反应生成FeO·Al2O3,其次与SiO2反应生成2FeO·Si... 应用物质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计算高铝铁矿石球团在预还原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ΔG,明确球团中物相在该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热力学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还原阶段产生的FeO最易与Al2O3反应生成FeO·Al2O3,其次与SiO2反应生成2FeO·SiO2,最后与SiO2反应生成FeO·SiO2·Al2O3置换2FeO·SiO2和FeO·SiO2中SiO2生成FeO·Al2O3的反应较之SiO2置换FeO·Al2O3中Al2O3的反应要容易得多.FeO.SiO2的还原反应趋势要强于FeO·Al2O3及2FeO.S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铁矿石 球团 热力学 预还原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磁铁矿球团预还原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林 李永麒 郭汉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4,89,共6页
对钛磁铁矿球团预还原进行实验研究,考察实验预还原温度、球团配碳量和球团配料碱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钛磁铁矿含碳球团配碳量以C/O为1.2最佳,不符合此配比均会导致达到最佳还原速率的时间增加;在钛磁铁矿含碳球团中加入... 对钛磁铁矿球团预还原进行实验研究,考察实验预还原温度、球团配碳量和球团配料碱度对金属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钛磁铁矿含碳球团配碳量以C/O为1.2最佳,不符合此配比均会导致达到最佳还原速率的时间增加;在钛磁铁矿含碳球团中加入合适的CaO可有效促进其预还原,在T=1300℃、C/O=1.2、CaO/SiO2=1.3的实验条件下,球团金属化率可在15 min内达到峰值,但过量CaO会成为预还原阻力;低于900℃预还原温度下,钛磁铁矿的煤基直接还原则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钛磁铁矿 球团 碳氧比 碱度 预还原 金属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团预制-硅热还原炼镁的球团传热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傅大学 关录奎 +1 位作者 豆志河 张廷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74-1279,共6页
针对皮江法炼镁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白云石粉、硅铁、萤石及黏结剂混合造球,然后煅烧,煅烧后的热球团直接用于还原的炼镁新技术.采用稳态平板法测定了预制球团的导热系数,并通过数值方法研究预制球团的传热规律.结果表明:导热系数随着平... 针对皮江法炼镁存在的问题,提出将白云石粉、硅铁、萤石及黏结剂混合造球,然后煅烧,煅烧后的热球团直接用于还原的炼镁新技术.采用稳态平板法测定了预制球团的导热系数,并通过数值方法研究预制球团的传热规律.结果表明:导热系数随着平均温度提高而增加,随着球团密度和硅铁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密度为1.1 g/cm^3、硅铁为理论添加量时,预制球团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关系:λ=1.04×10^(-4)T+0.11;球形球团的传热情况优于圆柱形球团,球团具有较小的密度和热容以及较大的导热系数有助于热量由表面向中心传递.预制球团与皮江法球团的传热情况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平板法 预制球团 皮江法 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镁用预制球团填充层的有效导热系数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傅大学 张廷安 +1 位作者 豆志河 关录奎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0-266,共7页
炼镁用预制球团煅烧后呈多孔形态,其传热特性与皮江法压制的球团完全不同.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预制球团煅烧后球团填充层的有效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高温下,辐射传热起主要作用,可显著增加床层的有效导热系数;提高球团导热系数或增加... 炼镁用预制球团煅烧后呈多孔形态,其传热特性与皮江法压制的球团完全不同.本文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预制球团煅烧后球团填充层的有效导热系数.结果表明:高温下,辐射传热起主要作用,可显著增加床层的有效导热系数;提高球团导热系数或增加球团直径均可提高床层的有效导热系数;球团直径相同时,皮江法球团填充层有效导热系数略优于预制球团.在1 473 K,球团直径为22.3 mm时,皮江法球团填充层的有效导热系数为1.3 W·m^(-1)·K^(-1),预制球团填充层的有效导热系数为1.1 W·m^(-1)·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导热系数 预制球团 皮江法 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还原一体化炼镁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傅大学 张廷安 +1 位作者 豆志河 关录奎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前,世界85%以上的金属镁是在中国利用皮江法生产,尽管皮江法得到不断改进,仍属于高能耗、高排放的冶金工艺.针对皮江法的不足,东北大学提出集煅烧与还原于一体的炼镁方法,该方法采用预制球团为原料,煅烧和还原均在同一设备中完成的炼... 目前,世界85%以上的金属镁是在中国利用皮江法生产,尽管皮江法得到不断改进,仍属于高能耗、高排放的冶金工艺.针对皮江法的不足,东北大学提出集煅烧与还原于一体的炼镁方法,该方法采用预制球团为原料,煅烧和还原均在同一设备中完成的炼镁方法.新技术能够取消皮江法的回转窑煅烧工序,煅烧产生的CO2余热能够得到利用,且高浓度的CO2易于矿化捕集.本文汇总了该工艺的研究进展,包括球团预制、球团煅烧及球团的还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煅烧前后球团的抗压强度分别为76 N和55 N,在10 Pa真空条件下,1 400℃还原1 h,还原率为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冶炼 预制球团 硅热还原 皮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还原球团吸波性能及其微波加热煤基直接还原
10
作者 黄柱成 吴锴 +3 位作者 胡兵 吕丽丽 姜涛 彭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32-3237,共6页
研究预还原球团在微波场中的升温特性,考察预还原球团微波加热中对直接还原的影响,分析铁氧化物煤基微波加热的还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预还原程度越高,球团中的Fe3O4含量逐渐减少,浮氏体和金属铁含量逐渐增多,对微波的吸收性能逐渐减弱... 研究预还原球团在微波场中的升温特性,考察预还原球团微波加热中对直接还原的影响,分析铁氧化物煤基微波加热的还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预还原程度越高,球团中的Fe3O4含量逐渐减少,浮氏体和金属铁含量逐渐增多,对微波的吸收性能逐渐减弱,但是仍然具有较好的吸波能力。预还原球团金属化率越高,得到的海绵铁金属化率越高,在预还原球团金属化率为42.85%(质量分数),温度为1 000℃,还原时间为48 min,碳氧质量比为1.75:1时,海绵铁金属化率达到97.29%。随着还原反应的进行,铁氧化物的成分不断改变,金属铁颗粒呈星点状分布于浮氏体之间,但并不会形成致密金属壳,为还原反应中的气体交换创造良好的动力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升温特性 预还原球团 直接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尘泥球团预还原-熔炼回收有价金属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青月 潘建 +3 位作者 朱德庆 郭正启 杨聪聪 丑建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26-2740,共15页
不锈钢行业每年会产生大量的不锈钢尘泥,其中含有Fe、Cr、Ni等有价元素。目前不锈钢尘泥常用的处理方法如简单填埋和堆存,存在处理不完全、易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球团预还原-熔炼来综合利用不锈钢酸洗污... 不锈钢行业每年会产生大量的不锈钢尘泥,其中含有Fe、Cr、Ni等有价元素。目前不锈钢尘泥常用的处理方法如简单填埋和堆存,存在处理不完全、易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球团预还原-熔炼来综合利用不锈钢酸洗污泥、除尘灰、氧化铁皮的新工艺。结果表明:不锈钢尘泥球团在预还原温度1250℃,预还原时间80 min,C、Fe质量比为1.5,内配炭量2%的条件下还原时,所得预还原球团抗压强度为685 N,金属化率为82.84%。该预还原球团在配焦量为8%和温度1625℃下熔炼20min,得到铬铁合金中Fe、Cr、Ni含量分别为66.90%、20.28%和0.96%,回收率分别为97.62%、97.91%、96.45%。该工艺可以高效地回收不锈钢尘泥中的有价金属,获得的铬铁合金可作为200系、300系不锈钢冶炼的炉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尘泥 球团 预还原 熔炼 铬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团预制-硅热还原炼镁还原罐内传热 被引量:6
12
作者 傅大学 张廷安 +1 位作者 豆志河 关录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43-648,共6页
为了解决皮江法还原罐内传热慢的问题,提出将白云石粉、硅铁、萤石混合,加入黏结剂先造球再煅烧,煅烧后的热球团直接用于还原的炼镁新技术.采用数值方法研究预制球团在还原罐内的传热规律.结果表明:提高硅铁添加量、增加球团直径、减小... 为了解决皮江法还原罐内传热慢的问题,提出将白云石粉、硅铁、萤石混合,加入黏结剂先造球再煅烧,煅烧后的热球团直接用于还原的炼镁新技术.采用数值方法研究预制球团在还原罐内的传热规律.结果表明:提高硅铁添加量、增加球团直径、减小床层密度均有利于热量向还原罐内部传递;将边界温度由1 473 K提高至1 498 K,还原罐中心区域达到1 473 K的时间由300 min缩短至178 min;当还原罐直径为300 mm时,对于直径为25 mm的预制球团,还原罐中心点加热至1 473 K的时间为90 min,而对于皮江法球团则需要28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罐内传热 预制球团 皮江法 镁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硼原料缓释脱水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滨 李欣 +2 位作者 牛群 王兴国 唐健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08,共7页
为改善传统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硼因直接高温(1 800~2 000℃)剧烈脱水导致硼酸原料挥发严重进而产品纯度低和结晶差等弊端,本文以硼酸和石油焦为原料,研究了原料存在形式(球团、粉末)、脱水温度、加热时间及升温速率对缓释脱水过程的影响... 为改善传统碳热还原法制备碳化硼因直接高温(1 800~2 000℃)剧烈脱水导致硼酸原料挥发严重进而产品纯度低和结晶差等弊端,本文以硼酸和石油焦为原料,研究了原料存在形式(球团、粉末)、脱水温度、加热时间及升温速率对缓释脱水过程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缓释脱水参数,同时研究了缓释脱水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较优的缓释脱水参数为:原料压制球团、脱水温度300℃、脱水时间40 min、升温速率5℃/min。此外,通过XRD和化学成分分析,原料经过缓释脱水过程可提高B4C纯度约9.01%,降低游离碳含量7.95%。由此可知,原料缓释脱水有利于维持原料配比平衡,从而提高碳热还原法的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 碳热还原法 缓释脱水 动力学 压制 预脱水 球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秘细粉高压辊磨预处理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文武 朱辛洲 +1 位作者 刘福来 张金华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4,共3页
对比分析了秘细粉与自产粉的成球性能,开展了提高秘细粉成球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压辊磨,可增加秘细粉颗粒表面缺陷,改善其成球性,且采用闭路循环高压辊磨工艺效果较佳。实施秘细粉高压辊磨后,提高了其在球团原料中的配用比... 对比分析了秘细粉与自产粉的成球性能,开展了提高秘细粉成球性能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高压辊磨,可增加秘细粉颗粒表面缺陷,改善其成球性,且采用闭路循环高压辊磨工艺效果较佳。实施秘细粉高压辊磨后,提高了其在球团原料中的配用比例,使球团矿品位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细粉 成球性能 高压辊磨 预处理 球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厂含铁粉尘的合理利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国雄 《武汉钢铁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6-71,共6页
为了解决钢铁企业粉尘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合理地回收和利用含铁资源,作者运用添加精矿粉和其它粘结剂成型的方法,采用回转窑预还原的工艺手段,对武钢各种含铁粉尘的回收利用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回收工艺的合理性、经济性及... 为了解决钢铁企业粉尘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合理地回收和利用含铁资源,作者运用添加精矿粉和其它粘结剂成型的方法,采用回转窑预还原的工艺手段,对武钢各种含铁粉尘的回收利用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回收工艺的合理性、经济性及可行性,获得了适宜于作为高炉炉料或炼钢用添加料的优质球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厂 含铁 粉尘 回转窑 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